安全管理(复习题)

更新时间:2023-09-29 18:15: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题

1. 安全 是铁路运输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 2.安全是铁路运输产品最重要的 质量 特性。

3.铁路运输产品的数量以 吨公里 、 人公里或换算吨公里 计算。

4.铁路运输产品质量特性包括 安全 、 准确 、 迅速 、 经济 、 便利 和 文明服务 ,其中 安全 最为重要。 5.铁路运输生产系统是由 机务 、 车务 、 工务 、 电务 、 车辆 、 水电 等部门构成。 6. 《铁路法》 是保障铁路运输的法律手段。

7.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是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方针。

8.铁路运输安全主要包括 行车 安全、 货运 安全、 客运 安全、 人身 安全、 设备 安全和 路外 安全等内容,其中 行车 安全在运输安全中问题最为突出。

9.我国在评价铁路运输企业安全工作好坏时,一般采用无 重大 、 大事故 天数以及 行车事故率 等指标来衡量。 10.铁路运输安全要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安全技术设备、一手抓安全科学管理。 11.安全管理工作的根本是以人为本抓工作 、规范人的行为。 12.从法律角度看,货物托运人与铁路运输企业的关系是合同关系 二、单选题

1.铁路运输的产品是( C )。

单位时间内运输旅客的人数 B.单位时间内输送货物的吨数 C.实现旅客和货物空间位置的移动(即位移) D.单位时间内输送客货的数量 2.铁路运输生产的根本任务是( C )。

A.完成国家计划规定的客货运量B.完成国家规定上交的利润计划C.把旅客和货物安全及时地运送到目的地D.保证行车安全 3.铁路一定要把( B )放在第一位。

A.客货运量 B.安全运输C.经济效益 D.社会效益 4.“安全第一”是( B )的结果

A.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相比较B.安全与经济效益相比较C.预防为主D.安全与事故发生率比较 5.铁路运输各项工作中处于首要位置的是( C ) A.运输收入 B.客货运量 C.安全生产 D.提速重载

6.一般来说,考察分析( C)状况就足以反映铁路运输安全的基本情况。 A.人身安全 B.经济损失 C.工伤死亡率 D.行车安全 7.铁路运输安全形势不稳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A.安全基础不牢固 B.观念陈旧 C.意识不强 D.手段落后 8.铁路各项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是( B )

A.经济效益 B.安全 C.文明服务 D.准确迅速

9.铁路运输企业作为公益企业,其最主要的特点是一切生产和经济活动首先考虑( C ) A.经济利益 B.企业发展 C.社会效益 D.工作效率 10.铁路运输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是( C ) A.经济基础 B.设备安全 C.现代化 D.安全 三、多选题

1.铁路运输安全形势不稳的原因有( BCDE )

A.安全设备现代化程度不高 B.安全管理思想观念陈旧 C.事故信息价值未得到充分利用 D.安全管理手段方法落后 E.安全基础比较薄弱 2.安全基础不牢的主要表现可归纳为( BCE )

A.事故信息价值为得以充分利用 B.人员素质偏低 C.设备质量不良D.未施行综合治理 E.安全管理薄弱 3.下列关于“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ABD )

A.安全本身就是效益 B.安全是铁路各项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 C.安全与生产不会发生任何矛盾 D.安全是实现整体效益的基本保证 四、名词解释

1.三个不变:指安全第一的位置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能移、不能变,主要领导抓安全不能变,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不能变。 2.三不放过:指事故发生后,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第 1 页 共 23 页

1

五、简答题

1、安全在铁路运输生产中的地位。

答:铁路运输生产必须把安全生产摆在首要位置。安全是铁路运输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安全是铁路运输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安全是铁路各项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安全是加快铁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保证;安全是法律赋予铁路运输的义务和责任 2、为什么说安全是加快铁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答:加快铁路改革与发展,必须由一个稳定的运输安全局面。如果安全运输形势不稳,不断发生事故,势必打乱运输秩序,干扰总体部署,分散工作精力,社会舆论也会反映强烈,铁路工作处于被动,失去重要的前提和基础,难以顺利进行。铁路走向市场更需要确保安全提高质量树立形象。安全将直接影响竞争实力,而且发生事故本身就是对运输生产力的破坏。所以,铁路越是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走向市场,越要强化安全基础,搞好安全生产。 六、论述题

1、论述铁路运输安全与效率、效益的辩证关系。

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是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率、效益关系的根本保证。运输生产的目的是不断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需求,安全不稳定或效率低下都不能实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应力求达到安全与效率的辨证统一。 铁路运输企业具有公益企业的性质。公益企业最主要的特点是它的一切生产和经济活动,首先考虑社会效益,然后才是它自身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铁路运输企业从国家、人民和切身利益发展。需要不断提高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以获得社会效益和自身持续发展的条件。但是,安全状况不好,运输生产效率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生产效率不高,运输安全的根本目的也难以达到,只有在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效率,才能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全其美成为现实;“安全第一”的意义和作用也真正落到实处。因此,安全是运输生产效率和效益的前提和保证,有了安全,运输生产才能有序进行,才会带来效率和效益。 2.论述我国铁路运输安全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剖析我国铁路运输安全形势不稳的原因,暴露出了我国铁路运输安全方面存在下列问题: (1)安全管理的思想观念较陈旧。比较注重事故发生后的“事后?’管理,就安全抓安全,就事故论事故,不能从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高度去认识解决问题。(2)事故信息价值未得到充分利用。事故是其成因的信息载体,事故信息的价值不仅在于惩罚和教育。尤其可用于分析事故的原因,预防同类事故再次发生。然而,在许多时候,对于事故原因的分析,常常停留于表面的直接原因,而对事故的根本原因及原因间的内在联系,缺乏深入分析,急于定性定责,忙于经济罚款。(3)安全管理的手段和方法落后。上级部门习惯于指派工作组、检查组进引突击式的检查,这虽能暂时收效,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些单位把安全管理等同于行政管理,抓措施性的东西多,抓实质的工作少;事故预测技术及计算机安全管理辅助系统应用,还局限在较小的范围。(4)安全基础仍然比较落弱。这主要表现在有些干部作风飘浮、责任心不强、工作抓得不实;少数职工“两纪松驰”,作业有章不循,违章蛮干、简化作业,有些主要行车工种职工对基本规章制度不熟悉,非正常情况下应急和事故处理能力较差;规章制度不完善,有的规章制度不随设备、作业变化及时修改,甚至与<技规>相抵触;一些行车设备失修,就上设备缺乏完善的修、管、用制度,责任制不落实;班组基础不牢,有些班组长不称职,班组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缺乏自控能力。 3、为什么说安全是铁路各项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

答:铁路运输车站多、线路长、分布广。运输生产系统是由机务、车务、工务、电务、车辆水电等部门构成的,它犹如规模庞大的“联动机”昼夜不停地运转,自然条件复杂,作业项目繁多,情况千变万化。安全工作贯穿于运输生产全过程,涉及到每个作业环节和人员。只要有一段路基一根钢轨一台机车和一辆车辆关键零部件,一架信号机发生故障或损坏;一个与运输生产直接有关人员的瞬间疏忽违章作业.操作失误,就会造成行车事故、货运事故或人身伤亡事故。因此,在运输生产过程中,各部门.各工种人员必须遵章守纪,才能确保旅客和货物运输安全。

4、为什么说安全是加快铁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答:加快铁路改革与发展,必须由一个稳定的运输安全局面。如果安全运输形势不稳,不断发生事故,势必打乱运输秩序,干扰总体部署,分散工作精力,社会舆论也会反映强烈,铁路工作处于被动,失去重 要的前提和基础,难以顺利进行。铁路走向市场更需要确保安全、提高质量、树立形象。安全将直接影响竞争实力,而且发生事故本身就是对运输生产力的破坏。所以,铁路越是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走向市场,越要强化安全基础,搞好安全生产。 第二章 铁路运输安全及其保障系统 一、填空题

1、安全的概念可归纳为 绝对 安全和 相对 安全两种 2、影响运输安全的外部环境包括 自然环境 和 社会环境 。 3、从系统的安全性能讲,安全性为衡量系统安全程度的 客观量 4、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有 七 种方式。 5、事故不能作为判别系统危险与安全状态的 唯一 标准。

6、铁路运输安全系统是一个以 管理 为中枢、 人 为核心、 机 为基础、 环境 为条件组成的总体性的保障铁路运输安全为目的的安全保障系统。

7、与运输安全有关的运输基础设备包括 固定设备 和 移动设备 两大类。

第 2 页 共 23 页

2

8、运输安全技术设备包括 安全监控 设备、 安全监测 设备、 自然灾害预防 设备、 防治、事故救援 设备及其他安全设备。 9、运输安全保障系统可分为 安全总体管理 子系统和 安全对象管理 子系统。

10、安全总体管理子系统包括 安全组织 、 安全法制 、 安全信息 、 安全技术 及安全资金等部分。 11、安全总体管理是对人—机—环境系统的安全管理。安全对象管理是单独对人、机、环境的安全管理 二、单选题

1.事故是隐患发展的( B ),隐患是事故发生的( A )。 A.必要条件 B,结果 C.充分条件 D.充分必要条件 2.安全是依附于( C )而存在的。

A.先进的技术设备 B.科学的管理 C.生产活动 D.环境 3.事故是一种( B )的随机偶发事件。

A.不可预测 B.小概率 C.可预测 D.大概率 4.铁路运输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C )。

A.先进的技术设备 B.良好的环境条件 C.管理的效能 D.卓越的领导 5.在安全问题中,( C)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A.先进的技术设备 B.良好的环境条件 C.人 D.科学的管理手段 6.安全总体管理的内容是对( C)安全管理。 A.人 B.设备 C.环境 D.人一机一环境

7.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系统以( A)为中枢,以( B )为核心, 以( C )为基础,以( D )为条件。 A.管理 B.人 C.机 D.环境

8.估算系统处于安全状态的可能性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B ) A.模糊数学法 B.概率法 C.非概率状态计算法 D.安全函数法 9.铁路运输系统运行的中断 ( D )

A.一定会带来直接财产损失B.一定会造成人员伤害C.归入故障的范畴 D.归入事故的范畴 10.衡量系统安全程度的客观量是( B )描述系统危险程度的客观量是( D ) A.可靠性 B.安全性 C.危险性 D.风险 11.相对安全观认为 ( A )

A.绝对安全不存在B.安全即为不出事故C.安全即为不存在风险D.安全意味着系统不会引起事故的能力 12.关于安全的概念,可归纳为两种,即:( C )

A.没有威胁和不出事故 B.不存在危险和风险 C.绝对安全和相对安全 D.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13.依据安全的定义,构成安全问题的矛盾双方是 ( D )

A.事故与风险 B.损失风险 C.安全与事故 D.安全与危险 14.事故是安全与危险矛盾斗争过程中某些瞬间突变结果的( C ) A.内因 B.外因 C.外在表现形式 D.形成过程 15.说明非概率情形下的安全函数的不精确性,一般采用( A ) A.模糊数学 B.概率法 C.状态计算 D.安全函数分析 16.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均与 ( B )相关

A.设备故障 B.人的不安全行为 C.物的不安全状态 D.不利环境条件 17.影响运输安全的设备因素主要是指设备的( B ) A.可靠性 B.安全性能 C.可塑性 D.设计安全 18.铁路运输安全与许多活动有关,各项活动都依赖于( A ) A.人的行为 B.设备运转 C.环境条件 D.管理系统运作 19.设备的可靠性、可维修性、可操作性等是设备的( C ) A.全部安全性能 B.使用安全性 C.设计安全性 D.先进性

20.轴温探测装置.钢轨探伤车属于( C ),列车进路监视器属于( B ), 消防起复抢修排障设备属于( D ) A.运输基础设备 B.安全监控设备 C.安全检测设备 D.事故救援设备 21.设备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内,处于正常工作的能力是指( A ) A.设备可靠性 B.设备先进性 C.设备可维修性 D.设备可操作性 22.在安全工作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人只是一种安全因素B.高度自动化的系统完全不受人的控制C.管理是矛盾的主要方面D.安全工作要解决好人机环境的关系 23.运输生产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构成了运输安全的( C )

第 3 页 共 23 页

3

A.总体环境条件 B.内部小环境 C.外部大环境 D.人文环境 24.设备发生故障后容易排除故障的能力称为( C )

A.设备可靠性 B.设备先进性 C.设备可维修性 D.设备可操作性 25.对信号设备还应考虑其自身性能以外的操作方式,即所谓的( A ) A.替代方式 B.故障安全设计 C.防止误操作方式 D.锁闭构成方式

26.配置在运输系统上,起保障运输安全作用的所有的方法和手段的综合就形成了( B ) A.运输安全系统分析 B.运输安全保障系统 C.运输安全系统 D.运输安全监控系统 27.保证设备具有故障但不直接导致事故的安全性能,是指 ( B ) A.替代方式 B.故障安全设计 C.防止误操作方式 D.锁闭构成方式 28.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系统( C )

A.以“人”为中枢 B.以“机”为条件 C.以“环境”为基础 D.是一个人—机—环境系统 29.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系统的受控客体不包括( B )

A.运输安全直接影响因素 B.管理因素 C.人 D.机器环境 30.加强人员安全管理的目的是( C )

A.加强安全管理 B.加强职工生活管理C.防止因间接原因产生人的差错 D.加强行为管理 31.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系统的施控主体是( C)

A.人 B.机器设备 C.环境条件 D.管理 32.下列哪一种错觉现象对运输安全的影响较大( C )

A.听觉错误 B.触觉错误 C.视觉错误 D.误传命令 33.一切安全管理活动的基础是 ( A )

A.安全组织 B.安全法制 C.安全技术 D.安全资金 34.增强个人安全意识可确保( B )

A.他控 B. 自控 C.联控 D.互控 三、多选题

1.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与运输安全有关的因素包括( BDEF )

A.规章制度 B.人 C.奖惩制度 D.机器 E.环境 F.管理 2.保证运输安全最关键人员是指( ABCDEF )等部门的各级领导人员和基层作业人员。 A.车务 B.机务 C.工务 D.电务 E.车辆 F.工程 3.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有(ABCDEF )。

A.人一人 B.人一机 C.人一环 D.人一机一环 E.机一机 F.环一环 4.事故发生造成的结果( ABCDE )

A.人受伤害 B.人受伤害,物未受损失C.人未受伤害,物受损失D.人、物均未受伤害或损失E.物受损失 5.人对运输安全的特殊作用归纳为( ACE)

A.主导性 B.监督性 C.主观能动性 D.控制性 E.创造性 6.运输系统外人员包括( AC )

A.旅客 B.给水人员 C.货主 D.机务人员 E.车务人员 7.影响运输安全的心理要素有( ABCDF)

A.知觉 B.情绪C.需求 D.性格 E.文化水平 F.能力 8.在增强安全意识中要强化( ADE )安全管理意识。 A.人本B.教育C.纪律 D、长远E.辩证 9.与运输安全有关的固定基础设备有( AB E) A.线路 B.车站C.机车 D.车辆E.信号设备 10.安全的普遍性包括( ABCDE )

A.系统性 B.相对性 C.依附性 D.间接效益性 E.长期性和艰巨性 11.下列关于安全说法错误的有( BCD )

A.安全是关于时间的连续函数B.安全独立于生产过程C.安全是一个瞬间结果 D.安全是一个相对静止的过程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ACD )

A.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是由事故引起的 B.事故和安全是对立的 C.事故是判断系统是否危险的唯一标准 D.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充分条件 13.下列关于安全与危险的关系正确的有( A B C )

第 4 页 共 23 页

4

A.是一对矛盾的双方 B.均与生产过程共存 C.安全性=1—危险性 D.安全性=危险性 14.下列各项中,与生产过程共存的有( ABCE )

A.安全 B.危险 C.隐患 D.风险(危险性) E.事故 15.铁路运输安全的特殊性包括( A BCDE )

A.铁路运输安全的动态性 B.铁路运输安全的失控的严重性

C.铁路运输安全问题的反复性 D.铁路运输安全对管理的依赖性极强E.铁路运输安全的复杂性 16.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人的素质包括( A BC DE )

A.思想素质 B.技术业务素质 C.生理素质 D.心理素质 E.群体素质 17.社会环境中,能对运输安全的产生较为直接影响的有( DE )

A.政治环境 B.家庭环境 C.技术环境 D.铁路沿线治安 E.站车秩序状况 18.安全对象管理子系统又可进一步细分为以下子系统( A C E )

A.人员安全保障 B.信息安全保障 C.设备安全保障D.组织安全保障 E.环境安全保障 19.关于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系统中的“人”,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E )

A.“人”是“管理”的主体B.“人”是“管理”的对象C.“人” 的主导地位不变D.低层管理中任不处于主导地位 E.管理层次越高主导性越强

20.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系统可划分为两个不同层次的子系统是 ( A D )

A.安全总体管理子系统 B.安全分析子系统 C.安全监控子系统D.安全对象管理子系统 E.安全管理子系统 21.安全法制管理的功能主要表现为( A B C D E )

A.完善运输安全法规B.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C.完善安全标准体系D.监督规章制度的执行E.考核作业标准的执行 22.环境安全保障子系统又可进一步细分为以下子系统( B E )

A.作业环境安全保障 B.内部环境安全保障 C.自然环境安全保障D.社会环境安全保障 E.外部环境安全保障 四、名词解释

1、安全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能将人或物的损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状态。 2、安全性是指系统的安全程度(或者也可说是衡量系统安全程度的客观量)。 3、设备设计安全性是指设备的可靠性,可维修性、可操作性以及先进性等。 4、风险是指描述系统危险程度的客观量(或单位时间系统可能承受损失的大小)。 5、可靠性是指系统或元件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6、事故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由于人们受到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限制,或者由于认识上的局限,当前还不能防止或能防止而未有效控制所发生的违背人们意愿的事件序列。

7、隐患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由于人们受到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限制,或者由于认识上的局限,而未能有效控制的有可能引起事故的一种行为或一种状态或二者的结合。

8、运输安全管理是指管理者按照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对运输系统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达到的目的。

9、安全对象管理指单独针对人员、设备、环境的安全管理。

10、绝对安全:绝对安全观认为,安全是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即消除能导致人员伤害,发生疾病、死亡或造成设备财产破坏、损失,以及危及环境的条件。

11、相对安全:相对安全观认为,安全是相对的,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安全是在具有一定危险性条件下的状态,安全并非绝对无事故。事故与安全是对立的,但事故并不是不安全的全部内容,而只是在安全与不安全这一对矛盾斗争过程中某些瞬间突变结果的外在表现。 12、锁闭构成方式:当作业人员误操作或误认状态延时操作时,能使这种操作无效,并自动控制后续操作,使其不能连续进行。 13、危险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超出了可接受范围的一种状态。 五、简答题

1、运输系统外部人员对安全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运输系统外人员。主要指旅客、货主以及铁路沿线居民、机动车驾驶人员等。系统外人员对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旅客携带“三品”上车,不遵守铁路安全有关规定而引起行车事故。②在铁路一公路平交道口,经常发生机动车驾驶员和道口行人不注意瞭望,强行过道所致的道口事故。③铁路沿线人员无视铁路安全法规,关闭折角塞门、偷盗通信器材、拆卸铁路设备和在线路上放置障碍物等,严重威胁铁路运输安全。④货主不遵守货物运输安全规定,例如在承运货物中携带危险品而不如实申报等,也会影响铁路运输安全。 2、简述铁路运输安全的特殊性。

答:(1)铁路运输安全的动态性;(2)铁路运输安全失控的严重性;(3)铁路运输安全问题的反复性;(4)铁路运输安全对管理的依赖性极强;(5)铁路运输安全的复杂性。

3、为什么说铁路运输安全问题存在着反复性?

第 5 页 共 23 页

5

答:铁路运输生产具有连续性、周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伴随着生产的各种事故和不安全状况常常都是重复发生的,我国铁路年复一年的春运、暑运、防洪、防寒、防暑等安全问题反复存在。由于受铁路总体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制约,各种事故和不安全状况的产生也具有一定的“惯性”和反复性,如“两冒错排”(冒进进站和出站信号,错排列车进路)断轨断轴等惯性事故,成为经常困扰运输安全的主要问题。 4、简要说明事故发生的三类原因。

答:(1)目前尚未认识到的原因(2)已经认识,但目前尚不可控制的原因(3)已经认识,目前可以控制而未能有效控制的原因。 5、简述管理对运输安全的重要性。

答:(1)管理有助于提高运输系统内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安全性,如进行人员教育与培训等。(2)管理具有协助运输系统内人、机、环境之间关系的功能。包括人一人关系、人一机关系、人一环关系、机一机关系、机一环关系、环一环关系、人一机一环关系。 (3)管理具有优化运输系统人一机一环境整体安全功能的能力,亦即管理具有运筹、组合、总体优化的作用。

6、简要分析“安全意味着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是可以接受的,若这种可能性超过了可接受的水平,即为不安全”一句话中包含的意义。

答:(1)这里所讨论的安全是指在生产领域中的安全问题,既不涉及军事或社会意义的安全与报案,也不涉及与疾病有关的安全。(2)安全不是瞬间的结果,而是对于某种过程状态的描述。(3)安全是相对的,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4)构成安全问题的矛盾双方是安全与危险,而非安全与事故。因此,衡量一个生产系统是否安全,不应仅仅依靠事故指标。(5)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生产领域,可接受的损失水平是不同的,因而衡量系统是否安全的标准也是不同的。 7、安全的“间接效益性”的意义是什么?

答:要保证生产安全必须在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方面有相应适时的安全投人,但安全投人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却是间接的、无形的,难以定量计算。因此,安全投人往往被忽视,只有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之后才会意识到安全投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事实上,安全的效益除了减少事故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外,更重要的是在提高人员素质、改进设备性能、改善环境质量、加强生产管理等方面所创造的积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8、简述安全组织管理的功能。

答:作为安全总体管理,安全组织管理的功能(排除单独针对人员的部分)包括:(1)制定安全管理的方针,政策和目标 (2)分配责任和权限 (3)组织实施安全管理规划 (4)提供决策沟通和协调配合 (5)安全检查及整改 (6)分析处理事故 (7)其他 9、简述安全的普遍性。

答:(1)安全的系统性(2)安全的相对性(3)安全的依附性(4)安全的间接效益性(5)安全的长期性(6)安全的艰巨性 10、简述影响运输安全的主要心理要素形式。

答:影响运输安全的心理要素有感觉和知觉、记忆和思维、注意力、情绪、气质和性格、能力、疲劳、需要和动机。 11、事故的内涵是什么?

答:从宏观的生产过程看,事故是安全与危险矛盾斗争过程中某些瞬间突变结果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时间轴上一系列离散的点;从微观而言,每一个事故均可看作是在极短时间内相继出现的事件序列,是一个动态过程。 12、人的情绪对安全有哪些影响?

答: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要,或是否符合自己的愿望和观点而表现出来的肯定(满意、愉快、高兴等)或否定(不满、不快、憎恨等)的态度体验。按其程度不同,情绪可分为心境.激情和热情三种状态。心境是一种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感体验;激情是一种迅速、强烈爆发出的短暂情感状态;热情是属于富有理性稳定而深厚的情感表现。情绪和情感状态有积极和消极之分,良好的情绪和情感是保证运输安全的充分必要条件;情绪不稳心境不佳则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13、管理者为了实现对运输安全直接影响因素的有效控制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管理者为了实现对运输安全直接影响因素的有效控制,一方面必须时刻掌握以往控制效果的信息,进行系统安全评价;另一方面又需要对运输安全直接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环境的干扰进行预测,评价和预测的结果作为进一步实施控制的依据。在运输安全保障系统中,安全评价起着反馈回路的作用,安全预测起着前馈回路的作用,它们是管理者获取正确的控制信息的基础,缺乏该环节,或者评价和预测缺乏科学性,都将使控制变成盲目的行为,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所以,科学、合理的安全评价与预测在运输安全保障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六、论述题

1、试述人在保证铁路运输安全中的作用。

答:铁路运输安全与许多活动有关,所有各项活动都依赖于高效、安全和可靠的人的行为,在铁路运输工作的每个环节、每项作业中,都是由人来参与并处于主导地位的,人操纵、控制、监督各项设备,完成各项作业,与环境进行信息交流,与其他作业协调一致。正是由于人在运输中的重要地位,使得人的因素在运输安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2、增强安全意识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答:其主要途径有:(1)坚持正面教育。不断进行安全教育和定期培训,使广大职工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安全与效率、效益的关系;安全与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安全与自控、互控、联控之间的关系,使安全意识的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2)强化三种安全管理意识。一是入本意识,人是安全生产中最富有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的要素。二是长远意识,应警钟长鸣。长治久安是安全运输的根本所

第 6 页 共 23 页

6

在,来不得半点松懈和麻痹。三是辩证意识,硬性制度、严格检查和加大奖惩力度是必要的,但更需要在提高职工队伍综合素质及促进安全习惯行为的养成上下功夫。(3)通过典型示范。使班组成员学、比有榜样,赶、超有对象,牢固树立“安全生产光荣,违章违纪可耻”的观念,自觉为安全生产多作贡献。(4)利用从众心理。充分发挥班组优良作风和集体荣誉的作用,加大制度和纪律的约束力,增强群体一致向上的凝聚力,形成“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的氛围。 3、试述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关系。

答:由于安全性与可靠性的联系十分密切。可靠性是指系统或元件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而安全性则是指系统的安全程度。可靠性与安全性有共同之处,从某种程度上讲,可靠性高的系统,其安全性通常也较高,许多事故之所以发生,就是由于系统可靠性较低所致。但是,可靠性不同于安全性,可靠性要求的是系统完成规定的功能,只要系统能够完成规定功能,它就是可靠的,而不管是否会带来安全问题。安全性则要求识别系统的危险所在,并将它从系统中排除。此外,故障的发生不一定导致损失,而且,也存在这样的情形,即当系统所有元件均正常工作时,也可能伴有事故发生。例如,在安全防护不严的情况下,即使系统所有元件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也有可能会发生事故。 4.试述运输安全与心理现象的关系。

答:在运输生产活动中,人的操作过程主要有三个环节,即辨认接收信息、操纵控制设备、观察调整运作,所有这些行为均受心理现象影响。当人的心理现象处于积极状态时,感知快速,思维敏捷,动作可靠,能保证系统正常运转。否则,人的感知觉,思维和反应机能就不能正常发挥,差错增多,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就很大。因此,积极的心理现象是保证运输安全的内在依据,消极的心理现象及由此产生的侥幸、麻痹、惰性、烦闷、自满和好奇等心理倾向,是人的差错(辨认不清、主观臆测、理解不当、判断失误等)引发事故的深层次原因。人的心理现象状态及其转变程度,成为运输生产中事故与安全相互转化的制约因素,运输安全的心理保障关键就在于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和措施,提高人的心理素质。 5、试述疲劳与运输安全的关系。

答:疲劳是人在连续工作一定时间后,体力和精力消耗超过正常限度所出现的生理心理机能衰退的现象,其表现是;(1)生理机能下降,肌肉酸痛,身体困乏,头痛头晕,视觉模糊,呼吸急燥、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2) 心理机能下降,注意力分散,感知觉失调,记忆和思维减退,反应迟缓等。疲劳在生理上“不能再干下去”和心理上“不想再干下去”的综合影响,轻则使工作效率降低,重则因判断失误或操作不当而导致事故发生。 铁路运输工作中,客货列车运行速度高、噪音大,露天作业自然环境条件差,职工连续工作时间长,加之安全正点要求高,使生产和管理人员心理压力大,耗费的身心能量多。因此,研究和减轻疲劳,对保证运输安全有重要意义。 6.试述运输安全心理的保障条件。

答:(1)增强安全意识。牢固的安全意识是运输安全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是形成安全动机和行为的先决条件,增强个人安全意识可确保安全自控;增强群体安全意识可实现互控和联控,增强安全意识的途径有:①坚持正面教育,使广大职工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安全与效率、效益的关系;安全与国’家、集体、个人之问的关系;安全与自控、互控、联控之间的关系,使安全意识的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②强化三种安全管理意识,即人本意识、长远意识和辩证意识,以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安全习惯行为。 ③通过典型示范,牢固树立_安全生产光荣、违章违纪可耻”的观念。自觉为安全生产多作贡献。(2)激励安全动机。运输安全管理必须通过强有力的激励措施,使安全动机在职工心理上占有主导地位,达到安全生产。(3)提高技术业务能力,即通过持续开展业务知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教育以及经常性地开展学标、对标、达标活动,以提高全员的技术业务能力。(4)改善运输安全环境,即改善运输安全的工作环境和运输安全的内部社会环境。

7、试述安全、危险、事故、隐患之间的关系。

答:(1)安全与危险是一对此消彼长动态发展变化的矛盾双方,它们都是与生产过程共存的连续到过程。(2)描述安全与危险的指标分别是安全性与危险性(风险),二者存在如下关系;安全性= 1—危险性(3)事故与安全是对立的,但事故并不是不安全的全部内容,而只是在安全与不安全一对矛盾斗争过程中某些瞬间突变结果的外在表现。(4)系统处于安全状态并不一定不发生事故,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也未必完全是由事故引起。(5)危险不仅包含了作为潜在事故条件的各种隐患,同时还包含了安全与不安全的矛盾激化后表现出来的事故结果。(6)事故发生,系统不一定处于危险状态,事故不发生,也不能否认系统不处于危险状态,事故不能作为判别系统危险与安全状态的唯一标准。(7)事故总是发生在操作的现场,总是伴随隐患的发展而发生在生产过程之中,事故是隐患发展的结果,而隐患则是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

8、为什么说铁路运输安全具有复杂性的特点?

答:铁路运输安全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很大,难于预测和控制。铁路运输生产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进行的,其过程有较大的空间位移和较长的时间延续。自然环境,如雨、雾、风、雪及各种自然灾害等,对运输安全均有不利影响。社会环境,如社会治安、社会风气及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等,均与运输安全状况密切相关,而且难于预测和控制。因此,铁路运输环境安全的综合治理涉及面广、难度大。 铁路安全技术的发展,包括设备安全性能改进、人员安全素质提高、环境安全质量改善和安全管理水平提高,都是以上述对安全的普遍性和铁路运输安全的特殊性的认识为基础的。

第三章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运作 一、填空题

第 7 页 共 23 页

7

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是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方针。

2.“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指导方针有 导向 、 规范 、 约束 、 评价 的作用。 3.“安全第一”是 预防为主 的前提,“预防为主”是 安全第一 的重要保证。 4. 遵守规章制度 、 严格组织纪律 是运输安全的重要保证。 5. 运输技术设备 是保障运输安全的物质基础。

6.在运输安全中, 人 是决定因素。安全在 管理 、管理在 干部 。

7. 《铁路法》 是我国进行铁路运输和建设的基本法律。 技规 是我国铁路技术管理的基本法规。 8.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体制一般是指运输安全的 管理体系 和 工作制度 9.国家铁路实行 高度集中 、 统一指挥 的运输安全管理体制。

10.铁道部对地方铁路、专用铁路和铁路专用线的运输安全进行 指导 、 协调 、 监督 和 帮助 。 11.在安全生产检查中,检查是 手段 ,整改才是 目的 12.运输安全管理体系实行 分层管理 、 逐级负责 的制度。

13.安全监察是由规定的安全监察机构对 职责范围内 的运输安全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14.安全室是 站段 的职能股室,不是安全监察部门。 13.作业标准是延伸的规章制度。 二、单选题

1.遵守规章制度,严格组织纪律是运输安全的 ( A )。不断改善和更新运输技术设备是运输安全的( B )争取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支持是运输安全的( C )]加强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的安全素质是运输安全的(E ) 。“安全第一”的思想和意识是铁路运输安全的(C ) A.重要保证 B.物质基础 C.坚强后盾 D.重要前提 E. 重要基础

2.( B )是独立完成铁路运输产品客货位移的基层运输企业。在我国铁路经营管理体制中,( B )作为唯一的法人实体。行车安全监察机构的人员编制,由 ( B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行车安全监察通讯员在监察业务上受( C )行车安全监察机构领导。 A.铁道部 B.铁路局 C.铁路分局 D.站段

3.<行车组织规则>简称 ( B )。<铁路货物运输管理规则>简称( C ) 。<铁路超限货物运输规则>简称( D )。《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可简称为( C )

A.《事规》 B.<行规> C. <管规> D.(超规> 4.《货规》是( B )的简称

A.《铁路货车段修规程》B.《铁路货物运输规程》C.《铁路货物运输管理规则》D.《铁路货运事故处理规则》 5.《铁路调车作业标准》仅适用于( D )

A.国家铁路调车作业B.地方铁路调车作业C.专用铁路调车作业 D.国家地方专用铁路调车作业 6.我国管理铁路的第一部大法是 ( D )

A.《铁路安全与保护》 B.《安全生产法》 C.《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D.《铁路法》

7.全路行车组织与安全管理的基本依据是( A ).对接发列车和调车工作组织做出具体规定的是(C ) A.《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B.《行车组织规则》 C.《车站行车工作细则》D.《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 8.铁路行车安全监察书一式( B )份。我国铁路行车安全监察组织机构实行( B )级管理。 A.二 B.三 C.四 D.五

9.《铁路主要技术政策》明确指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核心是( C ) ,《铁路主要技术政策》明确指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点是(A) A.旅客运输安全 B.货运安全 C.行车安全 D.人身安全 10.建立健全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最为重要的是 ( A )

A.安全责任制的完善与执行 B.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支持C.高安全素质的职工队伍D.现代化的运输技术设备 11.运输生产安全的最大威胁是 ( A )

A.两纪松弛 B.安全技术设备不良 C.环境状况恶劣 D.简化培训 12.铁道部将每年12月16日定为全路 ( D )

A.安全日 B.安全检查日 C.安全宣传日 D.安全教育日 13.职工违章违纪,常会造成事故,究其原因主要是(A )

A.认识上模糊、思想上松懈 B.管理制度不健全C.经济手段落实不到位 D.管理行为不规范 14.从事故分析得知,大多数运输事故都是由于(C ) 造成的

A.行政手段不健全 B.安全责任制未建立C.少数人违章违纪D.奖惩力度不够 15.利用经济杠杆作用调控安全管理的目的是 ( D )

A.奖励先进 B. 合理配置人力和财力资源 C.惩罚过错 D.促进安全意识.素质和责任的提高 16.思想政治工作属于运输安全管理手段中的(C )

第 8 页 共 23 页

8

A.行政手段 B.道德手段 C.柔性调节手段 D.刚性调节手段 17.采用行政手段指挥和干预铁路运输安全生产主要依靠( D )

A.强制性 B.广大职工无条件的服从 C.权威性 D.行政领导机关的职能和权利 18.分局运输安全管理系统的实施层是指 ( D ), 分局运输安全管理系统的决策层是指 ( B ) A.分局安全监察机构 B.分局及其职能部门 C.站段及其职能科室 D.车间班组和职工 19.运输安全管理体系施行的制度是( D )

A.科学管理机制落实 B.分层管理逐级负责C.集中管理统一指挥 D.规范管理强基达标 20.道口安全属于( A ) 。车站客运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安全属于( C ) A.路外安全 B.行车安全 C.人身安全 D.货运安全 21.增强路内职工安全素质的最佳途径是( A )

A.安全教育 B.安全检查 C.安全监察 D.安全责任制 22.保证接发列车.调车和道口安全的根本途径是( B )

A.围歼列车恶性事故 B.落实标准化作业 C.提高站车服务质量 D.提高信号、线路质量 23.铁路运输生产中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管理工作是( D )

A.旅客运输管理 B.经济计划管理 C.目标管理 D.行车安全管理 24.确保客货列车运行安全的工作重点是( C )

A.提高站车服务质量 B.提高信号线路质量C.提速客车安全 D.落实标准化作业 三、多选题

安全管理主要手段( ABCD )

A.经济手段B.思想工作C.法律手段D.行政手段E.教育 2.铁路分局运输安全管理体系可分为( ABCD )

A.监察层 B.决策层 C.执行层 D.领导层 E.实施层 3.运输安全管理体系实行( AD )

A.分层管理 B.条条管理 C.责任制 D.逐级负责 E.块块管理 4.<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主要内容包括( ABCD )

A.行车事故处理原则要求B.行车事故及分类 C.行车事故的统计 D.行车事故处理的方法E.接发列车F.调车工作组织 5.<铁路货物运输管理规则>主要内容包括( ACD )

A.货物交接 B.货运事故分类 C.货场管理 D.货运监察 E.货运事故责任划分 6、<铁路车站作业人身安全标准>中包括 (ABCDE )人身安全标准。 A.行车作业B.接发列车作业C.调车作业D.扳道作业E.清扫作业 7.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体系,按纵向组织机构划分,由( ABCDE )构成。 A.铁路分局B.基层站段 C.业务车间D.生产班组 E.职工 8.我国铁路实行( DE )的运输安全管理体制。

A.半军事化B.条条管理 C.块块管理D.高度集中 E.统一指挥 9.《铁路车站行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的主要内容有(ABCE ) A.行车作业人身安全通用标准 B.接发列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

C.调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 D.装卸作业和押运人员安全规定E.搬道(清扫)作业人员人身安全标准 10.实践证明,运输安全管理的全部意义就是(AB )

A.落实规章制度 B.落实标准化作业 C.集中管理统一指挥D.分层管理逐级负责E.规范管理安全第一 11.《铁路法》中针对危害铁路与安全的违法行为,规定的责任有(CDE ) A.政治责任 B.经济责任 C.行政责任 D.刑事责任 E.民事责任 12.安全管理的法律手段具有 ( ABC) 特性

A.规范性 B.稳定性 C.强制性 D.权威性 E.界限性 13.依据运输安全对象管理,行车安全部分包括(ABCDE )

A.车务部门作业安全 B.机务部门作业安全 C.工务部门作业安全D.电务部门作业安全 E.车辆部门作业安全 14.《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的主要内容包括行车事故的(ABCDE )

A.处理的原则要求 B.分类 C.责任判定和处理D.通报、调查和处理E.统计、分析和总结报告 15.安全管理的手段主要有 (ABCE )

A.经济手段 B.思想工作 C.法律手段 D.道德手段 E.行政手段 16.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作用是(ABDE )

第 9 页 共 23 页

9

A.导向作用 B.规范作用 C.强制作用 D.约束作用 E.评价作用 四、名词解释

1、安全落实机制:是以调动职工群众积极性、强化现场作业控制为目的,制定兼容考核、激励和约束为一体的政策和措施,是规章制度和作业标准得到落实的行政控制手段。

2、运输安全管理手段实质上对职工安全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保护调动手段,同时也是对不安全的人和事进行制约和限制的手段。总之,是人与人、人与事之间关系的调节手段。

3、预防为主:就是要求运输企业以主动积极的态度,从组织管理和技术措施上,增强运输安全保障系统的整体功能,把事故遏制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

4、安全第一:要求运输企业进行组织生产指挥生产时,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第一要素和保证条件。

5、运输安全生产检察:以各种运输法规为准绳,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查思想、查管理、查设备、查现场作业,发现和消除隐患及危险因素总结交流安全生产经验,推动运输安全工作的深入开展。 五、简答题

1.简述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方针及其内涵。“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方针。

答:“安全第一”就是要求运输企业在组织生产,指挥生产时,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第一要素和保证条件。 “预防为主”就是要求运输企业的主动积极的态度,从组织管理和技术措施上,增强运输安全保障系统的整体功能,把事故遏制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为未然。

简述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指导方针的原则要求。

答:(1)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强化“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 (2)遵守规章制度,严格组织纪律。(3)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提高职工队伍安全素质。(4)不断改善和更新运输技术设备。(5)争取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支持。 3、简述制定我国运输安全管理法规的主要依据。

答:(1)<铁路法>中有关运输安全及其管理的法律内容。(2)国务院颁布的与铁路运输有关的安全法规。(3)铁道部制定的与确保运输安全有关的规程、规则。(4)国家技术监督局和铁道部制定的作业和人身安全标准。 4.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制度有哪些?

答:(1)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2)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3)分层管理、逐级负责制度 (4)安全监察制度 5.简述铁道部、铁路局和铁路分局的行车安全监察机构的任务。

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对行车安全工作实行严格的监察,维护行车安全法规,以促进路风建设,保证安全正点,优质高产地完成运输任务,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6.简述各级行车安全监察人员必须遵守的工作准则。

答:(1)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令,维护行车安全的严肃性。(2)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3)执法严明,刚正不阿。(4)秉公办事,不得弄虚作假。(5)坚持原则,遵守法规。(6)积极钻研业务,技术上精益求精。 7.作业标准的涵义。

答:作业标准是延伸的规章制度,一般是指与重复进行的生产活动直接有关的作业项目和程序,在内容、顺序、时限和操作方法等方面,依据作业规章制度所做的统一规定,是组织现代化大生产的主要手段。作业标准与规章制度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8、《铁路法》中关于铁路安全与保护方面法律问题规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铁路运输设施的安全保障。 (2)铁路路基的安全保护。(3)旅客列车和车站的安全保障。 (4)铁路行车安全和事故的处理。 (5)铁路运输企业对危害铁路行车安全行为的处理。 (6)铁路沿线环境保护。 9、《车站行车工作细则》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1)车站的性质、等级和任务。(2)车站技术设备的使用和管理。(3)接发列车和调车工作组织。(4)列车技术作业程序和时间标准,作业计划的编制.执行制度。(5)车站通过能力和改编能力的计算和确定等。 10、《电气化铁路有关人员电气安全规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电气化铁路运输和安全的原则要求。(2)电气化铁路附近有关安全规定。(3)养路工作安全规定。(4)装卸作业和押运人员安全规定。(5)接发列车及调车作业安全规定。(6)机车车辆作业安全规定。(7)通信、信号、电力设备维修安全规定。(8)电气化铁路附近消防安全规定。(9)车辆行人通过道口安全规定等。 六、论述题

1.为什么说运输安全管理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答:在铁路运输生产中,“安全第一”主要由运输生产的特点所决定的,“安全第一”的思想到位,解决好各种各样的矛盾,是“预防为主”的前提,离开这个前提就谈不上“预防为主”。因为,不解决好“安全第一”的思想认识和实际问题,职工预防事故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就难以调动和持久。再说,预防事故是主动而为,事故抢救是迫不得已,对来自人祸天灾的事故而言必须以预防为主,这是运输安全不可动摇的原则。“预防为主”就是要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研究、系统分析、制订原则、采取对策。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最终还是以清除隐患,预防事故发生为归宿。故应积极采取措施,消除各种不利因素,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满足“安全第

第 10 页 共 23 页

10

一”需要。可见“预防为主”是“安全第一”的重要保证,失去这种保证,“安全第一”就成为一句空话。“安全第一”和“预防为主”的辩证关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共同构成了运输生产的安全屏障,二者密不可分。 各级行车安全监察机构的职权有哪些?

答:各级行车安全监察机构作为维护行车安全法规的监督机关,为了全面履行其职责,必须具有以下职权:(1)发现作业上违反行车安全法规时,有权加以纠正;对危及行车安全者,有权立即制止,必要时可临时停止其工作,并责成有关单位议处;对不适合担当行车工作的人员,有权责成有关部门予以调整。(2)对危及行车安全的技术设备,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要求限期解决;情况严重,确有发生严重事故可能时,有权采取临时扣留、封闭措施,并责成有关单位紧急处理。(3)发现有关规程、规范、规则、细则、办法、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违反《技规》和其他行车安全法规时,有权通知有关单位予以纠正,必要时可停止其实施。(4)调查处理事故中,在确定性质和责任上有分歧意见时,由各级行车安全监察机构提出结论性意见。(5)有权建议,即建议对违反行车安全法规或发生行车事故的责任人员和领导干部,给予处分;建议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做出成绩和防止事故的有功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四章 铁路运输安全系统分析 一、填空题

1.铁路运输安全系统主要由 行车安全 、 客运安全 、 货运安全 、 人身安全 及 路外安全 等子系统组成。 2、事件树分析法是一种 时序逻辑 的事故分析方法。 3.事件树的各分枝代表 初始事件 一旦发生其可能的发展途径。

4.事故连锁越多,系统越 危险 。事故连锁中,事件树越少,系统越 危险 。 6.树是一个 无圈(或无回路) 的连通图。

7、与门表示输入事件B1、B2同时发生的情况下,输出事件A 才会发生 的连接关系。

8.或门表示输入事件B1或E2中,任何一个事件发生都可以使事件A 发生 的逻辑 和 关系。 9.条件与门表示 只有在满足条件α 时,事件Bl、B2 同时发生 ,事件A才能发生。 10.条件或门表示岛或B2任何一个事件发生时, 还必须满足条件β ,才有输出事件A发生。 11.所谓顶上事件,就是我们所要分析的 对象 事件。 12.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 空集 。 13.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事件的全体,叫做 集合 。

14.集合中的事物,叫做 元素 。包含一切元素的集合,称为 全集 。 15.两个集合相交的关系,用符号 ∩ 表示。并集的关系,用符号 ∪ 表示。 16.逻辑运算的对象是 命题 。成立的命题叫 真命题 。不成立的命题叫 假命题 。 17.子集B1包含于全集Ω,记为 B1?Ω 。集合之间的从属(包含)关系用符号 ? 表示。 18.事故树中一组基本事件的发生,能够造成顶上事件发生,这组基本事件就叫 割集 。 19.事故树分析中引起顶上事件发生的最起码的基本事件的集合叫 最小割集

20.如果事故树中某些基本事件不发生,顶上事件就不发生,则这些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 径集 。 21.不引起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的基本事件的集合,叫 最小径集 二、单选题

1.与门符号( B )。或门符号( A )。从属关系符号( C )。表示集合之间包含关系的符号( C )。表示集合相交关系的符号( B )。表示并集关系的符号( A )

A.? B.∩ C. ? D.?

2.根据逻辑运算法则Xl十Xl·X2结果是( B )。根据逻辑法则X1(Xl+X2)结果是( B ) A.X1+X2 B.Xl C.X1 X2 D.X2

3.ETA是( B )简称。FTA是( C )简称。DTA是( A )简称。 A.决策树分析 B.事件树分析 C.事故树分析 D.因果图

4.事故树分析中表示顶上事件的符号( A )。事故树分析中表示基本事件的符号( B )。事故树分析中表示省略事件的符号( D ) A. □ B.○ C. D.◇ 5.包含一切元素的集合为( C )

A.空集 B.子集 C.全集 D.真集 6.事故树以( A )为顶上事件

A.发生的事故 B.存在的危险 C.潜在的隐患 D.事故风险 7.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D )

A.安全系统分析 B.安全系统评价C.安全系统管理 D.风险评价

第 11 页 共 23 页

11

8.下列不为最小割集求法的是( C )

A.行列法 B.结构法 C.布尔代数化简法 D.统计法 9.下列( B )不属于安全系统管理

A.安全总体管理 B.安全对象管理 C.安全重点管理 D.安全事后管理 10.铁路运输安全系统分析的排列图法的全称为( B )

A.关键因素排列图 B.主次因素排列图 C.主要因素排列图 D.重点因素排列图

11.用于确定关键因素.以便明确主攻方向和工作重点的安全系统分析法是( C )将引发事故的主要因素分层(枝)加以分析的安全系统分析方法是指 ( B )

A.安全检查表法 B.因果分析图法 C.排列图法 D.事故树分析法 12.安全检查表一般采用( A )

A.正面提问方式 B.侧面了解方式 C.行为分析方式 D.思维分析方式 13.事件树的各分枝代表初始事件一旦发生其可能的( D ) A.事故结果 B.危险概率 C.隐患率 D.发展途径

14.事件树定量分析中,事故发生概率等于导致事故的各发展途径的概率的 ( B ) 各发展途径概率等于自初始事件开始的各事件发生概率的 ( A )

A.乘积 B.和 C.差 D.商

15.事故连锁包含的初始事件和安全功能故障的后续事件之间存在 ( C ) A.“逻辑或”关系 B.“逻辑非”关系 C.“逻辑与”关系 D.“与非”关系 16.绘制事件树时,将成功状态画在( B ) 绘制事件树时,将失败状态画在( D ) A.外侧分枝 B.上面的分枝 C.内侧分枝 D.下面的分枝

17.事故连锁越多,则(C )。成功连锁中事件树越少,则 ( A )。事故连锁中事件树越少,则( C )。成功连锁越多,则( A ) A.系统越安全 B.事件树越少 C.系统越危险 D.事件树越多 18.事件树反映了事件之间的 ( D )

A.逻辑顺序 B.空间顺序 C.维度顺序 D.时间顺序 19.最终导致事故的事件树分枝途径称为( C )

A.事故分枝 B.事件分枝 C.事故连锁 D.事件连锁 20.最小径集表示系统的( D ) ,最小割集表示系统的( C ) A.经济性 B.效率 C.危险性 D.安全性

21.从事故树结构上入手分析各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的方法称为 ( D ) A.临界重度分析 B.概率重度分析 C.逻辑重度分析 D.结构重度分析

22.引起顶上事件发生的最起码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 C ) 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 D ),不引起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 B )

A.径集 B.最小径集 C.最小割集 D.割集

23.用来表示顶上事件的事故树符号是 ( A ), 用来表示中间事件的事故树符号是( A ),用来表示基本(原因)事件的事故树符号是( B ),用来表示正常事件的事故树符号是 ( C ). 用来表示省略事件的事故树符号是 ( D ) A.矩形符号 B.圆形符号 C.屋形符号 D.菱形符号 三、多选题

1.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系统分析方法主要采用( ABCDE )

A.安全检查表法B.排列图法 C.因果分析图法D.事故树分析法 E.事件树分析法F.定性分析法 2.事故树分析由(BC )部分组成。

A.重点分析 B.定性分析 C.定量分析 D.专项分析 E.综合分析 3.安全检查表按用途可分为(ABCDE )类型。

运输设备安全检查表 B.机械装置安全检查表 C.设施定期安全检查表 D.铁路运输生产用安全检查表 E.消防用安全检查表 4.安全检查表的编制方法有(AB )

A.经验法 B.分析法 C.专家打分法 D.统计法 E.等级比重法 5.改善系统安全性途径( ACEF )

A.减少最小割集数 B.增加最小割集数 C.增加割集中的基本事件树D.减少割集中的基本事件树 E.增加新的最小径集 F.减少径集中的基本事件树 6.事故树定量分析目前主要用于以(AC )为基础的评价方法。

第 12 页 共 23 页

12

A.可靠性 B.危险性 C.安全性 D.系统性 E.综合性 7.系统工程的三维结构指(ABD )

A.时间维 B.逻辑维 C.能力维 D.知识维 E.空间维 8.工程可以分为两大类,即(BC )

A.安全工程 B.造物工程 C.办事工程 D.独创工程 E.协作工程 9.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BDE )

A.安全系统保障 B.安全系统分析 C.安全系统监察 D.安全系统评价 E.安全系统管理 10.铁路运输安全系统分析的方法主要有(ABCDE )

A.安全检查表法 B.排列图法 C.因果分析图法D.事件树分析法 E.事故树分析法 11.编制事件树时需要做的工作有(CDE )

A.排列因果分析图 B.制定安全检查表 C.确定初试事件D.判定安全功能 E.绘制事件树 12.用最小割集进行结构重度分析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CD )

A.看频率 B.看概率 C.看频数 D.既看频数又看频率 E.既看频率又看概率 13.事故树的逻辑门符号主要有(ABCDE )

A.与门符号 B.或门符号 C.条件与门符号D.条件或门符号E.限制门符号 四、名词解释

1、交集:两个子集相交后,相交的部分为两个子集的共有元素的集合,称之为交集。

2、运输安全系统分析:主要是从事故的预防和预测角度出发,通过对运输事故的发生原因.概率及各种隐患表现的定性或定量分析,识别系统的安全性和危险性。

3、运输安全系统工程:是对运输安全从计划、实施、监控的全过程进行组织管理和过程控制的综合性技术。

4、相互独立事件:一个事件发生与否不受其他事件的发生与否的影响。假定有A、B、C??N个事件,其中每一个事件发生与否都不受其他事件发生与否的影响,则称A、B、C??N为独立事件。

5.相容事件:一个事件发生与否受其他事件的约束。即在其他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发生的事件。

6.径集也叫通集或导通集,即如果事故树中某些基本事件不发生,项上事件就不发生,那么这些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径集。

7.顶上事件就是我们所要分析的对象事件。分析系统发生事故的损失和频率大小,从中找出后果严重,且较容易发生的事故,作为分析的顶上事件。

8.相互排斥事件:不能同时发生的事件,即一个事件发生,其他事件必然不发生,它们之间互相排斥,互不相容。 9、成功连锁:在达到安全的途径中,发挥安全功能的事件构成事件树的成功连锁。

10、并集:两个子集相交之后,合并成一个较大的子集,这两个子集中元素的全体构成的集合,称之为并集。 五、简答题

1、简述系统、工程的涵义。

答: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系统本集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工程是利用和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服务的实践。 2.简述进行事故树定量分析的目的。

答:一是在给定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情况下,求出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这样就可以根据所得结果与预定的目标之间进行比较。如果计算值超出了目标值,就应采取必要的系统改进措施,使其降至目标值以下。二是计算每个基本事件对顶上事件发生概率的影响程度,以便更切合实际地确定各基本事件对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性,使更清楚地认识到要改进系统应重点从何处着手。 3、安全系统评价的作用是什么?

答:运输安全系统评价是在运输安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运输事故指标和隐患指标两个方面,对运输安全保障系统的整体安全性、运输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及系统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行比较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可选择确定保证运输系统安全的技术路线和投资方向,拟定安全工作对策。各级领导和监察部门可有的放矢地督促下属单位强化安全管理,落实安全措施。 4、简述系统工程的涵义及其特点。

答:系统工程是运筹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技术和现代管理科学某相互渗透发展起来的一门以大规模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科学。系统工程打破了各学科之间的界限,沟通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系,使人们能够摆脱传统方法的束缚,为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成就提供了最有效的方法和思路,为解决庞大复杂的系统性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其特点可归纳为下列几点:(1)研究方法和整体性。即把研究对象看到一个整体,同时。把研究过程也看作一个整体,按系统工程的三维结构,即时间维(工作阶段)、逻辑维(思维步骤)和知识维整体配合研究解决问题。 (2)应用科学的综合性。即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和管理工作技术,揭示并协调系统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实现系统整体功能最优化,提供决策、计划、方案和方法。(3)组织管理科学化:即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定量(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分析、评价系统构成和状态,以达到最优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的目标。 5、简述安全系统工程的涵义。

第 13 页 共 23 页

13

答:安全系统工程是系统工程在安全领域中的实际应用。 安全系统工程就是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运用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及电子计算技术,科学分析、评价系统安全状况,预测并控制系统中的隐患和事故,为调整设计,工艺、设备、操作、管理、生产周期和费用投资提供决策依据,从而实现系统安全优化管理,预防或减少事故发生的目的。安全系统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组织管理工程技术,是安全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6、简述运输安全系统分析的目的。

答:找出引发事故的因素及其不同的组合形式,把握运输系统的安全薄弱环节所在,寻求预防事故发生的最佳途径,并为运输安全系统评价和运输安全系统管理提供依据。 7、简述事件树定量分析的涵义。

答:事件树定量分析是指根据每一事件的发生概率,计算各种途径的事故发生概率,比较各个途径概率值的大小,作出事故发生可能性序列,确定最易发生事故的途径,一般地,当各事件之间相互统计独立时,其定量分析比较简单、当事件之间相互统计不独立时。则定量分析变得非常复杂。

8.简述事故树分析法的功能及其优点。

答:事故树分析(简称FTA)法能对各种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辨识和评价,不仅能分析出事故的直接原因,而且能深入地揭示了事故的潜在原因。用它描述事故因果关系直观,明了,思路移清晰,逻辑性强,既可定性分析,又可定量分析。 9、简述运输安全系统评价的内容。

答:运输安全系统评价是在运输安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运输事故指标和隐患指标两个方面,对运输安全保障系统的整体安全性、运输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及系统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行比较和评价。 10、简述运输安全系统管理的内容。

答:运输安全系统管理是经过安全系统分析和评价,在了解掌握运输安全薄弱环节的基础上,对运输安全所实施的全员、全要素、全过程的系统管理,包括安全总体管理,安全重点管理和安全事后管理。 11、简述在编制安全检查表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1)检查表中所列项目,应简扼要,突出重点,抓住要害。 (2)各类检查表都有其适用对象,不宜通用。 (3)各级安全检查项目应各有侧重 (4)对危险部位应详细检查,确保一切隐患在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之前就被发现。 (5)要落实安全检查实施人员 (6)检查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或向上级反映 12、简述事件树分析的主要功能。

答:(1)ETA可以事前预测事故及不安全因素,估计事故的可能后果,寻求最经济的预防手段和方法。(2)事后用ETA分析事故原因,十分方便明确。(3)ETA的分析资料既可作为直观的安全教育资料,也有助于推测类似事故的预防对策。(4) 当积累了大量的事故资料时,可采用计算机模式,使ETA对事故的预测更为有效。(5)在安全管理上用ETA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具有其它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 13.何为与门、或门,何为条件与门、条件或门和限制门?

答:与门表示输入事件BlB2同时发生的情况下,输出事件A才会发生的连接关系。二者缺一不可。表现为逻辑积的关系,即A=B1 ∩B2或门表转入事件B1或B2中,任何一个事件发生都可以使事件A发生,表现为逻辑和的关系,即A=BlUB2 条件与门表示B1、B2同时发生,A并不见得发生,只有在满足条件α的情况下,A才会发生,相当于三个输入事件的与门,即A=Bl ∩B2∩α 条件或门表示B1或B2任何一个事件发生时,还必须满足条件β,才有输出事件A发生。 限制门是逻辑上的一种修正符号,即输人事件发生且满足条件γ时,才产生输出事件。 14、简述安全检查表的优点。

答:(1)能够事先有充足的时间编制和讨论检查表。这样可以做到系统化、完整化、不漏掉任何可能导致危险的关键因素,可以克服目的性的不明确,走过场地安全检查方法,起到提高检查质量的效果。(2)安全检查表用提问方式,给人的印象深刻,有问就有答,能使人知道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因而可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3)可以和生产责任制相结合,由于不同检查对象由不同的检查表,易于分清责任,检查表还可以注明对改进措施的要求,隔一段时间可以重新检查改进。(4)安全加查表简明易懂,容易掌握,既适合我国现阶段使用,又可以为进一步使用更先进的安全系统工程方法,进行事故预测和安全评价打下基础。(5)可以根据已有的规章制度、规程、标准化要求及检查执行、遵守的情况,容易得出准确的评价。发现违章违纪的,应立即纠正或采取必要措施。 15、简述事故树的分析程序。

答:事故树分析虽然根据对象系统的性质、分析目的的不同,分析的程序也不同,但是一般都有下面的十个基本程序; (1)熟悉系统;(2)调查事故;(3)确定顶上事件;(4)确定目标;(5)调查原因事件;(6)画出事故树;(7)定性分析;(8)计算顶上文件发生概率;(9)进行比较;(10)定量分析。 16.简述定量分析包括的内容。

答: 当事故发生概率超过预定的目标值时,要研究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所有可能途径,可从最小割集着手,从中选出最佳方案。 利用最小径集,找出根除事故的可能性,从中选出最佳方案。 求各基本原因事件的临界重要度系数,从而对需要治理的原因事件按临界重要度系数大小进行排队,或编出安全检查表.以求加强人为控制。 17.简述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在事故树分析中的作用。

第 14 页 共 23 页

14

答:(1)最小割集表示系统的危险性,求出最小割集可以掌握事故发生的各种可能,为事故调查和事故预防提供方便。(2)最小径集表示系统的安全性。求出最小径集,我们可以知道,要使事故不发生。有几种可能方案。(3)最小割集能直观地、概略地告诉人们,哪种事故模式最危险,哪种稍次,哪种可以忽略。(4)利用最小径集可以经济地、有效地选择采用预防事故的方案。 总之,最小割集与最小径集在事故预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最小割集可以预示出系统发生事故的途径;而最小径集却可以提供消灭顶上事件最经济、最省事的方案。 18.简述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答:事件的频率与概率是度量事件出现可能性大小的两个统计特征数。 频率是个试验值、或使用时的统计值,具有随机性,可能取多个数值,因此,只能近似地反映事件出现可能性的大小。 概率是个理论值,是由事件的本质决定的,只能取唯一值,它能精确地反映事件出现可能性的大小。 虽然概率能精确反映事件出现性的大小,但它通过大量试验才能得到,这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难以做到的,所以,从应用角度来看,频率比概率更有用。它可以从积累的比较多的统计资料中得到。 19、如何进行事故树分析?

答:事件树分析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出希望或不希望的实践作为开始事件,按照逻辑推理方式,推论其发展结果。每一事件的发展趋势只有两种可能性,即失败或成功。把每一个结果都看作新的开始事件,不断推论下去,直到找出事件发展的所有可能结果为止。 六、论述题

1、试述从系统薄弱环节预测来改善系统薄弱环节的途径。

答:根据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的性质,就可以对系统安全的薄弱环节进引预测,对于最小割集来说,它与顶上事件用或门相连,显然最小割集的个数越少越安全,越多越危险,而每个最小割集中的基本事件与第二层事件为与门相连接,因此割集中的基本事件越多越有利,基本事件少的割集就是系统的薄弱环节。对于最小径集来说,恰好与最小割集相反。径集数越多越安全,基本事件多的径集是系统的薄弱环节,据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四条途径来改善系统的安全性;(1)减少最小割集数,首先应消除那些含基本事件最少的割集。(2)增加割集中的基本事件树,首先应给含基本事件少、又不能清除的割集增加基本事件。(3)增加新的最小径集,也可以设法将原有含基本事件较多的径集分成两个或多个径集。(4)减少径集中的基本事件树,首先应着眼于减少含基本事件多的径集。 2、试述结构重要度系数、概率重要度系数和临界重要度系数三者的区别。

答:结构重要度系数从事故树结构上反映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序;概率重要度系数反映基本事件概率的增减对顶上事件发生概率影响的敏感度;临界重要度系数从敏感度和自身发生概率大小双重角度反映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其中,结构重要度系数反映了某一基本事件在事故树结构中所占的地位,而临界重要度系数从结构及概率上反映了改善某一基本事件的难易程度,概率重要度系数则起着一种过渡作用,是计算两种重要度系数的基础。 第五章 铁路运输安全系统评价 一、填空题

1.安全评价也称为风险评价。理想的安全评价包括 危险性辨识 和 危险性评价 两部分 2.安全检查表评价方法有 逐项赋值法 、 加权平均法 以及 单项定性加权记分法 。

3.“三同时”评审规定,强调安全性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 设计 、同时 施工 、同时 验收投产 。 5.行车重大、大事故件数由 铁路各级安全监察室 负责进行统计。

6.行车安全无事故天数是指 站段 、 铁路分局 、 铁路局 连续安全生产无事故天数。 7.行车事故总件数包括 重大事故 、 大事故 、 险性事故 和 一般事故 8.风险R决定于事故发生率P和损失严重度S的 积

9.事故损失的严重度表示发生 一起事故 所造成的损失数值,它包括 直接损失 和 间接损失 两部分。

10.一般情况下,事故的经济损失越大,其允许发生的概率越 小 ;事故的经济损失越小,其允许发生的概率越 大 。 11.安全评价是一门控制系统总损失的技术 。安全评价的核心问题,是确定 评价指标体系 。 11、安全评价最先是由保险业发展起来的,时间可追溯到20世纪30 年代。

12、如果事故相当可能发生,则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值为 3 。如果事故的发生完全可以预料,则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值为 10 。如果事故极不可能发生,则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值为 0.2

13、如果作业暴露于危险环境程度为每月一次,则频繁程度分值为2 。如果作业暴露于危险环境程度为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则频繁程度分值为6 。如果作业连续暴露于危险环境,则频繁程度分值为 15

14、如果事故造成一人死亡,多人受伤,损失后果分值为 15 。事故造成2人躯干致残,多人手足伤残,损失后果分值为 7 15、保险费的计算应以 风险 为基准。

16.国标中规定,工伤死亡与损失工作日(d)的换算关系为死亡=6000d ,因工重伤与损失工作日(d)的换算关系为 105d≤重伤<6000d,因工轻伤与损失工作日(d)的换算关系为 1d≤轻伤<105d 。 二、单选题

站段无事故天数是无( C )的连续天数。

A.行车重大事故 B.行车大事 C.一般行车事故 D.险性事故 损失严重度是指( C )损失的大小。

第 15 页 共 23 页

15

A.在规定期间累计 B.经济 C.一次事故 D.直接 安全评价的核心问题,是确定( D )。

A.指标体系的结构 B.指标评价值 C.指标体系的赋权处理 D.评价指标体系

针对安全检查表的每一项检查内容,按其重要程度不同,由专家讨论赋予一定的分值,这种方法叫做( A )。 A.逐项赋值法 B.加权平均法 C.单项定性加权计分法 D.单项否定计分法 站段无事故天数是指无( A )行车事故的连续天数。 A.一般 B.重大 C.大 D.险性 铁路行车安全考核指标不包括( B )。

A.事故率 B.安全性 C.无事故天数 D.重大、大事故件数

7.安全评价有助于变单一管理为全面系统管理使企业安全工作( A ),安全评价有助于变盲目管理为目标管理使企业安全工作 ( B ),安全评价有助于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使企业安全工作(C )

A.更加系统化 B.逐步标准化 C.更加科学化 D.更加自动化 8.仅适用于企业中某些具有特殊危险又非常敏感的系统的安全评价法是(D ) A.逐项赋值法 B.加权平均法 C.单项定性加权记分法 D.单项否定计分法 9.国际上进行系统安全性评价时经常采用( B )

A.单位事件损失工作日B.单位时间死亡率 C.亿元死亡率 D.单位时间经济损失价值 10.从某个角度讲,风险大小取决于( D )

A.人的因素 B.设备因素 C.人-机-环境系统 D.受益程度 11.定量评价系统安全性的标准是 ( A )

A.风险 B.事故发生概率 C.损失严重度 D.结构重度 12.损失严重度可表示为( C )

A.损失后果/事故次数 B.损失大小/事故频率 C.损失大小/事故次数D.损失结果/事故频率 13.发生一起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数值可表示为 ( A )

A.损失严重度 B.损失率 C.事故损失 D.事故经济损失 14.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目标是( B )

A.低风险 B.改进系统安全 C.事故预测预防 D.事故隐患警报

15.安全综合评价法中比较接近于主因素突出型的评价合成法的是(B),对指标值变动反映不太敏感的安全综合评价合成法是 ( B ) A.乘法合成 B.加法合成 C.加成混合 D.代换法

16.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稍微重要时,使用的模糊标度符号为(B ) .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时,使用的模糊标度符号为(C ),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强烈重要时,使用的模糊标度符号为( D) A.<< B.> C.>> D.>>>

17.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各原则都要以(A )原则为前提, 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原则的体现是通过( D ) A.目标性原则 B.时效性原则 C.可行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18.可操作性原则决定了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必须满足( D ), 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设立的目的性决定了其设计必须符合( A ) A.科学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实用性原则 D.可比性原则

19.加法合成中,权数是指标评价值的( C ),乘法合成中,权数是指标评价值的( D ) A.倒数 B.对数 C.倍数 D.对数的倍数

20.可操作性及时效性原则决定了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应遵循 ( A )

A.政令性和突出性原则 B.目标性和系统性原则C.政令性和时效性原则 D.时效性和突出性原则 21.在安全综合评价的隐患指标中,层次较高的是( D )

A.人员安全评价指标 B.设备安全评价指标 C.环境安全评价指标 D.安全管理评价指标 三、多选题

1.铁路局是以无( AD )事故来计算连续安全生产无事故天数。 A.重大 B.一般 C.险性 D.大 E.货运事故 2.安全检查评价法包括( A BCD )方法。

A.逐项赋值法 B.加权平均法 C.单项定性加权记分法 D.单项否定记分法 E.概率记分法 3.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分值L为1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有( C E)。 A.相当可能B.可能C.可能性小D.极不可能E.完全意外

4.如果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分值为3时,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有( CD )。 A.连续暴露 B.每月一次暴露 C.每周一次 D.偶然暴露 E.每年几次暴露

第 16 页 共 23 页

16

5.如果作业条件危险值D在160~320范围时,作业危险程度为 (( A )C )。 A.高度危险 B.一般危险 C.立即整改 D.显著危险 E.停产整改 6.基础指标包括 ( CE )。

A.风险评价 B.危险性评价 C.定性指标 D.事故率 E.定量指标 7.指标体系的赋权方法有 ( BCDE )。

A.专家评分法 B.层次分析法 C.环比评分法 D.二项系数法 E.两两比较法 8.安全检查表评价的加权平均法中,权重系数确定的方法有(ABCDE )

A.统计均值法 B.二项系数法 C.两两比较法 D.环比评分法 E.层次分析法 9.安全检查表评价法又分为(ABCD )

A.逐项赋值法 B.加权平均法 C.单项定性加权记分法D.单项否定记分法 E.多项肯定记分法 10.单位事件系统可能受损失的大小,一般由以下参数决定(BC )

A.风险R B.事故发生概率P C.损失严重度S D.损失后果C E.频率程度E 11.定性指标评价值确定的主要方法有(AD )

A.等级比重法 B.层次分析法 C.环比评分法D.专家评分法 E.二项系数法 12.在安全综合评价的隐患指标包括 (ABCD )

A.人员安全评价指标 B.设备安全评价指标 C.环境安全评价指标 D.安全管理评价指标 E.安全保障评价指标 四、名词解释

事故率:是机务段、铁路分局、铁路局或全路在一定时期内每百万机车走行公里平均发生的行车事故件数。 2.损失严重度:表示发生一起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数值。

3.基础指标:既评价指标体系中不能再进一步分解的指标,可分为定性基础指标和定量基础指标,简称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 4.多指标安全综合评价法:指把多个描述被评价对象不同方面且量纲不同的定性和定量指标,转化为无量纲的评价值,并综合这些评价值以得出对该评价对象的一个整体评价。

5、危险性辨识:危险性辨识是指利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系统及其各要素所固有的安全隐患,揭示系统的各种危险性。 6、危险性评价是指根据危险性辨识的结果,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或消除危险,并同既定的安全指标或目标相比较,判明所具有的安全水平,直到达到社会所允许的危险水平或规定的安全水平为止。 7、指标体系结构:是形成指标组合的逻辑关系和表达形式结构。

8、隐患指标:是指从系统的整体出发,对系统的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进行的安全综合评价。

9、多指标安全综合评价:对指标体系的安全综合评价方法,叫多指标安全综合评价法,它是把多个描述被评价对象不同方面且量纲不同的定性和定量指标,转化为无量纲的评价值,并综合这些评价值以得出对该评价对象的一个整体评价。

10、定性指标指标值具有模糊和非定量化的特点,很难用精确数字来表示,只能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模糊信息进行量化处理,主要有等级比重法和专家评分法。

11、定量指标:即可量化指标,它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测量手段确定其量值。 五、简答题

简述铁路运输安全系统评价的含义。

答:铁路运输安全系统评价是铁路运输安全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称危险性评价或风险评价。它是以实现铁路运输安全为目的,按照系统科学的方法,对铁路运输系统中的危险因素进行预先的识别、分析和评价,确认铁路运输系统存在的危险性,并根据其形成事故的风险大小,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达到运输安全的全过程。 2、简述安全评价的作用和意义。

答:(1)安全评价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2)安全评价有助于国家各级安全监察部门对企业安全生产的宏观控制。(3)安全评价有助于保险部门加强对企业灾害实行风险管理。(4)安全评价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①变时后处理为事前预防,使企业安全工作更加科学化。②变纵向单一管理为全面系统管理,使企业安全工作更加系统化。③变盲目管理为目标管理,使企业安全工作更加系统化。④安全评价可以为企业领导的安全决策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3、简述安全检查评价法的做法及其优缺点。

答:安全检查表评价法是根据经验或系统分析的结果,把评价项目自身及周围环境的潜在危险集中起来,列成检查项目的清单,评价时依照清单,逐项检查和评定。该方法虽然简单,效果却很好,其存在的问题是检查表不够深化,一般检查表都是由经验丰富的人编制的,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时难以适应工业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需要。 4、简述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的内容及其优缺点。

答: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以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并将所得作业条件危险性数值与规定的作业条件危险性等级相比较,从而确定作业条件的危险程度。 这种评价法的优点是简便,可操作性强,有利于掌握企业内部危险点的危险情况,有利于促进整改措施的实施,问题是三种因素中事故发生的可能只有定性概率,没有定量标准,评价实施时很可能在取值

第 17 页 共 23 页

17

上因人而异,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5、简述定量安全评价法的内容。

答:定量安全评价是根据已知条件,计算风险率,以此衡量系统的危险程度是否超过可接受的安全标准,以便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使其达到社会所公认的安全水平。 6.简述多指标安全综合评价法的评价步骤。

答:(1)明确评价对象(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3)定性与定量指标评价值得确定(4)评价指标权系数的确定(5)确定指标间的合成关系,求综合评价值。(6)根据评价过程得到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和决策。 7、简单说明安全与事故的关系。

答:由于安全与事故是对立的,但事故并非不安全的全部内容,事故只是在安全与不安全一对矛盾斗争过程中某些瞬间突变结果的外在表现形式。在“无事故”的背后,可能还有许多违章、冒险等不安全因素存在,只是未出事故罢了,因此,单纯的事故指标并不足以表征系统的全部安全状况。 六、论述题

隐患指标、事故指标及二者的关系。

答:隐患指标是从系统的整体出发,对系统的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进行的安全综合评价。隐患指标充分体现了事前安全的思想,即预防事故在其发生之前。隐患指标由于综合考虑了影响系统安全的所有因素,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系统的潜在危险性。但是,由于人们在安全问题认识上的局限性与滞后性,在指标的设置、指标的计量以及对指标重要性的认识等方面难以完全做到科学和客观。换言之,隐患指标虽然在理论上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系统的安全性,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难免存在偏差,因而必须要以表征系统运行特性的事故指标作为基础。 事故指标与隐患指标相结合,既考察了系统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安全绩效,又考察了系统要素及其组合中的安全隐患,可以避免单用一类指标评价的片面性,能够较为全面正确地反映系统的安全状况。 2、试述安全综合评价加法合成的特点。

答:加法合成具有下述特点:(1)在加法合成中,由于综合运算采用“和”的方式,其现实关系应是“部分之和等于总体”,因而比较适合于各评价指标值对综合评价值的贡献彼此独立的场合。(2)加法合成的各评价指标间具有线性补偿作用,即某些指标评价值的下降,可以由另一些指标评价值的提高来补偿.因而这种方法对指标评价值变动反映不太敏感。(3)加法合成突出了评价值较大且权数较大的指标的作用,因此,加法合成比较接近于主因素突出型的评价合成方法。(4)加法合成计算简单,便于推广普及。正因为如此,使该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任何方法均有其适用范围,加法合成也不例外。如果只从简易性考虑,不加选择地随意使用加法合成,则必然会导致综合评价结果失真的现象。

3、当前我国铁路行车安全评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从事故出发评价安全,导致了我国铁路行车安全评价工作存在许多漏洞,主要有:(1)以重大、大事故评价行车安全状况,忽视了险性、一般事故的统计评价,忽视了潜在的危险性。 (2)以事故率来评价安全,虽然考虑了工作量的影响,但该指标带有很大程度的偶然性,仅凭事故率指标来评价安全工作的好坏,不仅会产生“一俊遮百丑,一丑掩百俊”的不合理现象,而且会使部分人滋长侥幸心理。(3)以安全百日衡量一个单位的安全状况并同经济挂钩,虽有利于调动职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但由于“百日”关系到单位的荣誉及职工经济上的切身利益,在缺乏正确认识和管理不严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隐瞒事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等问题,其结果既不利于真正接受教训,又不能切实采取对策。(4)忽视了与事故发生有直接关系的人员、设备和环境等因素,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均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忽视了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评价,管理不严,管理不善,不能很好地起到协调行车安全有关各环节、各部门之间关系的作用,行车安全状况难于好转。

4、多指标安全综合评价法中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答:(1)目的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系统原则 具有相关性、层次性、整体性及综合性 (4)可行与实用性原则 (5)时效性原则 (6)政令性原则 (7)突出性原则 (8)可比性原则 (9)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5、试述安全评价有助于国家各级安全监察部门对企业生产的宏观控制。

答:实行国家监察的目的,一是要对企业安全生产实现宏观控制。通过监察发现问题并依法进行处理、以改变企业的不安全状况,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安全评价可以依据标准对企业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安全教育等诸方面的问题作出综合评价,既能了解企业存在的问题 又能客观地对企业安全水平给出结论。安全监察机关就可以以此为依据,对企业依法进行处置,例如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责令停产整顿,或采取相应安全措施。而且,一般安全评价标准都附有根据国家科技发展水平能够实现的措施,使企业不仅了解危险的存在,而且明确改进安全状况的措施,达到监察的目的,实现控制的目标。 通过对企业安全状况系统地、科学地、客观地评价,既可能衡量企业固有危险性的大小。又可得出企业安全现状的结论、国家各级监察部门可以以此为依据,按照不同的危险等级和安全现状配备相应的监察力量,使监察工作能够有目的 重点地进行实现重点和一般相结合,全面控制企业安全生产的目的。

第六章 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 一、填空题

1.铁路行车事故分为 列车事故 和 调车事故 两大类。

第 18 页 共 23 页

18

2.按事故性质、损失及对行车造成的影响,行车事故可分为 重大事故 、 大事故 、 一般事故 和 险性事故 四等。 3.旅客伤害事故分为 重大事故 、 大事故 和 一般事故 三等。 4.货运事故分为 重大事故 、 大事故 和 一般事故 三等。

5.货运事故分为 火灾 、 被盗 、 丢失 、 损失 、 变质 、 污染 及 其它 七类。 6.重大、大事故由 铁路局 调查处理,并报 铁道部 。

7.对发站已承运的行李、包裹、铁路组织绕道运输时,运费 不补不退 。 8.对滞留中途站的鲜活包裹应 及时变卖 处理。

9.货运事故以 1批 作为 1 件进行统计,其事故等级按损失额 总和 确定。

10.运输安全系统管理基本内容包括 运输安全总体管理 、 运输安全重点管理 和 运输安全事后管理 三个方面。 11.运输安全重点管理包括 人员安全 、 设备安全 、 环境安全 及 作业安全 重点管理。 12、铁路运输的主要生产活动包括 客运 作业、 货运 作业、 行车技术 作业 13.铁路运输事故分为 客运 事故、 货运 事故及 行车 事故。

14.行车事故处理的主要工作包括 事故通报 、 调查处理 、 统计分析 、 总结报告 等 15.货运事故件数以一批作业件进行统计。

16.铁路运输安全教育管理中最重要的是 安全思想 教育。 二、单项选择

1.客运列车发生冲突,造成机车中破一台,构成( A )。客运列车发生冲突,造成死亡1人或重伤2人及其以上,构成 ( B )。由于货物染毒或危险货物发生事故,造成人员死亡不足3人或重伤2人以上的构成( B )。由于货物污染等原因造成货物损失款额在1千元以上未满5万元的,构成( C )

A.货运重大事故 B.货运大事故 C.货运一般事故 D.货运险性事故 2.属于破坏性事故及破坏嫌疑事故,应由( D )负责处理。 A.铁道部 B.铁路局 C.铁路安全部门 D.公安部门

3.发生行李、包裹事故时,事故赔偿一般应在到站办理.特殊情况也可由( B )办理。 A.发现站 B.发站 C.到站 D。中间站 4.铁路运输安全控制系统是对( B )的安全管理。

A.人、机器、规章 B.人、机器、环境 C.人、规章、环境 D.机器、规章、环境 5.铁路运输安全行政管理包括( D )管理。

A.安全法规、安全劳动、职工生活 B.安全法规、安全劳动、安全行为 C.安全法规、职工生活、安全行为 D.安全劳动、职工生活、安全行为 6.合格的机车乘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生理与心理素质包括( D )

A.安全意识、认知能力、身体状况 B.安全意识、认知能力、人格特点 C.安全意识、身体状况、人格特点 D.认知能力、身体状况、人格特点 7.对铁路运输设备的养护维修,应坚持( C )为主的原则。 A.检修 B.保养 C.预防 D.整治

8.( C )既是一种安全因素又是应予保护的财富。( A )既是一种安全因素又是防护对象。 A.人 B.机器 C.环境 D.管理

9.铁路现场作业要做到“两纪一化”,其“化”的含义为( B ) A.科学化 B.标准化 C.现代化 D.规范化

10、调车作业过程中,未及时办理信号导致列车停车属于( A )事故。向占用区间发出列车,但未造成损害,属于( D )事故。承运的行李发生火灾,物品损失价值为1万元,构成( A )事故。承运的包裹发生爆炸,造成多人死亡3人重伤,物品损失价值2万元,构成( B )事故。承运的货物损失款额为18万元,构成( C )事故。31.由于承运行包发生火灾造成死亡或重伤达3人,构成 ( B ) 事故 A.一般 B.重大 C.大 D.险性 11.下列不属于货运事故的是 ( C )

A.票货分离 B.误交付 C.包裹丢失 D.货物污染 12.安全系统管理的主要实施手段和运作方式是 ( A)

A.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B.安全系统管理 C.安全重点管理 D.总体管理 13.在运输安全人-机-环控制系统中,向安全问题,提出具体挑战的是 B A.管理 B.人 C.设备 D.环境 14.安全系统管理也就是( C )

A.消除事故 B.预防事故发生 C.安全最优化管理 D.安全定量化管理

第 19 页 共 23 页

19

15.对运输安全之所以要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认识,是因为安全( A )

A.贯穿运输生产.营销全过程B.影响铁路企业形象C.是危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D.运输企业素质的综合反映 16.根据现代企业管理的系统原理,安全是( B )

A.影响铁路企业形象B.运输企业素质的综合反映C.危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D.运输企业效益的晴雨表 17.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思想是 ( C )

A.树立安全观念 B.提高安全意识 C.防止人为差错 D.增强安全技能 18.安全生产形势的好坏主要取决于 ( B )

A.新技术新装备的采用 B.生产人员素质的高低C.各部门的配合 D.监督检查的力度 19.下列关于安全与效益的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安全与效益密切联系 B.安全与效益高度统一C.安全为了生产为了效益 D.安全生产必须以经济效益为前提 20.运输安全总体管理的针对的对象是 ( A )

A.人-机-环系统 B.人 C.设备 D.环境 21.安全管理的实施主体是 ( D )

A.安全保障体系 B.安全评价 C.安全检查 D.安全组织管理 22.为识别事变,最重要的是及时得到有关事变的( D )

A.事故后果 B.安全保障 C.评价指标 D.确切信息 23.安全教育的重点是( D )

A.安全知识教育 B.安全技能教育 C.应急处理教育 D.安全思想教育

24.各级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划分,属于 ( C ), 合理规定和协调人员配备与组合劳动定额等工作属于( C ) A.安全组织管理 B.安全计划管理 C.安全劳动管理 D.安全行为管理 25.人的行为和机器的状态依赖于所处的 ( D )

A.社会背景 B.政治制度 C.经济条件 D.环境条件 26.安全知识教育的目的是解决 (C )

A.应会问题 B.应知应会问题 C.应知问题 D.提升安全意识 27.为避免在人-机-环境控制系统构建中出错须透彻分析( A ) A.人与环境关系 B.安全指标体系 C.安全保障体系 D.安全信息 28.运输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D )

A.指标评价 B.人机系统 C.安全教育 D.现场作业控制 29.班组对标准化作业控制的主要手段是 ( A )

A.自控和互控 B.互控和联控 C.监督和检查 D.考核与评比 30.结合部管理实质是一种( C )

A.纵向管理 B.纵深管理 C.横向管理 D.自我控制 三、多选题

1.运输安全系统管理的基本原理有(ABCDE )

A.系统原理 B.动态原理C.人本原理 D.效益原理E.反馈原理

2.货运事故分为(ABC )等级。行车事故分为(ABCD )等级。按性质分,行车事故可分为(ABCDE ) A.重大事故 B.大事故C.一般事故 D.险性事故 E.特别重大事故 4.安全信息包括(ABCD )

A.安全指令信息 B.安全动态信息 C.安全反馈信息 D.其他安全信息 E.事故报警信息 5.运输安全总体管理的对象(ABD )

A.人 B.环境 C.部门 D.设备E.作业 6.定置管理是按照生产过程将(ABCD )的时空管理技术。

A.设备定位 B.人员定岗 C.物料定址 D.流通定时 E.信息定性 7.机车“三大件”指(BCE )

A.自动报警系统 B.列车无线调度电话 C.机车信号 D.预测事故装置 E.自动停车装置 8.安全系统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ABD )

A.运输安全总体管理 B.运输安全重点管理 C.运输安全技术管理 D.运输安全事后管理 E.运输安全资金管理9.运输安全系统管理的特点有:(ACE )

A.管理系统化 B.管理社会化 C.管理方法定量化D.管理方法定性化 E.管理思想现代化 11.人的安全素养包括 (ABCDE )

第 20 页 共 23 页

20

A.安全意识 B.安全观念 C.安全态度 D.安全知识 E.安全技能 12.货运安全工作的主要考核指标有(ABCDE )

A.货运事故件数B.货运事故赔偿 C.货运事故万吨率D.货运事故万元赔款率 E.保价货物事故赔付率 13.运输安全重点管理的对象可包括(ABCDE )

A.人员管理B.设备管理 C.标准化作业控制 D.结合部作业控制 E.非正常情况作业控制 14.安全文化的丰富内涵的主要构成有(CE )

A.安全观念意识 B.安全知识技能 C.安全价值观念 D.安全思想理论 E.安全行为准则 15.运输安全技术管理包括( ABCD )

A.硬技术设备维护 B.硬技术设备管理 C.软技术开发 D.软技术应用 E.安全中长期规划 四、名词解释

结合部:由几个单位或部门共同参与工作或管理而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环节、区域或部位。 定置管理是按照生产作业过程,将设备定位、人员定岗、物料定址、流通定时的时空管理技术。 险性事故:凡事故性质严重,但未造成损害后果或损害后果不够重大、大事故的列为险性事故。

事故苗子:在运输行李、包裹过程中造成轻微损失及一般办理差错为事故苗子(即事故可能发生的苗头)。

5.热轴:由于轴瓦与轴颈问的油膜被破坏,或油膜没有很好形成,运行时造成轴瓦与轴颈的直接摩擦而产生高热,称为热轴。 6、运输事故是指在运输生产过程中,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不安全状态、环境不安全条件和管理不安全因素等不同影响而发生的违背人们意愿的突变表现形式。

7、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升华,主要由安全价值观念和安全行为准则构成,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安全文化教育,提高人的安全素养,防止和消除人的差错对安全带来的危害。 8、安全信息是指在运输生产过程中,对一切有利于安全生产的指令和系统安全状态的描述或反映。

9、运输安全硬技术设备管理:是指对运输基础设施和安全技术设备的研制试验引进装配维护和安全质量管理。 10、安全指令信息:指各种运输安全法规和安全方针、政策、目标、计划和措施等。 五、简答题:

试述运输安全系统管理的含义。

答:运输安全系统管理是运用安全系统分析和安全系统评价等技术理论及系统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把构成运输系统的要素.即人、机(设备)、材料、信息、资金、环境等有效地组织起来,实行整体、动态、定量地全方位管理,以求运输系统达到安全最佳状态,所以,安全系统管理也就是安全最优化管理。 简述提高人员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

答:(1)大力进行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2)全面强化职工业务培训(3)提高安全检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4)构建运输人员生理心理安全保障体系 试述安全组织管理的主要内容。

答:安全组织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实施主体,负责安全的组织领导、协调平衡、监督检查工作,使运输企业安全管理体制有效地正常运转,保证安全目标的实现。其主要内容有:(1)安全计划管理,负责运输安全的中长期规划和近期计划的编制和组织实施,以及方针、目标和政策的制定与落实。(2)安全行政管理,包括各级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划分,安全工作组织领导的原则和方法的确定,以及保证职工安全生产的组织手段。①安全劳动管理,对直接制约运输安全的关键因素如人员配备与组合、定员与班制、劳动定额和分配关系等合理地规定与协调。②职工生活管理,为保证职工以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投人安全生产,在职工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医疗卫生等方面所做出的妥善安排。③安全行为管理。主要是运用各种安全管理手段对个人行为、群体行为、管理行为及人际关系进行激励、约束和协调。 进行人机系统设计的要求有哪些?

答:在进行人机系统设计时,按照人机工程学原理,对人机界面设计、作业空间设计和作业环境设计应达到以下要求:(1)能实现预定目标,完成预定任务。(2)人、机功能分配合理,协调工作。(3)系统中的物质要素排列布置合理。(4)具有防止错误操作的措施等。 简述实现作业标准化控制的措施。

答:(1)实行站段、车间、班组三级联控。(2)提高班组标准化作业自控能力。(3)严格遵守作业标准和制度。(4)增强职工执行“两纪一化”的自觉性。

6.合格的机车乘务入员应具备的职业生理与心理素质。

答:(1)认知能力,智力中等程度以上,视觉功能强、注意力转移和分配好,反应快,动作协调、准确。(2)身体状况,生理功能正常,体质健壮,有良好的适应环境能力。 (3)人格特点。责任心强,情绪稳定,紧急状态下应变能力较强,又对单调工作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疲劳状态下有耐久力等。 7、行车作业结合部的特征。

答:行车作业结合部是一个系统,具有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有序性及环境适应性,以及多重作业,多元集合,多级传递、多方受控特征。

第 21 页 共 23 页

21

8、运输事故的两重性及积极转化条件。

答:事故两重性指事故既有消积的一面,又有积极的一面。一方面给国家财富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阻碍铁路运输业的改革和发展,损失重大的事故还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另一方面发挥反面教材作用,向人们形象地展示破坏的恶果,起到教育人们必须按安全生产规律办事,同时起到在非正常条件下破坏性科学试验的作用。 运输事故两重性的积极转化条件 (1)认识和把握事故的运动规律(2)挖掘事故信息资源(3)实事求是地分析事故(4)有效利用事故信息资源(5)建立健全事故档案 9、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任务主要是提高企业内在安全素质,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在职工队伍中形成安全第一、规范行为、从我做起的积极响应;完善运输安全的组织保障体制,包括安全方针、政策的制定与落实,合理划分安全责任和权限,组织实施安全生产目标等。通过全员自觉的安全行为和完善的安全组织保障体制,使运输安全法规.作业标准和作业制度得以彻底贯彻落实。 10、安全教育管理的主要内容。

答:(1)安全思想教育,包括安全生产方针、政策、重要意义、劳动纪律、作业纪律、各项规章制度和典型事故案例教育。(2)安全知识教育,包括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和安全管理知识教育。(3)安全技能教育,包括岗位熟练操作、防止误操作和处理异常情况的技术、知识和能力。 (4)事故应急处理教育,包括事故应急处理知识教育、自我保护和自救互援教育事故现场保护方法教育和事故应急处理演习等。 11、安全法规管理的任务及主要工作是什么?

答:安全法规管理的任务是严格遵循国家有关铁路运输安全的法律法规等条文规定,对各种运输规章制度和作业标准进行研究、制定、修改、完善、贯彻和落实,使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违法必究、违章必查。 其主要工作有以下两项:一是建立健全工作,二是增加废止工作。 12、设备安全重点管理的主要内容。

答:(1)提高铁路运输基础设备的安全管理水平; (2)提高运输基础设备的安全性能;(3)提高行车安全技术设备的安全性能。 13、特别重大行车事故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答:列车发生冲突、脱轨、火灾、爆炸或调车作业(包括机车车辆整备作业,下同)发生冲突、脱轨造成下列后果之一的:(1)人员死亡50人及以上。(2)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及以上。

14、在运输安全人-机-环境控制系统规划过程中,应综合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答:(1)要把人体解剖学资料以及人体生理过程和生理功能作为必要条件考虑在内,就像设计机器必须考虑其所用材料的应力特性一样。(2)发生在人体中的主要生理过程必须象能量在机器中传递一样来考虑。当用于人一机一环境系统时,人体的心理一神经效能条件之种种特性要象机器中保证其控制功能的技术组元(部件)一样看待。(3)应把人的天赋以及一些特殊心理、生理功能和对这些功能进行补偿的可能性一齐加以考虑。在必要情况下,还要制定补偿的最低值。 六、论述题

1、试述运输安全系统管理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答:(1)发现运输系统中的事故隐患。(2)预测由于主客观原因引起运输系统危险的程度。 (3)设计和选用安全措施方案,制定安全目标。(4)实行安全目标管理,组织实施安全防范举措,达到安全控制目的。 (5)对目标管理和措施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6)加强信息管理,进行反馈调控等。

2、运输安全总体管理的内容。

答:(1)安全组织管理 这是安全管理的实施主体,又包括安全计划和安全行政管理。(2)安全法规管理 严格遵循国家有关铁路运输安全的法律、法规等条文规定,对各种运输规章和作业标准进行研究、制订、修改、完善、贯彻和落实。 (3)安全技术管理 对运输基础设施和安全技术设备的研制、试验、引进行、装配、维护和安全质量管理,对运输安全技术开发与应用。 (4)安全教育管理 进行安全思想、知识、技能、事故应急处理教育。 (5)安全信息管理 (6)安全资金管理 3、试述对人员的重点安全管理的一般要求

答:(1)掌握运输生产规律 针对关键时间、岗位、车次和人员,把安全教育工作做到运输生产全过程中去。(2)掌握自然规律 根据风、雨、雾、霜、雪等天气和季节变化对运输生产和职工心理带来的影响,有预见地做好事故预想和预防工作。(3)掌握职工思想变化规律 对于社会条件和职工需求之间的矛盾,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及时疏通引导,协调关系,增强团结,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4)掌握人的生理心理规律 按照职工性别、年龄、体力和智力差异在运输生产中担当工作的性质不同,加强对行车主要工种人员的选拔和管理。

4、试述如何提高班组标准化作业自控能力。

答:班组自控能力是运输安全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它取决于班组的人.物.事(管理)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为此,一要做好职工的技术培训工作,通过学知识、钻技术、达标准,争当业务骨干; 要以创建标准岗为中心,全面执行“双达标”一体化管理,即将班组升级.岗位达标.设备(状态)创优,现场环境优化结合起来管理,使班组间相互竞争,班组内联责联心,增强控作业标准自控互控能力;三是注意强化班组长在班组自控中的核心作用,班组自控能力增强的关键在于班组长作用的发挥。因此,一方面要减轻班组长不必要的工作负担,保证其主要精力集中在安全生产上;另一方面给班组长更多的关心帮助,合理调整责.权.利,更好地激发班组长尽心尽职.勇于负责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第 22 页 共 23 页

22

述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

答:非正常情况下造成接发列车事故的主要原因是:(1)参与接发列车作业人员业务素质低,应变能力差,遇停用基本闭塞法改按电话闭塞法行车时,违反“先准备进路,后交付凭证”的作业程序,有章不循,不按规定确认进路;盲目发车。(2)违反作业纪律和劳动纪律,擅自离开岗位;滥用行车办法,简化作业程序;当班思想不集中,错传、漏传命令或变更计划传达不彻底。(3)车站领导对非正常情况下的接发列车工作抓而不实,执行“自控、他控、互控”制度不严,室内、室外不同工种间联系脱节。监督检查未能抓住关键环节和作业重点,有的甚至不按规定到岗监控。(4)由于设备类型不一,情况特殊多变,有的规章制度尚不够严密、健全等。

第 23 页 共 23 页 2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wh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