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组织综述,产业经济学第一次

更新时间:2024-01-01 20:3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产业组织理论综述

内容提要:本文针对产业组织理论做了简要的综述。首先,从研究方法和理论演化两方面描述了产业组织理论的概况;其次,研究并分析了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流派(如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等)的观点和主张;最后介绍了产业组织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产业组织 理论演化 主要流派

一、现代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产业组织理论( 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是运用微观经济理论分析市场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行为和市场构造,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所谓的“马歇尔冲突”的难题,即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活力的冲突,因此它的研究对象就是产业组织。产业组织理论的创立是以20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张伯伦和琼〃 罗宾逊各自发表的垄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理论为标志。它的出现是与新古典的微观经济理论在解释垄断或不完全竞争问题上的失败分不开的。以完全竟争的市场作为分析前提的新古典学派认为,市场能使厂商的产量维持在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因而可实现社会资源及社会福利的最优配臵。然而,自上世纪20年代起,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生产集中程度的不断提高,许多行业转变为垄断行业。垄断的出现阻碍了资源配臵的优化过程, 降低了社会福利。为了解释传统理论与现实经济问题的冲突,张伯论和罗宾逊分别于1933年提出垄断竞争理论,试图解释由于市场结构变动导致厂商行为发生变异,并由此影响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如价格上升、产出不足、消费者剩余减少以及创新动机不足等。这种分析框架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产业组织理论演进过程中已经经历了两次高潮,第一次是具有经验主义性质的哈佛传统理论。第二次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有芝加哥学派和新制度学派、奥地利学派等,进一步探究了企业垄断、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等方面的问题,完成了对传统理论的修正和填充。目前,信息化时代的模块化生产使得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无法解释现实的经济现象,而新的经济现象的出现又促使产业组织理论的不断演进。产业组织理论已成为现代经济学最活跃的分支,在企业管理与组织策划等经济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成为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和制定经济法律法规的重要理论依据。

二、西方产业组织理论流派

1

张伯伦和罗宾逊最早使用了市场结构、厂商行为、运行绩效分析范式,简称SCP分析,奠定了哈佛学派作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主流派别最重要的理论核心。其中S 指市场结构, 即厂商之间市场关系的表现和形式,括卖者的数量、产品的差异化程度、成本结构及纵向一体化程度等;C为厂商行为,厂商在市场上为赢得更大利润和更高的市场占有率所采取的战略性行为,括制定产品价格、决定产品质量以及遏制竞争对手的策略等三个方面。P指运行绩效,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过一定的厂商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及在技术进步等方面所达到的现实状态。哈佛学派的基本逻辑结论是市场结构决定厂商行为,而市场经济通过厂商行为影响经济运行的绩效,推崇政府对垄断的积极干预, 如反托拉斯法就明令禁止有可能导向垄断市场结构的厂商行为如横向合并。

在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中,还有另外几支重要的产业组织学派。其一是芝加哥学派,其基本的理论主张是维护市场机制鼓励竞争、反对政府干预。芝加哥学派修正了哈佛学派的SCP范式,提出了只要有自由进出和技术进步足以决定市场结构,至可以实现良好的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效或行为又可以决定结构,不是相反。其二是新制度学派,该学派认为,以寡头市场为核心的抗衡力量是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取代竞争机制的另一种经济运行的调节机制,这种机制能使资本主义摆脱垄断危机,消除由于过度竞争带来的破坏性后果。第三是新奥地利学派。与主流的产业组织理论的理论基础与政策主张不同,这一学派以竞争为基本的分析前提,认为市场竞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能用传统的静态的办法来分析,同时坚决反对政府对市场竞争的任何管制与干预,等等。

三、产业组织理论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经济学界已经对产业组织问题进行过一些分析, 如对工业经济领域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与协作问题的研究, 以及对工业生产的联合化和集中化等问题所进行的研究。进入80年代后,一部分学者已开始尝试运用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范式对我国产业组织的有关问题进行剖析,夏大慰的《产业经济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介绍和分析产业组织理论、方法以及产业组织政策的教材。将体制因素包括在产业组织的研究框架内,试图建立一个包含体制因素在内的新分析范式是我国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一大特色与创新。金碚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系统, 在其编著的《产业组织学》一书中,全面考察了我国的产权制度、产业管理制度、流通体制、金融体制、外贸体制对产业组织的影响,使产业组织学的分析范式更加完善。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组织问题的研究不仅满足于对产业结构的定性研究,已经有大量研究成果运用了案例、模型检验和统计检验。其中的经典案例包括对主

2

要工业如家用电器、汽车、棉纺业等行业;服务业如金融业、航空、电信等,农产品市场如棉花、粮食等行业的分析。从模型检验的角度看,主要有产业组织模型如地区间竞争与中国国有企业民营化,对制造业的产出弹性分析等。这些研究都大大促进了产业组织理论在我国的广泛研究和应用,已经有诸如中国电信、一汽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在制定的发展规划中把产业组织理论作为重要参考因素。许多学者通过这些分析准确衡量了中国市场化的进程,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难题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展望未来,国内产业组织理论应当在研究方向上更加细化,还要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市场化进程深化对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演变规律的研究,使之能够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金碚.《产业组织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

2、李孟刚,蒋志敏.《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5. 3、李孟刚.产业安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12. 4、夏大慰.《产业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 . 5、王慧炯.《产业组织及有效竞争》[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

6、严旭阳.《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 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 (5).

7、魏娟.《劳动分工与生产效率理论评述及现实思考》[ 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8, (4). 8、邓龙安,许玖平.《模块化网络运营对竞争性市场效率的影响》[ J].中国工业经济, 2007, (8).

9、李海舰, 魏恒.《新型产业组织分析范式构建研究》[ J].中国工业经济, 2007, (7). 10、况伟大.《产业组织研究综述:垄断、竞争与规制》中国社科院,工作论文,2009.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md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