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 代 德 国 和 俄 国 的 教 育

更新时间:2023-12-21 12:1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近 代 德 国 和 俄 国 的 教 育

近代德国教育

? 德国的教育制度在欧美教育史中具有重要影响,近代西方的公立教育、义务教育、实科教育、师范教育和双轨学制等,大多起源于德国。 近代德国教育的几个关键词: 强迫义务教育;

文科中学和实科学校; 泛爱主义教育; 洪堡德教育改革。

(一)17-18世纪德国教育

德国是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德、意、法)以后形成的封建制国家。宗教改革运动后,德国的新教和旧教都加强对学校教育的争夺,形成了德国历史上历来重视教育的特点。

? 16世纪末,德国各封建邦国十分重视初等教育的普及工作。在这一时期,德国中等教育的形式主要有文科中学和骑士学院。。需要指出的是,18世纪初,一种新的中学类型——实科中学开始受到重视。德国的高等学校早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就已经产生了。18世纪后期,德国也开始改变过去教会控制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局面,加强国家对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控制。

泛爱主义

? 18世纪末,受法国启蒙思想运动和国内政治、文化发展的影响,德国兴起了泛爱主义的思潮。主要代表人物为巴西多(Johann Bernhald Basedow, 1723-1790)。

? 泛爱主义教育是18世纪后期在德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因其主要代表人物J.B.巴泽多所创办的泛爱学校而得名。当时德国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在文化领域展开了反对封建思想束缚的狂飙突进运动。泛爱主义教育的出现便是这一思潮在教育上的反映。

? 泛爱主义是德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启蒙教育运动,以学习和移植卢梭思想为宗旨,他们反对压制儿童的经院教育,主张儿童自由发展,创办了以户外活动和游戏为主要课程的泛爱学校,此举推广到德国各地,形成了运动。

洪堡德教育改革

? 18世纪末,德国政治、经济都相当落后,国家还没有统一。新人文主义思潮的出现开始了德国教育史上又一次重要的改革。代表人物为洪堡(Humboldt,1767-1835)。

改革首先调整和加强了教育领导机构。其次,对各级学校进行整顿和重建。 ? 在初等教育方面,洪堡特别重视提供师资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努力改进培养工作。

? 在中等教育方面,洪堡十分重视文科中学的改革。

? 在高等教育方面,洪堡德重视新大学的建设工作。1810年建立起了柏林大学。柏林大学的建立开创了高等教育“教学与科研”两大任务并重的新的局面,成为各高校学习的榜样。

1815年,代表封建贵族和僧侣利益的欧洲“神圣同盟”成立后,德国政治又开始走向反动,德国的教育也出现了倒退。

? 1871年普法战争后,德国基本结束了封建割据的局面,实现了以普鲁士邦为首的统一,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相联合的政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 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德国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德国实科教育逐渐得到重视。

近代俄国的教育

俄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是从彼得一世(1672~1725)实行文化教育改革开始的。它的发展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从1689年彼得一世亲政至19世纪60年代;从19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末;从20世纪初至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一)彼得一世前后的俄国教育

在彼得一世以前,俄国教育由东正教教会操办,其目的主要是培养有文化的神职人员和传播东正教影响。贵族及其子弟大都没有学习文化的习惯。 ? 俄国是从9世纪开始过渡为封建制国家的。

? 俄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是从彼得一世(1672-1725)开始的。 在文化教育改革方面,主要内容有:(1)实习新的文化教育发展政策。(2)开办普通学校。(3)设立专门学校。(4)创建科学院。 18世纪中期,俄国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突出成就就是1775年莫斯科大学的建立。 ? 1802年,俄国成立了教育部。1804年,又颁布了具有自由主义色彩的《国民教育章程》和《大学及附属学校章程》。建立了由1年制教区学校、2年制县立学校、4年制中学和大学组成的四级学制,并将全国划分为莫斯科、彼得堡、喀山、哈尔科夫、维尔纽斯和多尔帕特等 6个学区。根据章程的规定,在每个学区应设立一所大学。大学不仅是一个教学单位,而且负责管理本学区内一切学校的行政与教学工作。按照新的章程,将原有的初级国民学校改组为县立学校,原有的中心国民学校改组为中学。 ? 1815年以后,教育政策变得更为反动。

? 1826年,沙俄政府在镇压了进步的“12月党人”的武装起义以后,又强化了其反动的教育政策。

总之,这一时期俄国教育倒退和落后了。

农奴制废除以后的俄国教育

? 19世纪中叶,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改革运动的洪流。19世纪60年代是俄国历史发展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是俄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社会各界对教育改革给予极大的重视,许多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等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封建农奴教育制度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 农奴制废除以后,从1860-1864年间,俄国在进行政治、经济改革的同时,也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法规,开始了教育上的改革。 ? 初等教育是这次改革的重点。

? 60年代的教育改革还推动了女子中等教育和大学的发展。1860年颁布了《国民教育部女子学校章程》,规定设立修业期限为 6年的女子学校和修业期限为 3年的女子学校。到1870年,这两种学校被正式改组为女子中学和女子预备中学。1863年的《大学章程》使大学获得了较大的自治权,教授们获得了进行学术活动的较大自由。

总之,在十月革命前,俄国的教育与西欧、北美的教育相比是十分落后的。1914年,俄国仅有10万多所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仅有20%,文盲占全国成年居民的75%,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仍是为特权阶层和资产阶级服务的。

近 代 法 国 教 育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前的教育

从9世纪中叶到15世纪末,法国教育是以基督教教会的教育体系为主。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出现了一批资本主义的手工业工场,资产阶级得到一定的成长。 宗教改革以后,教育权主要掌握在天主教手中。17世纪,法国的各级教育仍在天主教会的控制下。初等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识字、教义问答和祈祷。这一时期,法国的中等教育主要是耶稣会中学和文科中学,法国的高等教育也处于教会的管辖之下,大学排斥新教徒的现象非常普遍。

18世纪,法国一些进步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向法国封建的社会制度和教育制度发起了挑战。18世纪中、后期是法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法国教育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教育

? 18世纪末,法国社会的阶级矛盾日益尖锐。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不仅推翻了法国的封建制度,还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有利地推动了其它国家资产阶级的民主运动和反对农奴制的斗争,也改变了法国的教育 。 ?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从1789年发动到1799年结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在每一个阶段上都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教育改革方案。

? 康多塞(JeanAntoineCondorcet,1743-1794)于1792提出了一项关于由国家举办世俗学校的教育计划。

? 作为化学家的拉瓦锡(Lavoisier,1743-1794)提出的计划也具有自己的特点,即重视民族工业的知识和技术教育。

这个时期,由于各派斗争激烈,各种教育计划和法令难以实施,因此各级教育发展速度不一。

19世纪的法国教育

? 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组成新政府。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在教育上建立起了具有法国特色的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

? 拿破仑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是要求教育为国家服务,为国家提供受过训练的忠诚的行政官员,使教育与帝国的社会秩序和专制性质相一致。为此,他采取与天主教会“和解”的政策,以利用教会的力量来巩固自己的政权。 拿破仑建立的中央集权教育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

一、教育管理权力高度集中,帝国大学的总监是负责全国教育的最高首脑,由皇帝亲自任命;

二、全国教育实行学区化管理,全国教育分为27个大学区,每个学区设总长一人,负责管理大学区的各级学校;

三、开办任何学校教育机构必须得到国家的批准; 四、一切公立学校的教师都是国家官吏。

? 19世纪初,法国的初等教育发展比较缓慢。1830年法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工业革命的推动,使得初等教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1881年和1882年法国通过“费里教育法”。

? 费里法案

1881-1882年,法国教育部长费里颁布了两个关于初等教育的法案,被称为《费里法案》。第一个法案中规定了国民教育发展的义务、免费和世俗化原则,后一个法案是使三个原则具体化。这些法案规定:6-13岁为义务教育的年龄;免除幼儿园、小学及师范学校的学费;废除《法卢法案》中关于教会对学校的特权,取消公立学校的宗教课,改设道德与公民教育课等。 ? 中等教育的发展

? 19世纪初,法国的中等教育受到拿破仑第一帝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大批国立中学和市立中学纷纷创办并成为主要中等教育机构。第一帝国以后,法国的中等教育发生了多次变化。在中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法国既坚持保留自己的传统,又不断加以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法国的高等教育在这时期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法国大学的学科设置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1806年,拿破仑在巴黎设立了帝国大学。1808年3月,拿破仑颁布《帝国大学令》。在拿破仑执政期间,处理与教会的关系也是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法国近代教育思想:

? 爱尔维修 ? 狄德罗 ? 涂尔干 ? 拉夏洛泰

爱尔维修法国启蒙运动中的唯物主义者。他从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认为人人都是通过感官获得知识,人人都有享受中高等教育的权利。他把人的成长归因于教育与环境,提出“教育万能”的口号,否定遗传因素的影响,并把改变旧社会环境的希望寄托于教育,寄托于少数天才人物,从而在社会历史观上陷入唯心主义。 ? 狄德罗

法国唯物主义者、启蒙运动和百科全书派的领袖人物。同爱尔维修一样,高度评价了教育在个性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重大作用。他主张剥夺教会的教育管理

权,把教育交给新的国家政府管理,国家应推行强迫义务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方法方面像培根一样强调科学知识的学习,反对花太多的时间学习古典语言。 ? 拉夏洛泰

18世纪中期法国驱逐耶稣会运动的主要倡导人。他的《论国民教育》系统论述了国家办学的思想,对法国乃至西欧各国的世俗公共教育制度建立发生过很大影响。他认为法国国民教育的目的应是培养良好的法国公民,教育应该首先考虑的是国家。教育最终要达到使人民心智完善、道德高尚、身体健康的目标。此外,他对教师、课本、学制等都做了论述,这为以后法国中央集权教育领导体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启示。 ? 拉夏洛泰

18世纪中期法国驱逐耶稣会运动的主要倡导人。他的《论国民教育》系统论述了国家办学的思想,对法国乃至西欧各国的世俗公共教育制度建立发生过很大影响。他认为法国国民教育的目的应是培养良好的法国公民,教育应该首先考虑的是国家。教育最终要达到使人民心智完善、道德高尚、身体健康的目标。此外,他对教师、课本、学制等都做了论述,这为以后法国中央集权教育领导体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启示。 ? 涂尔干

? 近代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教育家,西方教育社会学的奠基人,他的教育论著主要集中在《教育与社会学》《道德教育论》以及《法国教育学的演变》三部著作中。教育有三方面的功能:使年轻一代系统的社会化;促使个体所隐藏并竭力想要表现出来的能力得到显示;将个体适应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各种能力,进行代际间的传递。在道德教育上,他提出非宗教化的观点。他还论述了教育学与社会学的关系,从而在教育史上,首先开辟了教育社会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

近代教育概述

——近代教育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近代教育制度发展特点概述

近代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1、政治基础

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推动了近代资产阶级国家的建立,形成了一种不同于中世纪封建社会的新型社会和新的社会关系:即由过去的身份型社会开始向契约型社会转变;由一种人身依附关系转变变为一种契约关系。 2、经济基础

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3、科学和思想基础 4、教育基础

人文主义教育、近代教育家的改革和实验,以及近代民族国家对各类教育所进行的改革,奠定了近代教育制度产生和发展的现实基础。

近代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改革对教育的影响

1、近代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宣扬的自由、平等的观念,促进了近代教育对发展人的个性的重视和对教育普及的追求。

2、近代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宣传个人主义和国家主义的价值观,把教育与个人的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使教育成为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手段。

3、近代资本主义在经济的发展中重视劳动和劳动创造财富的观念,使得教育与劳动结合起来,成为近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4、近代资本主义在经济的发展中对知识和科学技术的重视,使得知识,特别是科学知识得到较大的发展,推动了近代知识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发展。

近代教育制度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与中世纪教会教育相比,近代西方教育是一种追求世俗化和回归现实的教育。 (二)与古希腊教育相比,近代西方教育是一种重视现实和追求物质利益的教育 (三)受资本主义政治和文化传统的影响,近代西方教育形成了典型的“双轨制”教育。

双轨制体现了明显的阶级区分,如下图:

大学 职业

下构型教育 上构型教育

中学 小学

(四)在反对教会控制教育的斗争中,近代西方教育管理体制的主体,实现了早期的由教会控制,逐步到教会和国家共同控制,最后到由国家控制的转变。 (五)近代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逐步由随意性和分散性,向法律化、制度化和民主化方向发展,国家主义和分权主义成为教育制度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 (六)在近代各级教育发展过程中,普及义务教育成为教育发展中心。 (七)在近代教育制度形成过程中,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近代美国教育

? 美国是北美洲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一个历史相对较短、新兴的资本

主义国家。

美国独立以前的教育

? 在美国独立以前,受不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影响,13个殖民地的教育形成了各自的特点。 ? 北部殖民地工业发达,居民大都是来自英国的清教徒,十分重视民众的教育。

? 在中部,当局没有统一的设立学校的要求,各教派这个时期,各个殖民地学校的主要类型有以下几个:

? 在初等教育上主要有主妇学校和市镇学校。

? 在中等教育上主要有拉丁文法学校和文实学校。 ? 分别设立学校。

? 在南部,统治者主要注重上层社会青年的教育。

? 在高等教育上,这一时期成立了美国第一所高等学校——哈佛学院。 总之,美国独立前的教育基本上还是宗主国英国教育的移植,没有形成自己的教育体系。

美国独立后至南北战争以前的教育

? 1775年,北美殖民地人民掀起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1776年,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成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 建国初期,美国十分重视教育对于国家和人民的作用,并动员一切力量,唤起人民办教育的积极性。

? 1787年通过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虽然没有对教育的权力做出具体的规定,但1789年通过的宪法第十条修正案却涉及了教育。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由各州各自保留,或由人民保留。(美国宪法修正案第10条)

? 由于教育行政权下放到各州,这样就形成了各州具体管理教育的体系。 ?

? 19世纪初,美国各级教育逐步发展起来: ? 在初等教育上,由于受美国不断扩张领土和工业革命的推动,普及初等教育成为美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从19世纪20年代起,美国工人阶级掀起了为设立免费公立学校运动的斗争。随着公立学校的大量开办,培训师资、建立师范学校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 在中等教育上,受公立初等学校运动影响,美国也出现了公立中学的运动。 ? 这一时期,美国的高等教育也处于改革之中。首先是兴办公立高等教育。其次,重视技术训练和专业的教育。第三,原有的大学重视教学内容的改革。

? 南北战争后美国的教育

? 1861年~1865年,美国进行了南北战争,为资本主义在美国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形成了具有美国特色的教育制度。

? 在教育领导体制上,联邦政府认识到中央设立教育领导机构的必要性。 ? 南北战争后,在欧洲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下,特别是在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美国的学前教育实践和理论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 这一时期,美国的初等教育也有较快的发展。随着初等学校数量的增加和初等教育的不断普及,美国开始重视小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 南北战争以后,美国的公立中学得到较快的发展,各州普遍设立公立中学,公立中学成为公立初等学校的继续。美国中学的课程设置除重视学校科目外,还重视许多实用科目。

? 在高等教育上,这一时期,美国在强调高等教育讲求实用原则的同时,开始重视高等教育学校学术水平的提高。19世纪末,美国高等教育进入多层次、多结构发展的阶段。

近代日本教育

? 日本是亚洲东部的一个岛国。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日本形成了独特的教

育体系。

明治维新以前日本的教育

? 明治维新以前的260多年,在日本历史上被称为江户时代或德川幕府统治时期。

? 在日本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对日本教育产生较大影响的思想文化主要有中国的儒学、日本的国学(和学)和西方的兰学。 ? 兰学

在16世纪,日本就同西方文化开始了接触。那时候,跟他们打交道的主要是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由于欧洲国家的人基本上都是从南方海上到达日本的,所以日本人一开始把欧洲人叫做“南蛮人”,把他们带来的枪炮等技术叫做“南蛮学”或者“蛮学”。这些“蛮学”主要借助葡萄牙语来研究。然而,还有另外一些西方的学问,基本上是西方的自然科学和技术,主要是荷兰人传过来的,因而主要是通过荷兰语进行研究的。日本人就把这种学问称为“兰学”(把荷兰人所传授的西方医学称为“兰医”)。它是日本德川幕府时期日本人所知道的西方科学的总称。江户时期,日本的具有等级特点的教育机构逐渐发展起来,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

(1)幕府直辖的学校机构。 (2)藩学。

(3)民众的教育机构,包括乡学、私塾、寺子屋等学校

? 19世纪中叶以后,出现了一批反对封建制度、主张学习西方以自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福泽谕吉。

? 福泽谕吉的教育思想

福泽谕吉对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关系及教育作用有明确认识。他根据进化论的原理,观察人的成长过程。他在《教育的力量》这篇论文中指出:“人的能力中,天赋遗传的因素是有限度的,绝不能超过其限度。”身体的高低、强弱在少年时就可以看得出来,而人的智慧就不容易判断识别,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得到发展。他说:“人,学则智,不学则愚,人的智慧取决于教育如何。他把教育比喻为花匠的工作。花匠对待庭院里的松树和园庭中的牡丹,如果置之不理,任其自然成长,则逐渐枝枯叶落,有时甚至会遭虫害而枯萎,反之,如果花匠经常剪枝培土,一年四季精心侍弄,则枝繁叶茂,花色鲜艳,把它同其他的野生植物比较,甚至使人难以想象为同种类的植物。以此类推,对于人之子弟也是这样。如果任其自然发育,而不注意施以体育、智育,不论其天赋如何,都将会受周围的风气所感染,甚至会沾染上坏习惯,失掉身心的健康品格,难免成为粗野下等的平庸之辈。相反,如果不想让一个孩子的天赋白白丢掉,使其素质得到充分琢磨,放出光彩,就要靠教育。

? 福泽谕吉注意体育、智育、德育三个方面的均衡发展。他认为:“人生下来之后,必须体育、智育、德育同时加以注意。” ? 家庭教育——培养习惯,熏陶心灵的学校 ? 学校教育——普及教育,培养人才的场所 ? 社会教育——增长知识,养成道德的大课堂

明治维新后日本的教育

? 1868年,是日本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明治维新”后日本进入了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历史时期。

? 在明治维新的过程中,日本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教育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提出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改革目标。

? 1871年(明治四年)七月,日本废藩置县,为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管理体制奠定了基础。这一年,日本设立了文部省,全国的文化教育事业都归文部省主管,这是日本建立中央集权教育管理体制的开始。

? 1872年8月,颁布了日本近代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学制令),具体规定了日本的教育领导体制和学校制度。 ? 《学制令》

《学制令》规定,全国实行中央集权式的大学区制,在文部省的统一管辖之下,把整个日本划分为8个大学区(一年以后又改为七个),每个大学区设立一所大学;每个大学区分为32个中学区,各设一所中学;每个中学区下又分为210个小学区,每区各设一所小学。小学分为上等小学和下等小学,各四年;中学分为两段,初中、高中各3年;大学分理学、化学、法学、医学、数理学等8个学科。 ? 《学制令》由学区、学校、教员、学生和考试5大部分组成。从1873年到1878年,日本的小学校数和学生数都有较大的增加。 ? 这一时期日本的高等教育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 1879年,日本废除了1872年的《学制令》,颁布了《教育令》。《教育令》是日本参照美国的教育改革经验,第二次建立国民教育制度的尝试。其特点是中央放宽对地方教育事业的控制,给地方更多的自主权。

? 19世纪80年代日本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1886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学校令》,其中包括《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帝国大学令》、《师范学校令》。

《帝国大学令》颁布于1886年3月2日,规定原东京大学改名为帝国大学。帝国大学由大学院和分科大学组成;帝国大学的任务是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教授学术、技术理论,研究学术和技术的奥秘。

《师范学校令》颁布于1886年4月9日,指出师范学校应该培养教师应有的品德和学识,师范生特别应具有顺良、信爱、威重的品质;还规定将师范学校分为普通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两大类,前者由地方设立,培养公立小学的教师和校长;后者由国家设立,培养普通师范学校的教师、校长以及中学的教师。高等师范学校只在东京设立一所,由国库支出学校经费。

? 《中学校令》颁布于1886年4月,规定中学是为实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培养人才而进行的基础教育,分为普通中学和高等中学两类。前者修业5年,由各府、县设置,归各府、县管辖;后者修业2年,归文部大臣管理。高等中学分科,设有法科、医科、工科、文科、理科、农科和商科等,属于大学预科性质。

《小学校令》与《中学校令》同日颁布,《小学校令》把小学分为寻常小学和高等小学两等,二者修业年限均为4年,6岁至14岁为学龄期,学龄期儿童必须

接受4年义务教育。

? 1890年10月,日本重新公布了修改后的《小学校令》,确立了小学4年义务教育制度,进一步明确规定了小学教育目的和经营管理的基本事项。它指出小学教育的目的在于注重儿童身体的发育,实施道德教育和国民基础教育,以及传授生活中必须具备的普通知识与技能。修改后的《小学校令》特别强调指出,在德育、智育和体育之外,还应该进行国民教育,这使教育的国家主义色彩更加浓厚。

? 在强化对日本各级学校进行改革和管理的同时,日本政府为了进一步巩固天皇制的国家政体,十分重视对国民的思想道德教育。

? 《学校令》颁布以后,日本的各级学校教育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 日本近代教育的发展演变过程,既不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走过的路,也不同于东方后进国家所走过的路,它在学习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教育经验的同时,仍然保留了封建主义的东西和\武士道\精神。

? 日本近代资本主义教育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具有崇尚知识和科学技术、广泛吸取外国文化教育的资本主义气息;另一方面,又把封建儒学教育和军国主义教育也保留了下来。这二者相互融合、相互妥协,形成了日本近代资本主义教育的显著特征。

近 代 英 国 教 育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教育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前,其教育就已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历史上看,英国教育具有明显的宗教性和贵族性的特点。

? 中世纪后期,英国传统学校的性质和作用也发生了改变。 ?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文法学校和歌咏学校又得到较快的发展,一些著名的大学也附设文法学校。

? 16世纪后期,英国的封建制度逐步衰落,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培养资产阶级新人的需要,促使有识之士开始思考和批判英国的封建教育制度。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教育

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许多教育家和团体主张教育革新,改革英国的封建教育制度。 ? 出现了英国非国教派教育家所创办的新型学校,推动了英国教育制度的发展。

? 英国一些宗教团体和慈善机构开始普及初等教育的工作。这个时期的普及初等教育是与社会的贫困现象联系在一起的。在扶贫过程中,英国宗教团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非国教派和天主教等教派也大力创办慈善学校,进行普及初等教育的工作。英国初等教育对贫困儿童的实施,也引发了一场关于贫苦儿童教育和就业关系问题的争论。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教育

? 18世纪80年代前后,英国首先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引起了英国社会的巨大变化。解决普通人的教育和普及初等教育的问题成为工业革命时期迫切的现实需要。

? 在英国工业革命的时期,首先出现的是“星期日学校(Sunday School,也称主日学校)”。伴随星期日学校的发展,出现了另一种学校制度――“导生制”。

? 在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为缩短工时和建立工厂法,保护童工的利益,与资产阶级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也促进了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

? 工业革命的发展,引起了英国政府对教育的重视。19世纪20年代,英国开展了“新大学运动”。

工业革命后英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1870年通过了“福斯特法案”。法令规定:

(1)在教会学校设置不足的地区,应设置由纳税人选举的地方教育委员会兴办的学校,并由地方税收举办公立初等学校。

(2)各教派设立的学校地位得以保持,但不能从地方税中得到补助。

(3)公立学校可以进行不属于任何宗教团体的宗教教学,也允许教师不参与学校的宗教教学。学生家长可要求其子女不参加学校的宗教仪式或宗教教学。 (4)规定对5-12岁的儿童实施强迫教育。

1870年的初等教育法,是英国一次创立国民初等义务教育制度的尝试。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

思想

苏格拉底:

(一)苏格拉底的政治人格与影响

●西方哲学与科学理性主义创始人 ●使哲学关注从自然转向人和社会 (二)政治思想观点

●对雅典民主制的批评 ●知识即美德

●由掌握知识的人管理国家

柏拉图:

? 柏拉图生于公元前427年的雅典,父母为名门望族之后,从小受到了完备的教育。

? 成长于雅典的动荡年代 。28岁至40岁,他都在海外漫游,先后到过埃及、意大利、西西里等地,他边考察、边宣传他的政治主张。

? 公元前367年,柏拉图再度出游,此时学园已经创立二十多年了。他两次赴西西里岛企图实现政治抱负,并将自己的理念付诸实施,但是却遭到强

行放逐,于公元前360年回到雅典。

? 公元前387年 ,柏拉图在雅典城外西北角一座为纪念希腊英雄阿卡德穆而设的花园和运动场附近创立了自己的学校――学园(或称“阿卡得米”,Academy)。学园的名字与学园的地址有关,学园的校址所在地与希腊的传奇英雄阿卡得摩斯(Academus)有关,因而以此命名。

? 这是西方最早的高等学府,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Academy)也因此而得名,它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大学的前身。 ?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代表作,它用对话体写成(主要是与苏格拉底

的对话)。全书分为十卷,是柏拉图著作中篇幅最长、内容最丰富的著作。它不仅是是第一部系统地论述政治哲学的著作,也是西方思想史上第一部乌托邦著作,里面涉及了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政治等,集中的反映出他的唯心主义世界观、政治思想和伦理观念。由于《理想国》一书中有相当多的篇幅是谈教育的,所以教育界把它看成一本重要的教育著作。 《理想国》中的阶级划分: ? 分为三个等级: “护国者”(卫国者),老天在铸造他们时在他们身上加入了黄金,他们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负责监护国家和处理政事。 “保国者”( 士兵),老天在铸造他们时加入了白银,他们也是统治者,负责抵御敌人,保卫国家。 “供养者”( 普通人民),老天在铸造他们时加入了铜和铁,他们是农民、手艺人和生意人,他们的任务是用产品去供养前两种人。 天生质地 相应阶级 所需德性 黄金 白银 铜铁 统治者 辅佐者 农工商 智慧 勇气 节制 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自足,由此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人们相互之间需要服务。由于有种种需要,我们聚居在一起,成为伙伴和帮手,我们把聚居地称作城邦或国家。……我们大家的各种品性生来就不一样,有些人适合做这样的工作,有些人适合做那样的工作。一个人做一样工作好。当一个人在适当的时机从事与他本性相适应的工作,而不去从事其它职业,那么他生产的东西就会更多、更好、也更容易。

如何培养统治者?

为了培养城邦的“护卫者”,就要把“城邦里最出类拔萃的男人和女人”挑选出来,让他们互相共有,“这些女人应该归这些男人公有,任何人都不得与任何人组成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最好的男人必须与最好的女人尽多结合在一起,反之,最坏的与最坏的要尽少结合在一起。最好者的下一代必须培养成长,最坏者的下一代不予养育,如果品种要保持最高质量的话。”国家是最高目的,人以及人的感情和生育只是国家的工具,女人和男人为国家而出生而养育。理想国中没有爱情。

《理想国》中的教育

? 国家管理教育的主张 柏拉图非常重视教育,认为抓好教育应是统治者的头等大事。他主张教育应该由国家来办理,由国家实行严格控制,教师应由国家聘请,教什么内容应由国家审查。

? 强制教育的主张 柏拉图认为,所有公民,不分男女,不论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奴隶除外),都应从小受到强制性的教育。 ? 关于早期教育

他提倡早期教育,是最早提出胎教的人。按照他的主张,儿童受学前教育应该愈早愈好。学前教育应以游戏为主。

他要求3~6岁的儿童都要受到保姆的监护,会集在村庄的神庙里,进行游戏、听故事和童话。柏拉图认为这些都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7岁以后,儿童就要开始学习军人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读、写、算、骑马、投枪、射箭等等。 ? 关于体育

体育应包括教育手段和健康术。他对当时雅典出现的竞技主义和竞技职业化倾向曾给予猛烈的抨击,同时也批评市民轻视体育的思想和态度。他主张心身和谐发展,强调“用体育锻炼身体,用音乐陶冶心灵”。 对妇女体育也很重视。他认为:“做女孩的应该练习各种跳舞和角力;结婚以后,便要参加战斗演习、行营布阵和使用武器??因为一旦当所有的军队出动去打敌人的时候,她们就能保卫儿童和城市” ? 关于培养“哲学王”

在最初的十年要以体育为主,首先把身体练好。另外,辅以音乐教育和道德教育,以养成其温和的性格和树立信仰。

? 在这种最初级的培训中淘汰下来的人只能做普通劳动者,而及格的人再经过十年教育和训练,包括身体、思想、品格等方面,接着进行第二次筛选,落选的就去当兵。接着,对第二次筛选出来的及格者进行深造。这些人已满三十岁,智能发达,思想成熟,此时可教他们哲学,使他们思想贤明,作风干练,具有领导者的风采。 ? 当他们读完五年哲学课程后,还要进行社会实践,也就是到社会上去工作,经受种种诱惑和考验。这段时间长达十五年,期间再进行一次筛选。剩下的都是些“精英”了,从政的准备工作才告一段落。这时“精英”们已年届五十,将登上国家统治者的宝座。

对《理想国》的评价

? 《理想国》一书,震古铄今,书中讨论到优生学问题、节育问题、家庭解体问题、婚姻自由问题、独身问题、专政问题、独裁问题、共产问题、民主问题、宗教问题、道德问题、文艺问题、教育问题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院以及工、农、航海、医学等职业教育加上男女平权、男女参政、男女参军等等问题。柏拉图的学问可称为综合性的。 柏拉图的地位

柏拉图与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比起来,在西方得到更多的尊重和注意。因为他的作品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文献。在西方哲学的各个学派中,很难找到没有吸收过他

的著作的学派。在后世哲学家和基督教神学中,柏拉图的思想保持着巨大的辐射力。有的哲学史家认为,直到近代,西方哲学才逐渐摆脱了柏拉图思想的控制。

古罗马教育思想

? 在罗马教育制度发展的同时,罗马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西塞

罗和昆体良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了罗马教育思想所取得的教育成果。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反映了这一时期基督教教育的观点。

? 一、西塞罗的教育思想

西赛罗.(Cicero,前106—前43)是古罗马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出生于罗马的一个骑士家庭。曾赴希腊求学,受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斯多葛派思想的影响颇深。

西塞罗是雄辩术教育的积极倡导者,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论共和国》、《论善与恶的定义》和《论雄辩家》等著作中。

雄辩术起源于希腊,在罗马共和时期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作用甚大。它既是争取民众、击败政敌的工具;又是歌功颂德、取悦各方的手段;还是诉讼争斗、法庭辩护的途径,后来便逐渐演变成罗马学校中的主要课程。 到了共和末期,随着共和制的解体,雄辩术的重要性就大大降低了。帝国时期更是没有它存在的土壤,但它的影响犹存,雄辩家成了有教养的罗马人的代名词。

西塞罗认为,全部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政治家,而只有优秀的雄辩家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政治家。因此,教育的直接目的就在于培养雄辩家。

西塞罗认为,全部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政治家,而只有优秀的雄辩家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政治家。因此,教育的直接目的就在于培养雄辩家。

西塞罗指出,作为一个雄辩家必须能够就眼前的任何需要用语言艺术阐述的问题进行得体而审慎的演说,同时伴以规定的模式,恰当的姿态,并脱离讲稿。一个雄辩家必须具有良好的、多方面的素养。

首先,他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在雄辩家所学习的各项知识中,伦理学是最重要的。

其次,雄辩家应当具有修辞学方面的特殊训练。他不仅具有知识,更具有使知识充分、生动地表达出来的能力。 再次,雄辩家应该具有优雅的举止风度。

如何培养雄辩家?

培养雄辩家的方法只有一个——练习。练习可以使有关的雄辩知识转化为演说效果,它既包括口头练习,也包括书面练习。

口头练习即模拟演说,初学者应确定与在讲坛上演讲类似的一个题目,尽可能逼真地发表讲演;对讲题要做好准备,应深思熟虑;平时应注意训练自己的嗓音、肺活量、语言的准确性及流畅性等。

书面练习也是演讲者所必备的,写作可以锻炼人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敏捷的判断力等,这些能力可转移到演说中去;而且演说所要求的结构合理、布局匀称、富有韵律等特点,也只有经过写作才能得到。

二、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 昆体良(Quintinlianus,35-100或40-114),出身于西班牙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其父亲是个颇有经验的雄辩术教师。他是古罗马帝国时期的雄辩家、著名教育家,主要著作为《雄辩术原理》一书。它是一部雄辩术的教程,也是一部教育著作。

(一)雄辩家的培养

与西塞罗一样,昆体良也主张把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术的人作为教育所达到的基本目的。他认为,一个雄辩家既要擅长雄辩,通晓各种有价值的知识,具有较高的才能,同时也应具有崇高的思想、高尚的情操,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昆体良充分肯定教育的巨大作用,认为大多数人都具有基本相同的天赋,都能敏捷地、灵敏地学习。昆体良虽然强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但他也认为教育的基本作用并不是绝对的。“对于一个雄辩家来说,记忆力是头等重要的,它可以通过练习来得到加强和发展。”

(二)昆体良的教学论

昆体良教育思想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他关于教学问题的一系列主张。 教学组织形式:昆体良提出了分班教学的思想。在强调集体教学的同时,昆体良注意到因材施教的问题。

个别教育是必需的,……还有更多的学科必须由一个教师同时对很多学生进行教学。比如说雄辩术教师的分析和演讲,无论听众有多少,一定要让每一个都能听清”。“我想起了我的老师们所采用的一种有益的教学方法。他们将我们分成班级,按照各人的能力轮流发表演讲,能力强的就先演讲。”然后,“老师对学生的演讲作出评价。”

? 在教学的原则与方法上,昆体良的一个重要见解是反对体罚。 ? 因材施教

? 昆体良提出了教学应当适度的原则。为防止学生因为负担过重而造成疲劳,昆体良主张学习与休息相间。 “如果经常正面告诫,在课业上严加督促,体罚就没有必要;幼年时使用体罚,一旦长大以后,恐怖失去了作用,就更难以驾驭;体罚造成儿童心情压抑,沮丧和消沉。”

“教学要能培植各人的天赋特长,要沿着学生的自然倾向最有效地发展他的能力”。

“一个高明的教师,当他接受托付给他的儿童时,首先要弄清他的能力和天赋素质”。比如,“一个孩子宜于学习历史,另一个宜于学习诗歌,再有一个宜于学习法律,还有些也许最好打发到乡下去。” ? 昆体良主张教学应当明白易懂。

? 昆体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经常向学生提出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关于教师的论述

昆体良高度重视教师的作用。他认为教师应当具有全面的素质。 ? 教师应当是才德俱优、言行一致的人。 ? 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

? 教师应当热爱学生,能够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学生。昆体良高度重视教师的作用。他认为教师应当具有全面的素质。 ? 教师应当是才德俱优、言行一致的人。 ? 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

? 教师应当热爱学生,能够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学生。 ? 教师应熟悉所教学科的内容,教师才可能有效地教学。

? 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心里特征、个性、才能和倾向,更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

? 教师是“明智的人,他应当深知教学方法,懂得俯就学生的能力”

? “教师应该是德才兼备的人,既教学生怎样演讲,又教学生怎样做人。”

评价:昆体良是古罗马时期最为重要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在西欧文艺

复兴时期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思想来源。

三、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

? 奥古斯丁(Augustinus,354~430年)是基督教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把哲学用在基督教上,从而创立了基督教宗教哲学体系的神学家和哲学家。在他的重要著作《忏悔录》中,结合自己的经历,历述了对教育的一系列看法。他的教育哲学成为中世纪基督教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宗教哲学和教育

奥古斯丁的最高精神实体就是上帝。上帝是不变的存在的本体,是绝对的精神。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的虚构,成为中世纪基督教会实现其国际神权政治以及与世俗国家争夺政治权力的理论根据。这个理论对于加强教会在欧洲国际政治中以及各国中的地位,对于加强教会对教育的控制,起了重要作用。

(二)灵魂论和知识论

? 人的灵魂是一种精神实体,它也是上帝的创造物。人的灵魂具有三种功能:知、情、意。人的认知活动,在人的灵魂活动中占着极重要的地位。人的认知活动包括三种能力:一是感觉,二是灵魂,三是思想。 ?

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发现心中已有的真理,而不是去认识客观物

质世界。教学活动,就是通过符号、语言、数等等,引起学生对其心中已有概念的重新认识。 ? 奥古斯丁的知识论,也同样充满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他强调信仰高于理性,

宗教虔诚高于知识。但是,奥古斯丁并没有达到完全弃绝知识的地步。

(三)伦理学和德育

奥古斯丁的原罪论和禁欲主义是他的宗教哲学和教育思想中的两个极重要的理论。到了中世纪,它们就成为基督教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从圣经中的有关亚当夏娃的故事制造出他的“原罪论”。它对教育也带来了极坏的影响,它成为中世纪学校恐吓和鞭打儿童的理论根源。

奥古斯丁的禁欲主义是他的原罪论的派生物。他每天采取斋戒和鞭打自己身

体的办法,来到到禁欲的目的。这种用鞭打而强行克制并进而扑灭人的任何情欲的办法,以后在中世纪的修道院学校中,在大教堂学校中颇为盛行。

影响:奥古斯丁的教育哲学对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影响既深又广,西欧中世

纪的修道院学校、大教堂学校以及某些大学,无不以他的教育哲学为宗旨,为灵魂。他是中世纪由教会所控制的教育所推行的教育方针、政策的思想渊源。

裴斯泰洛齐

简要生平 裴斯泰洛齐(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1746-1827)是瑞士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他5岁丧父,由母亲及女仆抚养成人。幼年生活的困苦和对农民生活的同情使其思想中饱含情感和浪漫主义色彩。另外,他在学生时代深受卢梭及德国古典哲学家莱布尼兹、康德等的影响。而他后来从事社会改良工作,终生服务于教育,也可以说是深受母爱的影响。 四次主要教育实践活动

第一个时期,即1768~1798年在涅伊霍夫(新庄)。1768年,裴斯泰洛齐在友人资助下,在家乡购买大片荒地,举办示范农场,取名新庄。意在通过示范使农民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以改变生活境遇,可惜经营不利而破产。

1774年在新庄成立孤儿院,收养50个5~10岁的孤儿,开始生平第一次教育实验。孤儿院采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教给儿童劳动技术,掌握谋生之道;一方面进行读、写、算及道德教育。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孤儿身体、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后终因经济窘迫,孤儿院于1780年关闭。

孤儿院停办后,裴斯泰洛齐潜心著述。1780年《隐者夜话》发表,阐述了自然教育、爱的教育思想,但并未引起注意。1781年开始,教育小说《林哈德与葛笃德》问世,表达了他通过教育改良社会的主张,使他名气大增。由于这部小说,裴斯泰洛齐曾被法兰西共和国立法议会授予\法兰西共和国公民\的称号,这在当时是一种极高的荣誉。1797年他发表了哲学代表作《我对人类发展自然进程的追踪考察》,这部著作是裴氏建构其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础。

第二个时期:1799年在斯坦兹。这是一个短暂的时期,仅六个月。但这对于裴斯泰洛齐来说,无论从他自身的生命历程还是从对教育的探讨上,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裴斯泰洛齐在阿尔卑斯山区创建斯坦兹孤儿院,组织儿童边劳动、边学习,同时积累了以母爱作为德育基础的新经验。

1799年10月,在他的孤儿院里已收容了80多个儿童, 这些儿童刚进来时大多是满身虱子和穿着破烂衣裳。且“十个孩子中难得有一个是认识字母的。”而裴斯泰洛齐丝毫没有烦恼,并“断定我的热情将如春天的太阳使冰冻的大地苏醒那样的改变我的孩子们的状况。”在这里,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理论产生,他以学生德、智、体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开始了可贵的教育心理学化的探索,寻找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简便易行的教学方法。 第三个时期:即1800~1804年在布格多夫。这是裴斯泰洛齐创办公立初等学校、继续教学新方法的探索及培训师资的时期,也是其为之骄傲的一个时期。此间,裴斯泰洛齐将重点放在初等教育的改革实验上。他的改革推动了19世纪前期国民教育的巨大发展,使公共学校走上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1801年《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一书出版,系统地总结了他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布格多夫的

教育改革及此书的出版使裴斯泰洛齐声名远扬,求教者络绎不绝。但是由于国内政治变化,布格多夫学校的实验被迫停止。

第四个时期:1805~1825年在伊弗东。裴氏在伊弗东办学长达20年,继续其在布格多夫进行的教学方法与教师训练的实验,这一时期可分为两段。前十年为全盛时期。后十年为伊弗东学校逐步衰落的时期,伴随学生人数的增加,学校情况十分复杂,他的以爱为基础的家庭式的教育与实际需求相去甚远,更由于教师间不合及经济的原因,伊弗东学校于1825年停办。

伊弗东学校停办后,裴斯泰洛齐回到新庄,对教育进行最后的总结,1826年80岁高龄时,这位一生笔耕不辍的智者为人类留下最后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天鹅之歌》。翌年2月17日病逝。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涅伊霍夫贫民的救星,斯坦兹孤儿之父,布格拉夫初等学校的创始人、伊弗东人类教育家??毫不利己,专门利人”(All for Others, Nothing for Himself)等字句。这正是裴斯泰洛齐一生的精神写照。

葛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1801年) 《葛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How Gertrude Teaches Her Children)一书原是裴斯泰洛齐与当时苏黎士的一位出版商盖茨纳(Heinrich Gessner)的通信,共14封。但在1801年出版时,出版者把其中第七封分为两封,故成为15封信。其中,第1-3封主要记述了裴氏的教育实验;第4-12封主要论述了智育和教学问题;第14-15封主要论述了道德和宗教教育问题。该书的主要内容包括要素教育(教育心理学化)、家庭教育(爱的教育)、知识的来源等等。 知识的三个来源

“第一个来源是大自然本身,凭借它的力量,我们的心智由模糊的感觉印象上升到清晰的概念。” 方法:

“假如一件事物的主要特性而不是偶然特性以不等强度的力量引入你的心灵时,你的自然机体就会引导你自己在有关这个课题上日益把握真理。” “把性质相同的众多事物放在一起,你对它们内在真相的洞察就会在主要方面和总的方面看得更宽阔,更深刻和更确切。”

“最复杂的感觉印象是建立在简单要素的基础上的。你对简单的要素完全弄清楚了,那么最复杂的感觉印象也就变得简单了。”

“当你对一件事物的本性或外貌进行探讨时,运用的感官越多,你就能获得对该事物精确的知识”。

知识的第二个来源,“是与我们本性中情绪方面紧密交织的感觉印象的能力”。 “这种能力在一切活动中摇摆于两种愿望之间”,一为学习和认识,一为享受。而“这种享受的愿望使学习和认识失去推动力”。“仅仅作为一种生理能力,我们人类的惰性被好奇心所刺激,而好奇心又被惰性所抑制。”

“自然机体规律的第三个源泉在于我们的学习能力与外界条件的关系。”裴斯泰洛奇将人和蜘蛛进行比较,认为蜘蛛织网这一行为实质在于“它们坐在其所划成的圆圈的中心”。而人的行为是只是“学习世界一切现实存在的事物的自然面貌”。“当世界万物给他感觉印象时,世界万物是如何接近它所编制的中心的,他就如何去学习,两方面绝对成正比。”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联系周围,遵循自然规律,同时又要遵循自己身心发展规律,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而且要处理好个人能力与世界万物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化

教育心理学化是裴斯泰洛齐在教育理论上的一个重要贡献。教育心理学化包括三层意思:

第一,教育为什么要心理学化? 第二,什么是教育心理学化? 第三,怎样实现教育心理学化? 教育为什么要心理学化? 根本原因:

教学像做其他事情一样必须按普通的规律才能获得成功。“我在寻觅人类智力发展就其真正本性而言所必须服从的那些规律。我认为它们一定跟物质自然的规律一样,并且相信从中能找到一条普遍的心理学化的教学方法的可靠线索。” 什么是教育心理学化? 所谓“教育心理学化”,是指“我们必须十分注意按照符合心理学的方式发展和培养我们的行为能力,也必须十分注意进行心理训练来发展认识能力。” 怎样实现教育心理学化? 一是教育内容心理学化。(要素主义教育理论的基础)

二是教学过程心理学化。即是说教学过程应该循序渐进。在知识学习上,“首先要求紧紧抓住所有知识的起点,从这些起点逐步发展到最终结束,要有最严格的连续性”;在能力训练上,“要从感觉训练慢慢过渡到判断训练,先要长时间地训练心地,然后才能训练理智”。 三是教学原则和方法心理学化。“确立了一个最高的教学原则,即感觉印象是一切知识的绝对基础” ,即直观性原则。因为“所有的知识产生于感觉印象并又可追溯到感觉印象”。

四是教学要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因为“人的全部教育就是促进自然天性遵循它固有的方式发展的艺术;这一艺术完全依赖于儿童接受的外部印象同他已发展的能力的精确程度之间的关系与和谐。教学给儿童提供的印象还必须有顺序,其开端与全过程必须与儿童能力发展的开端及其进程保持同步。??在一切教学中必须精确地确定哪些部分适用于哪个年龄阶段的儿童,这样,既不耽误那些已经成熟了的儿童,又不致让那些不够成熟的儿童负担过重,造成混乱”。

要素教育思想

要素教育思想是裴斯泰洛齐在18世纪后期提出的。它以“教育心理学化”为前提,强调在一切知识中都存在着一些最简单的要素,主张简化教学方法,促使人的基本能力全面和谐(体育、劳动教育、德育、智育)发展。 “最复杂的感觉印象是建立在简单要素的基础上的。你对简单的要素完全弄清楚了,那么,最复杂的感觉印象也就变得简单了”。 体育

体育的最简单的要素是身体关节的运动,表现为打击与搬运、刺戳与投掷、拖拉与旋转、绕圈与摆动等等基本动作。 智育

智育的任务是帮助儿童通过感性经验去获得一定的知识,并发展他的智力,尤其是思维能力。智育的简单要素是数目、形状和语言。智育首先应该从对事物的观察开始。在观察时,儿童必须注意三点:(1)在他面前有多少物体?有哪几种物体?(2)它们的外貌、形状或轮廓是怎样的?(3)它们的名称是什么?怎样用一个声音或一个字表达一个物体?解决这三个问题需要:计算能力、测量能力和

语言能力。

裴斯泰洛齐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裴斯泰洛齐的著作,严格来说,并没有完整的系统,因而裴斯泰洛齐并不是一位精密的教育思想家,裴氏不朽的价值在于他的言行相符,做到知行合一,他以自身的行为完成了自己的主张,在教育史上可以算是一位特殊的人物。因此,裴斯泰洛齐不仅为国民之师、人类之师、而且可以说是教师之师。

实践方面的影响

裴斯泰洛齐对初等教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办的学校成为欧洲的教育圣地,参观、访问、学习者络绎不绝。法国教育史学家孔佩雷说:“整个欧洲无论南北,没有一个地方不受裴斯泰洛齐的影响”。德国的赫尔巴特、福禄倍尔、第斯多惠都称赞他的教育思想并极力宣传、推行,以至于使它对当时的德国国民教育的发展和德意志民族的复兴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808-1810年,福禄培尔在伊弗东求教于裴斯泰洛齐门下,并称其为“教育圣地”。赫尔巴特和欧文也参观过伊弗东学校,后来欧文在他的幼儿学校里运用了裴斯泰洛齐的教学方法。清末以来逐渐传入中国,对旧中国的初等教育也有相当的影响。 19世纪中叶以后,美国建立了裴斯泰洛齐学校,19世纪60年代整个美国掀起了宣传和普及裴斯泰洛齐教学方法的热潮,他的直观教学法和实物教学法对美国的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助力不小。

裴理论方面的影响:

重视母亲和家庭在儿童教育中的地位; 首次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构想; 论证要素教育理论; 探索教学方法。 斯泰洛齐的影响 实践中的不足

安排的教学步骤,提倡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练习具有其合理性,但在实际运用中只是列举一些事物的外部的特征,不能帮助儿童揭露事物的内在联系,偏于机械,使人感到单调和厌倦。 理论上的不足

将家庭教育理想化,企图把学校办成家庭式的机构。这样势必与现代教育大发展的形势相背离;他没有真正的将逻辑的要素同心理的要素区分开来,从而大大降低了其理论的深刻性。

福禄培尔

福禄培尔(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obel,1782——1852)是德国著名学前教育家。他所创立的幼儿园及其幼儿教育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人们称他为“幼儿园之父”。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揭露潜存于人体内的“神的本原”,儿童具有活动、认识、艺术和宗教的本能,教育就是促进这种本能发展的过程。以这种思想为指导,建立了他的学前教育理论。把游戏、作业和劳动等活动作为培养教育幼儿的基本形式,创制了一套名为“恩物”的玩具。

苦难的童年

“母亲的死给我很大的打击,影响了我整个生命的环境和发展。我认为母亲的死,多少决定了我整个人生的外在环境。”

初为人师

遭遇格鲁纳博士 “从第一个小时起,这个职业对我来说就显得是不生疏的??我感到自己很久以来就已经成为一个教师了??我在从事教学工作时,发现自己很适合于做这一职业。”

故乡办学

? 1817年,福禄培尔在自己的故乡为学龄儿童创办了一所学校,实验裴斯

泰洛齐的教育原则,其教育目的是使学生的各种能力能够得到协调均衡地发展,采用学生自动的学习方法,大部分教学活动采用游戏的方式,主要的教学原理即儿童的自我表现、自由发展并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反对呆读死记。

幼儿园的创建

? 1837年,福禄培尔开始专门研究幼儿教育问题,他回到德国,在风景优美的勃兰根堡创立了一所试验学校,招收3至7岁的幼儿,以实施他的幼儿教育理想。学校建立在山林中,山青水秀,风景如画。 1846年,他正式命名这个学校为“幼儿园”,这也是世界上最早创立的幼儿园之一。 幼儿教育事业遭受重创

? 1850年,德国进步教师的最强有力的组织“德国教师协会”被禁止。次年,普鲁士文化教育部长劳默尔又以幼儿园在宗教和政治领域有破坏倾向为由,发出了有关幼儿园的禁令,并禁止福禄培尔在普鲁士邦从事教育活动。这位已是70岁高龄的教育家再也承受不了如此沉重的打击,此后不久,即1852年6月2日,便与世长辞。直到1860年,普鲁士政府才取消对幼儿园的禁令。

福禄培尔的墓碑上刻着他的名言:“来吧!为我们的儿童生活吧!” 主要著作:《人的教育》(Die Menschenerziehung)(1826),《母亲游戏与儿歌》(1843),《幼儿园教育学》(1861)等。

哲学观与教育的一般原理

福禄培尔的哲学思想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认为宇宙精神(也就是神)是万物存在的根源,神主宰着一切。福禄培尔对自然、对社会、对教育的看法都是唯心的,充满唯心主义色彩。根据这种唯心主义观点,他确立了三个教育法则: 第一,统一的法则。自然界和人是统一的,皆统一于神。

第二,发展的法则。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大自然一样,是不断趋于完善,不断发展着的。 第三,教育适应自然的法则。儿童的活动受本能的制约。他说,儿童有四种本能:即活动的本能、认识的本能、艺术的本能、宗教的本能。

《人的教育》

该书是在福禄培尔凯尔毫学校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写成的,全书分为5章。

第一章为“总论”,主要论述了上帝是万物的统一体、教育适应自然和人是不断发展的。

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婴儿期的发展与抚育、幼儿期的发展与教育。 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少年期的发展与教育、家庭生活的影响。

第四章主要论述了学校的性质和目的、教学内容和学校与家庭的关系。 第五章作为“整体的概观与结论”,福禄培尔作了十分简短的总结。 ? (一)论学前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人的整个未来生活,直到他将要重新离开人间的时刻,其根源全在于这一生命阶段,不管这未来的生活是纯洁的还是污浊的,是温和的还是粗暴的,是平静的还是充满风浪的,是勤劳的还是怠情的,是功绩卓著的还是无所作为的,是迟钝而优柔寡断的还是敏锐而富有创造的,是麻木不仁的、畏首畏尾的还是富有远见的,是建设性的还是破坏性的,是和睦待人的还是生性好斗的,是惹事生非的还是给人以安宁的。他将来对父亲和母亲、家庭和兄弟姊妹的关系,对社会和人类、自然和上帝的关系,按照儿童固有的和天然的禀赋,主要取决于他在这一年龄阶段的生活方式。”

(二)论幼儿园的意义和任务

幼儿园的任务是发展儿童的体格,锻炼儿童的外部感觉器官,使儿童认识人和自然,并在游戏、娱乐和天真活泼的活动中,去做升入小学的准备。 (三)论游戏在儿童教育中的地位

游戏和语言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通过各种游戏,儿童的内心活动和内在生活变为独立的、自主的外部自我表现,从而获得愉快、自由和满足,并保持内在与外在的协调;

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快乐的源泉,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手段,在游戏过程中最能表现(或发展)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论“恩物”和作业体系

“恩物”可以统称为游戏活动材料,主要有6种:

第一种恩物是6个不同彩色(红、绿、蓝、黄、紫、橙)绒线球。

第二种恩物是木制的球体、立方体和圆柱体,其高度和直径都是一寸半,后二者有穿孔,并附有木棒为细绳。 第三种恩物是木制立方体(积木)。可以分为8个小立方体,合起来成为一个大的正立方体。

第四种恩物是可分为8个小长方体的木制立方体。8块长方木块各长5公分,宽2.5公分,厚1.25公分,合起来成为5公分的正立方体。

第五种恩物是可以分为27个等值的小立方体的木制立方体。其中有3个小立方体又分别对分,形成6个三角体;有3个小立方体分别4等分,形成12个三角体。

第六种恩物是可以分为27个小长方体的木制立方体。其中一些还可分木板、斜角等更小的部分。

作业:

“作业”是“恩物”的发展,是儿童设计的各种制作活动。各种作业则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师及时加以指导和帮助,培养儿童集中注意和认真作事的习惯,用

某些材料如针、剪刀、浆糊、石笔、黏上以及各种彩色的纸片、纸条、竹签、碗等制作某种物体。他主张在幼儿园里进行剪纸、贴纸、折纸、画画、粘土细工等作业。这些可以扩大儿童的眼界,发展儿童的认识能力,培养儿童的艺术兴趣。 劳动:

此外,福禄培尔还教儿童从事简单的手工劳动,种植和自我服务的劳动,除了集体种植的小苗床外,还可以让儿童自由种植个人的小苗床。

福禄培尔的影响

福禄培尔是19世纪上半期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近代学前教育的奠基人,他以其学前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倡导的幼儿教育运动,获得了世界的声誉,至今人们仍把幼儿园与福禄培尔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在20世纪初叶以前,影响了欧美等国幼儿学校的改善,推动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影响了欧美小学教育、教学的演变。 主要贡献:

详细研究了学前教育理论和幼儿园的教学方法; 创立了完整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

明确指出了幼儿园的任务,建立了游戏的理论体系; 制造了一系列的玩具,提出了一套作业体系和教育方法; 培养了不少幼儿园教师。

赫尔巴特

赫尔巴特生平

1776年5月4日,赫尔巴特生于德国奥尔登堡。

父亲身为法官,曾当选为地方议会议员,在当地威望较高;

母亲弗劳·赫尔巴特,聪颖贤慧,智力超人,善于思考,富有理想,她对赫尔巴特的成长影响很大。 遭遇变故

一天,母亲打算给小赫尔巴特洗澡,她把开水倒入浴盆后,就去打凉水;忽然,听到了一声惨叫,她情知不妙,马上跑回来看个究竟,天啦!小赫尔巴特在浴盆中痛苦地挣扎着,声嘶力竭地哭喊着,这情景差点使弗劳晕了过去;她赶忙把儿子从浴盆中捞起来。 母亲的教育方式

弗劳审时度势,鉴于儿子体弱的实际,不让他和同龄人一样入校学习,而是把他留在家里,施以良好的家庭教育。她的数学、国语和音乐基础雄厚,在家庭和谐的气氛中,对赫尔巴特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早期教育,使他心灵上的创伤逐步愈合,性格也恢复了正常。

弗劳为了满足赫尔巴特的求知欲望,不惜重金,为他聘请了几位家庭教师。其中有位教师名叫于尔岑,他是沃尔夫学派的哲学家,知识渊博、经验丰富。在他的教育下,使赫尔巴特在语言、逻辑、哲学等方面得益非浅,特别在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给赫尔巴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相信教育的唯一目的是培养“思想的清晰、明确与连续性”。所有这些使赫尔巴特对哲学和教育学萌发了浓厚的兴趣。 初露才华

赫尔巴特知识广泛,善于独立思考。 学校在赫尔巴特的中学毕业评语中写道:“在毕业生中,如同在他所有的同学中的那样,赫尔巴特始终以守秩序、有良好的操行、学习用功和顽强著称,并用通过孜孜不倦的勤奋学习,使他自己出色的天赋得到了发展和训练。” 简要生平

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1776-1841)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

人生的重要轨迹:

耶拿大学(哲学) 费希特 施泰格尔 裴斯泰洛齐 柯尼斯堡大学 格廷根大学 耶拿大学

1794年10月,赫尔巴特进入耶拿大学学习法律。但由于对哲学的兴趣浓厚,他放弃法律学习而专攻哲学。他入学的那一年,著名哲学家费希特开始在此任哲学教授。赫尔巴特不久就成了费希特的得意门生;他非常感激这位导师的教诲,认为没有费希特,他将在哲学方面一事无成。但是,在哲学思想观点上,他却渐渐成了费希特哲学的批判者,并最终与费希特分道扬镳,走上了自己独立的哲学道路。 家庭教师

赫尔巴特曾中断在耶拿大学的学业到瑞士一个贵族家庭担任家庭教师,这为他后来教育思想体系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实践基础。 赫尔巴特选择当家庭教师的理由?:

其一,采纳母亲建议,象康德、费希特、黑格尔一样,先做家庭教师,后做学问; 其二,以教书来获得实践经验,巩固所学知识; 其三,自觉思想尚未成熟,不足以取得博士学位;

其四,为主攻哲学,寻找可靠的经济来源。 赫尔巴特初为人师,以身作则,教导有方,要求严格,每月向主人交书面报告,介绍三个孩子的进步和现实表现。 作为家庭教师的收获

赫尔巴特善于总结,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实践告诉他,教育必须建立在坚定的哲学基础上,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以及纪律教育必须从哲学中寻求答案。他断言,任何有价值的教学都应当是科学的;学问来自于艰苦的工作,而不是“轻松的教育”。

结识裴斯泰洛奇 在瑞士期间,赫尔巴特有机会与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相识,参观了他的布格多夫学校,受到了他的教育思想尤其是“教育心理学化”观点的影响。 1799年,赫尔巴特利用工作之余(当时仍是家庭教师),去瑞士的布格多夫城拜访已负盛名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他通过听课、交谈和参观,为裴氏学校的儿童能掌握丰富的知识而惊叹。

赫尔巴特与裴斯泰洛齐虽然个性与才智截然不同,却建立了忘年之交。赫尔巴特常常去布格多夫看望53岁的裴斯泰洛齐,切磋教学艺术;他始终尊敬这位名师,从未停止分析在布格多夫得到的体验。这对他形成一套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无疑产生了重大影响。 大学教授

1802年,赫尔巴特通过格廷根大学的博士学位的考试,稍后又获得教授备选资格,从而开始了他的大学教学生涯。

1809年,他赴柯尼斯堡大学继康德后担任哲学和教育学讲座教授。

在柯尼斯堡大学期间,是赫尔巴特学术生涯的高峰。1833年,他又回到格廷根大学任教。1841年8月11日在格廷根去世。 奇怪的性格

赫尔巴特是位哲学家,思想深邃,富有超人的智慧,但却没有与人争辩的习惯。当有人谈起与他似乎相当重要的一些思想时,他兴趣强烈,表现活跃,口若悬河;但一旦周围的人陷入争吵不休的“灵感”之中,他却沉默寡言,或抽身退出,从不强人所难。

赫尔巴特是位学者,具有学者的风度和气质,含蓄而冷静,严肃而自信,但有时非常谦虚,有时却令人望而却步。他学识渊博,拉丁语非常流利,对希腊诗人、贤者、哲学家和剧作家无所不知,可称,是位“学者的学者”,但他从不为人所爱。赫尔巴特善于总结和发展前人的经验,但从不墨守成规;他虽然待人谦和,但却表现不出同情心,他怕同情心会影响自己思想的严密性、逻辑性和精确性,因而把它深藏在心底。 赫尔巴特墓志铭

探求神圣深湛的真理, 甘于为人类幸福奋斗, 是他生活的鸪的。

此刻,他的自由的灵魂, 充满光明,飞向上帝, 此地,安息着他的躯体。 主要著述

《裴斯泰洛齐的直观教育ABC思想》(1802) 《论展示世界之美是教育的主要工作(1804)《普通教育学》(Allgemeine Pàdagogik)(1806)

《论公众参与下的教育》(1810) 《论学校与生活的关系》(1818) 《科学的心理学》(1824) 《教育学讲授纲要》(对《普通教育学》一书作了补充和进一步阐述)(1835)等。

教育理论的科学基础--统觉论 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赫尔巴特是第一位把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研究的教育家,因为他认为教育学领域中的大部分缺陷乃是由于缺乏心理学的结果。因此,从“教育心理学化”出发,赫尔巴特强调指出,教育学必须以心理学为基础。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他提出了统觉论,即观念心理学。

在赫尔巴特看来,“观念”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最简单和最基本的要素,是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的基础。心理学就是研究观念的形成及其运动的科学。

在观念的运动中,一个观念由意识状态转为下意识状态或由下意识状态转为意识状态必须跨过一道界限,那就是“意识阈”。“下意识”“意识”“遗忘”“回忆”

赫尔巴特断定:只有与意识中的观念有联系的事物、资料或知识才容易进入人的意识之中,并为意识所融化。人类经验中一切新的东西都是根据过去的经验而得到补充了解和说明的。由此,他认为,统觉的过程就是利用已有的观念吸收新的观念并构成统觉团的过程。由此出发,他认为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利用学生原有的旧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从而获得新观念的过程,因而他强调,教

师必须首先弄清楚所教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然后才能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

《普通教育学》是从绪论开始的。在绪论里,赫尔巴特着重说明教师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与作用。同时也论述了教学与教育的关系以及教育目的与作用等问题。 “教育学是教师自身所需要的一种学问,但同时他亦必须谙于传授它的知识的方法。”

“人类活动的全部可能性的概要,均在心理学中从因到果地陈述了。”“那末,教育者所应注意的事项,一定像一张地图展开在他的面前,或者可能像一张城市建筑计划蓝图一样,在这张图上所有方向相同的线条,都准确地交织成相同的角度,使得看的人不需要准备就可以一目了然。” 在绪论之后,《普通教育学》分三卷分别阐述了对青年一代进行教育的各种问题。 在第一卷里,赫尔巴特说明了教育的一般目的,基中包括对儿童的管理及“正式的教育”。

在第二卷里,他论述了兴趣的多方面性,并且以“兴趣说”为基本原理来解释学校的教学计划与学科设置,以及各门学科在智力教育中的作用。可以说,他在“兴趣的多方面性”这个总题目之下阐述了他的全部教学论思想。这一部份是《普通教育学》一书的核心,也是比较有价值的部份。

在第三卷里,赫尔巴特说明了性格的道德力量。他认为,人的性格与人所受的教育、社会环境以及人的健康是互相制约的。 教育的最高目的——道德

教育的目的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讲,教育目的可以分为2种,即“可能的目的”(或称“选择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或称“道德的目的”)。所谓“可能的目的”,指与一个学生将来所要选择的职业活动有关的目的。这也可以称为“多方面兴趣”。所谓“必要的目的”,指一个学生不管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活动都必须达到的目的,也就是必须具备的完善的道德品格。“教育的唯一的工作与全部的工作可以归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的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管理论

与卢梭尊重儿童自然发展的思想相反,赫尔巴特认为,在学生道德观念尚未形成之前,必须对他们进行“管理”。他说:“最初儿童并没有能下决断的真正意志,只有一种处处驱使他的不驯服的烈性,这是不守秩序的来源;它既扰乱成人的计划,也把儿童的未来人格置于许多危险之中。”因此,在儿童表现真正的社会行为之前,“必须用力克服它,这种力量要强,并要常常重复”,其办法就是“管理”。

“管理并非要在儿童心灵中达到任何目的,而仅仅是创造一种守秩序的精神。”、“如果不坚强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为此,他还制定了一整套名目繁多的班级管理方法: 其一,是把学生“管”起来,防止其“越轨”。 其二,对“越轨”的学生要实行压制以至体罚。 其三,使慈爱与权威相配合。 教育思想: 教育性教学 多方面兴趣

教学系统化和教师中心地位 教学阶段论 教育性教学

赫尔巴特在西方教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在他看来,形成学生观念体系的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不可能分为两个孤立的过程,即通过情感和意志的训练进行道德陶冶的过程与通过知识的传授进行智慧启发的过程。 “教学可以产生思想,而教育则形成品格,教育不能脱离教学,这就是我的教育的全部。”

“我得立刻承认,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一样。”

“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或者品格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多方面兴趣 赫尔巴特认为,一个人的兴趣必须是多方面的。因为单一的兴趣在实际生活中不能产生什么作用,只有多方面的兴趣才是人们获得广泛而又完善的观念的强大动力,人的兴趣愈全面,他接受新知识,形成新观念就愈丰富。所以赫尔巴特既把多方面兴趣看成是教学的基础,同时又是教学的直接的目的。

赫尔巴特将人的兴趣分为经验的、思辨的、审美的、同情的、社会的、宗教的六种。这六种兴趣大致又可归纳为两大类:前三种为自然的或认识的兴趣,后三种是历史的或交际的兴趣。

兴趣类别 经验的 思辨的 审美的 同情的 社会的 宗教的

相应的学科 自然科学 数学 文学 外国语 历史 神学 物理 (古代语与近代语) 化学 逻辑学 唱歌 本国语 政治

地理 文法 国画 法律 教学系统化

教学系统化的要求:

一是讲授的整个内容之间应有密切的联系; 二是讲授要简明扼要,不要繁琐庞杂; 三是讲授内容不应过难和过易。 教师中心地位

赫尔巴特认为教师“特别需要有压倒一切的威信,使学生在他以外,不重视任何意见”。他反对卢梭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认为,“把人交给‘自然’,甚至于把人引向‘自然’,并在‘自然’中锻炼只是一件蠢事。”他主张“必须在儿童身上看到他的成年,因之学生们在将来居于成年人的地位所面向的种种目的,就一定是教师当前所应关心的事。”

他的教学思想被后世人们认为有三个突出的中心,即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被杜威批评为“没有儿童的教育学”。 对教师的要求:

其一,教师应有广泛的哲学、科学及教育的教养。“教师不应该是一本任何通用的书籍或书籍的任何单元,而是有学识的人”。

其二,教师应有教学热情,有教学能力,有“迅速推论和决定的能力”。为此,他主张教师要智慧、活泼、稳健。 教学的四阶段论

第一阶段就是学生在教师对新教材的提示下,对新教材的感知,这种感知是清楚的、明确的,他称为“明了”。

“凡是一件事物与儿童已经观察过的事物相类似,并与之有关联,我们一般都能通过单纯提示使感觉可以感知得到。”

“如果物体本身不出现的话,对于儿童的教学,真正感觉的观察比之单纯的描述更为可取。”

当学生通过教师所提示的新教材而获得新的观念后,利用“分析教学”分解了各种个别的现象,于是学生的认识“向上发展进入了普遍的领域”。这样,教学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赫尔巴特称它为“联想”。在心理上表现出一种“期待”的状况。

“普遍性只有在某种情况下通过抽象作用才可注意到,须经过努力才达到那种心的自由的地位,心的自由无论对待普遍性,还是处理一些特殊的结合,均同样是有效的。”

经过学生的“静思”,新旧观念联系起来并系统化,形成了普遍的概念,这样,教学就进入第三个阶段。赫尔巴特称这个教学阶段为“系统”。这时学生的心理活动是“探索”。

从教学上的“衔接”来看,当学生把自己所获得的观念系统化后,还要加以巩固和应用,于是教学进入第四阶段。赫尔巴特称它为“方法”。学生在这个阶段中的心理活动是“行动”。 注重心灵陶冶的训育论 赫尔巴特认为,训育就是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培养,使他们形成完善的道德品格。从这一意义上讲,训育也就是道德教育(或称品格教育)。 训育的任务是要培养以下五种道德观念:一是“内心自由”,二是“完善”,三是“仁慈”,四是“正义”,五是“公平”。

训育作为管理的一种缓和性补充而具有其独特的方法:一是陶冶,使学生感受到一种不断地和慢慢地深入人心的教育力量,因而教师能保持对学生的优势。二是赞许和责备,使学生既能感受到赞许给以的快乐又能感受到责备带来的压力。三是建立一个有益于健康的生活制度,既是教育的基础,又是教育的首要准备。 对《普通教育学》的评价

《普通教育学》是继夸纽斯《大教学论》之后又一部对教学论进行全面综述的著作。它的价值就在于它第一次从人的认识规律出发,以心理学为基础,提出了完整的、严密的教育、教学理论,完成了教育史上的一场变革。因此,它被视为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德国杰出的教育史家鲍尔生指出:“在

很长的时期里,人们便把?赫尔巴特理论?和?科学教育理论?作为同义词。”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影响

从19世纪60、70年代起,赫尔巴特的主知主义教育思想在德国得到重视,并形成了以齐勒尔、斯托伊和赖因为代表人物的赫尔巴特学派。到19世纪90年代,赫尔巴特学派运动的中心开始由德国移向美国。其代表人物是曾经在德国留学的德·加谟、麦克默里兄弟以及哈里斯等。赫尔巴特的主知主义教育思想在这一时期成为了美国教育界的主导思想。20世纪初,赫尔巴特的主知主义教育思想以日本为媒介传入中国。可以说,最早在近代中国传播的西方教育理论就是赫尔巴特以及赫尔巴特学派的教育理论。

卢梭

简要生平

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712-1778年 )的一生是由混乱、真实与想象的不幸,以及与朋友和仇敌激烈争论所构成的一串独特锁链。卢梭的生活是交替混乱的,有时生活在疯狂的作为中,有时则沉溺于梦想中,有时就在懒散中混日子,或是为了逃避罪恶的世界而陷入精神的崩溃中。 卢梭生平大事年表

1712年6月28日生于日内瓦,父为钟表匠,母亲产后过世,由姑母抚养长大。 1722年,父因故逃离日内瓦,卢梭改住舅父家。

1728年,当了三年钟表匠学徒后,因不堪虐待,逃离日内瓦,认识华伦夫人,由新教改奉天主教。

1742年,离开华伦夫人,结识狄德罗、伏尔泰、霍尔巴赫等文人。

1745年,重返巴黎,与智力低下的平民女子戴莱丝同居,先后生下5个孩子,都送入了孤儿院。(因为他嫌孩子太吵且太花钱了) 1749年,见第戎学院征文,翌年完成《论艺术与科学》,入选并一举成名。 1753年,再度应征文而写作《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但未获奖。 1756年,因观点不同而与伏尔泰、狄德罗等人关系恶化,最后绝交。 1762年《爱弥儿》与《社会契约论》出版, 官方没收并焚毁《爱弥儿》、《社会契约论》,卢梭至普鲁士寻求庇护。法国高等法院正式通缉卢梭。

1766年与休谟(David Hume)同赴英国,旋即失和。开始患被迫害妄想症,并为心脏病所苦。

1778年卢梭逝世。《忏悔录》于1782至1789年陆续出版。

《社会契约论》

卢梭代表作:《社会契约论》 思想主张:

A、阐述“天赋人权”学说,认为人生来自由平等。 B、认为人们有权推翻暴君。

C、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坚持“主权在民”。 提出了一个理想的政治制度,即:人民和当政者缔结一个公共契约,把自己的“天赋权利”交给选出的政府,让这个政府为人民的利益服务,保护人民的财产和自由。如果政府违背了契约的诺言,人民有权收回自己的权利,并罢免他们重新选举政府,另订契约。他在书中写道:“要时常准备牺牲政府以为人民,而不应该牺牲人民以为政府。”

影响: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的独立运动。

《爱弥儿--论教育》

《爱弥尔——论教育》一书曾“构思二十年,撰写三年”。写于1757年,1760年完成,1762年第一次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出版。此书曾被誉为资产阶级教育的“圣

经”,集中反映了卢梭的教育思想。 该书是一部半小说体的教育专著,共分五卷。前四卷提出儿童成长的自然的重要时期,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原则、内容和方法。第五卷着重论述了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 《爱弥儿--论教育》概述

“我要叙述的,不是别人的思想,而是我自己的思想。” 该书在教育上的主要贡献,是分析了人的发展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论述了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自然进程,倡导儿童本位、自然教育理论。 自然主义教育的根源 “性善论”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则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不愿意事物天然的那个样子,甚至对人也是如此,必须把人象练马场的马那样加以训练;必须把人象花园中的树木那样,照他喜爱的样子弄得歪歪扭扭。”(《爱弥儿》上卷第5页)

(一)论自然教育,提出应当把儿童当作儿童看的思想。 1.主张教育“归于自然”,摆脱封建社会的污染。 教育目的:培养“自然人”

“在万物中,人类有人类的地位,在人生中,儿童期有儿童期的地位;所以必须把人当人看待,把儿童当儿童看待。” 2.主张实施“消极教育”,对儿童少加干涉。

(1)就德育而言,切勿命令儿童或指挥儿童,应采用“自然后果法”。 (2)就智育而言,切勿用现成文字教授儿童。

(二)论教育体系,提出重视儿童年龄分期教育的思想。 1.婴儿期(0-2岁):注重体育 2.童年期(2-12岁):特别注重感官教育 3.前青春期(12-15岁):注重智育与劳动教育 4.青春期(15-20岁):注重道德教育 婴儿期

“我们的教育是同我们的生命一起开始的。”婴儿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从大自然受到教育,在这个阶段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体育,体育教育的任务在于使婴儿身体获得自然的发展,锻炼他们的体格,促进他们的身体健康。体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他认为只有健壮的身体才能听从精神的指挥。同时,健康的身体也是优良品德的基础。他认为,一切邪恶都是由于衰弱的身体而产生。他说:“教育的最大秘诀是:使身体锻炼和思想锻炼互相调剂。” 婴儿期对儿童的教育主要以身体的锻炼和养护为主。在具体的养护方面,卢梭都有自己的合乎自然的主张: (1)主张用母乳喂养孩子,并由父母亲自养育孩子,反对将孩子交给保姆抚养; (2)儿童食物的口味应清淡,应多食素食(即蔬菜、水果和乳制品);

(3)应该让儿童穿得宽松,以利于四肢活动自由;同时要求儿童衣着朴素,不要穿得过多,甚至反对给儿童裹头、戴帽、穿袜、穿鞋。

(4)儿童应该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对睡眠要施以适当训练,使儿童的睡眠能随着环境以及时间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儿童的床褥等也不宜过于温暖舒适。 (5)健康的环境:乡村呼吸新鲜的空气,获得新生。 童年期

这一时期是儿童的“理智睡眠期”,因此在这个时期不应进行理性教育,而只应

进行感觉教育。卢梭的感官教育主要在于“锻炼感官”,通过这样的训练,来学习正确的判断,也即学习怎样去感受。

首先,他认为应当通过日常活动的练习去尽早发展触觉。

其次,应当通过教儿童学制图、写生、绘图及做各种游戏来发展儿童的视觉。 第三,为了发展听觉,应使儿童练习唱歌,注意发音纯正、柔和、悦耳,并使儿童习惯听有节奏、有旋律的声音。 前青春期

儿童到12岁的时候,身体锻炼得强壮有力,对事物有了初步的辨别能力 ,这一时期应开始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

关于智育:人的智力有限,不可能学习一切东西,只须学习应该学习的东西,即“有益的东西”。 三条原则:

其一,照顾到实用:即给儿童的知识必须是有用的、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其二,应以儿童的兴趣为标准;其三,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

对于劳动教育,卢梭十分重视。他所强调的劳动,主要是手工业劳动。选择手工业的标准:①实用而有兴趣;②符合学习者的性别和年龄特征;③能发展智慧;④增进健康卫生。

“小学生在校园里互相学习的知识,比你在课堂上给他们讲的东西还要有用一百倍。 ”

“如果不叫孩子去啃书本,而是叫他在工场干活,则他的手就会帮助他的心灵得到发展,他将变成一个哲学家。”

关于教学方法,卢梭主张采用“实物教学”。把“实物”作为儿童的教材,让儿童通过亲身体验,直接去观察,认识大自然和生活现实。 他说:“以世界为唯一的书本,以事实为唯一的教学。” 青春期

卢梭强调指出,青春期的道德教育主要是从农村回到城市的社会道德教育。它既为人一生的社会生活作准备,也为人的理想婚姻作准备。 首先,“性”教育在青少年社会道德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 其次,要明智地运用理智去约束欲念。

再次,切忌刺激青少年产生处处占第一的心。 第四,处处让经验去防治青年的错误。 第五,养成青年真正的信仰。

第六,利用爱情进行教育。 (三)论女子教育

卢梭的女子教育观是保守的,他认为女子教育应以培养贤妻良母为目标。妇女不应妄想作为学者或社会活动家,而应擅长治家之道和讲求贞洁的妇德。“天赋人权”中所说的“人”,其实仅仅是指男人,女人根本就不包括在内。卢梭认为,从“自然”的角度看,“女人是为了委身于男人、忍受他的不公正而造出来的。”

在卢梭看来,女性最重要的事情是对丈夫的奉献和自己母性的发挥,所以她们的活动范围只应限于家庭。女人要取悦男人、劝慰男人、照顾男人,使男人生活得甜蜜且愉悦,她们才有可能得到男人的爱与尊重。这不仅是女性美德的体现,还决定了对女性进行的教育也应当依照她们与男人的这一关系来计划和开展。

夸美纽斯

早年失诂

夸美纽斯(Johan Amos Comenius,1592——1670)出身于一磨坊主家庭 。12岁时,失去父母,沦为孤儿,被寄养在姨妈家里。 两位姐姐也相继夭折。1608年,受兄弟会资助,夸美纽斯入普列罗夫市的拉丁文法学校学习。 1611年毕业后,夸美纽斯于同年3月30日被“兄弟会”选送到德国的赫尔伯恩大学学习哲学和神学。 初为人师

1614年,夸美纽斯从海得堡徒步回国,被“兄弟会”委任为他的母校——普列罗夫拉丁文法学校的校长。

1616年被选为“兄弟会”牧师,在奥尔光兹担任圣职。

1618年,夸美纽斯被调到富尔涅克城。他身兼二职,既任牧师,又任兄弟会学校校长,他非常热爱学生,尊敬学生。 国破家亡

夸美纽斯的教育及研究事业刚刚起步,但时运不济,三十年(1618——1648)战争爆发了,整个欧洲卷入了战火,遭受了难以想象的蹂躏。

1621年,西班牙雇佣军攻占富尔涅克,并放火烧城。夸美纽斯的家产、藏书和所有的论文手稿化为灰烬,他本人幸免于难,只带着几件仅存的衣服逃出了富尔涅克。当时妻子身怀有孕,只好回到了娘家,跟父母暂居一处。 1622年初,战争带来了瘟疫,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染疫丧生。 夸美纽斯对上天控拆道:“不公平的是,那些人(富人)有无数的人世上的财物,而我们却贫穷困苦,可是我们本来跟他们一样都是你创造的。他们的粮食囤积满仓,任凭老鼠啮食,我们却沦为饿俘;他们的衣柜里堆满了穿不尽的绫罗绸缎,被蛊虫所蛀蚀,我们却衣不蔽体。” 泪别故国

1624年,德皇斐迪南二世颁布了一项法令,命令把所有新教徒从捷克驱逐出境。 1625年3月,“兄弟会”在杜布拉维查村举行元老会,会议决定马上跟波兰取得联系,要求避难,并推选夸美纽斯为谈判代表。

1627年,德皇再次下令,以天主教为捷克唯一合法的宗教,市民必须在六个月内公开信奉天主教,否则要被流放国外。因此,1628年2月,夸美纽斯同三万多户“兄弟会”家庭告别祖国,迁往波兰的黎撒城避难。 时代巨著

夸美纽斯在黎撒栖身13年(1628——1640),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献给了教育事业。他首先帮助“兄弟会”成立了学校,并担任校长,积极从事教育实践,积累实践经验。

在此基础上,他潜心研究教育理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写成了《语言学入门》(1631)、《语言学初听》(1633)、教育学巨著《大教学论》(1632)、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1632)和物理教材《物理学概论》(1633)等。其中《大教学论》是他的代表作。 客逝荷兰

1670年11月15日,夸美纽斯带着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与世长辞,遗体葬于阿姆斯特丹附近的拉尔登。

“??我整个一生不是在祖国,而是在流浪中度过的,我的住处时时变动,没有

一个我永久住过的地方”。 --《唯一的必要》(1688年) 夸美纽斯是新教育学的奠基人、伟大的思想家、杰出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这位“捷克文化巨子”始终不渝地热爱着他的祖国。他是捷克民族独立的捍卫者,也是一个不懈奋战的和平战士。 《大教学论》的创作背景 或许在整个教育史上,我们再也找不到任何一个能够像夸美纽斯一样对教育产生巨大影响的教育家了。 他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文艺复兴的狂飙席卷了整个欧洲,然而教育界依然是春风不度,中世纪的幽灵还徘徊不定,旧教育的陈污积垢令人感到窒息。管理混乱无序、内容保守陈旧、方法简单粗暴、知行严重脱节是这种教育最主要的特征之一,积弊之深,即使16世纪宗教改革也难以触动。 夸美纽斯对中世纪教育的批判

夸美纽斯曾经抱怨说,在离开学校的时候,“有多少人连关于真正的学问的一点观念都没有啊!我,我是一个不幸的人,我便是数以千计的人们中的一个,悲惨地丧失了一生一世的最甜美的青春,把生气勃勃的青春岁月浪费在学校的无益的事情上面。”

“学校变成了儿童的恐怖场所,变成了他们才智的屠宰场。” 《大教学论》(The Great Didactic)全书框架:33章,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13章)为“教育通论”,论述教育的基本原理,如人的可教育性、教育目的、教育的社会作用等;第二部分(14-19章)为“教学论”,探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和原则;第三部分(20-25章)为“训育论”,专论教育方法;第四部分(26-33章)为“学校管理”。这一划分与今天的教育学体系大体相同。

《大教学论》的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

夸美纽斯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的永生作准备。他承袭圣经的观点,对人生的看法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认为人的现实生活并非最终的目的,人生的最终目的,是趋向一个更高阶段,即是永生。他确认“现世的人生,也只是永生的一种预备,它存在的目的是使灵魂利用身体作中介,去为未来的生活预备各种有用的事项”,同时他又认为教育有其现世目的,人应该过好现世生活。总之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把人类培养成具有广博知识以及终身为祖国服务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给人以知识、德行和虔信,使人能理解万物和利用万物。 普及教育

“生来都有一个同一的目标:他们要成为人,要成为理性的动物……他们都应该达到一个境地,在合适地吸取了智慧、德行和虔信之后,能够有益地利用现世的人生,并且适当地预备未来的人生。” “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 “世上找不出一个人的智力衰弱到不能用教化去改进的田地。” “所有男女青年,不论富贵和贫贱,都应该进学校”。 学校体系

夸美纽斯从人的天然素质出发,把新生一代的生活分为四个年龄阶段。每个年龄阶段都有他们身心发展的特征,为每个年龄阶段应设立相应的学校。 1.幼年期(零岁至6岁),幼年期的特征是:身体的迅速成长和感觉器官的发展。夸美纽斯把这个时期为儿童设立的教育机构命名为母育学校。

2.少年期(6岁至12岁),少年期的特征是记忆力和想象力的发展,以及与此联系的语言和手的器官的发展。 3.青年期(12岁至18岁),青年期的特征是在少年期所已具有的特征之外,思维能力(理解与判断)有了更高的发展。 4.成年期(18岁至24岁),成年斯的特征是意志的发展和保持和谐的能力。夸美纽斯为这个时期的学生设计了大学。 班级授课制

学校教育应该实行学年制,即在每年的同一时间开学、放假,每年招生一次,秋季开始新的学业,学生不得逃学或中途辍学。学校的工作必须有规律有计划地组织和进行。学生则组成若干班级,由一个教师面向整个班级授课。

同时,将同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十人小组,由优秀的学生担任“十人长”,相当于现在的小组长,协助教师管理所在小组、检查学业。教师一般不进行个别指导,只对整个班级负责。

“教师在自己的席位上就如阳光照耀全体学生,而学生应用自己的耳、眼、思想集中于教师,并且注意教师的语言、手势、图解说明。??讲坛应略为提高以便观察全体学生,所有的学生除注视教师而外,不应有别的活动。??有时应停止说明,指名答问,若有学生未曾留意,即应当场给予适当的处罚。第一个学生若不能回答,应即指定第二个,第三个,??第十个等,但绝对不可再重复所质询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注意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对于有学问的人数的增加所给的便利,正与印刷术的发现对于学问之媒的书数的增加所给的便利是一样的。” “工作可以减轻”,“一个教师可以教导一百个学生,所费的劳力是和教几个学生一样小的”。“没有一个学生会被忽视”,“学生们会比以前更加注意”;“对于一个学生所说的话便会对于全体学生同等地有利”;学生中“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增进和加强学生对于教材的熟悉程度”;

“为教师,为学生,这都是个最有利的方法,教师看到跟前的学生数目愈多,他对于工作的兴趣便愈大,教师愈是热忱,他的学生便愈会显得热心。”“同样,在学生方面,??他们可以互相激励,互相帮助。” 教育适应自然

夸美纽斯是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的基本原则作系统阐述的第一人。他提出了自然适应原则。 他认为“教学的恰切秩序应该从自然去借来,不能受到任何的障碍”。 其基本含意是:自然界存在着一种起支配作用的普遍法则,即“秩序”或“规律”。这些秩序或规律,无论在动、植物以及人的活动中都发挥着作用。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必须服从于自然的最主要和最普遍的法则。以培养人为主要任务的教育工作,也必须遵循自然法则,才会合理可靠,并发挥出应有的效力。此原则体现在教育上,则要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即儿童的天性和年龄特征,按学生的能力顺序进行教学。

“泛智”主义教育思想 所谓泛智,就是使所有的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广泛全面的知识,并使人们的智慧得到全面的、充分的发展。泛智教育,也称周全的教育,即让学生学习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以学到一切可以使人变得有智慧、有德行、能虔信的科目。 “上帝的主要特性是全知的,所以,全知的形象应当反映在人身上”,所以要借助学校做到:“⑴通过科学与艺术的研究来培植我们的才能;⑵学会语文;⑶形成诚笃的德行;⑷虔诚地崇拜上帝。”

“泛智”思想的提出,反映了文艺复兴以来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宗教蒙昧主义、提倡发展科学的时代精神,也反映了当时广泛发展教育的民主要求。它猛烈地冲击了封建主义的传统理论和等级制度。 夸美纽斯认为,“受教育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他列举了大量的事实,驳斥了“天性愚笨者不能受教育”的错误思想,断言“人的智力生来虽有差异,但世界上找不到一个智力低到不能受教育的人。” 对夸美纽斯的评价

“夸美纽斯是一位深邃而有独立见解的哲学家,也是一位博学而天才的教育家,他在新生一代的教学和教育理论实践上完成了一场革命。” --凯洛夫

对《大教学论》的评价

《大教学论》全面地论述了改革中世纪的旧教育、建立资本主义新教育的主张,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第一次把教育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完成了教育理论上有史以来的重大变革。它开创了近代教育理论的先河,成为划时代的巨著。因此,夸美纽斯被称为近代的“教育巨匠”和“教育理论的始祖”,也有人称他是教育史上的“哥白尼”,近代教育之父。 夸美纽斯的功绩:

在教育学史上的地位可与哥白尼和牛顿在现代科学史上的地位,培根与笛卡儿在现代哲学上的地位相提并论;倘若各时代关于教育学的著作全部丢失了,只要留得《大教学论》在,后人便仍可在这一基础上重建教育学。 夸美纽斯的建树:

第一:对教育学的理论性质第一次作了明确肯定的回答;

第二:创造了一个被几个世纪的人竞相模仿的相对完整的结构模式; 第三:首创了人本主义的逻辑起点论,为近代教育学的演进奠定了基调; 第四:首次从科学认识的角度强调并试图探讨教育规律; 第五:开创了近代“自然主义教育学”理论流派的先河。

对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评价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今天的教育依然有着浓重的夸美纽斯的影子,我们还远没有真正地走出夸美纽斯的时代。 在夸美纽斯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家的博学与多思,也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建设,更有或许一个真正的教育家所应该拥有的一种人文主义情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ua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