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古代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更新时间:2023-04-28 05:3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录

2017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古代史考研强化模拟题(一) (2)

2017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古代史考研强化模拟题(二) (12)

2017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古代史考研强化模拟题(三) (23)

2017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古代史考研强化模拟题(四) (34)

2017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古代史考研强化模拟题(五) (43)

第1 页,共52 页

2017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古代史考研强化模拟题(一)

说明:①本资料为VIP学员内部使用,严格按照2017考研专业课大纲及历年常考题型出题。————————————————————————————————————————一、名词解释

1.《甘石星经》

【答案】《甘石星经》是战国时期甘德、石申在长期观侧天象的基础上所著,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德著有《天文星占》8卷,石申著有《天文》8卷,约至西汉后两书皆被尊称为《星经》,后人合称其为《甘石星经》。这部著作约在6世纪后佚失,散见于《史记》、《汉书》、《晋书》、《隋书》等史书中。

2.唐蕃会盟碑

【答案】唐蕃会盟碑俗称长庆碑是指为纪念唐与吐蕃的长庆会盟而建立的会盟碑。当时正值唐与吐蕃双双衰败之际,为了各自集中精力应付内部严重危机,双方遂决定停止构兵、互相扶助。821年,吐蕃遣使请求会盟,双方在长安会盟,约定各守境土,不相侵犯。次年,唐穆宗遣使到吐蕃,与之会盟逻些。又次年,吐蕃赞普为纪念这次会盟,建立唐蕃会盟碑。碑文内容确立了双方边境,并信守和好,互不征战之盟约。此碑至今尚存于拉萨大昭寺前,是汉藏民族团结友好的象征。

3.远交近攻

【答案】远交近攻是指战国时秦相范唯提出的兼并战争的策略。也是兵法“三十六计”的一计。大意是从地理上考虑,攻打位置稍近的国家而结交位置稍远的国家。公元前266年,秦昭王任范雎为相,采纳了此策略,即远交齐、楚,近攻三晋。范雎认为,如此“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这样既能破坏东方各国的合纵,又能巩固所攻占的土地。远交近攻之策对秦最终统一六国具有深远意义。

4.《史通》

【答案】《史通》是唐代刘知几所编撰的一部史评类史书。《史通》成书于710年,共二十卷,分内篇、外篇各十卷。内篇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而外篇主要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强调史家须兼具“史才”、“史学”、“史识”三长,“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不掩恶,不虚美”,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它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

5.《永乐大典》

【答案】《永乐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明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纂修的大型类书。永乐二年(1404年)十一月编成后,明成祖赐名《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这在

第2 页,共52 页

当时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借以保存流传。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它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哲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学、艺术、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丰富而可贵的资料。所辑录书籍,一字不易,悉照原著整部、整篇、整段分别编入,这就更加提高了保存资料的文献价值。全书体例“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检索非常方便。全书22877卷,目录66卷,共11095册,3亿7千万字。该书编成后,即珍藏在南京的文渊阁。永乐迁都后,又移至北京,深藏在故宫内的文楼(即文昭阁)里。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八月,誊写副本一部,从此《永乐大典》才具有正副两部,分别珍藏在文渊阁和皇史两处。

6.北府兵

【答案】北府兵是指东晋在招募北方流民基础上形成的一支军队。接受驻地在京口的军府指挥,拱卫首都建康,东晋称京口为“北府”故称为北府兵。该军为当时精锐部队,士兵皆晓猛勇敢,屡战皆捷。太元八年前秦进攻东晋,东晋以北府兵为主力,在淝水之战中击败前秦军队。后成为南朝刘宋政权创立的军事基础。北府兵一方面抵御北方强敌的入侵,另一方面也改变扬州“权重而力弱”的局面。

7.黄老思想

【答案】黄老思想是指秦汉之际兴起的道家思想,即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汉初,经济凋敝,社会残破。刘邦为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发展生产,采纳陆贾的建议,用“无为而治”的思想指导政治。因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者假托黄帝之命撰写了《黄帝四经》等著作,故黄帝在一段时期内也被当做道家的代表人物。黄老之学适应了汉初希望安宁、清静的普遍社会心理。东汉时黄老之学与谶纬迷信相结合,演变为自然长生之道,对原始道教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

8.建州三卫

【答案】建州三卫是指明代在东北地区设立的三个地方军事行政机构的合称。包括建州卫、建州左卫、建州右卫。委任各部首领,俾仍旧俗,各统其属。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满族,明朝时仍称女真,当时分为建州、海西、东海三大部。洪武八年,设辽东都指挥使司,派使招谕,女真各部首领先后到明朝拜见,献礼归顺。永乐三年,在黑龙江省依兰县设立建州卫,任命其首领阿哈出为指挥使。十年,又置建州左卫,任命猛哥帖木耳为指挥使。正统七年,又从建州左卫中分置建州右卫。努尔哈赤起兵反明,建立金,建州三卫结束。

9.六艺

【答案】六艺是指西周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由礼、乐、射、御、书、数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组成。周代很重视贵族子弟的教育,从幼童开始,便学习这些技能。六艺教学也是根据学生年龄的大小和课程深浅循序进行。其中书、数是初级课程,称为“小艺”,主要接受基础文化知识教育;礼、乐、射、御是高级课程,称为“大艺”是为培养统治人才和军事人才的教育目的服务的。

第3 页,共52 页

10.甘露之变

【答案】甘露之变是唐朝南衙北司之争的代表性事件。太和九年(835年),唐文宗任用李训为宰相,郑注为凤翔节度使,准各内外合势消灭宦官集团。开始时斗争取得了一些胜利,但由于李训急于建功,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11月授意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奏称左金吾卫大厅后的石榴树上降有甘露,以引诱宦官,围而杀之。但被宦官仇士良现场看破,李训、郑注、韩约等均被杀,文宗被监视,朝廷大权全归北司,史称“甘露之变”。

二、简答题

11.简述改土归流的含意与作用。

【答案】(1)改土归流的含义

改土归流是指明清时期在西南地区推行的地方行政区划和地方官吏任命改革。土司制度是在唐宋时期羁縻州县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承认各少数民族的世袭首领地位,并给予其官职头衔,以进行间接统治,其实质是“以土官治土民”。土官可以世袭,土司之间或有争斗,常为患边境,使中央政令难以贯彻实施,形成政府离心势力。

鉴于土司制度的弊病,明清两朝的统治者大多主张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取消土司世袭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康雍乾时期清朝国力强盛,雍正开始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

雍正四年(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上书建议取消土司世袭制度。雍正命其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省,撤销土司,在原土司地区设立可以随时任免的流官,同时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赋税,建城池,设学校;并废除原来土司的赋役制度,与内地一样,按地亩征税,数额一般少于内地;又命贵州按察使张广泗在黔东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在设立府县的同时,添设军事机构。云南、贵州改土归流的目标,到雍正九年基本实现,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新设营汛部伍的抽调使当地力量空虚,部分清军抢掠财产,一些流官贪赃枉法,肆意增加赋税徭役,给原土司叛乱提供和可乘之机。

雍正十三年(1735年),贵州古州、台拱地区苗民上层挑拨百姓叛乱,在丹江、黄平、凯里等厅州县为患,雍正派兵镇压未果。乾隆帝继位后,任命张广泗为七省经略平定叛乱,后下令取消新区赋税,按当地习惯审理民事纠纷,以巩固对改土归流地区的统治。

(2)改土归流的意义

据《清史稿》第十三卷,志九十五,载:食货一之户口田制,三四八二页有,乾隆二十二年“甘肃番子土民,责成土司查察”。雍正朝的改土归流只局限在西南少数民族的部分地区,改土归流地区也还保留了不少土司的残余势力。但改土归流废除了土司制度,减少了叛乱因素,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统治,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第4 页,共52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ugq.html

推荐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