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物理三轮冲刺经典试题 碰撞与动量守恒(选考试题,含2014模拟试题) -

更新时间:2023-10-04 15:03: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4高考物理三轮冲刺经典试题 碰撞与动量守恒(选考试题,含

2014模拟试题)

1.(2014天津蓟县第二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8)在光滑水平面上,动能为E0、动量的大小为p0的小钢球1与静止小钢球2发生碰撞,碰撞前后球1的运动方向相反。将碰撞后球1的动能和动量的大小分别记为E1、p1,球2的动能和动量的大小分别记为E2、p2,则必有( )

(A)E1< E0 (B)p1< p0 (C)E2> E0 (D)p2> p0

2.(2014天津蓟县邦均中学高三模拟理科综合能力测试,8)长木板A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块以初速度V0滑上木板A的水平上表面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8) 所示,则从图中所给的数据V0、V1、t1及物块质量m可以确定的量是

A. 木板A获得的动能 B. 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C. 木板的最小长度

D. 物块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3.(汕头市2014年普通高考模拟考试试题) 如图,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车上有半圆形光滑轨道,现将质量也为m的小球在轨道左侧边缘由静止释放,则

A.小球在下滑过程机械能守恒 B.小球可以到达右侧轨道的最高点 C.小球在右轨道上滑时,小车也向右运动

D.小球在轨道最低点时,小车与小球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2014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有一物体M,物体上有一光滑的半圆弧轨道,轨道半径为R,最低点为C,两端A、B等高,现让小滑块m从A点静止下滑,在此后的过程中,则

1

A. M和m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 B. M和m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动量不守恒

C. m从A到C的过程中M向左运动,m从C到B的过程中M向右运动

D. m从A到B的过程中,M运动的位移为

5.(北京市西城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1966年,在地球的上空完成了用动力学方法测质量的实验。实验时,用双子星号宇宙飞船m1去接触正在轨道上运行的火箭组m2(后者的发动机已熄火)。接触以后,开动双子星号飞船的推进器,使飞船和火箭组共同加速。推进器的平均推力F=895N,推进器开动时间Δt=7s。测出飞船和火箭组的速度变化

Δv=0.91m/s。已知双子星号飞船的质量m1=3400kg。由以上实验数据可测出火箭组的质量m2为

A.3400kg B.3485kg C.6265kg D.6885kg

6.(安徽省合肥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一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F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作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图像如图所示,t=0时其速度大小为2m/s,滑动摩擦力大小恒为2N。

A、在t=6s时刻,物体的速度为18m/s B、在t=6s时间内,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400J C、在t=6s时间内,拉力对物体的冲量为36D、在t=6s时刻,拉力F的功率为200W

7.(2013届海淀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练习,9)如图8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的光滑弧形槽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弧形槽底端与水平面相切,一个质量也为m的小物块从槽高h处开始自由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下滑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守恒 B.在下滑过程中,物块和槽的动量守恒

2

C.物块被弹簧反弹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块被弹簧反弹后,能回到槽高h处

8.(北京市2013年海淀一模考后模拟训练,8)如图所示,两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弹性小球又叠放在一起,从高度为h处自由落下,且远大于两小球半径,所有的碰撞都是完全弹性碰撞,且都发生在竖直方向。已知m2=3m1,则小球m1反弹后能达到的高度为( )

A.h B.2h C.3h D.4h

9.(北京市西城区2013届高三一模,8)如图所示,一长木板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一根轻弹簧右端固定在长木板上,左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可以在木板上无摩擦滑动。现在用手固定长木板,把小物块向左移动,弹簧的形变量为x1;然后,同时释放小物块和木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滑动,小物块在木板上滑动;经过一段时间后,长木板达到静止状态,小物块在长木板上继续往复运动。长木板静止后,弹簧的最大形变量为x2。已知地面对长木板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当弹簧的形变量为x时,弹性势能,式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由上述信息可以判断

A.整个过程中小物块的速度可以达到

B.整个过程中木板在地面上运动的路程为

C.长木板静止后,木板所受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不变

3

D.若将长木板改放在光滑地面上,重复上述操作,则运动过程中物块和木板的速度方向可能相同

10.(福建省2013年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12) [物理——选修3—5](1) 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

射线是由氦原子核衰变产生 B. β射线是由原子电离产生

C.射线是伴随着a或β衰变产生 D. 加热可以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2) —质量为M的宇航员(包含装备),在与飞船有一定距离处相对飞船静止。宇航 员要返回飞船必须将所携带的贮氧气筒向后喷气,同时又必须保留一部分氧气供 途中呼吸用^宇航员安全返回飞船所需速率为v1(相对飞船),瞬间喷出氧气的质 量为m,则喷出氧气的速率巧(相对飞船)为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 B. C. D.

11.(2013江苏,5, 3分) 水平面上, 一白球与一静止的灰球碰撞, 两球质量相等。碰撞过程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 据此可推断, 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约占碰撞前动能的( )

A. 30% B. 50% C. 70% D. 90%

12.(2013天津,2,6分) 我国女子短道速滑队在今年世锦赛上实现女子3 000 m接力三连冠。观察发现, “接棒” 的运动员甲提前站在“交棒” 的运动员乙前面, 并且开始向前滑行, 待乙追上甲时, 乙猛推甲一把, 使甲获得更大的速度向前冲出。在乙推甲的过程中, 忽略运动员与冰面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相互作用, 则( )

A. 甲对乙的冲量一定等于乙对甲的冲量 B. 甲、乙的动量变化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 甲的动能增加量一定等于乙的动能减少量 D. 甲对乙做多少负功, 乙对甲就一定做多少正功

13.(2014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 【物理选修3—5】(本题共有两小题,每小题6分,共l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4

(1)关于核反应方程

8234

Se→

8236

Kr +2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x是α粒子 B.x没有质量

C.此反应是β衰变 D.此方程式裂变反应式 (2)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小球A以速度v0向右运动时 与静止的小球B发生对心正碰,碰后A球的速率为为

,B球的速率

,A、B两球的质量之比为 。(填选项前的字母)

A.3: 8 B.3: 5 C.2: 3 D.4: 3

14.(2014年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一)) 【物理一选修3—51(15分)

(1) 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锌的逸出功是3.34ev,那么对氢原子在能级跃迁过程中发射或吸收光子的特征认识正确的是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用氢原子从高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发射的光照射锌板一定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B、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能放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C、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光照射锌板,锌板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8.75eV

D.用能量为10.3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 E、用能量为14. O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

(2)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的平板小车,小车的右端有一固定的竖直挡板,挡板上固定一轻质细弹簧.位于小车上A点处的质量为的木块(视为质点) 与弹簧的左端相接触但不连接,此时弹簧与木块间无相互作用力。木块与A点左侧的车面之间有摩擦,与A点右侧的车面之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现小车与木块一起以的初速度向右运动,小车将与其右侧的竖直墙壁发生碰撞,已知碰撞时间极

短,碰撞后小车以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取.

5

B.只延长入射光照射时间,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不变 C.只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 D.只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光电子逸出所经历的时间将缩短 E.只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增多

(2)(9分)如图所示,圆弧轨道与水平面平滑连接,轨道与水平面均光滑,质量为m的物块B与轻质弹簧拴接静止在水平面上,弹簧右端固定,质量为3m的物块A从圆弧轨道上距离水平面高h处由静止释放,与B碰撞后推着B一起运动但与B不粘连。求: I.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II.A与B第一次分离后,物块A沿圆弧面上升的最大高度。

35.(甘肃省兰州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选修3-5](15分)

(1) (5分) 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这些材料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下列有关放射性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项选择题) A.β射线与γ射线一样都是电磁波,但穿透本领远比γ射线弱

B.氡的半衰期为3.8天,4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后就一定只剩下1个氡原子核 C. U衰变成Pb要经过6次β衰变和8次α衰变

D.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 36.(东城区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检测)(18分) 质量为M的滑块由水平轨道和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组成,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块从圆弧轨道的最高点由静止开始滑下,以速度v从滑块的水平轨道的左端滑出,如图所示。已知M: m=3: 1,物块与水平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 (1)求物块从轨道左端滑出时,滑块M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求水平轨道的长度;

(3)若滑块静止在水平面上,物块从左端冲上滑块,要使物块m不会越过滑块,求物块冲上滑块的初速度应满足的条件。

16

37.(重庆市五区2014届高三学生学业调研抽测) 如题9图所示,弹枪离竖直墙壁BC距离,质量的“愤怒的小鸟” 从弹枪上点弹出后,抛射至光滑圆弧轨道最低点C点,的竖直高度差。“小鸟” 在C处时,速度恰好水平地与原来静止在该处的质量为的石块发生弹性碰撞,碰后石块沿圆弧轨道上滑,圆弧轨道半径,石块恰好能通过圆弧最高点D,之后无碰撞地从E点离开圆弧轨道进入倾斜轨道MN(无能量损失),且斜面MN的倾角,,石块沿斜面下滑至P点与原来藏在该处的“猪头” 发生碰撞并击爆它,石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PE之间的距离。已知“小鸟” 、石块、“猪头” 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求: (1)石块与“猪头” 碰撞时的速度大小; (2)“小鸟” 与石块碰前的速度大小;

(3)“小鸟” 与石块相碰之前离斜面MN的最近距离。

38.(湖北省黄冈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选修3-5] (15分)

(1)(6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如果用紫光照射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改用绿光照射该金属一定发生光电效应 B.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这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之一

C.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 因此,光子散射后波长变长

17

D.某放射性原子核经过2次α衰变和一次β衰变,核内质子数减少4个

E.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减小。

(2)(9分) 某些建筑材料可产生放射性气体——氡,氡可以发生α或β衰变,如果人长期生活在氡浓度过高的环境中,那么,氡经过人的呼吸道沉积在肺部,并放出大量的射线,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原来静止的氡核(Rn) 发生一次α衰变生成新核钋(Po) ,并放出一个能量为E0=0.09 MeV的光子。已知放出的α粒子动能为Eα=5.55 MeV;忽略放出光子的动量,

2

但考虑其能量;1 u =931.5 MeV/ c。 ①写出衰变的核反应方程;

②衰变过程中总的质量亏损为多少?(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39.(广东省广州市2014届高三1月调研测试物理试题)(18分)如图甲所示,粗糙水平面CD与光滑斜面DE平滑连接于D处;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B紧靠一起静置于P点,某时刻A、B在足够大的内力作用下突然分离,此后A向左运动.

已知:斜面的高度H=1.2m;A、B质量分别为1kg和0.8kg,且它们与CD段的动摩擦因数相

2

同;A向左运动的速度平方与位移大小关系如图乙;重力加速度g取10m/s. (1)求A、B与CD段的动摩擦因数; (2)求A、B分离时B的速度大小vB;

(3)要使B能追上A,试讨论P、D两点间距x的取值范围.

40.(北京市西城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1)如图1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小球A、B, A球以速度v1与原来静止的B球发生正碰,且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设A球的质量为m1, B球的质量为m2。

a.求碰撞后它们的速度v1' 和v2' ;

18

b.若A的初动能Ek1是一个定值,试论证当m1、m2满足什么关系时,A传给B的动能最少? (2)如图2所示,将A、B球分别用等长的细线竖直悬挂起来,使它们刚好接触。悬点到球心的距离均为L。让B球静止在最低点,将A球向左拉起一个很小的偏角θ,然后释放,两球在最低点发生正碰且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若m2=3m1,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释放A球时开始计时(t=0),求两球每次碰撞后的速度以及每次碰撞的时刻。

41.(安徽省合肥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导轨MN右端N处与水平传送带平齐,传送带两端长度,皮带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带动皮带以恒定速率匀速转动。三个质量均为的滑块A、B、C置于水平导轨上,开始时滑块B、C之间用细绳相连,其间有一压缩的轻弹簧,处于静止状态。滑块A以初速度

向B运动,A与B正碰后粘合在一起,碰撞时间极短,因碰撞,连接B、C的细绳受扰动而突然断开,弹簧伸展,从而使C与A、B分离,滑块C脱离弹簧后以速度滑上传送带,并从右端滑出落至地面上的P点,已知滑块C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g取。 ⑴求滑块C从传送带右端滑出时的速度大小; ⑵求滑块B、C用细绳相连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⑶只要滑块A与滑块B碰撞前的速度不超过某一最大值,滑块C都能落至P点。当滑块A和初速度为该最大值时,滑块C滑上传送带时速度多大?滑块C与传送带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多大?

43.(2013北京朝阳区期中,21)如图所示,长L=12m、质量M=1.0kg的木板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一个固定立柱,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质量m=1.0kg的小猫静止站在木板左端。某时小猫开始向右加速奔跑,经过一段时间到达木板右端并立即抓住立

22

柱。g取10m/s。设小猫的运动为匀加速运动,若加速度a=4.0m/s。试求:

(1)小猫从开始奔跑至到达木板右端所经历的时间;

(2)从小猫开始运动到最终木板静止,这一过程中木板的总位移。

19

44.(2013黄冈中学11月份月考,19(2))如图所示,A、B两木块靠在一起放于光滑的水平面上,A、B的质量分别为mA=2.0 kg、mB=1.5 kg。一个质量为mC =0.5 kg的小铁块C以v0=8 m/s的速度滑到木块A上,离开木块A后最终与木块B一起匀速运动.若木块A在铁块

2

C滑离后的速度为vA=0.8 m/s,铁块C与木块A、B间动摩擦因数均为μ=0.4,取g=l0m/s。求:①铁块C在滑离A时的速度;②木块B的长度至少为多长。

45.(2013无锡市高三期中考试,12C(3))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A、B两物块,已知A物块的质量mA=1kg。初始时刻B静止,A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运动,之后与B发生碰撞并一起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规定向右为位移的正方向),则物体B的质量为多少?

46.(2013届海淀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练习,18)(10分)如图17所示,在倾角θ=30o的斜面上放置一段凹槽B,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槽内靠近右侧壁处有一小物块A(可视为质点),它到凹槽左侧壁的距离d=0.10m。A、B的质量都为m=2.0kg,B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不计A、B之间的摩擦,斜面足够长。现同时由静止释放A、B,经过一段时间,A与B的侧壁发生碰撞,碰撞过程不计机械能损失,碰撞时

2

间极短。取g=10m/s。求:

(1)物块A和凹槽B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大;

(2)物块A与凹槽B的左侧壁第一次碰撞后瞬间A、B的速度大小;

(3)从初始位置到物块A与凹槽B的左侧壁发生第三次碰撞时B的位移大小。

47.(2013届河北唐山高三摸底考试,35(2))[选修3—5](10分)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颗子弹质量为m,以水平速度v0击中木块并最终停留在木块中。求:在这个过程中 ①木块的最大动能;

20

答案

物理1.8. ABD 2.8.ABCD 3.20. BD 4.16.B 5.11.B 6.3. D 7.C 8.D 9.B 10.(1)C(2)B 11.A 12.B 13.30. (1)C(2)A 14.查看解析 15.⑴AB ⑵①4 ②10.2 ⑶①

16.12C.(1)AD

(2)正 2.0 17.守恒, 18.(1) C (2) D 19.查看解析 20.查看解析 21.查看解析 22.查看解析 23.查看解析 24.查看解析 25.查看解析 26.查看解析 27.查看解析 28.查看解析 29.(1)a , 30.(1) BCD 31.35.(1)AC 32.(1)6,1,3 33.查看解析 34.查看解析 35.(2) (10分)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直导轨上,静止放着三个质量均为m=1 kg的相同小球A、B、C. 现让A球以v0=2 m/s的速度向着B球运动,A、B两球碰撞后粘在一起,两球继续向右运动并跟C球碰撞,C球的最终速度vC=1 m/s. 则:

(1) A、B两球跟C球相碰前的共同速度为多大?

(2) 两次碰撞过程中一共损失了多少动能? 36.查看解析 37.查看解析 38.(1)BCE 39.查看解析 40.查看解析 41.查看解析 43. (1)2.0s;(2)2.0m(方向向左)。 44.①2.4 m/s

②0.24 m 45. 3Kg 46.(1)5.0m/s,0(2)0,1.0 m/s(3)1.2m。

2

47.①②。 48. (1)2 m/s (2)C (3)(0.4

+) m(或x = 0.683 m)(4)(或vm = 2.16 m/s)。 49.(1)

;(2) 50.(1)(2)。 51. (π+1)

s 52. ①②。 53.

54.①②。 55.(1)(2)(3) 56.

0.15m 57.(1) (2) 58.

9次

59.12.5m/s 60., 61.大于 62.A. (1) C (2) B→C 25

31

(3) n=4×10 m

B. (1) A (2) 大于 c(或光速) (3)

(2)1

25-3

C. (1) C (2) 近 6 (3) 0.02 m/s 离开空间站方向 63.(1)(3)1

-L

m 65.(1) 18 N·s (2) 6 m (3) 30

He或α ②或12.5% (2) 2 m/s 67.(1) 16 m (2) 2 s 68.(1)

(a) neSv 70.(1) 14

见解析 (2) f=nmv2

13 (2)

69.(1) ABC m(ⅱ) m 32

(b) (2) (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ta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