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更新时间:2023-09-04 06:15: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拔罐 (4)
刮痧 (7)
穴位注射 (8)
中药熏洗 (10)
耳穴压豆 (11)
穴位贴敷 (12)
中药灌肠 (13)
推拿 (15)
毫针 (19)
皮肤针(梅花针) (21)
艾炷灸技术 (23)
热敷(中药烫熨) (25)
瘢痕灸 (26)
悬灸技术 (27)
温针灸技术 (30)
电针技术 (31)
头针技术 (33)
平衡针技术 (35)
耳针技术 (37)
三棱针法 (39)
腕踝针技术 (41)
开天门技术 (43)
1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醒脑开窍针法技术 (44)
刺络拔罐疗法技术 (47)
针罐技术 (49)
穴位埋线疗法 (49)
煎药机的技术 (51)
中药外敷法技术 (52)
点眼法 (54)
涂眼法 (56)
洗眼法 (57)
熏眼法 (58)
浸眼法 (59)
眼部注射 (60)
敷眼法 (62)
切开法 (64)
引流法 (66)
垫棉疗法 (69)
挂线法 (71)
结扎疗法 (73)
枯痔疗法 (76)
骨折小夹板固定术 (79)
骨牵引 (81)
颈椎牵引 (84)
2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腰椎牵引 (86)
关节脱位复位术 (89)
中医换药技术 (91)
小针刀治疗技术 (93)
经穴超声治疗技术 (96)
中药湿敷 (98)
3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拔罐
【概述】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体表的一定部位,以已产生良性刺激,达到调整机体功能、防治疾病目的的外治。火罐是指通过燃烧罐内空气的方法用来拔罐的器具。
【用物准备】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火柴、小口瓶、必要时备毛毯、屏风、垫枕。根据拔罐方法及局部情况备纸片、凡士林、棉签、0.5%碘伏、镊子、干棉球、三棱针或梅花针、纱布、胶布等。
【操作方法】
1.点火是用长纸条或用镊子夹95%酒精棉球一个,用火将纸条或酒精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中段绕一周(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迅速将火退出,立即将罐按扣在所选部位或穴位上。
2.拔罐根据病情需要,可分为下列几种拔罐方法。
2.1 坐罐法:又名定罐法,将罐吸附在皮肤上不动,直至皮肤呈现瘀血现象为止,一般留臵10 分钟左右,此法适用于镇痛治疗。 2.2 闪罐法:即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住起下,起下拔住,至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多用于局部肌肤麻木、疼痛等症。
2.3 走罐法:又称推罐法,即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及罐口上,
4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涂一层凡士林等润滑油,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取下。此法宜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的酸痛、麻木、风湿痹痛等症。
2.4 刺血拔罐法:在患部常规消毒后,先用梅花针叩打,或用三棱针浅刺出血后,再行拔罐,留臵5-10分钟,起罐后消毒局部皮肤。多用于治疗丹毒、扭伤、乳痈等。
3.起罐右手扶住罐体,左手以拇指或食指从罐口旁边按压一下,待空气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
【操作程序】
1.备齐物品,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3.根据部位不同,选用合适火罐,并检查罐口边缘是否光滑。
4.根据拔罐部位及所备用物,选用不同的点火方法。
5.根据病情选用不同的拔罐方法。
6.起罐后,如局部有水泡或拔出脓血,应清洁局部皮肤,作常规消毒,外涂所需药物,必要时覆盖消毒敷料。
7.操作完毕,协助病人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
8.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病人;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5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2.拔罐时应采取适当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3.拔罐过程中随时观察检查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
4.防止烫伤和灼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如拔罐局部出现较大水泡,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外涂龙胆紫,保持干燥,必要时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
5.凡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清洁消毒,擦干后备用。
6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刮痧
【用物准备】治疗盘、刮具(牛角刮板、瓷匙等)、治疗碗内盛少量清水或药液、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刮痧部位,冬季注意保暖。
3.根据病情,确定刮痧部位。常用部位有头颈部、背部、胸部及四肢。
4.检查刮具边缘是否光滑、有无缺损,以免划破皮肤。
5.手持刮具,蘸水或药液,在选定的部位,从上至下刮擦皮肤,要向单一方向,不要来回刮。用力要均匀,禁用暴力。
6.如刮背部,应在脊椎两侧沿肋间隙呈弧线由内向外刮,每次刮8-10条,每条长6-5 cm。
7.刮动数次后,当刮具干涩时,需及时蘸湿再刮,直至皮下呈现红色或紫红色为度,一般每一部位刮20 次左右。
8.刮治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观察病情及局部皮肤颜色变化,及时调节手法力度。
9.刮痧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
10.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病人体形过于消瘦、有皮肤病变、出血倾向者均不宜用刮痧疗法。 2.操作中用力要均匀,勿损伤皮肤。 3.刮痧
7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后嘱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饮食要清淡,忌生冷油腻之品。
穴位注射
【操作程序】
1.据所选穴位处方选取舒适、持久的体位,按注射药量的不同选用注射器和针头。
2.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无痛快速进针法将针刺人皮下组织,然后慢慢推进或上下提插,探得酸胀等“得气”感应后,回抽一下,如无回血,即可将药物注入。
3.一般疾病用中等速度推人药液;慢性病或体弱者用轻刺激,将药液缓慢推人;急性病或体强者,可用强刺激,快速推人药液。如需注入药液较多时,可由深至浅,边推药液边退针,或将注射针头向几个方向刺人注射药液。
4.根据针刺的深浅选择不同出针方式,浅刺的穴位出针时用左手持无菌棉签或无菌棉球压于穴位旁右手快速拔针而出。深刺穴位出针时先将针退至浅层,稍待后缓慢退出。针下沉紧或滞针时,不应用力猛拔,宜循经按压或拍打穴位外周以宣散气血,待针下感觉轻滑后方可出针。出针后如发现针孔溢液或出学,可用无菌棉签或无菌棉球压迫0.5min-2min
5.整理用品,嘱患者保持舒适体位休息5min-10min以便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1.治疗前应对患者说明治疗的特点和治疗时会出现正常反应。
8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2.药物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3.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及配伍禁忌、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注射操作均应在药敏实验结束并合格的前提下进行。
4.回抽针芯见血或积液时应立即出针,用无菌棉签或无菌棉球压迫针孔0.5min-2min更换注射器及药液后进行再次注射。
5.初次治疗及年老体弱者注射点不应过多,药量亦应酌情减少
6.酒后、饭后及强体力劳动后不应穴位注射。
7.体质过分虚弱或有晕针史的患者不应穴位注射。
8.孕妇的下腹、腰骶部不应穴位注射。
9.耳穴注射应选用易于吸收、无刺激性的药物。注射不应过深,以免注入骨膜内,同时也不应过浅而注入皮内。
10.位要注意进针角度和深度,不应做提、插、捻、转。
11.穴位注射,应平刺进针,针尖斜向脊柱。
12.穴位注射前应嘱患者排尿,以免刺伤膀胱。
9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中药熏洗
【用物准备】治疗盘、药液、熏洗盆(根据熏洗部位的不同,也可备坐浴椅、有孔木盖浴盆及治疗碗等)、水温计、必要时备屏风及换药用品等。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根据熏洗部位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熏洗部位。每次15-30分钟。
3.坐浴时,将药液趁热倒入盆内,上臵带孔木盖,协助患者脱去内裤,坐在木盖上熏蒸。待药液不烫时,拿掉木盖,坐入盆中泡洗。药液偏凉时,应更换药液,每次熏洗15-20分钟。
4.熏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若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协助患者卧床休息。
5.熏洗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衣着,安臵舒适卧位。
6.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⑴熏洗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病人的耐受程度调节适宜的药液温度,特别是老年患者,由于对温度的敏感性下降,在熏洗时要防止烫伤的发生。
⑵合并有传染病的患者应使用单独的浴具,并单独严格消毒。
⑶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必要时外用可外涂抗
10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过敏药膏,口服抗过敏药物。
⑷对于烫伤后皮肤局部出现水疱或溃烂者患者,应避免抓挠,保护创面或涂烫伤软膏、红霉素软膏等。
耳穴压豆
【用物准备】治疗盘、探针、棉签、0.5%碘伏、镊子、王不留行籽、胶布、剪刀、弯盘等。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
3.术者一手持耳轮后上方,另一手持探针由上而下在选区内找敏感点,常规消毒。
4.埋籽:将王不留行籽粘于7 mm ×7 mm胶布中间,贴于所选穴位上,并用食指指腹按压。
5.一边按压一边询问病人有无酸、胀、痛等“得气”感。
6.教会病人或家属按压的方法,根据需要留籽2~3天。
7.撤籽:撤除胶布和王不留行籽,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破损,并及时给予处理。
8.操作完毕,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耳壳冻伤或炎症者,过度疲劳或身体极度衰弱者不宜用
11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穴位贴敷
【物品准备】治疗盘,弯盘、棉棒、所需药品、穴位贴敷、皮肤消毒剂(酒精过敏者选用生理盐水棉球)。
【操作程序】
1.做好解释皮肤可有轻微刺痛感,取合理体位,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暖。
2.消毒剂消毒皮肤表面,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上,然后外覆医用胶布固定;或先将药物臵于医用胶布粘面正中,再对准穴位粘贴。硬膏剂可直接或温化后将硬膏剂中心对准穴位贴牢。
3.敷时若贴敷部位无水泡、破溃者,可用消毒干棉球或棉签蘸温水、植物油或石蜡油清洁皮肤上的药物,擦干并消毒后再贴敷。贴敷部位起水泡或破溃者,应待皮肤愈后再贴敷。
4.清洁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2.孕妇、幼儿慎用。3.颜面部慎用。4.糖尿病患者慎用。 5.凡用溶剂调敷药物时,需随调配随敷用,以防挥发。6.若用膏剂贴敷,膏剂温度不应超过45C,以免烫伤。7.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低过敏胶布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8.对于残留在皮肤上的药膏,不宜用刺激性物质擦洗。9.贴敷药物后注意局部防水。10. 贴敷后若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泡、疹痒现象,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处理。出现全身性皮肤过敏症状者,应及时到医
12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院就诊。
中药灌肠
【物品准备】中药灌肠液、灌肠筒、治疗盘、弯盘、肛管、纱布、石蜡油、棉签、血管钳、调节夹、草纸、橡胶单、治疗巾、输液架、水温计
【操作方法】
(1)保留灌肠前,嘱病人排便,以清洁肠道,便于药物吸收,尽量不采取大量不保留灌肠,以免刺激肠蠕动,使药液不易保留。
(2)备齐用物携至床前,向病人解释治疗目的及方法。
(3)测量药液温度,39℃~41℃,倒入灌肠筒或输液瓶内,挂在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约30~40cm。
(4)摆好体位,根据病变部位取左侧或右侧卧位,臀下垫一次性治疗巾,并用小枕抬高臀部10cm左右,暴露肛门。
(5)润滑肛管前端,与输液器连接,排气后夹紧输液管,轻轻插入肛门约10~15cm,用胶布固定,松开活塞,调节滴速,每分钟60~80滴。压力要低,以便药液的保留,保留时间越长越好,有利于肠粘膜的充分吸收。
(6)待药液滴完时夹紧输液管或灌肠筒的连管,拔出肛管放入弯盘。用卫生纸轻揉肛门部。
(7)整理床铺,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嘱咐病人尽量保留药液1小时以上。
(8)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13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注意事项】
(1)在保留灌肠操作前,应了解病变的部位,以便掌握灌肠的卧位和肛管卧位插入的深度。
(2)观察前,应嘱病人先排便.肛管要细,插入要深,压力要低,药量要少。
(3)肠道病变病人在晚间睡前灌入为宜,并减少活动。
(4)药液温度要适宜,一般为39-40摄氏度,虚症可为40-44摄氏度。.
(5)灌肠筒要清洁消毒处理,肛管可用一次性的,一人一用,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定处理。
(6)肛门、直肠和结肠等手术或大便失禁、下消化道出血者、妊娠妇女病人禁用灌肠治疗。
14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推拿
【操作程序】
1.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取适宜体位,协助松开衣着,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暖。
3. 在治疗部位上铺治疗巾,腰、腹部进行按摩时,先嘱病人排尿。
4. 按确定的手法进行操作,操作时压力、频率、摆动幅度均匀,动作灵活。
5. 操作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对手法治疗的反应,若有不适,应及时调整手法或停止操作,以防发生意外。
6. 操作手法轻重快慢适宜,用力需均匀,禁用暴力。每次推拿时间,一般15-30钟。
7. 操作完毕后,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操作者在治疗前须修剪指甲,以免伤及病人皮肤。
2.孕妇的腰骶部与腹部、妇女经期均忌用。
3.年老体衰、久病体虚、或极度疲劳、剧烈运动后、过饥过饱、醉酒均不宜或慎用推拿。
4.严重心脏病、各种出血性疾病、结核病、肿瘤、脓毒血症、骨折早期(包括颈椎骨折损伤)、截瘫初期、烫伤、皮肤破损部位及溃疡性皮炎的局部禁推拿。常用操作方法有:
4.1 推法: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接摩擦。用指称指推法;用掌称掌推法;用肘称肘推法。操作时指、掌、
15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肘要紧贴体表,用力要稳,速度缓慢而均匀,以能使肌肤深层透热而不擦伤皮肤为度。此法可在人体各部位使用。能提高肌肉的兴奋性,促使血液循环,并有舒筋活络作用。
4.2 一指禅推法:用拇指指腹或指端着力于推拿部位,腕部放松,沉肩、垂肘、悬腕,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摆动和拇指关节做屈伸活动。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次,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灵活,操作时要求达到患者有透热感。常用于头面、胸腹及四肢等处。具有舒筋活络、调和营卫、健脾和胃、祛瘀消积的功能。
4.3 揉法: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拇指指腹着力,腕关节或掌指做轻柔缓和的摆动。操作时压力要轻柔,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一般速度每分钟120~160次。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具有宽胸理气、消积导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
4.4 摩法:用手掌掌面或手指指腹附着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节律性的环旋运动。此法操作时肘关节自然弯曲,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动作要缓和而协调,频率每分钟120次左右。此法刺激轻柔,常用于胸腹、胁肋部位。具有理气和中、消食导滞、调节肠胃蠕动等作用。
4.5 擦法(平推法):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小鱼际附着在一定部位,进行直线来回摩擦。操作时手指自然伸开,整个指掌要贴在患者体表治疗部位,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主动带动手掌做前后或上下往返移动。动作要均匀连续,推动幅度要大,呼吸自然,不可屏气,
16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频率每分钟100~120次。此法用于胸腹、肩背、腰臀及四肢。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健脾和胃等作用。
4.6 搓法:用双手掌面夹住一定部位,相对用力做快速搓揉,同时做上下往返移动。操作时双手用力要对称,搓动要快,移动要慢。手法由轻到重,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适用于腰背、胁肋及四肢部位,一般作为推拿结束时手法。具有调和气血、舒筋通络作用。 4.7 抹法:用单手或双手指指腹紧贴皮肤,做上下或左右往返移动。操作时用力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本法适用于头面及颈项部。具有开窍镇静、醒脑明目等作用。
4.8 振法: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体表,前臂和手部肌肉静止性强力地用力,产生振颤动作,操作时力量要集中在指端或手掌上,振动的频率较高,着力较重。此法多用单手操作,也可双手同时进行。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和穴位。具有祛瘀消积、和气理气作用。
4.9 按法:用拇指端、指腹、单掌或双掌(双掌重叠)按压体表,并稍留片刻。操作时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用力要由轻而重,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指按法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掌按法适用于腰背及腹部。具有放松肌肉、活血止痛的作用。
4.10 捏法:用拇指与食、中两指或拇指与其余四指将患处皮肤、肌肉、肌腱捏起,相对用力挤压。操作时要连续向前提捏推行,均匀而有节律。此法适用于头部、颈项部、肩背及四肢。具有舒筋活络、行气活血作用。
4.11 拿法:捏而提起谓之拿,即用拇指与食、中两指或拇指与其余
17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四指相对用力,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进行节律性地提捏。操作时用力要由轻而重,不可突然用力,动作要和缓而有连贯性。临床常配合其他手法使用于颈项、肩部及四肢等部位。具有祛风散寒、舒筋通络等作用。
4.12 弹法:用一手指指腹紧压住另一手指指甲,受压手指端用力弹出,连续弹击治疗部位。操作时弹击力要均匀,频率为每分钟120~160次。此法可用于全身各部,尤以头面、颈项部最为常用。具有舒筋活络、祛风散寒的作用。
4.13 掐法:用拇指指甲重刺穴位。掐法是强刺激手法之一,操作时要逐渐用力,达渗透为止,不要掐破皮肤。掐后轻揉皮肤,以缓解不适。此法多用于急救和止痛,常掐合谷、人中、足三里等穴。具有疏通血脉、宣通经络的作用。
18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毫针
【用物准备】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
(3)选好腧穴后,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有无感觉。(4)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合适的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或带钩,术者消毒手指。
(5)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正确进针。
(6)当刺入一定深度时,患者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或向远处传导,即为“得气”。得气后调节针感,一般留针10~20分钟。(7)在针刺及留针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晕针、滯针等情况。如出现意外,紧急处理。
(8)起针:一般用左手拇(食)指端按压在针孔周围皮肤处,右手持针柄慢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下,迅速拔出,随即用无菌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最后检查针数,以防遗漏。
(9)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臵舒适卧位,整理床铺。(10)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19
正在阅读: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09-04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小结03-26
游赵尚志纪念馆作文500字06-18
写给明天的自己作文600字06-20
贵州白酒市场调查报告12-12
惊曝烟台海参加工增重内幕:一张皮海参糖盐使劲往里塞03-13
美好的世界作文500字07-17
精益生产现场管理操作手册04-19
什么是乡镇真实的见解02-22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07-20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诊疗
- 规程
- 中医
- 操作
- 技术
- 奇迹暖暖第五章少女级省钱全S搭配
- 耐磨地坪与混凝土施工合同(修改)
- 公共建筑能耗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
- 宁海县单位排序2012
- (全国)2019版高考地理 单元检测一 地球与地图 湘教版
- 鼠小弟荡秋千(教案)
- 中国水科院扑克牌比赛规则
- 外研版英语6上Module 8 Unit 2 I often go swimming.
- 实时定量PCR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 中国医疗医药咨询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目录)
- 洪量计算
- 橱窗展示设计调研报告
- 2013-2017年中国射频电源行业投资分析及发展预测报告
- 2018-2024年中国蒸汽热水锅炉行业市场运营态势与投资决策分析报告(目录)
- 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复习要点
-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
- 期货交易过程中的风险管理
-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3章 第1节 物质运输的载体(第1课时)教案1 (新版)济南版
- 企业管控模式
- 高级财务会计导学计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