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期教学计划

更新时间:2023-12-16 09:4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随着炎炎夏日的尾声,我们迎来了新学期的开始,跨入了高年级的行列。四年级是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对于学生有不小的转变,是关键的一学年。对于老师也是不小的挑战,因此,对于教学方面我做了一下教学计划:

一.备课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345优质高效课堂》的精神实质,遵循“以

生为本,以学定教,教学相长,全面提高”的课改理念,熟练掌握《六

一小学教学常规》的主要内容,明确教学方向。

二.学情分析

我班共有77名学生,39名女生,39名男生,其中有29名新生,班容量较大,所以各层次的学生段都有。大部分学生都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能跟得上学校教学步伐。学生识字能力,自主阅读能力,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多数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但大都没有丰富的情感读起来有点苍白。学生书写能力和写作能力参差不齐,优秀生写作时不仅洋洋洒洒,而且字迹工整而规范,把写作作为一种乐趣;而笔拙者半天挤不出多少字来,依赖性强,且字迹潦草。本班学生学习自觉性较高,主动性强自控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自觉完成各科作业。少数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是很差,在识字,写字,阅读,作文等方面的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这些学生仍是本学期扶持的重点。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32篇文章,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分别是介绍

自然奇观、生活中的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共分为8组(单元),每单元包括4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相交叉,每单元都有一个语文园地(有口语交际、习作、呼综合性的学习,使这单元内容更加丰富多彩。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写的字200个,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200个。本册的教材主要围绕以下几点展开:

1.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2.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3.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本册教材。

4.加强开放性,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三. 教育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6.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对疑问有初步见解,懂得合作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

7.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感受一些故事中任务的情感、蕴含的道理,感受人世间的真善美,了解大自然和祖国遗产的伟大和震撼,从中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祖国之情,以及民族自豪感,从中调动学生对阅读积累的兴趣。

8.体会不同作者语言风格的魅力、表达方法的不同、运用的写作手法,从中学习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和用心感受的习惯,使学生从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9.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收集记录同学们交流图书资料。

四.本教材的重、难点。

(1)重点

1.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的巩固是教学的一个重点。

2.加强词、句训练。

3.重视课文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4.加强习作和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5.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增加阅读量。

(2)难点

1.生字的认识与书写。

2.朗读能力的提高。

3.综合性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4.习作兴趣的培养,掌握习作基础要领,初步掌握使用好词好句。

五.教学措施。

(1).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1.学生与课文对话。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理解文章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明白作者的想法。

2.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通过双方交流、配合进入学习情境,激发自主的想象,发散思维,激发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3.学生敢于向全班展示自己,与他人分享思考成果。

(2)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1.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学生乐意接受的。

2.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获得审美体验。

3.在积累语言同时理解内容,在学习过程中会不断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在没有老师指导下,也会慢慢学会学习。

(3)教师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工作、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认真教学、认真批改、耐心辅导。

(4)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奋发向上。

(5)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及时了解在家在校情况,学校与家庭共同合作,形成多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6)加强与其他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取长补短,学习先进经验,弥补自己工作中的不足。

六.

七.后进生的转化

1.多与后进生交流,了解原因,让他们从心中树立“和自己比”的信念

2.利用课余时间多给后进生辅导,降低学习目标

3.采取“一帮一”的方式,时时刻刻有人在帮。

4.发现后进生身上的优点,放大其优点,从一个点出发,使其树立学习的信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vh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