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201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答案(含附加题)

更新时间:2024-06-22 00: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泰州市201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分)B(A项,薄命/薄暮冥冥;C项,炮烙/络绎不绝;D项,刹那/名山古刹,读音相同。)

2.(3分)D(A项,搭配不当。“如何加强干旱地区的用水问题和全国性的节水行动”。B项,成分残 缺,可删除“使得”和“引发了”。C项,结构混乱。)

3.(5分)①急于求成,遮掩实力不足;(2分)②一味追求经济效益;(1分)③难以超越短篇创作高峰。(2分)

4.(4分)(第一句) 示例一:青春是一只纸鸢,却终有飘零的一天。

示例二:青春是一场舞剧,却终有落幕的一天。

(第二句)示例一:青春是滚在叶上的晨露,艳阳高照时已悄然褪去。

示例二:青春是灿然于天的流星,虽然美丽却瞬间逝去。 评分建议:每句2分,其中内容合理,1分,手法得当、句式相近,1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D(权:权衡。)

6.B(①是预料经略杨镐必败;③是辽东巡抚熊廷弼的御侮之策;⑥是作者对光启所上万全之策的评价。)

7.C(“始终都没能实施”,这一说法有悖事实。遵化失守后,正是因为实施了徐光启“晋升垛守。毖火器,走敕招徕”的防守策略,战事才得以平息。)

8.(1)所以读他文章的人,(如果)不深入思考到五六层的意思,仓猝间(是)不容易理解(他的文章)的。

评分建议:①文意通顺。(1分)②指:通?旨?,意思。(1分)③猝:仓猝,突然。(1分)

(2)但决不能把没有训练的士兵,轻率地布防在城外,致使(军队)丧失了锐气,使城池防守单薄。

评分建议:①文意通顺。(1分)②第:但是。(1分)③浪:轻率,鲁莽,冒失。(1分)④寒:使……单薄。(1分)

(3)使国家富裕,一定要依靠农业;使国家强大,一定要依靠训练有素的军队。

评分建议:①文意通顺。(1分)②富:使……富裕;强:使……强大。(1分)⑧本业:农业。根本的产业。(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是南直隶上海人。徐光启小时候矫健勇猛,很有超群的天分。他写文章在情理上层层转折,深入思考总是要想到五六层意思。才开始动笔。所以读他文章的人。(如果)不深入思考到五六层的意思,仓猝间(是)不容易理解(他的文章)的。

甲辰年,徐光启考中进士,被选任庶吉士。在礼部担任考试官,和同官魏南乐(关系)不和洽,他上书朝廷请病假回家,在天津种地。当时正是东疆形势危急的时候,明军分四路进兵。徐光启上书说:?这种做法非常错误。?预料经略杨镐一定会失败,并且说:?杜将军抵抗清军,不会再返回了。?等到全军覆没,徐光启叹息说:?我姑且说这件事,却没想到他们有的就应验了?。

语文答案第1页(共3页)

改元天启那年,辽东边防告警。朝廷起用徐光启主管军务。徐光启多次写信给辽东巡抚熊廷弼,说:?现在的计策,只有大量地贮藏防守的器械,精心地演习防守的方法,并且善于用火炮为最好了。?并且说:?您想使沈阳成为空城,形成合兵进攻之势,也不是不可以的。但决不能把没有训练的士兵,轻率地布防在城外,致使(军队)丧失了锐气,使城池防守单薄。?从熊廷弼接受命令到辽东,他的规划也是防守,与徐光启的想法非常吻合。只是因为朝廷没有确定的计划,议论纷纷,大臣中因为党派的意见相违背,阻止熊廷弼这样做的人很多。不久,沈阳、辽阳相继失守。徐光启请求赶快使用以前的方法,加固广宁的营寨。十一月,遵化失守,京城非常恐慌。徐光启应召到平台见皇上,说?我原来说的这件事,想不到它有的应验了。?急忙请求加高土堆的防御工事,妥善准备火器.派人拿着诏令四处奔走,招集散兵和逃亡的百姓。等到战事平息,徐光启请求朝廷把自己训练士兵、修整兵器的方略贯彻到底,但他的请求没能实施。

辛未年八月,明军兵败大凌河。徐光启上书万全的计策,说:?用兵作战采取防守的策略,应先用步兵后用骑兵,军队应当聚集而不应该分散,应当精良而不应该庞杂。’’徐光启陈述排兵布阵的方略非常详尽。但这些方略都没能实施。当时朝廷大臣间斗争苷常残酷,势同水火,徐光启保持中立,不逢迎党派的任何一方(或?不逢迎,不偏袒?),因此各党派都把他放在一边,像忘记了他似的。只有皇上了解他做学问尽已所能,用诚心做事,而不任性,特地手草.诏书让他以原来的官职兼任东阁大学士,参与朝廷军机要务。

八月,徐光启得病,请求退休,皇上没有同意,却特意派使者前来慰问他。病情加重,他叮嘱家人:?赶快献上《农政全书》,来完成我的心愿。?徐光启病逝,享年七十二岁,朝廷赠封少葆,赐谥文定。

徐光启性格宽厚仁魅。做事果断,不喜欢逢迎讨好,一生致力于有用的学问,完全拒绝各种不良的嗜好。他曾经说过:?使固家富裕,一定要依靠农业;使固家强大,一定要依靠训练有素的军队。?主要意思都是以退为进。他说:?这是先父‘勇退’(勇于退让)的遗训。?因此他在权衡各种重大政事时.没有不根据这个的。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1)借代(1分)。寄寓了六朝兴废、自然永恒的感慨(2分)。

(2)颔联写生机永恒的自然景色和生老更迭的尘世生活情景。(2分) 颈联写阴晴变幻、朦胧明丽的自然美景。(2分)

(3)对隐逸古人的缅怀仰慕之情(1分),厌倦官场、纵情山水的逍遥之念(1分),无法像范蠡那样泛舟五湖的惆怅之意(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lO.(1)箫鼓追随春社近 (2)觥筹交错 (3)匪我愆期 将子无怒 (4)一尊还酹江月 (5)官盛则近谀 (6)海纳百川 无欲则刚 评分建议:每空1分,有错即不得分。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11.(6分)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三角琴的破旧和沉默(2分),设置悬念,为下文写“我”取琴和父亲讲述琴的故事作铺垫(2分),同时营造了哀伤、凄清的氛围,奠定小说的感情基调(2分)。

语文答案第2页(共3页)

12.(5分)

小说用倒叙的手法写拉狄焦夫(1分),先写他是一个杀人犯却不凶恶,而且爱好音乐,再写他忘情歌唱、坚定护琴、放弃抵抗与哭诉,最后交代他杀人获刑背后一个凄美残酷的爱情故事(2分),这样写使小说情节曲折,有波澜,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2分)。 13.(6分)

①爱和恨的矛盾冲突。拉狄焦夫爱安娜,却因安娜没有嫁给他,爱深成仇,把她砍死在婚礼上。

②争与忍的矛盾冲突(反抗与顺从的矛盾冲突)。拉狄焦夫砍死安娜,却不上诉要求减刑;他为了三角琴怒吼要杀人,却又放弃了抵抗。 ③灵与肉的矛盾冲突(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拉狄焦夫热爱音乐,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然而他又是一个囚犯,丧失了自由。

④情与理的矛盾冲突。拉狄焦夫为人和善,本质善良,但做事容易失去理智,行为冲动、鲁莽。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得满分。 14.(6分)

①“哑了的三角琴”暗指拉狄焦夫永远闭口、不能自由歌唱的苦痛与绝望; ②“哑了的三角琴”象征拉狄焦夫因失去美好爱情,自由幸福生活理想的破灭;

③“哑了的三角琴”表达了父亲对母亲无尽的哀思和因没有践行对拉狄焦夫的诺言而深怀歉意。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得满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

15.(3分)B(林冲遭陷害并非因为他“精细过人”“聪明反被聪明误”,文中无此意。) 16.(6分)

①本文作者认为施耐庵爱护林冲的高洁品行,不让他的精神受虐受污。(2分) ②本文作者赞叹林冲的为人行事,感慨林冲的不幸命运。(2分)

③金圣叹的话既充分肯定了林冲的品行,也表达了对其成就事业但也会遭遇磨难的忧虑,总领全文,是本文作者观点的依据。(2分) 17.(6分)

林冲的悲哀:林冲品行高洁,才能出众,却进退两难,无路可择;(3分) 大宋的悲哀:大宋社会是个非正常社会,逼迫正常人泯灭人性。(3分)

七、作文(70分)

18.参照江苏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语文答案第3页(共3页)

泰州市201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附加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10分)

19.(6分)夫贤者必不肯托豪贵/与食客门下为伍/而平原君顾以其博徒卖浆而贱之/甚矣/其不能相士也/然古今若信陵君何人哉/余每读信陵君传(每处1分,共6分) 20.(2分)①孟尝君②春申君

21.(2分)以平原君的“失士”来反衬信陵君能“相士”。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我说:平原君失去的士,不只是毛遂一人,他在毛公、薛公两人的任用上,又失得更厉害了。我看他们二人劝说信陵君回去救魏,只以大义为准则引导说服他,这不是当时说士能做到的,能不说他们贤能吗?贤能的人一定不愿意托身于豪贵,和食客门人混在一起,而平原君只因为他们赌徒、卖酒的身份而看不起他们。他太不善于观察判断士人啊!然而古今像信陵君的人又有几个呢?我每次读到信陵君传,没有不多次流泪的。

二、(15分)

22.(5分)C E(C项,第二次傩送因事外出,没有来。E项,是在看了哈姆雷特精心设计的“戏中戏”——《捕鼠机》后。)

评分建议:答对一个得2分,答对两个得5分。 23.(5分)《社戏》《孔乙己》《风波》《明天》 评分建议:答对一个得1分,答对四个得5分。 24.(5分) 主要内容:诸葛亮首次北伐,大将军魏延提出由他率领五千精兵由子午谷快速到达长安城下,由诸葛亮率领大军由斜谷赶到长安支援,一举平定咸阳以西地区。(3分)

原因:一是诸葛亮认为这不是万全之计,难以成功;--是诸葛亮认为魏延“有反骨”,难以重用。(2分)

三、(15分) 25.(7分)

(1)唐代:胎质粗松,器型较小。(2分) (2)元代:构图丰满,题材丰富。(2分) (3)明代:制作精美。(1分)

(4)清代:严谨精致和随意洒脱共存。(2分) 26.(8分)

(1)研究青花瓷,可以使中国传统工艺得到继承和创新; (2)研究青花瓷,可以探究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结;

(3)研究青花瓷,可以了解中华民族独有的人文精神; 一 (4)研究青花瓷,可以探求中外文化的交流史。 评分建议:答对其中一点得2分。

语文附加题答案第1页(共1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mh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