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邓小平改革开放实践中的制度变迁思想

更新时间:2023-12-04 10:1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试论邓小平改革开放实践中的制度变迁思想

[摘 要]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实践,实质上是一场大规模的制度变迁活动,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系统地总结和评价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的制度变迁思想,对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改革开放;制度变迁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6 — 0005 — 02

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极大地引发了学界对制度变迁理论的研究。中国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它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实质上也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以往主要是从纵向研究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本文从横向来研究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即制度变迁思想。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用简单、通俗的道理来解释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制度变迁过程。系统地总结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的制度变迁思想,对进一步推进中国的制度变迁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制度变迁的意识形态:预设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制度变迁的路径和取向

在诺斯看来,意识形态就是人们在解释周围世界时所持有的主观信念,不管是在个人关系的微观层面上还是在组织结构的宏观层面上,它都提供了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整体解释。马克思主义经济

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都强调了意识形态的重要性。两者间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更侧重于强调意识形态在未来社会制度创设中所具有的理论先导作用,而新制度经济学强调的是意识形态在制度运行中的协调作用和降低交易费用的作用。这两种理论从不同层面说明了制度设置和变迁。

意识形态的主要功能在于它能教化和凝固人心,取得共同的思想信念和行动指南,这为制度变迁和制度运行减少了交易成本。邓小平同志指出:“只有解决好思想路线问题,才能提出新的正确政策。”〔1〕正是在党的思想路线正确指引下,意识形态领域解决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三个基本理论问题,这三个问题长期束缚禁锢了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这些理论的突破和创新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中国社会的共识和社会的意识形态,预设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制度变迁的路径和取向。

1.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这个观念容易得到新旧团体的拥护。它能激励一部分人去创造财富,脱贫致富;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不搞两极分化,这就意味着贫穷阶层也能分享到发展的成果。

2.允许一部分人先富、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大政策”能够给经济当事人以激励,并有助于克服经济中的搭便

车问题。“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2〕没有这种意识形态的提出就没有今天的繁荣发展。

3.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的邓小平南巡谈话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3〕这一论断的提出,从理论上破除了长久以来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制度变迁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中国进行的制度变迁,就其所引起的社会结构变动的深刻性、广泛性和持久性,以及所引发的体制变革、利益格局的调整,它不亚于一场革命所带来的效果,中国的改革就是一场新的革命,但这场革命是在社会主义宪法的原则下进行的,它不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变革,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从制度变迁的广度、深度而言,改革是第二次革命。改革和革命具有相同的性质和功能,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改革不是对旧体制的修修补补,而是彻底破除旧的体制,建立新的体制,进行脱胎换骨式的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将会引发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思维观念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因而,也

可以把改革叫做革命性的变革。

2.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下进行的。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主要是从体制的变革、制度的创新和生产力的解放而言,它不再是用一个阶级去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改革作为一场革命性的制度变迁,并不是要否定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制度创新,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邓小平反复的强调,中国的改革开放,必须要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能动摇,动摇了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的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的事业。(2)改革是通过变革具体的体制来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邓小平准确地把握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之间的关系,邓小平指出:“我们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的制度,我们必须坚持,但是,党和国家现行的具体制度中,还存在着不少的弊端,这些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因此,必须对具体的体制进行创新和变革”。〔4〕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具体化为生产力与具体体制之间的矛盾,为解决这一基本矛盾找到了正确的方法和途径。改革的对象是那些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各种体制,而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因此,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三、制度变迁的方式: 结构性的制度变迁

制度变迁的方式有两种基本情况:路径依赖和结构变迁。(1)路

径依赖,是指由于受到各种历史经验和初始条件的影响,制度变迁往往依赖于它所特有的历史路径。但既然是对原有制度进行变迁,就不可能是完全重复过去的老路,不可能去照搬过去的制度。邓小平指出,由于经验不同,历史不同,现实的状况不同,即便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与制度建设的路子与方式也不可能是相同的。(2)结构变迁,是指制度变迁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无论是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还是权力结构的变革,都会体现到制度变迁的过程中来,从而突破和断开制度变迁对原有路径的依赖,开拓和生成新的变迁路径,对此,我们可称之为结构性的制度变迁。

选择哪种制度变迁方式,由多个因素来决定。中国的制度变迁,总设计师邓小平显然更倾向于结构性的制度变迁方式。他认为,由于中国的封建社会留存时间长久,民主与法制发展不完善,而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都要求民主与法制完备,由此构成了历史传统与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解决这组矛盾的出路,不是违背现实而屈就历史的路径依赖,而是改变历史以反映现实的结构性变迁。因此,邓小平把体制改革与制度变迁看成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四、制度变迁的主体与归宿:人民群众

邓小平把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视为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从制度变迁发起的主体来看,制度变迁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二种基本方式。(1)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是领导层发动的,制度变迁是一种集体行动,必须有组织地进行,由集体领导者精心组织、领导、

策划与运筹,发动群众积极参与。(2)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是指由群众发动的,领导层认可的制度变迁。

制度变迁的这两条道路做法区别很大,但事实上它们是两极相通的关系。邓小平没有抽象地将二者对立起来看,而是既看到基层群众的首创作用,又看到正确领导的重要性。 “调动积极性,权力下放是最主要的内容。我们农村改革之所以见效,就是因为给农民更多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现在我们把这个经验应用到各行各业,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5〕中国农村制度变迁取得的巨大成功,他认为“那不是我们领导出的主意,而是基层农业单位和农民自己创造的。把权力下放给基层和人民,在农村就是下放给农民,这就是最大的民主”。邓小平多次的重申,中国改革开放的目的和归宿只有一个,那就是要使人民尽快富裕起来,国家强盛起来。中国制度变迁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制度变迁的收益自然也应当是由人民群众共享。 五、推动制度创新的建议 1.明确界定产权,促进经济增长

建立产权的排他性是我国进一步推进制度变迁的着力点。改革初期,主要进行的是放权让利产权的制度改革。农村默许了农民包干到户的行为,后来中央以制度变迁的形式在全国积极推广,这就是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调动起了农民的积极性,同时也尊重了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这次的制度变迁改变了

农村的土地集体所有并集体经营的产权形式,打破了吃大锅饭的无效率状态,农村的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和发展。而农村进行的产权制度改革,为城市探索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提供了大量的经验,国有企业进行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产权改革,使国有产权的低效率运营状态得以改变。但是,改革初期进行的放权让利的产权制度改革,并没有触及到产权制度的内核,即完整产权问题。〔8〕 产权不完整,可以表现为一种资源的控制权与资源的收益权相分离的状态。产权的残缺,是因为一些代理者(如国家)获得了允许其他人改变所有制安排的权利。例如农村土地制度就是产权残缺的典型特征,导致农民的权益经常受到各层代理人的侵蚀。虽然人们对改革的思路没有共识,但无论“左”的还是“右”的观点都认为产权改革是至关重要的。〔9〕新一轮的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一个真正完整的产权,应该是做到主体清晰、责权明确、自由流转和合法保护。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产权制度要求,是调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改革,确保人民群众利益的产权制度保障。 2.改革的成功依赖于政治体制改革

邓小平认为,如果不搞政治体制改革就不能适应形势,政治体制改革是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重要标志。当前进一步推进改革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其他方面的改革很难顺利进行。政府是国家代理人,它代表国家界定和实施产权,同时对经济增长或衰退负责,所以政府在经济改革与制度变迁中起着主导的

作用。欲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1)明确政府的职能范围与角色边界,理顺改革、发与稳定的内在逻辑,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政府应当扮演的是公共财产的管理者、公共设施的投资者、收入分配的调节者、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公共政策的制定者。(2)消除国家的消极作用、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有效的制约国家权力。除宪法和法律规范性的消极制约外, 以“公民权利制约国家权力”,更应提倡公民与社会监督等的积极制约,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同时,强化政府的自律机制与行政伦理“软约束”作用亦是一个重要的切入口。(3)建立法制化的对话机制,例如培育发达的社会中介组织与第三部门等ngo组织,以保证公民与社团能够充分表达制度需求,激励政府制度供给,推动制度变迁。制度供给经常性的不足,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这对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政府,改革与转型的社会必然要求持续的制度变迁,只有政府才能有效解决在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问题,避免制度变迁进入“锁定状态”,削弱那些阻碍改革力量,培养改革的新生力量。〔10〕如何充分发挥政府在改革与制度变迁中的主导作用,这是深化各项改革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参 考 文 献〕

〔1〕 〔2〕 〔3〕 〔4〕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364、373、242、252、255、368、270-373.

〔6〕曾世宏.邓小平制度变迁思想与和谐社会构建〔j〕.生产力研究,2009,(01).

〔7〕董全瑞.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与诺思制度变迁理论之比较〔j〕.现代经济探讨,2007,(06).

〔8〕蒋先进.论邓小平的制度理论及其深远影响〔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4,(07). 〔责任编辑:侯庆海〕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tw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