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 动 与 波 动 二- 长安大学精品课程网站
更新时间:2023-10-14 08: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振东制药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振 动 与 波 动 三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干涉现象是两列波叠加产生的现象;
(B)两列相干波在P点相遇,若在某一时刻观察到P点的振动位移为零,则P
点一定不是干涉加强点;
(C)两列相干涉在P点相遇,若某时刻观察到P点的振动位移既不等于两个分振
动的振幅之和,也不等于两个分振幅之差,则P点一定不是干涉加强点,也不是干涉减弱点。
(D)驻波是两列反向传播的波合成的结果; (E)以上均不正确。
2、s1和s2是波长均为λ的两个相干波源,相距3?4,s1的相位比s2超前π/2。若两
波单独传播时,在过s1和s2的直线上各点的强度相同,不随位置变化,且两波的强 度都是I0,则在s1s2连线上s1外侧和s2外侧各点,合成波的强度分别是 ( )
(A)4I0,4I0; (B)0,0; (C)0,4I0 (D)4I0,0
3、设声波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为u,声源的频率为v0,若声源S不动,接收器R相对于媒质以速度V0沿着SR连线向着声源运动,则位于SR连线中点的质点P的振动频率为 ( )
(A)v)u?VRu0; (Bu?0; (C)u?V?0; (D)u?0 Ru?VR4、在坐标原点O处有一波源,其振动表达式为y?Acos2?vt,由波源发出的平面简谐波沿坐标X轴的正方向传播,在距波源为d处有一平面将波反射(反射时无半波损失),如图所示,则反射波的表达式为 ( )
(A)y?Acos2?(?t?x?) (B)y?Acos2?(?t?x?)
(C)y?Acos2?(?t?d?xx?) (D)y?Acos2?(?t?2d??)
二、填空题
1、两列波在一根很长的弦线上传播,其方程为yx?40t1?6.0?10?2cos?2m;y?6.0?10?2cos?x?40t22m,则合成波方程为 ,在
选4 填3 填4 计1 计2 计3 1
x = 0至x = 10m内波节的位置是 ,波腹的位置是 。
2、如果在固定端x=0处反射波方程是y2?Acos2?(?t?x/?),设波在反射时无 半波损失,那么入射波的方程式y1= ,形成的 驻波的表达式是y = 。 3、如图所示,P点距波源S1、、S2距离分别为3?和
10?3,λ为两列波在介质中的波长,若P点的合振幅总是极大值,则两波源应满足的条件是 。 4、多普勒效应指的是 现象。现有一声源,其振动频率为2040Hz,以速度VS=0.25m/s向一反射面接近,如图所示,观察者在B处测得的直接由声源S传播过来的波的频率为 ,所测的由反射面过来的波的频率为 ,观察者在B处测得的拍频 。设声速为
V=340m/s。
三、计算题
1、一微波探测器位于湖岸水面以上0.5m处,一发射波长21cm的单色微波的射电星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探测器将相继指出信号强度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当探测器接收到第一个极大值时,射电星位于湖面以上什么角度?
2、如图所示:三个相干波源,各自在S1、、S2、、S3处的振动方程为:
y1?Acos(?t??/2);y2?Acos(?t);y3?2Acos(?t??/2);这三列波在O点相遇,
求O点的合振动方程。
3、两相干波源S1和S2的距离为d=30m,S1和S2都在x轴坐标上,S1位于原点O。设由S1和S2分别发出的两列波沿x轴传播时,强度保持不变,x1?9m和x2?12m处
的两点是相邻的两个因干涉而静止的点。求两波的波长和两波源之间的最小相位差。
●●● 振动与波动自测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选择题
1、一平面简谐波,其振幅为A,频率为?,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设t=t0时刻波形如图所示,则x=0处质点振动方程为 ( ) (A)y?Acos[2??(t?t0)??/2]; (B)y?Acos[2??(t?t0)??/2] 选1 8、一平面简谐波在媒质中传播时,若媒质质元在t时刻波的能量为10J,则在(t+T)(T为波的周期)时刻该媒质元的振动动能是 。
9、一驻波方程为y?Acos2?xcos100t(SI),位于x1=1/8m处的质点P1与位于x2=3/8m处的质元P2的振动位相差为 。
10、一弦上的驻波表达式为y?0.1cos(?x)cos(90?t)(SI),形成该驻波的两个反向传播的行波的波长为 ,频率为 。
11、两相干波源S1和S2的振动方程是y1?Acos(?t??/2)和y2?Acos?t。S1距P点6个波长,S2距P点为
(C)y?Acos[2??(t?t0)??]; (D)y?Acos[2??(t?t0)??] 2、如图所示为一平面简谐波在t=2s时刻的波形图,质点P的振动方程是 ( ) (A)yp?0.01cos[?(t?2)??/3](SI); (B)yp?0.01cos[?(t?2)??/3](SI); (C)yp?0.01cos[2?(t?2)??/3](SI);(D)yp?0.01cos[2?(t?2)??/3](SI) 3、图a表示t =0时的余弦波的波形图,波沿x轴正向传播;图b为余弦振动曲线。
则图a中所表示的x=0处振动的初位相与图b所表示的振动的初位相 ( ) (A)均为零; (B)均为π/2 (C)均为-π/2
13?个波长。两波在P点的相位差的绝对是 。 412、在同一媒质中两列相干平面简谐波的强度之比为I1/I2?4,则两列波的振幅之
选2 (D)依次分别为π/2与-π/2 (E)依次分别为-π/2与π/2
4、在简谐波传播过程中,沿波传播方向相距?/2(?为波长)的两点的振动速度必
定 ( )
(A)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B)大小和方向均相同; (C)大小不同,方向相同; (D)大小不同而方向相反
5、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时,在传播方向上媒质元若在负的最大位移处,则其 ( )
(A)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B)动能为零,势能为零; (C)动能最大,势能最大; (D)动能最大,势能为零。
6、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总能量为E ,如果简谐振动振幅增加为原来的两倍,重物的质量增加为原来的四倍,则它的总能量E变为: ( )
(A)E1/4; (B)E1/2; (C)2E1; (D)4E1 二、填空题
1、已知三个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则振动方程x1= , x2= ,x3= 。
2、已知质点的振动曲线如图,则其初位相为 ,其角频率为 。 3、一简谐振动用余弦函数表示,其曲线如图所示,则此简谐振动的三个特征量为 A= , ?? , ?? 。
4、一质量为m的质点在力F???2x作用下沿x轴运动,则它运动的周期为 。
5、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作简谐振动,振幅是12cm,在距平衡位置6cm处速度是24cm/s,该谐振动的周期T= ,当速度是12cm/s时物体的位移为 。
x6、一平面简谐波沿Ox轴传播,波动方程y?Acos[2?(vt?)??],则x1=L处介质
?质点振动的初位相是 ,与x1处质点振动状态相同的其它质点的位置是 ;与x1处质点速度大小相同,但方向相反的其它各质点的位置是 。
7、一振动源以功率4.0w在无吸收的各向同性的均匀媒质中发射球面波,则离振源1.0m处的能流密度为 。
选3 比是 。
13、一平面简谐波在媒质中以速度u=20m/s沿x轴负向传播,已知A点的振动方程为y?3cos4?t(SI)。
(1) 以A点为坐标原点,波动方程为 , (2) 若以距A点负向5m处的B点为坐标原点,波动方程为 。
14、两质点沿水平轴线作同频率、同振幅的简谐振动,它们每次沿相反方向经过同一坐标为x的点时,它们的位移x的绝对值均为振幅的一半,则它们之间的周相差为 。
三、计算题
1、一弹簧振子沿x轴作简谐振动,已知振动物体最大位移为xm=0.4m,最大恢复力为Fm=0.8N,最大速度为Vm?0.8?m/s,又知t=0的初位移为+0.2m,且初速度与所选x轴方向相反。(1)求振动能量。(2)求此振动的表达式。
2、一列沿x正向传播的简谐波,已知t1=0和t2=0.25s时的波形如图,试求: (1)振动方程;(2)波动方程;(3)作出波源振动曲线。
3、如图所示,原点O是波源,振动方向垂直纸面,波长是λ,AB为波的反射面,反射时无半波损失,O点位于A点的正上方,Ao=h,Ox轴平行于AB,求Ox轴上干涉加强点的坐标(限于x≥0)。
4、一轻弹簧在60N的拉力下伸长30cm,现把质量为40kg的物体悬挂在该弹簧的下端并使之静止,再把物体向下拉10cm,然后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求:(1)物体的振动方程;(2)物体在平衡位置上方5cm时弹簧对物体的拉力;(3)物体从第一次越过平衡位置时刻起到它运动到上方5cm处所需要的最短时间。
填1 填2 填3 填13 计2 计3 2
波动光学一 光的干涉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选择题
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两条缝的宽度原来是相等的,若将两缝分别用不同颜色的滤光片盖住,则 ( )
(A)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宽; (B)干涉条纹的间距变窄;
(C)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变,但原极小处的强度不再为零; (D)不再发生干涉现象。
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屏幕E上的P点是明条纹。若将缝S2盖住,在S1S2连线的垂直平分面上放一反射镜M,如图,则此时 ( )
(A)P点处仍为明条纹;
(B)P点处为暗条纹; (C)无干涉条纹;
(D)不能确定P点条纹的明暗。 3、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在薄膜上,经上下两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如图所示。若膜的厚度为e,且n1<n2<n3,λ1为入射光在n1中的波长,则两束反射光的光程差为
( )
(A)2n2e;(B)2n2e??1/2n1;(C)2n2e?12n1?1;
(D)2n12e?2n2?2 4、在相同的时间内,一束波长为λ(真空)的单色光在空气和在玻璃中 ( )
(A)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B)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等; (C)传播的路程不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D)传播的路程不等,走过的光程不等。
5、如图所示,两个直径微小差别的彼此平行的滚柱之间的距离为L,夹在两块平行玻璃板的中间,形成空气劈尖,当单色光垂直入射时,产生等厚干涉条纹,如果滚柱之间的距离L变小,则在L范围内干涉条纹 ( )
(A)数量减少,间距变大; (B)数量不变,间距变小; (C)数量增加,间距变小; (D)数量减少,间距不变。
6、在图示三种透明材料构成的牛顿环装置中,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在反射光中观察到干涉条纹,则在接触点P处形成的圆斑为 ( )
(A)全明; (B)全暗;
(C)右半部明,左半部暗; (D)右半部暗,左半部明。 二、填空题
1、如图所示,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中两个缝用厚度均为e,折射率分别为n1和n2的透明介质膜覆盖(n1>n2),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斜入射到双缝上,入射角为θ,双缝间距为d,在屏幕中央O处(S1O=S2O),两束相干光的相差??= 。
2、在迈克耳逊干涉仪的一条光路中,插入一块折射率为n,厚度为d的透明薄片,插入这块薄片使这条光路的光程改变了 ,如果放上透明片后,干涉条纹移动了N条,则透明片的折射率n为 。
3、已知在迈克耳逊干涉仪中使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干涉仪的可动反射镜移动一距
选3 选5 选6 填1 计2 问1 3
离d的过程中,干涉条纹将移动 条。
4、光强均为I0的两束相干光相遇而发生干涉时,在相遇区域内可能出现的最大光强是 。
三、计算题
1、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双缝与屏之间的距离D=1.20m,两缝的间距d = 0.50×10-3
m,用波长λ=5.00×10-7
m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
(1)求原点O(零级明纹所在处)上方的第五级明条纹的坐标x;
(2)如用厚度e =1.0×10-5m,折射率n=1.58的透明薄片覆盖缝S1,求上述第五条明条纹的坐标x'。
2、如图所示,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照射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并将一折射率为n、劈角为?(?很小)的透明劈尖b插入光线2中,设缝光源S和屏E上的O点都在双缝S1和S2的中垂线上,问要使O点的光强由最亮变为最暗,劈尖b至少应向上移动多大距离(只遮住S2)?
3、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由两块平板玻璃构成的空气劈尖,已知劈尖角为?,如果劈尖角变为??,从劈棱数起的第四条明条纹位移值?x是多少?
四、问答题
用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图中所示的装置,观察空气薄膜上下表面反射光形成的等厚干涉条纹,试在装置图旁的方框内画出相应的干涉条纹,只画暗条纹,展示出它们的形状,条数和疏密。
波动光学二 光的衍射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选择题
1、在单缝的夫朗和费衍射实验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宽度为α=4λ的单缝上,对应于衍射角30°的方向,单缝处波阵面可分成的半波带数目为 ( )
(A)2个; (B)4个; (C)6个; (D)8个
2、根据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若已知光在某时刻的波阵面为S,则S的前方某点P的光强度决定于波阵面S上所有面积元发出的子波各自传到P点的 ( )
(A)振动振幅之和; (B)光强之和;
(C)振动振幅之和的平方; (D)振动的相干叠加。
3、一束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单缝AB上,装置如图,在屏E上形成衍射图样,如果P是中央亮纹一侧第一个暗纹所在的位置,则BC的长度 ( )
(A)λ/2 (B)λ (C)32? (D)2λ
4、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光栅常数(a?b)为下列哪种情况时,K=3,6,9?等级次的主极大均不出现? ( ) (A)(a?b)=2a (B)(a?b)=3a (C)(a?b)=4a (D)(a?b)=6a 5、一束白光垂直照射在一光栅上,在形成的同一级光栅光谱中,偏离中央明纹最远的是 ( )
(A)紫光; (B)绿光; (C)黄光; (D)红光
6、在双缝衍射实验中,若保持双缝S1和S2的中心之间的距离d不变,而把两条缝
的宽度a略微加宽,则 ( )
(A)单缝衍射的中央主极大变宽,其中所包含的干涉条纹数目变少;
(B)单缝衍射的中央主极大变宽,其中所包含的干涉条纹数目变多; (C)单缝衍射的中央主极大变宽,其中所包含的干涉条纹数目不变; (D)单缝衍射的中央主极大变窄,其中所包含的干涉条纹数目变少; (E)单缝衍射的中央主极大变窄,其中所包含的干涉条纹数目变多。
二、填空题
1、惠更斯引入 的概念提出了惠更斯原理,菲涅耳再用 的思想补充了惠更斯原理,发展成为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2、波长为600nm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缝宽为a=0.60mm的单缝上,缝后有一焦距
f'=60cm的透镜,在透镜焦平面上观察衍射图样,则:中央明纹的宽度
为 ,两个第三级暗纹之间的距离为 (1nm=10-9
m)。
3、波长为λ=4800?的平行光垂直照射到宽度为a=0.40mm的单缝上,缝后透镜的焦
选1 4
距为f=60cm,当单缝两边缘点A、B射向P点的两条光在P点的相位差为π时,P点离透镜焦点O的距离等于 。
4、一束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衍射光谱中共出现5条明纹,若已知此光栅[光栅常数(a+b)]的a=b,那么在中央明纹一侧的两条明纹分别是第 级和 第 级谱线。
5、在光栅光谱中,假如所有偶数级次的主极大都恰好在单缝衍射的暗纹方向上,因而实际上不出现,那么此光栅每个透光缝宽度a和相邻两缝间不透光部分宽度b的关系为 。
三、计算题
1、波长为600n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宽度为a=0.10nm的单缝上,观察夫琅和费衍射图样,透镜焦距f=1.0m,屏在透镜的焦平面处,求:
(1)中央衍射明条纹的宽度?x0。 (2)第二级暗纹离透镜焦点的距离x2。
(3)如果把装置浸入水(n=1.33)中,中央亮纹宽度如何?
2、在某个单缝衍射实验中,光源发出的光含有两种波长λ1和λ2,并垂直入射于单
缝上,假如λ1的第一级衍射极小与λ2的第二级衍射极小相重合,试问:
(1)这两种波长之间有何关系?
(2)在这两种波长的光所形成的衍射图样中,是否还有其它极小相重合? 3、设光栅平面和透镜都与屏幕平行,在平面透射光棚上每厘米有5000条刻线,用它来观察钠黄光的光谱线,λ=5.893×10-7
m。
(1)当光线垂直入射到光栅时,能看到光谱线的最高级线Km??
(2) 当光线以30°的入射角斜入射到光栅上时,能看到光谱线的最高级数
K?m??总条纹数?并与(1)的总条纹数比较。 波动光学三 光的偏振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选择题
1、两偏振片堆叠在一起,一束自然光垂直入射其上时没有光线通过,当其中一偏振片慢慢转动180°时透射光强度发生的变化为 ( )
(A)光强单调增加; (B)光强先增加,后又减小至零;
(C)光强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
(D)光强先增加,然后减小,再增加,再减小至零。 2、三个偏振片P1,P2与P3堆叠在一起,P1与P3的偏振化方向互相垂直,P1与P2的偏振化方向夹角为30°,强度为I0的自然光入射到偏振片P1,并依次透过偏振片P2与P3,若不考虑吸收和反射,则通过P3后的光强为 ( )
(A)I0/16 (B)3I0/32 (C)3I0/8 (D)I0/4
3、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单色自然光,在屏上形成干涉条纹,若在两缝后分别放一个偏振片,两偏振片偏振化方向互相垂直,则 ( ) (A)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变,但明纹的亮度加强;
(B)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变,但明纹的亮度减弱; (C)干涉条纹的间距变窄,且明纹的亮度减弱; (D)无干涉条纹。
4、一束光强为I0的自然光,相继通过三个偏振片P1、P2、P3后,出射光的光强为I= I0/8,已知P1和P3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若以入射光线为轴,旋转P2,要使出射光的光强为零,P2最少要转过的角度是 ( )
(A)30° (B)45° (C)60° (D)90°
二、填空题
1、光的干涉现象和衍射现象反映了光的 性质,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 波。
2、如图所示的杨氏双缝干涉装置,若用单色自然光照射狭缝S,在屏幕上能看到干涉条纹,若在双缝S1和S2的前面分别加一同质同厚的偏振片P1、P2,则当P1与P2的偏振化方向相互 时,在屏幕上仍能看到很清晰的干涉条纹。
3、如图,P1、P2为偏振化方向夹角为?的两个偏振片,光强为I0的平行自然光垂直入射到P1表面上,则通过P2的光强I = ,若在P1、P2之间插入第三个偏振片P3,则通过P2的光强发生了变化。实验发现,以光线为轴旋转P2,使其偏振化方向旋转一角度θ后,发生消光现象,从而可以推算出P3的偏振化方向与P1的;偏振化方向之间的夹角?'= 。(假设题中涉及的角均为锐角,且设?'<?)
4、波长为λ的光由空气射向某玻璃,结果发现当折射角i?32?20'射入时,反射光是完全偏振的,求该玻璃的折射率n= 。
5、在以下五个图中,前四个图表示线偏振光入射于两种介质分界面上,最后一图表
P2 填2 填3 证明题图1 5
示入射光是自然光,n1、n2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图中入射角i0?arctg(n2/n1)(i?i0),试
在图上画出实际存在的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并用点或短线把振动方向表示出来。
·
三、计算题
1、一光束由强度相同的自然光和线偏振光混合而成,此光束垂直入射到几个叠在一起的偏振片上
(1)欲使最后出射光振动方向垂直于原来入射光中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并且入射光中的两种成分的光的出射光强相等,至少需要几个偏振片?它们的偏振化方向应如何放置?
(2)这种情况下最后出射光强与入射光强的比值是多少?
2、三种透明介质Ⅰ、Ⅱ、Ⅲ,其折射率分别为n 1=1.00、n 2=1.43和n 3,Ⅰ、Ⅱ和Ⅱ、Ⅲ的界面相互平行,一束自然光由介质Ⅰ中入射,若在两个交界面上的反射光都是线偏振光,则
(1)入射角i是多大? (2)折射率n 3是多大? 3、若从一池静水(n
水
=1.33)的表面上反射出来的太阳光是完全偏振的,那么太阳
在地平线之上的仰角是多大?
四、证明题
如图所示,一束自然光入射到平板玻璃上,已知其上表面的反射光线1为完全偏振光,设玻璃两侧都是空气,试证明其下表面的反射光线2也是完全偏振光。
正在阅读:
友谊作文之友谊的力量作文600字01-06
视听说—改版美语训练班07-01
最新动画专业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模板03-12
模拟实习课程教案01-08
五年级 宝贝睡前故事大全----专家版05-05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长安大学
- 精品课程
- 网站
- 阿洪完小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
-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0〕第15号)
- 29个问题搞懂阿里巴巴的政委体系
- 监理公司对项目监理部进行定期检查的方法 Microsoft Word 文档
- 拍摄夜色照片如何手动对焦
- 芥蓝
-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过关检测卷》(附答案)
- 关于当前中小学生课外辅导状况的调查报告
- 浅谈中国周边安全的美国因素
- 湿喷桩试桩方案最终
- 综合理论测试试卷1及答案
- 2013年非营利组织省考试网第一套试题标准答案
- 2003年国际大专辩论赛A组总决赛辩词
- 高清和标清视频格式的图像尺寸
- 高中物理互感、自感和涡流讲与练
- 运营模式及市场平台竞争分析
-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末生物考试
- 全员安全培训资料
- 最新-2018电大开放英语2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带题目 精品
- 采购复习资料 -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