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试简答题汇总

更新时间:2023-12-29 22:1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简答题

第一章

一、原始社会教育的一般性质:

无阶级性、非独立性、原始性。 二、教育的产生:

1、原因: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2、条件:人类劳动的进行和语言的形成。 三、学校教育出现的原因和条件

1、学校产生的历史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 2、学校产生的客观条件: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 3、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应用。

第二章:

一、谈一下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性

1、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就是指人认识、适应和改造社会的现有力量与社会发展的现实水平和未来趋势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之间的差异。 2、它的具体表现:

⑴ 从发展的方向上看,社会发展的方向总是力图规定人的发展方向,但是,人的发展在不同程度上又倾向于突破甚至摆脱这种规定。

⑵ 从发展水平上看,社会的发展水平总是制约着人的发展水平,但是,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又力求超越这种制约,从而导致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在水平上的差异。 ⑶ 从发展的结构上看,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也总是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⑷ 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性上看,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是难以避免的。 ⑸ 从发展的特点上看,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同样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

个体的先天性素质、社会环境、个体活动。 三、学校教育的特点:

目的性、系统性、选择性、专门性、基础性。 四、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是劳动者再生产的基本手段

⑴ 教育能够把可能的劳动者转化为现实的劳动者。 ⑵ 教育能够把一般性的劳动者转化为专门性的劳动者。 ⑶ 教育能够把较低水平的劳动者提升为较高水平的劳动者。 ⑷ 教育能够把一种形态的劳动者改造为另一种形态的劳动者。 ⑸ 教育能够把单维度的劳动者改变为多维度的劳动者。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⑴ 教育能够传递和传播科学知识 ⑵ 教育能够发展科学

五、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能够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2、教育能够促进政治民主化

3、教育能够制造政治上的舆论和思潮 六、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能够传承文化:教育可以传递和保存文化;教育可以活化文化。 2、教育能够改造文化

3、教育能够创造、更新文化 七、教育诸社会功能的联系与特点

1、教育诸社会功能的联系:整体性、矛盾性。

2、教育社会功能的特点:间接性、隐含性、潜在性、迟效性、超前性。 八、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⑴ 生产力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⑵ 生产力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 ⑶ 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结构

⑷ 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政治对教育的制约:⑴ 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 ⑵ 政治制约着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⑶ 政治制约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3、文化对教育的制约:⑴ 重功轻利发展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的影响 ⑵ 重共性轻个性的教育价值观 ⑶ 重服从轻自主的教育价值观 ⑷ 重认同轻创造的教育价值观

九、教育的人的制约性:⑴ 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对教育的制约 ⑵ 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教育的制约 ⑶ 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对教育的制约 ⑷ 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对教育的制约 ⑸ 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性对教育的制约 ⑹ 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对教育的制约 十、教育的相对独立性:⑴ 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 ⑵ 教育的存在具有必然性 ⑶ 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⑷ 教育具有继承性

⑸ 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第四章

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历史回顾

1、原始人对“完整”的人的朦胧向往 2、古希腊人对“和谐发展”的追求 3、文艺复兴的理想:塑造完善全面的人

4、近代资产阶级的信念: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和能力 5、空想社会主义的最高目标:“全面发展的人” 6、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⑴ 人的发展是与人的活动相一致的 ⑵ 旧分工是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源

⑶ 社会化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并提供了可能。 ⑷ 自由时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⑸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进程

⑹ 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素:① 体能、智能 ② 活动能力

③ 道德品质 ④ 情感、意志、性格

三、教育目的观包括:人文教育目的观、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 四、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哲学基础与基本特征

1、哲学基础:① 人性不变;② 理性是人的最高价值;③ 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2、基本特征:① 追求永恒化 ② 追求理想化 ③追求人性化的教育目的 五、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哲学基础与基本特征

1、哲学基础:① 实在是变化的而不是永恒的 ② 事物应该具有有用性 2、基本特征:① 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适应性 ② 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功利性 ③ 重视科学教育

六、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基本精神

1、科学精神是教育目的的基础 2、人文精神是教育目的的价值方向

七、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①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② 坚持培养劳动者 ③ 坚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八、五育的相对独立性:各自都有自己特定的内涵、任务、内容和方法。

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较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的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的教育 体育:使学生掌握健康和运动的知识,形成运动技能和卫生习惯,发展他们的体力和运动能力,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的教育。

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生产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能力。

九、五育之间的联系:

他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德育在:全面发展中起着灵魂与统帅的作用,它为人的发展提供方向。

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它为人的发展提供知识基础和智力支持。 体育在:全面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体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美育在:全面发展中起着动力作用,美育使学生在丘疹、向善、趋美的过程中达到身心发展。

劳动技术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实践能力,它是实现个体与社会协调统一、和谐发展的纽带和桥梁。

第六章

一、教师的专业发展: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二、教师劳动的特点:示范性、创造性、系统性、学习性

三、教师的社会地位:专业地位、经济地位、政治地位、职业声望 四、对教师社会角色的研究有:① 道德权威论 ② 文化传播论 ③ 双重角色论 ④ 文化协调论 五、教师角色期望有:社会期望、学生期望、教师自身的期望

① 对教师角色形象的自我期望有道德中心型、教学中心型、学术中心型 ② 对教师职业角色的自我期望有雇员取向型、学生领导型、专业人员型等 六、教师的基本素质:专业精神、师德修养、业务素质

七、教师的前瞻性素质:① 教育家的意识 ② 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 ③ 教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④ 健康的心理素质 ⑤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⑥ 法律意识

第七章

一、课程的类型:⑴ 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属性) ⑵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组织方式)

⑶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

⑷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要求) 二、课程结构的要求: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三、影响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⑴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⑵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⑶ 基础与创新的关系 ⑷ 分化与综合的关系 ⑸ 结果与过程的关系

四、课程的现代化:⑴ 课程观念的现代化 ⑵ 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⑶ 课程实施的现代化 ⑷ 课程评价的现代化 五、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编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① 加强基础与更新内容 ② 怎样处理普通中学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 ③ 关于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 ④ 关于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

六、课程编制模式:① 目标模式(泰勒,关键) ② 过程模式(斯滕豪斯) ③ 探究模式(施瓦布) ④ 批判模式(阿普尔) ⑤ 情境模式(基尔贝克)

七、课程编制的常用方法有:① 主观法 ② 客观法 ③ 经验法 ④ 活动分析法 ⑤ 实验法

第八章

一、教学的作用: 1、授受基础知识 2、形成基本技能 3、发展基本能力 4、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二、现代教学观的演变趋向:1、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

2、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3、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 4、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5、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6、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三、教学系统的特性:1、独特的要素 2、组合性特征

3、独特的结构与功能 4、表现的多样性

四、教学过程的环节:1、明确教学目标 2、激发学习动机 3、感知教学材料 4、理解教学材料

5、巩固知识经验 6、运用知识经验 7、测评教学效果 五、教学原则:1、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

4、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 5、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 6、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 7、理解性和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

8、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1、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⑴ 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基本要求) ⑵ 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内在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⑶ 注意科学性与思想性的自然有机结合

⑷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⑴ 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基本要求) ⑵ 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⑶ 利用必要的乡土教材或补充教学材料 3、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基本要求)

⑴ 教学重视“双基”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发展学生的能力 ⑵ 明确各门学科发展能力的具体任务 ⑶ 要进行启发式教学和提倡探究式学习。

4、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基本要求) ⑴ 既要有效地发挥主导作用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⑵ 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和课程资源 ⑶ 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5、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⑴ 要重视直观教学 (基本要求) ⑵ 要遵循学生认识规律

⑶ 要重视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6、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⑴ 大体按课本内容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基本要求) ⑵ 突出重点与关键 ⑶ 遵循学生的认识顺序

7、理解性和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⑴ 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知识

(基本要求) ⑵ 重视组织多样化的、有价值的练习和复习。 ⑶ 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记忆力 8、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基本要求) ⑴ 教学要有统一的基本要求

⑵ 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

⑶ 采取有效措施使有特长和有突出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⑷ 热情关爱和帮助后进生转变提高

第九章

一、教学方法的分类:形态分类、行为主义分类、主体分类、三层次分类 1、形态分类:⑴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⑵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⑶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⑷ 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 2、行为主义分类:⑴ 呈现方法 ⑵ 实践方法 ⑶ 发现方法 ⑷ 强化方法

3、主体分类:⑴ 提示型教学方法 ⑵ 自主型教学方法 ⑶ 共同解决型教学方法 4、三层次分类:⑴ 操作性教学方法 ⑵ 原理性教学方法 ⑶ 技术性教学方法 二、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⑴ 教学的具体目标与任务 ⑵ 教学内容特点 ⑶ 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 ⑷ 教师自身的素养

⑸ 教学方法本身的特性 ⑹ 教学实践和效率的要求 三、教学方法应用原则:⑴ 要发挥教学方法的整体功能 ⑵ 要坚持启发式教学指导思想 ⑶ 要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方法 ⑷ 坚持灵活性,渗透教育机智 四、学习策略的教学原则和方式

1、教学原则:特定性、生成性、有效的监控、个人效能感

2、教学方式:① 通用学习策略 ② 学科学习策略 ③ 交叉式学习策略

五、教授策略:呈现技巧、内容转化策略、指导行为策略、教学管理策略、课堂强化技术 六、教学评价的类型:⑴ 他评价和自评价

⑵ 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⑶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七、现代流行的教学组织形式

1、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全班上课、班内分组教学、班内个别教学 2、辅助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外教学、现场教学 3、特殊的教学组织形式——复试教学

八、备课的内容:钻研教学材料、了解学生、设计教学样式、拟定教学计划。 九、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① 目标明确 ② 内容正确 ③方法恰当

④ 教学组织严密 ⑤ 教学效果优异

十、课外辅导的基本要求:① 要因材施教

② 指导学生独立思考、钻研,让学生形成适合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③ 发挥集体优势,组织学生开展互帮互学活动。 十一、考查(包括):课堂提问、作业检查、书面测试等方式。

第十章

一、德育的功能:

⑴ 德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

① 制约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方向 ② 满足个体自我完善的需要。 ③ 激发和调节个体的智能发展 ④ 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 ⑵ 德育对教育的导向功能

⑶ 德育对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功能:① 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培养合格公民

② 传播和倡导为社会稳定与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意识、观念与舆论 二、现代德育观:⑴ 德育实体观 ⑵ 德育双重价值观 ⑶ 德育主体观 ⑷ 全方位德育观 三、德育目标的特点:社会性、层次性、参照性

四、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① 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

② 集体主义教育 ③ 劳动教育 ④ 民主、法制教育 ⑤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 ⑥ 社会公德教育

⑦ 人生观与世界观教育 ⑧品格和文明行为教育 五、德育过程的组织要求

⑴ 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组织教育性的活动与交往⑵ 激发受教育者的心理内部矛盾,发挥他们的道德主体性。促进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

⑶ 增进各个层级、各个方面教育力量的联系与沟通,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保持教育影响的连贯性、一致性、长期性和长效性。

六、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① 说服法 ② 角色扮演法 ③ 情境体验法 ④ 合作学习法 ⑤ 榜样示范法 ⑥ 实际锻炼法 ⑦ 品德评价法 ⑧修养指导法

第十一章

一、班级的功能:① 归属功能 ② 社会化功能 ③ 个性化功能 ④ 选择功能 ⑤ 保护功能 二、班主任的职责:① 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② 全面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③ 组织和指导各类班级活动的开展 ④ 协调和整合校内外的各种教育力量 三、班级群体的发展: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合作群体、集体 四、班集体的培养:①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② 建立和健全班级组织机构、规范

③ 确立班级群体的共同目标 ④ 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⑤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五、班主任对学业不良及其指导:① 激活学习动机 ② 消除厌学情绪

③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④ 改进学生评价方式 ⑤ 改善班级环境,促进班级人际互动 六、 班主任对于品行不良的矫治:① 了解情况 ② 分析原因 ③ 采取策略 ④ 反馈调节 ⑤ 巩固强化

七、学生评价及其发展趋向:① 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 ② 注重质性评价甚于量性评价 ③重视过程评价甚于结果评价

④强调评价的真实性和情境性,注重学生的参与性 ⑤ 强调多元评价 ⑥ 鼓励评价中的合作行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re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