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诗五首

更新时间:2024-04-18 00: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30诗五首

一、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反复诵读课文。

2.把握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中抒发的感情。 3.体会诗中景物描写带给人的审美感受。 二、教学设想

古诗节奏明快,很适合朗读,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各种朗读方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把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诗意的品味融合在朗读过程中。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观沧海》《题破山寺后禅院》《登飞来峰》 一、导入

以古诗文背诵比赛入题 二、诵读赏析

1.结合自己的了解,谈谈对曹操的评价

补充说明:曹操,字孟德,汉魏之际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利用汉末混乱的局面,“挟天子以令诸侯”,在维护汉王朝的旗号下,统一了中国的北方,成为魏王朝的实际创建人。

2.补充材料

碣石地理位置及相关资料介绍

3.学生以个人朗读,小组互读等形式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参考注释疏通诗意,不理解的词句可在小组内交流解决。

4.出示习题,检验理解程度。

1)诗中写景的句子是 ,它描写的具体景物是 它们具有 的特点。

2)表现诗人想象的诗句是 ,使用了 修辞手法,这样写的作用是 。

5.讨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提示:海上波涛起伏,动荡的情景,激发了诗人的信心和豪情,大海的博大,象征了诗人的胸怀,抒发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6.共同朗读,总结赏析写景抒情类诗歌的基本方法。 基本方法:

朗读(初步感知)——想象(身临其境)——联想(体会诗人心中感情)——品味(诗的意境、语言)

三、根据《观沧海》的学习体会,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自学《江南春》《登飞来峰》

1.自学指导:应主要分析诗歌描绘了什么景物,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2.学生进行朗读 品味,可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互相读,互相提出改进的意见。

3.自学检测

1)《题破山寺后禅院》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色,蕴含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1

2)《登飞来峰》抒发了作者胸怀的诗句是 ,阐述了什么样的哲学思想。

提示:只有站得高,才不会被“浮云”等事物遮住视线,才能看得远,看得清。

4.品味语言 四、作业 1.背诵

2.充分发挥想象,将诗中的意境描绘成一幅图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望岳》《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检查背诵,最后由《登飞来峰》导入 《登飞来峰》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登临飞来峰时的所见所感,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望岳》则是写诗人由望岳而想象的将来登岳的情景。

二、诵读感悟

1.学生自由朗读本诗,并参考注释体会诗意,不理解的诗句可在小组内讨论。

2.思考讨论:诗中分别以哪些角度来写泰山,所给你展示出的又分别是一幅怎样的景色?

3.教师点评学生发言。

首联以设问写远望泰山,总括泰山的全貌,表现其广大。作者没有直写泰山的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广大,以致在齐鲁两国都可以望见泰山。

颔联以近望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高耸的景象,由于山势高,向阳的一面与背阴的一面被分割得一清二楚。

颈联由远而近,写细看泰山的云气的归鸟。“云气”在早上,“归鸟”在傍晚,表明是从早看到晚。

尾联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愿望。“会当”意思是“一定要”。这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归纳: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三、比较学习《闻王晶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提问:我们在第六单元学过一首寄人诗《夜雨寄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也是一首寄人诗,请大家比较阅读两首诗有何异同。

学生讨论发言。 2.点评延伸。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以拟人的手法,把“愁心”交托给明月,遥寄情丝,表现了对友人真切的关怀与同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奇特的想象和浪漫手法。

这种托月寄情思的手法,在古诗当中经常有之,试找出几句,加以赏析 四、作业 1.背诵

2.完成思考与练习

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oi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