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粟裕的军事思想

更新时间:2024-05-22 20: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粟裕的军事思想

文/王希先 作者简介:

王希先,1929年8月出生于山东省海阳县, 1945年4月参加革命,1946年8月入伍,194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后历任学员、文化干事、宣教干事、技术书记、副政治指导员、参谋、秘书、副科长、科长,岱山守备区、定海守备区参谋长,军事科学院战史部一室副主任,南京军区司令部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等职。1977年至1982年被借调到粟裕将军身边工作。1988年7月离休。1955年授予解放奖章;1988年9月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2003年9月于南京去世。

王希先在战争年代,他先后参加了即墨、泰安、盂良崮、开封、济南、淮海、象山等十余次战役战斗。在和平时期,他扎根海岛1 1年,为海防建设作出了贡献,在军事训练改革和参与诸军兵种联合作战演习方面,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干部和优秀的学术研究人才。在军事科学院工作期间,从事土地革命战争史的研究工作,尤其在粟裕将军身边工作的五年时间里,参与协助粟裕撰写回忆录,总结“豫东之战”、“鲁南战役”、“宿北战役”等重大战役,研究未来反侵略战争初期的战略战术指导问题,做了大量艰苦细致工作,受到首长的赞赏。在军区研究室工作期间,他带领全室人员完成了大量军事学术研究工作和军史、战史研究编撰任务,整理填充

了军区部队档案史料,创办了军事学术杂志,组织编写了《杰出将领聂凤智》。

《浅谈粟裕的军事思想》一文是应军事科学院约稿,为军委所定33位军事家所写的全面论述各位军事家思想的文章,于1988年完稿,发表于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当代中国军事思想精要》一书。

浅谈粟裕的军事思想

(原载《疾风劲草——王希先的人生历程》)

栗裕是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粟裕的军事思想,是他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进行长期实践和刻苦探索的产物。他的许多独创,他的实践和理论,对无产阶级军事理论体系的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特别是对解放战争指导规律和大兵团指挥艺术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粟裕在学生时代就积极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接受了共产主义学说,并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 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他投笔从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由叶挺任师长的国民革命军第24师教导队学习。1927年6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参加了南昌起义。起义军南下失败后,跟随朱德、陈毅转战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至1934年

6月,他担任过班长、连长、指导员、营长、团长、团政委、师长、师政委、军参谋长、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的创建和历次反“围剿”斗争。1934年7月至1937年9月,他担任军团参谋长、军区参谋长、省军区司令员和挺进师师长等职,参与领导了北上抗日先遣队,领导了浙南三年游击战争,开辟和创建了浙南游击根据地。他在实践中学习战争,努力学习毛泽东的建军思想和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思想、对敌斗争策略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并结合实际比较系统地总结出适合本地区,情况的游击战作战规律,由一名士兵成长为一名高级指挥员。抗日战争初期,粟裕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先遣支队司令员、江南指挥部副指挥、苏北指挥部副指挥兼参谋长。1941年以后,粟裕任苏中区党委书记、苏中军司令员兼(80页)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苏浙区党委书记。在此期间,他集党政军领导职务于一身,担负全面领导工作,他的理论水平和领导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在军事方面,他发展了平原水网地区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参与指挥了黄桥决战,并组织指挥了车桥、天目山等较大规模的运动战役。对军队建设、根据地建设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解放战争时期,开始,粟裕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1946年9月至1 1月,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会师,两个指挥部合一,他任副司令员。10月15曰,他受中央军委之命,负责两个野战军的战役指挥。1947年初,两个野战军正式合并为华东野战军,粟裕任副司令员,仍负责战役指挥。1948年5月,任华东野

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1949年1月任华东军区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他指挥和参与指挥了苏中、宿北、鲁南、莱芜、泰蒙、孟良崮、沙土集、豫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一系列大规模歼灭战。这一时期,是他统率大兵团作战施展指挥艺术最出色、军事思想特别是战略思想最活跃最丰富的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粟裕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一政委,中共中央军委常委。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参加了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军事科学研究的领导工作。他依据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国内的客观实际情况,提出了许多具有时代特征的阶段性的军事理论。他的军事思想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从粟裕的全部经历中可以看出,他的军事思想具有如下鲜明的特点:第一,坚实的实践基础。在长达22年的革命战争中,粟裕是始终处在战争第一线的少数高级将领之一。他身经数百战,参加过各种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形式和样式的战役战斗,是在殊死搏斗的战场上逐级锻炼成长起来的。他了解部队,精通战法,熟谙指挥,这是他进行科学的理论升华的基础。第二,内容极为广泛丰富。粟裕是全军唯一的由士兵逐级晋升到大将总参谋长的军事干部。他担任过各级军事指挥员,作过政治工作,还兼任过地方党的重要领导职务。他的军事思想涉及的内容广泛,对人民军队、人民战争及其战略战术,都有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论述。第三,富于开拓创新精神。粟裕有较好

的文化基础,思想锐敏,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是一名胆略、谋略和文化科学知识兼优的高级指挥员,人称“儒将”。他善于运用唯物辩证

法的观点,分析事物,探求规律,尤其注重联系实际,去寻找那些特有的规律及其指导原则,并付诸于行动。他的一些独创性的理论和实践,不但在战役战斗的实践(81页)中获得成功,而且对改变战略全局起到了重大作用。

本文拟对粟裕的战略战术思想的主要内容、游击战的理论和实践、大兵团作战的指挥艺术、认识和把握解放战争及其指导规律、对未来反侵略战争的探索五个方面进行一些初步研究。

二、战略战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粟裕的战略战术思想可以概括为实事求是,不拘一格。粟裕认为,“毛主席依据革命战争实践为我们制定的一系列战略战术,是战胜一切敌人的强大法宝。”要发挥这个法宝的威力,必须结合实际灵活运用,要敢于突破,敢于创新,敢于发展。这是他能够不断发展我军战略战术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作战方法是不断发展的

粟裕以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对作战方法的运用和发展作了精辟的论述。他说:自有战争以来,作战方法的运用和发展,总是同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都是人和武器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常常是首先或最终必然用于军事领域,使军队的武器装备得到改进,而军队

装备技术条件的发展变化,又必然促使作战方法改变。1979年1月,粟裕根据当前各国军队武器装备的发展情况指出, “现代武器装备,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经作为先进武器使用的那种飞机、坦克、大炮相比,是一种阶段性的变化,即发展到了以导弹、核武器和电子技术装备为代表的这样一个新的阶段,”至于常规武器装备的发展,他认为,超级大国和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大体到五十年代中期,已经完成由轻武器为主到以重武器为主的过渡,或者说是由枪战为主过渡到了以炮战为主。”目前人民解放军的“常规武器正处于由轻武器为主转变到以重武器为主,或者说是由枪战为主转变到以炮战为主的这样一个过渡阶段。”针对上述情况,他明确地指出,这种变化,向传统战法提出了挑战,它迫切要求发展战略战术,努力探索和研究现代条件下的作战指导规律。

(二)战略战术的运用要灵活机动,着眼于特点,着眼于发展 粟裕对战略战术的运用,不仅以高度的灵活性著称,而且在理论上作了极为透彻的阐述。他认为,主动性和灵活性是打胜仗的重要条件。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战术,要适合中国的国情军情,从实际出发,不拘一格,哪里好消灭敌人就在哪里打(82页)仗,什么时候好消灭敌人就在什么时候消灭敌人,什么敌人好消灭就打什么敌人,什么战法有效就采用什么战法。他强调传统战法的运用须在总的战略方针指导下,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着眼于特点,着眼于发展。他说,在战争史上,没有出现过在同样的地点,以同样的兵力,打同样的敌人的情况;即使出现这种情况,再用同样的作战样式去打,是不能胜

利的,甚至要失败,因为敌人也吸取了教训。所以,这就要靠发挥主观能动性,机动灵活地运用战略战术。

(三)辩证地对待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的关系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一切战争行动的依据。粟裕认为,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两者是辩证地联系在一起的,在运用中,要依据战争情况的变化而发展。在革命战争中始终是把消灭敌人放在第一位,这样就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只有大量地消灭敌人……才能转变敌我力量对比,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他在强调消灭敌人的同时,也阐述了保存自己的重要性。他十分重视在未来战争中如何保存自己的问题。他说, “由于敌人拥有杀伤力、破坏力空前增大的武器和远战技术兵器,可以对我们的前方和后方同时造成严重破坏,并且有可能使我军在消灭敌人之前遭受重大杀伤,或者在我军歼灭敌人之后又遭到报复性的重大杀伤。这样,在未来战争中,?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就有了新的内容和新的要求,要求我们必须相应地发展我军的战略战术。”

(四)战役战术上的以多胜少是打败敌人的主要作战方法,但不是绝对的

粟裕认为,为了从战略防御中改变敌我形势,争取胜利,必须坚持战役战斗上的以多胜少原则。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这是打败敌人的主要作战方法。但是在敌强我弱的总形势下,敌人有强大的后续力量,每次战役战斗都对敌达成优势是困难的。因此战役

战斗上的以多胜少不能是绝对的,只能是相对的。,如果指挥员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有决定影响的环节上达成优势,也能以少胜多。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原则,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同样是适用的。他强调指出,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特别是战争初期,实行这个原则,必须根据敌我双方变化了的情况,采取一些新的做法。如对以坦克为主的敌军打歼灭战,“集中兵力主要是对敌人坦克,装甲战车而言;形势优势,不仅仅是指兵力对比,也包括火力对比……要避免出现那种在兵力上占很大优势,但火力并不占优势,甚至处于劣势的情况。”

(五)适时转换作战形式和作战样式

粟裕认为,基本作战形式是阵地战、运动战和游击战。在不同的战争时期和不同的阶段,应根据全局形势和敌我力量的对比,适时地实施以作战形式为主要内容的战略转变,以一种作战形式为主,另两种作战形式配合。这是战争指导上的重要任务。1 935年,他在革命低潮时节,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率挺进师进入国民党腹心地区浙江,自觉地实施了由正规战向游击战的战略转变。1941年,他在苏中又成功地领导实施了由对顽固派的以运动战为主向对日伪军的以游击战为主的战略转变。粟裕还认为,不同的战役和战斗,也要根据作战的需要,适时注意作战形式和样式的转换。例如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大兵团作战中,人民解放军以运动进攻将敌人合围,但因敌守备技术加强,构筑工事效率提高,能迅速形成野战防御工事体系,作战形式就转换为阵地进攻了。

(六)诱敌深入是弱军战胜强军的有效战法,但不是积极防御的唯一打法

粟裕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认识到、弱军在强军进攻面前,为了保存军力,待机破敌,一般地是诱敌深入。特别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运用这种作战方法粉碎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围剿”,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确是弱军战胜强军的一种有效作战方法。但粟裕并不把它看成是任何情况下都可采用的作战方法。他说:“诱敌深入并不是目的,而是歼灭敌人的一种手段。诱敌深入也不是贯彻执行积极防御的

战略方针的唯一打法,”基于这种认识,他在解放战争初期未采用诱敌深入,而是在苏中解放区前部迎击进攻之敌,取得了苏中七战七捷的胜利。粟裕认为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对待现代化敌军的进攻,诱敌深入的运用,与过去相比会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是通过坚守防御和运动防御,逼迫或引诱敌人进入我预设战场,把它包围起来予以消灭。

(七)战略转移是特殊形式的进攻

粟裕经历过多次战略转移,有较深刻的体验。他认为,“战略转移,就红军来说,既是退却,又是特殊形式的进攻,即从一个方向和区域向另一个更有利的方向和区域去求得发展”。要重视出击方向和时机的选择,他说:“出击方向的选择是战略问题。要对敌我形势作正确的分析,要对具体地域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军事等诸

种条件作综合分析,尤其要注意选择敌人统治比较薄弱的环节和注意利用敌人的矛盾。同时出击时机的选择也十分重要”。他还指出,在长距离的转移过程中,作战指导上“要处理好打与走的关系。转移当然要走,但要走得好,既要尽量避免不利的和不必要的战斗,以保存力量;又要选择有利时机给敌人以打击,(84页)才能夺取主动。

(八)把握好战区战局转折

粟裕认为,战争中除了有个战略转折和战役转折之外,还存在着战区战局转折。这是他在战争实践中提出的一种新观点,并运用于自己的战争活动中。粟裕说,在战争全局转折和战役转折这两个高低层次之间,还存在一个层次,就是战区战局转折。这个转折,就是在一个战区的整个战争过程中,“依据敌我双方的变化,又形成若干段落。在这一个段落与下一个段落之间,形成了战区的转折。这时,战争的许多方面,如作战对象、作战地域、作战规模,作战方法会发生变化,各方面的关系表现得错综复杂。……这是在战区指挥上,最不容易掌握的时节。”他还指出,要实现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战区战局转折,有时不是一个战役能够完全实现的,还必须经过新的作战的胜利,才能实现战略意图,取得完全主动。粟裕用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进行的一系列重要战役来说明华东战区出现的几次战局转折。1946年9月,华中野战军主力北上与山东野战军会师苏北,初期作战告一段落,战场由前部转入纵深,这可以说是华东战区第一个战局转折的开端。宿北战役的胜利是实现这一转折的标志,鲁南战役是宿北战役的继续。鲁南战役的胜利,实现了基本战略意图,完成了这个

转折。从此开始,华中、山东两个战区实现了统一,把运动战推向了更大的规模。华东战区的第二个战局转折,“是由集中兵力到兵分三路扯散敌人,再到集中兵力歼灭分散之敌,由内线歼敌到外线出击的转折,也是由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转折。一九四七年九月,我军在鲁西南荷(泽)巨(野)公路上的沙土集地区.全歼国民党整编第57师,标志着这一次转折的胜利实现。从此,华东野战军不仅彻底粉碎了敌人对山东的重点进攻,而且取得了在外线作战的主动权,主力南下陇海路,挺进豫皖苏,与刘邓、陈谢胜利会师中原。”华东战区的第三个战局转折, “是一九四八年六月的豫东战役,那是由战略进攻向战略决战的转折。”这次战役的胜利,改变了中原和华东战场的战略态势,从此在中原战场,敌人已完全失去了发起战役性进攻的能力,为后来的南线战略决战战役创造了条件。

(九)运用对立统一观点去处理战略战术中诸多矛盾着的事物 粟裕认为,唯物辩证法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灵魂。他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若干战役的具体经验,将失去其参考价值,但是在战争舞台上所体现的军事辩证法却会长期放出光彩。”在战争中,全局与局部,被动与主动,集中与分散,不计一(85页)城一地的得失与永远地占领地方和城市,都是经常遇到和必须处理好的问题。

在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上,粟裕认为,局部必须服从全局,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全局也不能离开局部而存在,有的局部还会对全局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指挥员特别是高级指挥员,既要高瞻远瞩,

纵观全局,从全局的利益来考虑和确定本地区本单位的作战行动,又要明确自己所在的局部,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自觉地把局部同全局结合起来,抓好这个局部,使其对全局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于主动与被动,粟裕认为,交战双方力量的强弱是主动与被动的物质基础。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被敌人逼到被动地位是常有的。在这种情况下,要变被动为主动,指挥员的准确判断和正确决心起着主导作用。只要善于运筹,指挥得当,可以驰骋的领域仍然是很宽广的,是能够从被动中夺取主动的。

关于集中与分散,粟裕认为,集中和分散是兵力运用上的一对矛盾,但都是对付敌人的手段。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我军的作战原则,所以集中是这对矛盾的主要方面,但并不排除必要时的分散,分散也是对付敌人的一种手段。……我们分路出击,就可以将敌人扯散,而我军则可以由分散转为集中,以歼灭孤立分散之敌。也就是先以分散对付集中,再以集中对付分散。”华东野战军主力的分兵外线出击和集中打沙土集战役,就是这样做的。

关于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与夺取地方和城市的关系,粟裕认为这也是一对矛盾。解决这对矛盾的方法,是随着战局的发展而有所不同。如解放战争的头两年,在敌军兵力占优势的情况下,华东野战军为了避免被动,改变敌我兵力对比,把作战行动的着眼点放在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上,而不计一城一地的得失,这是完全正确的。那时攻城阻援、围城打援和攻城打援,都是为了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但到济南

战役时,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 “应以新的发展的观点来认识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和夺取大城市的辩证关系。……济南战役则不仅为了歼敌有生力量,而且为了将大城市永久地巩固占领之。”他还认为,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歼敌有生力量与坚守和夺取大城市的关系,将有更大的变化。

三、游击战的理论和实践

游击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粟裕在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长达十余年的游击战争中,即使在与上级失去联系的情(86页)况下,也能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组织实施游击战。

(一)阐述开展游击战争的战略意义

早在1938年1月粟裕就阐明了游击战争的战略意义。他指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只有正规军在正面进行的正规战争是很不够的,必须同时在敌人的后方开展游击战争,才能实现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最后把侵略者赶出去。游击队深入沦陷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可以有效地配合正面战线的作战,争取战争的胜利,以保卫国土和民族。游击队在敌后作战,可以更好地避敌之长,攻敌之短,以

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的胜利,长期消磨敌人。游击队在敌后,可以担负武装宣传队的任务,宣传党的抗战主张,动员与团聚广大群众

为国效劳,充分发挥民众的力量。游击队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可以光复国土,建立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积蓄力量。”

(二)确立本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的指导思想

1935年初,由北上抗日先遣队改编而成的挺进师,在师长粟裕和政委刘英率领下开赴浙南,开展游击战争。500余人的挺进师,在强大敌人的“围剿”下,特别是1935年8月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当国民党军队先后两次调集40多个团的兵力,对挺进师进行了持续两年的大规模“围剿”时,他们适时提出了开展游击战的指导思想。粟裕说: “为了保存红军游击队,坚持武装斗争的旗帜,坚持战略支撑点,我们确立了自己的指导思想,这就是:必须把隐蔽精干、保存力量同机动灵活、积极作战的方针统一起来。”挺进师遵循这一指导思想,与广大人民群众在一起,运用游击战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粉碎了敌人的“围剿”,不但打击和牵制了敌人,而且建立了浙南游击根据地,培养锻炼了一支战斗经验丰富的队伍。抗日战争时期,特别是1942年以后,日寇对苏中解放区进行了疯狂的“扫荡”、 “清剿”和“清乡”。以粟裕为主要领导人的苏中区党委和苏中军区,根据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指示精神,结合苏中的实际,适时地确定了各个阶段武装斗争的指导思想。1 942年4月,粟裕在苏中军政党委员会提出了“?一面巩固,一面发展?的方针,既要坚持原地斗争,粉碎敌人的一切进攻;又要积蓄与加强力量,准备和迎接反攻。”6月,日寇由“扫荡”改为“清剿”。苏中区党委为了长期坚持斗争,防止“左”的或右的倾向的干扰,又提出“坚持武装斗争,坚持原地斗争”,区的武装不离

区,县的武装不离县。1943年,是苏中抗日根据地敌情最严重、斗争最艰苦的一年。为了粉碎日寇的“清乡”,苏中区党委又及时提出“以公开武装斗争为主,(87页)达到坚持原地斗争的目的”,并提出了五项政治号召:“一切为了坚持原地斗争,反对退却逃跑,一切为了胜利,反对盲目硬拚;一切为了革命利益,反对个人打算;一切为了战争的胜利,要做困难时的英雄;巩固党内外团结,拥护党的绝对领导。”这一系列指导思想的提出,为苏中区开展游击战争指明了方向,从而取得了反“扫荡”、反“清剿”和反“清乡”斗争的胜利。

(三)提出本地区的游击战作战方针——敌进我进

在浙南游击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不断进行大规模的“围剿”,而浙南挺进师只是一支小规模的游击队。粟裕认为,游击战很难谈得上防御,也不能大量歼灭敌人。不可能如中央苏区那样以运动战粉碎敌人的“围剿”,只能以游击战来对付敌人。他提出“敌进我进”,你要我的山头,我要你的后方。挺进师按照这一方针,两次粉碎敌人40多个团的“围剿”。抗日战争时期,面对作战对象和敌我力量的新

变化,粟裕提出敌进我进和与敌人进行根据地基本区的“要点争夺”相结合,粉碎敌人无数次“扫荡”与“清剿”。当日寇在苏中实施“清乡”时,他又适时提出了主力部队实行敌进我进、清乡区实行以武装斗争为主,各种斗争形式紧密结合的方针,从而取得了反“清乡”斗争的胜利,把苏中建设成了巩固的根据地。

(四)概括本地区游击战的作战原则

粟裕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概括游击战的基本原则是: “敌进我退(进),敌集我散,敌大我避,敌小我欺,”为贯彻这一基本原则,栗裕又提出了游击战的行动准则:以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的胜利;不要企图太大,只要常有小胜;支配敌人,掌握主动,积极进攻,绝少防御;飘忽不定,出没无常,声东击西,避实击虚:越是深入敌人后方,越是容易成功。粟裕还对游击队提出了战斗要求。一是游击队在行军中突然遭遇敌人,不论敌情明了与否,部队首长应迅速下达打或走的决心,通常在敌情不明时不盲目进入战斗,应机智脱离敌人。二是游击队在宿营或休息时遭敌袭击,应迅速而有秩序地退出战斗。如有部分队伍陷入敌围尚未退出,已退出的部队应乘敌立脚未稳而混乱之际进行反击,救援被围部队脱险。而被围部队应乘机坚决果敢地冲杀出来。三是战斗动作要迅速、勇猛、坚决,不论能否取得胜利,均应迅速地结束战斗,迟疑犹豫就等于等死。四是游击队的主要作战样式是伏击和袭击,主要战斗方法是乘敌不备,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动作、将全部兵力一下子投入突击而消灭敌人。五是应该选择便利于自己使用全部兵力,而使敌人无法展开的地方进行战斗。六是要做到突然袭击,不可开枪过早,最好做到完全不开枪而接(88页)近敌人,突然发起冲锋,只要手榴弹一响,刺刀就杀到敌人的肚皮上。

(五)总结本地区游击战与创建根据地相结合的新经验 粟裕在浙南三年游击战争期间,依据当时当地的情况和特点,总结出了一套以武装斗争为后盾,建立游击根据地、游击基点和“白皮红心”式的两面政权相结合的成功经验。粟裕指出,“我们不仅要有

相对稳定的较大块的游击根据地,而且在较大块的游击根据地的周围,还必须建立一些小块的游击根据地和若干的游击基点;……在你来我往,敌人势力比较强大的地区,还应有?白皮红心?式的两面政权,使我们的整个游击区形成几种类型的结合。”何为游击基点和怎样建立游击基点?他说, “我们在一些重要地区,选择条件比较好的村庄开展工作,几个或十几个有工作基础的村庄连成一片,就是一个游击基点,离开二三十里又建立一个游击基点,这样逐步向外发展。基点密集的,联系起来便成了一个小小的游击根据地。它的外围,还有分散的游击基点。”这些小块的游击根据地和游击基点,有公开的、半公开的和秘密的,做到公开的与秘密的互相支持,互相掩护,较大块的游击根据地是坚持武装斗争、开展游击战的后方和基地,而小块游击根据地和游击基点,是游击队开展游击战的“落脚点”和“跳板”。抗日战争时期,粟裕对苏中根据地作了有纵深、有层次的布局,并确定“对于敌人将要占领而我不能长久保持的一切集镇,应以游击战尽量迟滞敌伪的进攻行动,推迟其占领时同,以掩护我根据地工作;对于我之基本区域和重要基点,则应采取各种有效战法,坚决与敌人争夺,使其久占企图不能得逞,以改善我军态势,保障基本区的相对稳定。”在此期问,粟裕领导苏中军民改造了地形,创造了水网、半水网地区和海上开展游击战的经验,使武装斗争成为建成巩固根据地的决定性因素。

四、大兵团作战的指挥艺术

粟裕是一位在战争的舞台上经常导演出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来的杰出统帅。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他参与指挥和独立指挥了一系列大规模歼灭战,他胸怀全局,气度恢弘,多谋善断,出奇制胜,迭挫强敌。对于他的战役指挥,毛泽东曾称赞“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陈毅誉之为“一贯保持其常胜纪录,愈出愈奇,愈打愈妙。”

(一)统观全局,把战役放在战略的高度去考虑

(89页) 解放战争时期,粟裕作为战略区指挥员,每酝酿筹划一次战役或战略行动,都是从华东战局甚至全国战局着眼,结合作战地区的客观实际,全面权衡利弊,既考虑到完成任务的主客观条件,又预见到作战行动的后果给战局带来的影响,使每个战役行动都有利于战争全局,有利于总的战略意图的实现。1947年5月,在国民党军以24个整编师、45万余人对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时,华东野战军进行了孟良崮战役,选歼整编第74师这个强敌,就是首先从战略上考虑的。粟裕认为,歼灭整编第74师,可立即挫败敌人的战略企图,迅速改变战场态势,获得最有利的作战效果。因为该师是蒋介石手中的王牌,全部美械装备,又经过美国军官训练,具有相当高的指挥、战术、技术水平,是蒋介石嫡系中的精锐之师,曾被誉为“荣誉军”、“御林军”。把它消灭了,将给敌人实力上、精神上以最沉重的打击,将宣示人民解放军既能歼灭整编第74师,还有什么敌人不能消灭呢?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意图,他不受“先打弱敌,后打强敌”的束缚,不是首先从弱敌打起,而是直接向敌人最强的主力开刀。以中央突破反中央突破,出其不意, “猛虎掏心”,从敌人作战阵势的中央

楔入,切断对我威胁最大的中路先锋整编第74师与其友邻的联系,经过三昼夜激战把整编第74师全部歼灭。孟良崮战役的胜利,在战略全局上的特殊意义在于:一是打击了当时国民党军最强大的和几乎是唯一的进攻方向;二是打击了国民党军的最精锐部队;三是这个打击出现在全解放区全面反攻的前夜。这一胜利,彻底粉碎了敌统帅部的“鲁中决战”计划,严重挫败了敌对山东的重点进攻,极大地震动了国民党军内部,有力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胜利信心,配合了陕北及其他战场上的胜利攻势。

(二)缜密运筹,正确地选择打击目标和作战地区

在战争中,选择作战目标,是指挥艺术的基本功。打强敌或者打弱敌,是指挥员对敌我双方军事、政治、经济情况和地理、气候条件分析的结果。在通常情况下,“先打弱敌后打强敌”,或者说“拣弱的打”,是一条重要原则。粟裕一方面遵循这一原则,一方面又不把它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他说, “选弱敌打,这是我军常用的一条原则。但有时为了迅速改变态势,扭转战局,我们也在有把握或既有一定把握又有一定风险的情况下先打强敌。这样的决心也并不少见。”除了前述孟良崮战役外,1940年10月黄桥战役歼灭顽军最强的独立第6旅,1947年1月鲁南战役歼灭敌整编第26师和第1快速纵队,都是在敌重兵集团中先打强敌的战例。其中鲁南战役歼敌两个整编师和一个快速纵队,首先被歼的整编第26师,是国民党军中全(90页)部美械装备的主力师。第1快速纵队是美国与国民党合建,由美军装备和训练,并在印缅战场对日军作过战的部队,国民党称它是“国军

精华”。华东野战军先打这个强敌的依据,正如粟裕所说的:首先是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指示要在鲁南作战。如果在鲁南打一个大歼灭战,鲁南巩固了,以后我军南下北上或西进,都会取得行动的自由。其次是战争正在向解放区纵深发展,歼灭该敌,就可以打破敌人的包围圈,使山东、华中两大野战军汇合,实现华中、山东两个战区的统一作战,进一步集中兵力,开辟战场,调整布局,为尔后在山东战场作战和把运动战、歼灭战推向更大规模创造良好条件。第三是我军虽有不利因素,但有利条件更多,优势在我军方面,特别是战役一开始即可集中27个主力团打敌整编第26师和第1快速纵队6个团,是绝对优势,可以实现战役上的以多胜少。最后是该敌孤军突出,态势不利,而且与其它敌军有矛盾,在它受攻击时,有很大可能不会来援。战役的结果证实了粟裕的上述分析是完全正确的。

关于作战地区的选择,粟裕认为,也是打胜仗的条件之一。他在选择作战地区时,有时选在根据地前部,有时选在纵深,有时选在山区,有时又选在平原地区。但不论选在哪里,都是依据战略意图、敌我双方的情况和当地的政治、经济、地理条件而定的。解放战争开始时的苏中战役,是初战。通常情况下,在强敌进攻面前,应实行诱敌深入,把歼敌战场选在解放区腹地。而粟裕却把战场选在苏中解放区前部。粟裕说,这“是从战争初期的作战任务出发的,又是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条件的。”首先,华中解放区的存在,是抗日战争中广大军民浴血奋战的结果。面对国民党军的进攻,不打几个胜仗就放弃大块土地,对广大军民是不好交待的,对士气民心;将产生十分不利的

影响,对当时的土地改革更为不利。其次,迎击国民党军的进攻,华中解放区在总体上是有准备的,但和平麻痹思想也有所滋长,战争准备

发展尚不平衡,需要有一定的时间来完成各项转变,这也需要在根据地前部作战以作掩护。三是苏中战役要起战略侦察作用,必须在根据地前部作战才能迫敌提早实行战略展开,暴露其战略意图。粟裕分析在解放区前部作战的必要性的同时,也分析它的可能性。他指出:“战争不是一厢情愿的事,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有没有条件。我们认为,战争初期在苏中解放区的前部作战又是完全有取胜的条件的。”这些条件是:第一,苏中解放区前部的人民群众,具有顽强战斗的传统和丰富的作战经验,而且人口众多,物产丰富,水运便捷,支前工作健全。第二,华中主力部队在这一地区打仗的时间较长,有丰富的水网、半水网地区作战经验,军政、军民关(91页)系密切,同地方武装和民兵相当协调。第三,敌人恃强,以为在其大军进攻时,我必不敢撄其锋,我军恰恰在此时此地主动向其反击,必可得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他根据上述分析,定下了在苏中解收区前部作战的决心,并实现了七战七捷。

(三)审时度势,积极创造和捕捉战机

创造和捕捉战机,是指挥艺术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运用计谋造成敌人的错觉,逼迫敌人就范,不仅需要智慧和胆略,而且还需要积极与主动。粟裕在战争中既善于捕捉战机,更长于创造战机。例如

豫东战役,就是粟裕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毅然放弃原定作战方案而进行的一次重要战役。在豫东战役之前,预定的作战计划是由粟裕率部南渡黄河,会同仍在外线作战的部队在鲁西南地区歼灭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5军。但此时华东野战军主力尚未集中,阻援兵力不足;原定作战地区狭窄,不便于大兵团机动作战,而且离黄河较近,处于背水作战的状态。为此,粟裕又设想了一个先打开封,后歼援敌的方案。他认为开封是当时的河南省会,我攻开封敌人必援,便于在运动作战中创造战机;开封守敌孤立,战斗力较弱;作战部队有攻城经验,攻克开封较有把握。当粟裕率部渡过黄河之后,敌集中9至1 1个整编师急速增援,粟裕当机立断,放弃歼敌整编第5军的计划,迅速定下转向豫东作战的决心,战役第一阶段仅用5个昼夜即攻克开封,全歼守敌。战役第二阶段着重于寻歼援敌。为分离邱清泉和区寿年两兵团,粟裕;将部队分为两路,一路诱敌邱兵团南下,一路隐蔽待机,寻歼区兵团。待敌两个兵团拉开距离之后,诱邱兵团的一路突然回头东转,改诱敌为阻敌;一路突然包围并歼灭了区兵团。粟裕捕捉和创造战机,不但在实践中运用的得心应手,而且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他曾说,要打胜仗,很重要地是靠指挥员的指挥艺术,靠指挥员的主观能动作用。而指挥员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又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捕捉和创造战机方面。战机不是“守株待兔”可以得来的,不是自然出现的,而是通过指挥得当,诱使敌人因应而动创造出来的。所谓创造战机,就是制造敌人的混乱,制造敌人的疑虑和错觉,暴露敌人的缺点、弱点,使敌人犯错误。他还说,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

的指挥员充分了解和正确判断敌人的各方面情况,包括敌人的兵力、武器装备、军事素质、士气,以及敌军指挥官的指挥能力和作战个性。所谓作战个性,就是说,他在作战时是猛打猛冲,敢于打硬仗的,还是巧于智谋,能够随机应变的,或者是懦弱胆怯,犹豫多疑的,等等。要善于根据敌人指挥官作战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对策和打法。”

(四)气度宏伟,敢打大仗、硬仗和连续作战

粟裕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另一个特点是,无论在什么时候,也不管处在何种强大的敌人面前,他从来无所畏惧,敢于同大敌强敌作战。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担任江苏省政府主席兼鲁苏战区副总司令,苏北地区归他指挥的国民党军总兵力有16万人,其中属韩德勤系统的约8万人,号称10万。韩德勤还与日寇信使往来,狼狈为奸。1940年10月,韩德勤指挥顽军3万余人,向黄桥地区新四军7000余人发动进攻。在大敌进攻面前,粟裕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全部情况之后认为,在当时的形势下, “不仅在战略上,而且在战役、战斗上也要以少胜多。”并决心“采取以黄桥为轴心、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歼灭进攻之敌。粟裕只用四分之一的兵力守卫黄桥,以四分之三的兵力作为突击力量。当进攻之敌逼近黄桥时,突击部队突然进行反击,首歼顽军1个主力旅,再歼顽军1个师,最后又歼顽军1个军部和1个旅,共歼1万余人。黄桥决战的胜利,导致新四军完成挺进苏北、夺取抗日领导权的任务。解放战争时期的豫东战役,华东野战军参战兵力约20万人,而敌军参战兵力达25万余人,其中包括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5军和3个快速纵队。粟裕以

其特有的坚强决心和高超的指挥艺术,率领外线兵团在河南东部的广阔战场上,同敌人进行了一场持续20昼夜的大规模的战役决战,其艰苦、紧张的剧烈程度是空前的,超过华东野战军以往进行的各次战役。当战役第一阶段胜利结束后,是否按原定计划进行第二阶段作战,当时存在两种意见,粟裕坚决主张连续作战,在睢杞地区歼灭区寿年兵团。粟裕号召部队“咬紧牙关,坚持下去”,继续投入新的战斗。经过两阶段作战,共歼敌9万余人。在淮海战役中,在中央军委和总前委的领导和指挥下,粟裕直接指挥华东野战军的36万余人,在中原野战军的配合协同下,歼灭敌人4个兵团计44万余人,又一次创造了战役上以少胜多的范例。粟裕不仅敢打大敌强敌,而且善于组织指挥部队连续作战。如苏中战役连续打了七仗,历时一个半月;鲁南战役连续打了两个阶段,历时18天;豫东战役连续打了两个阶段,历时20天。粟裕敢于打大仗、硬仗和连续作战,是因为他有非凡的智慧,超人的胆略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使强敌大敌也摆脱不了被歼的命运。

(五)变被动为主动,在困难复杂的情况下扭转战局

粟裕在战略指导上,善于洞察全局,因势利导,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使战局向着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的方面发展。1947年9月鲁西南沙土集战役之前,外线出击部队在鲁西南的处境是相当困难的。7月1日,华东野战军为配合刘邓大军于6月30日开始的战略进攻行动,以5个纵队分别向鲁南和泰安、兖州出击。8(93页)月初,两路出击部队会师后进入鲁西南地区。这时敌人调

集5个整编师和8个旅与我4个纵队纠缠。华东野战军由于从内线转到外线,离开根据地作战,物资供应和伤员安置都很困难。又逢连绵大雨,洪水遍地,桥梁倒塌,人员、马匹、重武器长时间浸泡在齐腰齐膝的泥水中,行动十分艰难。,敌人多路围追堵截,空中有飞机轰炸扫射,地面有追兵近距离尾随,部队吃不上饭,睡不好觉,战斗减员严重,思想也比较混乱,对战略进攻产生怀疑,有的指挥员对无后方作战缺乏信心,有人说:“反攻,反攻,丢掉山东”。9月初,陈毅、粟裕率两个纵队渡黄河南下,与在鲁西南的4个纵队会师。粟裕分析了当前敌我双方的情况,提出作战方案,经陈毅同意之后,下达了歼灭敌整编第57师的命今,并立即召开纵队领导干部会议,找外线部队的一些领导同志谈话统一思想。粟裕在会议上明确指出:“只有打,才能有力地配合刘邓:只有打,才能扭转现在的被动局面;只有打,才能得到补充;只有打,部队才能得到休整;打好了,鲁西南根据地就能重建起来。”在统一了干部的思想认识之后,又周密地组织各部队的协同动作。9月7日沙土集战役发起,至9日就将整编第57师全歼。这一仗打得干净利索,扭转了华东野战军在鲁西南的被动局面,恢复了鲁西南根据地,为向豫皖苏进军打开了道路,迫使敌人从大别山和山东内线战场抽调4个整编师驰援鲁西南,有力地配合了刘邓大军和山东内线部队的战略行动。粟裕在总结从被动中夺取主动的经验时说,变被动为主动的关键,是处理好走和打的关系。“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这是对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的高度概括,是避免被动,保持主动的重要原则。这个原则运用起来颇不容易。打

得赢就打,还比较好办一些,打不赢就走,却不那么容易,因为有个走得了走不了的问题。一支游击队还好办,一个大兵团却不好办。大部队天天被敌人咬住尾巴,被迫打掩护战、撤退战、遭遇战,不但供应补充困难,士气也受影响。这时要处理好走与打的矛盾,关键是要打个好仗。在敌人前堵后追,对我实行分进合击时,我们可以逐步地把兵力向弱敌方向转移,集中优势兵力,坚决果断地打掉他一路,敌人就不那么轻进了,间隙就大了,我们的自由就多些了。这时指挥员的分析、判断和决心起主导作用,如果指挥得当,就可以从被动中夺取主动。反之,如指挥不当,不但不能夺取主动地位,接下去就可能是失败。

(六)了解部队,充分发挥各部队的作战特长

历史悠久的部队,在频繁的战役战斗中,都形成了各自的作战特长和战斗作风。熟悉部队的特长,并在作战中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既是指挥艺术高明的体(94页)现,又是打胜仗的重要条件。粟裕在指挥部队作战的实践中,深知熟悉部队的重要性,并且有许多亲身体验。他在回忆解放战争时期指挥宿北战役时说:“深感责任重大,心情紧张。”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参战的山东野战军不熟悉。粟裕认为,了解部队,不但要在平时了解,更重要的是在战斗中了解。要了解部队的成长历史、政治素质、军事素质、武器装备、战斗作风、指挥员素质和部队对他的信赖程度等。上述诸因素的综合,就是部队的作战特长和战斗作风。在区分作战任务时,粟裕善于最大限度地发挥部队的作战特长,赋予他们最有把握完成的任务,做到了领导放心,

部队有信心。如豫东战役第一阶段,以擅长攻坚的部队攻克开封,以擅长野战的部队担任阻击;第二阶段又以擅长野战的部队围歼固守村落的敌人,以攻城减员较大和擅长防御的部队担任阻击。又如济南战役,以擅长攻坚的部队为主组成攻城集团,以擅长野战的部队为主组成阻援、打援集团等,都胜利地完成了各自的任务。粟裕在注重培养和发挥各部队特长的同时,十分重视总结和推广他们的经验,使各部队既保持自己的特长,又学习兄弟部队的经验和长处,以求全面发

展,不断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粟裕说, “宿北战役把第1纵队英勇顽强的野战作风传开了,鲁南战役则向第8师学习了攻坚、爆破技术。在战争中我们的部队就是这样不断地进行经验交流,提高战术技术水平和培养优良战斗作风的。”

(七)全力以赴,把指挥的重心放在战役转折点上

粟裕在指挥历次战役中体会到,每个战役都有一个转折点。不管战役规模大小,也不论战役持续时间长短,在两军交战决定最后胜败之前,都会出现一个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谁胜谁败的转折点。指挥员应密切注视着战场情况的变化,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有利于我的战役转折点及早实现。粟裕说,“这个转折点,就是在对战役有决定影响的环节上我们掌握了主动,打赢了敌人,从而使我军确有把握取得战役的全胜。”如豫东战役分为攻城和打援两个作战阶段。第一阶段攻克开封,是全战役的转折点。战役发起后,攻城部队连续突击,仅五个昼夜,即用了全战役的四分之一时间,攻克了敌长期经营、具有

半永久性防御体系的省会开封,从而实现了全战役的转折,掌握了战场主动权。这时的攻城部队又可作为强大的机动力量出现在战场上,为下一步歼击援敌创造了条件。全战役的两个作战阶段又有各自的转折点:突破开封城垣主阵地,是第一阶段的转折点;在睢杞地区歼灭援敌区兵团部和整编第75师主力,是第二阶段的转折点。关于转折点出现的时间,粟裕说,“在敌人有强大兵力增援的情况下,转折出现得越早越好,要力争在全战役预计时间的二(95页)分之一以前,最好在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的时候到来。这样,作战就主动了。如果转折在全战役时间的二分之一以后到来,就会因时间紧迫而仓促作战,使部队伤亡增大,疲劳加重,士气受到影响,有时还会陷于被动,不得不撤出战斗,打成夹生仗。”因此,粟裕强调指出,战役指挥员“要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战役的转折点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全力以赴,采取一切手段促使战役转折的实现。”

(八)果断收兵,适时巧妙地撤离战场

大兵团作战,撤出战斗、撤离战场,特别是打了硬仗、恶仗之后,能否顺利地撤离战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粟裕说: “它不仅关系到与下一步作战任务的衔接,而且直接影响战役本身的成果。战役打得很好,如果转移不当,也会转胜为败;反之,战役进行得不顺利,但转移得当,就可以减少损失,改变不利态势。”例如豫东战役,攻克开封和歼灭了大量援敌,已经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战役目的。这时,部队经过连续半个月的恶战,减员相当大,十分疲劳,下一步主要是怎样组织部队撤出战斗,撤离战场。当时,敌黄百韬、邱清泉

两兵团仍由东西两面对攻,胡琏兵团也正由南向北逼进。为了在三面援敌的夹攻之下,将大批伤员和军用物资运走,使敌人不敢尾追而来,粟裕决定先声夺人,在歼灭被围残敌的同时,给增援积极、战斗力较弱、而又立足未稳之东路援敌黄百韬兵团以歼灭性打击。经三昼夜

的激烈战斗,既歼灭了被围之区寿年兵团残部,又歼灭了黄百韬兵团3个多团。在与敌脱离接触时,惊魂未定的黄百韬兵团,一动也未敢动。邱清泉兵团在遭到回击后也未敢再进。而我军却在多路援敌逼近的情况下,一下子跳了出来,进入预定的休整地区。当敌人查清情况时,我军已休整一周,并开始了进行济南战役的准备工作。

五、对解放战争及其指导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在解放战争中,中央军委制定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是人民解放军所向无敌、取得战争彻底胜利的根本保证。在制定这些方针和原则时,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总是征求各战略区指挥员的意见,并吸收其正确的建议,以充实、完善和修改原定的方针。粟裕作为战略区指挥员,着眼于战争全局,立足于本战区的实际,对解放战争及其指导规律,进行了深入的、创造性的研究。他的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建议,得到了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肯定和采纳,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96页)贡献。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一场国内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粟裕作为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抗战胜利后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坚持以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去对待当时

的战争与和平问题。1945年10月,粟裕对华中地区的战略部署提出了重要建议。他认为华中的战略重点,不应置于津浦线,而应置于华中内线,扫除华中根据地内的敌伪据点,占领徐州至海州铁路中段,将华中与山东联成一片,为未来的华中内线作战准备一个以山东作依托的广阔战场。为此,他建议目前不必采取控制津浦线铁路的作战行动,而应组织高邮和陇海路东段战役。粟裕的建议经中央军委批准后,以华中野战军15个团的兵力,于1945年12月19日发起了高邮战役,至26日胜利结束,攻克了高邮、邵伯等城镇,歼日军1 100余人,伪军8000余人,并击退了由扬州出援的国民党军。这次战役的胜利,为保障华中解放区首府两淮(淮阴、淮安)的安全,扫除了心腹之患。高邮战役胜利后,新四军军部又批准了粟裕关于组织陇海路东段战役的建议。以华中野战军主力及地方武装一部,在山东鲁南、滨海两军区部队的配合下,经两天作战,彻底破坏并控制了大许家至白塔埠段铁路,给拒降之日伪军以严重打击。这一战役使新四军控制了徐州到海州的铁路线中段300里,扫除了日伪军在这段铁路线上的一切据点,从而粉碎国民党军队企图控制这一段铁路,以割断山东、华中两大解放区战略联系的妄想,第一次使我山东、华中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使华中解放区有了坚强的依托。这两次战役的胜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为坚持华中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为野战军机动作战,迎击国民党军队的大举进攻准备了内线战场。

1 946年1月,国共两党达成停战协议后,粟裕不断揭露敌人准备发动战争的种种阴谋活动,教育部队在思想上要时刻保持高度警

惕,在行动上要积极准备对付敌人可能的进攻。他反复对指战员讲,和不和得成,打不打得起,是中央的事,我们作为军人,应该立足于打;不但要准备打,而且要准备长期打。1 946年3月6日中央要求包括华中在内的三个战略区“第一期精简三分之一,并于三个月内外完成”,但是粟裕和华中军区其他领导人,鉴于华中地处南京与上海的对岸,兵力已北调山东及东北十余万人,敌人在停战后不断侵犯解放区,从华中的实际情况出发,除精简老弱病残人员2000余人外,主要是整编扩大部队,开展百日大练兵,积极动员参军,在扩大和加强地方武装的基础上,将部分地方武装上升为主力。此外还建立了支前司令部和组织民兵参战团、伤员转运站、粮草供应站等。1946年6月,经中央军委和新四军军部(97页)批准,为确保沿江财经区域,扩大政治影响,把第1、第6师及第7纵队集中于苏中地区。这一切为华中野战军在战争初期夺取胜利作好了战略上的准备。

(二)国内战争的主要形式——“围剿”与反“围剿”的反复将告结束

粟裕在解放战争全面爆发之前,当看到这场战争已经是不可避免的时候,就开始对敌我双方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从分析敌我双方相互对立着的诸因素中,探索解放战争的指导规律。粟裕认为,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军和人民解放军都有了重大变化。国民党军的总兵力约430万,它接收了日军100万人的武器装备和大批军用物资。美国除给国民党大量经援军援外,还为其装备了22个美械和半美械整编师,使国民党军队的数量和武器装备都发展到统治中国以来的最

高峰。此外,国民党还掌握了全国性的政权,中国的地方派系与蒋系之间的战争不再存在。因此,国民党军队可以全力来进攻我们。与此同时,人民解放军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到停战生效时止,人民解放军已发展到127万人,民兵已发展到200万人。此外,解放区的面积有200多万平方公里,拥有500多座城市和1亿3千万人口,分别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52倍和24倍。同时,各解放区除个别地区外,都已连成一片,打破了敌军长期四面包围根据地的态势,成为一个历史上空前巩固的根据地和广阔的内线作战战场。虽然从作战双方的力量对比上,仍然是敌强我弱,但敌我力量的重大发展变化,使以往国内战争的主要形式——“围剿”与反“围剿”的反复永远结束了。要充分利用内线作战的有利条件,以运动战为主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在敌我力量对比起了有利于我的重大变化后,转入战略进攻。

(三)探索解放战争初期的作战指导规律

粟裕从解放战争的特殊规律着眼,认为解放战争有一个初期作战阶段,并有它自己的规律。战争初期,各主要作战方向,应充分利用内线歼敌的有利条件,哪里好消灭敌人就在哪里打仗。如急于作战役性的配合,则兵力要更多地集中,这将使敌人的兵力也随之更为集中,对各个歼敌不利。在全面内战爆发的前夕,1946年6月22日,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向山东、太行两区主力部队提出了一个外线出击、向南作战的战略计划,要求他们分别以徐州、豫东为主要作战方向,相机占领徐州、开封。中央于6月26日又要求华中野战军由粟裕和谭震林率领不少于15个团之主力部队,兵出淮南,与山东野战

军主力配合,一举占领蚌埠、浦口间铁路,彻底破路,歼灭该地区之敌,,收复淮南,准备打大仗,歼灭浦口北进之敌,并限于7月17日前完成一切准备,待命攻击。新四军军部根据这个指示,也于27日命令华中野战军主力(98页)西进。粟裕接到上述指示后,全面分析了苏中和华东的形势,并于当日向中央军委和陈毅建议,华中野战军“是否在苏中先打一个仗再西移。”并立即去淮安,同华中分局的几位领导人共同研究。他们都同意粟裕的意见,井于29日联名上报中央和新四军军部。中央军委、毛泽东采纳了粟裕和华中军区几位领导人的建议,命令华中野战军停止西出淮南,仍留在苏中。7月4日,中央军委获悉胶济、徐州、豫北、苏北的国民党军队可能同时发起进攻,指示华中野战军:“我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在政治上更为有利。”7月13日中央军委再次电示:“苏北大战即将开始,蒋军将由徐州向南,由津浦向东,由江边向北,三方面同时动作,先求解决苏北,然后打通津浦、平汉,”“在此情况下,待敌向我苏中、苏北展开进攻,我苏中、苏北各部先在内线打起来,最好先打几个胜仗,看出敌人弱点,然后我鲁南、豫北主力加入战斗,最为有利。”7月13日苏中战役发起,至23日取得了宣(家堡)泰(州)和如(皋)南两战两捷的胜利。8月1日,即苏中战役的第三仗海安战斗打响的第二天,粟裕再次向中央提出,战争初期“我各战略区除在战略上应互相配合外,在战役上似不应要求一定之配合(事实上也很难做到),而在单独作战中以自己力量解决当面敌人,否则会影响到另一战略区之机动。” “如果急于作战役性的配合,我军兵力作更大的集中,则敌人

的兵力也将随之作更大的集中,对各个歼敌不利。在兵力对比敌优我劣的情况下,过早的进行大会战,我们是难以有胜利的把握的”。

宣(家堡)泰(州)和如(皋)南战斗的胜利,使国民党军受到一定的打击,但进攻之势仍未减弱,并继续增兵,向苏中的海安推进;而淮南解放区则已被敌突破。此时,陈毅再次从执行外线出击的作战方针出发,认为淮南在全局上比苏中更重要,向中央建议粟部迅速西调,仍以切断津浦、陇海两铁路,开展淮上新区,夺取徐州为目的。8月7日,中央军委致电粟裕,提出两个作战方案,征求他的意见:“对苏中目前即取防御方针,而由你率主力与陈军长会合,集中力量打开淮北局面,或出淮南切断蚌埠线直接配合陈宋、刘邓之作战,这是一个方案。照你5日12时电办法,八月内再在苏中打一仗,然后西移,这是又一个方案。你对以上两方案意见如何?盼告。”粟裕把全局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经过反复考虑,于8月8日和14日,两次报告中央军委:“我们意见再在苏中打仗为有利,其理由如下:甲、在苏中作战,不仅群众、地形、运输(前次淮南八个团作战,已感到民夫应付不上)、粮食均较淮南方便,且有足够民力可用,同时威胁长江,可直接拖住敌人,不仅使(99页)其无法他调,且将吸引其继续调兵来援。乙、苏中敌人在进抵如皋,海安等地后,前锋已分散,遭受我军三次打击,现其未被歼灭者均已遭很大消耗与损失,已很动摇,在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上说,亦较淮南为有利。丙、现整个淮南仅敌人4个团,如我主力向西,必须首先打下盱眙和天长,以开辟战场。但要打下该两城,除付出一定代价外,不一定能调动敌人。如舍天长、

盱眙而直趋铁道线,则战场狭小,后方亦无法安全。”从全面情况衡量,在苏中打歼灭战的条件比淮南有利。8月13日中央军委电复粟裕、谭震林并陈毅、宋时轮:“苏中各分散之敌利于我各个击破,望再布置几次作战”。同日,陈毅亦复示: “宜就地继续开展局面,而不必忙于西调,军委亦有此指示,望照办。部队宜争取数日休息,再求新的机动,反较西调为更有利配合各方。”中央军委于8月15日再次复示,“所见很对,望利用苏中各种有利条件,继续在那里作战。如你们能在今后一个月内再打二三个胜仗,继续歼敌二三个旅,则对整个局势助益极大。”到这时,战争初期南线作战方针就定下来了。苏中战役自7月13日至8月31日,歼敌53700余人,俘虏敌军将领11人,证明了粟裕在苏中内线作战的战略思想是正确的。此后,中央军委鉴于战争规模日益扩大,内线歼敌的优越性日益显著,再次推迟了外线出击的时间,到1947年3月,中央军委进一步明确:考虑行动应以便利歼敌为标准。不论什么地方,只要能大量歼敌,即是对于敌人之威胁与对友军之配合,转入外线之时间,现亦不必顾虑。这样,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到外线作战的计划,已经发展成为实行内线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方针了。

(四)运动战、歼灭战将经过一个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粟裕认为,解放战争的主要作战形式必然是运动战、歼灭战。战争规模将经过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发展下去,将成为同敌人的战略决战。苏中战役时,粟裕就提出,在兵力对比敌优我劣的情况下,战争规模应该随着敌我力量的消长,我军指挥艺术的提高,装备技术的

改善和战局向解放区纵深发展而逐步扩大,“由一次歼敌一个旅,逐步集中兵力发展到一次歼敌几个旅”。苏中战役结束后,粟裕认识到,随着战场从解放区前沿逐步向纵深转移,正面战线逐渐缩小,兵力也随之集中,运动战、歼灭战的规模也将逐步扩大。他主张不应不战而放弃苏北,应在苏北打一个中等规模的歼灭战,这个战役(宿北)打胜了, “就可以成为两支野战军集中后战役规模越来越大的一个良好开端,成为歼敌由小到大的一块中间阶石。”宿北、鲁南战役胜利之后,山东和华中两个野战军统一整编为华东野战军,山东和华(100页) 中两个战区实现了统一,兵力进一步集中。粟裕据此提出把运动战、歼灭战推向更大的规模。此后,接连打了莱芜、孟良崮等战役,战局发展的总趋势是战役规模越来越大,参战兵力越来越多,歼敌数量也越来越多。

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之后,粟裕依据当时华东和中原战局的发展,以及自己的战争实践,认为我军的作战方针应有改变,我军的歼灭战应进一步向更大规模发展。1948年1月22日,他向中央军委建议,长江以北三支大军采取忽集忽分的战法,以求彻底歼敌一路。豫东战役歼敌9万余人的实践证明, “适时扩大战役规模,组成更为强大的野战兵团,以对付敌人的高度集中,比以较小的野战兵团,寻歼较小目标的敌人,对我更为有利,发展下去,势将成为我军同敌人主力的决战。”1948年7月14日中央军委电告栗裕:拟令山东兵团向济南攻击,迫使邱清泉、黄百韬两兵团北援,此时,你们已转入内线作战的西兵团寻敌一部攻击之。并指出在作战步骤上,山东兵团

可先占领机场,然后看敌援兵情况,决定先打援敌或先攻城。粟裕在接到军委的这一指示后,分析了敌我双方情况,经过慎重考虑,认为应集中华东野战军全部兵力,既攻城又打援。中央军委采纳了他的建议,确定攻济打援同时进行。华东野战军集中全部主力,只用了8昼夜即攻克了济南,歼敌10余万人。援敌因惧歼而未敢出援。

在淮海战役即将发起之时,粟裕敏锐的认识到,战略决战即将全面展开。为了使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和地方武装共60万大军密切协同,打更大规模的运动战、歼灭战,他向中央军委和陈毅、邓小平建议:“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中央军委第二天就复电同意粟裕的建议,并决定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统筹淮海前线作战事宜和地方支前工作,临机处置一切。淮海前线部队在总前委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以大规模的运动战和阵地攻坚战,取得了战略决战战役的胜利,消灭了国民党军南线精锐部队,南京、上海和武汉已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在这之后,总前委又统一领导和指挥了百万大军参加的规模空前的渡江战役,突破了长江防线,解放了南京、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为人民解放军迅速南进,解放东南、华南、西南地区创造了条件。从解放战争的全过程来看,粟裕关于主要作战形式,战役规模及其发展趋势的论述,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五)歼灭敌人主力于长江以北

粟裕关于南线作战要歼敌主力于长江以北的思想,是有一个产生和发展过程的。1948年1月22日,他向中央军委建议三支大军采取忽集忽分的战法,就是想把(101页)敌人主力尽可能多地歼灭在长江以北。4月,他提出的三个纵队暂不过江,依托老解放区打大歼灭战的建议,更明确提到在长江以北打大歼灭战,消灭敌人主力,比在江南更为有利。济南战役前夕,他提出了打下济南,“就会使徐州完全置于我们包围之中,就会造成在中原地区大量歼敌的更多有利条件。”他的着眼点,仍然是在江北打大歼灭战,大量消灭敌人,而不是去江南。淮海战役发起后,粟裕又根据全国和当面战场的形势,两次提出了孤立徐州、截断徐州之敌的陆上退路,争取在长江以北同敌人主力进行战略决战战役,歼敌主力于长江以北的建议。第一次是淮海战役发起的第二天,即1 1月7日上午,他在给中央军委、中原野战军、华东局、中原局和山东兵团的电报中说:“如中原军歼灭刘汝明部作战已经完成,则建议以主力直出津浦路徐蚌段(现在即请告豫皖苏对该段破击,淮南已告江淮破击)截断徐敌退路,使李、邱兵团不能南撤。我运东部队解决黄兵团后,即以一部加入运西,歼灭李兵团,主力则协同中原军攻击徐蚌段,孤立徐州。尔后,或继续歼灭黄维兵团(可能回撤)或歼灭蚌埠之孙元良兵团(可能收缩蚌埠),或者夺徐州,当依实

况再定。但孤立徐州,截断徐敌陆上退路甚为必要,这样可更有利于今后之渡江作战。”军委于8曰7时复电: “估计及部署均很好……”1 1月8日辰时,即淮海战役发起后的第三天上午,粟裕根据

战场形势的变化,再次向中央军委、中原野战军和华东局、中原局提出;悔徐州集团就地歼灭的报告: “如果能在江北大量歼敌,则造成今后渡江的更有利条件,且在我大军渡江之后,在苏、浙、皖、赣、闽各省不至有大的战斗(如在江北大量歼灭了敌人,则严重的战斗要在华南才有打的)”。为此他建议,老解放区“如果尚可能作较大的支持的话,……则我们在此次战役于歼灭黄兵团之后,不必以主力向两淮进攻(新海敌主力已西撤),而以主力转向徐固线进击,抑留敌人于徐州及其周围,尔后分别削弱与逐渐歼灭之(或歼孙兵团,或歼黄维兵团),同时以主力一部进入淮南截断浦蚌铁道,错乱敌人部署与孤立徐、蚌各点敌人。为此,在战役第一阶段之同时,应即以一部破坏徐蚌段铁路,以阻延敌人南运。”军委在接到粟裕的报告后,于9日复电:“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10日又电中原野战军,“你们应集全力(包括三广两纵)攻取宿县,歼灭孙元良,控制徐蚌段,断敌退路,愈快愈好,至要至盼。”粟裕的上述建议,符合淮海战役发展的客观实际,得到了中央军委的重视和采纳,将淮海战役发展成为南线决战。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在中央军委、总前委的领导和指挥下,完满地实现了就地歼敌主力于徐州及其周围的战略意图。

(六)打大规模的歼灭战要以解放区作依托

解放战争初期,粟裕关于坚持内线作战的建议中,就有依托解放区作战的内容。到解放战争中期,又经过内线作战与外线出击的实践,他的这一思想就更加成熟,他说,目前作战完全没有根据地作

依托,困难太大。1947年6月底和7月初,向国民党军展开了战略进攻,到1947年底,晋冀鲁豫野战军、太岳兵团和华东野战军主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地区,打败了敌人在中原战场的全面防御体系,迫使国民党军陷于被动地位。但国民党军队仍占有一定的优势,其战略部署的重点仍放在大别山区。在这一地区活动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因长期在无后方依托的条件下连续行军作战,处境相当困难。华东野战军主力及太岳兵团同敌人形成拉锯状态,处境也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军委为了改变中原战局,发展战略进攻,于1948年1月给粟裕发来电示,其主要内容是为了迫使敌人改变战略部署,吸引敌军20至30个旅回防江南,确定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中的3个纵队由他率领渡长江南进,以半年至一年的时间,以跃进的方式分几个阶段进入闽浙赣边,使敌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要粟裕把对这次行动的具体设想和筹划情况报告中央军委。

粟裕接此指示后,一方面率3个纵队于3月中旬北渡黄河进入濮阳地区,积极作渡江南进的准备;一方面集中精力研究如何贯彻中央军委的这一战略意图,主要是权衡渡江作战还是集中兵力在中原作战更有利于改变中原的战局。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研究和反复思考,粟裕得出结论:大兵团背靠老解放区作战,比渡江作战更有利于改变中原战局。于是,4月中旬粟裕将意见电报中央军委、后又奉中央指示与陈毅一起到城南庄向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当面汇报,建议3个纵队暂不过江,集中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主力,背靠晋冀鲁豫和山东解放区,在中原的黄淮地区打几个大规模歼灭战。这一建议的主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mt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