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更新时间:2023-12-10 11:3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基础知识: 名称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原始居民 时间 地点 代表区域 原始农耕 生产 工具 河姆渡原始居民 半坡原始居民 农作物 居住 情况 原始 饲养业 原始 手工业 距今年代 生活特点 生产工具 用火情况 体貌特征 社会形态 2、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的主要代表有 、 、 。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 。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和 的国家。

4、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 ;他之后的 、 、 之间部落联盟首领位置的传递方式是“ ”; 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朝 5、《中国上古演义》中有一句名言“千古文明开涿鹿”。指的是哪一战役?交战双方?结果?及最大的影响?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元谋是东方人类的故乡,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据新华网2009年4月8日报道,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政府近日完成了修建“东方人类祭祖台”的项目规划和选址工作。祭祖台预计投资60亿元,初步设计高170米,基座呈正方形,祭祖台内部由下到上分别为奠基层、世界珍藏馆和人类博物馆。据悉,“祭祖台”修建的初衷是为了宣扬东方古人类悠久的历史,展现从旧石器时代以来的人类一脉相承的系列文化,并给缅怀和祭拜者提供一个平台。

材料二:2009年6月24日,“北京人的故乡”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72年后再次进行清理发掘。发掘队长高星表示,“‘有望发现北京人头骨’这样耸人听闻的说法会给发掘工作造成曲解和被动,出头骨的可能性非常小,可能出土最多的是牙齿,肢骨也可能会有一点。”据悉此次保护性发掘将历时4个月,将是周口店遗址自1937年大规模系统发掘停止后,首次进行以遗址保护为主旨的抢救性清理发掘。 请回答:

(1)你认为在元谋县修建“东方人类祭祖台”主要原因是什么?祭祖台为什么设计为高170米?

(2)如果你来到周口店遗址,你将会发现一些北京人生活的痕迹,请结合所学知识,向你的同学或家人介绍北京人的生活情况。

3)作为中学生,你是如何看待材料中提到的中国文化遗址的?

1)因为在元谋县发现了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会制造不同用途的石制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3)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我们要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等。(言之有理即可)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 为固??

(1) 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什么时期的情况?

(2) 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什么意思?历史上采用什么办法

“选贤与能”?

(3) 材料二中的“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建立的?建立的第一个

奴隶制王朝叫什么?

一、单项选择

1. 暑假期间,某校组织“寻找人类足迹”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经过讨论,他们决定先到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遗址,你认为他们应该到

A. 北京周口店 B. 云南元谋 C.西安半坡 D.浙江余姚河姆渡

2.据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有180万年。这样,我国人类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

A.10万年 B.20万年 C.100万年 D.120万年 3.在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黄河流域发掘的原始人类遗址 A.元谋人 B.半坡聚落居民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4.“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根据这一材料,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人 5.下面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几十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某人正在制作陶器

C.人工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群居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6.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

A.生活环境险恶,工具简陋,只靠个人力量难以生存 B.智力低下 C.喜欢过群居生活 D.为了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成果

7. 小明是一位考古学爱好者,他想到水稻种植的古老故乡去考查,你建议它应选择什么地方作为考查的首选地?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8.有几位同学出去野炊时,决定做“模拟半坡人生活”的游戏。模拟的内容有打鱼、砍柴、切菜、煮饭。用以下哪一组用具,最能体验历史?

A.石叉、石钩、陶盆、陶碗、石刀、稻米 B.骨制渔叉、渔钩、陶罐、陶碗、石刀、稻米

C.铜制渔叉、渔钩、陶罐、陶碗、石刀、粟 D.骨制渔叉、渔钩、陶罐、陶碗、石刀、粟

9.下列各图表示的远古居民的发明创造中,不是在农耕时代出现的是 A.打制石器 B.骨耜 C.刻画猪纹黑陶钵 D.七孔古笛

10.“神农耕而作陶”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半坡原始居民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 B.大汶口墓葬中有大量陶器随葬品

C.原始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原始手工业的产生 D.大汶口原始居民中晚期出现了贫富分化

11.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如果你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你将不会遇到的情况是

A.种植水稻 B.用骨耜耕地 C.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 D.用陶器装粮食

12.下面几项表现了我国原始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时代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用火把肉烧熟食用 B.使用陶器 C.过定居生活 D.人死后有玉器等陪葬物

13.关于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不正确的是

A.炎帝、黄帝是四千多年前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B.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打败了蚩尤部落 C.尧、舜通过“禅让”方式传位继承人 D.黄帝、炎帝、尧、舜、禹时是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

14.《礼记》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是 A.北京人时期 B.半坡聚落时期 C.尧舜时期 D.传说中的黄帝时期

15.学完“中华文明的起源”这一单元后,老师让同学们讨论:“原始社会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吗?”同学们畅所欲言。以下四位同学的发言,哪一位的最科学?

A.原始社会没有压迫和剥削,人人平等,因此它是一个理想社会

B.并不是理想社会。原始社会虽然不存在剥削压迫,但是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更谈不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C.不是理想社会。因为原始社会里有人吃人的现象,而且人的寿命都很短 D.是理想社会。虽然生活艰苦,但是有尧、舜、禹这些杰出的首领,那时的社会风气好,人们之间的关系和谐

16.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主要是因为 A.在这里发现了中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 B.在这里发现了人类最早使用的石器

C.这一遗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境内 D.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曾在这里生活

17.中国的农业文明居世界前列,下列能较典型地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半坡原始居民;④河姆渡原始居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

18.据报道,在陕西地区考古中发现与半坡遗址同时代文化遗存首次发现祭祀遗迹。如果半坡原始居民用“祭天礼地”的方式庆祝粮食丰收,你知道他们祭祀所用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水稻 B.玉米 C.粟 D.红薯 19.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表现在:

① 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②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③ 学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④ 会制作陶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0. 作为养蚕抽丝技术的发明者,华夏文明的奠基人,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老师赵蕤为其所提碑文称:“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她就是 A.嫘祖 B.女娲 C.尧 D.舜 二、读图简答

21.下图是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半坡出土的石磨盘以及半坡彩陶上的彩绘动物图案。

图1 图2

(1)请根据图1回答,半坡人的生产、生活与山顶洞人相比有什么变化?

(2)请根据图2回答这些动物与半坡原始居民有什么关系?

(3)我们知道北京人是居住在山洞里,即“穴居”,而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都已经能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三、分析材料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元谋是东方人类的故乡,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据新华网2009年4月8日报道,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政府近日完成了修建“东方人类祭祖台”的项目规划和选址工作。祭祖台预计投资60亿元,初步设计高170米,基座呈正方形,祭祖台内部由下到上分别为奠基层、世界珍藏馆和人类博物馆。据悉,“祭祖台”修建的初衷是为了宣扬东方古人类悠久的历史,展现从旧石器时代以来的人类一脉相承的系列文化,并给缅怀和祭拜者提供一个平台。 材料二:2009年6月24日,“北京人的故乡”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72年后再次进行清理发掘。发掘队长高星表示,“‘有望发现北京人头骨’这样耸人听闻的说法会给发掘工作造成曲解和被动,出头骨的可能性非常小,可能出土最多的是牙齿,肢骨也可能会有一点。”据悉此次保护性发掘将历时4个月,将是周口店遗址自1937年大规模系统发掘停止后,首次进行以遗址保护为主旨的抢救性清理发掘。 请回答:

(1)你认为在元谋县修建“东方人类祭祖台”主要原因是什么?祭祖台为什么设计为高170米?

(2)如果你来到周口店遗址,你将会发现一些北京人生活的痕迹,请结合所学知识,向你的同学或家人介绍北京人的生活情况。

(3)作为中学生,你是如何看待材料中提到的中国文化遗址的?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大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中华大地上,到处可以看见“龙”,从划龙舟,舞龙灯,到龙的绘画,龙的雕刻,龙的旗帜等。龙,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心中,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龙的传说历史悠久,商代甲骨文中已有结构完备的“龙”字,龙的图案和传说更可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文化。龙体现了中华各部落的大联合,大团结,它在人们心目中所具有的强大的生命力,也正是中华民族无可估量的创造的象征。 请回答:

(1)梁启超关于华夏族形成的说法是否正确?请举出两个为华夏族作出贡献的人物?他们被共同尊奉为什么?

(2)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形象。现实生活中有没有龙?龙身上综合体现了多种动物的特征,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远古时代的传说,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巨大飞跃。这些传说与历史现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说说看。

四、阅读判断

24.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

(1)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山顶洞人的火种不慎被雨水浇灭了,他们懊悔不已,以后他们不得不生吃食物了。

(2)在远古时期的某一天,两个北京人为一只倒闭的肿骨鹿发生了争执:他们都认为这只鹿是自己打死的,它应该属于自己。

(3)半坡居民再也不必经常搬家了。

(4)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局民是邻居。

(5)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形成了。

五、探究题

25.今年国庆期间,茜茜和爸爸一行去浙江绍兴旅游,拜祭了坐落在会稷山上的大禹陵。

(1)为了更好地完成旅行,茜茜仔细阅读了历史课本和相关材料,列出了与大禹相关的传

说: 。

(2)参观大禹陵时,爸爸问:“面对凶猛的洪水,鲧治水以失败而告终,而大禹治水则取得了成功。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你认为茜茜应该怎么回答?

(3)旅行归来,茜茜准备做一份历史小报,让同学们也能深入地了解大禹。但是到哪里才能找到更加翔实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呢?亲爱的同学,请你帮助她一起完成吧!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B 2.A 3.A 4.B 5.D 6.CA 7.D 8.D 9.A 10.C 11.C 12.D 13.D 14.C 15.B 16.D 17.C 18.C 19.A 20.A

二、读图简答

21.(1)半坡原始居民住在固定的房屋中,从加工谷物用的石磨盘、石磨棒可以知道他们已经学会种植谷物,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2)从彩绘图案中的鱼和鹿的形象,可知半坡原始居民还过着捕鱼打猎的生活,用以作补助食物。

(3)洞穴里潮湿阴暗,不利于人类的身体健康;洞穴生活可能存在水淹、野兽侵扰、等不安全因素;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已经在从事原始的农耕、饲养和纺织,决定了他们必须过稳定的定居生活。 三、分析材料

22. (1)因为在元谋县发现了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会制造不同用途的石制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3)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我们要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等。(言之有理即可) 18.(1)正确;黄帝、炎帝;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没有;龙的形成记录了古代民族发展的聚合过程 ,反映出不同部落之间从战争走向联合,进而构成华夏族主题的历程。

(3)提示:两者之间的区别:远古传说是在文字发明之前人们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一种对上古时代历史的夸张;历史事实是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两者之间的联系:远古传说中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是真实的历史,并已被考古发掘所证实。 四、阅读判断

23.(1)错误;山顶洞人已掌握了人工取火技术,他们不会因火种的熄灭而不得不吃生食。

(2)错误;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依靠这种简陋的工具,是不可能单独捕获猎物的,他们过的是群居生活,集体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因此,两个人争夺猎物的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

(3)正确;半坡人已经能够建造半地穴式房屋,过定居生活。

(4)错误;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而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不可能是邻居。

(5)正确;六七千年前,北方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经开始种植粟,而南方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经开始种植水稻,并逐渐形成了不同的饮食习惯,至今南方人喜欢吃米饭而北方人更喜欢吃面食。 五、探究题

24.(1)禅让的传说、大禹治水、“禹传子,家天下”。

(2)我国远古民众与大自然抗争的大无畏精神,无私奉献、以身作则、坚持不懈的优良品质,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精神以及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的聪明才智,人类与环境应和谐相处等。(答案多元,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3)可以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或登陆相关网站,也可以进行实地考察等方式搜寻更多有关大禹的事迹材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sz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