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专题强化训练B卷

更新时间:2023-10-13 17:4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专题五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B卷)

一、选择题

下面的甲图示意咸海不同时期湖岸线的变化,乙图示意咸海流域。据此完成1~3题。

1.咸海流域( ) A.河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B.流水侵蚀、沉积作用强 C.河流水量受气温影响大 D.受大西洋西风影响较大 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 A.咸海流域面积逐渐缩小 B.咸海湖岸的坡度东岸陡西岸缓 C.咸海流域主体位于温带草原 D.全球变暖是湖泊萎缩的自然主因 3.咸海消失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水稻种植面积大幅减少 B.棉花种植受到极大威胁 C.冬半年沙尘暴频发 D.气温年较差减小

1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流入咸海的两条河流发源于高山地区,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因此河流水量受气温影响大。河流流入内陆湖泊,没有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流水作用较弱,以风力作用为主。该地虽位于西风带,但离大西洋相对较远,受大西洋西风影响较小。第2题,根据咸海不同时期湖岸线的变化可知,咸海逐渐萎缩,主要原因有引用流入咸海的河水灌溉,以及全球变暖导致该区域降水减少、蒸发加剧等。咸海逐渐萎缩,但流域面积没有缩小。咸海东岸有大河注入,泥沙沉积多,故湖泊东岸缓西岸陡。流域主体位于温带荒漠地区。第3题,咸海消失会导致气候变得更干旱,土地荒漠化更严重,地面沙尘物质增多,冬半年沙尘暴发生更频繁。该区域气候干旱,不适宜大规模种植水稻。棉花的生产用水主要来自流入咸海的河流,咸海湖水是咸水,不适宜农业灌溉,故咸海消失对棉花种植影响不大;咸海消失会导致气温年较差增大。

答案:1.C 2.D 3.C

下图为某山地降水量随坡向与海拔变化图。读图完成4~5题。

4.该山地( ) A.东侧山麓森林茂密 B.西侧山麓植被主要是草原 C.降水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加 D.山上分布着亚寒带针叶林

5.西侧12~16 km范围内降水出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坡向与风向 C.坡度与风向

B.海拔变化 D.海陆位置

解析:第4题,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山地东侧山麓年降水量小于200 mm,不适合森林

2

的生长,主要为荒漠,故A项错误;该山地西侧山麓年降水量为200~400 mm,植被以草原为主,故B项正确;该山地西坡降水量随海拔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之后又减少,东坡降水量随海拔的增加先增加后基本不变,由此可知,该山地降水并不是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加的,故C项错误;由图中信息不能确定该山地的地理位置,所以不能确定该山地是否分布着亚寒带针叶林,故D项错误。第5题,图中山地西侧12~16 km范围内山地海拔在200 m左右,且地势平坦,海拔变化对降水变化影响不大。该水平距离范围内山地的坡向、坡度和风向基本没有变化,但降水自西向东逐渐减少,这可能是由于距海越来越远,降水逐渐减少。故D项正确。

答案:4.B 5.D

下图为北美西部太平洋沿岸某山地西坡各月降水量(单位:mm)随高度变化图。据此完成6~8题。

6.3月该山地随海拔升高降水量( ) A.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 B.先增大后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D.先减小后增大

7.影响该山地9-12月最大降水量出现高度和降水量变化的大气环流因素是( ) A.西风带影响逐渐增强 B.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逐渐减弱

3

C.东北信风带影响逐渐减弱 D.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逐渐增强 8.该地山麓地带的自然带可能是( ) A.热带草原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解析: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3月该山地的降水量随海拔升高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特点。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山地9-12月降水量不断增加,且最大降水量出现在1 500 m左右的山腰地区,说明此段时间该山地的降水主要是位于盛行风的迎风坡造成的。图中信息显示,该山地夏季降水很少,再结合材料“北美西部太平洋沿岸某山地”可以判断,该山地位于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9-12月该山地西坡受西风带的影响逐渐增强,降水量不断增加,故A项正确;该山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不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故B项错误;地中海气候区也不受信风带的影响,故C项错误;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故D项错误。第8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山地所在地区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其下发育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故D项正确;热带草原带是在热带草原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故A项错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是在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故B项错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不是在地中海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故C项错误。

答案:6.C 7.A 8.D

(2017·临沂二模)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历法中用于指导农业耕种时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图1为二十四节气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2为某年5月25日我国部分地区冬小麦生长和收获进度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4

9.按一般规律,甲地一带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乙地一带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据此推测丙地一带“种麦正当时”是( )

A.白露 C.寒露

B.秋分 D.霜降

10.甲地一带的“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如今已变成了“寒露种麦正当时”,其原因主要是( )

A.改良耕作制度 C.采用优良品种

B.全球气候变暖 D.温室大棚育种

11.丁地一带冬小麦“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半山,寒露种平川”,体现了( ) A.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u4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