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猪场饲养员工作准则

更新时间:2024-05-22 14: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湾种猪场饲养员工作准则

按照集团部署和畜牧公司的要求,为适应猪场管理形式和生产方式的改变,加

强经营管理,加快“三化”养猪步伐,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员工收入,发展养猪业,结合本场实际情况,特制定猪场饲养员工作准则。

工作准则分为全体饲养员共同遵循的通则和不同岗位饲养员遵循的岗位守则。 一.通则:

1. 猪场饲养员必须遵守集团、公司、猪场各项规章制度,树立“预防为主,

防疫第一”的意识,严格执行卫生防疫、消毒制度,做好场区、猪舍、猪床、各种工具及人员消毒,防止外疫侵入和内疫发生。

2. 明确工作指标和工作要求,敬业爱岗,学习科学养猪知识,遵守饲养管理

技术操作规程和工作日程,努力完成各项任务指标。

3. 服从领导,听从安排,履行岗位守则,做好相互之间的配合,与分场领导

及兽医共同做好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科学生产。

4. 掌握猪群底数及猪群状况,准确熟练地识别猪耳号。保管利用好猪卡,做

到猪卡相符,及时填写卡上所列项目的内容。按时转群,转群时卡随猪走,做好衔接,同时加强管护,避免咬伤,流产等事故发生,做到安全转群。 5. 按猪的类群和生产阶段合理组群。做到公与母分舍,不同用途和不同妊娠

阶段,不同生长阶段要分舍分圈饲养,对重点猪(种公猪、核心群猪、临产猪、发情猪、病猪、弱猪、过肥过瘦猪)要重点对待。 6. 保持养猪的良好环境,及时清除粪尿,保持舍内干净,不潮湿,换气良好,

空气不污浊,温度适宜,猪只饲养密度适当。

7. 利用好、维护好上、下水、电、猪床、仔猪保温箱、饲槽、饮水器、推车

等生产设施和用具,出现故障及时反映,及时解决,保证日常工作正常运行。

8. 用好饲料,做到猪与料相符,定时、定量、少给勤添、看槽饲喂,及时回

收剩料和撒在槽外的饲料。

9. 坚持三看、三及时:看食欲好坏,看粪尿是否正常,看行为表现和精神状

态;及时发现病猪,及时报告,及时治疗。

10. 认真及时准确做好各项生产记录,及时报表。要求记录和实情相符,报表和实数相符。

11. 做好猪的调教,实现三定位。 二.岗 位 守 则

(一) 空怀舍与种公猪舍

1.认真观察母猪发情表现,不漏查,不漏情。

2.发情母猪按配种计划和配种要求,适时配种,不漏配、不错配。 3.及时做好母猪配种记录和公猪配种记录。 4.确认母猪已经妊娠,按时转群。

5.长期不发情,屡配不孕(经2-3个情期配种仍不妊娠)患有生殖疾患的母猪,性欲不强,配种能力弱,受配率低的公猪,应及时向兽医和分场领导反映,

以便采取措施妥善处理。 (二) 妊娠舍

1. 认真观查猪群,发现返情猪及时向分场领导反映并转群重配,避免错过情

期延误配种。

2. 细致周到管护猪群,做好保胎。对母猪不棍打,不急赶,不惊吓,防挤压,

防咬架和机械损伤,避免流产。 3. 根据怀孕日龄逐渐增加喂量,满足胎儿生长发育需要,保持妊母适度膘情。 4. 临产前七天,按时转群。 (三) 分娩舍

认真观察母猪临产征状,做好产前各项准备工作。

1.猪产人在,做好接产和护理,遇有难产、阴道脱、子宫脱应采取应急措施, 并立即通知兽医救治。

2.做好母猪产前减料和产后逐渐增料工作,护理好母猪乳房、乳头,防止乳 房炎。

3.按规程做好仔猪闯三关,防止仔猪下痢,预防僵猪,提高成活率。 4.核心群猪,按要求测定初生重,断乳重。 5.按时做好仔猪、母猪转群。

6.如实填写产仔记录和仔猪变动记录。产床要设床卡,标明母猪耳号、产期、 产仔数及此产仔猪品种。

7.配合分场领导和技术人员,按计划与要求选留优良仔猪并剪耳号、登记。 (四) 保育舍

1. 按大小、强弱分圈,最好一窝一圈。窝活仔猪少的可并圈,每圈10头为宜。 2. 保证舍、床卫生,舍温适宜,换气良好,空气不污浊,不潮湿。 3. 按需喂料,看槽细喂。 4. 严格消毒,病猪及时治疗。

5. 按时转群,动作温和,称重准确。 6. 做好仔猪分类、销售、变动记录。 (五) 育成舍

1. 按体重大小,强弱,性别分圈、密度适宜,四月龄后公母分舍。

2. 建立后备猪群卡,掌握后备猪品种、性别、月龄、头数、体重,做好四月

龄、六月龄猪选留。

3. 根据后备猪月龄和体重,对可参配的后备猪建立单猪卡片,并上报分场领

导及技术人员,及时转群参加配种。不合格后备猪淘汰育肥或出售。 (六) 育肥舍

1. 按体重、大小、强弱分圈,密度适当。 2. 舍内卫生符合要求。

注意观查猪群,有病及时治疗,按时防疫。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3.

4. 体重达标按时出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rv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