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实验思考题(下)

更新时间:2024-06-15 09:3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实验操作思考题

实验3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分子量

1.对于液体凝固过程中的过冷现象,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①液体凝固过程中一定会产生过冷现象。

②液体凝固过程中产生的过冷现象对纯溶剂的凝固点测量无影响。

③液体凝固过程中,如果过冷程度不大,对溶液的凝固点测量无影响。 ④为控制液体凝固过程中的过冷程度,最好的办法是使液体尽快凝固。

⑤为控制液体凝固过程中的过冷程度,可将测量管从冰盐浴中取出,待温度略有回升后再重新放入。 ⑥为控制液体凝固过程中的过冷程度,可迅速加入空气套管。 2.空气套管的使用方法应该是:

①在测量过程中始终在测量管外加空气套管。 ②在测量过程中始终不加空气套管。

③待液体温度下降,超过凝固点时,将测量管外水珠用布擦干,然后迅速加上空气套管。

④待液体温度下降,超过最低点开始回升时,将测量管外水珠用布擦干,然后迅速加上空气套管。。 3.本实验中得到最优结果的测量条件是: ①溶质的量尽可能少,溶剂的量尽可能多。 ②溶质的量尽可能多,溶剂的量尽可能少。 ③溶质的量尽可能多,溶剂的量尽可能多。 ④溶质的量尽可能少,溶剂的量尽可能少。

⑤要根据凝固点下降的温度,以及过冷程度和搅拌情况综合考虑,才能得到最优的溶质和溶剂加入量。 4.本实验中影响测定结果准确性的最重要的因素在于: ①凝固过程中的过冷程度。 ②冰浴温度是否足够低。

③测量过程中是否充分搅拌。 ④数字温度计读数是否稳定。

实验4 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

1. 抽气至什么情况时,可停止抽气: ①压力计读数在-90~-95Kpa即可;

②压力计读数小于-90Kpa,平衡管中液面不再剧烈跳动即可;

③压力计读数小于-90Kpa,平衡管中气泡逸出已非常缓慢(30秒至1分钟出一个气泡); ④压力计读数小于-90Kpa,平衡管中无气泡逸出

⑤视实验温度和样品而定。查出样品在实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压力计读数的绝对值与饱和蒸汽压之和与大气压相近时,可停止抽气。

2. 什么情况下,必须重新进行抽气操作:

①开启通大气的活塞过大,体系内压力几乎完全丧失,接近一个大气压; ②开启通大气的活塞过大,体系内的压力降低至-60至-70Kpa; ③开启通大气的活塞过大,c管中液体倒冲过U型管最低点。 ④其他情况

3. 实验装置中两个缓冲瓶的作用和操作方式是: ①缓冲瓶1和2用于控制进入体系的大气的量; ②缓冲瓶1用于使体系内压力升高 ③缓冲瓶2用于使体系内压力降低

④缓冲瓶1的操作方法是先关闭缓冲瓶1通大气活塞,打开通体系的活塞,在体系抽气减压同时使缓冲瓶1中压力与体系相同,然后关闭通体系的活塞。在调压时,先略打开通大气活塞,使缓冲瓶1进入少量空

气后,关闭通大气活塞。再缓慢开启通体系活塞用于调节体系压力

⑤缓冲瓶2的操作方法是先打开缓冲瓶2通体系及连接缓冲瓶1的活塞,在体系抽气减压同时使缓冲瓶2中压力与体系相同,然后关闭通体系及连接缓冲瓶1的活塞。在调压时,缓慢开启通体系活塞用于调节体系压力

4.本实验中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有:

①抽气过猛,体系内压力过低,短时间内体系内难以达到气液平衡; ②实验装置漏气;

③开启通大气的活塞过大,c管中液体倒冲过U型管最低点; ④体系内空气未抽干净; ⑤其他因素

实验5 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的绘制

1. D小球中液体必需来回倾倒三次后,方可用于测量气相组成,其原因是 ①溶剂中含有少量低沸点杂质,倾倒三次后方可排除这部分干扰;

②由于加热过程是溶液温度不断上升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气相中沸点较低的组分所占比例较高,而与气液平衡时的组成不同。

③D小球中可能残留少量上一份溶液样品,倾倒三次后使整个容器中浓度一致。 2. 溶液沸腾后,其沸腾温度并不恒定,其原因可能是

①溶液蒸发速度与冷凝速度不相等,使溶液浓度不断改变; ②D小球体积过大,改变了溶液浓度; ③加热功率过大,气相冷凝速度较慢; ④冷凝水冷凝效果不好。

3. 本实验中,比较理想的使溶液达到气液平衡的方法是

①调高加热电压,使溶液快速升温,待液体沸腾后,调节冷凝管水流速度使溶液温度稳定。 ②调低加热电压,使溶液缓慢升温,待液体微沸后,调节冷凝管水流速度使溶液温度稳定。

③调高加热电压,使溶液快速升温,待液体沸腾后,调低加热电压是保持液体微沸后,调节冷凝管水流速度使溶液温度稳定。

4. 阿贝折光仪无论如何调节都无法找到明显的明暗分界线,其原因可能是: ①折射仪加液棱镜上未加溶液;

②折射仪加液棱镜未被溶液完全铺满或已有部分挥发; ③目镜焦距未调好; ④溶液色散未消除。

5. 为使实验结果更为准确,D小球的体积: ①在保证折光率测量用量的基础上,越大越好; ②在保证折光率测量用量的基础上,越小越好;

③大小对结果无影响。

6.沸点仪圆底瓶中的样品在实验时,加入液体的量: ①在不超过圆底瓶2/3容积的基础上,越多越好; ②在不少于圆底瓶1/2容积的基础上,越少越好; ③只要在圆底瓶容积1/2至2/3之间均可

实验37 量子化学计算

1.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大致可分为几类?分别举例加以说明。

2.HMO方法的要点有哪些?为什么可以用HMO方法来计算富勒烯分子相关性质? 3.如何判断平面共轭分子的芳香性?此一规则是否适用于富勒烯分子?

实验32 Fe(OH)3 溶胶的聚沉值、ξ电势及粒径分布的测定 1. 若Fe(OH)3 溶胶产生了沉淀,其可能的原因是: ①溶液偏酸性,使溶胶发生聚沉; ②溶液偏减性,使溶胶发生聚沉;

③溶液中多余的铁离子,使溶胶发生聚沉; ④溶液中多余的氯离子,使溶胶发生聚沉; ⑤氯化铁溶液加入过多; ⑥加热时间过长。

2. 制备半透膜不成功的原因有:

①火棉胶未在瓶壁均匀铺展,膜厚薄不一; ②液膜中溶剂未挥发干净;

③液膜浸泡时间不够,未完全变硬; ④剥膜时用力过大; ⑤水将膜冲破。

3.查阅物理化学教材或化学手册,估算电导率为20,000μs/cm的一价离子溶液的浓度为多少?电导率为50μs/cm时的一价离子溶液的浓度为多少?渗析所需水的体积至少为溶胶总体积的多少倍? 4.渗析换水的理想方法是: ①直接用大量蒸馏水渗析 ②直接用大量自来水渗析

③分多次渗析,前一、二次用自来水渗析,再用蒸馏水渗析 ④分多次渗析,前一、二次用蒸馏水渗析,再用自来水渗析

5.装电泳管液体时,下列那些因素可能使溶液-胶体界面模糊: ①活塞孔中残留气泡,打开活塞时将界面扰动; ②活塞开启太快,溶液将界面冲乱;

③一边开启活塞,一边加液,加入的溶液将界面冲乱 ④辅助电解质电导率过大使胶体发生聚沉

6.胶体电泳过程中,会产生下列哪种现象并解释原因: ①胶体向正极移动,胶体在负极一边界面逐渐模糊 ②胶体向负极移动,胶体在正极一边界面逐渐模糊 ③胶体向正极移动,胶体在正极一边界面逐渐模糊 ④胶体向负极移动,胶体在负极一边界面逐渐模糊 7.胶体界面最终不再发生移动,其原因可能是:

①长时间电解使辅助电解质浓度发生变化,导致胶体聚沉 ②长时间电解使辅助电解质电导率发生变化,导致胶体聚沉 ③长时间电解破坏了胶团结构,使胶体聚沉 ④长时间电解改变了溶液PH值,使胶体聚沉

实验20 磁化率的测定

1.空样品管在无磁场和有磁场的情况下,其重量:①无磁场时更重; ②有磁场时更重; ③两种情况下一样重;

请选择并说明理由。如果你在实验中遇到的情况与你的选择不相符,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称取样品管三次平行数据的方法:

①将样品管取下,再从新挂上,如此重复三次;

②晃动样品管,使天平读数改变,待样品管稳定后,读取第二次读数;

③读取无磁场读数时,改变电流强度至某一数值,再将电流调为零,将磁场强度重新调零,读取第二次读数;

④读取有磁场读数时,先减小电流强度调为零,将磁场强度重新调零,再将磁场强度调至与第一次相同,读取第二次读数;

⑤读取有磁场读数时,改变电流强度,使磁场强度分别为三个不同数值,分别读取三次读数,分别进行计算后,对结果求平均值。

你在实验中采用哪种方法,并说明理由。

3.在测量样品在磁场中读数时,为什么要使电流强度尽可能大,但又不使样品管吸到磁铁上? ①电流强度大时,磁场强度测量误差更小; ②电流强度大时,样品重量测量误差更小; ③电流强度大时,样品的逆磁化率的干扰更小;

④电流强度大时,样品重量与无磁场时重量差更大。

4.在以永磁铁作为外加磁场的实验方案中,为什么必须首先测量硫酸亚铁? 5.如果样品管中有少量样品残留,可以采取什么方法消除对后续实验的影响?

实验22 偶极矩的测定

1.测定溶液折光率三次平行数据较为理想的方法是:

①先将阿贝折光仪调好读取一次读数后,将刻度盘调乱,然后重新调回,如此读取三次; ②将所测样品取样三次,分别测定三次读数;

③将几个待测样品分别测定一次,然后按顺序重复测定两次; ④其他方法。

2.如何判定电容池中已无样品残留,干扰下一溶液测定:

①重新测定空气电容,与前面已测空气电容值相差不超过0.05PF; ②拔下“外电极”插座,仪器零点显示数值不大于0.05PF; ③用待测溶液润洗电容池两至三次。

3. 电容池中加入样品的量,使液面浸没内外两电极,但不接触电容池盖,其原因为: ①内外电极间应充满待测样品,液面上方保留部分空间;

②内外电极间应充满待测样品,液面接触电容池盖影响电容测量;

③内外电极间应充满待测样品,液面接触电容池上半部分金属壁影响电容测量; 4. 本实验中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有: ①更换样品时,前一样品少量残留;

②混合溶液测量时暴露在空气中时间过长,造成样品挥发; ③测量折光率读数不准; ④测量电容读数不准 ⑤配制标准溶液浓度不准 ⑥其他原因

注意:实验预习还是采用其他实验方式:在实验预习本上写下,实验目的、原理、仪器药品、实验操作步骤及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等内容,实验开始前交老师检查。实验操作思考题的要求与上学期相同,写在实验报告上,不仅要求做出选择,还要写出选择的理由。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oc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