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3-03-08 04:43:48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考什么,教什么,怎样考便怎样教

根据高考试题研究命题趋势(通过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教材仅是命题的背景和依托。淡化历史结论,突出考查学生学习过程。突出学科主干知识,不追求知识的覆盖面。强调重要概念的阐释。 试题与答案呈现一定的开放性。 突出学科素养的考查。拉近与大学命题专家的距离 。)

根据高考试题有效整合教材(定位教材在备考中的地位。 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根据高频考点确定教材的重点。 根据高考试题完整准确阐释教材重要概念。 根据高考试题宏观、微观结合准确把握历史事件。 根据 高考试题正确处理选修与必修的关系。用通史体例进行复习 )

根据高考试题培养学生能力(发现学生失分原因。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关注修订版课标

2016年普通高中历史课标必修课程名为《中外历史纲要》,强调中外贯通,整体视野。如强调古代中国大一统和多民族特征;又如明清史叙写:知道明初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国家管理体制,认识这些制度在秩序重建中的作用与弊端;通过了解由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世界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认识16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变化。通过了解18世纪中国社会经济的繁荣及此后各种矛盾的加剧,理解中国在世界上地位的转折。通过清前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措施,认识清朝在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上的重要作用。

唯物史观(核心理论)、时空观念(核心思维)、史料实证(核心方法)、历史解释(核心能力)、家国情怀(核心价值观)

一、构划时空坐标、明确阶段特征

陈旭麓先生说:“历史是年代的累积,历史的辩证法是从时间上展开的。” 时空包括具体时地、阶段特征、年代特征 (2013 ·全国Ⅰ33)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D )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2013 ·全国Ⅰ31)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C )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17年高考一、二卷历史选择题特征:不排序,无逆向,多最佳,重逻辑;讲时空,扣概念,脱教材,小见大

【应对方略】

◎ 时事断代,明确阶段,构划主轴

A级时间区划历史模块(前475“封建社会说”与前221“集权帝国说”),必理解中记

B级时间区划事件始末(太平天国1851-1853-1856-1860-1864),可理解中记

C级时间定位事件落点(1281年《授时历》颁布),可不记或放入时段大事区间记

中学历史知识的分为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原理)三个层次。

精编断代时间大事年表,把握历史主轴和阶段年代特征

1.中国古代分界线—

年代:BC2070、BC475、BC221、AD220、589、907、1279、1368、1644、1840;朝代:三代、春秋战国、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

2.中国近代前期分界线—年代:1840、1861、1895、1898、1901、1905、1912、1915、1919。

3. 中国近代后期分界线—1919、1921、1924、1927、1931、1937、1945、1946、1947、1949

4.中国现代分界线—1949、1953、1956、1966、1978、1992。

1949~今经济领域变化

1949 ~ 1952铲除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体制,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 1953 ~ 1956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过渡, 和一五计划建设

1956 ~ 1966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曲折:中共八大到八届二中全会—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三年严重困难—四年经济调整 1966 ~ 1976“文革”十年破坏与短暂整顿 1976~1978 徘徊中前进的两年

1978 ~ 1992 改革开放初期:开创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格局 1992~ 改革开放的深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5.世界古代分界线—BC6世纪初(梭伦)、 BC6世纪末、 BC5世纪、BC3世纪、 AD 3世纪、6世纪、9世纪 、 14世纪、 1500

6.世界近代分界线— 1500、1517、1640、

1688、1765、1776、1789、1848、1860、1870、1900

7. 世界现代分界线—1900、1914、1917、1918、1919、1929、1939、1945、1949、1955、1973、1989、1991、2001

世界近代史

(一)14~16世纪的世界——“发现”的时代 近代社会的准备

(二)17~18世纪的世界——“理性”的时代 近代社会的到来

(三)19世纪的世界——“工业”的时代 两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形成

(四)20世纪上半期——“探索”的时代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五)20世纪40~80年代的世界——“对抗”的时代 两极到多级、发展与探索

(六)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剧变”的时代 文明的新探索与创新

注意专题(国别)专线重要年代,把握阶段特征 □俄(苏)历史

1861、1917、1919、1921、1922、1924、1928、1937、1953、1956、1964、1985、1989、1991 □美国历史

1776、1783、1787、1789、1860、1929、1933、1945、1947、1973、90年代、2001

二、搭建概念系统、把握迁移规律

历史知识结构由一个个历史概念组成,概念是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历史基本概念,反映相应历史内容本质的、内在的联系,是对基本史实实质的抽象概括。

教材概念和史料概念

【高考回眸】 概念突破是不变的命题追求

(2013全国卷1.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C )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16.43%)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44.19%)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33.84%)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5.47)(空0.77 )

岳麓版——“新兴的儒学思潮在回应佛、道的挑战时,力图建立起既贯 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学说,到宋代逐渐确 立了一个 以“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

人教版——打着复兴儒学旗号 ,冲破汉唐儒学束缚 “《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所作的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所依据的教科书。” 五经—— 四书五经

( 2009 年全国文综卷Ⅰ,39 )(1)指出欧洲人在三角贸易中充当的角色

殖民者 商人 奴隶贩子

殖民主义罪恶:掠夺财富、贩卖黑人、种族灭绝 【应对方略】

明辨概念, 扫荡盲疑,构筑系统,突破惯性 第一、图标定位诠释概念 ;

第二、建立概念谱系,建立“概念家庭树” ; 第三、讨论核心概念与相关概念的实质联系; 第四、讨论并解构核心概念与相关概念

资本主义

主要特征:资本私有、雇佣劳动 时序性:早期资本主义(工场)、自由资本主义(工业)、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现代资本主义

相对性:民族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买办资本主义、私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

※买办:是指帮助欧美国与中国进行双边贸易的中国商人。 ※官僚资本主义:是国家权力和财产私人所有制的结合,其基础是国家权力的寻租和财产的私人所有制度,其目的是追求超过自身(财产私人所有制)创造能力之外的财富。

○ 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变化中的概念种种:

新航路与重商主义→工业革命与自由主义→30年代大危机与国家干预及凯恩斯主义→ “滞胀”与减少干预的“新自由主义”混合经济—新经济

○世界文艺思潮 变化中的概念种种:古典主义(17世纪)→新古典主义( 18 世纪)→浪漫主义 ( 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 30 年代 )→现实主义 ( 19 世纪 30 年代至 20 世纪早期 )→现代主义 ( 两次世界大战前后 ) (理性、严整—想象、激情—再现、冷峻—个性、怪诞 )

○常用概念(区别、关系)

社会主义核价值观前八个词内涵及相互关系。特别是自由、平等、民主、专制、法治、人治、人文、理性、人性、天理、伦理、世俗、宗法、宗教等的内涵区分。另对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极端强调平民群众的价值和理想,往往与精英主义对立)、国家主义(以国家利益为神圣的本位)的认识。

○ 2015 年 41 题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公式 生产力三要素:包括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

※ 钱穆说 :“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秦前,乃 封建贵族社会 。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 ? 皆属门第社会 ,可称为是古代 变相的贵族社会 。宋以下,始是 纯粹的平民社会。”钱穆1951年作《国史新论》关于中国历史发展轨迹的划分:封建社会—西周、春秋;游士社会—战国;郎吏社会—西汉至东汉中叶;门第社会—东汉中晚期至隋;科举社会—隋至清末;现代社会—辛亥革命至今。

※罗根泽认为,在我国思想学术发展史上,自上古至东汉之末是“纯中国学时期”,自魏初至五代末是“中国学与印度学之交争时期”,自宋初至清中叶是 “中国学与印度学之混合时期”,自清中叶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新中国学与西洋学之交争时期”。 ○史料概念

※柳宗元《封建论》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三、贯通专题线索、洞悉变进始末

四、(2013全国2·25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D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v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