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毛概知识点总结

更新时间:2023-12-16 16:0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必要性:P2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应该了解中国历史状况社会状况,认真地概括提炼。)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思想,要让国人接受,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党在新时期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时代背景、历史根据、现实根据:(P11) (1)理论基础: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继承 (2)时代背景: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的科学把握

(3)历史根据:对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 (4)现实根据: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是因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新时期进步原因 新时期依赖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1.1921~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萌芽阶段。1927~1935土地革命时期,形成阶段。毛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标志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2.1927~1935抗日战争时期,成熟阶段。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3.1945~1959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发展阶段。进一步剔除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找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进行探索。 2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7.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 (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3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1)时代背景: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P13)

(2)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P14) 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P19)

5.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6.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确犯有严重错误,但是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将他所犯错误同毛泽东思想区分开来,有利于我们准确理解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时代背景&实践基础: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动。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反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邓小平三起三落)(P22) 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5.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国家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

二、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P26

1、对中国社会注意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知道思想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时代背景&实践基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P27)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科学内涵。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党的理论政策和各项工作要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的理论政策和各项工作要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要求。)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理论政策和各项工作要坚持从人民利益出发,发挥人民积极性,使他们获得利益。)“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前提;发展先进文化是重要思想保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3、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2、形成、背景。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2.我国在新世纪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3、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指导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注意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XX的集中体现。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战略思想。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P44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1.一切从实际出发。2.理论联系实际。3.实事求是。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为什么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所谓理论精髓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又体现最本质的东西。正是由于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经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2.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十六大依赖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精神。 二、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四、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近代中国国情

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革命性质 (1)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P65)

(2)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3)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P66)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客观条件: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以及世界形势的新变化(P66)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p69

1.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2.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根本动力是工人和农民。3.领导:帝国主义要将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无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中国无产阶级的强大和革命的彻底性,只有它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4.性质和前途: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1.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2.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3.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思想: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中,分析了处于白色政权包围的环境中,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P79)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

(1)依据: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在近代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在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P80 (2)内容:把立足点从城市转入农村,发动和依靠农民群众,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以农民为主体的土地革命战争,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最后占领城市,夺取全国胜利。(P80) 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是国民革命时期受到革命洗礼、并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的地方; 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又一客观条件;而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P81)

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三大法宝。1.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包含两个联盟:工农联盟

和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强调武装斗争并不意味着忽略其他的斗争形式。3.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1、为什么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新中国成立,标志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2.新民主主义要不断扩大国营经济,同时逐步将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改变为社会主义经济。3.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2、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可能性:P95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农业社会主义该着道路:

1)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相合作道路。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3.)正确分析农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4.)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2、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P\\99 3、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2.)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3.)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一、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成立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P109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二、当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1、关于三个主体三个补充。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主张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是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的许可范围内进行自由生产是补充,在流通领域,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的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提出了计划指标必须必须切合实际,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的观点,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必须兼顾,直盯计划必须做好物资。财政,信贷平衡的观点。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1、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内容: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科学内涵:(1)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1.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来看,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之所以没有搞清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离开生产力抽象谈社会主义,误以为只要不断改变生产关系,提高共有程度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甚至以季节斗争为刚取代生产力发展,更没认识到社会主义还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2.从中国具体国情看,我过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更加突出,解放发展生产力问题就更重要。3.从时代特征看,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新的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世界各国都在抓住时机,加快发展,只有突出发展生产力发展在社会主义本质中作用,才能自觉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不断发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并证明社会主义优越性。 (2)突出情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1社会主义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技水平2 社会主义本质轮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1、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里,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2.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3、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三: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深化的认识,也是党实现其承担历史责任的需要。

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打过,能不能解决号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事业兴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着,选择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相信它能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 1.)只有紧紧抓住这个要务,党才能在新世纪新阶段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承担起历史责任,因为不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住过统一和促进世界和平号都要靠发展

2.)只有把发展作为主题,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不断巩固和加强党的群众基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想前进,通过多待人的努力,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使人民得到更多

实际利益,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

3.)也只有靠发展才能税负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坚定社会主义和住过前途的信念和信心。总之,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都要靠发展发展是硬道理,硬就硬在这里。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P127 四、科学技术史第一生产力 科教兴国战略:p129 人才强国战略:P129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过最大的实际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p133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p137~139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p146及其主要内容P14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1.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3.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4.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2.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民族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3.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知道,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1、三步走战略的内容。1.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2.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3.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三步走战略的特点。1.坚持了雄心壮志与实事求是的统一。2.把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结合起来,坚持了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统一。3.明确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4.提出了战略具有长期性。 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十七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友好又快发展。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改革开放式一场伟大的革命

1、对外开放的必要性。1.当今的世界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3.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4.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它们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毛泽东指出,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P164)

2、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理论。

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的生产力的要求,是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2.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3.把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4.提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一、改革是全面地改革

1、三个有利于思想内容。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即要以1)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2)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3)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三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

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P168) 遵循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P169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辩证关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只有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才能在国际上获得较高的信誉,吸引更多的合作者,才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积极利用外国的投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取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以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二、怎样理解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所谓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所谓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内陆省区的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所谓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扩展到能源、交通的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业等。 三、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2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3)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对开放型经济中产生的风险和问题要做好充分地准备P175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体制的选择过程

1.我国20世纪50年代逐步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主、客观条件:

(1)主观:当时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中注意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P177-178)

(2)客观: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P177)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市场经济的优势和缺陷(P182)

(1)优势: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2)缺陷: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1.)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他们都是经济手段;

2.)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的两种手段,他们对经济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发挥的主要作用:

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国家规划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应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等等。(P182)

三、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共性:1.从资源配置方式来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2.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3.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4.从经济运行看,法制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没有的。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1.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依据是:

a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b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c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注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 2、非公有制经济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a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b通过竞争,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c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会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还会带来一些与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可谓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

新提供借鉴。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1、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的必然性: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3.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这决定了社会还不具备实行按需分配的条件。 二、多种分配制度并存

按生产要素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2.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3.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A 正确认识先富和共富的关系:先富是实现共富的捷径,共同富裕并不等于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奔向富裕是一个有先有后、有快有慢逐步实现的过程,要求所有人、所有地区同时、同步、同等富裕起来是不切实际的,必须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共同富裕的构想正是这样提出来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先富不是目的,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和手段;强调共富并不是要否定先富。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距的必然性:

1.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不同;2.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

4.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B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分配理论的的发展过程:党十四大以来,提出兼顾效率和公平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方面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十六届五中全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P200

第四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 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速度与效益的关系:

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认识也不断深化,越来越感到国民经济发展要速度“快”,而且还要质量和效益“好”。在不断总结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对“好”字不断充实内容。从原来的“效益比较好”相继增加了“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要求,进一步突出了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无论是从现实出发还是从未来着眼,都要求我们必须“好”字当前,坚持“好”中求“快”,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加强自主创新(P205) 3.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科技人才(P206) 4.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特征:

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P206) 5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P205)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做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P207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大意义

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节省资金和资源消耗,提高资金和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不足和资金短缺的矛盾;

b提高消费品的档次和质量,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c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d第四,可以促进科技进步,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3、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含义: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是与实施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工业化,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P210)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P211)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现代农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它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战略思想的继承的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措施,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国农村的发展展现了美好蓝图,开辟了广阔道路。 (3)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

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作出的正确选择。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也是协调人和自然、人和地球关系的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一.1.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方针: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P220)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2.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二、人民民主

1、我国现阶段人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共性:

1.)性质相同,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都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新型民主;

2.)作用职能相同,都承担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扩大人民民主,镇压敌对势力反抗,保卫和巩固革命成果,领导和组织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

3.)历史使命相同,都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社会不平等,为未来过度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2、人民民主专政的个性:

1.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来看,在过渡时期,参加国家政权的不仅有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还有民资资产阶级;

2.从党派之间的关系来看。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

3.从概念表述上看,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全面、更明确的表示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的区别:p225 2、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具体措施:

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加强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优化组成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P227) 四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8个民主党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c.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领导) e.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f.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也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g.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团结和民主

j.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2、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中国共产党和个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各个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五 民族区域自治制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政治基础和现实条件:(P232)

1)历史依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2)政治基础: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

3)现实条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得差异度 六、基层群主自治制度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是因为:一方面,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另一方面,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发展基层直接民主,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民主素质 ,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进一步创造条件。 第二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的含义及其重要意义:

(1)含义: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P236)

(2)重要意义:(P237)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a.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b.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c.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d.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p238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1、如何深化政治体制改革:1.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一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以曾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民主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既要态度积极,又要步子稳妥;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绝对不能照搬西方政治模式。

二、民主、自由、人权(P243-247)

民主的形式是多样性的,没有统一的标准。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抽象的、绝对的,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历史传统、文化结构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民主、自由、人权,核心是民主。总之,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本质上优于和高于资本主义,在实现民主、自由和人权方面不受资本和金钱的束缚。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分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的不同本质。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马列、毛邓三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这里培育四有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P253-254) 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d.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e.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P255-256)

(1)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相互关系: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有发扬了我们党优秀革命道德传统概括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鲜经验,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精神和时代风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的结合,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第三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其现实依据在于:

1、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2、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3、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二、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与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2.)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3.)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4.)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2、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2.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3.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理论意义:1.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2.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3.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二,实践意义: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2.)使社会更加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利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3.)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的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4).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5.)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

和依靠力量。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它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能性: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治保证。 ②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提供更充分的物质保证。

③在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为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④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这些又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保证。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p283 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a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b 优化教育结构 c 推进教育改革创新d 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a 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 b 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c 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 d 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a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b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c 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a 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B 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c 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d 发展社会求助与慈善事业e 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f 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g 把解决住房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5、建设基本医疗卫生制度:p289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p289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同意的构想

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第二节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二、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 三、和平解放台湾方针

1、“一纲四目”: “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1、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陈诚、蒋经国亦悉由蒋意重用2、所有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3、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征得蒋介石同意后进行4、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第三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具体来说:1一个中国2两制并制3高度自治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 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6积极洽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关系、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10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

重要意义: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的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会造成的不良后果。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5.“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第四节 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的重要发展 一、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的重要发展 二、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胡四点: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2.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3.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4.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1.明确提出反对和遏制“台独”是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2.提出两岸关系现状的定义,丰富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3.提出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和平友好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4.强调和平统一工作也要体现以民为本、为民谋利;5.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一、国际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认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2.邓小平时代主题的判断的依据:1.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2.和平发展是当今两大带有全球性战略的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3.和平与发展史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4.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问题已经解决。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的原因:1.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2.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3.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1.坚持独立自主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2.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3.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2、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族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3、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4、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2、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3、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三、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原因:1.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是时代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2.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3.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目的在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党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4.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有利于增强全社会创造的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 第二节 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任务:

内容: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任务: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服务,为促进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服务。 三、加强党对同一战线的领导

四、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第三节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二、建立巩固的国防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1、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军队全面建设:革命化是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现代化是军队建设的中心任务,正规化是军队建设的基础 2、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3、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是解决包括国防建设在内的当代中国所有问题的前提和基础b 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使国防和军队发展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c 积极探索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路子d 增强全民国防观念

三、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1、“三个提供、一个发挥” 1)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2)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3)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持4)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四 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1、按照信息化的要求,积极创新发展军事理论 2、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 3、继续对我国的体制编制进行改革,使之更趋合理

4、围绕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符合发展 5、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1、性质和阶级基础:工人阶级 /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为什么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呢?A 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B 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C 也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 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

4、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三、1、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这是因为:

1、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2.从国内看,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要求;3.从党的自身状况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2、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

1、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2、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3、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据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课题。 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关系党党的生死存亡,具有重要意义: 1、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2、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3、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3、我国党群关系的特点:(p37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在组织群众、带领群众进行革命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4、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反腐倡廉建设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一起确定为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

5、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

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正确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根本立足点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 3、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

党对青一代的希望:(P383)

青一代要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统一,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成长为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有所建树的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sd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