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专题(1-10)

更新时间:2023-12-22 18:5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 辉煌与困境

2003年08月07日 09:37

一夜暴富的投机心理,让香港人偏离他们的“看家本领”, “上帝之手”让香港人尝尽苦头。

《汉书·食货志》称“万乘之国,必有万金之贾;千乘之国,必有千金之贾。”我们脚下这片被称为“香港”的土地,虽然只有区区1101平方公里和约700万人口,但却无可争议地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信息中心。香港虽然自然资源匮乏,却富甲一方,是内地最大的投资者;它的经济自由度全世界最高,超级富翁林立;其地域狭小,却能量无比,是名符其实的万国市场:日本电器、德国轿车、斯里兰卡鲜花、泰国大米、中国丝绸,这里应有尽有, 其价格甚至比原产地还低。

一个弹丸之地为什么会拥有这么多足以傲视天下的“头衔”与财富?为什么会比那些与它条件相差无几的地区更加富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香港是世界上商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香港那些在世界和亚洲富豪排行榜上位居

前列的亿万富翁和百万富翁们几乎全部是靠经商起家的。 “以商致财,用财守本”的重商立业思想已经成为香港的文化血型:通过经商获得金钱,然后购置房地产, 再以房地产进行经商获取收入,发展商业和金融业的价值循环和增殖过程,大致勾勒出香港自开埠以来的历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商业是香港的命脉。

世人常说,世上只有两个万国市场,一个在梦中,一个在香港。

然而,也许是我们太过驾轻就熟,香港人自觉不自觉地正在偏离他们的“看家本领”,那种一夜暴富的投机心理,使许多人陷入了地产狂潮这个金钱游戏之中。于是,经济规律这只看不见的“上帝之手”让香港人尝尽了苦头。

今天的香港人不得不承认,香港经济目前处在非常低迷的状态。而香港人的沮丧心态更是损害着这个世界级大都市的肌体。很多人形容现在的香港已经变成一个「悲情城市」,以往每个星期都能制造出百万富翁的「香江传奇」已经变了样。甚至有人设问,香港,这个一直被世人称之为“东方之珠”的大都市,会不会变成东方朝阳下的露珠,蒸发在刚刚揭幕的21世纪?

让我们看一看香港深层危机的由来与发展。

从1997年7月那场震惊全球的金融风暴开始,东南亚地区的经济一落千丈,多年的经济奇迹毁于一旦。香港经济也进入了下滑阶段,国际投机者对香港联系汇率的进攻几近疯狂。特区政府虽然挽救了香港股市和正常的金融秩序,却未能缓解香港不断破灭的经济泡沫,香港统计处的数字显示,香港GDP的增长幅度逐渐下降,从96年的年增加5.8%,到2001年的负的1.2%的增长,这种情况还在继续,甚至还有恶化的趋势。“9·11”事件使本来已经衰退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而香港楼市更是风声鹤唳,急泻50%,使香港社会有近30万户在楼市上被深度套牢。成了“负资产一族”。一旦大批负资产业主放弃与银行签署的贷款协议,这些负资产将由银行来承担,从而可能破坏香港最稳健的金融体系和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根据香港破产管理署的统计,2002年全年申请破产的个案,达26,922件;正式确认案件达25,328件,是2000年同期的整整一倍,创下香港破产人数历史新高。

这其中,约有一半人是因为在房地产和股票市场投资失利而导致。这个问题已成为香港经济的巨大包袱。

香港楼市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是一个置业市场,更是一个投资市场,反映市场投资价值的楼价,便成了经济繁荣和萧条的代名词。《亚洲周刊》总编辑丘立本有一位医生朋友在金融风暴前、香港经济一片大好之际,一口气在港岛中环买了五十个单位。「如今,为了避债,这位医生已经消失,仿佛从人间蒸发。」

除了以跑马和赌波的心态进行房地产投机之外,高地价、高人力成本也是致命伤。香港是全球最大的货柜港、亚洲第二大股票交易市场,但是它的高人力、土地成本同样傲视亚洲。香港上市公司的执行官(EOM),或是跨国公司驻香港的主管,薪水都是全球最高水平。一个香港大学毕业生,起薪点虽已由1997年前的港币10,000元,降为港币8000元(约合新台币35,000元),但比起台北刚毕业的大学生起薪点新台币23,000元,还是高出许多。香港岛中环皇后大道上的写字楼,每坪(相等于3.3057平方公尺)开价起码要港币17万元或以上。

(表格一 香港GDP增长幅度)

(表格二 营商环境亚太区排名)

香港的民生和对外竞争力受到影响,曾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香港,不断传出了市民失业、北上打工的消息。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随着内地的经济发展,港人北上工作人数日增。不算香港长期赴内地工作的人士, 香港规划署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每日北上上班返回香港居住的香港人,从三年前的1,700人上升至现在的7,200人,

其中经理、行政人员及专业人士占三成。这一现象反映香港本地工作机会的大幅减少。据估计,九七回归以来,已有超过30,000户香港人在深圳购买新房落户,这还不包括二手楼房或老房子。比例上大约是深圳卖出的10间房子中,就有一间是香港人买的。至于年老退休的香港人,则喜欢到较远的广东中山、顺德购屋养老。

香港城市大学去年底的调查则发现,人口数680万的香港人当中,约有三成经常前往深圳消费,预估2002年香港人在深圳整整消费了港币190亿元,换算成每日的消费额,等于每天有港币5,200万元从香港流进深圳。香港人

跑到深圳消费,让香港的酒楼、餐厅、服饰与精品店萧条起来,并加深了香港人的失业危机。

(表格三 北上港人类别分布)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最近(2003年2月20日)发表最新劳动人口统计数字,2002年第四季度的失业率为7。2%,就业不足率为3。1%,失业人数达到246,000人, 失业率虽维持平穏,但香港经济发展及劳工局局长叶澍昆指出就业问题压力仍很大。

香港打工一族的收入也在不断降低,2003年2月21日《香港商报》引用大学联校就业数据库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去年年底私人机构提供给大学毕业生的薪金大幅下调, 去年毕业生的工资平均只有9,000元, 较前年的11,000元大幅减少超过18%。

曾辉煌一时的东方明珠,已掩藏不住她的失落。

前一时期,香港流行张志刚先生的《悲情悲香港》,这是一本引发香港进入一场反思运动的书,该书以李敖式的笔法,揭开香港流行意见的谬误,以及港人集体心灵被

蒙蔽之弊端。他说:香港的经济和心灵,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重创。这种重创,对香港别具意义。原因很简单,经济就是香港的全部。香港人引以为傲的,就是钱。所有高楼大厦、万家灯火、奔驰、劳力士,都不过是金钱的延伸而已。张志刚说:如果「一国两制」是一纸婚约,九七回归让香港人难堪的不是嫁给了穷表叔,而是金融风暴让自己的嫁妆破产,自己一夕间人老珠黄起来。

张志刚同时认为,二十多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让具有资本主义跳板位置的香港突然身价膨胀20倍以上。如今,中国的经济力向上提升,香港的泡沫经济就该回归到应有的基本水准。

香港到底输在哪里?在危机后面的深层危机到底是什么?

* 高不成低不就两难处境,难以找到战胜危机的最佳途径

九十年代初,资产升值游戏刺激了投资和消费,形成了高楼价带动的泡沫型经济结构,地产狂潮,就像黑洞般吞噬其它行业。泡沫破灭之后,由于上上下下损失惨重,

财务重整所需时间特别漫长,导致经济内需持续不振。而使这一问题雪上加霜的是,香港一直没能找准突破重围、化解危机的方向。兴建耗资20亿美元的高科技“数码港”、兴建迪士尼、搞微电子和搞中药城,由于目标太过宏伟,人才缺乏,民众短时间内得不到到实惠,就业问题难以克服,楼市攀升更是乏力,所以便认为全是空头支票。目前,香港各界有识之士都在积极探索、寻找香港经济新的增长点,相信以商业服务、物流、旅游和金融作为未来香港经济发展的重点,是比较务实和可行的。

* 与中国内地之间的关系没有达成共识

面对中国内地的发展与竞争,港人在如何应对上看法不能统一,甚至导致政要失和,但是依托中国内地繁荣香港,已是任何人都不能回避的话题。关于港深24小时通关、关于港粤经济合作,关于与上海的竞争、放宽内地来港旅游名额等,都是需要尽快达成共识的,不然就会错失商机。台湾的《商业周刊》在一篇论述香港危机的文章中,戏剧性地引用了一个典故:半世纪前,知名作家张爱玲在小说《倾城之恋》里,曾把香港人范柳原描写为一个奉金钱为圭臬,玩世不恭的滑头小子。但是一场日军轰炸香港的倾城事件,却戏剧性的转变了香港人的人生观。后来,他务

实地选择和上海姑娘白流苏结婚安定下来。「在这动荡的世界里,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大时代变迁下的香港,让张爱玲写下脍炙人口的小说与经典名言。如今,世纪交替下的香港,像是另一场倾城之恋,让香港更加紧靠着中国的肩膀。

* 怠懈、不安、迷茫,港人创业精神的萎顿

《悲情悲香港》的作者张志刚认为,许多香港人的钱在一夜输光并非董建华的罪过。香港人抛弃了以前的成功因素;把勤奋、努力、俭朴、认真、实事求是,面对世界等成功之钥,抛进“维多利亚港”。换回的就是“有胆无脑”这四个字。香港富商李嘉诚在香港总商会140周年庆祝晚会上发言指出,“香港几十年来都享有增长,主要基于我们代代人的努力及坚定不移的信心,西方经济蓬勃及中国持续增长亦为我们增添动力,每次经历危机或金融风暴,我们所得的最大裨益是信心的建造。”李嘉诚继续说,“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压力下,经济架构及社会状况出现实质改变,知识经济令有些人的环境比其它大部分人优胜,很多人感到自己的生活、投资及职位越来越不受保障,贫富悬殊、社会分化、工作及生活质素转变等问题亦令他们感到不安,在这种大转变中,若要定出正确的航向,需

要在政治、社会、经济及环境等方面有创新,很多时候,也许要重新评估我们固有的观念。”李嘉诚作为香港人60年拼搏历史的见证者,他的话让人颇有语重心长之感。他说﹐港人必须重拾以往的拚搏精神﹕“不能一点小事便说政府没有为我做这样做那样。在四﹑五﹑六十年代﹐没有政府帮你一个penny(便士 )﹐你就是要靠自己。你要问自己﹐面对困难应怎样增强自己﹑怎样能够改善自己生活。”

一些靠奋斗有所成就的香港人深有体会。6年多前,20岁出头的阿辉,由浙江来到香港与母亲团聚,这位连中学都没念完而过早踏入人生的农村姑娘,初到香港什么都不会,靠朋友帮助学会中文打字,后成为一家报馆培训部的经理。回忆走过的历程,阿辉说,“在有些残酷的竞争背后,隐藏极为丰富的内涵,重塑了我的人生,更催化了一生的目标,刺激我自觉不自觉地去为之奋斗。”但阿辉认为,回归后,不少新移民香港的内地人,似乎认为到香港就可以拾金,最低限度可申请向政府要综援,有些人高不成低不就,到香港不是先找工作,而是先向政府伸手,香港精神没有了。

数年前,美国FORTUNE(《财富》)杂志以“THE DEATH OF HONGKONG”(香港已死)为题发表封面专题文章,内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pp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