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科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4.27)1

更新时间:2024-05-29 02: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三科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2010年版】

考试目的

通过本科目考试,检验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对从事环境影响评价所必需的技术方法了解、熟悉、掌握的程度和在环境影响评及相关业务工作中正确把握、运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工程分析

(一) 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

1、掌握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和技术要求;

对于环境影响以污染因素为主的建设项目来说,工程分析的工作内容,原则上是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征,包括建设项目的类型、性质、规模、开发建设方式与强度、能源与自用用量、污染物排放特征以及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条件来确定。其工作内容通常包括六部分,详见表3-1-1。

表3-1-1 工程分析基本内容

工程分析项目 1、工作概况 工作内容 工程一般特征简介 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 项目组成 2、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 3、污染物分析 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生环节 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源强核算 物料平衡与水平衡 无组织排放源强统计及分析 非正常排放源源强统计及分析 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 4、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5、环保措施方案分析 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分析环保措施方案及所选工艺及设备的先进水平和可靠程度 分析与处理工艺有关技术经济参数的合理性 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中占有的比例 6、总图布置方案分析 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防护距离的安全性 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 分析环境敏感点(保护目标)处置措施的可行性 工程分析的内容应满足“全过程、全时段、全方位、多角度”的技术要求。“全过程”指对项目的分析应包括施工期、运营期以及服务期满后等;“全时段”指不但要考虑正常生产状态,同时要考虑异

1

常、紧急等非正常状态;“全方位”指不但要考虑主体生产装置,同时应考虑配套、辅助设施;“多角度”指在着重考虑环保设施的情况下,同时应从清洁生产角度、节约能源资源的角度出发,对项目的污染物源强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工程分析应在全面的前提下,结合项目特征和环境特征突出重点。

2、熟悉工程选址可行性和总图布置合理性分析中需要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总图布置方案与外环境关系分析:

(1)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和安全防护距离的保证性。参考国家的有关防护距离规范,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防护距离的可靠性,合理布置建设项目的各构筑物及生产设施,给出总图布置方案与外环境关系图。图中应标明:

① 保护目标与建设项目的方位关系; ② 保护目标与建设项目的距离;

③ 保护目标(如学校、医院、集中居住区等)的内容与性质。

(2)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在充分掌握项目建设地点的气象、水文和地质资料的条件下,认真考虑这些因素对污染物的污染特性的影响,合理布置工厂和车间,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3)分析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处置措施的可行性。分析项目所产生的污染物的特点及其污染特征,结合现有的有关资料,确定建设项目对附近环境敏感点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置措施(如搬迁、防护等)。

3、掌握物料平衡法、类比法及资料复用法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

(1)物料平衡法

物料平衡法主要用于污染性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是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的常规和最基本的方法,其原理就是质量守恒定律: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等于产出产品总量与物料流失总量之和。

1)总物料衡算公式如下: ∑G投入=∑G产品+∑G流失

式中:∑G投入—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 ∑G产品—产出产品总量 ∑G流失—物料流失总量

当投入的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时,可按下列总量法公式进行衡算: ∑G排放=∑G投入-∑G回收—∑G处理—∑G转化—∑G产品

式中:∑G投入—投入物料中的某污染物总量;∑G产品—进入产品中的某污染物总量; ∑G回收—进入回收产品中的某污染物总量;∑G处理—经净化处理掉的某污染物总量; ∑G转化—生产过程中被分解、转化的某污染物总量;∑G排放—某污染的排放量。

2)单元工艺过程或单元操作的物料衡算:确定单元工艺过程或单一操作的污染物产生量。 3)工程分析中常用的物料衡算:总物料衡算;有毒有害物料衡算;有毒有害元素物料衡算。 4)应用条件或前提:建设项目产品方案、工艺路线、生产规模、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及治理措施确定。在科研文件提供的基础资料比较翔实或对生产工艺熟悉的条件下,应优先采用物料衡算法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理论上讲,该方法是最精确的。 (2)类比法

类比法是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常用方法,为提高类比数据的准确性,应充分注意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间的相似性和可比性。

①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包括建设项目的性质、建设项目的规模、车间组成、产品结构、工艺路线、生产方法、原料、燃料成分与消耗量、用水量和设备类型等。

2

②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包括污染物排放类型、浓度、强度与数量,排放方式与去向以及污染方式与途径等。

③环境特征的相似性。包括气象条件、地貌状况、生态特点、环境功能、区域污染情况。 类比法常用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去计算污染物的排放量。但用此法应注意要根据生产规模等工程特征、生产管理及外部因素等实际情况进行修正。

注意事项:一)需要根据生产规模等工程特征和生产管理以及外部因素等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正;二)要全面了解生产工艺、化学反应、副反应及管理等情况;掌握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的成分和消耗定额。

经验排污系数法公式:

A=AD×M;AD=BD—(aD+bD+cD+Dd)

式中:A-某污染物的排放总量;AD—单位产品某污染物的排放定额;

M—产品总产量;BD—单位产品投入或生成的污染物量;aD-单位产品中某污染物的量; bD—单位产品所生成的副产物、回收品中某污染物的量; cD—单位产品分解转化的污染物量;

dD—单位产品被净化处理掉的污染物量。 (3)资料复用法

此法是利用同类工程已有的环境影响评价资料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进行工程分析的方法。虽然此法较为简便,但所得数据的准确性很难保证,所以只能在评价等级较低的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中使用。

4、掌握使用工艺流程图分析产污环节;

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

(1)工艺流程应在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的可研或设计文件的基础上,根据工艺过程的描述及同类项目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绘制。

(2)有别于工程设计工艺流程图,更关心的是工艺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的具体部位、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

(3)绘制污染工艺流程应包括涉及产生污染物的装置和工艺过程,不产生污染物的过程和装置可以简化,有化学反应发生的工序要列出主要化学反应和副反应式。

(4)在总平面布置图上标出污染源的准确位置,以便为其他专题评价提供可靠的污染源资料。

5、掌握污染源源强核算的技术要求及计算方法;

5.1 技术要求

(1)分析核算内容:污染源分布、污染物类型及排放量

(2)分析核算时期划分:建设过程和运营过程两个时期,某些项目还应包括退役期(如核电项目)

(3)污染源分布分析:依据绘制的污染流程图,按排放点标明污染物排放部位,列表逐点统计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强度、浓度和数量。

(4)达标排放分析与核算:适用于最终排入环境的污染物,以项目最大负荷为基础进行核算。如燃煤锅炉SO2、烟尘排放量以锅炉最大产汽量所耗燃煤量为基础进行核算(原则上按公称能力)

(5)废气排放分析与核算:按点源、面源、线源进行核算,说明源强、排放方式和排放高度及存在的有关问题。

(6)废水排放分析与核算:说明种类、成分、浓度、排放方式及去向。

(7)固体废物分析与核算: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分类,其中废液说明种类、成分、浓度、是否属于危险废物、处置方式和去向等;废渣说明有害成分、溶出物浓度、

3

是否属于危险废物、排放量、处理处置方式和贮存方法等。

(8)噪声和放射性分析与核算:应列表说明源强、剂量及分布。 5.2 计算方法

(1)污染物源强统计:按P16表2-4分别列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排放表,噪声单列。(并按要求分专题绘制污染流程图后进行这步)。

(2)新建项目源强统计,参见表2-5。按废水和废气污染物分别统计各种污染物排放总量,固体废物按国家规定统计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要求算清“两本帐”:生产过程中污染设计排放量和实施污染防治措施后污染物消减量,二者之差为污染物最终排放量。

产生量-消减量=排放量 (3)技改扩建项目源强统计:分别统计技改扩建前污染物排放量、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污染物排放量,相互关系为P17表2-6。技改扩建项目的污染物排放量统计要求算清“三本帐”:即技改扩建前、工程中和完成后污染物排放量,三者代数和作为评价所需的最终排放量。

技改扩建前排放量-“以新带老”消减量+技改扩建项目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排放量 (4)无组织排放源地确定方法:物料衡算法、类比法、反推法。

6、掌握水平衡图分析及水平衡各指标的计算方法;

水平衡:存在于任一用水单元内的水量平衡关系,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可进行质量平衡计算。

Q+A=H+P+L

(1)取水量:取自地表水、地下水、自来水、海水、城市污水及其他水源的总水量。建设项目工业取水量包括生产用水(包括间接冷却水、工艺用水和锅炉用水)和生活用水。

(2)重复用水量:生产厂(建设项目)内部循环使用和循序使用的总水量。

(3)耗水量:整个工程项目消耗掉的新鲜水量综合(包括产品含水;间接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洗涤用水、直接冷却水及其他工艺用水;锅炉运转耗水;水处理用水;生活用水。

7、掌握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的统计内容;

(1)无组织排放的含义

① 相对于有组织排放,主要针对废气排放

② 工程分析中的定义,无排气筒或排气筒高度低于15m的排放源

③ 表现形式:弥散型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设备、管道和关键的跑冒滴漏;在空中的蒸发、逸散引起的无组织排放。

(2)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的统计内容

① 统计内容:无组织排放源分布及无组织排放量

② 统计方法:物料衡算法(通过全厂物料投入产出分析来核算无组织排放量);类比法(与工艺相同、使用原料类似的同类工厂类比,在此基础上,核算本厂无组织排放量);反推法(通过对同

4

类工厂,正常生产时无组织排放监控点进行现场监测,利用面源模式反推,以此确定工厂无组织排放量。)

7* 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1)清洁生产指标的选取原则

① 从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考虑:生命周期分析法或生命周期评价;

② 体现污染预防为主的原则:完全不考虑末端治理,污染物产生指标是指污染物离开生产线时的数量和浓度,而不是经过处理后的数量和浓度。

③ 容易量化:设计选用指标时要充分考虑其可操作性

④ 满足政策法规要求并符合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的要求。 (2)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含义及计算

1) 指标1: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重点说明工艺技术来源、特点及其在同类技术中所占地位以及选用设备的先进性。

2) 指标2:资源能源利用指标。包括物耗指标,能耗指标和新水用量指标三类。

① 新水用量指标:单位产品新水用量、单位产品循环用水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间接冷却水循环率、工艺水回用率、万元产值取水量。

②单位产品的能耗:生产单位产品消耗的电、煤、石油、天然气和蒸汽等能量,通常用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

③单位产品的物耗:生产单位产品消耗的主要原料和辅料的量,可用原辅材料消耗定额,或用产品回收率、转化率等工艺指标描述。

④原辅材料的选用:从毒性、生态影响、可再生性、能源强度及可回收利用性五个方面定型考察。

3) 指标3:产品指标:是否符合产业发展政策,并考虑包装和使用。

4) 指标4:污染物产生指标:包括废水产生指标、废气产生指标和固体废物产生指标三类。 ① 废水产生指标: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和单位产品主要水污染物产生量 ② 废气产生指标:单位产品废气产生量和单位产品主要大气污染物产生量

③ 固体废物产生指标:单位产品主要固体废物产生量和单位产品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 5) 指标5: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6) 指标6:环境管理要求。环境法律法规标准、环境审核、废物处理处置、生产过程环境管理、相关方环境管理。

(3)清洁生产分析方法和程序

1)分析方法:指标对比法和分值评定法

①指标对比法:同已颁布的清洁生产标准或国内外同类装置的清洁生产指标对比来进行分析。 ② 分值评定法:对各清洁生产指标值逐项指定分值标准,然后由专家按百分制评分,然后乘以各自权重得出总分后与清洁生产等级分值对比分析。

2)分析程序(适用于对比法):

① 收集相同行业清洁生产标准,若无标准,则与国内外同类装置清洁生产指标比较 ② 预测环评项目的清洁生产指标值 ③ 对比预测值与标准值 ④ 得出清洁生产评价结论

⑤ 提出清洁生产改进方案和建议

(4)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清洁生产分析的编写要求(了解)

1)原则:① 大项目单列“清洁生产分析”一章,中小项目在工程分析中增列“清洁生产分析”一节;② 清洁生产指标项的确定要符合指标选取原则;③ 清洁生产指标竖直的确定要有充分依据;

5

④ 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指标描述应客观;⑤必须给出关于清洁生产的结论以及应采取的清洁生产方案建议。

2)内容:① 清洁生产分析所采用的指标介绍;② 建设项目所能达到的清洁生产指标描述;③ 建设项目清洁生产评价结论;④ 清洁生产方案建议。

8、熟悉环保措施方案分析的内容及技术要求。

(1)分析项目可研阶段环保措施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2)分析项目采用污染处理措施后,排放污染物达标的可靠性。 (3)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投资中占的比例。

(4)依托设施的可行性分析:改扩建工程原有环保设施的可依托性、接纳外排水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可依托性。

(二)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

1、掌握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技术要点;

(1)工程组成完全:要将所有工程活动都纳入分析中,包括临时的,永久的,施工期的或运营期的,直接的或相关的。一般应提供完善的项目组成表,明确的占地、施工、技术标准等主要内容。

(2)重点工程明确:主要造成环境影响的工程,应作为重点的工程分析对象,明确重点工程名称、位置、规模、建设方案、施工方案、运营方式等。一般应将设计的环境作为分析对象。

(3)全过程分析:全过程包括选址选线期(工程预可研期)、设计方案(初步设计和工程设计)、建设期(施工期)、运营期和运营后期(结束期、闭矿、设备退役和渣场封闭),应分期进行分析。

(4)污染源分析:明确主要产生污染的源,污染物类型、源强、排放方式和纳污环境等。污染可能发生于施工与运营期,控制要求选择与纳污环境功能区划密切相关。

2、掌握分析项目组成、布置和工程特点的基本方法;

(1)项目工程组成

① 建设项目的工程组成通常分为主体工程、辅助工程、配套工程、公用工程和环保工程。有时将作业场等支柱性工程称为“大临”工程,或分出储运工程系列。

② 重要辅助工程包括:对外交通、施工道路、料场、工业场地、施工营地、弃土弃渣场。 (2)工程组成分析基本内容

1) 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在设计文件中都有详细的描述,注意选取与环境有关的内容即可。 2) 应详细了解辅助工程内容,必要时通过类比调查确定,详细包括:

① 对外交通:新建者需了解其走向,占地类型与面积和修筑方式,框算土石方量;大型项目,对外交通有时单列,按公路建设项目进行环评;已建者,要做现状调查,阐明基本工程情况,进行回顾性环境影响分析和采取补救性环保措施。

② 施工道路:施工道路在大多数设计文件中是不具体的,需要在环评中作深入的调查分析。对于已设计的施工道路,说明其布线、修筑方法,主要考察是否影响到敏感保护目标,是否注意了植被保护或水土流失防治,弃土是否进入河道等;对尚未设计的施工道路,需明确选线原则,提出合理的修建原则与建议,尤其是应给出禁止线路占用的土地或地区。

③ 料场:包括土料场、石料场、砂石料场等施工建设的料场。需要明确各料场的点位、规模、材料作业时期及方法,尤其需要明确有无爆破等特殊施工方法。此外还有运输方式和运输道路问题。

④ 工业场地:工业场地布设,占地面积,主要作业内容等。一般应提供工业场地布置图,说明各项作业的具体安排,使用的主要加工设备(如碎石设备、混凝土搅拌设备、沥青搅拌设备)采取的环保措施,所有工业场地逐一说明。

6

⑤施工营地:集中或单独建设的施工营地,以及与其配套的供热、采暖、供水、供电和炊事、环卫设施,都需要逐一说明。其中,占地类型与面积、事后的恢复属于分析的重点。

⑥弃土弃渣场:包括设置点位、每个场的弃土弃渣量,弃土弃渣方式,占地类型与面积,事后复垦或进行生态恢复的计划等。说明弃渣场坡度、径流汇集情况,以及拟采取的安全设计措施和防止水土流失措施等。

(3)重点工程分析

1)重点工程指造成主要环境影响的工程,包括: ① 指工程规模比较大、影响范围大或时间比较长的;

② 位于环境敏感区附近的,其规模不一定很大,但造成的环境影响却不小的。 2)重点工程的确定方法包括:

① 可研设计报告与现场踏勘相结合确定 ② 类比调查与设计文件相结合

③ 借助于投资分项(列入投资核算中的所有内容) ④ 从环境敏感性调查入手反推,类似于影响识别。 3)同时应特别注意设计文件以外的工程,如

① 水利工程的复建公路(淹没原路而修补的山区公路)

② 公路修建时的保通工程(草原上无保通工程会造成重大破坏) ③ 矿区的生活区建设。

3、熟悉项目施工期、运行期主要生态影响途径的分析方法。

(1)施工期的工程措施对生态影响途径分析,主要包括施工人员施工活动、机械设备适用等使植被、地形地貌改变,使土地和水体生产能力及利用方向发生改变,以及由于生态因子的变化使自然资源受到影响。

(2)运行期工程对生态影响的途径分析,主要包括工程运行改变了区域空间格局、土地和水体的利用状况,以及由此影响了自然资源状况。

二、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一)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调查

1、熟悉自然环境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自然资源环境现状调查一般包括(1)地理位置;(2)地质;(3)地形地貌;(4)气候与气象;(5)地面水环境;(6)地下水环境;(7)土壤与水土流失;(8)动植物与生态等内容,具体技术要求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 2.1-93)中“8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现状的调查”的内容。具体如下:

(1) 地理位置 建设项目所处的经、纬度,行政区位置和交通位置(位于或接近的主要交通线),并附平面图。

(2) 地质 一般情况,只需根据现有资料,选择下述部分或全部内容,概要说明当地的地质状况,即:当地地层概况,地壳构造的基本形式(岩层、断层及断裂等等)以及与其相应的地貌表现,物理与化学风化情况,当地已探明或已开采的矿产资源情况。 若建设项目规模较小且与地质条件无关时,地质现状可不叙述。评价矿山以及其它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时,对与建设项目有直接关系的地质构造,如断层、断裂、坍塌、地面沉陷等,要进行较为详细的叙述,一些特别有危害的地质现象,如地震,也应加以说明,必要时,应附图辅助说明,若没有现成的地质资料,应做一定的现场调查。

7

(3) 地形地貌 一般情况,只需根据现有资料,简要说明下述部分或全部内容:建设项目所在地区海拔高度,地形特征(即高低起伏状况),周围的地貌类型(山地、平原、沟谷、丘陵、海岸等等)以及岩溶地貌、冰川地貌、风成地貌等地貌的情况。崩塌、滑坡、泥石流、冻土等有危害的地貌现象,若不直接或间接威胁到建设项目时,可概要说明其发展情况。若无可查资料,需做一些简单的现场调查。 当地形地貌与建设项目密切相关时,除应比较详细地叙述上述全部或部分内容外,还应附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地形图,特别应详细说明可能直接对建设项目有危害或将被项目建设诱发的地貌现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必要时还应进行一定的现场调查。

(4) 气候与气象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年平均风速和主导风向,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与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和最热月),年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降水量、降水天数,降水量极值,日照,主要的天气特征(如梅雨、寒潮、雹和台、飓风)等。 如需进行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除应详细叙述上面全部或部分内容外,还需根据HJ/T2.2中的规定,增加有关内容。

(5) 地面水环境 如果建设项目不进行地面水环境的单项影响评价时,应根据现有资料选择下述部分或全部内容,概要说明地面水状况,即:地面水资源的分布及利用情况,地面水各部分(河,湖[库1)之间及其与海湾、地下水的联系,地面水的水文特征及水质现状,以及地面水的污染来源。 如果建设项目建在海边又无需进行海湾的单项影响评价时,应根据现有资料选择阐述部分或全部内容概要说明海湾环境状况,即:海洋资源及利用情况,海湾的地理概况,海湾与当地地面水及地下水之间的联系,海湾的水文特征及水质现状,污染来源等。 如需进行建设项目的地面水(包括海湾)环境影响评价,除应详细叙述上面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外,还需根据HJ/T2.3中的规定,增加有关内容。

(6) 地下水环境 当建设项目不进行与地下水直接有关的环境影响评价时,只需根据现有资料,全部或部分地简述下列内容:当地下水的开采利用情况,地下水埋深,地下水与地面的联系以及水质状况与污染来源。若需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除要比较详细地叙述上述内容外,还应根据需要,选择以下内容进一步调查:水质的物理、化学特性,污染源情况,水的储量与运动状态,水质的演变与趋势,水源地及其保护区的划分,水文地质方面的蓄水层特性,承压水状况等。当资料不全时,应进行现场采样分析。

(7) 大气环境质量 如果建设项目不进行大气环境的单项影响评价,应根据现有资料,简单说明下述部分或全部内容:建设项目周围地区大气环境中主要的污染物质及其来源,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如需进行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除应详细叙述上面部分或全部内容外,还需根据HJ/T2.2 中的规定,增加有关内容。

(8)土壤与水土流失 当建设项目不进行与土壤直接有关的环境影响评价时,只需根据现有资料,全部或部分地简述下列内容: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土壤的肥力与使用情况,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质量现状,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水土流失现状及原因等。 当需要进行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时,除要比较详细地叙述上述全部或部分内容外,还应根据需要选择以下内容进一步调查: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土壤结构,土壤一次、二次污染状况,水土流失的原因、特点、面积、元素及流失量等,同时要附土壤图。

(9) 动、植物与生态 若建设项目不进行生态影响评价,但当项目规模较大时,应很据现有资料简述下列部分或全部内容: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植被情况(覆盖度、生长情况),有无国家重点保护的或稀有的、受危害的或作为资源的野生动、植物,当地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森林、草原、沼泽、荒漠等)及现状。若建设项目规模较小,又不进行生态影响评价时,这一部分可不叙述。 若需要进行生态影响评价,除应详细地叙述上面全部或部分内容外,还应根据需要选择以下内容进一步调查:本地区主要的动、植物清单,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物质循环状况,生态系统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影响生态系统的主要污染来源。

8

2、了解社会经济环境状况调查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社会环境现状调查一般包括社会经济(人口、工业与能源、农业与土地利用、交通运输)、文物与“珍贵”景观、人群健康状况及其他根据当地环境情况及项目特点而定的内容(电磁波、振动、地面下沉等),具体技术要求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 2.1-93)中“8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现状的调查”的内容。具体如下:

(10) 噪声 如果建设项目不进行噪声环境的单项影响评价,一般可不叙述环境噪声现状;如需进行此类评价时,应根据噪声影响预测的需要决定现状调查的内容。

(11) 社会经济 主要根据现有资料,结合必要的现场调查,简要叙述下列部分或全部内容: ① 人口 包括居民区的分布情况及分布特点,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等。

② 工业与能源 包括建设项周围地区现有厂矿企业的分布状况,工业结构,工业:产值及能源的供给与消耗方式等。

③ 农业与土地利用 包括可耕地面积,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构成及产量,农业总产值以及土地利用现状;若建设项目需进行土壤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则应附土地利用图。

④ 交通运输 包括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公路、铁路或水路方面的交通运输概况,以及与建设项目之间的关系。

(12) 文物与\珍贵\景观 文物指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一般包括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或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 \珍贵\景观\一般指具有珍贵价值必须保护的特定的地理区域或现象,如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疗养区、温泉以及重要的政治文化设施等。 如不进行这方面的影响评价,则只需根据现有资料,概要说明下述部分或全部内容:建设项目周围具有那些重要文物与"珍贵"景观;文或"珍贵"景观对于建设项目的相对位置和距离,其基本情况以及国家或当地政府的保护政策和规定。 如建设项目需进行文物或\珍贵\景观的影响评价,则除应较详细地叙述上述内容外,还应根据现有资料结合必要的现场调查,进一步叙述文物或\珍贵\景观对人类活动敏感部分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有:它们易于受那些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影响,目前有无已损害的迹象及其原因,主要的污染或其它影响的来源,景观外貌特点,自然保护区或风景游览区中珍贵的动、植物种类,以及文物或\珍贵\景观的价值(包括经济的、政治的、美学的、历史的、艺术的和科学的价值等)。

(13) 人群健康状况 当建设项目规模较大,且拟排污染物毒性较大时,应进行一定的人群健康调查。调查时,应根据环境中现有污染物及建设项目将排放的污染物的特性选定指标。 (14) 其它 根据当地环境情况及建设项目特点,决定电磁波、振动、地面下沉等项目是否调查。

(二)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掌握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方法;

(1) 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对象

1)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应调查分析项目的所有污染源(对于改、扩建项目应包括新、老污染源)、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它在建项目,已批复环境影响文件的未建成项目等污

9

染源,如有区域替代方案,还应调查评价范围内所有拟替代的污染源。

2)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可只调查分析项目污染源。 (2)污染源调查与分析方法

1) 对于新建项目可通过类比调查、物料衡算或设计资料确定,对于评价范围内的在建和未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可以使用已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的资料;对于现有项目和改、扩建项目的现状污染源调查,可利用已有有效数据或进行实测;对于分期实施的工程项目,可利用前期工程最近5年内的验收监测资料,年度例行检测资料或进行实测。

2)评价范围内拟替代的污染源调查方法参考项目的污染源调查方法。

2、掌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方法;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置的周边环境应符合相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监测点周围空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语周围建筑物高度夹角小于30度,监测点周围应有270度采样捕集空间,空气流通不受任何影响;避开局地污染源的影响,原则上20m范围内应没有局地排放源,避开树木和吸附力较强的建筑物,一般在15~20m范围内没有绿色乔木、灌木等。

应注意监测点的可到达性和电力保证性。

3、掌握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分析方法;

(1)以列表方式给出各监测点大气污染物的不同取值时间的浓度变化范围,计算并列表给出各取样时间最大浓度值占相应浓度限值的百分比和超标率,并评价达标情况。

(2)分析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日变化规律以及大气污染物浓度与地面风向、风速等气象因素及污染源排放的关系。

(3)分析重污染时间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4、了解补充地面气象观测要求;

(1)观测地点

在评价范围内设立地面气象站,站点设置应符合相关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要求。 (2)观测期限

一级评价的补充观测应进行为期一年的连续观测;二级评价的补充观测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季节进行连续观测,馆藏期限应在2个月以上。

(3)观测内容

应符合8.4.1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要求。

① 观测资料的时次:根据所调查地面气象观测站的类别,并遵循先基准站,次基本站,后一般站的原则,收集每日实际逐次观测资料。

② 观测资料的常规调查项目:时间(年、月、日、时)、风向(以角度或按16个方位表示)、风速、干球温度、低云量、总云量。

③ 根据不同评价等级预测精度要求及预测因子特征,可选择调查的观测资料的内容:湿球温度、露点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量、降水类型、海平面气压、观测站地面欺压、云底高度、水平能见度等。

④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汇总表见表5。

表5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内容

名称 年 月 日 10

单位

时 风向 风速 总云量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露点温度 相对湿度 降水量 降水类型 海平面气压 观测站地面气压 云底高度 水平能见度 度(方位) m/s 十分量 ℃ ℃ ℃ % mm/h hPa (百帕) hPa (百帕) km km (4)观测方法 应符合相关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要求。 (5)观测数据的应用

补充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可作为当地长期气象条件参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5、掌握常规气象资料(温度、风速、风玫瑰图、主导风向)的分析内容与应用。

(1) 温度

① 温度统计量

统计长期地面气象资料中每月平均温度的变化情况,参见附录C表C.9,并绘制年平均温度月变化曲线图。

表C.9 年平均温度的月变化

月份 温度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② 温廓线

对于一级评价项目,需酌情对污染较严重时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作温廓线的分析,分析逆温层出现的频率、平均高度范围和强度。

(2)风速 ① 风速统计量

统计月平均风速随月份的变化和季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即根据长期气象资料统计每月平均风速、各季每小时的平均风速变化情况,分别参见附录C表C.10、表C.11,并绘制平均风速的月变化曲线图和季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曲线图。

表C.10 年平均风速的月变化

月份 风速(m/s)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11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表C.11 季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

小时(h) 风速(m/s) 春 夏 秋 冬 小时(h) 风速(m/s) 春 夏 秋 冬 1 13 2 14 3 15 4 5 6 7 8 9 10 11 12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② 风廓线

对于一级评价项目,需酌情对污染较严重时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作风廓线的分析,分析不同时段大气边界层内的风速变化规律。

(3)风向、风频 ① 风频统计量

统计所收集的长期地面气象资料中,每月、各季及长期长期各风向风频变化情况,分析要求参见附录C表C.12,表C.13。

② 风向玫瑰图

统计所收集的长期地面气象资料中,各风向出现的频率,静风频率单独统计。在极坐标中按各风向标出其频率的大小,绘制各季及年平均风向玫瑰图。

风向玫瑰图应同时附当地气象台站多年(20年以上)气象统计资料的统计结果。 ③ 在没有主导风向的地区,应考虑项目对全方位的环境空气敏感区的影响。

(三)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掌握不同类型污染源的调查方法;

(1)污染源的类型

按产生及进入环境的方式分为:

点源:污染物产生的源点和进入环境的方式为点; 面源(非点源):污染物产生的源点位面,进入环境的方式可为面、线或点,位置不固定。 按污染性质分为:

持久性污染物:进入环境不易降解的污染物(如:重金属) 非持久性污染物:进入环境容易讲解的污染物(如:有机物) 水体酸碱度:常以PH为表征

热效应:造成受纳水体的水温变化 (2)污染源调查 ① 点源

原则:以搜集现有资料为主,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补充现场调查和现场测试;繁简程度考虑评价级别及其与建设项目的关系。

内容:排放特点、排放数据、用排水状况、废水、污水处理状况等。具体技术要求参照《环境

12

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6.4.2 点源的调查”的内容。

根据评价工作的需要选择下述全部或部门内容进行调查。有些调查内容可以列成表格(表格形式可参照附录B)。

A.点源的排放:排放口的平面位置(附污染源平面位置图)及排放方向; 排放口在断面上的位置; 排放形式:分散排放还是集中排放。

B.排放数据:根据现有的实测数据、统计报表以及各厂矿的工艺路线等选定的主要水质参数,并调查现有的排放量、排放速度、排放浓度及其变化等数据。

C.用排水状况:主要调查取水量、用水量、循环水量及排水总量等。

D.厂矿企业、事业单位的废、污水处理状况:主要调查废、污水的处理设备、处理效率、处理水量及事故状况等。

② 非点源

原则:基本上采用间接搜集资料的方法,一般不进行实测。

内容:1)工业类非点源:概况、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与处理情况、并调查有关排放季节、排放十七、排放浓度及其变化方面的数据。2)其他非点源:对于山林、草原、农地非点源,应该调查有机肥、化肥、农药的施用量,以及流失率、流失规律、不同季节的流失量等。具体技术要求参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6.4.3 非点源的调查”的内容。

根据评价工作的内容选择下述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调查。

A.概况:原料、燃料、废料、废弃物的堆放位置(即主要污染源、要求附污染源平面位置图)、堆放面积、堆放形式(几何形式、堆放厚度)、堆放点的地面铺装及其保洁程度、堆放物的遮盖方式等。

B.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与处理情况:应说明非点源污染物是有组织的汇集还是无组织的漫流;是集中后直接排放还是处理后排放;是单独排放还是与生产废水或生活污水共同排放等。

C.排放数据:根据现有实测数据、统计报表以及根据引起非点源污染的原料、燃料、肥料、废弃物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性质选定调查的主要水质参数,并调查有关排放季节、排放时期、排放量、排放浓度及其变化等数据。

2、掌握不同水体环境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确定环境现状的调查范围

调查范围应能包括建设项目对周围地表水环境影响较显著的区域,在此区域内的调查能全面说明与地表水环境相联系的环境基本状况,并能满足环境影响预测的需要。同时,应尽量按照将来污染物排放后可能的达标范围,结合评价等级,按导则要求合理确定评价范围。

(2)确定环境现状的调查时段

根据当地的水文资料初步确定河流、河口、湖泊、水库的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同时确定最能代表着三个时期的季节或月份。对于海湾,应确定评价期间的大潮期和小潮期。评价等级不同,对各类水域调查时期的要求也不同。具体要求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6.2 环境现状的调查时间”的内容。

表7 各类水域在不同评价等级时水质的调查时期 一级 二级 三级 条件许可,可调查一个水文年的丰一般情况下,为一个水文年的丰水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一般情况一般情况,可只在枯水期期、平水期和枯水期;若评价时间下,可只调查枯水期和平水期;若调查 不够,至少应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 评价时间不够,可只调查枯水期。 一般情况,为一个潮汐年的丰水期、一般情况,应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 一般情况,可只在枯水期13

河流 河口 枯水期和平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若评价时间不够,可只调查枯水期。 至少应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 一般情况下,为一个水文年的丰水一般情况下,可只调查枯水期和平湖泊 期、平水期和枯水期;若评价时间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可只调查(水库) 不够,至少应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 枯水期。 海湾 一般情况,应调查评价工作期间的大潮期和小潮期 调查 一般情况,可只在枯水期调查 一般情况,应调查评价工作期间的一般情况,应调查评价工作大潮期和小潮期 期间的大潮期和小潮期 当调查区域面源污染严重,丰水期水质劣于枯水期时,一、二级评价的各类水域应调查丰水期,若时间允许,三级评价也应调查丰水期。

冰封期较长的水域,且作为生活饮用水、食品加工用水的水源或渔业用水时,应调查冰封期的水质、水文情况。

(3)进行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

应尽量向有关的水文测量和水质监测等部门收集现有资料,当上述资料不足时,应进行一定的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特别需要进行与水质调查同步的水文测量。具体技术要求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6.3 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

② 河流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应根据评价等级、河流的规模决定,其中主要有: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划分,河流平直及弯曲情况(如平直段长度或弯曲段的弯曲半径等)、横断面、纵断面(坡度)、水位、水深、河宽、流量、流速及其分布、水温、糙率及泥沙含量等,风水期有无分流漫滩,枯水期有无浅滩、沙洲和断流,北方河流还应了解结冰、封冻、解冻等现象。如采用数学模型预测时,其具体调查内容应根据评价等级及河流规模按照数学模型的参数需要决定。河网地区应调查各河段流向、流速、流量的关系,了解流向、流速、流量的变化特点。

③ 感潮河口的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应根据评价等级、河流的规模决定,其中除与河流相同的内容外,还有:感潮河段的范围,涨潮、落潮及平潮时的水位、水深、流向、流速及其分布、横断面、水面坡度以及潮间隙、潮差和历时等。如采用数学模式预测时,其具体调查内容应根据评价等级及河流规模按照数模参数的需要决定。

④ 湖泊、水库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应根据评价等级、湖泊和水库的规模决定,其中主要有:湖泊、水库的面积和形状(附平面图),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划分,流入、流出的水两,停留时间,水量的调度和贮量,湖泊、水库的水深,水文分层情况及水流状况(湖流的流向和流速,环流的流向、流速及稳定时间)等。如采用数学模式预测时,其具体调查内容应根据评价的等级及湖泊、水库的规模按照数学模型参数的需要决定。

⑤ 海湾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应根据评价等级及海湾的特点选择下列全部或部分内容:海岸形状,海底地形,潮位及水深变化,潮流状况(小潮和大潮循环期间的水流变化、平行于海岸线流动的落潮和涨潮),流入的河水流向、盐度和温度造成的分层情况,水温、波浪的情况以及内海水与外海水的交换周期等。如采用数学模式预测时,其具体调查内容应根据评价等级及海湾特点按照数学模型参数的需要决定。

⑥ 需要预测建设项目的面源污染时,应调查历年的降雨资料,并根据预测的需要对资料统计分析。

⑦ 水文测量的测点位置暂时按照《水文测验手册第一册野外工作篇》中规定的原则,在各类水域的取样位置中选定(参见水质断面及取样点布置原则),待规范发布后,执行规范。水文测量的测点一般应等于或少于水质调查的取样位置(或断面)。

⑧ 水文参数的测量应采用《水文测验规范》和《水文测验手册第一册野外工作篇》中规定的方法。

(4)进行现有污染源调查

在调查范围内能对地表水环境产生影响的主要污染源均应进行调查。污染源包括两类:点污染

14

源(简称点源)和非点污染源(简称非点源或面源)。具体技术要求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6.4 现有污染源调查”的内容。(详见前述)

(5)进行水质调查

水质调查时应尽量利用现有数据资料,如资料不足时应实测。水质参数和调查项目的选择、各类水域布设水质取样断面及取样点的原则与方法的具体技术要求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6.5 水质调查”的内容。

① 河流

1)一般情况下应布设对照、控制、消减三种类型的断面。河流取样断面的布设遵循以下原则:⑴在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取样断面;⑵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⑶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如支流汇入处)、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污水排入处)、重点水工构筑物(如取水口、桥梁涵洞处)附近。⑷水文站附近等应布设采样断面,并适当考虑水质预测关心点。⑸在拟建成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

2)取样断面上取样垂线的布设:每个断面处按照河宽布设水质取样垂线。当河流面形状为矩形或相近于矩形时,可按下列原则布设:小河-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大、中河-河宽小于50m者,共设两条取样垂线,在取样断面上各距岸边1/3水面宽处各设一条取样垂线;河宽大于50m者,共设三条取样垂线,在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少于0.5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特大河-由于河流过宽,应适当增加取样垂线数,且主流线两侧的垂线数目不必相等,拟设置排污口一侧可以多一些。

如断面形状十分不规则时,应结合主流线位置,适当调整取样垂线的位置和数目。

3)垂线上水质取样点设置的原则:每根垂线上按照水深布设水质取样点。在一条垂线上,水深大于5m时,在水面下0.5m水深处及在距河底0.5m处,各取样一个;水深为1~5时,只在水面下0.5m处取一个样;在水深不足1m时,取样点距水面不应小于0.3m,距河底不应小于0.3m。三级评价的小河,不论河水深浅,只在一条垂线上一个点取一个样,一般情况下取样点应在水面下0.5m处,距河底不应小于0.3m。

4)水样的对待:一级评价,每个取样点的水样均应分析,不取混合样。二、三级评价,需要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的场合,每次应将该段内各取样断面中每条垂线上的水样混合成一个水样。其它情况每个取样断面每次只取一个混合水样。

② 河口

1)采样断面与取样点设置原则:当排污口拟建于河口感潮段内时,其上游需设置取样断面的数目与位置,应根据感潮段的实际情况决定,其下游同河流。取样点的布设和水样的对待与河流部分要求相同。

③ 湖泊、水库水质取样位置与采样点的布设原则

1)取样位置的布设:在湖泊、水库中取样位置的布设原则上应尽量覆盖整个调查范围,并能切实反映湖泊、水库的水质和水文特点;取样位置可以采用以建设项目的排放口为中心,沿放射线布设的方法。每个取样位置的间隔可参考下表。

取样位置的布设 大、中型湖泊、水库 一级评价 三级评价 排水量<50000m/d 排水量>50000m/d 1~2.5km2/1个 2~4 km2/1个 3~6km2/1个 4~7 km2/1个 4~7 km2/1个 33小型湖泊水库 二级评价 三级评价 排水量<50000m/d 排水量>50000m/d 1~2 km2/1个 1~2 km2/1个 0.5~1.5km2/1个 0.5~1.5km2/1个 33一级评价 0.5~1.5km2/1个 0.5~1.5km2/1个 二级评价 1.5~3.5km2/1个 2)取样位置上取样点的设置:每个位置上按照水深布设水质取样点。

⑴大、中型湖泊与水库:平均水深小于10m时,取样点设在水面下0.5m处,但距湖库底不应小于0.5m;平均水深大于等于10m时,首先应找到斜温层。在水面下0.5m及斜温层以下,距湖库底0.5m

15

以上处各取一个水样。⑵小型湖泊与水库:平均水深小于10m时,水面下0.5m,并距湖库底不小于0.5m处设一取样点;平均水深大于等于10m时,水面下0.5m处和水深10m,并距底不小于0.5m处各取一个水样。

3)水样的对待:小型湖泊与水库,水深小于10m时,每个取样位置取一个水样;水深大于等于10m时,则一般只取一个混合样,在上下层水质差距较大时,可不进行混合。大、中型湖泊与水库,各取样位置上不同深度的水样均不混合。 ④ 海湾取样位置与采样点的布设原则

1)取样位置的布设:海湾水质取样位置的设置主要考虑污水排放量、评价工作等级,一般按照一定的水域面积布设水质取样位置。在海湾中取样位置的布设原则上应尽量覆盖相应评价等级的调查范围,并能切实反映海湾的水质和水文特点;取样位置可以采用以建设项目的排放口为中心,沿放射线布设的方法或方格网布点的方法。取样间隔参照下表。 一级评价 二级评价 三级评价 排水量<50000m/d 1~3.5km2/1个 2~4.5km2/1个 3~5.5km2/1个 3排水量>50000m/d 4~7 km2/1个 5~8 km2/1个 5~8 km2/1个 32)取样位置上取样点:每个位置按照水深布设水质取样点。水深小于等于10m时,只在水面下0.5m处取一个水样,此点距海底不应小于0.5m;水深大于10m时,在水面下0.5m处和水深10m,且距海底不小于0.5m处,分别设取样点。

3)水样的对待:每个取样位置一般只有一个水样,即在水深大于10m时,将两个水深所取的水样混合成一个水样,在上下层水质差距较大时,可以不进行混合。

⑤ 特殊情况的要求:对设有闸坝受人工控制的河流,取样断面、取样位置、取样点的布设等可参考河流、水库部分的有关规定酌情处理。对于一些情况比较复杂的河网,应按照各河段的长度比例布设水质采样、水文测量断面。水质断面上取样垂线的布设可参照河流、河口的有关规定。

(6)进行水利用状况(即水域功能)的调查

具体技术要求参照《环境影响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6.6水利用状况(即水域功能)的调查”的内容。

水利用状况是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资料,一般应由环境保护部门规定。调查的目的是核对补充这个规定,若还没有规定则应通过调查明确之,并报环境保护部门认可。

调查的方法以间接了解为主,并辅以必要的实地踏勘。

水利用状况调查,可根据需要选择下述全部或部分内容:城市、工业、农业、渔业、水产养殖业等各类的用水情况(其中包括各种用水的用水时间、用水地点等),以及各类用水的供需关系、水质要求和渔业、水产养殖业等所需的水面面积等。此外,对用于排泄污水或灌溉退水的水体也应调查。在水利用状况调查时还应注意地面水与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

3、熟悉河流、湖泊常用环境水文特征及常用参数的调查方法;

(1)河流的基本水文和水力学特征 ① 河道水流形态:

1) 恒定均匀流,非感潮河段,平水期或枯水期,河道均匀,可视为恒定均匀流。 2) 非恒定流。

② 设计年最枯时段径流量:枯水流量分两种情况,固定时段的选样和浮动时段的选样。年最枯时段径流量的设计频率多采用50%与75%~95%。

③ 河流断面流速计算

1) 实测流量资料较多时,绘制关系曲线,根据曲线由设计流量推求相应的断面流平均流速。

16

2) 实测流量资料较少或缺乏时,可通过水力学公式计算。 3) 用公式计算。

④ 河流的水体混合:通常用横向混合系数和纵向离散系数来描述河流的混合特性。 具体技术要求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93)中“6.3 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

(2)湖泊、水库的环境水文特征 ① 湖泊水文情势:

1) 湖泊蓄水量变化; 2) 湖泊的动力特征; 3) 水温。 ② 湖泊水量

具体技术要求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93)中“6.3 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

常用环境水文特征值的获取方法主要有:收集资料法、实测法和公式计算法(判图法、水力学公式计算法)。首先应向有关的水文测量和水质监测等部门收集现有资料,当资料不足时,应进行一定的水文调查和水质调查,特别需进行与水质调查同步的水文测量。一般情况,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在枯水期进行,必要时,其他时期(丰水期、平水期、冰封期等)可进行补充调查。水文测量的内容与拟采用的环境影响预测方法密切相关。

具体技术要求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93)中6.3.7和6.3.8的内容。

4、了解河口、近海水体的基本环境水动力学特征及相应的调查方法;

河口与近海的基本环境水文及水动力特征: (1)河口与近海的环境特点 ① 江河的淡水径流; ② 潮汐与潮流。

(2)河口海湾的基本水流形态

具体技术要求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93)中“6.3 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

海湾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应根据评价等级及海湾的特点选择下列全部或部分内容:海岸形状、海底地形、潮位及水深变化,潮流状况(小潮和大潮循环期间的水流变化、平行于海岸线流动的落潮和涨潮),流入的河水流量、盐度和温度造成的分层情况,水温、波浪的情况以及内海水与外海水的交换周期等。如采用数学模式预测时,其具体调查内容应根据评价等级及海湾特点按照相应的数学模式参数的需要决定。

5、了解不利水文条件及其确定方法;

(2)确定不利水文条件的方法:

① 根据水文、水质条件,确定不利于建设项目废水排放的水期(不一定是枯水期); ② 在不利水期内,确定水质预测时段(如水期平均、连续最枯7/30天,最枯月等);

③ 确定预测时段相应的环境水文特征值(如:平均流量、流速、扩散系数、河宽、平均水深、坡度、弯曲系数等)。

在河流水环境影响评价中,通常都是选择影响河流水环境质量的最不利条件作为计算水中污染物环境影响的计算条件。河流的枯水期(一般为冬季)流量小,自净能力弱,是河流污染最严重的时期。通常选择频率为50%、80%、90%、95%的年最小月平均流量和流速,或选枯水期平均流量。

17

具体技术要求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93)中6.3.7和6.3.8的内容。

6、熟悉单项水质参数法在水质现状评价中的应用。

单项水质参数评价常采用标准指数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1)一般水质因子(随污染物浓度增加而水质变差的水质因子):

Si,j=Ci,j/Cs,j

式中,Si,j —— 标准指数; Ci,,j —— 评价因子i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mg/L Cs,j —— 评价因子i在评价标准限值,mg/L。 (2)特殊水质因子 ① DO——溶解氧 当DOj≥DOs

当DOj

式中:SDO,j——DO的标准指数

DOf——某水温、气压条件下的饱和溶解氧浓度,mg/L,计算公式常采用: DOf=468/(31.6+T),T为水温,℃; DOs——溶解氧的评价标准限值,mg/L。 ② pH值——两端有限值,水质影响不同。 当pHj≤7.0, SpH,j=(7.0-pHj)/(7.0-pHsd) 当pHj>7.0 SpH,j=(pHj-7.0)/(pHsu-7.0) 式中, SpH,j——pH的标准指数

pHj——pH实测统计代表值;

pHsd——评价标准中pH的下限值; pHsu——评价标准中pH的上限值。

水质因子的标准指数≤1时,表明该水质因子在评价水体中的浓度符合水域功能及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

具体技术要求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93)中“6.7.3 各种评价方法及其推荐”的内容。 多项水质参数综合评价方法

幂指数法、加权平均法、向量模法、算术平均法。

(四)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熟悉描述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的基本内容和常用参数;

(1)有关描述水文地质条件常用术语与运用 ① 地质和构造;

② 岩性:是指反映岩石特征的一些属性,如颜色、成分、结构、构造、胶结物及交接类型、特殊矿物等。

③ 包气带(非饱和带):地面以下潜水面以上与大气相通的地带。 ④ 潜水、承压水、含水层、弱含水层及含水岩组;

潜水:指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层较稳定的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18

承压水:是指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承压水不具自由水面,并承受一定的静水压力。

含水层:能够贮存、渗透的饱水岩土层。如各类砂土、砂岩等。

弱含水层:一些壤土或砂壤土的渗透系数虽然不大,当水力坡度(见达西定律)较大时,仍有一定量的水透过,称为弱含水层(或弱透水层)。如黏土、泥质粉砂岩等。

含水岩组:岩石的含水性。如碳酸盐岩类溶隙含水层组、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岩组、火成岩裂隙含水岩组。

⑤ 水文地质单元:具有统一补给边界和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地下水系统。 ⑥ 水流特征(水位、补给、径流、排泄); ⑦ 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开采某一含水层,当开采量持续大雨补给量时,形成地下水面向下凹陷、形似漏斗状的水位下降区。

(2)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 气象、水文、土壤和植被状况;

② 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特征与矿产资源; ③ 包气带岩性、结构、厚度;

④ 含水层的岩性组成、厚度、渗透系数和富水系数;隔水层的岩性组成、厚度、渗透系数; ⑤ 地下水类型、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⑥ 地下水水位、水质、水量、水温;

⑦ 泉的成因类型,出露位置、形成条件及泉水流量、水质、水温,开发利用情况; ⑧ 地下水环境背景值或对照值。 (3)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① 地下水水量(水位)预测所需用的含水层渗透系数、导水系数、释水系数、给水度等参数值,应从评价区以往水文地质勘察成果资料中选定,或依据相邻地区和类比区最新的勘察成果资料确定。

② 评价区内缺少可直接利用的参数值时,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机井或民井,开展抽水、注水等试验,求取所需参数值,评价等级较低时,可选用经验值。

③ 对于以及评价中对地下水有重大影响的I类建设项目,水质模型中的弥散参数应通过现场试验获取。

(4)常用的水文地质参数

① 孔隙度:多孔体中所有孔隙的体积与总体积之比。

② 有效孔隙度:由于并非所有孔隙都相互连通,把连同的孔隙体积与总体积之比称为有效孔隙度。

③ 渗透系数:评价中关注的主要参数,此系数可说明岩石的渗透性能。渗透系统系数愈大,岩石的透水能力愈强。

④ 给水度:若使潜水地下水面下降,则下降范围内饱水岩石及相应的支持毛细水带中的水,将因重力作用而下降并部分地从原先赋存的空隙中释出。我们把地下水位下降到一个单位深度,从地下水位延伸到地表面的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在重力作用下释放的水的体积,称为给水度。

⑤ 贮水系数:承压含水层的贮水系数(S)是指其测压水位下降(或上升)一个单位深度,单位水平面积含水层释出(或储存)的水的体积。

(5)水文地质图件 ① 水文地质图分类

② 综合水文地质图含有主要信息 ③ 水文地质柱状图含有主要信息 ④ 地下水等水位线图的用途

19

2、掌握地下水水质现状调查和评价的方法;

(1)地下水质现状调查的一般内容: ① 水文地质条件调查 ② 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 ③ 地下水污染源调查 ④ 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 ⑤ 环境水文地质勘探与试验 (2)调查方法

资料搜集与现场调查相结合,地下水现状调查与项目所在场地监测、实验相结合,项目所在场地调查与类比考察相结合。

(3)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方法

以地下水水质调查分析资料及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采用标准指数法和污染指数法进行。

3、了解包气带防护性能评价的基本方法。

(1)包气带的岩性 (2)非饱和带渗透特性

(3)反应包气带防护性能的参数 ① 包气带岩性; ② 包气带厚度; ③ 渗透系数。

(五)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掌握声环境质量评价量的含义及应用;

4.3.1 声环境质量评价量

根据GB3096,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评价量为昼间等效声级(Ld)、夜间等效声级(Ln),突发噪声的评价量为最大A 声级(Lmax)。

根据GB9660,机场周围区域受飞机通过(起飞、降落、低空飞越)噪声环境影响的评价量为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WECPN)。 4.3.2 声源源强表达量

A 声功率级(LAw),或中心频率为63 Hz~8KHz 8 个倍频带的声功率级(Lw);距离声源r处的A声级(LA(r))或中心频率为63 Hz~8KHz 8 个倍频带的声压级(LP(r));等效感觉 噪声级(LEPN)。

4.3.3 厂界、场界、边界噪声评价量

根据GB12348、GB12523 工业企业厂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评价量为昼间等效声级(Ld)、夜间等效声级(Ln)、室内噪声倍频带声压级,频发、偶发噪声的评价量为最大A 声级(Lmax)。根据GB12525、GB14227 铁路边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噪声评价量为昼间等效声级 (Ld)、夜间等效声级(Ln)。

根据GB22337 社会生活噪声源边界噪声评价量为昼间等效声级(Ld)、夜间等效声级(Ln),室内噪声倍频带声压级、非稳态噪声的评价量为最大A 声级(Lmax )。

2、掌握声环境现状监测的布点要求;

20

3、熟悉工矿企业、铁路、公路等建设项目声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及要点;

4、掌握声环境现状评价的方法。

(六)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掌握生态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

生态环境调查至少要进行两个阶段: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前要进行初次调查与现场踏勘;环境影响评价中要进行详细勘测和调查。生态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

(1)自然环境调查:调查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土壤基本情况。调查中须特别注意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极端问题,如最大风级、最大洪水。

(2)生态系统调查:生态环境现状调查首先必须分辨生态系统类型,包括陆地生态与水生生态系统,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系统,然后对各类生态系统按识别和筛选确定的重要评价因子进行调查。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的调查包括植被(覆盖率、生产力、生物量、物种组成);动、植物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法定保护生物和地方特有生物的种类、种群、分布、生活习性、生境条件、繁殖和迁徙行为的规律;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特点、结构及环境服务功能,稳定性与脆弱性;与其他生态系统关系及生态限制因素等。

(3)区域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调查:包括人类干扰程度(土地利用现状等)、资源赋存和利用,如果评价去存在其他污染型工、农业,或具有某些特殊地质化学特征时,还应该调查有关的污染源或化学物质的含量水平。

(4)区域敏感保护目标调查:即调查地方性敏感保护目标及其环保要求。 (5)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发展规划、环境规划的调查。

(6)区域生态环境历史变迁情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自然灾害等。

2、熟悉陆生植被、生物量调查和评价的方法;

(1)植物的样方调查和物种重要值 自然植被经常需进行现场的样方调查,样方调查中首先须确定样方大小,一般草本的样地在1m2

以上,灌木林样地在10m2以上,乔木林样地在100m2以上,样地大小依据植株大小和密度确定。其次须确定样地数目,样地的面积须包括群落的大部分物种,一般可用种与面积和关系曲线确定样地数目。样地的排列有系统排列和随机排列两种方式。样方调查中“压线”植物的计量须合理。

在样方调查(主要是进行物种调查、覆盖度调查)的基础上,可依下列方法计算植被中物种的重要值。

① 密度=个体数目/样地面积

相对密度=(一个种的密度/所有种的密度)×100% ② 优势度=底面积(或覆盖面积总值)/样地面积

相对优势度=(一个种优势度/所有种优势度)×100% ③ 频度=包含该种样地数/样地总数

相对频度=(一个种的频度/所有种的频度)×100% ④ 重要值=相对密度+相对优势度+相对频度 (2)陆地生态系统生产能力估测与生物量测定

生态系统生产力、生物量是其环境功能的综合体现。

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本底值,或理论生产力,理论的第一性生产力,可以作为生态系统现状评价

21

的类比标准。

生物量,又称为现存量,是指一定地段面积内(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某个时期生存着的活有机体的数量。是衡量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标志。

生长量或生产量则用来表示“生产速度”。

生产能力估测是通过对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估测来完成,通常采用地方已有成果应用法、参考权威著作提供的数据、区域蒸散模式三种方法来估测第一性生产力。

生物量的测定 样地调查收割法。其中

样地面积选择:森林选用1000m2,疏林及灌木林选用500m2,草木群落选用100m2。 通用测定方法:皆伐实测法、平均木法、随机抽样法。

3、掌握调查和确定生态敏感目标的方法;

(1)生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 ① 需特殊保护地区:指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确定的、县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需特殊保护的地区,如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历史文化保护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

② 生态敏感与脆弱区:指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及重点监督区、天然湿地、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境、天然林、热带雨林、红树林、珊瑚礁、鱼虾产卵场、天然渔场、重要湿地等。

③ 社会关注区:人口密集区、文教区、疗养地、医院等区域以及具有历史、科学、民族、文化意义的保护地。

此外,环境质量已达不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的地区亦应视为环境敏感区。 (2)敏感保护区的识别

① 具有生态学意义的保护目标。主要有: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如湿地、海涂、红树林、珊瑚礁、原始森林、天然林、热带雨林、荒野地等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和具有区域代表性的生态系统。

重要保护生物及其生境,包括列入国家级和省级一、二级保护名录的动植物及其生境;列入红皮书的珍稀濒危动植物及其生境;地方特有的和土著的动植物及其生境以及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动植物及其生境。

重要渔场及鱼类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地及洄游通道等;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地、种质资源保护地等。

② 具有美学意义的保护目标。主要有: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及旅游度假区、具有特色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古树名木、风景林、风景石等。

③ 具有科学文化意义的保护目标。如:具有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如:冰川、火山和温泉等自然遗迹,贝壳堤等罕见自然事物;具有地理和社会意义的地貌地物,如分水岭、省、市界等地理标志物。

④ 具有经济价值的保护目标,如:水资源和水源涵养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区;水产资源、养殖场以及其他具有经济学意义的自然资源。

⑤ 重要生态功能区和具有社会安全意义的保护目标。主要有:重要生态功能区、如江河源头区、洪水蓄泄区、水源涵养区、防风固沙区、水土保持重点区、重要渔业水域等;灾害易发区,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区(地质灾害易发区)、高山、峡谷陡坡区等。

⑥ 生态脆弱区。主要包括:处于剧烈退化中的生态系统,都可以演化为灾害易发区,应作为一类重要的敏感目标对待,如沙尘暴源区、严重和剧烈沙漠化区,强烈和剧烈水土流失区和石漠化地区;处于交界地带的区域,如水陆交界之海岸、河岸、湖岸岸区,处于山地平原交界处之山麓地带等,处于过渡的区域,如农牧交错带、绿洲外围带等。

⑦ 人类建立的各种具有生态环境保护意义的对象。如植物园、动物园、珍稀濒危生物保护繁殖基地、种子基地、森林工业、城市公园与绿地、生态示范区、天然林保护区等。

22

⑧ 环境质量急剧退化或环境质量已达不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的地域、水域。 ⑨ 人类社会特别关注的保护对象。如学校(关注青少年)、医院(关注体弱有病的脆弱人群)、科研文教区以及集中居民区。

4、熟悉陆生动物调查和评价的方法;

陆生生物与生态现状调查应包括:工程影响区植物区系、植被类型及分布;野生动物区系、种类及分布;珍惜动植物种类、种群规模、生态习性、种群结构、生境条件及分布、保护级别与保护状况等;受工程影响的自然保护区的类型、级别、范围与功能分区及主要保护对象状况;进行生态完整性评价时,应调查自然系统生产能力和稳定状况。

具体技术要求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中“3.4.9,3.5,5.7”的内容。

3.4.9 陆生生物与生态现状调查应包括:工程影响区植物区系、植被类型及分布;野生动物区系、种类及分布;珍稀动植物种类、种群规模、生态习性、种群结构、生境条件及分布、保护级别与保护状况等;受工程影响的自然保护区的类型、级别、范围与功能分区及主要保护对象状况;进行生态完整性评价时,应调查自然系统生产能力和稳定状况。

3.5 环境现状评价

3.5.1 应根据有关标准对水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的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分析主要环境问题。 3.5.2 生态现状评价应包括生态完整性评价、自然资源状况与敏感生态环境问题评价。 3.5.3 生态现状评价可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5.7 生态

5.7.1 生态完整性影响应分析预测工程对区域自然系统生物生产能力和稳定状况的影响。

5.7.2 陆生植物影响应预测对森林、草原等植被类型、分布及演替趋势,珍稀濒危和特有植物、古树名木种类及分布等影响。

5.7.3 陆生动物影响应预测对陆生动物、珍稀濒危和特有动物种类及分布与栖息地的影响。 5.7.4 水生生物影响应预测对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高等水生植物、重要经济鱼类及其它水生动物,珍稀濒危、特有水生生物种类及分布与栖息地的影响。

5.7.5 湿地影响应预测对河滩、湖滨、沼泽、海涂等生态环境以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5.7.6 自然保护区影响应预测对保护对象、保护范围及保护区的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5.7.7 水土流失影响应预测工程施工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弃渣、损坏水土保持设施和造成水土流失的类型、分布、流失总量及危害。

5、了解水生生态调查和评价的基本方法;

(1)水生生态与生态现状调查应包括:工程影响水域浮游动植物、底栖生物、水生高等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鱼类区系组成、种类、产卵场;珍稀水生生物种类、种群规模、生态习性、种群结构、生境条件与分布、保护级别与状况等;受工程影响的自然保护区的类型、级别、范围与功能分区及主要保护对象状况。

建设项目的水生生态环境调查,一般应包括水质、水温、水文和水生生物群落的调查,并且应包括鱼类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重要水生生物及渔业资源的特别问题的调查。

水生生态调查一般包括初级生产力、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游泳生物和鱼类资源等,有时还有水生植物调查等。

具体技术要求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中“3.4.10、3.5、5.7”的内容。

(2)测定方法

① 初级生产量的测定

23

1)氧气测定法,即黑白瓶法(净初级生产量(LB-IB)+呼吸量(IB-DB)=总初级生产量(LB-DB)) 2)CO2测定法

3)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 4)叶绿素测定法 5)其他新技术 ② 浮游生物调查

包括浮游植物和动物及鱼卵和仔鱼 ③ 底栖生物调查

底栖生物常作为水环境状态的指示性生物,是调查和评价必不可少的。

6、了解“3S”技术在生态现状调查中的应用;

3S技术是指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它在生态环境调查与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1)遥感

遥感是指通过任何不接触被观测物体的手段来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包括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船载遥感、雷达以及照相机摄制的图像。景观生态学的迅速发展,得益于遥感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遥感为景观生态学研究和应用提供的信息包括:地形、地貌、地面水体植被类型及其分布、土地利用类型及其面积、生物量分布、土壤类型及其水体特征、群落蒸腾量、叶面积指数及叶绿素含量等。最常用的卫星遥感资源是美国陆地资源卫星TM影像,包括7个波段,每个波段的信息反映了不同的生态学特点。

利用计算机进行景观遥感分类,一般可以分为五个步骤:数据收集和预处理、选择训练样区域GPS定位、遥感影像分类、分类结果的后处理、分类精度评价。

(2)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是在计算机支持下,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检索、运算、现实和分析的管理系统。这里的空间数据指不同来源和方式的遥感和非遥感手段所获取的数据。它有多种数据类型,包括地图、遥感数据和统计数据等,其共同特点是都有确切的空间位置。

空间数据的录入后,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进行空间数据查询、分析、缓冲区分析、图层叠加分析、数据更新显示局部信息收集等操作。

(3)全球定位系统

GPS系统包括三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系统、GPS信号接收机。

7、熟悉植被类型;

主要植被类型:

按生物群落的特点:植被类型主要包括热带雨林、热带落叶林、热带旱生林、稀树草原、荒漠和半荒漠、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林、温带落叶林、北方针叶林、冻原等类型。

8、熟悉土地利用类型;

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前款所称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24

9、了解生态评价制图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1)生态制图是将生态学的研究成果用图的方式进行的表达方式。生态制图有手工制图和计算机制图两种方法,计算机制图的过程如下:

① 生态制图数据的获取及预处理

基础图件:地理位置图、工程平面布置图、土地利用图、植被类型分布图、资源分布图等。 专项图件:珍稀动植物分布图、荒漠化和土壤侵蚀分布图、地质灾害及其分布图,生境质量现状图、景观生态质量评价土、主要评价因子(或关键评价因子)评价成果图。

② 空间数据和图件的录入,利用GIS等新技术在计算机上制图,人工收集的数据和图件可经扫描、数字化仪录入计算机。

③ 图件编辑和配准,图件编辑是指对录入计算机的原始图件进行编辑;图件配准是指将不同类型的图幅的内容进行配准,以便于进行综合分析。

④ 图件提取,编辑生成的生态图,应是系列的分类型、分层次的图幅。 ⑤ 空间分析 ⑥ 图件输出

(2)生态图件的技术要求

① 生态影响评价的图件需由正规比例的基础图件和评价成果图件组成; ② 3级项目要完成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关键评价因子的评价成果图;

③ 2级项目要完成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分布图,资源分布图等基础图件和主要评价因子的评价和预测成果图,上述图件要通过计算机完成,并可以在地理信息系统能够上显示。

④ 1级项目除完成上述图件和达到上述要求以外,要用图形、图像显示评价区域全方位的评价和预测成果。

具体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 19-1997)中“7.3 生态制图和现场测试”的要求。

10、了解景观生态学方法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景观是指由大小不等和相互作用的镶块(群落或生态系统)以一定形式构成的整体的生态学研究单位。景观生态学是研究一定地理单元内、一定时间阶段的生态系统类群的格局、特点、综合资源状况、相互间物与流交流等自然规律,以及人为干预下的演替趋势,揭示其总体效应对人类社会的现实与潜在影响的学科。

景观生态的研究内容主要是探讨环境、生物群落与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尤其强调人类活动在改变生物与环境方面的作用,注重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注重区域开发、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的结合。因此,景观生态学研究就包括了生态合理性、重视尺度型、强调异质性、控制复杂性、提高时效性、高度综合性和人类主导性等特点。

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景观分析等。景观生态学方法主要在以下方面评价生态状况:空间结构分析、功能与稳定性分析。

三、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的筛选

1、熟悉环境影响识别的方法;

(1)环境影响识别的基本内容:

环境影响类型划分:有利与不利;直接和间接;长期和短期;可逆与不可逆等。

环境影响程度划分:5级(极端不利、非常不利、中度不利、轻度不利和微弱不利)或3级(重大、轻度、很小)

25

(2)环境影响识别的概念:通过系统检查拟建项目的各项“活动”与各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识别可能的环境影响,包括环境影响因子、影响对象(环境因子)、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

(3)环境影响识别的一般技术考虑: ① 项目的特性(如项目类型、规模等)

② 项目涉及的当地环境特性及环境保护要求(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保护功能区划、环境保护规划等);

③ 识别主要的环境敏感区和环境敏感目标; ④ 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识别环境影响; ⑤ 突出对重要的或社会关注的环境要素的识别; 应识别出可能导致的主要环境影响(环境对象),主要环境影响因子(项目中造成主要环境影响者),说明环境影响属性(性质),判断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和可能的时间跨度。

(4)环境影响的初步识别

① 初步识别依据:项目类型、规模、对环境敏感区的潜在影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② 项目识别分类:划入“重大影响”的项目、划入“轻度影响”的项目、划入“影响很小”的项目。

其中,“重大影响”项目包括:

1)原料、产品或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或毒性大,难以在环境中降解的建设项目。

2)可能造成生态系统结构重大变化、重要生态功能改变或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的项目 3)可能对脆弱生态系统产生较大影响或可能引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建设项目 4)容易引起跨行政区环境影响纠纷的项目

5)所有流域开发、开发区建设、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区改建等区域性开发活动或建设项目。 轻度影响项目包括:

1)污染因素单一,而且污染物种类少、产生量小或毒性较低的建设项目

2)对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生物多样性等有一定影响,但不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建设项目

3)基本不对环境敏感区造成影响的小型建设项目 影响很小项目包括:

1)基本不产生三废、噪声、振动、热污染、放射性、电磁波等不利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 2)基本不改变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生物多样性等,不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建设项目。

3)不兑环境敏感区造成影响的小型建设项目。 (5)环境敏感区识别:

① 需特殊保护地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地等。

② 生态敏感与脆弱区:沙尘暴源区、荒漠中的绿洲、严重缺水地区、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系统、天然林、热带雨林、红树林、珊瑚礁、鱼虾产卵场、重要湿地和天然渔场等。

③ 社会关注区:人口密集区、文教区、党政机关集中的办公地点、疗养地、医院等;以及具有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等。

特别注意环境质量已经达不到规划功能要求的区域。 (6)识别方法

① 清单法(核查表法):将可能受开发方案影响的环境因子和可能产生的影响性质,一一列在

26

一张别上加以核查识别的方法,包括

1)简单型清单:仅是一个可能受影响到环境因子表,可作为定性的环境影响识别分析 2)描述型清单(环境资源分类清单和问卷式清单): 在简单型清单基础上增加环境因子如何度量的准则

3)分级型清单:在描述型清单基础上对环境影响程度进行分级 ② 矩阵法:由清单法发展而来,具有影响识别和综合分析评价功能。将拟建项目的各项“活动”和受影响的环境要素组成一个矩阵,在两者之间建立起直接的因果关系,进而定性或半定量说明拟建项目的环境影响。包括相关矩阵法(环评实践中常常采用)和迭代矩阵法

③ 其他方法:叠图法(用于地理空间较大的建设项目,如公路、铁路、管道项目,及区域开发项目)、影响网络法。

2、掌握评价因子筛选的方法。 (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

① 筛选依据:拟建项目的特点和当地大气污染状况 ② 因子类型及来源:

1)优先选择项目等标排放量Pi较大的污染物 2)其次考虑评价区内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

3)最后考虑列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物 4)等标排放量Pi(m3/h)的计算及注意事项 Pi=Qi/C0i×109

Qi:第i污染物单位时间的排放量,t/h C0i:第i污染物空气质量标准,mg/m3

——C0i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1h平均值计算 ——标准中未包括的项目,参照TJ36-79中相应值选用

——只有日平均容许浓度限值时,对于一般污染物可取容许浓度限值的3倍;对于致癌物、毒性可积累或毒性较大者,直接取日平均容许浓度限值。

(2)水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

① 筛选依据:拟建项目废水排放特点、受纳水体功能区划及水质现状、评价等级、国家和当地环境保护要求

② 因子类型及来源:建设项目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对地表水环境危害较大的污染物;以及国家和地方要求控制的污染物,一般从所调查的水质参数中选取,具体包括:

1)常规水质参数:GB3838-2002中所列pH、DO、CODMn、CODcr、BOD5、TN或NH3-N、酚、CN-、As、Hg、Cr6+、TP、水温,根据水域类型、评价等级及污染源状况适当增减。

2)特殊水质参数:通常从项目所属工业的特征水质参数表中选择

3)其他方面的参数:针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水域,如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珍贵水生生物保护区、经济鱼类养殖区等,主要包括水生生物和底质两类。

4)对于河流水体,可按各水质参数的ISE值排序选取,ISE越大,表明拟建项目对河流中该水质参数的影响越大。

ISE=CpiQpi/(Csi-Chi)Qhi

Cpi:污染物i的排放浓度,mg/L Qpi:含污染物i的废水排放量,m3/s Csi:对应的地表水水质标准,mg/L Chi:河流上游污染物i的浓度,mg/L Qhi:河流上游来水流量,m3/s

27

四、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一)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掌握使用估算模式计算点源和面源影响所需数据要求和应用;

(1)估算模式概念

① 估算模式是一种单源预测模式,可计算点源、面源和体源等污染源的最大地面浓度,以及建筑物下洗和熏烟等特殊条件下的最大地面浓度,估算模式中嵌入了多种预设的气象组合条件,包括一些最不利的气象条件,此类气象条件在某个地区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经估算模式计算出的最大地面浓度大于进一步预测模式的计算结果,对于小于1小时的短期非正常排放,可采用估算模式进行预测。

② 估算模式适用于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的确定 (2)数据需求

数据需求视计算内容而定。下面给出各种源强数据需求。 ① 点源数据 点源排放速率(g/s),烟囱几何高度(m),烟囱出口内径(m),烟囱出口处延期排放速度(m/s),烟囱出口处的烟气温度(K)。

② 面源数据

面源排放速率[g/(s ? m2)],排放高度(m),长度(m)(矩形面源较长的一边),宽度(m)(矩形面源较短的一边);

③ 体源数据

体源排放速率(g/s),排放高度(m),初始横向扩散参数(m),初始垂直扩散参数(m),体源初始扩散参数的估算见下表。烟囱出口处周围环境温度(K),计算点高度(m)。

体源初始扩散参数的估算 源的类型 地面源(he~0) 初始横向扩散参数 σ4.3 y0=源的横向边长/4.3 y0=源的横向边长/4.3 y0=源的横向边长/初始垂直扩散参数 σz0=源的高度/2.15 σz0=建筑物的高度/2.15 σz0=源的高度/4.3 在建筑物上或邻近建筑物的源(he>0) σ有地形高度的源,但不在建筑物上或邻近建筑物的源(he>0) σ④ 建筑物的下洗 建筑物高度(m),建筑物宽度(m),建筑物长度(m) ⑤ 岸边熏烟

排放源到岸边的最近距离(m) ⑥ 其他

计算点高度(m),风速计的高度(m)。

2、掌握预测计算点的设置;

① 计算点可分3类:环境空气敏感区、预测范围内的网格点以及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 ② 应选择所有环境空气敏感区中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作为计算点。

③ 预测网格点的分布应具有足够的分辨率以尽可能精确预测污染源对评价范围的最大影响,预测网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直角坐标网格或极坐标网格,并应覆盖整个评价范围。预测网格点设置方法见下表。

28

预测网格点设置方法 预测网格方法 布点原则 预测网格点 距离源中心≤1000m 网格距 距离源中心>1000m 直角坐标网格 网格等间距或近密远疏法 50~100m 100~500m 极坐标网格 径向等间距或距源中心近密远疏法 50~100m 100~500m ④ 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的预测网格设置,应根据计算出的网格点浓度分布而定,在高浓度分布区,计算点间距应不大于50m。

⑤ 对于临近污染源的高层住宅楼,应适当考虑不同代表高度上的预测受体。

3、掌握常规预测情景的设计;

常规预测情景组合

序号 1 污染源类别 新增污染源 (正常排放) 新增污染源 (正常排放) 削减污染源 (若有) 被取代污染源 (若有) 其他在建、拟建项目相关污染源(若有) 排放方案 预测因子 计算点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网格点 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常规预测内容 小时浓度 日平均浓度 年均浓度 小时浓度 日平均浓度 年均浓度 日平均浓度 年均浓度 日平均浓度 年均浓度 现有方案/ 所有预测因子 推荐方案 现有方案/ 主要预测因子 推荐方案 现有方案/ 主要预测因子 推荐方案 现有方案/ 主要预测因子 推荐方案 主要预测因子 2 3 4 5 4、掌握项目建成后最终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分析与应用;

叠加现状背景值,分析项目建成后最终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即: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若评价范围内还有其他在建项目、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拟建项目,也应考虑其建成后对评价范围的共同影响。

5、熟悉典型气象条件和长期气象条件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分析与应用;

(1)分析典型小时气象条件下,项目对环境空气敏感区和评价范围的最大环境影响,分析是否超标、超标程度、超标位置,分析小时浓度超标概率和最大持续发生时间,并绘制评价范围内出现区域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2)分析典型日气象条件下,项目对环境空气敏感区和评价范围的最大环境影响,分析是否超标、超标程度、超标位置,分析日平均浓度超标概率和最大持续发生时间,并绘制评价范围内出现区域日平均浓度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3)分析长期气象条件下,项目对环境空气敏感区和评价范围内的环境影响,分析是否超标、超标程度、超标范围及位置,并绘制预测范围内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6、了解使用AERMOD、ADMS模式系统计算点源影响所需污染源和气象数据要求和应用;

(1)AERMOD模式系统

① AERMOD是一个稳态烟羽扩散模式,可基于大气边界层数据特征模拟点源、面源、体源等排

29

放出的污染物在短期(小时平均、日平均)、长期(年平均)的浓度分布,适用于农村或城市地区、简单或复杂地形。AERMOD考虑了建筑物尾流的影响,即烟羽下洗。模式使用每小时连续预处理气象数据模拟大于等于1小时平均时间的浓度分布。AERMOD包括两个预处理模式,即AERMET气象预处理和AERMAP地形预处理模式。

② AERMOD适用于评价范围小于等于50km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

③ AERMOD的说明、源代码、执行文件、用户手册以及技术文档,可到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境质量模拟重点实验室网站下载。

④ 本附录推荐及可下载AERMOD模式系统版本为07026版。 (2)ADMS模式系统

① ADMS可模拟点源、面源、线源和体源等排放出的污染物在短期(小时平均、日平均)、长期(年平均)的浓度分布,还包括一个街道窄谷模型,适用于农村或城市地区、简单或复杂地形。模式考虑了建筑物下洗、湿沉降、重力沉降和干沉降以及化学反应等功能。化学反应模块包括计算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臭氧等之间的反应。ADMS有气象预处理程序,可以用地面的常规观测资料、地表状况以及太阳辐射等参数模拟基本气象参数的廓线值。在简单地形条件下,使用该模型模拟计算时,可以不调查探空观测资料。

② ADMS-EIA版适用于评价范围小于等于50km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

③ ADMS的说明、源代码、执行文件、用户手册以及技术文档,可到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境质量模拟重点实验室网站下载。

④ 本附录推荐及可下载ADMS模式系统版本为ADMS-EIA1.7版。

7、了解《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附录中对环境影响报告书附图、附表、附件的要求及其应用。

7.1 基本附图要求

(1)污染源点位及环境空气敏感区分布图。包括评价范围底图、评价范围、项目污染源、评价范围内其它污染源、注意环境空气敏感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地面气象台站、探空气象台站、环境监测点等。

(2)基本气象分析图。包括年、季风向玫瑰图等。

(3)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图。包括年平均温度月变化曲线图、温廓线、平均风速的月变化曲线图和季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曲线图、风廓线图等。

(4)复杂地形的地形示意图。

(5)污染物浓度等值线分布图。包括评价范围内出现区域浓度最大值(小时平均浓度及日平均浓度)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以及长期气象条件下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6)不同评价等级基本附图要求见表C1。

表C1 基本附图要求

序号 1 2 3 4 5 名称 污染源点位及环境空气敏感区分布图 基本气象分析图 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图 复杂地形的地形示意图 所属内容 6污染源调查 8气象观测资料调查 8气象观测资料调查 9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引用章节 一级评价 二级评价 三级评价 6.1 8.6 8.6 9.7 9.11 √ √ √ √ √ √ √ √ √ √ √ 污染物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9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2 基本附表要求 (1)采用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见C2。

30

表C2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污染物i)

距源中心 下风向距离D(m) 50 75 100 …… 2500 下风向最大浓度 浓度占标准10%距源最远距离D10%(m) 污染源1 下风向预测浓度 浓度占标率Ci1(mg/m3) Pi1(%) 污染源2 下风向预测浓度 Ci2(mg/m3) 浓度占标率Pi2(%) 污染源n …… (2)污染源调查清单表,见表1~8。

表C1 污染源周期性排放系数统计表

季节 月份 星期 小时 排放系数 小时 排放系数 春 一 夏 二 二 1 13 2 14 秋 三 三 3 15 冬 四 四 4 16 五 五 5 17 六 六 6 18 七 七 7 19 八 8 20 9 21 10 22 11 23 12 24 九 十 十一 十二 排放系数 排放系数 一 排放系数 表C2 点源参数调查清单

排气筒排气排气烟气烟气年排评价因子源强 Y 点源点源X 排放底部海筒高筒内出口出口放小编号 名称 坐标 坐标 工况 烟尘 粉尘 SO2 NOx 其他 拔高度 度 径 速度 温度 时数 PY m H0 m H m D V T K Hr Cond Q烟尘 Q粉尘 QSO2 QNOx h g/s g/s g/s g/s … 符号 Code Name PX 单位 数据 m m m/s 表C3 矩形面源参数调查清单

面源起始与正点 面源面源海拔面源面源北夹编号 名称 X Y 高度 长度 宽度 角 坐标 坐标 PY m H0 m Ll m Lw m Arc 。 31

面源年排评价因子源强 初始排放放小排放工况 时数 高度 烟尘 粉尘 SO2 NOx 其他 H m Hr Cond Q烟尘 Q粉尘 QSO2 QNOx h g/s.m2 … 符号 Code Name PX 单位 数据 m 表C4 多边形面源参数调查清单

面源其他年排评价因子源强 面源面源海拔初始排放X Y X Y 顶点放小编号 名称 高度 排放工况 时数 坐标 坐标 坐标 坐标 坐标 烟尘 粉尘 SO2 NOx 其他 高度 YS1 m XS2 m YS2 …… m … H m H m Hr Cond Q烟尘 Q粉尘 QSO2 QNOx h g/s.m2 … 顶点1坐标 顶点2坐标 符号 Code Name XS1 单位 数据 m 表C5 近圆形面源调查清单

面源面源编号 名称 近圆顶点面源初年排评价因子源强 海拔排放 X Y 形半数或始排放放小高度 工况 径 边数 高度 时数 坐标 坐标 烟尘 粉尘 SO2 NOx 其他 PY m H0 m R m n m H m Hr h Cond Q烟尘 Q粉尘 QSO2 QNOx g/s.m2 … 中心坐标 符号 Code Name PX 单位 数据 m 表C6 体源参数调查清单

体源中心坐标 X Y 初始扩散参数 Cond 体源体源编号 名称 坐标 坐标 符号 Code Name PX 单位 数据 m PY m 年排海拔体源体源排放放小高度 边长 高度 工况 时数 H0 m W m Hr Cond Hr h

h 评价因子源强 烟尘 粉尘 SO2 NOx 其他 Q烟尘 Q粉尘 QSO2 QNOx … g/s.m2 表C7 线源参数调查清单

顶点1坐顶点2坐分段街道标 标 评价因子源强 面源面源道路道路平均车流车型/坐标 窄谷编号 名称 X Y X Y 高度 宽度 车速 量 比例 n 高度 坐标 坐标 坐标 坐标 烟尘 粉尘 SO2 NOx 其他 H m H m Q烟尘 Q粉尘 QSO2 QNOx g/s.m2 … m m m m … 符号 Code Name XS1 YS1 XS2 YS2 …… 单位 数据 表C8 颗粒物粒径分布调查清单

符号 单位

粒径分级 Label 分级粒径 Label_D μm 32

颗粒物质量密度 Densty g/cm3 所占质量比 Percent 数据 (3) 常规气象分析表

表C9 年平均温度的月变化(行,温度;列,月份) 表C10 年平均风速的月变化(行,风速;列,月份)

表C11 季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

小时(h) 风速(m) 春 夏 秋 冬 小时(h) 风速(m) 春 夏 秋 冬 13 1 14 2 15 3 16 4 17 5 18 6 19 7 20 8 21 9 22 10 23 11 24 12 表C12 年均风频的月变化

风向 N NNE NE ENE E 风频(%) 一月 二月 …… 十二月 ESE SE SSE S SSW SW WSW W WNW NW NNW C 表C13 年均风频的季变化及年均风频

风向 风频(%)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年平均 N NNE NE ENE E ESE SE SSE S SSW SW WSW W WNW NW NNW C (4)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分析结果 (5)预测点环境预测结果与达标分析 (6)不同评价等级基本附表要求见表C14

表C14 不同评价等级基本附表要求

序号

名称 所属内容 33

引用章节 一级评价 二级评价 三级评价 1 2 3 4 5 采用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 污染源调查清单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分析结果 常规气象资料分析表 环境影响预测结果达标 分析表 7.3 基本附件要求

5 评价工作等级及 评价范围确定 6 污染源调查 7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调查与评价 8气象观测资料调查 9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与评价 5.3 6.3 7.3 8.6 9.11 √ √ √ √ √ √ √ √ √ √ √ √ √ (1)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原始数据文件(电子版或文本复印件)

(2)气象观测资料文件(电子版),并注明气象观测数据来源及气象观测站类别。

(3)预测模型所有输入文件及输出文件(电子版)。应包括:气象输入文件、地形输入文件、程序主控文件、预测浓度输出文件等。附件中应说明各文件意义及原始数据来源。

(4)不同评价等级基本附件要求见表C15。

表C15 基本附件要求

序号 1 2 3 名称 所属内容 引用章节 一级评价 二级评价 三级评价 7.3 8.4、8.5 √ √ √ √ √ √ √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原始 7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数据文件 与评价 气象观测资料文件 8气象观测资料调查 预测模型所有输入文件 9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9.5、9.6、及输出文件 价 9.7、9.11 (二)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熟悉水污染物在地表水体中输移、转化、扩散的主要过程;

(1)水体中污染物迁移与转化概述:

物理过程:移流、紊动扩散、离散

化学过程:氧化还原、中和、吸附、沉淀 生物过程:好氧、光合作用

(2)河流水体中污染物的对流和扩散混合:

对流:对流是溶解态或颗粒态物质随水流的运动。可以在横向、垂向、纵向发生对流。在河流中,主要是沿河流纵向的对流,河流的流量和流速是表征对流作用的重要参数。

横向混合:横向扩散指由于水流中的紊动作用,在流动的横向方向上,溶解态或颗粒态物质的混合,通常用横向扩散系数表示。在横向混合区内,对流和横向扩散混合式最重要的。有时纵向混合液不能忽略。

纵向混合:纵向离散是由于主流在恒、垂方向上的流速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的在流动方向上的溶解态或颗粒态质量的分散混合,通常用纵向离散系数表示。

(3)海水中污染物的混合扩散

排放到海洋中的污水,一般是含有各种污染物的淡水。它的密度都比海水小,入海后一面与海水混合而稀释,一面在海面向四周扩展。

34

2、掌握常用河流水环境影响预测稳态模式(一维、二维)要求的基础资料及参数;

(1)受纳水体的水质情况

按照评价工作等级要求和建设项目外排污水对受纳水体水质影响的特性,确定相应水期及环境水文条件下的水质状况及水质预测因子的背景浓度。一般采用环评实测水质成果数据或者利用收集到的现有水质监测资料数据。

(2)拟预测的排污状况

一般分废水正常排放(或连续排放)和不正常排放(或瞬时排放、有限时段排放)两种情况进行预测。两种排放情况均需确定污染物排放源强以及排放方式。

(3)预测的设计水文条件

在水环境影响预测时应考虑水体自净能力不同的多个阶段。对于内陆水体,自净能力最小的时段一般为枯水期,个别水域由于面源污染严重也可能在丰水期;对于北方河流,冰封期的自净能力很小,情况特殊。在进行预测时需要确定拟预测时段的设计水文条件,如河流十年一遇连续7年枯水流量,河流多年平均枯水期月平均流量等。

(4)水质模型参数和边界条件(或初始条件)

在利用水质模型进行水质预测时,需要根据建模、验模的工作程序确定水质模型参数的数值。确定水质模型参数的方法有实验测定法、经验公式估算法、模型实测法、现场实测法等。对于稳态模型,需要确定预测计算的水动力、水质边界条件;对于动态模型或模拟瞬时排放、有限时段排放等,还需要确定初始条件。

一般在河流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时会对模型需要的基础资料和参数予以考虑。河流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应根据评价等级、河流的规模决定,其中,主要有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划分,河流平直及弯曲情况(如平直段长度式弯曲段的弯曲半径等)横断面、纵断面(坡度)水位、水深、河宽、流量、流速及其分布、水温、糙率及泥沙含量等,丰水期先有无分流漫滩,枯水期有无浅滩、沙洲和断流,北方河流还应了解结冰、封冰、解冻等现象,在采用数学模式预测时,其具体调查内容应根据评价等级及河流规模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7.6.2、7.6.6、7.7”的需要决定。河网地区应调查各河段流向、流速、流量关系,了解流向、流速、流量的变化特点。

3、熟悉多源叠加水环境影响预测的基本方法;

当存在多个源对敏感点的影响时,需要考虑多源叠加的问题。单个源的对敏感点的影响值可按照污染源特点,确定相应的边界条件、模型参数及其他参数,采用相关的模式进行计算。多个源对敏感点的影响值可以采用单个源的数学叠加来预测,同时应考虑与现状监测值(本底值)的叠加。

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

应注意,多个源的叠加、多源与现状监测值的叠加都只有在同一边界条件下、同一点位进行才有意义。

4、了解湖泊、河口水环境影响预测模式要求的基础资料及参数;

(1)受纳水体的水质情况

按照评价工作等级要求和建设项目外排污水对受纳水体水质影响的特性,确定相应水期及环境水文条件下的水质状况及水质预测因子的背景浓度。一般采用环评实测水质成果数据或者利用收集到的现有水质监测资料数据。

(2)拟预测的排污状况

一般分为废水正常排放(或连续排放)和不正常排放(或瞬时排放、有限时段排放)两种情况进行预测。两种排放情况均需确定污染物排放源强以及排放位置和排放方式。

35

(3)预测的设计水文条件

在水环境影响预测时应考虑水体自净能力不同的多个阶段。对于内陆水体,自净能力最小的时段一般为枯水期,个别水域由于面源污染严重也可能在丰水期。

(4)水质模型参数和边界条件(或初始条件)

在利用水质模型进行水质预测时,需要根据建模、验模的工作程序确定水质模型参数的数值。确定水质模型参数的方法有实验测定法、经验公式估算法、模型实测法、现场实测法等。对于稳态模型,需要确定预测计算的水动力、水质边界条件;对于动态模型或模拟瞬时排放、有限时段排放等,还需要确定初始条件。

一般在湖泊、河口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时会对模型需要的基础资料和参数予以考虑。湖泊、水库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应根据评价等级、湖泊和水库的规模决定,其中主要有:

湖泊水库的面积和形状(附平面图),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划分,流入、流出的水量,停留时间,水量的调度和贮量,湖泊、水库的水深,水温分层情况及水流状况(湖流的流向和流速,环流的流向、流速层及稳定时间)等。在采用数学模型预测时,其具体调查内容应根据评价的等级及湖泊、水库的规模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7.6.4、7.6.6、7.7”的需要决定。感潮河口的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应根据评价等级、河流的规模决定,其中除与河流相同的内容外,还有:感潮河段的范围,涨潮、落潮及平潮时的水位、水深、流向、流速及其分布、横断面、水面坡度以及潮间隙、潮差和历时等。在采用数学模式预测时,其具体调查内容应根据评价等级及河流规模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7.6.3、7.6.6、7.7”的需要决定。

5、掌握河流水质预测模式参数的确定方法;

河流水质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包括: ① 公式计算和经验估值 ② 室内模拟实验测定 ③ 现场实测

④ 水质数学模型率定(单参数测定方法、多参数优化法、沉降系数和综合削减系数的估值方法)

6、熟悉选择水质预测因子的基本方法;

水质预测因子应根据对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和受纳水体的水环境状况、评价工作等级、当地环境管理的要求等进行筛选和确定。

水质预测因子选取的数目应既能说明问题又不过多,一般应少于水环境现状调查的水质因子数目。

筛选出的水质预测因子,应能反映拟建项目废水排放对地表水体的主要影响和纳污水体受到污染影响的特征。建设期、运行期、服务期满后各阶段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各自的水质预测因子。

对于河流水体,可按下式将水质参数排序后从中选取: ISE=CpiQpi/(Csi-Chi)Qhi

Cpi:污染物i的排放浓度,mg/L Qpi:含污染物i的废水排放量,m3/s Csi:对应的地表水水质标准,mg/L Chi:河流上游污染物i的浓度,mg/L Qhi:河流上游来水流量,m3/s

ISE值是负值或者越大,说明拟建项目排污对该项水质因子的污染影响越大。

36

7、掌握常用河流水质预测模式的运用;

8、了解湖泊、河口、近海水质预测模式的运用。

(三)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与防护

1、了解污染物进入包气带、含水层的途径及其在含水层中的运移特征;

(1)地下水污染途径的类型 ① 间歇入渗型; ② 连续入渗型; ③ 含水层间越流型; ④ 径流型。

(2)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 ① 机械过滤; ② 吸附与解吸; ③ 溶解与沉淀; ④ 化学反应; ⑤ 对流与弥散; ⑥ 降解与转化; ⑦ 放射性衰变。

2、熟悉防止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含水层的主要措施。

(1)水环境管理措施

(2)合理规划布局和改进生产工艺 (3)划定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 (4)地下水环境监测措施 (5)水污染防治的工程措施 ① 地下水分层开采 ② 工程防渗措施

③ 污染物的清除与阻隔措施

(6)地下水保护与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减缓措施

① 以均衡开采为评价原则,提出禁止超量开采,防止出现区域水位下降的具体要求,提出避免资源开采过程中诱发的湿地退化、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面裂缝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具体措施。

② 开采多层地下水,各含水层水质差异较大的,应提出分层开采的具体方案;在地下水已受污染的地区,还应提出禁止已污染含水层和未被污染含水层混合开采的具体措施。

③ 进行勘探等活动时,应提出防护性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

④ 建设项目可能引发其它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时,应提出开展针对专题研究工作的建议和方案。

(四)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掌握噪声级相加与相减计算方法;

噪声级(分贝)的相加

37

(1)公式法:

分贝相加一定要按能量(声功率或声压平方)相加,求两个声压级合成的声压级L1+2,可按下列步骤计算:

① 因L1=20lg(P1/P2)和L2=20lg(P2/P0),运用对数换算得: P1=P010L1/20和 P2=P010L2/20

② 合成声压P1+2,按能量相加则(P1+2)2=P12+P22

即:(P1+2)2=P02(10L1/10+10L2/10)或(P1+2/P0)2=10L1/10+10L2/10 ③ 按声压级的定义合成的声压级 L1+2=20lg(P1+2/P0)=10lg(P1+2/P0)2 几个声压级相加的通用式为:

式中,L总——几个声压级相加后的总声压级,dB Li——某一个声压级,dB

若上式的几个声压级均相同,即可简化为: L总=Lp+10lgN

式中, L总——单个声压级,dB

N——相同声压级的个数。

(2)查表法

利用分贝和的增值表直接查出不同声级值加和后的增加值,然后计算加和结果。见下表: 声压级差(L1-L2)/dB 增值ΔL 0 3.0 1 2.5 2 2.1 3 1.8 4 1.5 5 1.2 6 1.0 7 0.8 8 0.6 9 0.5 10 0.4 噪声级的相减:

如果已知两个声源在某一预测点产生的合成声压级(L合)和其中一个声源在预测点单独产生的声压级L2,则另一个声源在此点单独产生的声压级L1可用下式计算:

L1=10lg(100.1L合-100.1L2)

2、熟悉实际声源近似为点声源的条件;

以球状波形状辐射省博的声源,辐射声波的声压幅值与声波传播距离(r)成反比。任何形式的声源,只要声波波长远远大于声源几何尺寸,该声源可视为点声源。在声环境影响评价中,声源中心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超过声源最大几何尺寸2倍时,可将该声源近似为点声源。

3、掌握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公式、计算和应用;

8.3.2.1 点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

A)无指向性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的基本公式是 Lp(r)=Lp(r0)-20lg(r/r0) (8)

公式(8)中第二项表示了点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 Adiv=20lg(r/r0) (9)

38

如果已知点声源的倍频带声功率LW或A声功率级(LAW),且声源处于自由声场,则公式(8)等效为公式(10)或(11)。

Lp(r)=Lw-20lg(r)-11 (10) LA(r)=LAw-20lg(r)-11 (11)

如果声源处于半自由声场,则公式(8)等效为公式(12)或(13):

Lp(r)=Lw-20lg(r)-8 (12) LA(r)=LAw-20lg(r)-8 (13) B)具有指向性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公式:

声源在自由空间中辐射声波时,其强度分布的一个主要特性是指向性。例如,喇叭发声,其喇叭正前方声音大,而侧面或背面就小。

对于自由空间的点声源,其在某一θ方向上距离r处的倍频带声压级(LP(r)θ): LP(r)θ=Lw-20lgr+DIθ-11

DIθ——θ方向上的指向性指数,DIθ=10lgRθ; Rθ:指向性因数,

I:所有方向上的平均声强,w/m2; Iθ:某一θ方向上的声强,w/m2。

按公式(8)计算具有指向性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时,公式(8)中的Lp(r)与Lp(r0)必须是在同一方向上的倍频带声压级。 C)反射体引起的修正ΔLr

如图2所示,当点声源与与预测点处在反射体同侧附近时,到达预测点的声级

4、熟悉线声源、面声源几何发散衰减公式、计算和应用;

5、熟悉噪声从室内向室外传播的计算方法;

6、熟悉声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7、了解户外声传播除几何发散衰减外的其他衰减计算;

8、了解绘制等声级线图的技术要求。

(五)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

1、熟悉生态影响预测的技术要求与基本方法;

生态影响预测一般采取类比分析、生态机理分析、景观生态学的方法进行文字分析与定性描述,也可以辅以数学模拟进行预测,如水土流失、水体富营养化等内容的预测。

生态影响预测还可以在现状定量调查基础上,根据项目建设生态破坏的程度进行推算。

39

在进行生态环境影响预测或分析时,需注意如下问题:

(1)持生态整体性观念,切忌割裂整体性作“点”或“片段”分析。

(2)持生态系统为开放性系统观,切忌把自然保护区当作封闭系统分析影响。

(3)持生态系统为地域差异性系统观,切忌以一般的普遍规律推断特殊地域的特殊性。

(4)持生态系统为动态变化的系统观,切忌用一成不变的观念和过时资料为依据作主观推断。 (5)做好深入细致的工程分析,要做到把全部工程活动(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配套工程、公用工程和环保工程等)都纳入分析;把工程活动的全过程(从勘探至闭矿、设备退役)都纳入分析;把各种不同的影响分析;针对敏感保护目标的性质、保护要求做好影响分析。

(6)做好敏感保护目标的影响分析,要做到对敏感保护目标逐一进行影响分析,并结合上述的工程分析内容作全部活动、全过程和所有影响形式的影响分析;针对敏感保护目标的性质、保护要求做好影响分析。

(7)正确处理依法评价影响和科学评价影响的问题。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解决两类问题:一是贯彻执行环保政策与法规,将建设项目的影响限定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二是科学的预测实际发生的影响。有时,建设项目能满足法规要求,但不一定实际影响是可以接受的。例如,可以通过调整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而解决建设项目不符合法规的问题,但“调整”并不等于消除了实际影响。科学地预测实际发生的生态环境影响是环境影响评价的真谛。

(8)正确处理一般评价和生态环境影响特殊性问题。一般评价比较重视直接影响而忽视甚至否认间接影响,重视显现性影响而忽视潜在影响,重视居第影响而忽视区域性影响,重视单因子影响而忽视综合性影响。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中应充分重视间接性的、潜在的、区域性的和综合性的影响。

2、掌握生态影响评价的技术要点与方法;

(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

对科学预测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的目的主要是:

① 评价影响的性质和影响程度、影响的显著性,以决定性质。

② 评价生态影响的敏感性和主要受影响的保护目标,以决定保护的优先性。 ③ 评价资源和社会价值的得失,以决定取舍。 (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 ① 生态学评估指标与基准 ② 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与基准 ③ 政策与战略评估指标与基准

④ 以环境保护法规和资源保护法规作为评估基准 ⑤ 以经济价值损益和得失作为评估指标与基准 ⑥ 社会文化评估基准

(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① 类比法

类比法就是通过既有开发工程及其已显现的环境影响后果的调查结果来近似地分析说明拟建工程可能发生的环境影响。由于生态环境影响的渐进性(量变到质变)、累积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特点,使得许多生态环境影响的因果关系十分错综复杂,因而通过类比调查分析既有工程已经发生的环境影响,并类比分析拟建工程的环境影响,就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

② 水土流失预测与评价方法

水土流失,又称土壤侵蚀,并且注意要指水力侵蚀。一般有侵蚀模数(或侵蚀强度,t/km2.a)、侵蚀面积和侵蚀量几个定量数据,侵蚀面积可通过资料调查或遥感解译而得出,侵蚀量可根据侵蚀面积与侵蚀模数的乘积计算得出,也可根据实测得出。

③ 水体富营养化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nu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