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报告文字报告编写提纲

更新时间:2024-04-05 12: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水文地质手册(第二版)》第五篇中

文 字 报 告 编 写 相 关 要 求

文字报告是调查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图件相辅相成,主要用于对水文地质图系的说明和补充阐释。文字报告与水文地质图系互相配合,能准确、系统、全面地阐明调查区的水文地质规律,对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价,对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等做出科学论证。

编写文字报告是一项综合性、研究性很强的工作,要求把在野外观察到的感性认识和室内外获得的实际资料,认真地分析,找出其客观规律,并且系统地总结、分析、归纳、综合起来,提高到理性认识,使报告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编写调查报告,要精选材料,抓住核心问题,力求语言精炼,条理分明,论据充分,重点突出,结论明确。要善于利用插图、表格、曲线、素描和照片等进行说明,做到文图并茂,以减少繁琐的文字描述。

通常,在编写报告书的文字之前,应先编制出主要图件,作为分析研究问题或文字论述和说明的依据。

文字报告可以根据项目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区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有关内容。报告章节可以根据水文地质工作的具体任务灵活掌握。

下面以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成果为例,概略介绍文字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序言

主要包括调查工作的目的任务,调查区范围,地质、构造、水文

地质研究程度,调查阶段,投入的工种和工作量,工作概况,存在问题及解决情况。本部分内容应附交通位置图及研究程度图等。

1)目的、任务。应根据地区特点和具体情况,阐明需要查明哪些主要地质、水文地质问题,结合工程要求需要注意解决哪些主要问题;并说明工作区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和交通情况。

2)地质、水文地质研究程度。着重评述区内主要地质、水文地质成果及其相关参考文献。

3)工作概况(或工作经过)。主要说明工作期间,组织情况,工作完成情况和工作量、施工量以及存在的问题。

二、区域自然地理

1)地形、地貌。主要介绍区内地形的总趋势、各种特征地形的标高和相对高度值。要用地形控制或影响地下水分布的观点来介绍地形。概述区内地貌的形态、成因,年代及其分区特征。注意分析地貌与岩性、构造、新构造运动、气候及地下水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水文。介绍区内地表水流域的划分,各流域内各种地表水体的分布特征,月平均与年平均径流量、水位及其变化值,水质、流速,含砂量,冲刷、搬运及堆积等。还应分析地表水与地下水间的补、排关系。

3)气候。区内各流域的降水量、蒸发量(度)、气温、日照、湿度等多年的月平均、年平均值及各种特征值,以及最大值、最小值及时间。要正确地划分枯水期(年)、平水期(年)、丰水期(年)。

4)经济概况。概略地介绍区内工业、农业及城镇发展状况与未

来规划。

三、区域地质条件

1)地层。由新至老概述各时代沉积岩地层的分布、岩性、产状、结构等特征,分析它们的变化规律,各层间的接触关系和所含的化石。介绍各时期各种侵入及喷出岩体的分布、岩性、结构特征及与围岩间的关系;变质岩的分布、时代、岩性结构及变质程度等。

凡第四系发育区,应单列“第四纪地质”部分,着重介绍其成因类型、岩性结构、分布、厚度、时代及沉积特征等内容。

阐述岩层时,要注意分析它们的原始空隙及成岩裂隙情况、胶结和风化程度,为确定含水层系统类型及性质特征提供依据。应附典型剖面、柱状图、照片、素描等。

2)构造。应分别介绍褶皱、断裂、节理型裂隙等。

褶皱构造。它是地区的主导构造,它既决定了含水层的空间状态,还控制了地下水的形成、运移、富集和水质、水量的变化规律。应对褶皱的类型、形态、分布、组成地层、形成时间及其分级等进行介绍。分析不同时期褶皱带的特点和它们的复合关系。

断裂构造。它是控制区内地下水的重要条件。对大型断裂带,应介绍其分布、产状、两盘地层、断层类型、断距、形成时代、活动次数和规模、破碎、断层带间充填胶结等情况。对中、小型断裂带,由于其在供水或疏干中有重要意义,故应做重点介绍。除介绍大型断裂带中所要求的项目外,要求对断裂的力学性质、破碎岩石的结构、断面上的现象等进行系统地讨论。还要注意分析新、老断裂彼此间的关

系,断裂与褶皱间的关系。

节理型裂隙。主要指各种构造节理,这对某些含水层(体)的形成有重要意义。要求阐明各种节理裂隙的形成条件、形态特征、发育方向及程度、分布规律、充填胶结,及后期破坏、力学性质及形成时代等问题;应分析各种构造体系的节理特点、彼此交接关系,尤其应注意对最新期未胶结节理的介绍。

如区内新构造运动活动强烈,则应单列“新构造运动”部分,予以详细介绍。

3)岩溶发育规律。在讨论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探讨区内岩溶形成规律。如区内可溶岩分布广泛,编写勘探报告时这部分亦可独立编写。要阐述区内可溶岩的层组、时代岩性及其分布特征,岩溶发育层位,岩溶形态及地貌特征,岩溶发育因素和发育规律,发育阶段和发育强度等问题

四、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这是报告的核心部分,它关系到能否正确、全面地反映出野外工作的水平,也是决定报告质量的关键,更关系到是否达到的目的任务要求。主要内容如下:

1)从讨论地层岩性结构和岩石含水条件出发,阐明区内含水层系统的特征:主要包括各含水层的层位、分布、厚度、水位特征、富水性及富水部位、地下水类型等地下水的赋存规律。

对岩溶及裂隙-岩溶含水层,应在研究岩溶发育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试验及长期观测资料,确定出岩溶或裂隙-岩溶含水层(体)的

范围及其各项水文地质特征、动态变化、富水部位,与其他含水层或与地表水间的联系。

2)探讨区内各种地质构造的水文地质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讨论区内褶皱带中地下水的赋存状态、径流条件和富水部位;主要含水层(尤其是承压水盆地)中地下水的补、径、排区的分布特征;各含水层间水力联系的部位与联系程度。

b.总结每条断裂带的水文地质特征及富水规律:介绍主要断裂带的透(隔)水性能、补给与排泄部位和富水部位,与地表水和周围层状地下水间的联系情况;介绍断裂带中及其两侧地下水水位的变化情况。

c.介绍各类岩层(体)中节理型裂隙的透水性能,讨论节理型裂隙层状含水层的分布规律、富水部位、构造控水、节理性质与富水关系,节理型裂隙水与断裂带水之间的联系问题。

d.讨论富水地段的构造类型、分布规律及其水文地质特征。可按地下水系统(地下水流域),依据区内总的地下水形成运动规律和构造特征,提出划分原则并划分出主要类型。讨论各类型的分布、主要含水层中地下水的形成条件和各项水文地质特征。

3)概述区内各主要含水层(体)中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首先找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与地点、补给时间和补给量;其次找出主要的地下径流带;最后确定出地下水的排泄方式、地点和排泄量及其变化规律。

4)地下水动态特征。说明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因素、成因类型、

主要特征等。

5)地下水的化学特征及污染状况。简述主要含水层(体)地下水的温度、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并进行水质评价。普查报告中,主要说明区内各含水层中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特点,水化学类型、成因和水文地球化学规律等,并对水质进行概略地评价。对某些地方病的成因和地下水的污染状况,加以讨论。勘查报告中,则应依据任务,进行详细的水质评价和预测,并注意对利用改造方面的探讨。

6)调查区内若有矿水、热水等,应单独论述其特征及形成条件。 五、地下水资源评价

1)地下水质评价。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对地下水质进行详细评价,并进行预测;主要进行生活饮用水评价和工业用水评价等。对某些地方病的成因和污染状况加以讨论,提出防治措施。

2)对各含水层(体)中的地下水进行水量评价。普查报告,以评价区域地下水的补给量为主;勘探报告,以评价水源地的开采量为主;对矿区,则应对矿坑涌水量和疏干水位进行预测。

通常,地下水量计算与评价的内容为:

a.根据调查区水文地质条件及评价要求,选择水量评价方法,建立地下水概念模型和数字模型。

b.水文地质参数计算与确定。

c.计算地下水的补给量、储存量、可开采量。 d.认证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保证程度及评价精度。 六、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在普查报告中,这部分只能作方向性、规划性的讨论。随勘探阶段的深入和资料的丰富,在勘探报告中,这部分的重要性应明显地加强。其一般内容如下:

1)提出地下水资源的规划。

2)对已有水源地或疏干区进行研究评价。 3)新建水源的开采方法及开采方案。 4)地下水的开采方法与开采方案。 5)地下水开采技术要求与注意事项。

6)对因开采地下水已发生的环境问题提出防治,修复措施,预测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预防措施。

7)提出地下水资源保护措施等。 七、工程地质条件

主要阐述区内一般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工业、农业建设中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对水利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作重点讨论。根据调查区情况,本部分内容也可省略去。

八、专题研究

根据所在调查区存在的特殊水文地质问题,如地下水污染问题、饮水型地方病问题、地热资源开发等,应专章论述。

九、信息系统建设

简略介绍信息系统的基本特征,详细内容另编专门性报告。 十、结论与建议

对调查区主要的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及环境地质问题、地下水资

源总的情况作出简要结论,对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指导性意见,指出尚存在的水文地质问题,对今后的调查工作提出建议。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还应包括: 1)地层柱状图及实测剖面图 2)抽水(渗水、放水)试验成果表 3)地下水动态与均衡观测成果表 4)水质分析成果表

5)水土岩样分析、实验成果表 6)物探成果图表

7)航片及卫片解译成果图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vx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