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合作离线作业
更新时间:2024-05-08 23: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国际经济合作》课程作业
姓名: 年级:
2014春
学 号: 学习中心:
紫金港
—————————————————————————————
第一章 全球化经济合作的资源探析
思考练习
1.按照资源的利用限度可以把资源分为( B )。 A 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B 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C 硬资源和软资源 D 工业资源和农业资源 2.(复选)在社会主义社会,财富主要表现为(ABCDE)。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商品储备
D 参加生产过程的自然资源 E 非生产部门的建筑物和设备
3. 试述中国在利用资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答:资源分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中国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领域,从土地、自然界延伸到了整个生物圈,继而延伸到宇宙空间,同时也把污染扩大到了宇宙空间,2.从横向来看,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已经跨越了国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一方面向发展中国家掠夺资源,另一方面又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是资源全球共享缺乏公正性,3.极大加速了自然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消耗速度,4.掠夺式的资源利用方式,使人类在获得物质极大满足时,也把人类自己推向了危机的边缘,迫使人类共同努力寻求解决资源与财富、环境与发展互相协调的新途径,寻求有效的资源利用与转化方式。
第二章 全球化经济合作的理论分析
思考练习
1.试述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重大意义。 答:一、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主要内容: 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1)。邓小平从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阐述了对外开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的思想,得出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科学结论,这一结论是邓小平精辟分析当今世界形式和当今时代特点的结果,它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邓小平整个对外开放思想体系的重要基石。
1
2)。邓小平在总结我国历史的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闭关自守是使中国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的重要思想观点。 3)。邓小平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阐述了对外开放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4)。邓小平从国家长远利益着眼,传输了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思想观点。 2.必须实行全面开放,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1)。邓小平提出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对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的重要思想。对西方发达国家开放,对东欧和苏联国家开放,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开放。 2)。邓小平主张要大力开展对外贸易。 3)。邓小平主张要大胆利用外资。 4)。邓小平主张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 5)。邓小平主张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管理办法。 6)。邓小平主张要积极引进国外人才。 7)。邓小平主张要积极发展对外文化交流。 8)。邓小平提出了要设立经济特区的重要意思 3.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1)。邓小平提出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2)。邓小平提出在对外开放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3)。邓小平提出在对外开放中必须坚决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 二、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战略意义:
首先,它冲破了“左、右”两种思想的干扰和影响,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邓小平提出现代化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方法、途径以及对外开放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作了科学的阐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新的论点和新的主张。我国在邓小平对外开放的思想指导,大大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对于采用“一国两制”方法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对于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2.耗散结构论是由谁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普里戈金研究偏离平衡态的热力学问题,发现了远离平衡态的稳定结构,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耗散结构理论揭示了宏观系统运动的规律性,即只要系统是开放的,则必然会与外界发生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换,这种交换是系统的熵不断减少,从而导致系统由无序演化为有序。
3.混沌理论是由谁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混沌理论是由很多科学工作者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发现、提出和发展起来的。混沌理论指出,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经过长时期的演化后,可能会出现混沌。系统出现混沌的主要特征包括:系统对初始值具有敏感性;系统的长时期演化行为具有不确定性;确定性的系统中可以产生非确定性的结论,在确定性与随机性之间建立了桥梁。混沌理论认为,系统内因是系统存在演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外因会起重要的作用,但系统行为的发生与发展主要取决于系统内部的固有特性。一个线性系统对初始值是不敏感的,而一个非线性系统则科能对初始值敏感,这仅取决于系统的内部参数和结构。
4.简述竞争理论的发展过程。 答:现代竞争理论的产生是以打破了把完全竞争作为现实和理想竞争状态的传统模式为主要标志的。现代竞争理论不再把竞争作为静止的最终状态,而是作为动态变化的过程。熊彼特
2
在《经济发展理论》(1912)提出了动态竞争的初步观点,对现代竞争理论即动态竞争理论的产生,起了开创性的作用。
到了20世纪50年代,克拉克在创新与动态竞争观点的影响下,提出和形成的现代竞争理论的一个完整理论体系——有效竞争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梅森、贝恩、谢勒为代表的哈佛学派竞争理论认为,竞争政策的目标就是要保证竞争过程达到有效的市场成果。过多的中小竞争主体、生产能力长期过剩、在原子式结构市场上的毁灭性竞争和长期资源配置低效、不合乎期望的外部效益等都是与期望的市场成果的偏离。所以为了保持有效竞争,获得令人满意的市场成果,必须对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进行干预、调节。具体政策措施包括,通过国家影响提高要素流动性、国家直接干预等。
进人20世纪70年代以后,哈佛学派的竞争理论遭到严厉的批判。以施蒂格勒、博克、德姆塞茨、波斯纳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的竞争理论成为现实政策理论的主流。芝加哥学派竞争理论的基础是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和社会达尔文主义。
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鲍莫尔等人提出“可竞争市场理论”。即一个市场是可竞争的,就必须不存在严重的进入或退出障碍。
总之,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竞争政策理论迅速发展,“人们更加注重效率分析,并充分运用局部均衡福利经济学、交易费用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博奕论,深入研究组织行为的福利与效率后果,探究协约活动和交易技术的复杂情形,分析策略行为的种种影响”。
第三章 资本要素的全球化移动研究
思考练习
1.资本要素是指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形式,最终投入产品、劳务和生产过程的( A )。 A 资本货物与金融资产 B 生产资料和债券 C 资本货物与借款 D 债券与借款
2.东盟国家设立了外资主管或专门机构,在新加坡叫做( C )。 A 投资协调委员会 B 投资委员会 C 经济发展局 D 投资监管局 3.(复选)二次大战期间,世界各国利用外资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ABD )。 A 国际资本流动格局有变化 B 利用外资速度减慢 C 利用外资速度加快 D 利用外资主体有变 E 多极化发展 4.(复选)资本要素国际移动对输出国产生的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BC )。 A 能扩大本国其他要素的输出 B 能分散投资风险
C 提高本国资本要素的收利率 D 能密切与输出国的关系 E 引进技术和管理知识
5.简述资本要素全球化移动的历史。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前:19世纪末以前,为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利用外资的规模小,参与者少,利用外资形式单一,限于集中投入产业,利用外资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成功引进外
3
资促进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种是导致债券危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利用外资的格局有了新的变化,利用外资的规模进一步的扩大,利用外资的形式也多样化。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国际资本流动格局产生了变化,利用外资的速度减慢,利用外资的主体有变。
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资本要素的流动也日益加快,流动规模不断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扩大,利用外资目标差异拉大,利用外资的方法也产生了不同。
6.试述资本要素国际化移动的形式。
答:主要是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两种基本形式。
国际直接投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独资经营。
国际间接投资:国际债券和股票买卖,国际信贷,国际融资租赁。
7.试论述资本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答:资本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动机,使世界进入一个更广泛、更深入的开放融合协调时代,但世界经济体系已经完全暴露出其不适应性,这就要求各国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加强经济联合,把利益共享和相互协调与合作作为不同类型国家之间处理对外贸易关系的基础,才能真正实现世界各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第四章 技术要素全球化移动研究
思考练习
1.鼓励、保护发明创造者权益为宗旨的专利制度的产生是在下面哪个时期( C )。 A 古代技术转移时期 B 近代技术转移时期
C 现代技术转移时期 D 将会是一种发展趋势,目前还未产生 2.技术传播理论的提出者是( A )。
A 塔尔德 B 巴克利 C 拉格曼 D 斋藤优 3.(复选)技术要素全球化移动对技术输出国的经济效应有( ABCD )。 A 赚取外汇收入,弥补其财力不足或尽快收回科研投资 B 延长技术生命周期并扩大技术效用 C 以技术出口带动商品出口
D 有利技术输出入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改善输出国的国际形象,为本国其他方面对外交往活动开展创造条件及营造氛围
E 减少重复科研,节省费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4.试简述技术转移周期理论。
答:技术转移周期轮是日本学着斋藤优从企业利用新技术谋取最大利益出发,把商品输出、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转让三者联系起来考察,认为三者是按一定周期循环的。他以周期论揭示了技术转移是意向新技术问世后的必然归宿,把技术的生命同企业谋利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解释了行程技术转移的机制。
5.全球技术贸易的交易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主要有哪几种?
答:主要有:1.许可证贸易,2.顾问咨询,3.技术服务与协作,4.成套设备或关键设备买卖,5.工程承包,6.补偿贸易,7.国际租赁,8.合作生产与合作开发,9.国际合资与合作经营。
4
6.简述技术要素全球化移动的经济效益。 答:技术要素全球化移动的经济效益分对技术输出国效益和技术输入国效益,对技术输出国的经济效益包括:1.赚取外汇收入,弥补其财力不足或尽快收回科研投资 2.延长技术生命周期并扩大技术效用 3.以技术出口带动商品出口
4.有利技术输出入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改善输出国的国际形象,为本国其他方面对外交往活动开展创造条件及营造氛围
对技术输入国的经济效益:1.减少重复可研,节省费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能够使输入国填补科技空白,增强国力。
3.有利于改善国民经济的技术结构,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新兴产业部门的创建,加深国际分工
4.有利于输入国培养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5.在微观上,有利于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自主开发能力,改变企业的产品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
7.阅读本章的先材材料,试说明技术要素国际移动与专利制度产生的关系。 答:专制制度的建立是国际间进行大规模技术转移活动的重要前提条件:一方面对发明创造授予专利权,保障发明创造者的正当权益;另一方面把发明床在的科技成果向社会公开传播,为技术转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这两方面缺一不可。因此,专利制度与技术转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专利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建立和完善,有力地推动了国际技术转移活动的开展。
第五章 劳动力要素全球化移动研究
思考练习
1.国际劳务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B )。
A 两次世界大战 B 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
C 航海技术导致新大陆的发现 D 英国对北美的大规模的开发
2.劳动力要素是指正在工作和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员构成,包括( C )。 A 在业者 B 失业者
C 在业者和失业者 D 在业者和失业者(包括学生和退休人员) 3.(复选)下列地区为主要的移民来源地的是( BD )。 A 中国 B 印度 C 墨西哥 D 埃及 E 拉美 4.(复选)劳动力要素全球移动的非经济动机有( BDE )。 A 增加收入动机 B 逃避动机 C 求新与享乐动机 D 学习动机 E 寻求就业机会动机
5.试分别论述劳动力要素的全球移动对劳动力输出国和劳动力输出国的经济效应。 答:对劳动力输出国的经济效益:1.减轻国内就业压力,缓和失业状况,节省国家社会开支。2.增加外汇收入,改善经常性外汇支付。3.可以学到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本国经济发展。4.可以保持国内劳动者的收入稳定,并增加劳务输出人员的个人收入。5.可带动本国商品的出口。
对劳动力输入国的经济效益:1.弥补国内劳动力缺口,有助于发展国民经济,增加国民生产总值的数额。2.通过接受国外智力型老乌,可节省大量的培训费。3.输入老乌,可缓解
5
劳动力工资上升的压力,对劳动成本上升有制约作用。
当然,如果输入国外劳务过多,会造成国内就业压力增大,增加城市拥挤,对社会治安、经济发展有不利的影响。
6.如何看待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外流现象?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阻止人才外流? 答:发展中人才外流能增加世界财富,人才外流对国内政治民主的建设在一定方面起到推进作用,有利于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知识,加快知识更新的步伐,跟上时代的节拍,推动世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但是,如果发展中国家对人才外流不加管制,会使中国家本来喜鹊的人才更加稀缺,导致经济发展的减速甚至停滞。允许人才无偿的流往国外,等于发展中国家为发达国家培养人才,支付大量的人力投资。
采取的措施主要有:1.与发达国家签订政府间的双边协议,规定在发达国家学习和进修的人员在学习期满以后有义务回国工作,发达国家不应允许他们滞留。2.实行严格的出国选拔和审批制度。3.向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出国人员征收人才培养费。4.要求出国人员缴纳回国保证金或指定国内担保人。5.对有学历人员规定出国学习与锦绣之前必须达到的工作年限。
此外,有些发展中国家还对坚持在国内工作的人才和学成回国工作的人才实行多方面的鼓励和优惠,以期达到留住更多的人才在国内工作并吸引更多的人才回国工作的目的。
7.试述我国在劳动力要素全球移动的浪潮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答:为了留住国内人才,我国应该对人才流失进行必要的管制,这种考虑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中国经济尚未发展到一个很高的水平时,对人才流失进行一些管制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为人才提供一个可以让其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完善人才流动市场,取消一些人为的限制,能公正的体现人才的价值。
第六章 土地要素的特殊权移研究
思考练习
1.土地要素特殊权移是把( A )有偿地转让给外国的自然人或法人。 A 使用权 B 所有权 C 使用权和所有权 D 主权
2.以下哪项能够最完整地描述土地要素的内涵( D )。 A 土地本身 B 土地本身加地下矿藏
C 土地本身加地上自然资源 D土地本身、地下矿藏、地上自然资源 3.(复选)土地要素特殊权移的经济动机是( ABCDE )。 A 扩大本国的IT
B 更多地引进外资、科技 C 增加就业
D 加快特定地区经济开发的速度
E 为获更多的土地使用费和土地转让出租费
4. 试分别论述土地要素特殊权移的输出国和输入国的经济效益。
答:对输出国的经济效应:1.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挥经济效益,增加本国的外汇收入。2.吸引更多的外资和先进技术的流入,促进了土地要素输出地区及输出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3.起到了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入的作用。4.起到了扩大社
6
会就业的作用。
对输入国的经济效益:1.可以缓解本国土地要素的紧缺状况。2.可以优化本国出口产业的地区布局结构及扩大产品在国外的销售。3.可以充分利用输出国的各项优惠政策。
5.试述经济开发区的六种主要具体类型。
答:经济开发区也称为经济特区,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法令划出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比较其他地区更开放更灵活政策的地区,有以下几种类型:1.贸易型经济特区,2.工业型经济特区,3.工贸结合型的经济特区,4.科技型经济特区,5.金融型的经济特区,6.旅游型的经济特区,7.综合型的经济特区。
第七章 全球化信息要素移动
思考练习
1.经济信息要素的表征性也就是( A )。 A 反映性 B 可传递性 C 可增殖性 D 可替代性
2.商品交易所行情信息属于下列哪类信息( C )。 A 国际经济管理信息 B 国际金融信息 C 国际市场信息 D 客户信息
3.(复选)信息高速公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ABC )。 A 信息源 B 通信平台 C 应用信息系统 D 电脑网络 E 其它
4.(复选)信息高速公路的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 ABCD )。 A 信息流动规模更加巨大 B 信息流动种类更加丰富 C 信息流动速度更加快捷 D 信息流动成本更加低廉 E 服务商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5. 试述全球化信息合作机制。
答:1.政府间的全球化信息要素的合作机制:首先,在全球化信息要素合作的领域已经形成了一些专业性组织,类似:国际电信联盟,万国邮政联盟,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其次其他很多国际组织的很大一部分活动也是全球化信息要素合作活动。2.非政府的全球化信息要素合作机制。
6. 试述信息要素移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答:信息要素移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主要在三方面:1.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EDI和电子商
7
务为代表的全球化信息要素合作的广泛展开,不仅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已经并将继续导致国际贸易领域的贸易方式、经营管理的革命。2.对国际金融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使得资金的流动得以电子信息流的方式来实现,“电交换”以崭新的高效率姿态替代了传统的“纸交换”。高效全球化信息要素合作的开展,使得国际自己的流动性极强,大量资金24小时不断的在全球流动,只有广泛的开展高效的全球化信息要素合作,国际金融财政成为真正的国际化、全球化的金融。3.对其他全球化经济合作方式的影响:跨国经营活动。
7.试简述中国参与信息全球化合作的情况。
答:展望全球化信息要素合作发展的前景,中国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如果我们抓住机遇,迎头赶上,实现国民经济的信息化、现代化、那么,国家的强盛、民族的振兴就指日可待,中华民族也将成为21世纪世界民族之林的佼佼者。
第八章 国际直接投资
思考练习
1.主要以巩固、扩大和开辟市场为目的的投资叫做( A )的国际直接投资。 A 市场导向型 B 成本导向型 C 风险规避型 D 政策导向型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由( B )提出的。 A 小岛清 B 维农 C 额林 D 克鲁格曼
3.(复选)一国参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和程度主要取决于( ABD )。 A 经济发展水平 B 对外开放程度 C 外贸依存度 D 政策导向 E 国际经济环境
4.(复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中所提到的三个要素是( ABE )。 A 所有权优势 B 区位优势 C 经济政策优势 D 市场优势 E 内部化优势
8
5.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也就是“比较劣势理论”,请问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答:小岛清认为,由于各国的经济状况不同,因此,根据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状况而推断出来的理论无法解释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小岛清提出了更适合于日本国庆的比较优势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边际产业)一次进行。这些产业是指已处于比较劣势的劳动力密集部门以及某些行业中装配或产生特定部件的劳动力密集的生产过程或部门。
6.简述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主要有哪些?
答:1.市场导向型动机,2.低成本导向性动机,3.技术与管理导向性动机,4.分散投资风险导向性动机,5.优惠政策导向性动机,6.全球战略导向型、信息导向型、“随大流”型、公司决策者个人偏好型、为股东争利导向型。
7.试述跨国公司的发展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
答:1.对于整个世界经济而言,跨国公司的发展推动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移动与重新组合配置,扩大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使各个国家的经济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加强了联系,促进了合作,提高了效率。2.对跨国母公司来说,通过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扩大了了资本输出、技术输出、产品输出和劳务输出,增加了国民财富,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对接受投资国的影响。3.对于接受对外直接投资的东道国来说,引进跨国公司的同时也引进了发展经济所必须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增加了就业机会,繁荣本国经济。
第九章 国际间接投资
思考练习
1.食利资本在国际间流动时考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B )。 A 汇率 B 利率 C 风险性 D 偿债能力
2.国际债券投资与国际股票投资的共同特点是( D )。 A 盈利性 B 安全性 C 风险性 D 流动性 3.(复选)国际股票投资的主要交易方式有( BCDE )。 A 现货交易 B 期货交易 C 保证金交易 D 期权交易
E 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交易 4.(复选)国际证券投资的主要特点有( ABCDE )。
9
A 投资的收益性 B 投资行为的风险性 C 价格的波动性 D 流通中的变现性 E 投资者的广泛性
5.试述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规则对国际间接投资的影响。
答:国际简介投资主要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进行,其流向及流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政治因素外,还取决于利率、汇率、偿债能力和风险等。
6.简述国际间接投资的现状。
答:国际简介投资的现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全球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较快增长与发展的阶段,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迅速扩大,证券融资发展迅速。贸易自由化、生产一体化与金融国际化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推动,各类金融市场全球发展,各国金融市场相互连结,为资本流动创造了条件,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7.试比较国际证券投资、国际债券投资和国际股票投资的异同点。
答:国际证券投资是国际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国际证券是一种有价证券,是国际资本市场上的一种金融资产,它作为一种信用工具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发行、流通、转让。国际证券持有者通常享有定期向发行者索取一定收益的权利,发行者则以此获取一笔急需的长期资本。证券投资可使社会上分散、闲置的资金集中起来转化为投资资金,是动员和再分配资金的重要渠道。
国际债券是一种由一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或国际组织,为筹措资金而在外国证券市场上发行的、以某种货币为面值的债券。
第十章 国际BOT投资方式
思考练习
1.BOT投资方式首先在哪个国家开始应用的( A )。 A 土耳其 B 泰国 C 马来西亚 D 菲律宾
2.建设—经营—拥有方式也就是( B )。 A BOT B BOO C BOOT D FBOOT 3.(复选)BOT投资方式的特点是( ABCDE )。 A 法律主体一方为业主政府,一方是项目公司 B 以市场换资金
C 项目期满,无偿转让给业主政府 D 项目建设投入资金庞大 E 执行过程复杂
10
4.(复选)在一个BOT项目中,对项目公司来说,主要的风险有( ABD )。 A 政治风险 B 金融风险 C 技术风险 D 法律风险 E 资源风险
5.试述国际BOT方式的优缺点。
答:对业主政府优点:1项目由外国经营机构投资,方便了业主政府的预算分配,避免了业主政府借债投资、还本付息的财务负担。2一般大型公共设施建设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使用BOT方式能将风险转移给项目公司,使政府避免了项目建设经费超支等风险。3对发展中国家来说BOT方式还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管理方法以弥补本国公共机构建设基础设施能力的不足。4将私用企业引入公共设施建设,有利于提高项目建设、运营的效率。5在本国政府财力能力不足时,任能发展国民经济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对业主政府的缺点:1项目被移交前失去对项目的经营权。2 BOT项目的产品或服务的费用比较高,增加了本国最终消费用户的费用支出。3 如果是外国公司建设承包,产品又在本国销售,业主国在项目建成后往往有较大的外汇流出。4 业主政府为了增加对私营企业对BOT项目的兴趣,任然需要给项目公司许多优惠并承担较多的责任,同时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项目公司的收入。 对项目公司有点:1 可以使项目公司有机会涉足业主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扩展东道主国的市场。2BOT项目的市场和资金回报率一般比较稳定,投资收益比较有保障。3可以带动投资方的产品的出口,有助于开拓市场。4 可以取得与项目有关的其他行业的经营权,一举多得。能讲过剩的生产能力专项发展中国家。对项目公司的缺点:资金需求大,融资及其困难,政治稳定与法律建设的完备是BOT项目成功的关键,另外,兑换性和是否坚挺对项目公司都是风险。
6.简述BOT投资方式在我国目前运用的情况,说明其优势和不足。
答:BOT项目采用无追索权的项目融资方式,可以很好的帮助解决政府财政的困难,还可以解决我国失业率过高,有效需求不足等的经济问题,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发展的前景。近几年,我国政府在法律、金融方面虽然做了大量的努力,同时,政府的信誉也不断的提高,这些都增加了外国企业对我国进行BOT方式投资的信心。不足在于,1股权问题,由于是基础性设施建设,国家对外伤投资于基础设施重的股权做过一些限制性的规定。2法律问题,目前任然没有专门的BOT法律可以参考,有的仅仅是一些通知和暂行规定。3操作上任有相当困难。
7.阅读下面的综述材料,说明BOT方式在环保领域运用存在的问题。
答:1.环保BOT项目的运作,包括前期准备阶段,招标投标,合同签订,项目建设经营,项目转让阶段。
2.法律政策协调问题,包括环境保护政策和机制的协调,环境法律的协调和其他法律问题。
3.其他应主义的问题,包括项目风险分担,环保部门对BOT项目的管理。 4.BOT运作在我国还属于新鲜事务,经验缺乏。
第十一章 国际发展援助
思考练习
11
1.国际发展援助的主导方式是( A )。 A 资本运行 B 资源流动 C 技术转移 D 生产要素转移
2.上个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主要集中在( A )。 A 亚洲 B 拉美 C 非洲 D 大洋洲 3.(复选)联合国发展系统的主要机构有( ABCD )。 A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B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C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 D 联合国儿童基础会 E 世界银行 4.(复选)下列用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的方案有( ABD )。 A 贝克计划 B 布雷迪方案 C 密特朗方案 D 日本藏省方案
E 联合国发展援助方案
5.简述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援助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答:对救援国家的积极的影响:1扩大本国影响,做到控制和牵制与其政治等方面有不同主张的国家,使其想援助国希望的方向发展。2有利于调节国际收支,使顺差减少,以减少通货膨胀的压力。3可以绕过关税壁垒占领市场。
对救援国的消极影响:1汇率波动,利率波动、东道国政局不稳会对输出的资本带来风险。2减少本国就业机会,减少财政税收。
对受援国家的积极影响:1资本输入可解决暂时的国际收支逆差,可满足贸易融资的需要。2可解决发展经济进展中资本不足的问题。3输入国外现金技术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4增加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
对受援国的消极影响:1加重了外债负担。2引起汇率和利率的波动,甚至影响一国的货币政策。3自己利用率不高,造成浪费。4在国际关系与政治局面上受牵制。
6.试述国际三大发展援助机构。
答:一、联合国发展系统,又称联合国援助系统是联合国想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援助的机构体系。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联合国儿童基础会。
二、世界银行,是世界银行集团的简称,它包括5个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国际开发协会,国际中心和多边投资担保机构。
三、区域性国际发展组织,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经济与合作的协调机构,是咨询机构,主要任务是协调各成员国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包括欧盟/欧共体,石油输出组织和亚洲开发银行。
12
四、双边救援机构,包括美国国际开发署,日本海外经济协力基金和其他国家的双边救援机构。
7.简述中国的对外发展援助进行的情况。
答: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多年来,中国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向经济困难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承担相应国际义务。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国在自身财力十分紧张、物资相当匮乏的情况下,开始对外提供经济技术援助,并逐步扩大援助范围。70年代末中国依然是一个人均水平不高、贫困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尽管如此,中国仍量力而行,尽力开展对外援助,帮助受援国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丰富和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中国对外援助坚持平等互利,注重实效,与时俱进,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模式。
中国对外援助主要有8种方式:成套项目、一般物资、技术合作、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援外医疗队、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援外志愿者和债务减免。
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对象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在援助领域分布中,中国重点关注受援国民生和经济发展,努力使援助更多地惠及当地贫困群体。
中国对外援助的决策权集中于中央政府。自1950年以来,随着对外关系和对外援助工作的发展,中国政府管理对外援助的各级机构逐步建立和健全,项目管理力度不断加强。
中国的对外援助以提供双边援助为主,同时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支持和参与联合国等多边机构的发展援助工作,并本着开放的态度同多边组织和其他国家在发展援助领域积极开展交流,探讨务实合作。
当前,国际发展援助总规模逐渐扩大,南南合作发展迅速,并成为南北合作有益、有效的补充。中国愿在南南合作的框架下,在尊重受援国意愿的基础上,与有关方开展优势互补、富有成效的三边和区域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减贫进程。
新形势下,中国对外援助事业任重道远。中国政府将着力优化对外援助结构,提高对外援助质量,进一步增强受援国自主发展能力,提高援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将一如既往地推进南南合作,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对外援助投入,与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
第十二章 中国利用外资研究
思考练习
1.1992到1993年,是中国利用外资的( C )。 A 起步阶段 B 稳步发展阶段 C 高速发展阶段 D 调整发展阶段 2.( B )愈来愈成为近年来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形式。 A 跨国公司内部转移 B 证券投资 C 国际直接投资 D 股票投资 3.(复选)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有( ABCD )。 A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13
B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C 外商独资经营企业 D 中外合作开发 E 对外援助 4.(复选)两缺口模型是由( CD )提出的。 A 罗森斯坦 B 罗丹 C 钱纳里 D 斯特劳特 E 瑟尔沃尔
5.简述我国引进外资所面临的挑战。
答:1.国际引资活动竞争日剧加剧,2大部分外国投资直接流入发达国家,3一批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有所增强,4亚洲金融危机将导致亚洲国家减少对我国的新投资,5证券投资越来越成为近年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形式。
6.试述我国引进外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答:利用外资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资对中国经济增长、就业、技术进步、进出口、体制转换、产业重组等各个方面都有显著影响。1999年,外伤投资企业进出口宗旨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已经超过国有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列居首位。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还表现在促进体制转换方面,培养了一批掌握大型跨国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知识的人才。间接外商投资按照宏观经济政策及产业政策,对外借款主要用于生产性投资,重点是基础设施、基础工业、止住产业和出口创汇产业。通过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中国培养了一批掌握大型项目建设管理经验的人才。同时,借用外债也是调节国际手指的重要手段,买方信贷的使用,外国政府带宽下的进口,都增加了国内市场的外汇共计,对外贸外汇收支平衡起到了调节作用。
7.简述我国利用外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答:存在的问题:1.国际引资活动竞争日剧加剧,2大部分外国投资直接流入发达国家,3一批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有所增强,4亚洲金融危机将导致亚洲国家减少对我国的新投资,5证券投资越来越成为近年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形式。解决方案:已给予外商的“超国民待遇”优惠措施短期内不能取消。应大力推动欧美资本增加对华投资,改善外来资源地结构。加快改善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提高引资竞争力。鼓励外商收购或参股部分经营困难的国有企业。在坚持以直接投资为主的前提下,鼓励多钟方式引资。政府应该将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长期鼓励投资的行业
第十三章 中国对外投资研究
思考练习
1.最早专门研究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学者是( A )。 A 韦尔斯 B 拉奥 C 邓宁 D 巴克利
14
2.(复选)我国境外企业的作用有( ABCD )。 A 直接利用国外资源,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B 扩大我国出口商品市场占有率。
C 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培养人才。
D 有力地配合了外交工作,巩固和扩大了我国的经济援助成果。 E 成为我国企业的生存之道 3.(复选)下列哪些成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来源( ACDE )。 A 技术适应于发展中国家供求条件 B “血缘”关系 C 东道国政府的支持 D 营销技术 E 低成本投入 4.(复选)增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政策和策略包括( ABCDE )。 A 增强规模优势 B 增强组织管理优势 C 进入国际市场方式 D 增强内部化优势 E 增强技术优势
5.试述韦尔斯的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经营的理论。 答:韦尔斯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1拥有为小市场需要服务的劳动密集型小规模生产技术,2倾向于当地采购和投资民族产品,3产品低价营销战略。韦尔斯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供地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是1保护出口市场2谋求低成本、分散资产、母国市场的局限。
6.试述如何增强中国跨国公司经营优势的政策和策略。
答:1.增强规模优势:中国跨国公司相比较而言规模差距大,规模小且产业集中度低,产业规模小。应针对不同的产业而实施不同的规模化战略。
2.增强组织管理优势:中国跨国公司由于发展时间短,需要在很多方面进行改进。 3.进入国际市场方式: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中国目前并不具备在各行业都进行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但某些行业已经处于有出口向部分直接投资转移的阶段。同时考虑实现进入、扩大市场份额、抢占市场制高点等非直接经济收益的标准。由于时间上的优势,中国跨国公司应该更多运用并购方式,增加并购方式在投资方式中的比重。
4.增强内部化优势:中国公司应认真考虑其未来的全球战略,根据公司的行业性质、业务范围、价值链等因素,确定其内部化或外部化战略。中国跨国公司应从加强母子公司或者子公司之间的控制程度以及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人手,增加工作。
5.增强技术优势:中国跨国公司的技术优势主要是小规模,灵活性和劳动密集型的低成本技术优势,但这种优势本身也需要加强投资,继续保持和增长。
7.试论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为什么要从事国际化经营? 答:1、扩大出口,开拓海外市场。
2、促进产能转移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3、加强境外资源能源开发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取得新进展。 4、加快形成中国的跨国公司,增强国际竞争力。
15
5、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6、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7、追求互利共赢,实现国际化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需要加大企业国际化力度,缓解国内能源资源约束需要更加大开发海外资源的力度。,缓解国内产能过剩、推动产业升级的需要,缓解国际贸易摩擦的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稳步开展服务业国际化经营,加快服务业发展与升级。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加快企业国际化步伐也是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需要。
16
5、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6、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7、追求互利共赢,实现国际化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需要加大企业国际化力度,缓解国内能源资源约束需要更加大开发海外资源的力度。,缓解国内产能过剩、推动产业升级的需要,缓解国际贸易摩擦的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稳步开展服务业国际化经营,加快服务业发展与升级。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加快企业国际化步伐也是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需要。
16
正在阅读:
国际经济合作离线作业05-08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心得体会 5篇04-30
余热发电水处理热控安装表06-25
夜游运河作文500字06-30
业务员应具备的素质12-20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比一比,说一说》09-24
《外贸英语写作》串讲讲义 - 图文06-09
波声 2016图文转换徽标类二轮复习教案01-17
幸福一瞬作文700字06-16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经济合作
- 作业
- 国际
- 不能作为门槛条件和打分项的非国家强制认证目录
- 2013年会计继续教育之小企业会计准则参考答案要点
- LTE频段划分及地区频段规划表
- 2017《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
- 六一班《品德与社会》三单元下册三课《小脊梁大希望》知识点
- 品读国学经典
- 我的评价故事案例
- 装饰画教学计划
- 六一儿童节节目串词
- 紧固件用钢材概述
- 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格式规范
- 兰州大学《公共关系学》15秋在线作业2满分答案
-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反思-有趣的食物链苏教版
- 消防工程师习题第一篇第一章
- 家电行业股利分配政策开题报告 - 图文
- 中国地理复习笔记归纳总结(特细) - 图文
- 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填写范文(精)
- 行测数字推理之解题技巧(精华版)
- 基于MATLAB的数字滤波器
- 关于对质量管理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