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的治家格言

更新时间:2024-02-10 21:24:13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我国的家训有哪些

家训又称家规、庭训等。古人非常重视以修身为主的家庭教育,认为?子不教,父之过?,道德与文化的传承是?齐家?的主要内容之一。古代家训的内容非常丰富,传统文化中固有的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礼义廉耻等美德成为家风、家训的核心,用以谆谆教诲后世子孙,要他们重德修身,将美好的德行和圣贤的智慧代代相传,从而在任何时候都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以下摘录数则:

一、周公《诫伯禽书》

周公旦,姓姬,名旦,氏号为周,爵位为公。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因谥号为文,又称为周文公。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被尊为儒学奠基人,是孔子最崇敬的古代圣人。

周成王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

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佐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可是,一次沐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惟恐因怠慢而失去人才。我听说,德行宽裕却恭敬待人,就会得到荣耀;土地广大却克勤克俭,就没有危险;禄位尊盛却谦卑自守,就能常保富贵;人众兵强却心怀敬畏,就能常胜不败;聪明睿智却总认为自己愚钝无知,就是明哲之士;博闻强记却自觉浅陋,那是真正的聪明。 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即使贵为天子,之所以富有四海,也是因为遵循了这些品德。不知谦逊从而招致身死国丧,桀纣就是这样的例子。你怎能不慎重呢?而伯禽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没过几年就把鲁国治理成民风纯朴、务本重农、崇教敬学的礼仪之邦。

二、徐勉《诫子崧书》

徐勉,是南北朝时期郯城人,为官清廉,家无蓄积,自称遗子以清白,徐勉也有一篇著名的诫子书《诫子崧书》,其中有这样的训诫:?吾家本清廉,故常居贫素。至于产业

之事,所未尝言,非直不经营而已。薄躬遭逢,遂至今日,尊官厚禄,可谓备之。每念叨窃若斯,岂由才致,仰藉先门风范,及以福庆,故臻此尔。古人所谓 ‘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又云‘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

徐勉认为,作为父辈,留给子孙的不应是物质财富,而是高尚的人格风范,他说,自己出身清廉,常居贫素,对于臵办产业,从未钻营谋求;如今虽然有高官厚禄,但不是因为自己有才智,而是依靠先祖良好的风范,福分惠及子孙而得到的。所以古人讲?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把清白留给子孙,不是最丰厚的财富吗?留给子孙黄金满箱,不如教给他们一部经书啊。

三、唐太宗《诫皇属》

在历代家训中,帝王家训占有特殊位臵。其代表作之一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诫皇属》。

太宗非常注重对皇子们都教育,经常告诫其后代,应当遵守道德规范,加强道德修养,掌握治国之道。在《诫皇属》中,唐太宗告诫皇属们说:朕即位十三年矣,外绝游观之乐,内却声色之娱。汝等生于富贵,长自深宫。夫帝子亲王,先须克己。每著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至于听断之间,勿先恣其喜怒。朕每亲临庶政,岂敢惮于焦劳。

汝等勿鄙人短,勿恃己长,乃可永久富 贵,以保贞吉,先贤有言:?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不可不察也。 唐太宗李世民以自己勤勉政事为例,告诫?生于富贵,长自深宫?的皇属克制自己,珍惜财物,不可奢侈,每穿一件衣服、吃一顿饭,都不要忘记蚕妇农夫的辛勤。在听闻决断的时候,不要先入为主,任凭自己的喜怒,要谦虚、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你们不要因为别人有短处就鄙视他们,也不要因为自己有优点就恃才而骄,要把敢于反对你的人当作老师,把逢迎你的人视为贼子。只有这样才能够永久富贵,贞正吉祥。

四、欧阳修《诲学说》

《诲学说》是北宋名士欧阳修劝诫子孙努力学习,提升自身修养的文章。?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 文章虽然短小而蕴理深刻,大意是:玉和人相同之处在于都要经过雕琢磨砺才能有所作为,不同的是,玉虽然不雕琢,但玉的本性永远不会更改;而人的习性是最容易受外面物质环境影响的,若不能时刻砥砺自己提升学识修养与品德内涵,就会舍君子而为小人了。我们能不常常铭记吗??

五、范纯仁《诫子弟言》

范纯仁是名相范仲淹次子,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范纯仁为人正派,性格平易宽厚,从不以疾言厉色对待别人,但坚持道义时挺拔特立,决不屈从。从布衣到宰相,廉洁勤俭始终如一,他教子甚严,处处以俭朴和忠恕熏陶子弟,在《诫子弟言》中说,?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苟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也。?

?即使是再愚蠢的人,对别人提出要求的时候,也往往是看得很清楚的;即使是再聪明的人,容忍自己错误的时候,也往往总是很糊涂的。如果能用苛求别人的心来要求自己,用宽恕自己的心来宽恕别人,就不怕做不成圣贤!?

六、袁采《袁氏世范》

《袁氏世范》写于南宋淳熙五年,作者袁采。袁采秉性刚正,为官廉明,颇有政绩。当时的通判隆兴军府事刘镇认为这部家训不仅可以施之于一家一县,而且可以?远诸四海?;不仅可以行之一时,而且可以?垂诸后世?、?兼善天下?,成为?世之范模?,因而更名为《袁氏世范》。在《处己》篇里,袁采对家人子弟立身处世的教诲,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篇二:中国古代十大家训

中国古代十大家训,经典!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国家更加富强的必不可少的一点。

远古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了氏族、家族、家庭的变迁,然而,这些都是形成一个国家的基石。

在国家不安定和国法不明确之际,家训即可发挥稳定社会秩序的力量。因为,家族为了维持必要的法制制度,就拟定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家族中人,这便是家法家训的最早起源。

一、周公的《诫伯禽书》

“一饭三吐哺”

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他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佐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

可是,一次沐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唯恐因怠慢而失去人才。我听说,德行宽裕却恭敬待人,就会得到荣耀;土地广大却克勤克俭,就没有危险;禄位尊盛却谦卑自守,就能常保富贵;人众兵强却心怀敬畏,就能常胜不败;聪明睿智却总认为自己愚钝无知,就是明哲之士;博闻强记却自觉浅陋,那是真正的聪明。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即使贵为天子,之所以富有四海,也是因为遵循了这些品德。不知谦逊从而招致身死国丧,桀纣就是这样的例子。你怎能不慎重呢?”伯禽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没过几年就把鲁国治理成民风纯朴、务本重农、崇教敬学的礼仪之邦。有道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可谓良苦用心。

二、司马谈的《命子迁》

“此孝之大者”

司马谈学富五车,所以他后来做了汉武帝的太史令,通称太史公,掌管天时星历,还职掌记录,搜集并保存典籍文献。这个职位是武帝新设的官职,可以说是武帝为司马谈“量身定制”的。

因此,司马谈对武帝感恩戴德又尽职尽责。由于责任心极强,司马谈在临死的时候,拉着儿子司马迁的手,边哭边嘱咐,这就是司马谈的《命子迁》。司马谈希望自己死后,司马迁能继承他的事业,更不要忘记撰写史书,并认为这是“大孝”,“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他感到自孔子死后的四百多年间,诸侯兼并,史记断绝,当今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义士等的事迹,作为一名太史而不能尽到写作的职责,内心十分惶惧不安。所以他热切希望司马迁能完成他未竟的大业。

司马迁不负父亲之命训,最终写出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名垂青史。有人说,没有司马谈的《命子迁》,就没有司马迁的《史记》。此话信然。

三、诸葛亮的《诫子书》和《诫外甥书》

“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46岁才得子诸葛瞻。他很喜欢这个儿子,希望儿子将来成为国家栋梁。诸葛亮有两个姐姐,二姐所生子叫庞涣,深得诸葛亮喜爱。诸葛亮常年征战,政务缠身,但仍不忘教诲儿辈。

他写给诸葛瞻和庞涣的两封家书,被称为《诫子书》和《诫外甥书》。《诫子书》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外甥书》曰:“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气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不庸,不免于下流。”

从两封信中可以看出,他对儿子和外甥的要求是一致的。《诫子书》和《诫外甥书》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四、《颜氏家训》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颜之推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思想学识,写成《颜氏家训》一书训诫子孙。全书共有七卷计二十篇,各篇内容涉

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但主要是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讲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

如他提倡学习,反对不学无术;认为学习应以读书为主,又要注意工农商贾等方面的知识;主张“学贵能行”,反对空谈高论,不务实际等。书中许多名句一直广为流传,如:“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与瞑目而无见者也。”“父子之间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矣。”“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等等。

历代对《颜氏家训》非常推崇,甚至认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反复刊刻,虽历经千余年而不佚。

五、唐太宗的《诫皇属》

“每餐一食,则念耕夫”

帝王家训占有特殊位置,其代表作之一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诫皇属》。太宗非常注重对皇子们的教育,经常告诫后代,应当遵守道德规范,加强道德修养,掌握治国之道。在《诫皇属》中,唐太宗以自己勤勉政事为例,告诫“生于富贵,长自深宫”的皇属克制自己,珍惜财物,不可奢侈,每穿一件衣服、吃一顿饭,都不要忘记蚕妇农夫的辛勤。

在听闻决断的时候,不要先入为主,任凭自己的喜怒,要谦虚、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不要因为别人有短处就鄙视他们,也不要因为自己有优点就恃才而骄,要把敢于反对你的人当作老师,把逢迎你的人视为贼子。只有这样才能够永久富贵,贞正吉祥。太宗对皇属都有如此严格要求,“贞观之治”的出现就自然而

然了。

六、包拯家训

“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

包拯以公廉著称,刚直不阿,执法如山。他在晚年为子孙后代制定了一条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又十四字。

“珙”者即包拯的儿子包珙。包拯的这则家训是他生前对子孙的告诫,并让其子包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照后世。这寥寥三十七字,凝聚着包公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虽千载之下,亦足为世人风范。包拯的家训,既是他对后人的训诫,也是他一生的品格写照。

七、欧阳修的《诲学说》

“玉不琢,不成器”

欧阳修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对他的教育很严格。为节减开支,母亲用芦苇、木炭作笔,在土地或沙地上教欧阳修认字。欧阳修在家训中希望儿子能继续养成读书的习惯,并从书中学会做人的道理。

于是他在教导二儿子欧阳奕努力学习时写下《诲学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

篇三:中国传统家训

法政学院研究生作业

(硕士研究生)

学生姓名:张奥

专 业:伦理学

方 向:应用伦理学

年 级:2010级

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专题研究 课程类型:专业课

开课时间(学期):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授课教师姓名:赵忠祥

提交作业时间:2012年9月

成绩:

教师签名:

中国传统家训的伦理思考

张奥

摘要:中国传统家训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理论与史实相结合的角度深入探讨了中国古代家训的起源及原因。中国传统家训作为中国古代教育的主要模式,蕴含了丰富的德育思想,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家训伦理内涵的阐释,深入挖掘其在当代社会所具有的现代价值,以期传承和扬弃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关键词:家庭;中国传统;家训;道德人格;伦理

一、中国传统家训概说

(一)中国传统家训的起源

1.家庭为中国传统家训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延续了数千年历史。而古代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也即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结构方式。在这种经济结构方式下,几乎各个家庭的存在都是以自我生产、自我满足为前提的,生产和交换以及社会联系的范围相对狭小,这就使得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关系相对稳固。正是传统农业社会中的稳定的家庭存在方式,不仅使社会成员间的交流相对滞涩,而且还从相反的方面加大了家庭所担负的社会功能,使得许多本来应当为社会所承担的义务,也集中到了家庭里面,以至于人们生产和生活知识的积累、道德品行的培养,甚至于为政处事能力的提高,都要通过家庭教育或处理家政的实践才能实现。

中国是以一种家国同构式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封建等级专制国家,家庭成为连接个人与国家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人生目标,修身以齐家,治国平天下要齐家,它们都突出了家庭的社会功能的重要性。

家庭是社会的组织细胞。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总是要在家庭生活中得到反映;同时,社会各个家庭生活的情况如何,对整个社会生活又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所以,通过协调家庭关系,进而协调社会关系,以致于使国家社会生活形成和谐稳定的格局,这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极为重视的一个思想传统。

2.文字记载关于中国传统家训起源的考究

对于中国传统家训的研究,前人学者颇有建树,关于各种家训的著作也日益增多。但是一旦提及家训起源于何时这一问题,答案却不尽相同。

其中一种说法将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作为中国传统家训的始祖。“如果仅就内容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而言,《颜氏家训》堪称中国传统家训的第一部,这是

【1】毫不过分的,但是,若说《颜氏家训》是中国传统家训的起源,那就相差甚远。”

对此,已有论者据引《艺文类聚》和《隋书·经籍志》所录“诫子书”、“家诫”书目;《三国志·魏书·邴原传》注的三国时魏人杜恕的《家戒》;《魏书·张烈传》的北魏人张烈的《家诫》等等,足以说明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是中国家训的兴盛时期,而并非到隋初有了《颜氏家训》才出现传统家训。

另一种说法以后汉张奂、马援、司马徽诸人的“诫子书”为例, 又因“家训”

二字最早见于《后汉书》中,来说明传统“家训”、“家诫”起源于东汉。这种说法也有悖于历史的真实,只能说明东汉时已有家训,而绝不能视其为起源。早在夏商周时期,由于父权制和父家长制的盛行,使得在个体家庭中父亲(或祖父)成为自然而然的一家之长,是家庭财产的所有者,是家庭一切事物的主宰,高居于家庭成员之上的种种特权。所以,这种萌芽时期的宗法制大家庭里,必然也包含有萌芽时期的家训思想。

(二)中国传统家训产生的原因。

首先,家训的产生与存在是国家政治统治的需要。中国古代的政体是以血缘

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专制制度,在结构上,“国”与“家”都要推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家长制”的管理方式既成为家族的统治机制,也常被用作国家的统治机制。此外,家训的社会功能与国家管理也是相一致的,家”维护的是“父父子子”的家庭秩序,“国”维护的是“君君臣臣”的政治秩序;“在家事亲”与“在国事君”是一致的,“在家尽孝”与“在国尽忠”也是一致的。因此,从根本上说,“家”与“国”的职能都是维护阶级社会的等级秩序。

其次,家训是家庭成员社会化的需要。家庭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要素,包含

了一种从家庭内部自发地适应外部社会环境的需要,例如在缺乏以学校为核心教育机制的古代社会中,每一个家庭成员的社会化学习过程都在家庭教育的规范下得以实现这种家庭的社会化过程,客观上促使了家训的出现和产生。

再次,家训是家族生存竞争的需要。家庭作为国家政治机器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它的命运从根本上取决于社会的政治环境,因此关乎于家族兴旺发达的竞争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制定一套相应的家庭行为准则,对于家族的生存竞争无疑是极为有利的。

最后,家训也是管理家庭事务和调和家庭内部矛盾的需要。与现代的个体家

庭不同,传统的家庭数世同堂,少则十几口几十口,多则几百口甚至上千口。大家庭往往拥有众多的田地、房屋、财物,这些大家庭实际上是社会的一个自给自治的组织单位,加上家庭成员各自利益偏好、价值取向、个性特征的不同,如果对家庭内部事务和矛盾不加分工协调,对家庭财产不加妥善经营,家道顷刻就会衰败,这也是我国传统家训产生的现实基础。

二、中国传统家训中的伦理思想

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价值观就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家训也不例外,家训的具体形式有很多,包括文告、遗嘱、家规、家范、书信等,其内容主要侧重于对宗族内部成员的勉励和教化。古代家训有着非常明显的教育功能,把道德和教育结合起来,把修身养性和道德教育纳入伦理纲常的范畴,以“合乎礼义”的指导思想规范言行。这种道德性是家训的最终目的。

家训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之道,读书治学、立身成才之道,理家聚财、和亲睦邻之道,做官任仕、经邦御民之道等诸多方面。传统家训多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中心内容教育子孙、勉励家人,注重培养人的道德品格,所包含的伦理内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关于如何处理家庭关系和家庭事务的治家之道

1.处理家庭关系的伦理内容

家庭关系中首先是父子、长幼关系。传统家训既注重子女对家长行“孝”道,同时也强调家长对子女的抚养、关心和爱护,即父慈子孝和相互体谅。“人之父子,

【2】或不思各尽其道,而互相责备者,尤启不和之渐也。若各能反思,则无事矣。”由

于传统家族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 这使得伦理道德观念在家训中占有特殊与特别的位置。因此,传统家训对“孝”有许多具体规定, 如在父母面前须恭敬,对父母之命须恭服,无论父母年轻力壮还是衰老体弱,子女都要尽到赡养义务。传统家训始终把子女对家长的“孝”加以强调,“不孝”乃传统之大逆不道,传统封建国法对家训的“孝”道始终是强有力的支持者。

其次是夫妻、兄弟关系。传统家训认为: “夫不义,则妇不顺矣。夫妇之际,

【3】以敬为美。”提倡以“义”、“敬”为准则,力求夫妇和睦相处,倡导为夫要守义,

见色而不能忘义,处富贵而不失伦;为妻要节俭、勤劳。在兄弟关系上,传统家训从骨肉亲情关系出发,注重的是“兄友弟恭”,即兄对弟要友爱,弟对兄要恭敬。

家训关于处理家庭伦理关系的内容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思想将长者、尊者列于支配地位,享有绝对权威,幼者、卑者唯有屈从的义务。这种绝对主义的伦理观念为封建专制理论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的思想又将中华民族关于人伦孝悌的传统美德继承并发扬光大。

2.处理家庭事务的伦理内容

关于如何处理家庭事务,传统家训主要是要求家人勤劳持家、节俭治家,并将重义轻利、以义为利的伦理观念灌输其中。“兴家两字,曰俭与勤。“勤与俭,

【4】治生之道也。不勤则寡入,不俭则妄费”历代绝大多数家庭都倡行勤俭节约这

一原则。勤与俭是密不可分的,勤劳才能发家,俭朴才能持家。传统家训通过这种勤劳持家、节俭治家的教导,极力培养和塑造年轻一代勤劳朴素、安分守己的品德。

中国传统家训不仅注重勤俭二字,更将“义利”问题作为训诫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凡古代有识之士都主张义利关头,要重义轻利,甚至去利存义;在面对理和欲、公和私的冲突时,要先理后欲、先公后私。教导家庭成员不要贪取不义之财,惟仁义才是爱家爱人爱己的正道,才能使家庭有长久的安宁和睦。否则,耽于名利,不喜孝悌仁义,其结果父子不相容、夫妻不相和、兄弟叛散,那么家庭事务的处理也就无从谈起。

(二)关于如何教育子孙为人之道、为官之德。

【5】古人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所谓“人生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

传统家训认为,爱护子女,关键是教育子女。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子女能在社会和官场上有所作为,光耀祖宗。因此,中国传统家训中关于教育子孙为人之道、为官之德的伦理内容也特别突出。

第一,教育子孙为人要正直、谦恭、诚实、守信。我国传统家训受儒家思想影响甚深,恭、宽、信、敏、惠的育人标准成为了绝大多数家庭中一个不成文的信条,注重子女的道德修养,将高尚的道德品格作为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诸葛亮在《诫子书》、《诫外甥书》中反复强调“志当存高远”、“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唐太宗也命魏征集录古来帝王子弟成败事,分赐给子女,让他们置于左右,以进行品德教育。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ml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