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三情”教学法实验报告

更新时间:2023-12-21 21:0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中语文

“情境·情趣·情商”教学法

实 验 报 告

湖南省宁乡县第十四中学

语文实验课题组 二OO四年十月

课题主持人简介

戴石奇,男,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学一级语文教师,《语文报》“特约通讯员”,县文学协会理事。自1996年参加工作以来,撰写的《浅谈词语附加意义的理解》、《中学生性知识教育探析》、《文章不妨千次磨——谈作文的修改》、《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探析》、《对比喻的再认识》等论文获国家、省、市、县级奖励,其中《中学生性知识教育探析》在全国优秀教研教改论文评审活动中获一等奖,并刊发在《今日中国教研》上,《课堂情境创设探析》刊载于《中国基础教育论文大全》。曾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省、市、县级课题4项,国家级课题“自学能力辅导艺术”、省级“文化宁乡·青铜”课题研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活学生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八年多来,撰写通讯报道五十余篇,其中《科技雏鹰》、《创新园里的拓荒牛》刊发于省级刊物《发明与创新》上。担任文学社辅导老师,辅导学生作品上百件见诸报刊杂志,担任荷花文学社辅导老师四年,荷花文学社被评为“全国十佳百优社团”,本人获得“全国校园文学园丁奖”。

附:邮 编:410600 地址:湖南省宁乡县第十四中学 联系人:戴石奇 电话:0731—7882963、13016168665

1

高中语文“情境·情趣·情商”教学法

实 验 报 告

宁乡十四中课题组

我校从2000年下学期至2004年上学期,在语文组中开展“情境·情趣·情商”教学法课题实验,取得了可喜成绩。现将四年的理论和实验方法的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立题背景

1999年下学期,我与“钥匙方略·全语文”课题组联系,创建了“四步三维”教学法实验课题,成为“钥匙方略·全语文”实验课题的子课题。2000年下学期,我由宁乡县第六中学调入宁乡县第十四中学,学校地处县城,生源大都是三类、四类学苗(一、二类学生均被重点中学录取)。这些学生不但文化素质差,而且各种非智力因素更差。造成学生综合素质差的因素很多,但是通过深入调查表明:非智力因素是其中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也就是说,学生学习不好,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商”不高,而是他们的“情商素质”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挖掘造成的。因此,语文组率先实施“三情”教学法,试图在语文教学中探索出一条创设情境——激发情趣——发展情商的新路子。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健康的心理素质、科学的学习习惯,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我将这一设想与“钥匙方略·全语文”课题组的郭士丰老师联系,得到了郭老师的充分肯定,于是以“三情”

2

教学法取代了“四步三维”教学法,成为了“钥匙方略·全语文”课题的子课题,在宁乡十四中语文教学中得以实验。

二、理论依据和教学原则 1、理论依据

⑴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的本质特点就是把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作为根本的教育目标。

⑵布鲁纳的“发现教学”理论。布鲁纳认为,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按自己观察事物的特殊方式表现学科知识结构,借助教师或教师提供的其他材料去发现事物。

⑶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任务、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教师对教学过程作出的一种目的性非常明确的安排,是教师有意识地、有科学、有根据地选择一种适合于某一具体条件的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整个教学过程的模式,组织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以保证教学过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发挥一定标准看来是最优的作用,获得可能的最大效果。

⑷“大语文”教育观。“大语文”教育观的特点在于它的人文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语文教学不能满足于课堂教学和教材内容的学习,应将学生课内的学习、教材的学习与课外的学习、语言应用的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

⑸霍姆林斯基“全面发展”的教学理论。

3

2、教学原则

⑴突出学科特点,坚持愉悦学习原则。

语文是基础,是工具。学生十来年的有意无意学习,课内外无处不在的听说训练,使得语文基础知识储备较为丰富。因此,学习中可应用“乐学法”,调动储备,激发兴趣,发展创造力,充分挖掘潜在的非智力因素。

⑵注重教学相长,坚持师生一体化原则。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只是比学生有个学习的提前量,未知知识很多,在学习中,应是辅助学生的“策导者”,是学生学习的“中介元素”,更重要的是其本身也是学习者,与学生一起分享学习的乐趣,在充满情趣的教学环境里,力求超越学生的学习步伐,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

⑶实行平等教学原则,体现“合作学习”的原则。

在讨论磋商中,教师与学生都是主动者,学习地位平等。师生树立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独立学习探究的自学习惯,以个人的兴趣学习语文,充分发挥个人潜质,不单消化知识,而且创造知识,对于学习者,则为互相鼓励、互相学习。在同一水平线上寻求相同的感觉,体现平等愉悦的合作精神、共同进步。

三、实验过程与措施

1、认真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四年来,我们认真学习国内外教学理论和方法,特别是素质教育

4

理论,使我们认识到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开发人的身心潜质,培养人身心素质,养成人的健全个性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语文教学过程要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的学习,积极自觉的将祖国的文化精粹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养料,促进各项素质的全面提高。同时,学习了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基本理论、班巴斯基的最优化理论以及美国著名作家高尔曼的《情商·智商》和其他理论和著作,从而转变了教学思想,更新了教学理念,形成了“三情”教学法的基本特征:教学对象——全体学生;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学关系——师生“和谐”、双边互动;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激励情商;教学评价——步步评价,鼓励成功。

2、按部就班,做好各项具体工作。

四年来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的严谨的科学态度计划好各个年度的工作计划,并写出相应的阶段性总结。课内、课外相结合,充分运用两条腿走路,课题研究开展得有声有色。

⑴准备阶段(2000年9月——2001年元月)

首先将整个研究思路交予语文组全体老师,然后大家一起座谈交流,各抒己见,使全体语文组教师对课题有一个初步印象。在全组教师对课题有初步认识之后,我们从座谈会中分析各个教师的特点、特长、研究深度和可塑性各个方面,确定课题研究小组核心成员:

姓 名 性别 年龄 其 他 5

戴石奇 欧阳赞华 彭志群 龙峥嵘 男 男 男 男 32岁 校荷花文学社指导教师 34岁 语文教研组长、宁乡县教研室助理教研员 27岁 校办公室主任 25岁 语文教师 具体分工为:戴石奇老师负责校园文学建设(第二课堂);欧阳赞华、彭志群、龙峥嵘重点负责课堂教学(第一课堂);确定研究小组核心成员所教班级为实验班级,并确定语文组全体老师为课题组成员。同时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彭建明 副组长:彭主文 组 员:周志文

秦有才

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副校长 副校长 教科室主任 教务主任

廖建益

⑵具体教学实施阶段(2001年2月至2003年9月)

2001年上学期在戴石奇、欧阳赞华、彭志群、龙峥嵘所带七个班级中实施,由课题研究小组核心成员各自负责。以200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为实施主体,由戴石奇、龙峥嵘老师负责组织实施;2002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由彭志群老师组织实施;2003年入学的高一新生则作为最后的实施主体,由欧阳赞华老师负责组织实施。

⑶理论总结阶段(2003年10月至2004年7月)

2003年下学期到2004年上学期,对课题进行全面的理论总结。

6

3、以学校荷花文学社为阵地,积极开展第二课堂。

四年来,我们先后组织开展了文学讲座、征文、文学联谊、诗词朗诵、演讲比赛等活动。先后邀请原市文联主席李少白、县文协主席姜福成以及诗人郁青等进行了文学讲座,邀请《小溪流》主编黄亦鸣一行来校指导写作,邀请原《宁乡日报》记者廖曙光、刘轶军等来校进行“小记者培训”活动。先后与宁乡四中、宁乡十三中、玉潭中学等学校文学社团进行联谊活动,组织开展“见明杯”诗歌朗诵比赛以及征文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从而激发了文学社成员乃至全体同学对文学的兴趣,提升了他们的写作水平。

四、实验结果

1、探索了创设情境、发展情商的方法和途径。

四年的实验,老师们在语文教学中探求了一些创设情境,激发情商的新思路,如戴石奇老师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了课堂情境创设的三种方法:激发情感、创设情境;巧设悬念,创设情境;应用媒体,创设情境;欧阳赞华、龙峥嵘等老师发现了“激励”在情商培养中的妙用,探索出情商激励的种种方法,如氛围法情商激励、暗示法情商激励、活动法情商激励以及欣赏法情商激励等。老师们还在教学理论上进行了有益探索,撰写的论文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

姓 名 作品标题 时间 发表刊物 获奖等级 7

戴石奇 《中学生性知识教育探析》 2003.10 《今日中国教研》 国家一等 《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探析》 2002.10 《中国基础教育省二等 论文大典》 《中学生作弊状况的调查与2002.12 思考》 市一等 龙峥嵘 《厚积薄发,练就点金之指》 2002.10 《用坦诚激励之语,燃学生2003.1 希望之火》 《用信息技术之舟,拓语文2004.7 教学新路》 国家一等 市一等 省二等 欧阳赞华 《教师应教思》 彭志群 《语文研究性学习初探》 2003.2 市一等 市二等 市三等 2002.10 《关注学生心理,消除暴力2002.10 倾向》 易毅 邓建明 喻海军 《罗森塔尔效应的启示》 2002.12 市三等 省二等 市二等 《引网络活水,辟作文蹊径》 2004.7 《宽严得法,立体推进——2003.10 我的作文教学观》 罗妞 《以爱来善待学生》 2002.5 市三等 市一等 《实施挫折教育,提高青少2003.12 年心理承受能力》 《网络让作文可生动起来—2004.7 —一次议论文写作设计》 省二等 2、进一步挖掘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了学生的情商。

8

学习 动机 为了弘扬民族文为了自己能干一为了家庭的荣誉 没认真想为了什化 (10)15 番事业,能上大学 (8)21 (4)15 (35)3 么 学习 兴趣 广泛、持久、浓有时感到很有兴有点兴趣,但不不感兴趣 厚 (8)27 趣,有时又觉得大 无味 (11)18 (28)8 (10)4 情感 对语文有浓厚的因为教师的原因因为教师的原因为语文难学,感情,愿为他追对语文很有感因,对语文很讨对语文有时喜欢求一辈子 (6)23 情。 (11)21 厌。 (12)3 有时讨厌 (28)10 自信 意志 坚决要学好语自信能学好语对学好语文信心对学好语文一点文,不为任何因文。学好语文意不足,碰到困难信心也没有。 素所影响。 (6)20 志较坚定。 (14)26 垂头丧气。 (21)5 (16)6 注:()中为前测人数。

3、大面积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特别是提高了中下学生的学习成绩。

人数 平均分 S 72.1 72.8 8.5 7.9 差异显著性检验 Z=0.89 P>0.05 差异不显著 及格率% 84.2 83.9 优秀率% 43.9 43.8 实验班 57 对照班 56 上表为实验前测成绩,实验班和对照班各项指标相差不多,平均分差异不显著。

人数 平均分 S 89.8 80.5 6.88 7.03 差异显著性检验 Z=1.89 P<0.05 差异显著 及格率% 100 83.6 优秀率% 89.5 64.3 实验班 57 对照班 56 上表为课题实施一年后,2001年下学期全县期末统考成绩,从上表可以看出,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实验班明显高于对照班。

9

平均分 S 6.91 8.5 差异显著性检验 Z=2.61 P<0.01 差异非常显著 及格率% 92 76 优秀率% 26.3 12.8 实验班 108 对照班 92.8 上表为2003年上学期全国高考成绩,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差异非常显著。

由以上几表说明,我们进行的课题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提高中下学生的成绩。

4、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水平。

四年来,我们以文学社为媒介,不断推介学生作品,使学生作品不断在各级报纸、刊物上发表,如欧英的《最美的风景》、胡杰的《甘愿做一粒沙》在国家级刊物《读写月报》上发表;张英的《外面的世界不精彩》、婧儿的《剪断了长发,剪断了牵挂》、洪勇的《写给我的父母》在省级刊物《小溪流》上发表,还有陶燕如的《玄想女孩》、冯艳的《纯属偶然》在《长沙晚报》发表,刘礼的《爸爸的希望》、王彩《蠢人上大学》在《潇湘晨报》上发表,其他各类报刊杂志还刊发了多篇文学社成员作品。文学社还组织成员参加各种作文竞赛活动,许多成员在各级竞赛中获奖,如周灿红、贺梦莎等在“同升湖杯”创新作文竞赛中获得市级奖励,彭芝婷、杨璐、罗纯等在国家级征文比赛中获得奖励,其他还有许多同学在省、市、县校级作文竞赛中获奖。

五、体会与反思

1、“三情”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学生情商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0

2、“三情”教学法必须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为重点,探索情境创设、情商发展的教育教学新思路。

3、研究过程中随时有可能出现新情况,发现新问题,要求我不断地调整研究计划,使研究达到最佳状态。

4、对课题的研究还需要我们在以后教学中继续探讨。

湖南省宁乡第十四中学 “三情”教学法实验课题组 二OO四年十月

11

附一:

情境·情趣·情商”教学法实验课题

阶 段 性 总 结

一年以来,我们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愉悦式教学为目标,积极探索语文课堂教学“创设情境、激发情趣、发展情商”的新方法、新思路。现具体总结如下:

一、在“情”字上下功夫

课堂良好情境的创设,必须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情”字上下功夫,做到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以情感人。

虽没担任班主任,但我注重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上课一般能提前几分钟进教室,和学生谈谈心、聊聊天,询问询问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课代表这一桥梁,及时了解学生对语文课的意见和要求;对后进学生或不守纪律的学生,既有秋风扫落叶般的批评,也有春雨润物般的爱抚;对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哪怕只一次作业的完成有进步,也能及时予以表扬,这样,使我这样一个语文老师基本上能走近每一个学生,这样为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打下了基础。

二、在“媒体”上做文章

运用媒体,能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复杂为简单,图文并茂,形声结合,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

一年以来,我多次运用幻灯教学,在学习《沁园春·长沙》一词时,在学习阅读理解全词后,让善于美术的学生绘出一幅诗人“独立寒秋”,

12

望“湘江北去”,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图画,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有利于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在教散文《我的空中楼阁》一文时,让学生想象并描绘出霞光万道、天情一色的画面。我还设想,如果有多媒体教室,可以将其制成课件,则更是形神俱备。

三、在“比较”中获乐趣

比较阅读教学,也是创设良好课堂情境的方法之一

一年来,我曾多次运用比较阅读来进行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一直为人称道,我在讲授那段精彩音乐描写时,将其与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这两首诗进行比较,使学生在比较中明确这三篇“摹声至文”在音乐描写中的共同之点、不同之处,了解并掌握摹写声音的一般方法:以声写声,以形写声,以喻写声,正而描写侧面炽托,既通过比较,学生乐于接受也更易于接受,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为此我特写了一篇《殊途同归,展彩纷呈》的小论文。

一年以来,我不断探索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新方法、新途径。但因水平不足,还有很多东西没有挖掘,今后我将进一步去探索、去完善。

总结人:戴石奇 二OO二年元月

13

附件二:

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探析

戴石奇

所谓课堂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学生和教育手段等因素之间相到作用所形成的教学氛围。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会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前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处于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我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的语文课之所以深受学生欢迎,主要是得益于他能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增长知识,受到教育。可见,创设积极和谐融洽的教学情境,对优化教学法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促进个体发展,提高学生素质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如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呢?

一、激发情感,创设情境

所谓情感是人们对于客观现实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情感具有动力、调节、感染、迁移等多种功能,并且具有两极性。积极的情感是人们学习和工作的动力,也是启迪学生智慧的内部冲力;消极的情感则会使人行动消极,从而降低工作和学习效率。教学实践中,却有不少教师只注重知识信息的交流,忽视师生之间以及师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情感交流,以致难以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

14

此,激发学生情感,做到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以情感人,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追求的一种教学艺术。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利用情感因素,使教师情、学生情、文章情“三情合一”,从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呢?我认为教师要善于“传情”。

教师首先应将教材变活,形成新的情感体验,然后通过教学艺术手段和技巧,将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的知识授予学生,把作品中的“情”移到学生心上,让他们受感染、受教育,并努力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感情“移”到教材中去,使之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我们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去考虑做法:

1、创设情景。即渲染课堂气氛,创造浓厚的情景,让学生在此特定的环境中似见其物,辨其形,嗅其味,闻其声,让学生“融景生情”。如讲授碧野的《天山景物记》时,先在黑板上写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疾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接着,利用这些诗句说明这就是边疆风光,然后指出,正是这样的地方,今天却已是塞外江南,这里繁花争艳,溪水淙淙,一派江南景色。现在就让我们跟着碧野同志去领略塞外江南的风光吧!教师这么一讲,便使学生对天山的景物产生了神往之情,对新课的学习情绪必然高涨。

2、领略情调。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情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领略情调的同时而渐入情境。对于不同的风格、不同情调的作品,要善于吟唱。同是诗歌,我们要在吟唱中体味到李白诗歌的

15

飘逸、杜甫的深厚、庾信的清新、鲍照的俊逸;体味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壮志;体味到“大江东去,浪淘尽”的雄壮,“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缠绵。同是散文,刘白羽的文笔热情奔放,杨朔的笔调清新,秦牧的笔触深含哲理……尽管不同的文章情调不同,但只要我们善于激发,善于传情,就可以使学生很好地达到“情感共鸣”的和谐境界,从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二、巧设悬念,创设情境

悬念,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就是人们心理活动中的一种强烈的意念和紧张的心理。悬念给人造成一种跃跃欲试和急于求知的紧迫情境,是感情上的一个闸门。在教学中,我们通过设疑问难让学生带着一种心理上的期待从事学习,以增强求知欲望,训练思想品质,激发学习兴趣,创设良好情境。

阅读教学中审题时,可根据意境巧设悬念。如一教师在讲授《孔乙己》一文时,教师劈头就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孔乙己姓什么,名什么吗?”由于这一疑问精妙有加,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同学们私下争论的同时,纷纷在课文中找根据、找答案,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在讲读中按局部内容设疑,使学生思维向纵向、横向发展,保持学生探索心理,使其思维不衰。于漪老师在讲授散文《雨中登泰山》时,就用一系列富有艺术性的问题,层层递进的设问,给学生造成一个又一个悬念,从而把学生安全地从一个波峰送到另一个波峰。作者

16

启程登泰山时,老师问:(你们看到)“一幅奇景?”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虎山水库的奇景后,老师又往前推进设疑:“尽管黄锦、白沙美景引人入胜,但雨大起来,不得不拐进何处?这里景物有何特点?”……这样环环相扣,学生不知不觉中就过了这节课。在结语中,也可按主题意境巧设悬念。课文讲完了,然后按主题内容延伸设疑,激起学生课外探索的兴趣,开拓思路,拓展课堂教学的外延。我在讲授《项链》一文时,在分析完文章后,又给学生设置悬念:当马蒂尔德发现自己十年辛劳偿还的项链是赝品,她肯定会产生复杂的感情,那么她到底会怎么做呢?请以《马蒂尔德发现项链是假的后》为题,展开想象,写一篇作文。这样,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大增,从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三、应用媒体,创设情境

所谓媒体,主要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电化教学、幻灯、录音等现代化教学工具。运用媒体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复杂为简单,图文并茂,形声结合,从而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

我在讲《风景谈》一文时,首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六幅风景画,在课堂上通过幻灯展现出来,让学生根据画面内容,结合教材,给每一幅画拟个标题。这样,利用媒体,图文结合,形象具体化。

在古诗教学中亦是如此。在讲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则让学生发挥再造想象,将无形的画面变成景观图。通过讨论、整理,一幅栩栩如生的《赤壁江山图》出现了:大江两岸怪石嶙岣,犬牙交错,陡峭的山峰,昂然挺立,直插高空,江水滔滔,浪花飞溅。老师在讲

17

授《雨霖铃》时,运用多媒体展示出“长亭古道,兰舟催发”,“杨柳岸晓风残月”等画面,并配上低沉的音乐,让学生入情入境。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应充分发挥多媒体在素质训练中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多种媒体的使用与操作来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培养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也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的必然途径,它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探索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的途径和方法,以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18

附件三:

湖南省宁乡县第十四中学荷花文学社——首届“十佳百优”文学社团

加强社团组织建设 构建文学交流平台

打造文学社团品牌

宁乡十四中荷花文学社创建于1998年秋,它是学校教科室、校团委、语文组共同组织创办的校园文学社团,现已成宁乡十四中标志性的学生社团。

荷花文学社是教育教学理念更新,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产物。世纪之交,学校领导审时度势,以开放的眼光和心态狠抓素质教育,着力于校园文化建设,对文学社活动予以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近年来,校长彭建明、副校长陈红、彭主文、周志文亲自担任文学社的顾问,亲自过问文学社的具体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教科室主任秦有才、语文教研组长欧阳赞华、戴石奇等对文学社的组织、人员安排及刊报编辑亲历亲为;学校全体语文老师各尽其能,积极参与;学生们更是对文学社投入了巨大的热情。一切如春风化雨,使得宁乡十四中荷花文学社这朵“荷花”,虽刚刚含苞,却显怒放之态,成为校园的一道风景。

文学是启迪心智的钥匙,文学是净化灵魂的甘泉。荷花文学社始终以“繁荣校园文学、培育文学新人、构建交流平台,推动素质教育发展”为宗旨,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提供专门辅导、培训和展示个性才华的平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学习写作和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审美情趣和精神境界,充分发挥文学社的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同时通过文学社活动来丰富校园生活。

首先,我们不断理顺和完善管理体系,加强自身组织建设,营造一种和谐、温馨、有品味的组织氛围,为文学社团的发展和文学社成员素质的提升创造条件。近年来,我们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我们聘请了宁乡县内在文学上颇有建树的名家担任名誉顾问:省作协会员、

19

县文协主席姜福成先生;省作协会员、县诗词协会主席谢胜文先生以及刘怀彧、喻剑平等省作协会员;聘请学校校级领导担任顾问;聘请全体语文老师为指导老师。我们每年以竞聘的方式产生组织机构成员和文学社成员。每一届组织机构由社长、副社长、主编、副主编、记者部、发行部、广告部、编辑部组成,各机构成员既分工又合作,成为文学社的核心。 我们还制定了《宁乡十四中荷花文学社章程》,规定了文学社成员及其机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文学社的组织原则,加强了文学社团的组织和管理。

其次,我们坚持以“文学立社,文学兴社”的方针,组织开展文学讲座、征文、文学联谊、诗词朗诵等活动。近两年来,我们先后邀请原市文联主席李少白、县文协主席姜福成以及诗人郁青等进行了文学讲座,邀请《小溪流》主编黄亦鸣一行来校指导写作,邀请原《宁乡日报》记者廖曙光、刘轶军等来校进行“小记者培训”活动。先后与宁乡四中、宁乡十三中、玉潭中学等学校文学社团进行联谊活动,组织开展“见明杯”诗歌朗诵比赛以及征文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从而激发了文学社成员乃至全体同学对文学的兴趣,提升了他们的写作水平。我们确立了文学社的主要任务是办好一刊一报,以刊报为阵地,让每个文学社成员尽情地抒写学习的点点滴滴,生活的微微涟漪,心灵的不变契约,让他们自由地反映时代,反映青春,挥洒热情。近两年来,我们收集文学社成员及学生作品数千件,经筛选修改,最后编辑了文学期刊三期,报纸四期,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文学才华,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了学生的素质。

另外,我们还不断拓宽文学交流平台,打造文学社团品牌。近年来,文学社不断推介学生作品,使学生作品不断在各级报纸、刊物上发表,如欧英的《最美的风景》、胡杰的《甘愿做一粒沙》在国家级刊物《读写月报》上发表;张英的《外面的世界不精彩》、婧儿的《剪断了长发,剪断了牵挂》、洪勇的《写给我的父母》、张利红《闯进生命的黑潭》、张令《邂逅秋天》在省级刊物《小溪流》上发表,还有陶燕如的《玄想女孩》、冯艳的《纯属偶然》在《长沙晚报》发表,刘礼的

20

《爸爸的希望》、王彩《蠢人上大学》在《潇湘晨报》上发表,其他各类报刊杂志还刊发了多篇文学社成员作品。文学社还组织成员参加各种作文竞赛活动,许多成员在各级竞赛中获奖,如周灿红、贺梦莎等在“同升湖杯”创新作文竞赛中获得市级奖励,彭芝婷、杨璐、罗纯等在国家级征文比赛中获得奖励,其他还有许多同学在省、市、县校级作文竞赛中获奖。

文学交流平台的拓宽,也使文学社先后在《读写月报》、《小溪流》等刊物上予以推介。在2003年第二届全国“十佳百优”文学社评选中获“优秀文学社团”称号,文学社指导老师戴石奇荣获“全国校园文学园丁奖”。2004年在湖南省1153家文学社团中脱颖而出,再次荣获“优秀文学社团”称号。

宁乡十四中荷花文学社的成长还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关怀。近年来,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曾先后指导文学社工作,中国作协副主席蒋子龙、肖复兴,北京大学教授、著名作家曹文轩,《人民文学》主编程树榛,《中国校园文学》主编周祥,国家教师奖励基金会秘书长杨春茂,宁乡县第一任县委书记、革命老人李品珍,著名书法艺术家欧阳笃材、欧阳兆雄,省作协会员、县文协主席姜福成,省作协会员刘怀彧等先后文学社题词;著名书法家夏时为文学社题写刊名《荷花》;《小溪流》杂志主编黄亦鸣为本刊撰写了《卷首语》……

宁乡十四中荷花文学社植根于宁乡十四中这块沃土,倾注了全校师生的热情、智慧和汗水,才有了今天的灿烂,也才会有明天的辉煌。我们将秉承“荷花”的品质和精神,实现新的跨越,让“荷花”成为一朵饮誉三湘四水的奇异的花。

湖南省宁乡县第十四中学荷花文学社 二OO四年十月

2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r8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