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探索和思考

更新时间:2024-04-10 01: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调研报告: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探索和思考

建设海绵城市,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将城市河流、湖泊、地下水系统的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结合起来,让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干旱的时候再把吸收的水“吐”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课题组致力于海绵城市深层内涵的剖析,明确该理念的现实性、优越性和有效性,为引导实现水环境安全、水资源清洁、水生态健康,提升城市建设品质提供依据。

一、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做法

2016年5月,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强调要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各项工作,示范总结一套可推广、可复制的海绵城市建设经验,力争用15年左右时间将全市建成我国中部地区特色鲜明、功效完善、产业健全的海绵城市典范。目前,海绵城市建设各项任务正在有序推进,部分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统筹谋划前期工作。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市直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组建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海绵办),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海绵办进一步完善了工作机制,统筹规划建设,抓紧启动实施,增强海绵城市建设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做到了“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督促指导试点项目做好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根据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编制试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拟定和出台了项目管理规定及实施细则、设计技术导则等规范性文件,提出了一系列课题计划,建设规划

指引等指导性文件也即将出台。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建立了运行维护制度、雨水排放许可制度、应急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办法、绩效考核与奖励机制,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配套支持。

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为根治解决“黑水下河”的重点问题,市海绵办对中心城区泵站提出了总体改造方案和近期实施方案,已经进入到施工准备阶段。同时,依据海绵城市建设导向和排水体制问题,提出了新建城区以目标为导向、老城区以问题为导向,加快雨污分流、告别黑水下河的战略思路,备战“雨污分流攻坚”。全面开展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设计审查工作,完成了浏阳河朝正垸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等5项海绵城市专项设计审查。湘江新区在梅溪湖、洋湖、滨江积极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已完成海绵城市建设控制指标规划体系初步成果的编制。雨花区圭塘河流域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正委托德国汉诺威等专业机构负责开展总体规划研究工作。宁乡市启动了玉潭公园、亮月湖、市民公园及市民之家海绵城市示范项目建设,其中市民之家海绵城市示范项目建设已竣工投入使用。总体来看,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正在全面铺开。

发挥试点示范作用。2016年6月,XX区入选全省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的区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技术导则、专项规划等文件,为试点海绵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力推进一批海绵城市样板项目和示范项目,先后完成了马桥河河道整治、老马桥河环境污染综合整治、排水管道雨污分流改造、城区初期雨水人工湿地净化、斑马湖公园建设、枞树港综合改造,进一步强化城市排水管网建设的系统性,着力构建完善的海绵系统。创新社会资本BOT、PPP等多种参与模式,重点示范项目“一路一园”建设工程为PPP合作模式的首例。

二、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海绵城市建设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中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完善,当然,其中也不乏很多困难和挑战。

工作机制碎片化。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多目标、多尺度和多层次的城市生态基础建设体系。因此,海绵城市建设不是单个部门的事情,需要住建、水务、财政、环保、交通、规划、城管等部门共同协作。然而,从现实来看,我市尚未形成建设海绵城市的有机整体,各个部门各管一块,各自为政,权责不清,缺少信息互通和统筹协调,相关管理办法的制定步伐跟不上项目推进速度,且碎片化、条块化的推进模式难以形成工作合力,容易导致失范和无序,亟待建立涵盖开发、规划、设计、建设、验收、维护、运营的完备管理体系。

标准体系不完善。在现有的技术条件和基础数据支撑下,海绵城市建设的专项规划编制难度极大,规划引领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当前,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也是在探索中前行,尽管国家住建部在2014年出台了《指南》用以指导海绵城市建设,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试点城市分布在不同的区域,气候、地理条件存在较大差异,《指南》只能作为宏观参考,不能具体指导海绵城市建设实践。由于相应的国家规范和标准体系尚未健全,缺少有针对性的编制实施手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海绵城市技术的落地。

监督管理难度大。当前,海绵城市建设处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阶段,各类文献观点差异较大,且缺乏相应的强制性规范或标准。海绵城市建设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绿色建筑理念也逐渐被纳入城市规划建设中。但通过调查发现,低影响开发理念未得到全面贯彻,不少原有的工程建设项目仍然在推进,灰色工程增量在不断加大,快排模式的市政道路、广场等施工仍然在进行,地面和道路水泥硬化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p6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