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教学模式分析

更新时间:2023-11-28 20:4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教学模式分析

作者:杨阳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年第42期

摘 要: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我们的数学教育教学观念有了较大的改善,对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主动对以往的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并提出相关的改进策略。本文主要是根据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原则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 ,供广大一线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模式 创设问题情境

学习数学少不了对问题的发现,没有问题就相当于没有数学。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探索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是最有效的,比如利用他们好动,喜欢探索和发现这一特点,我们可以把数学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探究,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数学的“问题情境”主要是通过问题的形式把学生从已知的知识中引入到新的知识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去探索求知,最后形成一种教学情境。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把原来传统的单向传授式教学转变为以“生”为本,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活动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还可以让学生灵活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并在活动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1] 一、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

在进行数学课堂活动时,根据不同的需求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增加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创设问题情境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他可以帮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灵活运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深入探索,进行创造性学习,从而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以发展。

1.探究性。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创设时,要考虑到这个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创设问题情境,主要是让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探究心理,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积极参与到新知识的探究学习中。[2]

2.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是哪一种学习,都离不开兴趣的培养,它是激发孩子求知欲的心理基础。每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都有不一样的特点,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尤其是学生的兴趣爱好方面,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创设出一个个有意思、富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犹如游戏、故事等的情境导入,使学生对该教学内容产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有效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sm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