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小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03 22: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提高林分立地质量的理论与技术

摘要:我国是世界人工林最多的国家,但数据表明人工林地力逐年衰退,立地质量水平也以有所下降。经大量研究表明,立地质量越好,森林生产力越大。因此提高森林立地质量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就人工林生产力展开并简单介绍了立地质量的评价标准,得出了提高立地质量的相关措施以及对现存问题的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人工林 林分生产力 立地质量 The theory

and technique of improving the site quality of forest

Abstract:China has the biggest man-made forests in the world, but plantation soil data shows that the site quality level also decline year by year. The mass of researches indicate that the better site quality leads the bigger forest productive. Therefore improving forest the site qualit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improve productivity, this article starts form the productivity and simply introduces the site quality evaluation criteri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ite quality, the related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existing problems are the put forward.

Key words:man-made forest forest prductivity site quality 1.我国人工林现状和林分生产力 1.1 我国人工林现状

我国人工林面积约占世界造林面积的1/3,世界人工林占全球森林的1/4[1], 平均单位面积蓄积量33.31m3/hm2,人工林发展状况对林业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我国人工林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另外,现有人工林中有相当大面积的林分当初就是以绿化为目的而营造的,也很少顾及生产力问题。而且我国人工林面临着由于不合理经营所带来的地力衰退、生产力下降及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

[2]

沈国舫等通过对黑龙江森工系统有林地、江西全省林业用地及有林地、辽宁

清原县集体林林业用地、福建全省林业用地、福建顺昌、三明、德化等9县(市)有林地、四川旺苍县林业用地、广西岑溪县等不同区域有林地或林业用地立地质量调查数据的统计,得出其Ⅰ、Ⅱ类质量林地面积所占比率范围为21.73%-80.51%,平均值45.22%(孙长忠等,2000)。若假定天然林与人工林有着相似的立地质量,这就意味着我国人工林林分中亦仅有约45%的林地面积具有较好的立地质量 [3-5]。在现有人工林中,树种连栽面积所占比重不大。各造林树种连栽部分多处于幼龄林阶段。因此,人工林地力衰退的潜在危机,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扭转。

1.2 林分生产力及其潜力测评方法

林分生产力可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林分蓄积量或生物量表示。林分生产力(有机物质干质量)大小与林龄、树种、立地条件等有关。

人工林生产力评价现多以所研究树种不同立地指数的标准蓄积量为指标和以试验、示范、林生产力为指标进行。这些指标是以现实林分资料为依据,多用以说明现有一般人工林和集约经营人工林的现实生产潜力,对现实人工林经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具体生产力的分析方法为:单位面积生产力=单位面积生物积累量/积累年度。

2.森林立地质量对森林生产力的影响

黄春等在福建邵武不同立地条件的林地上,对5年生马尾松林分的生产力及其分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立地质量越好,马尾松的生物量越大,生产力越高,干材分配率也越高[6]。

岫岩县苏子沟林业站的张天才等通过对日本落叶松人工示范林的调查,得出结论生长在N坡,土层厚度在50㎝以上的立地类型,其胸径生长量比生长在半阳坡,土层厚度在40cm以下的立地类型高8%~22%,树高生长量提高11%~24%。故立地质量的高低是影响落叶松生长的主要因素,立地指数级越大,其生长量也就越大。立地条件好坏可直接影响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及各器官的生物分配,Ⅰ、Ⅱ地位级的总生物是Ⅳ、Ⅴ地位级的1.9倍,各器官的分配比例为Ⅰ、Ⅱ地位级的树干生物量比Ⅳ、Ⅴ提高21%~35%[7]。

这些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在不同的产地条件下,生长有一定的差异,由于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导致不同坡向、坡度、坡位上生长的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有其不同

1

的生长表现。生长在N坡,土层厚度在50cm以上的日本落叶松,其胸径生长量比生长在半阳坡,土层厚度在40cm以下日本落叶松高8%~22%,树高提高11%~24%。且立地指数级越大,其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也就越大,因此,立地质量的高低是影响日本落叶松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

福建林学院张庆华、黄文銮等研究油茶生育与立地条件的关系,探索影响油茶生产力的立地因子及其主从关系,预测油茶成龄时期在不同立地条件下产量,划分油茶宜林地类型,是实现适地适树、达到速生丰产和充分利用地力的重要依据,对指导油茶基地建设具体现实意义。

通过对以上这些人工林生产力现状的研究与分析,立地条件从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森林生产力的提高。随着国内外人工林长期立地生产力问题研究的深入,人们也逐步从过去讨论单一树种连栽导致的生产力下降和土壤退化问题发展成为关注全球和区域的气候变化、大气污染、自然灾害以及所有与长期立地生产力有关的人工经营措施对长期立地生产力产生影响这样一个演变过程[8-9]。

3.提高森林立地质量的理论与技术 3.1立地质量概念和评价标准

立地是林木生长的基础,它是指所有影响植被生产能力因素的总和,森林立地是指影响森林生产能力因素的总和,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即气候、土壤、生物等。从环境学的观点,认为立地是植物生长地段作用于植物的环境条件的总体,而森林立地则是对林木生长意义重大的环境条件的总体[10]。

立地质量评价是适地适树、合理高效用地、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保证。其是以造林、土地利用为最终目的,并在此指导下对某一立地可提供植被生长需要条件的能力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是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即对该立地条件下的立地因子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各因子同植被生长之间的关系,确定其可利用的潜力,也可以将立地评价理解为对立地性能的认识

[11]

由于立地质量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土地的精准利用,所以,长期以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立地质量评价上,侧重于研究有林地立地质量评价,评价某种立地条件是否适合于某一特定的树种。如1982年王斌瑞等人以山西吉县为例,分析得出影响刺槐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划分并评价了黄土残塬沟壑区刺槐立地质量,具有实用推广价值[12]。此后,相当一部分研究是以林区或林场为研究对象,在

2

分析某树种特性的前提下,评价该立地条件满足这一树种生长的能力,以此评价当地立地质量。

3.2 提高立地质量的主要措施 3.2.1土壤因子对林分生产力的影响

土壤因子主要包括土层厚度,土壤类型以及土壤肥力等,其中土壤肥力是一个很主要的因素。

林地施肥后能迅速使土壤肥力升高,但长期施肥可能会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使土壤易出现板结。此外,施肥对土壤养分影响也是比较复杂的。施肥可能会使某些微量元素从土壤溶液中沉淀出来,或形成鳌合物使植物不能吸收,氮素也会因施肥以氨的形式挥发。同时,施肥也能使养分大量的积累在植物体内,使养分暂时加以储藏,等树木凋亡或落叶时重新回归土壤。

冯宗炜等对亚热带杉木纯林生态系统中营养元素的积累、分配和循环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营养元素的年吸收量大于归还量,即使杉木纯林达到主伐年龄期,整个林分处在养分的消耗阶段,在林木体内储存大量营养。另外,施肥也会影响有机质的分解速率,施入氮肥能使C/N降低,加快有机质的分解。要求施肥时要对每种元素的循环有所了解,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除了少数集约速生丰产林,林木施肥有特殊的困难,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土壤养分变化规律,提高肥料利用率,实行施肥。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的最有效途径是调节土壤pH值。土壤酸度直接影响微生物活动,控制土壤中有机、无机胶体的离子交换性能等

[13]

胡日利等[14]建立了理论肥效方程和林木施肥模型,确定了林木定量施肥的基本步骤与方法。可确定最佳目标增产量、达标所需的有效养分增量、相应的施肥量与配方、以及最佳施肥时期与方法。季节变化对速效磷影响最大,对有机质影响最小。养分含量大多在冬季较高。施肥方式应依据具体的林木施肥技术。

3.2.2地形因子对林分生产力的影响

地形因子包括坡度,坡向和坡位等,不同树种因其生物学特性而对生产力影响程度不同。

例如孙岳胤等研究得不同坡度沙松人工林树高生长差异极显著。8°以下的平坡地因排水不良生长最差;8°-20°缓坡地虽排水良好,但由于坡度相对较小

3

(与沙松树种特性有关),光照条件不如斜坡,林内气温较低,树高生长次之;20°-32°的斜坡不仅排水良好,而且光照相对充足,有利于提高林内气温,因此沙松高生长显著优于平坡和缓坡。同时结合坡度的分析结果(沙松适宜在斜坡上生长)可以看出,沙松喜生于阴坡或半阴坡的斜坡这一光照条件既不很强也不过弱的立地条件上,这一结果充分证明了沙松耐荫喜光的生物学特性。坡上位由于水分流失多,沙松生长最差,优势木平均高为6.57 m;坡中位水分状况有所改善,沙松生长亦相应增加,优势木平均高为6.83 m;坡下位最好,优势木平均高为7.84 m。

因此选择合适的坡度、坡向和坡位营造人工林,才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立地质量的作用,提高林分生产力。

4.问题讨论与建议

针对不同的人工林,即不同树种林分进行主要立地因子的分析,根据其最显著的因子作为主要的立地因子,然后着重对其改善提高。前期必须进行立地质量评价,做到适地适树,才能有望逐步提高林分生产力,改变林地地力衰退的现象。

我国人工林的生产力现状亟待改善,长远来看,必需以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对待森林生产力问题,多探索新技术,新领域,开拓新方向。 参考文献:

[1]张露,高璜.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现状与进展[J].江西林业科技,2000,(6):28-33.

[2]范俊岗,王占伟,陈波,等.辽宁省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现状及其对策[J].辽宁林业科技,1997,(5):55-58

[3]沈国舫.把营林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提高森林生产力为中心的基础上来[J].林业月报,1997, (5):3

[4]于政中.提高森林生产力应注意的几个理论技术问题.林业资源管理,1993, (特刊):24-29

[5]张万儒主编.中国森林立地[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370

[6]俞新妥.混交林营造原理及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69-81. [7]张天才,刁玉利等.立地质量对日本落叶松生长的影响[J].农业科学,2008.118-119

4

[8]盛炜彤.杉木人工林的地力衰退及防治技术.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9] Kimmins J P.Community organization:method of study and prediction of the productivity and yield of forest e-cosystems.Canadian Journal of Botanv,1988,66:2654-2672.

[10]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科技情报研究所.立地分类和评价[M].北京:林科院,1980.

[11]范小洪,徐东.森林立地分类及立地质量评价[J].四川林业科技,1995,16(2):61-64

[12]王斌瑞,高志义,刘荩忱等.山西吉县黄土残塬沟壑区刺槐数量化立地指数表的编制及其在造林地立地条件类型划分中的应用[J].北京林学院学报,1982,(3):116-128

[13]廖万有.茶园土壤养分动态特点及其调节[J].福建茶叶,1996(4):25-27. [14]杨式雄,戴教藩,陈宗献等.武夷山不同林型土壤酶活性与林木生长关系的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1994,21 (4):1-12.

5

[8]盛炜彤.杉木人工林的地力衰退及防治技术.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9] Kimmins J P.Community organization:method of study and prediction of the productivity and yield of forest e-cosystems.Canadian Journal of Botanv,1988,66:2654-2672.

[10]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科技情报研究所.立地分类和评价[M].北京:林科院,1980.

[11]范小洪,徐东.森林立地分类及立地质量评价[J].四川林业科技,1995,16(2):61-64

[12]王斌瑞,高志义,刘荩忱等.山西吉县黄土残塬沟壑区刺槐数量化立地指数表的编制及其在造林地立地条件类型划分中的应用[J].北京林学院学报,1982,(3):116-128

[13]廖万有.茶园土壤养分动态特点及其调节[J].福建茶叶,1996(4):25-27. [14]杨式雄,戴教藩,陈宗献等.武夷山不同林型土壤酶活性与林木生长关系的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1994,21 (4):1-12.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mt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