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万里学院工商《企业战略管理》复习大纲及参考答案

更新时间:2024-01-14 18:5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企业战略管理复习大纲(2010.12)

第一章

1、企业战略

是指企业根据环境的变化,本身的资源和实力选择合适的经营领域和产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通过差异化竞争取胜。 2、企业战略特征

(1)企业战略具有全局性;(2)主体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3)涉及企业大量资源的配置问题;(4)从时间上来说长远性;(5)要考虑企业外部环境中的诸多因素。 3、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4、战略管理层次

可划分为三个层次:(1)公司战略:企业总体的、最高层次的战略。(2)经营战略:主要是在选定的业务范围内作出决策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3)职能战略:实现公司和事业部门的战略计划。 5、战略管理本质

(1)战略管理是整合性的管理 (2)战略是企业最高层次的管理

(3)战略管理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活动和技能

(4)战略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6、战略体系结构:

如果企业只从事一项业务,那么公司战略和事业部战略是一样的,两种战略的决策权都集中于董事会和高层管理者手中;如果企业属于行业经营,则公司战略为最上层结构、最高层次的战略,它为职能战略和事业部战略提供发展的方法和支持。 7、战略管理过程与阶段划分

可分为三个阶段:(1)战略分析:包括外部环境分析和企业内部环境分析。(2)战略选择及评价:包括企业的经营范围或战略经营领域和企业在某一特定领域的竞争优势两个问题。(3)战略实施及控制:包括确定企业资源规划与配置方式、企业组织机构的构建和使领导者的素质及能力与所执行的战略相匹配。 8、战略管理原则

(1)适应环境原则:战略的制定一定要注重企业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的互动性。 (2)全程管理原则:战略是一个过程,包括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与评价。

(3)整体最优原则:战略管理要将企业视为一个整体来处理,要强调整体最优,而不是局部最优。

(4)全员参与原则:战略管理绝不仅仅是企业领导和战略管理部门的事,企业全体员工都将参与。

(5)反馈修正原则: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环境因素可能会发生变化,企业只有不断的跟踪反馈方能保证战略的适应性。

(6)从外往里原则:卓越的战略制定是从外往里而不是从里往外。

1

第二章

1、影响业务选择的因素

(1)宏观环境因素:政治-法律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2)产业环境因素:供应商、竞争者、公众、股东、客户(3)企业资源因素: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4)企业能力因素:财务能力、营销能力、生产能力等。 4、企业使命及其作用(117)

企业使命就是企业在社会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它规定了企业的目的,阐述了企业的任务,指明了企业的经营范围和对象等。 其作用是企业使命常常会从总体上把握或引起企业方向、发展道路的改变,使企业发生战略性的变化,因此,确定企业使命也是制定企业战略目标的前提,是战略方案制定和选择的依据,是企业分配企业资源的基础。 5、企业使命九要素及表述要求 (1)管理阶层:管理企业的全局发展

(2)股东:参与利润分配、清算资产分配时的分配

(3)雇员:要求在就业中获得经济、社会和心理上的满足感 (4)顾客:要求提供与产品本身有联系的各种服务 (5)供应商:要求建立长期客户关系

(6)竞争者:要求对手遵守社会和行业的竞争规则

(7)政府:要求企业及时纳税,开展公平竞争遵守公共政策

(8)当地社区:要求企业成为社区中提供良性就业和规律性就业的好组织 (9)普通公众:要求企业参与社会并为之做贡献,承担一部份社会责任 6、战略目标与企业使命的关系

企业在规定了组织的使命、进行了组织的外部环境 分析和内部条件审计之后,下一步的战略管理工作是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制定企业的战略目标应依据企业使命,在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企业的战略目标会因企业使命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化。 7、战略目标特点

(1)宏观性。战略目标是对企业全局的一种总体设想。 (2)长期性。它的着眼点是未来和长远。

(3)全面性。它虽着眼于未来,但却没有抛弃现在;它虽着眼于全局,但又不排斥局部。 (4)可接受性。一般的,能反映企业使命和功能的战略易于为企业成员所接受。

(5)相对稳定性。战略目标既然是一种长期目标,那么它在其所规定的时间内就应该是相对稳定的。

(6)可检验性。为了对企业管理的活动进行准确的衡量,战略目标应该是具体的和可以检验的。

(7) 可挑战性。使战略大目标和个人小目标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极大的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和献身精神。

第三章

1、战略分析及其意义

2

战略分析指通过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分析组织的内外环境,包括组织诊断和环境分析两个部分。其意义有:

1、在全面和系统的战略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企业的科学竞争战略; 2、有明确的发展方向;

3、企业战略在组织内得到充分沟通并达成共识;

4、企业发展方向一致,上下同心协力达成战略目标;

5、让员工认同并支持企业的战略和目标,加强员工责任感; 6、建立战略决策机制,决策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 7、不但重视短期绩效,更重视长期发展;

8、企业的整体业绩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2、外部环境分析目的

目的是发现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机会和机会中存在的威胁,为企业的战略选择提供依据。 3、外部环境特性与构成

外部环境的特性包括客观性;复杂性;动态性;反应性。其构成分为两类:一类是宏观外部环境: 包括政治-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人文因素和技术因素。另一类是产业环境:包括竞争者、供应商、公众、股东、客户。 4、当前的宏观环境特性及PEST分析

当前的宏观环境特性有:客观性;复杂性;动态性;反应性。PEST分析是指通过确认和评价政治-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人文因素和技术因素等宏观环境,发现对企业战略目标、战略选择的影响。

5、政策与科技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就产业政策来说,国家确定的重点产业总是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另外政府的税收政策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结构和投资决策,资本持有者总是愿意将资金投向那些具有较高需求,且税率较低的产业部门。总的来说,政策对企业行为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有些政策对企业活动有限制作用,而有些则对企业有指导和积极的影响。 技术力量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企业战略的选择。一方面技术革新为企业创造了机遇。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出现也使企业面临着挑战。 6、行业生命周期

行业生命周期指行业从出现到完全退出社会经济活动所经历的时间。主要包括四个阶段: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7、波特行业竞争模型

一个行业中的竞争,远不止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它们是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替代品的威胁、购买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以及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第四章

1、内部环境特性及构成

内部环境的构成包括企业资源和企业能力。企业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企业能力包括财务能力、营销能力、生产管理能力、组织效能和企业文化。 2、内部环境分析目的

目的在于掌握企业历史和目前的状况,明确企业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进而使选定的战略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的优势,克服劣势,最终使企业战略目标得以实现。

3

3、企业资源与能力

企业资源是指企业所控制或拥有的有效要素的总和。企业能力是指企业协调资源并将其发挥生产作业的技能。

4、资源-能力矩阵及战略选择

资源-能力矩阵是指企业利用有限的资源,来提高企业自身的营销能力、财务能力、和生产能力。其目标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核心能力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的知识积累和特殊技能(包括技术的、管理的等)以及相关的资源(如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品牌资源、企业文化等)组合成的一个综合体系,是企业独具的,与他人不同的一种能力。 6、独特竞争能力特征及构建

竞争能力的特征有:(1)能够为用户带来巨大的价值;(2)能够支撑多种核心产品;(3)竞争者难以复制或模仿。其构建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一、价值定位力和价值创造力。二、品牌。三、人力资源建立和企业文化。四、规模。 7、SWOT分析及目的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企业内部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其中,S代表 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其目的在于根据企业自身既定的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了解自己企业的优缺点,根据市 场 上的机会和威胁,找到自己企业的发展方向,经营策略或是要进入的细分市场。 8、企业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与战略选择的关系

分析它们的关系是为了制定战略打下一个基础,以作为战略制定的依据。因此这三者间相互匹配、关系理顺,企业战略才能得以成功实施。 9、战略集团

战略集团,又称战略集群、行业内战略群,是指一个产业内执行同样或类似战略并具有类似战略特征的一组企业。

第五章

1、公司总体战略基本模式

公司总体战略基本模式包括稳定战略、发展战略和防御战略。 2、稳定战略特征

稳定战略的特征有:(1)企业满足于它过去的效益,继续寻求与过去相同或相似的战略目标。(2)期望取得的成就每年按大体相同的百分数来增长。(3)企业继续以基本相同的产品或服务来满足它的顾客。 3、规模经济与经验效益、价值链

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科技水平下生产能力的扩大,使长期平均成本呈下降的趋势,即长期费用曲线呈下降趋势。

经验效益是指企业在生产某种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随着累积产品产量的增加,生产单位产品的成本下降。

价值链:每一个企业都是在 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

4

4、发展战略出发点及模式

出发点:在短期内实现企业规模快速发展壮大。

模式有三种:单一产品密集增长战略、纵向一体化战略和多元化战略。 5、密集增长及其模式

密集增长是指企业将绝大部分的经营活动集中于一个业务或行业并以快于过去的增长速度来增加销售额、利润额或市场占有率。模式:集中生产单一产品或服务的战略。 6、一体化增长及其模式

一体化增长是指企业在两个可能的方向上扩展现有经营业务的一种发展战略。模式:前向一体化战略和后向一体化战略。 7、多元化增长及其模式

多元化增长是指企业尽量增加产品种类,跨行业生产经营多种产品和业务,扩大企业的生产范围和市场范围,使企业的特长充分发挥,使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提高经营效益。模式:相关多样化战略和非相关多样化战略。 8、相关多元化及其适用性

相关多元化是指公司进入与现有的业务在价值链上拥有战略匹配关系的新业务。 适用性:公司开展相关多样化战略进入技术、生产、职能活动或销售渠道能够共享的经营领域,可以实现范围经济所带来的益处而使成本降低。 9、购并战略优势

并购战略:企业购并是指一个企业通过另一个企业全部或部分的资产或产权,从而控制、影响被并购的企业,以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行为。

优势:1、越过市场进入障碍。2、加快进入市场速度。3、实现资源和能力的范围经济性。4、增强市场竞争力。5、有效激励员工,平抑经营风险。6、降低新产品开发成本。7、更好地处理委托代理关系,降低代理成本。8、减少竞争对手。9、对原材料与销售渠道的控制。10、较少税负负担。 10、防御战略

目的:不是寻求企业规模的扩张,而是通过调整来缩减企业的经营规模。

保持或维持企业现有的市场地位,有这种战略目标的企业会选择新产品开发的防御战略。 (包括收获战略、调整战略、放弃战略、清算战略)

第六章

1、事业部

又称战略经营单位,指集团公司或总公司中,根据分工,针对不同市场,从事规定业务活动的独立经营公司。

2、事业部竞争战略基本模式

模式有: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最优成本供应商战略和集中化战略。 3、总成本领先战略及适用条件

总成本领先战略是指企业通过有效途径降低成本,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甚至是同行业中最低的,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

适用条件:(1)现有竞争企业之间价格竞争非常激烈;(2)企业所处产业的产品基本上是标准化;(3)实现产品差异化的途径很少;(4)多数顾客使用产品的方式相同;(5)消费者的转换成本低;(6)消费者具有较大的降价谈判能力。 4、差异化战略特征及实现途径

5

特征:(1)基础研究能力强;(2)有机式的组织结构,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强;(3)超越思维定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洞察力;(4)市场运作能力强;(5)基于创新的薪酬制度;(6)公司在产品质量和技术领先方面的声望。

实现途径:确定实际购买者,弄清企业价值链对买方价值链的影响,确实买方的购买标准,评估企业价值链中现有的和潜在的独特性来源,制定差异化战略方案和检验差异化战略的持久性。

5、集中化战略及优势

集中化战略是指企业集中所有资源和经营活动于某一特定的购买群体,或产品线的某一部分,或某一细分市场,通过为这个“小市场”的购买者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更有效率的产品和服务建立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

优势:使企业在特定细分市场上创造“低成本”和“差异化”优势。此外由于集中化战略避开了在大市场内与竞争对手的直接竞争,所以对于一些力量还不足以与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抗衡的中小企业来说,集中化战略可以增强他们相对的竞争优势,因而该战略对中小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即使对于大企业来说,采用集中化战略也能避免与竞争对手正面冲突,使企业处于一个竞争的缓冲地带。

6、集中化战略与总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的关系

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的联系:他们都是事业部竞争战略的基本模式。采用任何一种集中化战略的企业都面临着与在整个行业范围内采用总成本领先战略或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同样的风险。

区别:总成本领先战略就是最大努力降低成本,通过低成本降低商品价格,维持竞争优势。要做到成本领先,就必须在管理方面对成本严格控制,尽可能将降低费用的指标落实在人头上,处于低成本地位的公司可以获得高于产业平均水平的利润。差异化战略是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别具一格,或功能多,或款式新,或更加美观。如果别具一格战略可以实现,它就成为在行业中赢得超常收益的可行战略,因为它能建立起对付五种竞争作用力的防御地位,利用客户对品牌的忠诚而处于竞争优势。集中化战略是主攻某个特定的客户群、某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个地区市场

第七章

1、战略评价及其目的

战略评价是指检测战略实施进展,评价战略执行业绩,不断修正战略决策,以期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

目的:战略评价就是为企业战略选择和决策提供依据。 2、相对市场占有率

相对市场占有率是本企业某项业务的市场份额与同行业中最大竞争者的市场份额之比。 3、BCG矩阵及其各类业务战略选择

BCG矩阵是指以相对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两个参数为坐标,波士顿咨询公司设计出一个具有四象限的网格图。

各类业务的战略选择:对于明星业务,应选择维护或扩大市场占有率;对于金牛业务,应选择维护或收获战略;对于幼童业务,应选择扩大市场占有率或放弃或收获战略;对于瘦狗业务,应选放弃或清算战略。 4、组合战略

6

组合战略就是企业为了实现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将相关的战略配合起来,使几种战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战略。 5、市场增长率

市场增长率是指产品或劳务的市场销售量或销售额在比较期内的增长比率。 6、大型企业组合战略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答:(顺序组合、同时组合)一般认为,在战略决策者选择某一特定战略的过程中,有下列几个因素影响着他的战略选择,即: 1.中层管理人员和职能人员的影响。 2.企业过去的战略 3.管理者对风险的态度

4.企业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 5.企业文化和内部权势关系 6.时期性 7.竞争者的反应

第八章

1、战略实施的作用与内容

作用:战略实施,即战略执行,是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对战略规划的实施与执行。企业在明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后,就必须专注于如何将其落实转化为实际的行为并确保实现。 内容:如何在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各层次间分配及使用现有的资源;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还需要获得哪些外部资源以及如何使用;为了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需要对组织结构做哪些调整;如何处理可能出现的利益再分配与企业文化的适应问题,如何进行企业文化管理,以保证企业战略的成功实施等等。 2、职能战略及其特点

职能战略是公司和事业部战略在各职能部门中的贯彻和落实,具体体现为公司或事业部经营活动在各职能部门的权力和任务分配,也是公司或事业部资源的合理配置。 特点:专业性、附属性、具体性 3、职能战略类型

企业职能战略一般可分为营销战略,人力资源战略,财务战略,生产战略,研究与开发战略。

4、营销战略定位与模式

营销战略定位就是通过规划,制定企业发展的宗旨、目标,使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与不断变化着的营销环境相适应的过程,表现为制定一个企业营销的长期性、全局性、方向性的动态发展规划。模式:一是成本领先战略;二是差异化战略;三是集中化战略。 5、运营战略目标

运营战略目标是指在企业经营战略的总体框架下,如何通过运营管理活动来支持和完成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

7

第九章

1、组织结构功能

组织结构是企业的流程运转、部门设置及职能规划等最基本的结构依据,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包括中央集权制、分权制、直线式以及矩阵式等。

组织结构是指,对于工作任务如何进行分工、分组和协调合作。 组织结构是表明组织各部分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散状态、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框架”。 组织结构是组织的全体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利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组织结构是组织在职、责、权方面的动态结构体系,其本质是为实现组织战略目标而采取的一种分工协作体系,组织结构必须随着组织的重大战略调整而调整。 2、战略与组织结构关系

战略与组织主从关系的具体表现:(1)管理者的战略选择规范着组织结构的形式;(2)只有使结构与战略相匹配,才能成功地实现企业的目标;(3)组织结构抑制着战略。与战略不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将会成为限制、阻碍战略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巨大力量;(4)一个企业如果在组织结构上没有重大的改变,则很少能在实质上改变当前的战略。 3、战略与组织结构的两重性

(1)战略的前导性:战略变化要快于组织结构的变化。(2)组织结构的滞后性:组织结构的变化要慢于战略的改变。 4、组织结构模式

模式包括:职能型;事业部制;区域型;矩阵型。 5、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特点

特点:(1)协调比较容易;(2)可扩展多样化战略;(3)可培养团队精神. 6、组织结构选择原则

原则:1.任务与目标原则;2.专业分工和协作的原则;3.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5.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

第十章

1、战略控制

战略控制主要是指在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检查企业为达到目标所进行的各项活动的进展情况,评价实施企业战略后的企业绩效,把它与既定的战略目标与绩效标准像比较,发现战略差距,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纠正偏差,使企业战略的实施更好的与企业当前所处的内外环境、企业目标协调一致,使企业战略得以实现。 2、战略控制过程及步骤

过程:一、确定评价标准;二、评价工作成绩;三、反馈。 3、战略控制方法及系统

常用战略控制方法:(1)预算;(2)审计;(3)个人现场观察。

8

二、论述题参考

1. 简述企业战略管理的本质。

答: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其本质是: (1)战略管理是整合性的管理。企业战略管理是从企业整体的角度出发,处理涉及企业整体的和全面的管理问题,使企业的管理工作达到整体最优的水平。(2)战略是企业最高层次的管理。从管理理论的层次来看,战略管理是最高层次理论。(3)战略管理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活动和技能。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最重要的活动是制定战略和推进战略管理,以保证企业整体的有效性。(4)战略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宏观环境有何基本特征?经济和科技因素是如何影响企业战略的?

答:宏观环境一般包括政治-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人文因素和技术因素。其基本特征有(1)客观性:主要表现在宏观环境是客观存在的;(2)复杂性:宏观环境因素有很多,而且多样化,所以是复杂的;(3)动态性:宏观环境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4)反应性:环境的可预测性降低,而不可预测性提高了。企业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形势是什么状况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若在宏观经济大发展的情况下,市场扩大,需求增加,企业发展机会就多。而科技因素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企业战略选择:一是技术革新为企业创造了机遇;二是技术进步可使企业通过利用新的生产方法或工艺过程生产出高质量、高性能的产品,也可使产品的成本大大地降低。

3. 试分析企业内部环境构成及分析目的。

企业内部环境 企业内部环境是指企业内部的物质、文化环境的总和,包括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文化等因素,也称企业内部条件。即组织内部的一种共享价值体系,包括企业的指导思想、经营理念和工作作风。

企业内部环境是有利于保证企业正常运行并实现企业利润目标的内部条件与内部氛围的总合,它由企业家精神、企业物质基础、企业组织结构、企业文化构成,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4. 为什么多数企业乐意选择扩张战略?

答:扩张战略的战略目标集中在短期内实现企业规模快速发展状况。包括三种模式:1、集中单一产品战略:指企业绝大部分经营活动集中于一个业务并以较快速度发展。2、纵向一体化战略:指企业在两个可能方向上扩展现有经营业力的一种发展战略。3、多角化战略:

9

指企业经营多种业务以增加公司销售额。企业选择扩张战略一个重要原因是最高层经理或最高领导班子所持有的价值观。许多高层经理人员将发展等同于他们个人的有效性和事业的成功。也就是他们所管企业的发展就足以表明他们作为经理人员的有效性和功绩。另外,在股份有限公司中许多高层领导人通常都拥有作为其一部分报酬的股份。如果企业的发展能导致企业股价的升高,则他们会从自己的资本增值中直接受益。

5. 企业金牛-明星业务基本特征及其战略选择。

答:BCG矩阵是指以相对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两个参数为坐标,波士顿咨询公司设计出一个具有四象限的网格图。而企业明星业务是指处于高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象限内的产品群,这类产品可能成为企业的现金牛产品,需要加大投资以支持其迅速发展。这类业务代表着最优的利润增长率和最佳的投资机会。采用的发展战略是:积极扩大经济规模和市场机会,以长远利益为目标,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强竞争地位。发展战略以投明星产品的管理与组织最好采用事业部形式,由对生产技术和销售两方面都很内行的经营者负责。

6.大型企业通常趋向选择组合战略的理由是什么?

答:组合战略就是企业为了实现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将相关的战略配合起来,使几种战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战略。现在大型企业越来越多,彼此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很多企业都在追求彼此之间的差异化或者是成本领先。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将差异化战略和成本领先战略组合在一起是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的最佳途径。将不同类型的战略按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做出企业的特色,从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于不同的战略只要合理地组合,可以使企业提高竞争力。

7.比较三种竞争战略的联系与区别。

答: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的联系:他们都是事业部竞争战略的基本模式。采用任何一种集中化战略的企业都面临着与在整个行业范围内采用总成本领先战略或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同样的风险。

区别:总成本领先战略就是最大努力降低成本,通过低成本降低商品价格,维持竞争优势。要做到成本领先,就必须在管理方面对成本严格控制,尽可能将降低费用的指标落实在人头上,处于低成本地位的公司可以获得高于产业平均水平的利润。差异化战略是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别具一格,或功能多,或款式新,或更加美观。如果别具一格战略可以实现,它就成为在行业中赢得超常收益的可行战略,因为它能建立起对付五种竞争作用力的防御地位,利用客户对品牌的忠诚而处于竞争优势。集中化战略是主攻某个特定的客户群、某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个地区市场。

8. 为什么中小企业应优先选择集中化战略?

答:集中化战略是指企业集中所有资源和经营活动于某一特定的购买群体,或产品线的某一部分,或某一细分市场,通过为这个“小市场”的购买者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更有效率的产品和服务建立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 在当今竞争形势下,中小企业优先选择集中化

10

战略的理由是小企业应集中使用企业资源,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企业应该将所有资源集中在最擅长的领域,为最适宜的细分市场服务。通过这样集中化市场营销,一方面增加了整个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另一方面提高中小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自身实力,为进一步提高壮大自己提供物质基础。

9. 如何认识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的两重性。

答: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之中。相对于企业外部环境而言,战略与组织结构作出反应的时间是有差别的,最先做出反应的是战略,而后是组织结构,这样就形成了战略的前导性和组织结构的滞后性。战略的前导性是指战略变化要快于组织结构的变化。企业一旦意识到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变化提供的机会和需求时,首先就在战略上作出反应,以此谋求经济效益的增长。而组织结构的滞后性是指组织结构的变化要慢于战略的改变。由于一个新的战略需要一个新的组织结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调整原有的组织结构。而组织结构的变化慢于战略变化主要原因是新旧结构的改变有一定的时间过程,而且旧的组织结构有一定的惯性,这主要来自于管理人员的抵触。

10.联系当前实际,阐述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企业在战略管理中应重视哪些重要因素。

企业的资金链条

1、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拉动型转变--至少要看到,近几年内我国将会逐步取消出口优惠政策,企业不能再以(低档次的)出口创汇型产品作为未来的主导产品,这是一个盈利模式的企业战略问题;

2、国家将扶植一批高新技术型、节能先进技术型、新能源型企业(产品)的发展--尤其是新能源,国家的扶植力度会有所增加;

3、通胀和工资的上涨压力将会导致企业成本的上升,对付通胀最好的办法不是存款,而是投资---投资方向可参看第二条,应对工资上涨的压力就要合理利用好国家的相关政策-----譬如减免企业的相关税收的财政政策和支持某些行业发展的优惠货币(财政)政策等。

三.案例分析

(1)仔细研读案例材料,认真审题分析。

(2)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性地回答问题。对每一题,首先提出你的分析观点;其次对每一观点要用所学理论和案例材料及数据进行支持论证,即充分和合理地阐明你的观点成立的理由。

试题类型及分值结构

1.名词解释:10分,5题,每题2分; 2.简述题:30分,6题,每题5分;

3.论述题:30分,2题,每题15分(400字左右); 4.案例分析:30分,3小题,每题10分

11

战略的理由是小企业应集中使用企业资源,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企业应该将所有资源集中在最擅长的领域,为最适宜的细分市场服务。通过这样集中化市场营销,一方面增加了整个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另一方面提高中小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自身实力,为进一步提高壮大自己提供物质基础。

9. 如何认识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的两重性。

答: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之中。相对于企业外部环境而言,战略与组织结构作出反应的时间是有差别的,最先做出反应的是战略,而后是组织结构,这样就形成了战略的前导性和组织结构的滞后性。战略的前导性是指战略变化要快于组织结构的变化。企业一旦意识到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变化提供的机会和需求时,首先就在战略上作出反应,以此谋求经济效益的增长。而组织结构的滞后性是指组织结构的变化要慢于战略的改变。由于一个新的战略需要一个新的组织结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调整原有的组织结构。而组织结构的变化慢于战略变化主要原因是新旧结构的改变有一定的时间过程,而且旧的组织结构有一定的惯性,这主要来自于管理人员的抵触。

10.联系当前实际,阐述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企业在战略管理中应重视哪些重要因素。

企业的资金链条

1、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拉动型转变--至少要看到,近几年内我国将会逐步取消出口优惠政策,企业不能再以(低档次的)出口创汇型产品作为未来的主导产品,这是一个盈利模式的企业战略问题;

2、国家将扶植一批高新技术型、节能先进技术型、新能源型企业(产品)的发展--尤其是新能源,国家的扶植力度会有所增加;

3、通胀和工资的上涨压力将会导致企业成本的上升,对付通胀最好的办法不是存款,而是投资---投资方向可参看第二条,应对工资上涨的压力就要合理利用好国家的相关政策-----譬如减免企业的相关税收的财政政策和支持某些行业发展的优惠货币(财政)政策等。

三.案例分析

(1)仔细研读案例材料,认真审题分析。

(2)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性地回答问题。对每一题,首先提出你的分析观点;其次对每一观点要用所学理论和案例材料及数据进行支持论证,即充分和合理地阐明你的观点成立的理由。

试题类型及分值结构

1.名词解释:10分,5题,每题2分; 2.简述题:30分,6题,每题5分;

3.论述题:30分,2题,每题15分(400字左右); 4.案例分析:30分,3小题,每题10分

1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pm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