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研究院详解“互联网+政务”
更新时间:2024-05-13 04: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阿里研究院官网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阿里研究院详解“互联网+政务”
李克强总理说:互联网+是风口。我们如何利用好这个风口,采用创新的思路来运营政府、治理社会、服务民众,是值得深入讨论的。 克强总理强调:
1经济新常态: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发展由中低端水平转向中高端水平 2新兴产业、新兴业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云/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国际拓展。 3经济发展“双引擎”: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大数据帮助我们洞察产业、大众,实现精准治理决策、新政效果量化监控 (2)云计算:是创新引擎,可以大大加速各行各业的创新速度
(3)移动互联网:既提供了政务服务的管道网络,又将各种创新思路、民众舆情、社会力量联系在一起
国家治理现代化包括三个主体:政府、市场、大众
1政府治理:创新行政管理方式,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互联网作为服务网,大数据作为观象台、显微镜。
2市场治理:发挥市场在资源分配中决定性作用,互联网是数据最低成本流动的方式,开放、实时、平等、低成本对接全社会供需两方。
3社会治理:在适宜的标准规范基础上,互联网生态圈具有全民参与、自服务、自治、创新进化能力。
服务型政府必须利用好互联网制定“G2B”、\治理模式,政府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让政策、产业资源与大众力量产生化学反应,就能利用好“互联网+风口”的强大力量。
目前中国社会面临诸多城市病、公众治理挑战
人群高度聚合在城市产业带范围内,现有基础设施超过负荷,传统治理思路是自上而下、高度集中、单向控制型的,而互联网的思维是社会化开放大协同、个性化智能服务、平台支撑模式的。
这方面美国走在了全球的前列。2009年12月8日公布了以实现开放政府的三个原则“透明性(Transparency)”、“公众参与(Participation)”、“官民合作(Collaboration)”为核心的“开放政府指令”。该指令具有如下特征: (1)明确限期,要求各部门基于联邦政府设置的计划,制定行动计划、落实联邦政府的政策且取得具体成果等。
(2)明确通过实现“透明性”、“公众参与”、“官民合作”,带动降低行政成本、应对自然灾害、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数据是一项有价值的国家资本,应对公众开放,而不是把其禁锢在政府体制内。”
——美国联邦政府
奥巴马为首的内阁极为重视“数据治国”
2009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开放透明政府备忘录》
5月数据门户网站Data.gov上线,美国联邦行政管理和预算局(OMB)向白宫提交了《开放政府令》获批准,全球开放数据运动由此展开。
2011年9月,巴西、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挪威、菲律宾、南非、英国、美国等八个国家(G8)联合签署《开放数据声明》,成立开放政府联盟(OGP)。 截至2014年2月10日,全球已有63个国家加入开放政府联盟。 2013年6月,八国集团首脑签署《开放数据宪章》
在2013年年底前,制定开放数据行动方案,最迟在2015年末按照宪章和技术附件要求来进一步向公众开放可机读的政府数据。
美国联合全球领先意识的各国政府成立开放政府联盟(G8),并且各国政府积极建立大数据战略进程
美国启动由联邦政府六个部门组织的大数据研究计划,投资两亿美元
日本2013~2020年期间以发展开放公共数据和大数据为核心的日本新IT国家战略
欧盟联合欧洲整体力量,制定大数据战略,作为欧盟Horizon 2020战略一部分,加速追赶
英国计划两年内向大数据关键技术投入1.89亿英镑,抢占先机
2013年2月,法国政府发布了《数字化路线图》,宣布将投入1.5亿欧元大力支持5项战略性高新技术,而“大数据”就是其中一项。2013年7月,法国发布了《法国政府大数据五项支持计划》
澳大利亚发布公共服务大数据战略,以六条“大数据原则”为支撑,旨在推动公共行业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服务改革,制定更好的公共政策,保护公民隐私 奥巴马启用高科技企业管理者担任政府转型要职,2014年任命谷歌高管Megan Smith担任美国联邦政府CTO,CTO助手由Twitter专家Alexander Macgillivray担任,首席数据官(CDO)由LinkedIn创始人D.J.Patil担任
没有一把手(奥巴马)的强力推动,就没有美国的大数据战略,以及云上联邦政府,这一批具有互联网意识的官员持续推动深化互联网+政府,在互联网领域,美国政府甚至走在了大多数美国企业的前面!
美国政府积极筹备政务云: 亚马逊政务云(AWS GovCloud)是一个(和亚马逊公有云)隔离的云环境,使美国政府部门能够将他们敏感的系统迁移到云上,并满足其特定的合规要求。对亚马逊政务云的物理及逻辑的管理访问必须是美国公民。
Azure Government是专门针对政府机构(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部落以及国防部)以及他们的经销商/解决方案提供商。它的数据中心是安全的,由经过背景审查的美国公民运营和支持。所有客户数据、内容、组织数据、硬件、网络、物理基础设施和支持人员都在美国本土。
美国政府形成了以云计算为政务大平台,以大数据为智慧治理能力,政府企业合作,大众自由参与的新型治理模式
2012年2月29日,纽约市通过了《开放数据法案》,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将政府数据大规模开放纳入立法。根据开放数据法案,到2018年,除了涉及安全和隐私的数据之外,纽约市政府及其分支机构所拥有的数据都必须实现对公众开放。
现在来分析我们国内的情况:
1、政务系统纵向基本贯通(部委到地方),但数据实时性、碎片化、利用率成为改进重点
2、政务系统横向协同少,数据横向(跨部委、跨行业、跨政府部门机构)融合少,是由于以往项目式建设的遗留壁垒
3、在这种数据分散、不一致、时效性不高的情况下,政府高层领导快速高效决策不容易,但公众期望较高,在网上的参与热情也很高
所以,基于统一政务云平台的政务系统重构正在全国各地开展,在云上的大数据能够辅助宏观决策、提升快速响应能力、公众服务能力、社会管理能力、跨部门协同治理能力、产业聚集能力。
举个例子:政府企业数据融合
阿里经济云图:企业数据辅助宏观决策
阿里巴巴有真实的网上消费数据,15年形成了小企业数据库、区域经济数据库、商品分类信息库、消费者信息库。
阿里经济云图是首个面向区域政府决策及研究部门推出的经济数据服务产品,将阿里巴巴的大数据技术与阿里研究院对“互联网+”经济的研究积累相结合。未来将以开放平台的方式,引入地方经济部门的数据,更好的帮助政府进行决策分析。
在阿里经济云图平台上,能够实时、准确洞察区域、行业经济发展情况,帮助各地政府根据真实情况做出决策、预判、预警。
例如在政府反腐制度颁布后,阿里数据表现出白酒企业利润的减少,判断出未来该产业的下滑。
另一个在互联网上万众创新的例子:贵州省政府在阿里云上举办“天池大数据竞赛”,吸引了8000多支具有数据创新技术能力的全国团队参赛,将脱敏的交通数据共享给他们,由他们进行红绿灯算法研发,大幅提升城市路网通过效率。
互联网+政务服务分为三个层面:后台以政务云大平台为弹性计算能力的支撑,中台以政企合作的大数据进行行业、重点治理领域、民众关注领域的挖掘应用,前台服务窗前置到移动互联网上的超级App中。
服务大众,就要采用大众最喜欢的交流方式、接口界面,例如支付宝城市服务窗、淘宝政务超市、新浪政务微博等。
互联网+政府完全能够为百姓做到: 一切政府服务都在互联网上办 政府窗口就是一个iPad 数据多跑腿,百姓少跑腿 外部服务开通,内部政务打通
这也是从各位政务微博代表中反馈出的优秀创新思路。目前阿里巴巴+蚂蚁金服+新浪微博推出的智慧政务便民服务就是政府前端便民服务窗口。
随着整个互联网+政务的开展,政务应用将以所服务的企业、百姓需求为核心,三步走改造:
(1)先上云,获得领先全球的政务计算弹性资源与能力;
(2)政府机构间、政府企业间数据融合,针对政务治理的关键重点进行数据创新应用;
(3)政务服务系统逻辑重构,灵活支撑“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等中央指示,为经济新常态的产业变化、治理环境变化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大家可以在网上关注更多“互联网+政务”的最新案例:高德交通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互联网+交通)、浙江政务超市、云上贵州、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青岛政务创新等。
当然,新浪政务微博早在几年前就开始的政务服务互联网化就是走在前面的标杆,互联网是每个企业、百姓的生活环境,我们政务也会用互联网的方式和语言服务大众。
推荐两本阿里研究院对“互联网+”多年研究的成果书籍:《互联网+:从IT到DT》、《互联网+:未来空间无限》,其中具体探讨了每个行业如何+上互联网,以及很多创新案例。
Q&A
1所以说“互联网+政务”是一种新提法,不是新事物? 是一种新思路,其实技术都是渐进式的组合创新。
2数据安全问题不可忽视
数据安全确实是必不可少的,但就像汽车出现时还没有完整的交通法规一样,我们身处一个快速创新进步的大时代,需要渐进式的政策引导与数据标准出台。
3经济云图开放的节奏和形式是什么?
数据开放是基于隐私保护、个人授权的出上的,政务数据的共享使用需要一系列脱敏、数据加工处理,这个专题有很多有趣的内容。阿里经济云图正在逐步面向各地政府用户开放,目前急需使用的政府机构可以向阿里研究院申请,邮箱是:tina.zhangting@alibaba-inc.com
4如果将一个地级市20多个政府网站后台全部打通,需要多大工程?需要多少钱?
目前国家各部委云的策略略有不同,同一个云平台上的数据流通非常便捷高效。具体政务网站改造、费用可以考虑与阿里云的同学对接。
5分析依靠数据,我们的数据平台如何搭建?数据如何采集?如何保障数据公正?有哪些数据可以社会共享?
政企数据平台的融合可以参考一个数据开放平台的案例:蚂蚁金服的维他命平台,将不同商业企业数据放在一起分析出创新的数据业务产品,例如“淘金100指数”,大家共享价值是一个很好的趋势,而且保证了双方数据安全。政府治理目前向服务转型,所以关注大众基本诉求、激活企业经济潜力,是我们应该关注的。
6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来提高我们对事态发展的预见性呢?
国外有本书讲的就是大数据对城市治理的贡献:《The Reponsive City》,大家也可以搜索纽约大数据城市治理的案例。数据是有规律的,只是需要既懂政务业务、又懂数据的人来长期挖掘,应用,或则借助阿里经济云图这样的产品化工具进行预测,会有很大帮助。
7这些云和现行政府网络的安全管理制度如何适应?
安全管理是好问题,政务内网的各部门系统联通是大趋势,肯定是基于“专有云”、“专有域”(阿里云的一种),即贵州模式;政务外网要延伸到用户的手机端、桌面上、甚至客厅电视里,这样才能最好地服务大众,当然是采用自动化的方式降低人工成本。目前政务云在各行业、各部委接受程度不同,但美国走的很快,中情局在亚马逊的政务云上建立所有最高安全等级的系统,是完全可靠、可行的。
8政务云建设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是政府理念不够先进,还是各部门固有的堡垒意识,拒绝加入政务云,或是投资过大无法负担?
政务云的障碍其实是历史多年烟筒式IT系统建设的遗产问题,当然更重要的是政府组织对简政放权、部门横向打通的自我创新。十三五规划中,数据壁垒的破除是关键,我们正在与有关政府部门紧密合作,争取能够找到十二五中遇到的数据壁垒问题解决办法。云上的数据会更容易融合,众多异构系统间的数据打通代价太高。
9如何吸引中小微企业利用云呢?
如何激励中小微企业利用云,可以参考“浙江德清县政府送云券”的案例。政府采购云使用券,奖励给高新园区中的重点扶持小微创新企业,降门槛、促发展。
10政务云是一个分析软件?能有什么具体的功能?
政务云是政务大平台,可以是建立在政府内部的专有云(不连外网),也可以是处于公网上的政务服务公有云(服务大众),大家可以关注阿里云“数据中国”,已和十几个省签署了政务上云项目。
11如何才能建立好一个微博矩阵的数据库?政务云中是否有功能能够适用在其中?
微博矩阵属于应用层,政务云属于后台系统层,所以不冲突。
(本文为阿里研究院高级专家田丰在新浪微博学院关于“互联网+政务”的线上主题分享,感谢新浪河北贾凡对培训资料的整理。)
正在阅读:
阿里研究院详解“互联网+政务”05-13
f - 4鬼怪战机03-24
意志练习题03-10
7年级的几首古诗复习05-31
组歌02-13
七十大寿庆典祝寿词02-12
云南省2016年下半年上半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概述试题06-20
八年级物理全册 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课时作业 (新版)沪科版(2004-17
视频拼接软件如何使用 - 图文01-24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阿里
- 详解
- 研究院
- 政务
- 互联网
- 初中英语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
- 三网融合卫星接收部分 - 图文
- 机械设计(齿轮减速器)
- 记忆版圣奥集团企业文化-增加版
- 单片机课程设计指导书2012
- 对本次投标的详细说明
- 中国火力发电厂名录大全
- 《外贸单证实务》期中考试
- 施工单位质量责任制度1
- 解读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64号:《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
- 2013年秋季安全大检查活动总结 - 图文
- 本科毕业论文-基于单片机STC89C52控制的数字温度计设计
- 2018年纤维素人造纤维现状研究及发展前景趋势(目录)
- 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堂堂清 - 图文
- 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大工《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考试模拟试卷
- 某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 双轴应变材料温度特性研究
- 《电路》教学大纲2013
- 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1-hello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