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0-07 09:4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管理信息系统(YZ)

U2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概念

1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名词解释)

? 系统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 ? 系统分析:系统分析说明书 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 系统设计:系统设计说明书 信息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 系统实施:用户使用手册 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 系统运行与评价:系统测试报告 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2 注意事项: 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1) 注重系统分析; 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2 管理信息系统的性质

管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应用的区别(简答题) 计算机应用 必须有计算机 是个机器系统 是一个技术系统 主要内容为软硬件 专家队伍建造 3 MIS的开发 1 步骤:

1) 建立领导小组; 2) 组建系统规划组; 3) 进行系统全面规划;

4)具体项目开发(SDLC,生命周期法)

管理信息系统 不一定有计算机 是个人——机系统 是个社会-技术系统 2) 购买机器等硬件设备不应放在第一位; 3) 程序编写要在合适的时间进行; MIS不等同于计算机应用,典型的例子就是BPR,集企业变革与系统开发于一体。 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企业过程再工程,业务流程重组(单选) 以过程的观点来看待企业的运作,对企业运作的合理性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 4 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填空题) 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老三论):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 管理信息系统的根本理论(新三论):耗散结构论(研究开放系统),突变论(研究由于结构不稳定而产生突变现象的数支和协同论(研1

主要内容为信息 管理系统队伍建造

管理信息系统(YZ)

究自组织现象,寻找支配自组织过程的一般原理和普遍规律)。新三论的理论基础是非线性科学,包括分形,分维,混沌和奇异吸引子。

3信息的特性

? 事实性(真伪性)

U3 管理信息系统的三个理论来源

1.信息的涵义

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后,并对客观事物产生影--真实、准确和客观的信息是真信息,可以帮响的数据。它对决策或行为具有现实或潜在的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价值。

2 信息价值的衡量

--虚假、错误的信息则可能导致管理者做出错误的决策

(1)按所花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来衡量,按照社是信息的第一和基本性质 会必要劳动量来计算信息产品的价值

4信息生命周期的各阶段

(1)信息的生命周期:要求-获得-服务-退出

(填空题)

(2)信息生命周期的各阶段中的过程 ? 信息的收集(识别。采集,表达); ? 信息的传输(通道,编码和解码,变换); 1)信道 2)编码和解码★ 3)变换

? 信息加工(数据-预信息-信息-决策-结

果);信息存储(纸,胶卷和计算机存储

2

V= C + P V-----信息产品的价值 C-----生产该产品的成本 P-----利润

(2)按照使用效果衡量 P = P max -- Pi

Pmax----最好方案的收益 Pi--------任选一个方案的收益 P---------全情报价值

管理信息系统(YZ)

器); 接口

? 信息的维护(保证信息的准确,及时,安2系统的一般模型包括输入、处理、输出

全和保密);

3 ASCII码用7个二进制数据表示一个字符,共

? 信息的使用(解决技术问题和实现价值转可表示128种基本字符和功能符

换)。

? 使用深度的三阶段

4高级语言翻译的方式:解释和编译 1)解释方式是每执行一句就翻译一句即边执

提高效率、及时转化为价值、寻找机会 行边解释。 ? 诺兰六阶段的名称和特点(简答) 2)编译方式是在程序第一次执行前就先执一

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一般要经历从初个全部的翻译过程,然后每次执行的时候就可级到成熟阶段的成长过程。美国管理信息系统以直接执行这个翻译好的二进制文件。编译采专家哈佛大学教授诺兰提出了信息系统进化用的翻译软件是编译器,它将高级语言完整的

的阶段模型,即诺兰阶段模型。诺兰将 机信翻译成机器指令的目标程序,使目标程序和源息系统的发展道路划分为初装、蔓延、控制、程序在功能上完全等价。 集成、数据管理、成熟六个不同阶段。诺兰强 调,任何组织在实现以 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U6 数据库和数据仓库技术 时都存在着一条客观的发展道路和规律,必须1文件的类型 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下一个阶段,不能实现跳跃 式发展。

2 文件的组织方式

U4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 1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构成部分 输入、数据处理与控制、输出、主存储、同性 3

管理信息系统(YZ)

3数据库设计

? 其中,一个运动队有多个队员,一个队员仅属于一个运动队,一个队一般有一个教练,一个队员可参加多个项目

? 2.运动会方面

? 运动队:队编号、队名、教练姓名 ? 项目:项目名、场地

? 概念结构设计:E-R图

? 其中,一个项目可由多个队参加,一

? 逻辑结构设计:关系数据表

个运动队可参加多个项目,一个项目

? E-R图,其与DBMS的特性完全无

一个比赛场地。

关,是信息系统工作的客观反映,是

? 现要求:

建立逻辑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

? (1) 分别设计运动队和运动会的局

的基础。

部ER图。

? 实体:方框

? (2) 将它们合并为一个全局E-R图。

? 联系:菱形框

? (3) 合并时存在什么冲突,如何解

? 属性:圆圈

决?

例1.某田径运动会组委会需要一运动会管理系统,现提出如下需求。该系统中存在运动队和运动会两方面的实体。

? 1.运动队方面

? 运动队:队名、教练姓名 ? 队员:编号、姓名、性别、项名

4

? 全局E-R图:

管理信息系统(YZ)

? 关系的属性:与该联系相连的各

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

? 关系的码:n端实体的码。

? 2、与n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 合并后关系的属性:在n端关系中

4由于不同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的类型不同,由E-R图转化为不同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的方法也就不同。

? 常用数据模型有:层次性、网状型、

关系型。 ? 转换规则:

? 一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 ? 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

? 关系的属性:与该联系相连的各

? 关系的属性:与该联系相连的

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

关系的码:各实体码的组合 。

? 一个1:n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

? 合并后关系的属性:加入对应关

模式,也可以与n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

? 1、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

加入1端关系的码和联系本身的属性。

? 合并后关系的码:不变,可以转换

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n端对应。

? 一个1:1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

模式,也可以与任意一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 1、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

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 ? 关系的候选码:每个实体的码均

是该关系的候选码

? 2、与某一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系的码和联系本身的属性。

合并后关系的码:不变。

5

管理信息系统(YZ)

? 三个或三个以上实体间的一个多元联系

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多职工,每个职工只能在一个商店工作,商店聘用职工有聘期和工资。

? 关系的属性:与该多元联系相连的各实体? (1) 试画出E-R图。 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 ? 关系的码:各实体码的组合。

? 同一实体集的实体间的联系,即自联系,

也可按上述1:1、1:n和m:n三种情况分别处理。

? 具有相同码的关系模式可合并。 ?

? (2) 将该E-R图转换成关系模式,并指出主码。

?

? 例2:上海可的商业连锁集团需要建? 关系模式:

立信息系统。该系统中存在3个实体? 商店(商店编号,商店名,地址) 集,一是“商店”实体集,属性有商店? 职工(职工编号,姓名,性别,业绩,编号、商店名、地址等;二是“商品”

商店编号,聘期,工资)

实体集,属性有商品号、商品名、规? 商品(商品号,商品名,规格,单价) 格、单价等;三是“职工”实体集,属? 销售(商店编号,商品号,月销售量) 性有职工编号、姓名、性别、业绩等。 5 第一范式:1NF,如果一个数据结构中没有

? 商店与商品间存在“销售”联系,每个

重复出现的数据项或空白值的数据项,则称该

商店可销售多种商品,每种商品也可

数据结构是规范化的。满足此要求的数据结构

以放在多个商店销售,每个商店销售

称之为第一规范形式,简称第一范式。

的一种商品有月销售量;商店与职工

? 不满足第一范式:

之间存在“聘用”联系,每个商店有许

6

管理信息系统(YZ)

? 关系下的数据指标项:数据元素:字段。 ? 第一范式:1NF,原子性,字段不可再分

?

? 第二范式:2NF,如果所有非关键字数据

? 第二范式:2NF,完全依赖,没有部分依

项都完全函数依赖于它的关键字,则称其

赖;

满足第二范式。

? 第三范式:3NF,没有传递依赖。

? 不满足第二范式:

割;

第三范式:3NF,如果一个数据结构中任何一个非关键字数据项都不传递依赖于它的关键字,称其满足第三范式。

? 不满足第三范式:要求一个数据库表

中不能包含已经在其它表中存在的非主关键字信息

? 满足第三范式:

数据库设计

? 相互关联的数据:关系:基本表;

关系模式规范化练习

7 管理信息系统(YZ)

例子:关系模式(学号、姓名、系别、课程号、课程名、成绩、系所在地址、院系联系电话)

x中,存在传递依赖关系。 →不满足第三范式。

? 解决方法:分解关系模式x

? 问题1:该模式是否满足第三范式的? 将其分解为x1和x2两个关系模式。要求?

? 问题2:如果不满足第三范式,应如何修改使之满足第三范式。 ? 1、此关系模式中,主码为:学号和课程号。

? 学号→姓名;学号→系别;课程号→课程名;课程号→课程成绩(部分依赖)

? 结论:不满足第二范式,自然不满足第三范式。

? 2、解决部分依赖:对原关系模式进行分解。

? 将其分解为x(学号、姓名、系别、系所在地址、院系联系电话)和y(课程号、课程名、课程成绩)两个关系模式。 →满足第二范式

? 但在x中,学号→系别、系别→系所在地址和院系联系电话,因此关系模式

8

X1(学号、姓名、系别);x2(系别、系所在地址、院系联系电话),这样就解决了原关系模式中存在的传递依赖函数关系。

? 因此,可以把原关系模式分解为x1、 x2和y三个关系模式,既不存在非主属性对主属性的部分函数依赖关系、也不存在传递函数依赖关系,它们都已满足了第三范式的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YZ)

U7通信和网络

9

管理信息系统(YZ)

1 计算机网络类型按拓补结构分:星型、环2)从重要需求引发规划 型、总线型、网状型、树型

3)容易忽视次要问题

2 IPV4采用32位地址编码,只有大约43亿4)受成功因素分析结果制约 个地址,IPV6采用128位编码,几乎不受限 制。

(2)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 ? SST基本思想: 1)利用组织现有的战略集 ——组织的发展方向 ——组织的目标 ——组织的战略 ——组织的战略属性

U13 信息系统规划

1早期MIS规划的主要方法 (1)关键成功因素法(CSF) ? CSF基本思想

1) 80年代初将CSF引入MIS战略规划。

2) 通过分析找到影响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 2)转化为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组 3) 围绕关键因素确定组织对于信息系统的

需求。

? 方法

1)识别组织战略集

4) 根据信息系统需求进行信息系统的规划。 2)将组织战略集转化为信息系统战略集 ? 基本步骤 1)了解企业目标

2)识别关键成功因素(树枝图法) 3)识别性能指标和标准 4)识别测量性能的数据. ? CSF特点: 1)目标识别突出重点

? 特点

1)反应各种人员的需求 2)由人员需求引出信息系统目标 3)目标比较全面 4)重点不够突出 (3)

10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管理信息系统(YZ)

? 基本思想

1)基于用信息支持企业运营的思想

为系统目标。所以我们说识别企业过程 是BSP方法的核心,决不能把BSP方法的核心

2)自上而下分析企业目标,识别企业过程,当成U/C矩阵。 识别数据类,然后再自下而上设计和实施系统,以支持企业目标

3)根据过程/数据需求进行信息系统规划

(4)三种方法的比较

2 信息系统规划方法的演变 基于BPR的信息系统规划 ISP与CIS

目标优先权和项目优先序

CSF方法能抓住主要矛盾,使目标的识别突出U14 系统开发 重点。用这种方法确定的目标,和传统

1结构化开发方法(简答题)

方法衔接得较好,但是一般最有利的只是在确(1)基本思想:基本思想是:用系统的思想,定管理目标上。

工程化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

SST从另外一个角度识别管理目标,它给出了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地对信息系统进行分各种人的要求,而且给出了按这种要求

析设计。具体来说,就是将整个信息系统的开

的分层,然后转化为信息系统目标的结构化方发过程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如系统 法。它能保证目标比较全面,疏漏较少, 但是在突出重点方面不如前者。

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 (2)结构化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的优点

BSP方法虽然也首先强调目标,但它没有明显1)结构化方法简单清晰,易于学习掌握和使的目标引出过程。企业目标到系统目标 的转化是通过组织/系统,组织/过程,系统/过程矩阵分析得到的。这样可以定义出新

用。

2)结构化分析的实施步骤是先分析当前环境中已存在的人工系统,在此基础上再构思将开

的系统以支持企业过程,也就把企业目标转化发的目标系统。这符合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11

管理信息系统(YZ)

界的一般规律。 (2)原型法的优点

(3)结构化分析采用了图形描述方式,用数1)原型法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据流图为即将开发的系统描述了一

2)有利于开发者和用户之间的交流,加强了

个可见模型,也为相同的审查和评价提供了有开发过程中用户的参与度。 利条件。 (3)缺点

3)为准确认识原型创造了条件。

4)能充分利用最新的系统开发环境。--原型

1)它是一种预先定义需求的方法,基本前提法将调查、设计、开发融为一体。 是在早期就能冻结用户需求。然而在实际中要(3)原型法的缺点

做到这一点是不现实的,用户很难确切地描述1)对于大型系统,如果想不经过分析进行划其需求。

分,想要在屏幕上一个个进行模拟是很困难

2)未能很好地解决系统分析到系统设计之间2)对于大量运算、逻辑性要求较强的程序模的过渡,即如何从物理模型反映出逻辑模型的块,原型法很难构造一个合适的模型来供人评要求。

价。

3)该方法文档编写工作极大,随着开发的进3)对于原基础管理不善,信息混乱的问题,行,需要及时对文档进行更新。 (4)适用范围

适用于一些组织相对稳定,业务处理过程规

使用有一定困难。

4)对于批处理系统,大部分是内部处理,原型法有一定困难。

范,需求明确且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发生大变化 (4)适用范围 的大型复杂系统开发。 2原型法 (1)开发过程

原型法适用范围时比较有限的,对于小型、简单、处理过程比较明确、没有大量运算和逻辑处理的系统比较适用。

12

管理信息系统(YZ)

3面向对象法 (1)开发过程

(2)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优点:

4)初学者不易接受,难学

4 三种开发方法的需求分析过程比较

1)把数据和操作封装在对象中。从应用设计

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更加抽象化,而且具有极强U15 系统分析 的对应性。

1 业务流程分析的内容

2)实现了对客观世界描述到软件结构的直接? 业务功能分析:按照企业的组织机构,详转换,大大减少后续软件开发量。

细列出企业功能;

3)开发工作的重用性、继承性高,减少了重? 业务关系分析:分析业务流程中每个活动复工作量。应用程序具有较好的重用性、易改性、易维护性和易扩充性。 4)缩短了开发周期。

(5)设计中产生各式各样的部件,然后由部件组成框架,以致于整个程序。

6)适用面广,适用于整个信息系统开发。 (3)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缺点: 1)需要一定的软件环境支持。

2)不太适宜大型的MIS开发,若缺乏整体系统设计划分,易造成系统结构不合理、各部分关系失调等问题。

3)只能在现有业务基础上进行分类整理,不

EX1 业务流程图实例:工资核算的业务流程

恩能够从科学角度进行理顺和优化。

? 各个科室将当月的考勤表汇总统计,

13

(功能)之间的逻辑联系、时序关系、数据联系等依存关系;

? 业务流程优化:分析现有业务流程每个处

理过程是否有存在的价值。

? 业务流程图(TFD):用一些规定的符号

及连线来表示某个具体业务的处理过程——实际业务过程的“流水账”。 2 六个基本符号:

管理信息系统(YZ)

根据当月的出勤情况、病事假、加班EX3某物资订货业务的流程图 时间和日工资来计算加班工资。

问题描述:采购员从仓库收到缺货通知单后,

? 日工资数据是人事处根据职工的档案查问订货合同单,若已订货,则向供货单位发

工资计算得出的。

出催货请求;否则,填写订货单送供货单位。

? 财务部要根据当月本单位的实际利润供货单位发出货物后,立即向采购员发出取货

情况确定奖金发放额度,然后按照每通知。 个职工的奖金基数进行分配。

? 在每个职工工资计算完毕后产生工资3结构化分析方法在描述系统时,采用了一系

表,统一汇总计算后产生当月的工资列方法:数据流程图DFD、数据字典、数据月报上报给主管领导,并将工资月报结构规范化分析、处理逻辑的表达方法。 保留存储,以便今后使用。

? 前三种主要是数据分析的工具,第四种是

复杂功能分析的工具。

? 数据流程图:描述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名词解释) ? 数据字典:为数据流程图中的每一个成分

给出精确的定义,是结构系统分析中最主

EX2某物资销售业务的发货单流程图

要的工具。(名词解释)

问题描述:用户将订货单提交某企业的业务经? 数据结构规范化分析:DFD中的每一个数理,业务经理填写出库单提交仓库保管员,该保管员查阅库存台帐,有货则向用户发货;如缺货,则通告车间。

14

据存储要力求简单规范,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 处理逻辑的表达方法:用来表示DFD中的

每一个处理模块。

管理信息系统(YZ)

4 数据流程分析

? 把数据在组织内部流动情况抽象地独立

出来,不考虑具体的组织机构和信息载体,只从数据流动的角度来考察实际的业务数据处理模式。

系、数据来源及去向。

? 数据流程图描述了系统的本质、数据内容

及处理功能,但并不关心功能如何实现,称为逻辑模型或概念模型。 特征:

? 主要对数据输入、处理、输出、存储的分? 1、抽象性:表现在完全舍弃了具体的物

析。

数据流程分析的目的

? 1、解决现行系统中数据不全、采集过程

不合理、处理过程不畅、数据分析不深入等问题;

质,只剩下数据的流动、加工处理和存储。 ? 2、概括性:表现在它可以把信息中各种

不同业务处理过程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DFD的基本成分:

? 2、作为今后建立数据库系统和设计功能? 1、外部实体

模块处理过程的基础。 DFDA:数据流程分析

? 2、数据处理(加工) ? 3、数据流

? 其方法源于结构化分析,是一种以数据流? 4、数据存储(文件)

程图技术为基础、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绘制DFD时应根据DFDA方法的思想:按照自系统分析方法。其核心特征为“分解”与抽顶向下逐层求精的方法进行。先将整个系统当象。

作一个处理功能,画出它和周围实体的数据联

? 用数据流图(DFD)来实现,主要分析信系过程,即一个粗略的数据流程图,然后逐层

息的流动、传递、处理和存储等内容。

向下分析,直到把系统分解为详细的低层次的

? DFD:就是用图示的方法说明系统由哪些数据流程图。

处理部分组成,以及各处理部分之间的联? 1、将繁杂的处理过程当成一个整体处理

15

管理信息系统(YZ)

块来看待;

? 2、绘出周围实体与这个整体块的数据联

系过程;

? 3、将整体块内部进一步展开。 ? “黑匣子”问题:由黑变灰、再到半透明、

完全透明的分析过程。 常见的数据流程图有两种:

? 一种是以方框、连线及其变形为基本图例

来表示数据流动的过程,称为方框图; ? 另一种是以圆圈及连接弧线来表示数据

流动的过程,称为泡泡图。 ? 方框图的图例及基本用法: ? 如书本P360页所示: 绘制流程图的注意事项: ? 绘制一般由左至右进行。

? 注意父图与子图的平衡,要求体现数据流

图例

守恒原则。保证分解前后的输入数据流和

1、外部实体

输出数据流的数目保持不变。

? 指系统以外与系统有联系的人或事物。例

? 上层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流必须

如:顾客、供货单位等。

在其下层数据流图中体现出来。

? 它表示系统数据的外部来源或去向; ? 外部实体也可以是另一个信息系统; ? 在数据流程图中,为了减少线条的交叉,

16

? 数据流至少有一端连接处理框。数据

存储不能直接连接,外部实体也不能直接连接,外部实体与存储也不能直接连接。

? 数据存储必须要有输入和输出数据

流。

? 数据处理的流入和流出要协调。 ? 合理命名、准确编号。

管理信息系统(YZ)

同一个外部实体可以在一张图中出现多次。

为标识,为了避免数据流程图中线条的交叉,同一个数据存储可以出现若干次。每个存储文件都必须有名字;

流出文件 ? 流向文件的数据流表示写文件,

2、数据处理

? 在数据流程图中,用一个圆角小矩形表

示,一般必须表示清楚三方面的信息:

的数据流表示读文件,双向箭头表示对文件可读可写。 4数据流

? 标识部分:综合反映数据流程、业务流程? 是指处理功能的输入或输出,用一个水平

及本处理过程的编号。一般用字符串表示,而且应表示出它的层次,如:P1、P1.1等;

? 功能描述部分:对于本处理过程的文字描

或垂直箭头表示。箭头指出数据的流动方向。

? 一般来说,每个数据流都必须有明确的名

字,反映该数据含义。

述,一般用一个动词加一个宾语表示。例? 对数据流的描述写在箭头的上方,一些含如:统计报表、教务管理、成绩管理等; ? 功能执行部分:表示这个功能由谁来完

义十分明确的数据流,也可以不加说明。 5 DFD的绘制方法:

成,可以是一个人、一个部门,也可以是1) 由外向内,先粗后细 某个计算机程序。(不是必须的) 3、数据存储

2) 自顶向下,先父图后子图 3) 从左到右,从输入到输出

? 用来表示存贮数据的地方,数据流在加工4) 由主到次,先处理一般情况,再处理特殊

过程中产生的临时文件或需要查找的信息。

? 为了区别和引用方便,用字母D和数字作

17

情况。

5) 通常可将这种分层的DFD图,分为顶层、

中间层、底层。

管理信息系统(YZ)

理的组成部分又要进一步分解; ? 底层图:由一些不能再分解的处理组成,

这些处理都已足够简单,称为基本加工; ? 在一张图中,从左至右画,尽量避免线条

交叉;

? 一般先给数据流命名,再根据数据流名的

含义为处理命名。 EX1学籍管理系统

问题描述:将整个学籍管理系统看成一个功能,它的输入是新生入学时,从省、市招生办公室转来的新生名单和档案,输出是学生离校时给用人单位的毕业生档案和定期给主管部门的统计报表。用“学籍表”记录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学籍变动情况、各门课程的学习成绩、在校期间的奖惩记录等。 EX2 例子:存取款业务

? 储蓄者将填好的存(取)单及存折交给储

更低层数据流程图

相关绘图说明:

蓄所职员进行分类处理,分类按3种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中层数据流程图

? 顶层图只有一张:顶层图说明了系统的边? 如果存折不符合规定或者存(取)单填写

界,即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据流; ? 中间层图:描述了某个处理的分解,而处

18

不合格,则将存折和存(取)单返回给储蓄者;

管理信息系统(YZ)

? 如果是存款,则将存折及存款单交给存款? 药品入库登记,输入流是购入的药品信

处职员处理,即有他取出底帐登记后,将存折退还给储蓄者;

? 如果是取款,则将其交给取款处职员处

息,输出流是药品入库登记表; ? 药品出库登记,输入流是销售的药品信

息,输出流是药品出库登记表;

理,由他取出底帐,记账后将存折与现金? 结存的药品自动更新,输入流是购入的药交给储蓄者。

品信息或销售的药品信息,输出流是药品库存登记表;

? 筛选和打印入库单、出库单、库存清单。

EX3 某单位医务室要实现对药品的计算机化 管理,管理项目包括:

EX4 读者可在计算机终端通过国际书号

19

管理信息系统(YZ)

(ISBN)、作者名、书名查出书的馆藏书号,解释。

管理员可以通过ISBN、馆藏书号查询书的存? 数据字典是由数据字典卡片组成的。 放位置,当读者索要的书外借而无馆藏时,可? 数据字典包含六类条目:数据元素、数据以查到借阅者姓名及应还日期,必要时可以催借阅者还书。

? 试根据上述描述绘制数据流程图。

5 数据字典(DD):是关于数据的信息的集合,是以特定格式记录下来的对系统数据流程图

中各个基本要素的具体内容和特征所作的完U16 系统设计 整的定义和说明,它是对DFD的重要补充和1处理过程

20

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过程、外部实体。

? 数据字典要求:完整性、一致性、可用性。 ? 全部条目的定义共同构成了数据字典 ? 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共同构成系统的逻辑

模型。 6 数据存储

? 数据存储主要是指对数据存储结构的规

范化分析。

? 数据库的设计范式是数据库设计所需要

满足的规范,满足这些规范的数据库是简洁的、结构明晰的,同时,不会发生插入(insert)、删除(delete)和更新(update)操作异常。反之则是乱七八糟,不仅给数据库的编程人员制造麻烦,而且面目可憎,可能存储了大量不需要的冗余信息。

管理信息系统(YZ)

? 描述是对数据流程图中最底层的数据处

理逻辑。

? 基本处理:不再需要分解的处理。 ? 数据字典中:只列出基本处理的条目。 ? 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通常有三种:

1. 决策树 2. 判定表 3. 结构化语言

要求零售商先付以前的欠款。

? 按照上述准则描述,分别以结构化英语、

判断树、判断表的形式将其处理逻辑描述出来。 结构化语言 IF 欠款时间<=30天

IF 需要量<=库存量 THEN 立即发货

例1:一个市场中,存在一个批发商和一个零 ELSE 先按库存发货,进货售商。零售商准备近期向批发商下发一个订

后再补发

单,订购一批货物,批发商依据以下准则决定ELSE 是否将这批货物卖给零售商:

IF 欠款时间<=100天 THEN

? 1、零售商的欠款时间不大于30天,且目 IF 需求量<=库存量

前库存量可以满足零售商的需要量时,立 THEN 先付款再发货 即发货;

ELSE 不发货

? 2、零售商的欠款时间不大于30天,但目 ELSE 要求先付欠款

前库存量不足以满足零售商的需求时,先 按库存量发货,进货后再补发; ? 3、如果零售商的欠款时间大于30小于

100天,目前库存可以满足需求时,要求零售商先付款再发货;否则,则不发货。 ? 4、如果零售商的欠款时间大于100天,则

21

决策树

管理信息系统(YZ)

判定表

例2:某货运站的收费标准如下:

? 若收件地点在本省,则快件每千克5元,

慢件每千克3元;若收件地点在外省,则 在20千克以内(包括20千克)快件每千克 7元,慢件每千克5元;而超过20千克时, 快件每千克9元,慢件每千克7元。

? 按照上述准则描述,分别以结构化英语、

判断树、判断表的形式将其处理逻辑描述 出来。

22

管理信息系统(YZ)

三种表达工具的比较 ? 直观性 ? 可修改性 ? 用户检查 ? 机器可读性 ? 机器可编程 ? 逻辑检查 2 代码设计

以数或者字符来代表各种客观实体。其设计原则是: ? 唯一化 规范化

? 合理化 可扩充性 ? 简单性 适用性 ? 规范化 分类方法(填空) ? 线分类方法 ? 面分类方法 编码

? 指分类问题的形式化描述。目前使用的编

码归纳为以下几种: ? 顺序码

? 数字码:纯数字符号形式编码 ? 字符码:纯字符形式编码

? 混合码:以数字和字符混合形式编码,最

常用的编码方式。 代码校验方式:

? 1、代码字典:事先在计算机中建立代码

字典,然后将输入的代码与字典中的内容进行比较。

? 2设立校验位:在原有代码基础上加上一

个校验位,从而对其进行校验。 确定校验位值的方法: ? 算术级数法

23

管理信息系统(YZ)

? 几何级数法 ? 质数法

3 概念结构设计:E-R图 ? 逻辑结构设计:关系数据表

? 关注:它是什么?它能够做什么? ? 不关注:它是如何去做的?→由IPO图解

决。

? 图形表示:5个图例

? E-R图,其与DBMS的特性完全无关,是? 模块连接方式:模块连接

信息系统工作的客观反映,是建立逻辑数? 功能模块划分:一般情况下,按照功能来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的基础。 (详见数据库部分)

4模块功能与处理过程设计 ? HIPO图:

? 既可以描述软件总的模块层次结构——H

图(层次图),又可以描述每个模块输入/输出数据、处理功能及模块调用的详细情况——IPO图。

? HIPO图以模块分解的层次性以及模块内

模块结构图的标准形式:

部输入、处理、输出三大基本部分为基础

? 变换型模块结构

建立的。

? 事务型模块结构

? H图(层次模块结构图)

? 1、变换分析——变换型模块结构

? 主要关系模块的外部属性,即上下级模

? 变换分析就是从变换流的DFD导出功

块、同级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递和调用关

能结构图。

系,而并不关系模块的内部实现。

? 变换分析的步骤:

24

对其进行划分。

? 模块结构图是用于描述系统模块结构的

图形工具,它不仅描述了系统的子系统结构与分层的模块结构,还清楚地表示了每个模块的功能。

管理信息系统(YZ)

? 1、确定输入数据流、输出数据流和变

换中心。

? 确定逻辑输入——离物理输入端最远

的,但仍可被看作系统输入的那个数据流(没有发生实质变化的数据流)。

方法:从物理输入端开始,一步步向系统的中间移动,可找到离物理输入端最远,但仍可被看作系统输入的那个数据流,这个数据流就是输入数据流(逻辑输入)。

? 说明:从物理端输出的数据流通常要

经过编辑、格式转换、合法性检查、预处理等辅助性处理才能作为真正的输入(称为逻辑输入),这些辅助性处理都属于系统的输入处理部分,称为输入子系统或输入控制。 ? 确定逻辑输出——离物理输出端最远

的,但仍可被看作系统输出的那个数据流。

? 方法:从物理输出端开始,一步步向

系统的中间反方向移动,可找到离物理输出端最远,但仍可被看作系统输出的那个数据流,这个数据流就是输

25

出数据流(逻辑输出)。

? 说明:从逻辑加工产生的逻辑输出同

样通常也要经过编辑、格式转换、组成物理块、缓冲处理等辅助性加工才能变成物理输出,这些辅助性处理都属于系统的输出处理部分,称为输出子系统或输出控制。

? 确定变换中心——位于逻辑输入和逻

辑输出之间的逻辑加工,就是系统的变换中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r6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