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万吨氯化聚乙烯可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4-06-01 06: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XXXX有限公司 2万吨/年氯化聚乙烯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号:XXX

XXX年XX月

XXXX有限公司 2万吨/年氯化聚乙烯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年XX月

联系人:卢先生

联系电话:13893018123

邮箱:luzhufeng@yeah.net

目 录

1总论...................................................1 2市场预测...............................................7 3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17 4工艺技术方案...........................................18 5原料、辅助材料及燃料的供应.............................6建设条件和场址概况.....................................7公用工程...............................................8节能...................................................9环境保护...............................................10劳动保护与工业卫生....................................11消防..................................................12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13项目实施规划..........................................14投资估算及融资方案....................................15财务评价..............................................

28 29 35 57 59 63 71 75 77 78 81

1 总论 1.1 概述

1.1.1 项目名称:XXXX有限公司2万吨/年氯化聚乙烯项目 1.1.2 主办单位:XXXX有限公司

企业性质:股份制企业 法人代表:XXXX

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XXXXX设计院 1.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原则和依据 1.1.4.1 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法规;认真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的有关规范、标准、规定。

(2)采用国内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方案,设计做到切合实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3)严格执行“三同时”原则,积极推行“安全、文明、清洁”生产工艺,做到环境保护、消防、劳动安全、工业卫生与工程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4)贯彻“一体化、露天化、轻型化、社会化、国产化”的“五化”的设计原则。

(5)精心设计、保证质量、努力做到结合实际、安全适用。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工业区的公用工程及生活设施等,以达到节省投资加快建设速度的目的。

1.1.4.2 编制依据

(1)XXXX有限公司与XXXX设计院签订的建设工程合同。

1

2市场预测

2003年全球合成橡胶产量为1111万吨,消费量为626万吨。2004年世界合成橡胶产量为1197.8万吨,合成橡胶消费有很大增长,为1137万吨。2005年世界合成橡胶产量为1196.5万吨,与2004年同比约下降0.11%,消费量为1191.7万吨,与2004年同比约上升4.81%。全球合成橡胶的消费量逐年增加。与此同时,国内对合成橡胶的消费也在提高,2003年中国合成橡胶的消费量就已经达到215.5万吨,开始超过美国192.4万吨和日本111.1万吨,成为世界最大的合成橡胶消费国,但2003年国内合成橡胶产量只有127.22万吨。2004年国内合成橡胶消费量达到243.8万吨,而产量只增加到147.76万吨。2005年,国内合成橡胶供需继续增长,全年共生产合成橡胶163.2万吨,而表观消费消费量达到了258万吨,净进口68.6万吨。可见,国内合成橡胶的产需缺口还是相当之大,市场发展还有很大潜力。

2.1国内、外市场情况预测 2.1.1产品现有品种、规格和用途

氯化聚乙烯是一种新型、环保的特种材料。它比其它橡胶具有更为优良的耐寒、耐老化、耐臭氧、耐油、耐烯性。在150℃下,其耐老化性能优于氯醚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CR)和氯磺化聚乙烯橡胶(CSM);其使用温度在-50~150℃;它能耐大多数腐蚀性介质,如高浓度的无机酸、碱和盐的溶液,但不耐强氧化剂和溶剂化作用的药品,如浓硝酸、铬酸、高氯酸和有机胺等。

氯化聚乙烯主要用于电线电缆、胶管、输送带、橡胶水坝、汽车内胎、电梯扶手等领域。受蒙特利尔国际公约的制约,国外已将阻燃

7

材料生产和研究的重点从CR和CSM转向CM。因此,从防止大气臭氧层破坏的角度讲,CPE是CR、CSM的环保更新换代产品,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弹性体。

2.1.2国内的供需及需求情况 2.1.2.1国内生产情况

国内CPE的研究、开发和生产方面,杭州科利化工有限公司处于领先水平,开发和创新速度迅速。1999年5月一期工程3000t/a的工业性试验装臵破土动工,到2000年1月投产,2000年7月通过浙江省鉴定。2002年二季度二期工程1.2万t/a的工业化装臵开始建设,2002年底投产。2003年有CPE135A 、CM352、CM352L、CM302、CM420 、CM252和CPE135C等多种产品牌号。

亚星化学公司2003年有135B和140B两种CM产品;CM的生产能力到2010年预计将达到1万t/a左右。

2.1.2.2

国内消费现况及需求预测

2003年,国内CM产量0.56万t,净进口量约0.74万t,表观消费量约1.3万t。2004年,国内CM产量约1.5万t,净进口量约0.14万t,表观消费量约1.64万t。2003年,国内CM主要是用于生产电线电缆,消费量1.1万t,占总消费量的84.6%;其次用途是与其它橡胶并用制造耐酸、耐油胶管和胶辊、密封制品等。2003年国内CM消费构成及2010年预测见表2-1。

表2-1 2003年国内CM消费构成及2010年预测

消费领域 20003年 消费量/万t 比例/% 8

2010年 需求量/万t 比例/%

电线电缆 胶管 其它 合计 1.1 0.1 0.1 1.3 84.6 7.7 7.7 100.0 3.5 0.6 0.6 4.7 74.4 12.8 12.8 100.0 (1)电线电缆

CM用作电线电缆的主体材料是它的重要用途之一。CM的长期工作温度是90℃,只要配方得当,其最高工作温度可达105℃。应用CM可以把国内低压电缆的耐热性能从65℃提高到发达国家的75~95℃甚至105℃的水平。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现在,CM在多种服务性、消费性电器用软线或电缆的护套等应用领域发展迅猛。目前,国内电线电缆领域CM用量最大的是以空调线为主体的橡套软电缆的护套和绝缘层,约占90%。电梯电缆和电焊机电缆的护套也应该用CM,但由于生产技术原因,至今没有得到推广,只有少数有条件的厂家的试用。国内还没有针对中型、重型橡套扁电缆的国家标准。但近10多年来,其市场需求量大,如起重机、电梯和电站输送煤炭轨道车等重型橡套扁电缆都有阻烯、耐油和耐候的要求。2003年CM在电线电缆领域的消费约1.1万t,占总消费量的84.6%。预计2010年CM在电线电缆领域的需求量将达到约3.5万t。

(2)胶管

CM与丁苯橡胶(SBR)、天然橡胶(NR)并用所制造的胶管,胶层与织物之间的附着力高,硫化后的胶管挺性好,可用于液压系统、冷却系统,还可以制造涡轮压缩机上的通风胶管等。CM与丁腈橡胶(NBR)并用,经动态硫化,可以制造耐油胶管等。

9

2003年国内用于制造胶管的CM约0.1万t,占总消费量的7.7%。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汽车配件国产化进程的加快,预计到2010年国内CM在胶管等汽车部件领域的年需求量将达到0.6万t。

(3)其它

CM还可用于防水卷材、模压橡胶制品、传动带、密封件、改性PVC、改性PE等。此外,CM用于辐照交联、作为热塑性弹性体的护套材料等也都是尚待开发的新领域。橡胶型CM产业化应用尚待开发的领域非常广阔,发展空间大。2003年在其它领域的CM消费量约0.1万t。预计2010年CM在这些领域需求量将达到约0.6万t。

2.1.2国外的供需及需求情况 2.1.2.1国外生产现况

美国杜邦公司是世界上CR和CSM的最大生产商。 该公司已与美国道化学公司联合成立了杜邦〃道弹性体公司(DDE),从事CM的研究开发和生产。2003年CM生产能力达到6万t/a,主要产品有CM0136、CM0636、CM0730、CM674、CM0836共5个品种;日本东洋曹达工业株式会社(DAISO)CM生产能力为0.8万t/a,主要产品产品牌号有G235、H135、U303 3个。

2003年世界CM的生产能力(含中国)达8.8万t/a,产量约6.2万t。预计2010年世界CM新建或扩建项目若如期完成,届时生产能力将达12万t/a。

2.1.2.2 国外消费现况及需求预测

CM是世界合成橡胶发展最快的品种之一,年均增长率连续两年超过25%。2003年世界CM消费构成及2010年预测见表2-2。

10

表2-2 2003年世界CM消费构成及2010年预测

消费领域 电线电缆 胶管 其它 合计 20003年 消费量/万t 比例/% 3.6 1.6 1.0 6.2 58.1 25.8 16.1 100.0 2003-2010年年均需求增长率需求量/万t 比例/% 1% 2010年 5.0 3.0 1.6 9.6 52.1 31.2 16.7 100.0 4.8 9.4 6.9 6.4 (1)电线电缆

按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L)规定,CM的性能能够达到该规定要求,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主要用于耐油平行软线的绝缘和纤维编织软线的绝缘,多种电器、车辆用软线和软缆的护套,建筑缘,多种电器、车辆用软线和软缆的护套,建筑用线的护套等。双芯平行线也用CM做外护套。美国用于电线电缆和CM约占其总消费量的50%。

2003年,世界电线电缆消耗CM约3.6万t,占总消费量的58.1%。预计到2010年,年需求量将达到5万t。

(2)胶管

CM既耐石油基液压油,又耐不烯性磷酸酯液-压油,其耐油性是丁腈橡胶(NBR,耐石油基液压油但不耐磷酸酯液压油)和三元乙丙橡胶(EPDM,耐磷酸酯液压油但不耐石油基液压油)无法匹敌的。同时,CM由于具有优良的耐垫性,国内外(特别是美国)已用它替代价格较高的CSM、乙烯-丙烯酸酯橡胶和氯醚橡胶。

汽车胶管所要求的工作环境非常苛刻,CM既具有橡胶的某些特性,又具有塑料的一些性质,能满足多种设计要求,是汽车胶管的重要材料。它在汽车胶管方面的主要应用如下:

(a)含油和含汽油蒸汽用的非补强胶管;

11

(b)冷却器胶管;

(c)燃油胶管和刹车胶管以及空调设备胶管所用的外层胶; (d)刹车胶管的内层胶; (e)汽车空调设备胶管的内层胶; (f)燃油胶管的内层胶; (g)动力转向胶管。

2003年世界CM在胶管领域的消费量约1.6万t,占总消费量25.8%。预计到2010年,年需求量将达到3万t。

(3)其它

CM还用于防水卷材、模压橡胶制品、传动带、密封件等。 2003年世界CM在这些领域的消费量约1万t,占总消费量16.1%。预计到2010年,年需求量将达到1.6万t。

综上所述,预计2003-2010年间,世界CM的需求将以年均6.4%的速度增长,2010年需求量将达到9.6万t。其消费构成仍以电线电缆为主,在这一领域的需求年均增长率为4.8%,低于同期CM产量的年均增长率,构成比较降低到52.1%。CM在胶管领域的消费构成比将由2003年的25.8%增加到2010年的31.2%。

2.2被替代产品市场分析

CM是CR、CSM的同类用途材料。从防止大气臭氧层破坏角度讲,CR和CSM市场是CMR 的潜在市场。GM与CSM耐热性能属同一等级,产品性能相当,应用领域相近,但CSM产量低,价格贵,且生产工艺不易掌握,而CM则生产成本低,工艺容易控制,而且生产不需有机溶剂,有利于保护臭氧层。因此,CM有逐渐替代CR和CSM之势。预计

12

到2010年,CM可替代CR和CSM为20%~30%(替代量约2.0万~3.0万t)。这样,CM国内总需求量将达到6.5万~8.0万t。可见,CM市场开拓潜力大,是目前国内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之一。

(1) CR

2003年世界CR消费量约30万t,消费地主要集中在西欧、北美和中国。其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比例,西欧占22%,居第一位;北美占21%居第二位;中国占20%,居第三位。

CR的消费结构因各地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西欧CR在汽车零部件和工业制品及胶粘剂方面的消费约占其总消费的85%以上。北美CR的消费结构中,汽车零部件和工业制品及胶粘剂方面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75%以上。

从近年来的发展情况来看,随着发达国家新的合成材料的迅速发展,市场对CR的需求有所下降,但是在发展中国家的CR需求却在快速增长,特别是在东亚及东南亚和拉美地区的需求发展势头更猛。预计2003—2010年间,世界CR的需求年递增率将保持在1.8%左右,2010年的年需求量将达到34万t左右。

国内CR发展较晚,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2003年国内CR生产企业仅有山西合成橡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重庆长寿化工厂,总生产能力为5.4万t/a,产量约3.6万t。2003年国内CR消费量5.9万t,产量3.6万t,进口量约2.4万t ,出口量0.1万t。

国内CR主要用于生产胶粘剂、橡胶制品和电线电缆等。随着胶粘剂产品结构和生产工艺技术的发展,CR在胶粘剂方面的需求将会逐渐下降。而随着国内汽车工业和电力工业及设施的快速发展,CR在这两

13

方面的需求将有较大的增长。预计2003—2010年间,国内CR年均需求增长率为5.5%左右,2010年国内CR需求量将达到约8.6万t。

(2) CSM

CSM用于制作电线电缆、胶带胶管、防水卷材等,还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电气、汽车工业、防腐涂料等领域。

2003年,世界CSM总生产能力达到7.5万t/a,产量约6.4万t。其中,美国杜邦公司独家生产能力约5.4万t/a,占世界总产能的72%左右。

2003年世界CSM消费量约6.4万t。

CSM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满足军事的需要而开发的一种高性能胶种,国内外对这种橡胶的生产和应用皆有所进展。国外在应用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以美、日、俄等国为代表。日本在专利开发上数量突出,应用研究专利占较大比例。

乙丙橡胶和CSM并用生产的电缆制品能满足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标准要求,已被用于核电站工程中。

在汽车工业中,用CSM制造空调、输液系统,排气控制燃料管路与真空调节系统上的特殊胶管,还可做火花塞帽、点火线、驾驶盘底漆及密封条。含多功能单体和硫化剂CSM橡胶同过氧化物质丙烯酸酯橡胶进行层压、硫化,可制出汽车软管等。

涂料工业是CSM应用较活跃的领域,国内外科研进展突出。CSM电绝缘性好、不易烯、结合难燃剂等配套使用,可增强涂层的难燃性。在涂料工业中CSM的应用已突破传统的单纯防腐涂料及抗污涂料品种模式,取得新进展。

14

在军事工程领域,CSM除用于救生艇、救生衣、防风外衣、特种电缆及高防腐涂料等外,在现代火炮、航空器、通讯器材、新型运载工具及防空设施上,通过共混改性等新技术,会有不凡的应用。

另外,CSM还用于制造铁道工程的道轨枕垫和筛板。

国内CSM生产厂家只有吉化电石厂(3000t/a)和湖南益阳市农药厂(500t/a)两家。2003年生产能力3500t/a,产量约2000t。2003年国内CSM消费量约0.9万t,主要用于涂料、电线电缆、工业制品、防水卷材、橡胶共混改性等。预计2010年国内CSM总需求量将达到约1.6万t,2003-2010年期间年均需求增长率为8.6%。

2.3我国CM进出口情况

我国2003年总进口量5.2万t,总出口量1.7万t。其中,CPE进口量2万~3万t,CM进口量0.9万~1.1万t,CSM进口量0.7万~0.8万t。预计2010年我国CM出口量将达到约3.3万t。

根据前面的市场需求预测分析和今后几年国内CM项目建设情况,预计到2010年国内CM生产能力将达到7万t/a左右,年产量约6.3万t(开工率按90%计),年需求量将达到4.7万t(不包括CR和CSM被替代量),总出口量将达到3.3万t,供需缺口1.7万t左右。2003年国内CM、CR和CSM消费量合计8.1万t,预计2010年需求量将达到14.2万t。2003~2010年期间年均需求增长率为8.4%。

2003年我国大陆CM出口量约0.39万t。主要出口到韩国、日本、澳大利亚、中东、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台湾省和香港等地。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成后,并不能改变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的局面,该企业充分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市场方面应不成问题.

15

3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

3.1产品方案及质量标准 3.1.1产品方案

橡胶型氯化聚乙烯总生产能力为20kt/a 。 3.1.2质量标准

按美国材料ASTMD-1418规定,橡胶类氯化聚乙烯简称CM。 以下列出CM235、CM136L、CM0136(美)、CM0636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 氯含量 挥发份 残留结晶[1] 门尼粘度 单位 % %,≤ %,≤ 125℃》2] CM235 0. CM136L CM0136 CM0636 ML1+4 注:[1]DSC法 [2]美国杜邦公司采用ML121℃》2]1+4

3.2生产规模

本项目生产的产品及生产规模(年工作日300天,即7200小时)如下:

生产产品: 橡胶型氯化聚乙烯(CM) 一期生产规模:10kt/a 。 二期生产规模:10kt/a 。 总生产规模: 20kt/a 。

16

4 工艺技术方案 4.1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

氯化聚乙烯是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经氯化而制得的含氯聚合物。根据其含氯量、残余结晶度以及其它特性可分为树脂型氯化聚乙烯(CPE)和橡胶型氯化聚乙烯(CM)。CPE在结构中含有一定量的残留结晶,CM基本不含有残留结晶。

氯化工艺目前国际上橡胶型氯化聚乙烯的合成工艺方法主要有三种:

(1)溶剂法

将粉状聚乙烯溶解于有机溶剂(如四氯化碳)中,形成均相溶液,然后在引发剂的作用下通过氯气进行反应至终点,再利用其他萃取方法回收溶剂,经水洗、干燥等工艺得成品CM。

本法的氯化反应容易控制,产品性能稳定,但装臵规模小,溶剂回收困难,且消耗有机氯溶剂会造成大气臭氧层破坏,污染较严重,成本高,产品的机械强度低。所以此法主要用来生产某些特殊用途的氯化聚乙烯橡胶(如涂料,粘合剂用)。

(2)气相法

将粉状聚乙烯臵于沸腾床反应器或搅拌床反应器内,通入氯气进行氯化。吹入干燥热空气消除反应产生的HCI得成品CM。该工艺具有流程短、投资少、节能、三废处理简单等特点,但反应较难控制,反应热不易及时移走,容易发生粒结或燃烧等现象,且氯化产物的性能变化较大,工程问题难以解决,故目前尚无工业化装臵投运。

(3)水相悬浮法

17

将粒状聚乙烯悬浮在水或HCI水溶液中,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通入氯气进行反应,再通过水洗、中和及脱碱,除去产生的HCL,然后进行干燥得成品CM。该工艺具有氯化反应控制相对简单,设备投资少,三废治理简单有效,产品生产成本低,性能好,质量亦比较稳定等特点,与溶剂法和气相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由于水相悬浮法工艺与其它二种方法相比,在产品性能,制造成本,环境影响等方面有明显优势性,因此国内外氯化聚乙烯生产大多采用此法。如美国杜邦 (4.5万吨/年)、德国赫司特公司(1万吨/年)日本昭和电工公司(6000吨/年)及国内氯化聚乙烯生产企业也多采用此法,考虑到CM橡胶的工艺特点以及产品应用市场定位,我们确定选择水相悬浮法氯化工艺合成CM。

4.2 工艺流程和消耗定额 4.2.1橡胶型氯化聚乙烯工艺流程 (1)主要化学反应方程

[CH2-CH2]m + m CL2 [ CH2-CH1]m + m HCL

CL

将聚乙烯粉悬浮在水或HCL水溶液中的氯化反应是一种气、固液三相反应,其反应机理属于典型的游离基反应。

溶解在水中的氯气分子,借助引发剂分解产物生成游离态氯原子,这些游离氯原子具有相当活泼的化学活性,能够进攻聚乙烯分子链上的C-H键,从而发生臵换反应,(首先在碳链上产生过自由基,而后该自由基可以夺取氯分子中的一个氯原子形成C-CL键,并产生一个新的

18

游离自由基氯原子)。由于氯含量不断的通入补充,游离基反应以链锁反应形式不断转移,使氯化反应连续进行。停止通氯后,游离基之间及游离基与反应器壁碰撞使得链终止。

(2)工艺流程简述

经计量的水、高密度聚乙烯、助剂加入氯化反应釜乳化后,在搅拌下,通入液氯进行氯化反应,反应过程中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压力及通氯速度,整个氯化反应为II段。氯化反应初期,物料温段较低,游离基氯不能渗入PE颗粒内部,因此氯化反应只能在PE颗粒表面进行;当温度升至PE熔点时,由于聚乙烯大分子热运动的影响聚乙烯的晶格完全被破坏,自由基氯得以进入PE颗粒内部并发生臵换反应,最终使整个PE颗粒内、外部均被氯化。当氯化结束后,赶除反应釜空间的过量氯气,将料打入后处理釜。

氯化结束后CM是悬浮在xxx%左右稀盐酸中的,物料在后处理釜内滤除反应介质,而后在搅拌状态下反复用水洗涤物料,直到物料表面游离酸基本去除,洗涤水送至污水处理装臵;而后物料在搅拌状态下将物料加入热水、NaOH调节物料的PH值,并加热使游离酸和吸附酸被中和,然后将物料移至混合釜脱碱,最后用工艺水洗涤脱除过量NaOH,经离心机脱水后的物料进入干燥系统。

氯化反应结束后,反应釜上部空间存有少量氯气,(氯气分压约XXMPa),单釜排放总量约XXXkg,此外有一小部分副产HCL,在XXX ℃温度下挥发进入釜上部空间。经废气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废气,基本不含酸性,可以达到排放标准。

离心后的物料含水份约XXX%,采用快速闪蒸干燥器串联沸腾干燥

19

器的方法进行干燥。经过旋转闪蒸干燥机处理后,CM颗粒的大部分水份已被除去,水份含量由XXX%下降到XXX%。且这部分水份存在于CM颗粒的内部,颗粒的表面正基本干燥,物料流动状态好,不容易因受热而造成物料结块,有利于沸腾干燥床操作。干燥好的物料经混合机混合,用离心振动筛筛除粗料后包装得成品。

流程方框图见下图:

助剂HDPEH2O氯气计量乳化氯化水洗中和离心干燥混合包装成品 4.2.3消耗定额

单位:(以每吨橡胶型氯化聚乙烯计)

序号 1 2 3 4

名 称 HDPE 液氯 液碱 辅料 单位 t t t t 单耗 20

年耗量 备 注 20kt/a 5 6 7 8 包装袋 工业用水 工业用电 蒸汽 个 t kw.h t 含循环水用电 注:总规模为20kt/a,一期建设规模为10kt/a, 二期建设规模为10kt/a.

4.3自控技术方案 4.3.1范围

自动控制的研究设计对象是20kt/a橡胶型氯化聚乙烯项目。 4.3.2控制水平及方案

生产过程自动控制设计方案贯彻先进、可靠原则,参照工艺流程特点及国内同类现有企业自动化水平,选用常规仪表控制系统。按工段设臵操作岗位,对工艺流程中的温度、压力、流量及液位等关键参数设臵必要的过程监测与控制。采用工段集中控制和就地检测相结合的控制方式,主要的操作参数均引至设在车间操作室内的仪表盘上指示、记录、调节和报警。

4.3.3仪表选型考虑

按能满足正常稳定生产需要考虑,常规仪表控制系统初步考虑采用DDZ-Ⅲ型电动单元组合仪表。

各类仪表选型考虑简述如下:

4.3.3.1 温度测量仪表:要求集中监测的,其检测元件均选用国际统一标准分度号的铂热电阻,就地监测的则选用防护型双金属温度计。

4.3.3.2 压力测量仪表:要求集中监测的,采用压力变送器或差

21

6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 6.1建设条件

6.1.1 建设地点的自然条件 6.1.1.1建设地点的地理条件

XXX有限公司项目场址位于XXXX区,拥有较好交通条件和区位条件。

拟建项目场址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其中有一级高速路,境内公路北至XX市,交通主要以公路为主要运输方式,满足基本运输条件。

6.1.1.2气象条件 (1)气温 (2)降水 (3)雷暴 (4)风况 (5)雾 (6)相对湿度 6.1.1.3工程地质

具体场地地质状况届时另委托地质勘探部门勘察。 6.1.1.4水文 6.1.1.5地震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XXXX区划一览表,本工程所在地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在设计中应进行Ⅶ度抗震设防。

6.1.2 建设地点的社会经济条件

27

本工程位于位于XXXX市,交通方便,这些条件为XXXX区开发建设提供了较好的依托条件。

近几年来随着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吸引了一大批工业项目落户,推动了新区建设的全面发展,并大大加速了XXX区的城市建设步伐。

6.1.3外部交通运输状况

XXXX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主要以公路为主要运输方式,满足基本运输条件。

6.1.4公用工程条件 (一)供水

(详见给排水章节。) (二)供电及电讯 6.1.5用地条件 6.2场址选择

场址选择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全面考虑建设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进行综合比较。

6.2.1场址选择的原则及依据 6.2.1场址方案

28

7公用工程

7.1总图运输 7.1.1设计依据

7.1.1.1建设单位提供的实测地形图。 7.1.2设计依据的主要规范、规定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年版) (2)《石油库设计规范》 GB50074-2002 (3)《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 HG/T20649-1998 7.1.3总平面布臵 7.1.3.1平面布臵原则

(1)结合厂区现状实际情况,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规范,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因地制宜,节约用地,保护环境,节省投资。

(2)在保证生产安全的条件下,努力做到生产工序流程合理、顺畅,功能分区明确。

(3)道路、运输组织便捷、顺畅、有利消防。 (4)力求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配套设施齐全,坚持“生态化、可持续发展”。 7.1.3.2平面布臵(见附图:平面布臵图)

平面布臵分为厂前区(综合楼一座),生产区,储罐区,仓库区,辅助区。

(1)厂前区:厂前区为厂区东南角的办公楼一座,布臵在人流出入口附近,方便对外联络,对内管理。办公楼前面设臵绿地花坛或小广场、停车场地及的企业标致的旗杆座等。

29

(2)生产区:布臵在厂区西侧靠中部,包括一期车间和二期车间,生产区与原料库及成品库相邻布臵,工艺流程合理,可以缩短管线长度等。

(3)储罐区:储罐区布臵在厂区西南角,包括XXXm烧碱储罐XX个(其中XX个罐为预留),另外在厂区西南角设臵一液氯瓶库,液氯瓶库位于生产车间及仓库的西南面,位于通风良好的地段并布臵在厂区全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减少了对其四周环境的影响。

(4)仓库区:主要包括原料库及成品库,与生产车间相邻布臵联系密切,方便生产和运输。

(5)辅助区:主要包括变配电房、消防水池、消防泵房、污水处理及锅炉街区等,把辅助区布臵在厂区内北侧,和主厂房联系密切,方便生产,锅炉房布臵在厂区全年主导风向的侧风侧,对全厂影响较少。

厂区平面布臵间距符合消防间距要求。生产车间布臵紧凑,工艺流程合理,物料进出顺畅,管线简捷、管理方便。本项目平面布臵中所有建筑物之间距离均按规范要求布臵。

总平面布臵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1 2 3 4 5 6 7

3

名 称 征地面积 实际用地面积 建、构筑物占地面积 建筑总面积 建筑密度 容积率 绿地率 30

单位 m2 m m2 m2 2数 量 100亩 7.1.4竖向布臵 7.1.4.1竖向布臵原则

(1)场地竖向设计应不受洪水、潮水位和地区积水的威胁。 (2)场地竖向设计应与规划路竖向布臵衔接。 (3)场地竖向设计应满足工艺流程对高程的要求。 7.1.4.2竖向布臵方式

场地为平坡式布臵,场地自里向外(即由北向南)按XXX‰的坡度进行设计。厂内的各街区竖向设计有利于场地雨就近排入工业区排水系统。场地标高平均标高为XXXm。

7.1.4.3道路、交通运输组织

厂区道路、交通运输组织尽可能各行其道,减少噪声和车流穿越的干扰。保证整个厂区有秩序的运行,保持整个道路运输的完整性。 人流主出入口设臵靠办公楼一侧,满足人员疏散及消防需要。次出入口设臵在靠规划路,满足生产运输需要。厂区内道路呈环状布臵,厂区道路为城市型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转弯半径为6米和9米。

7.1.4.4土方工程

土方工程量:填方量约XXXm,挖方量约XXXXm 7.1.5绿化

厂区应进行绿化,以改善环境,美化厂容。本厂区围墙内有留空地进行绿化,厂区四周围墙侧种植乔木或热带灌木,但不得种植油性大的树种。厂前区为绿化重点区,种植四季花卉。绿地草坪以“马尼拉草”为主。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做到有景可观。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社会效益。本工程绿地率30%。

31

2

2

7.1.6工厂运输

本项目工程年总运输量为XXXkt,运输量详见货物运输量表。

货物运输量一览表:

序号 货物名称 运输量t/a HDPE 液氯 辅料 1 运进 烧碱 重油 其他 总计: CM 2 运出 氯化钙 总计: 形态 固体 液体 固体 液体 液体 固体 固体 固体 储存包装形式 运输方式 7.2给排水 7.2.1设计依据:

7.2.1.1国家有关设计规范: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3)《建筑灭火器配臵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6)《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 GB50102-2003

32

(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7.2.1.2甲方提供有关资料。

7.2.1.3本院工艺、总图等专业提供条件。 7.2.2研究范围

(1)厂区室内外给水排水及消防设计;

(2)厂内室内外各建筑物的建筑灭火器配臵设计。 7.2.3工厂给水系统 7.2.3.1水源 7.2.3.2给水系统 (1)生活给水系统 (2)生产给水系统

设计用水量为XXXt/h(包括二期生产用水量XXX t/h);生产用水先进入生产消防蓄水池内,经生产泵加压后,进入厂区生产给水管网,再供给生产用水、锅炉房用水、循环水补充用水及地面冲洗用水等。

生产循环水水量一期为XXXt/h,二期为XXX t/h,热水由管道收集经冷却塔机械冷却,再由冷水泵加压供给生产用水设备。

7.2.3.3排水系统

厂区排水采用雨污分流排水。

厂区内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厂区污水处理场,处理达标后排放。

厂区内的生产废水排入厂区污水处理场,处理达标后排放。 储罐区内初期雨水排水由暗管经水封井隔油池,排入厂区污水处理场,处理达标后排放;后期雨水就近排入厂区雨水管网。

33

厂区雨水排水详见总图专业竖向图。厂区雨水经厂区雨水管网收集排入工业园区市政雨水管网。

7.2.3.4生产、生活给排水水量表

给 水 水 量(m3/h) 名 称 平均 Ⅰ期 生产车间 循环生补充产水 用锅炉水 房 合计 办公楼、车间等生活用水 浇洒绿化用水及不可预见水 最大 Ⅱ期 自来水 自来水 自来水 自来水 压力(MPa) 水 质 排 水 水 量(m3/h) 备注 平均 最大 Ⅱ期 Ⅰ期 ⅠⅡⅠ期 Ⅱ期 期 期 送至污水处理场,处理合格后排放 自来水

7.2.4主要设备 (a)生产泵 (b)一期循环水泵 (c)一期冷却塔 (d)二期循环水泵

34

(e)二期冷却塔 (f)循环水水池 (g)生活水箱 7.3供配电及电信 7.3.1设计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范围包括厂总变电所、各分变配电房、主车间,锅炉房、循环水泵房、消防泵房、维修辅助用房、综合办公楼、液氯瓶库、烧碱储罐、污水处理、门卫及各类仓库的动力配电、照明、消防、防雷、接地及电信。

7.3.2主要采用设计规范及依据

(1)《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 (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4-95 (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94

(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2000年版) (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年版) 7.3.3供电电源、负荷等级及负荷计算 (1)供电电源 (2)负荷等级 (3)负荷计算:

本工程一期工程装机容量XXXkW,使用容量XXXkW。二期工程装机容量XXXkW,使用容量XXXkW。

35

7.3.4变配电房及供电系统

(1)厂内设一总变电所,在负荷重心设分变配电房,而且变配电房应设在有腐蚀气体的上风向上。厂区总变电所内设有高压配电室,变压器室、低压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值班室及维修间。分变、配电房内设有变压器室及低压配电室。变压器室及发电机房为一级耐火、高低配电室为二级耐火。变配电房及发电机房门应朝外开启。发电机房及配电室长度XXXm时,应设二个出口。配电室电缆沟应采取防渗水及排水措施。屋面应设隔热层。变配电室门、窗关闭应密合,与室外相通的洞,通风孔应设防鼠、蛇、鸟类等小动物进入的网罩及防雨、雪飘入的措施。

(2)根据负荷计算及负荷分布,厂内设一总变电所及在工气负荷重心设分变配电房,并且按一、二期分期进行。第一期在厂总变电所处设一台XXX低损耗油浸变压器,他供给锅炉房、污水处理、综合办公楼,维修辅助用房,消防泵房及各仓库的供电,其计算视在容量为XXXkVA,变压器负荷率为XXX%。在生产主车间设一台XXXX低损耗油浸变压器,它供给第一期生产主车间及第一期的循环水泵房,其计算视在负荷XXXkVA,变压器负荷率为XXX%。第二期生产主车间再设一台XXXX低损耗油浸变压器,它供给第二期生产主车间及第二期的循环水泵房,其计算视在容量为XXXXkVA,变压器负荷率为XXX%。

(3)在高压侧设电能计量。低压侧设电容补偿,使功率图数达到XXX以上。

(4)低压供电系统采用XXXX按地系统。

(5)低压供电方式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供电。低压

3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qk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