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十大金融人物

更新时间:2023-06-08 08:5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1年中国十大金融人物

2011年12月21日13:09 来源:银行家

银行家2011年第12期

2011年中国十大金融人物

编者按:中国迈进国际经济持续危机的2011年,外部国际金融体系持续动荡,内部经济发展动向调整仍不明朗。美国债务前景依然堪忧,财政计划“不到位”等诸多原因导致其主权信用评级史上第一次被下调,欧洲诸国主权债务危机持续蔓延、愈演愈烈。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在2011年这个不平静的一年,颠簸飘扬中走出了令人惊心动魄的涨跌曲线。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经济形势下中国优秀的金融行业引领者如何渡过危机,如何逆势而上,带领中国经济走出颓势,奠定未来发展基石。本期《银行家》以此为契机甄选出年度十大金融人物,与所有金融从业者一道分享他们的智慧与经验。

周小川:一位深遂的思想者

2011年对于中央银行又是尴尬的一年。如同2008年一样,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饱受通货膨胀的困扰。但显然,中国的中央银行不能独立做出利息率调整的决定。过去三年的信贷和投

资的扩张,使得地方政府的债务杠杆上升到一个不可持续的高度。它们集中偿债高峰的到来,又面对高通胀,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被挤到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一而再再而三地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21.5%这个令人不可思议的位置。

一年前,周小川行长抛出了“池子关热钱”的讲法引发诸多猜想。我重新找出了当时的原文“短期投机资金进来了,我希望把它放在一个池子里,而不是放到整个中国的经济中去。等它需撤退时,将其从池子里放出,让它走。这样能在宏观上减少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周行长心中的这个“池子”是什么呢?今年大家终于明白周行长心中的池子就是准备金。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奈何?中国一方面继续采取大规模政府投资的扩张计划,如建数万公里的高铁,数千万套经济适用房,再来一个4万亿元水利的投资,再加上地方政府十二五规划中对新兴战略产业十几万亿元如火如荼的热情,另一方面又要控制银行贷款和通货膨胀,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苦煞了周行长在任的八年。其苦或是市场所不能明白的。这八年央行既背负货币超发的诟病,又承担紧缩所带来经济下行的罪责。

2003年以后,中国的货币扩张机制已经发生明显变化,内生性变得极强。某种意义上讲,中央银行实际上已经控制不了货币供给,中国央行每年制定的货币供应量和新增信贷的目标就几乎没有实现过。这一点可以从数据实证得到验证。2003年之后中国实际投资增速(剔除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与M2-E(广义货币减去高能货币部分)的增速表现出高度的同步性。而基础货币(高能货币)却没有。

中国的地方政府和国有部门控制着土地、矿产,并控制着税收、收费、准入等对经济和金融活动有着绝对影响力的多种要素。掌握着这样一些被银行视为最值得信赖的抵押物,事实上也就掌握了货币的创造权。中国货币供给都是商业银行表内和表外信用活动急遽膨胀的结果。周行长何尝不明白其中中国经济的逻辑。所以他不断地在尝试,在思考,如何使得他治理下的央行能尽可能多的发挥作用。2004年,他提出“金融生态”的概念。把一个疑问抛出,到底是谁在累积中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很多人当时并不明白其中的深意。周小川明白,以央行职能去对抗一个各级政府主导资源配置的体制,无异于螳臂挡车。但他没有放弃,总是在不断抛出他的思考。

当今天银行被庞大的政府性债务所梗塞之时,人们终于可以领会周行长六年前所抛出“金融生态”概念时,其内心所蕴含的深深的忧虑。这一年多来,周小川行长在多个场合不断在释放信息,要为地方公共投资的融资机制“开前门而关后门”,具体讲,就是要彻底改变当前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主体、以土地储备作为抵押支持、以银行信贷作为主要资金来源的地方政府融资模式,构建以市政债券市场为基础的多元化的地方政府公共资本融资模式。作为中国宏观金融的管理者急切地希望为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找一个对冲的安排,不能全压在国有银行的身上,这样最终会在软预算约束的框架下全部转化为中央银行承担最后贷款人角色的地步。

我们深切理解周行长的苦心,或许在他这个层面也只能做到如此(甚至还未必能实现)。

我们仍钦佩他的改革勇气。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的突破性进展,得益于周小川治理下的银行间市场所制造了“鲇鱼效应”,短融、中票等等层出不穷的市场创新将沉寂多年的一潭死水激活。八年过去了,他把无奈、勇气和更多的思考留给了未来的中国经济。周小川是中国经济界一位杰出的思想者,他深邃的目光永远投向中国经济的逻辑深处。

尚福林:“啃硬骨头”的改革者

改革者总会让人略有微辞。

十年前,当尚福林从银行界迈入证券界,并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掌舵者,市场上无人看好他。因为证监会主席的位置一度被称为“做不好也做不长的火山口”,时常需要承受来自民众和上层的双重压力。之前数任证监会主席的平均任期为30.5个月,而尚福林不仅坐稳了这一位置,而且一坐就是九年。

十年后评价尚福林的功绩,大抵脱不了“为人低调,成就斐然”八个字。尚福林作为中国证监会的第五任主席,一直以来被业内誉为历史上最低调的主席,究其原因在于其任职期间,公开发言的数量甚少,并一度被误解为不作为。但这种印象终被中国资本市场波澜壮阔的大发展所打破。

2002~2011年是中国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改革的“黄金十年”。在中国资本市场制度顽疾中,“最硬的骨头”是股权分置改革,因为只要涉及这一字眼,中国股市就会以歇斯底里般下跌的方式迫使改革者收回言辞,而尚福林正是在那个饱受争议的环境中,一路坚持并最终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对此他如是道:“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件大事,开弓没有回头箭,必须要把它搞好”。由于股改的成功,中国的证券市场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资本市场也由此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2002年中国股市的总市值占GDP比率为32.82%,十年后这一比率上升至90.03%。 2002年中国的上市公司仅为840多家,十年后仅首发公司就增加了1164家。

2002年中国券商七成亏损,十年后券商公司治理结构、风险防范水平日臻成熟,全行业赢利水平超百亿元。2002年,券商的经营环境相当恶劣,股市持续疲软、市场竞争加剧再加之庞大的券商自营、资管与委托理财的资金规模,从技术层面上看,大部分证券公司已经破产。而十年后,券商上市家数达到16家,伴随着中信证券(600030,股吧)H股成功发行,中国券商的国际化道路已经悄然打开。

细数这十年的制度建设之路,可谓道路崎岖、收效显著。

2004年6月中小板的推出有效地解决了中小企业上市难的问题,而之前的中国股市基本上是大中型国有企业上市融资的专用通道。

2005年4月29日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不仅解决了非流通股的流通问题,而且解决了市

场的定价难题,充分完善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降低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可能。 2009年10月推出创业板,更是为成长型企业的上市提供了方便。

2010年3月,融资融券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为双边交易提供了新的机会。

2010年4月16日推出股指期货,无疑是对“单边市”的一种纠错,使投资者从一味“做多”赚钱,演变为“做多”、“做空”双向赚钱,从而扩展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新股市场化定价发行,对买卖双方的约束正逐渐变得强而有力,正所谓风物长宜放眼量,懂得尊重市场规律才是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的基本法则。

尽管如此,这十年亦存在诸多亟待改进之处,例如投资者的投机文化改观有限,各种违规行为屡禁不止;新股发行定价过高,上市质量广遭诟病;基金公司和上市公司的内幕交易层出不穷。但瑕不掩瑜,在一个高速前进的市场中出现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也留给了继任者更好的发挥空间。

对于尚福林而言,2002~2011年是其人生重要的十年,他在收获鲜花和赞誉的同时,也收获了人生的价值;2002~2011年的十年,也是中国资本市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十年。恰值尚福林履新之际,借用证监会新任主席郭树清的话来说:“改革者要啃硬骨头”,而尚福林就是中国资本市场上一位“啃硬骨头”的改革者。当“低调、稳健”的尚福林重操旧业回归银行界,并从过去的“运动员”转变为“教练员”与监管者之时,我们期待这将是尚福林在金融市场上推行渐进式改革的新起点。

郭树清:再一次跨越

郭树清在中国金融界具有的较大知名度,更多来源于其曾担任建设银行(601939,股吧)董事长的身份。而这一身份本身,正是其在关键时刻广为人知的第一次跨越。2005年,伴随建行领导层变动,及建行股份制改造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郭树清以央行副行长的身份被委以重任执掌建行,幕后走到台前,实现了从金融监管者到一线银行家的第一次跨越。而在当时,他所承接的并不是一份轻松的工作。

任职建行期间,郭树清在政府支持下对建行全面施行了财务重组、剥离不良资产等手术,顺利引入拥有全美最大零售网络的美国银行作为境外战略投资者,并最终完成了建行的股改上市,啃下了银行上市这块“硬骨头”。作为先行者,2005年建行成功登陆香港并在此后回归A股市场,为工行、中行、交行三大银行的改制上市积累了丰富经验,并为其他行的改革做出良好的示范作用。对于国有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国内曾有过不少的争论,其焦点在于是否存在贱卖银行资产这一问题上。暂不论孰是孰非,然与美国银行为建行提供的战略协助项目来看,数年间双方工作范围覆盖零售银行、客户服务、信息技术、流程管理、风险管理等大部分银行业务领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建行的经营理念和业务模式。目前,美国银行“用数据说话,用流程管理”的经营理念深入建行上下,影响深远。正是在美国银行的协助下,

建行内部深入开展了一系列改革,此中更为令人称道的是零售网点转型项目。此前国有商业银行营业网点无休止的客户等候和排队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申讨,在此背景下,建行启动了零售网点转型项目,重新定义了网点服务人员的角色,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服务方式,并辅之以内部流程改造相配合,成效显著,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郭树清执掌建行的6年是建行获得大发展的时期,作为当家人,他完美的履行了自己的使命和任务。

郭树清被业内认为是杰出的经济学家,尤以宏观经济研究见长,他曾两度获得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孙冶方奖”。2010年11月,郭树清还与吴敬琏和周小川两位资深经济人士一道作为“整体改革理论”的主要贡献人,获得第三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正是这些扎扎实实的研究,使他无论担任何职都显得举重若轻,得心应手。此番郭树清调任中国证监会主席,客观上使他从一线银行家转身为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领路人,这必定成为他又一次跨越,而这次跨越将面临更为艰巨的挑战。中国证券市场此前在尚福林主席的带领下,已经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新股发行机制改革、创业板上市、融资融券等改革,改革成果得到各方认可。但不可否认,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仍需深化,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亟待进一步推动。目前,证监业监管所需配套改革进展与各方期待相比依旧缓慢,如上市公司退市机制、新股发行机制的深入推进、审批制改革、国际板建设等方面均尚有滞后,股市很大程度上依然重视融资忽视分红,没有完全脱离帮助国企脱困的初始角色。正因为如此,中国证券市场一度被某些学者认为是制度性的合法“圈钱”工具,上市公司不分红的特征使其更多沦落为“赌场”。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必须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且证券市场参与各方利益交织混杂,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最为复杂之地,所以无论监管还是改革都需要掌舵人具备极大的智慧与勇气。鉴于此前中国股市在2007年突破令人惊奇的6000点之后,已持续三年下跌,绝大多数股民停留在亏损状态,外界对郭树清上任证监会主席寄予厚望,期望其能在证券市场制度设计方面推陈出新,助力中国股市走出低谷。

中国证监会在郭树清上任后随即出台诸如要求创业板公司现金分红,逐步改变高市盈率发行股票的局面、完善退市制度遏制“壳资源”炒作、推进债市制度规范及监管审核统一、启动创业板非公开发债工作、严打内幕交易、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等一系列举措,直指证券市场的各项软肋。有理由相信,郭树清将在新一次跨越后不负广大投资者的期望,迎来其职业生涯的有一个新时代。

郑晖:两轮驱动——农发行的新起点

由于涉及的因素众多而且复杂,农业发展银行的转型之路一直颇为艰辛。未来的具体改革道路究竟如何,这个还在相关部门的研究当中,无人能够给出确切回答。但是,掌舵的人却不能迷失方向,他得按照他的理念带领着这个唯一的国家级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利用信贷杠杆切实解决现有农业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农发行业务需要突出体现政策性的特征是显而易见的。为此,郑晖一直强调粮棉油储备收购业务的极端重要性。但是,他也深知政策性的内涵绝非一成不变。事实上,农发行已在

他的领导实现了从单一支持粮棉油收储向“一体两翼”多方位、宽领域支农格局的战略转变。而这次,郑晖更进一步阐释新形势下政策性内涵还需与时俱进,“2011年是 十二五 时期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初全国分行长会议上的这句发言并不应该因其常用性而被简单理解。在农发行新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上,他正式提出新的战略转变:“两轮驱动”。除了继续扩大传统粮棉油业务的深度和广度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贷款业务则成为了推动农发行信贷业务发展的另一个轮子。

烈火见真金,远见卓识是需要具体行动来体现的。近两年,针对地方债务潜在违约可能产生的系统性风险,在银监会的部署下,银行界开展清理规范政府融资平台的活动,各银行陆续暂停了涉及政府项目的中长期贷款业务。在此形势下,农发行在积极配合银监会相关检查活动的同时,按照2010年中央1号文件和国务院19号文件的精神,于2011年初向国务院请示,在合规经营确保风险可控的基础上,解除了中长期贷款业务发展中的阻碍,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贷款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2011年年中,该贷款余额已超过3000亿元。 当水利建设这项利国利民的大事再次被提起时,支持水利建设就处在农发行中长期贷款业务最显著的位置上。与顺应城乡统筹发展大势而支持的新农村建设一道,农发行在此形成的品牌已为各级政府所认可,农发行粮棉油收购行的单一形象也已彻底被打破。翻看新闻,各地各级政府络绎不绝的来访,这是农发行以前少有高朋满座的状况,它更是郑晖对农发行政策性内涵成功诠释的明证。

姜建清:金融巨擘,谋动全局

2011年,国内银行业发展“多波多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业压力测试、欧债危机等,给国内银行业发展带来诸多“困扰”,至今仍未云开雾霁。在此形势下,作为资产规模和市值最大、盈利能力最强、高度市场化经营的中国工商银行(601398,股吧),其经营效果和发展形势自然成为瞩目的焦点。姜建清领导工商银行“披荆斩棘”——保护海外资产、开拓国内业务、谋划整体布局,深刻思考金融稳定和银行业战略转型等事关我国金融业长治久安和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在“逆市”中实现了工商银行持续、稳健的经营和盈利。

此次金融危机后,全球银行业一直无法从“寒冬”中彻底走出,以欧债危机为代表的全球性金融市场问题频发,引发各界对我国银行业大量海外资产安全性的担忧。由于体制与经营发展阶段等原因,我国银行业海外资产虽未遭受大规模贬损,但安全性同样受到一定冲击,部分银行海外资产甚至出现较为严重的损失。作为体量最大同时积极开展海外业务的工商银行,似应遭受“同比例”的、较大规模的损失。但在姜建清领导下,工商银行积极创新管理思路、调整应对策略,在致力全球金融服务的同时,实现了海外资产安全的不断提高,以此得到国内外同业和监管层的一致肯定。仅截至2011年年中,工商银行已在2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20家境外分支机构,与134个国家和地区的1516家境外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跨越亚、非、欧、美、澳五大洲的全球网络布局进一步加强,跨市场、全球化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同期,工行境外机构总资产已达1039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37.2%;上半年,境外机构实现税

前利润7.35亿美元,同比增长43%,再创历史新高。作为全球市值最大和致力于真正实现“全球化”的世界最具影响力银行之一,姜建清领导制定的工行海外发展战略经受住实践的检验,未来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 作为国内最大的商业银行,工商银行的业务“触角”广泛而全面。受制于传统“四大行”业务范围划分和大型银行自身对“小微市场”的“忽视”,一直以来,国内大型商业银行的业务对象普遍集中在大中型企业,对小微企业的业务关注和开展极少。伴随国内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型银行开展小微企业业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增强。针对于此,姜建清指出:“对大型银行,服务小微企业已经不是 要我做 的问题,而是 我要做 的战略选择,要认识到小企业和小客户是个大市场,随着大企业、大项目从资本市场获取融资的能力越来越强,大型银行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转向小微企业市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已成为大型银行实现资本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以此为基础,工商银行加快了服务小微企业的步伐,不断创新和推出小微企业金融产品和服务,相关业务在盈利中的占比逐步提升。工商银行已成为大型银行小微企业业务拓展的“标杆”。

作为学者型金融高管,姜建清长期研究和思考我国金融业转型发展之路,关注我国金融业主权、金融监管和国际竞争力,在诸多层面具有系统而独到的认识。如在系统重要性银行问题上,姜建清明确指出,工商银行是我国的系统重要性银行,但不应成为全球的系统重要性银行,国内监管部门在商业银行资本要求和存款准备金实施的要求中,要对系统重要性银行差别对待。针对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姜建清指出,美国的需求仍处在温和阶段,美联储将可能进一步推出新的量化宽松政策,新兴经济体国家需要落实可持续增长政策,欧洲经济则需要找到新的增长动力。同时,从监管层面出发,姜建清着重指出要加强对金融资本流出流入我国的监管,不同监管部门之间要充分协调,实现信息共享,从审慎监管出发,在宏观经济出现剧烈变化时果断采取应对措施。

姜建清在任工行期间,工行总市值超过1万亿元,成为A股市场最大的上市公司,并跻身亚洲最大、全球前五大上市银行。此外,其领导下的工行“A+H”上市模式,是对传统体制和模式的一次重大突破,为促进工行实现完全的市场化经营影响深远,并把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业的一系列改革行动推向了新的高峰。时至今日,姜建清依然在工行董事长任上兢兢业业、勤勉刻苦,他谦逊、低调、务实的研究和工作风格,在中国金融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作为金融巨擘,姜建清实至名归。他的全局性探索和思考,对未来中国金融业的整体发展和前进,也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肖 钢:重塑“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2011年11月4日,中国银行作为唯一的新兴经济体银行不出意外地入选金融稳定理事会首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作为掌门人的肖钢明白,这次入选对于中国银行来说,既是荣誉也是挑战。所谓荣誉,是对中国银行国际影响力和综合能力的一种肯定;所谓挑战,意味着未来的中国银行将接受更加苛刻的监管标准。

自从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银行面临两难困境。一方面中国银行要确保国际化银行的地位,

另一方面在人民币升值和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际化程度越高,风险就越高,盈利能力受到影响。肖钢带领中国银行在金融危机之后抓住国内经济刺激计划的机会,注重了国内业务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随着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紧缩政策的推行,中国银行快速拓展国内业务规模的空间受到限制。随着人民币跨境结算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出,中国银行国际业务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在2011年年初,肖钢提出了“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和跨境发展”的思路。按照这种思路,中国银行重视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流程创新:在国内业务上,重视存款、重视小微企业贷款;在国际业务上,以人民币跨境结算为重点,确保传统优势;在综合经营方面,加大改革发展力度、提升集团综合管控能力,坚持以商业银行为核心,打造和完善多元化业务协调发展、风险内控严密高效的综合经营平台。

面对流动性趋紧的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银行进一步加大存款拓展力度,积极拓宽资金来源。9月末中行客户存款余额达到85383.05亿元,增幅达到11.21%。境内行人民币客户存款新增7208亿元,增长11.36%,高于银行业平均增幅1.20个百分点。其中,公司存款市场份额提升幅度居大型银行之首。

面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中国银行控制了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行业的新增贷款,大力推行中型客户拓展,发展小企业贷款。前三季度,小企业贷款增幅高于整体贷款增幅31.57个百分点,在新增公司贷款中的占比提高到36.98%。

2011年,中行抓住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和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历史机遇,发挥集团整体优势,加快全球布局,大力拓展海外业务,持续推进海内外一体化发展,继续保持国际化领先优势。前三季度,中行境内机构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超过5300亿元,市场份额约30%;中行海外机构中有24家已开办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结算量7700多亿元。中行已开立跨境人民币清算账户500多个,开户银行遍布各大洲。在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带动下,海外人民币存款、贷款、现钞、兑换、清算、资金等业务蓬勃发展。9月22日,中国银行大宗商品融资中心(新加坡)及福费廷中心(新加坡)同时宣布成立,成为首家在海外设立大宗商品融资中心及福费廷中心的中资银行。中银租赁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飞机租赁公司。

从总体回报来看,前三季度,中行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35元,平均总资产回报率1.23%,都比去年有明显的提高。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31.74%,高于去年并继续保持同业领先。成本收入比30.14%,同比下降1.20个百分点。

另外,2011年中国银行在肖钢领导下还实现了IT蓝图的全面投产,完成核心业务系统的整合升级,这将为这家具有全球系统影响的银行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近两年来,肖钢一改曾经的低调,多次在媒体上撰文、接受采访或在一些重要活动中发表讲话。今年,肖钢就金融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党组织在中国银行发展中的作用、中国银行在辛亥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和全球金融问题在中英文媒体上撰文,就宏观经济形势、世界经济

形势以及银行业发展问题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其观点颇具新意并得到后续形势发展的检验,体现了一家全球系统影响性银行的掌门人的学术形象。

2012年,中国银行将迎来百年华诞。中国银行既要享受全球系统影响性银行的所带来的荣誉和收益,也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同时还将面临国内外环境不确定的风险,肖钢与他的同事们显然并不轻松。

马蔚华:创新求变,跨越发展

自1999年3月上任以来,马蔚华在招行以“葵花向太阳”作为发展理念,以“早一点、快一点、好一点”作为行动纲领,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因“势”而变、因“您”而变,始终保持领先优势,赢得巨大生存发展空间。历经12年风霜雪雨,凭借市场化运作和创新发展思维,造就了一个带有鲜明个人烙印的招商银行(600036,股吧)。

多年的辛勤耕耘,招行从艰苦走向卓越,完成了从大客户、大贷款转向中小客户、零售业务的第一次转型;从2010年开始的第二次转型,强调了风险定价能力的提升和资本回报率的提高。2011年,中国的物价水平持续攀升,货币政策开始全面收紧,信贷规模大幅压缩,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同时欧债危机从单一国家开始向整个欧盟区蔓延,中国出口形势也不容乐观。在外部及内部环境的双重压力下,在三年内完成二次转型的紧迫时间要求下,2011年成为招行二次转型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一年,马蔚华率领招行全体员工迎风破浪、创新求变。

首先是产品创新。针对创新成长型中小企业,招行于2010年全面启动“千鹰展翼计划”,并于 2011年上半年,“千鹰展翼”客户群达到1431户,较2010年底增长超100%,预计2011全年超过2000户。这些客户在综合化金融服务支持下,获得更迅速增长,实现与招行共同成长。正如马蔚华所言,“现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要大力发展零售业务,资本消耗可以减少一半;发展收费业务,银行可以不用资本”。在此思想指导下,招行强化客户细分,零售银行各项业务都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虽然招行在间接融资和支付两大传统领域受到直接资本市场和第三方支付快速发展的挑战,但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业务正在成为迎接挑战的法宝。截至2011年6月末,私人银行客群较年初增长15.32%,管理私人银行客户总资产增长16.82%;已在全国18个重点城市设立22家私人银行中心。2011年在业内率先发布了本土化的高端客户全球资产配置模型,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私人银行客户的投资选择和专业资产配置,同时推出具智能化、个性化的智能现金池服务,引领企业进入全面财富管理新时代。尽管招行目前仅有850余个网点,数量相对较少,但其充分抓住极具革命性的互联网发展机遇,借助“一网通”和“一卡通”两个产品,将劣势变成优势。

其次是金融品牌创新。如果说银行产品的创新表现为单个产品和单个部门,那么品牌的创新实质体现了银行实力、形象与财富。对消费者而言,品牌是一种信任、时尚与文化。美国营销学教授戴维 阿克指出,“对于战略转型期的企业品牌,品牌建设的关键就在于不断地创新和维持品牌与顾客的关联性,并且确保方向是正确。”如何在战略转型的背景下进行品

牌转型,通过品牌转型助推银行转型。马蔚华总结了招行近年来在品牌建设上努力进行三个转型的认识与实践:品牌定位向个性化转型、品牌传播向立体化转型、品牌体验向一致化转型。通过这三方面的努力,招行的银行转型与品牌转型良性互动、相得益彰。品牌资产大幅增长,在英国《金融时报》评选的全球品牌100强中位列第81位,评估的品牌价值达87亿美元,增幅全球第一。

最后是银行社会责任创新。马蔚华说:“我当招商银行的行长,一是责任,二是兴趣。”从“利己主义”到“利他主义”来源于他多年来对人和社会关系本质的认识和思考。“源于社会,回报社会”的企业精神是招行一直秉承的理念。马蔚华因此更多地把精力集中在公益事业方面。尤其是西方国家爆发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更加坚定了他带领招行回馈社会的想法,在其倡导的“尊重、关爱、分享”的人本理念下,现在招行已在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下设立“金葵花儿童成长基金”,帮助那些潜质优秀、生活贫困的儿童点燃梦想、种下希望。

作为中国最具创新意识的行长,马蔚华带领招行进行的二次创业已经取得骄人战绩。他肩负对员工、顾客、社会的神圣使命,“早一点、快一点、好一点”,充分发挥想象力,不断开创招行事业的进一步腾飞。

董文标:以战略转型应对经济调整

自去年初央行为抑制通胀连续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来,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流动性压力不断上升。然而在银行规模扩张受到抑制的背景下,民生银行(600016,股吧)业绩仍实现快速增长。今年前三季度,民生银行实现净利润214亿元,同比增长64%,成为中国银行业盈利增速最快的银行。在高成长的同时,民生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提升,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实现了双降,不良贷款余额从年初的73.97亿元降至71.9亿元,不良贷款率从年初的0.69%降至0.62%。

民生银行的经营成功与其掌舵人董文标领导的董事会的积极战略调整与创新密不可分。2009年,在中国银行业利用国家“四万亿刺激计划”实施这一重大契机进行规模扩张,甚至推行“以量补价”的竞争策略之际,董文标提出了民生银行市场定位的战略转型,将民生银行打造成“民营企业的银行”、“小微企业的银行”和“零售高端客户的银行”,从而避免与同业进行“垒大户”、“傍大款”的粗放式、同质化竞争,以实现“特色银行”和“效益银行”的战略目标。 “民营企业的银行”针对具有较高品牌知名度的大型民营企业和具有成长潜力的民营企业为目标客户,民生银行坚定地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支持优秀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尤其是做出品牌。民生银行为实现民营企业战略,积极打造金融管家团队,为民营企业战略客户提供包括存款、贷款、结算、投行等服务在内的一揽子金融服务。目前,民营企业客户数量和业务规模在民生银行中占比已超过80%,实现了与民营企业的共同成长。 “小微企业的银行”针对个体工商户、小型业主和小微型企业作为目标客户,坚持“做业务更做客户”的经营理念,大力培育优质稳定的小微商户群,通过快速发展,形成一定规模

和利润生成能力,成为细分市场的领导者。为推动小微企业业务,民生银行开发出“商贷通”业务——向个体工商户、小业主、小微企业主(或实际控制人)发放的用于生产或投资经营活动的人民币授信业务及结算、存取款、理财、消费信贷和咨询等一揽子金融服务。截至三季度末,民生银行的商贷通业务贷款余额已超过2000亿元,为超过14万小微企业客户提供了综合金融服务。

“零售高端客户的银行”针对贵宾理财客户、高端信用卡客户和私人银行客户,将其发展成为民生银行的高端零售目标客户。民生银行私人银行通过大力发展人才储备,组建了由国内外涵盖银行、证券、基金、保险、房地产等多个领域的专家队伍;产品方面,私人银行构建多元化投资产品资源库,并与基金公司、证券公司、艺术品投资机构通力合作,为私人银行客户推出了一系列具市场优势和竞争力的投资组合产品;除提供资产配置管理等特色金融服务之外,私人银行部还为客户提供优质周到的非金融增值服务,确立了高端、私密、个性化的增值服务体系和服务渠道。当前,民生银行正在推行私人银行“财富成长风暴”项目,举全行之力大力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截至2011年9月末,民生银行私人银行客户达到4231人,比去年末增长60%,金融资产总值645亿元,比去年末增长47%,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民生银行作为国内民营银行的“实验田”,在董文标的带领下从一家国内小型银行成长为资产超过2万亿元的国际大型银行,显示出民营银行经营机制的优越性,更展示了董文标作为金融大师超凡的管理和创新才能。投资者有理由相信,民生银行在董文标的带领下“效益银行”和“特色银行”的战略目标一定能实现。

陈小宪:转型 提升 发展

2011年是全球经济跌宕起伏的一年,欧美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国内紧缩政策持续,经济增长明显放缓,银行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针对复杂的发展环境,陈小宪行长年初提出了“转型、提升、发展”的指导思想,带领中信银行(601998,股吧)克服困难,开拓进取,成功实现“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

“转型”是中信银行近几年调结构的延续和深化,核心就是业务结构适应外在经济结构的变化,盈利模式适应监管理念和环境的变化,努力构建资本节约、产出高效的发展模式。今年以来,中信银行紧紧围绕转型要求,在推动银行资产结构、负债结构、客户结构、收入结构的调整上已经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发展零售业务、培育中小企业客户优化了业务与客户结构,通过加快发展中间业务调整了收入结构,通过降低风险资产比例、提高主动负债优化了资产负债结构,走出了一条低资本消耗、有效风险控制、持续稳定增长的发展道路。

“提升”是中信银行近几年加强管理的进阶体现,目标在于经营理念、运营机制、市场开拓等各个层次上不断增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2011年以来,陈小宪行长继续大力推进改革创新,通过全面实施FTP管理、细化资本管理、突出定价管理、加强管理会计应用,强化风险量化技术、提高客户关系管理信息化等方法和工具,积极推动银行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引导银行从过去以“块块为主”的架构向“条块结合”的架构转变,强化业务主线的垂直化管理

职能,加快准事业部中心建设,有效增强了中信银行的内在发展动力和能力。

“发展”是中信银行永恒的主题,强调的是在新形势下可持续发展,就是要通过不断努力,走在中外银行竞争的前列。今年前三季度,中信银行各项业务快速发展,资产、存款和贷款规模分别达到达2.27万亿元、1.87万亿元和1.38万亿元,整体竞争实力跨上新台阶;实现净利润242.26亿元,较同期增长40.91%,全年净利润创历史新高已成定局;不良贷款率为0.60%,拨备覆盖率达250.26%,风险管理和抵御风险能力显著增强;成功完成A+H配股融资,资本实力明显提升,为未来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努力,中信银行正在加速培育新的经营模式和新增长点,并通过结构调整促进更高层面的快速发展。

今年,陈小宪行长还重点推进了中信银行“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提出了“四化一行”的发展愿景,即“以领先的创新和先进的管理为支撑,通过专业化、综合化、国际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成为走在中外银行竞争前列的一流商业银行”,立志实现一流的财务指标、一流的经营管理水平、一流的企业文化和品牌,为中信银行长远发展确定了基本的方向。未来,在陈小宪行长的带领下,中信银行将朝着“走在中外银行竞争前列”的目标奋勇前进,再攀高峰。

李镇西:坚守小微金融

在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趋紧、资金异常紧缺的背景下,包商银行董事长李镇西对微小企业更加专注:小微企业金融业务是包商银行的生命线,是前进的根基,越是困难,越要倾全行之力开展小微企业金融业务,坚持“做最好的小企业金融服务集成商”不动摇。这是他在年初的工作会议上对全行在新的一年里的市场定位所做的描述。

李镇西与小微企业的缘分在业内早已广为流传。6年前,时任包商银行行长的他看准小微企业这个极具潜力的领域,将目标客户定位于小微企业,在同业竞争中致力于打造差异化、特色化。历经数年的孜孜努力,李镇西领衔的包商银行已经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领域的三大关键战场取得明显的竞争优势:一是将国际先进的微贷技术全面引入包商银行的小企业金融业务中,从而成为国内少有的真正掌握国际先进微贷技术的城商行;二是培养熟练掌握国际先进微贷技术的业务人员1800余人,这是国内银行业最为庞大的专业化微贷业务团队;三是将事业部制引入微贷业务,大幅提高了微贷业务的市场敏感性和专业性,包商银行也由此成为国内最早引进事业部制的城商行。

2011年,在资金环境紧缩的条件下,李镇西明确提出对微小企业的支持不紧缩,并要求经营层将全年规模的增量集中用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确保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能及时得到满足。截至2011年9月末,包商银行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近1200亿元小企业贷款增速远高于全行贷款增速,支持的小微企业提供就业岗位90多万个,年纳税近100亿元。

在确保小微企业信贷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李镇西带领全行从市场营销、客户调查、贷款审批、利率定价和风险管控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建设,致力于

打造一套独特、高效、体系化的核心技术系统。这一年,他还率队考察了国内外先进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的做法,并与国外一些机构达成合作意向,以进一步完善小企业金融服务机制,优化小企业金融业务模式。同年,李镇西创作《微型金融——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一书,对微型金融领域的中外理论和实践,特别是中国微型金融发展的历程、问题和相应对策进行系统梳理。这也是国内讫今为止唯一一本系统阐述微型金融的专著。

2011年,李镇西将包商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同业中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全文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od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