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更新时间:2024-02-01 10:4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目的:通过讲述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的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同时区分狭隘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做一个新时期坚定的、理性的爱国者。

教学重点: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做理性的爱国者

教学难点:爱国主义概念;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和怎样弘扬爱国主义?为什么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政治、文化一体化?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与弘扬民族精神;弘扬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课时安排:6学时

引入:配音频;1925年3月,身在美国纽约的著名诗人闻一多有感于时事,把被帝国主义掠走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比喻为七个与祖国母亲离散的孤儿,并写出了七块土地对祖国母亲的眷恋,澳门便是七子之首。

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从这种深切的呼唤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叫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可以体会到诗人对自己祖国的感情,这就是爱国主义。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中华民族的子孙凭借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热情,在不同的历史时代,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开发着祖国的锦绣山河,创造着祖国的灿烂文化;多少有识之士,为了捍卫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领土完整,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谱写出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诗篇。在我们神圣的960 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块热土都闪烁着这种宝贵精神。 但是,作为同学们,你们是否真正去想过,什么是爱国?人为什么要爱国?是祖国需要我们来爱,还是我们需要爱祖国?今天已经逝去的陆幼青(1963年10月生,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毕业后在上海某局职工大学任教4年。 1992年起下海,在上海宝久广告公司任职至总经理助理。1993年与朋友合作开上海青苹广告公司任总经理。之后任北京三鸣集团上海分公司任副总经理。(1994年-1997年),上海龙翔广告公司副总经理(1997年-1998年),上海浦东房地产展销中心副总经理(1998年-2000年)。 1994年,被确诊为胃癌并开刀。1997年起任上海浦东房地产展销中心副总经理直至2000年12月11日去世。《死亡日记》是陆幼青在生命最后阶段对人生进行的平静而真实的思考。在这本由其本人命名、并结集而成的书中,陆幼青以其37岁的人生,思考爱情、亲情、生活,抒写直面死亡的感受)在他给我们留下的那本《生命的留言——死亡日记》的国庆篇中向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话题,却是多年以来我们不曾认真想过的。他问我们:“人的爱国到底是为自己,还是为国家”?“我们还有一个很严重误区,那就是常常弄错了一个重要的关系:到底是祖国需要我们来爱,还是我们需要爱祖国?一个头枕世界之颠,脚踏浩瀚海洋的国中巨人他不会在乎几十亿的子民当中多一个不肖子孙的,所以,

你爱不爱国,对国是无所稀罕的,但是有没有国爱,有没有一个伟大的祖国去让你爱,对你可能就意义非常。就看看犹太人这几千年的历史吧,看看他们惶惶不可终日的奔走吧,直到今天,这种奔走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恐惧感,为什么?因为他们的祖国没有山一样的根基,能够屹立在地球之上。

在以往的爱国主义教育当中我们说的是,爱祖国、建设祖国,那口气好像是因为祖国有了我们的爱会如何,我们很少去宣扬那种因为有了一个伟大的祖国可爱,所以我们的精神是多么的愉悦,我们是多么快乐这样一个事实。”他以自己的方式谈的这个问题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深思考吗?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同学们,你们是否想过,什么是爱国?人为什么要爱国?是祖国需要我们来爱,还是我们需要爱祖国?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1、具体分析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第一,爱国主义阐述了人们对祖国深厚感情的内涵——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祖国”的热爱。祖国在汉语中的词义是祖先的国度的意思,即列祖列宗的共同生活区域。有趣的是西方对祖国的理解与东方是相通的。现代英语中的“祖国”这一名词即“motherland”或“fatherland”的字面含义就是“父母之邦”。

作为概念,祖国比起列祖列宗的共同生活区域具有更加广泛的含义,至少包含三层意思:(1)一定区域内的土地﹑山河﹑海洋等自然风貌和矿产﹑物产等自然资源所构成的国土。(2)由共同的经济生活﹑语言文化﹑社会习俗﹑历史传统等纵横交错的社会关系紧密联成一体的国民。(3)为维护社会共同体的安全﹑稳定﹑主权﹑秩序而建立起来实施阶级统治的政治机构----国家。由此可见,祖国是一个集自然环境﹑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于一体的﹑由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一定区域内的国土﹑国民和国家机器等要素构成的人类生存的社会共同体。正如列宁概括的那样,祖国就是本国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政治的﹑文化的和社会的环境”。

第二,爱国主义阐明了人们对祖国深厚感情产生的基础——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

爱国主义是基本的思想观念,是一种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祖国关系的崇高觉悟。作为一种思想观念,爱国主义指的是人们对祖国的历史、现状、国际关系以及个人与祖国的关系的一种科学的理性的认识。正确看待个人与祖国的关系。爱国主义要求人们始终坚持如下认识:一是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祖国负有责任和义务。 真正的爱国主义者为了祖国,可以抛弃自己的一切,包括荣誉、事业、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等。二是祖国的前途命运决定个人的前途命运,祖国的强弱,决定了个人的地位和尊严。1931年,我国实验胚胎学专家童第周当时在比利时留学,在坐电车时,一名比利时人公然命令他把座位让出来,说是你们中国人没有出息,没资格坐位置。正如江泽民所说:“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都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名成员。每个人的进步和发展都是同祖国的进步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每个人的利益都是同祖国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树立祖国高于一切的观念,把爱国作为自己的神圣义务。

案例:一位原为记者的中国留学生,赴法国巴黎十二大学就读,第一堂对

话课时就受到了教授的“挑战”。

教授:“作为记者,请概括一下你在中国是如何工作的。” 留学生:“概括来讲,我可以写我愿意讲的东西。”

教授精心设计了一个陷阱:“我可以知道您来自哪个中国吗?” “先生,我没听清楚您的问题。”

“我是想知道,您是来自台湾中国还是北京中国。”

霎时,全班几十双不同颜色的眼睛一齐扫向了中国留学生和一位台湾同学。中国留学生沉静地说:“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随后,那位台湾同学在教授和同学们的注视下也重复一遍说:“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

教授似乎不甘心,提出一个更大难度的问题:“我实在愿意请教,中国富强的标志是什么,这儿坐了二十几个国家的学生,我想大都有兴趣弄清楚这一点。”中国留学生站起来,一字一板地说:“最起码的一条是:任何一个离开祖国的我的同胞,再不会受到像我今日承受的这类刁难。”

教授离开了讲台走向中国留学生,一只手放到他的肩上,轻轻地说:“我丝毫没有刁难你的意思。我只是想知道,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他们自己国家的问题的。”然后他大步走到教室中央大声宣布:“我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总结:这个世界对中国的评价就是从我们自己的表现得来的。我们自尊、自强,并且深深的热爱自己的国家,才能赢得世界人民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尊重。

第三,爱国主义调节的对象——个人与祖国之间的关系。 第一个故事

发生在19世纪美国的萨克拉门托市。那里是加利福尼亚州的首都,是淘金热的中心,也是华人聚居的地方,有很多华人到那里去淘金。那里有一条大河,叫sacramentoRiver,河上有桥。一天,满清政府有位领事,是一位武官,正在过桥。他身后有两个美国农民,或者美国矿工,也在过桥。两人看着这个中国官员

穿着满清花花绿绿的官服,脑后拖着长辫子,很好玩,打赌这个中国外交官会不会游泳。于是两人一使劲,就把这位官员扔进了Sacramento河。他不会游泳,淹死了。然后,什么也没有发生,也不会发生什么,就像这件事从来不曾发生一样。那个时候,中国人并不认同中国。 第二个故事

有一位国民党将领,从大陆败退到台湾后,因为是败军之将,不被重用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他辞职去了南非,做点小生意过日子。那时南非与台湾关系密切,都自称是反共的坚强堡垒。与美国一样,那时候的南非还奉行种族隔离政策,比美国还严格。黄种人是有色人种,在公共汽车上必须坐后排座,前排的座位属于白种人。四十年前,1964年10月17日,这位先生乘公共汽车,上车后他习惯地往车后面走。司机对他说,你可以坐前排了,不用去后面了。老先生非常诧异,说:我是中国人。司机说,我知道,我看出来了。老先生说,那,我不就应该坐在后面?司机说,难道你没看今天的报纸?昨天中国爆炸了原子弹。能造出原子弹的民族当然是优等民族。从今天起,中国人都可以坐前排座。老先生一下子就愣住了。过了一会儿,他泪流满面地说,这车我不坐了,我下车走路。红色中国为他挣来了前排座,挣来了一个民族整体的尊严,却永远断绝了他跟着蒋介石反攻回到大陆的希望,也就永远断绝了他回归故乡的希望?至少在那个时候他是这样理解的。

40多年前,纽约的华人区有这样一个中餐馆,尽管利润微薄,老板还是要求所有服务人员都要向餐馆的客人卑躬屈膝地下跪服务。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他们似乎麻木了,甚至习惯了。然而有这么一天,餐馆老板却泪流满面地告诉他的职员,从今天起,我们再也不需要给别人跪着了!

历史定格在这样的一个瞬间—— 1964年10月16日——这是整个地球上的中国人应该永远铭记的日子。这是中华民族再也无须向强权跪拜的日子,这是全世界都在为中国人震撼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在世界的东方,在亚洲大陆的中部,在古老的罗布泊,一团巨大的蘑菇云承载着一个民族一百年不曾死亡的信念在一声巨响中轰然升起,只是那样一个瞬间,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都要为这团神圣的蘑菇云而改变!

就在这一天,法国总理蓬皮杜在他的日记中写道:这个日子终于来了。现在是人们讨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时刻了。因为,按照西方列强数百年的殖民主义历史培养出的强盗逻辑,这个世界是根据实力划分的。如果说朝鲜战争使列强真正意识到人民中国的必然崛起;那么正是那一团蘑菇云的升起令整个世界为之震惊地看到了:一个饱受磨难,历尽坎坷的伟大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踏入了世界强国的行列。

第四,爱国主义的实质——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爱国主义是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是一种政治原则、道德规范和人生价值准则:

首先,爱国主义是一种道德规范。世界各国的人民都以是否热爱自己的祖国,能否为祖国贡献力量作为尺度,来评价一个人、集团、政党、阶级的言行。把爱国、报国、兴国、强国、救国视为高尚的美德,把卖国(求荣)、(丧权)辱国、祸国(殃民)乱国、叛国等视为不道德的丑恶行为。爱国的英雄,成为人们世代颂扬的对象,而卖国的汉奸,则是人们千古唾骂的罪人。爱国主义体现的是一种情感、信念,是反映个人与祖国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属于道德范畴。为什么一个国家的人民那么爱自己的国家?这是因为民族、国家的屈辱,会象雾一般落下来,无可取舍,你非承受不可(就算你入了外国籍,认同某国,仍然是“某国华人”)。同理,民族、国家的荣耀,也无可取舍,它会象太阳一样,你非被照射到不可。当社会舆论和风俗习惯赞扬某种爱国之举,人们内心就会引起强烈的共

鸣,学习效仿这种行为,做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直到做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英勇壮举。人们自觉用爱国主义思想指导自己的言行,这本身就是一种善的行为,具有了道德的意义。爱国主义的道德规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因此它能够深入到人们的内心,同人们的感情、信念汇合起来,形成传统习惯的社会风尚,又同每个民族的民族心理结合在一起,从而使爱国主义道德规范具有稳定性、广泛性。

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对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产生强烈的影响。它决定着人们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态度,胸怀爱国主义情感的人,对于有利于祖国、民族和人民的事情,对于自己祖国取得的每一个进步和胜利,无不感到愉快、欣喜和鼓舞,无不为之自豪,而对有害于祖国、民族和人民的事情,对于祖国利益受到的每一个损害,无不感到嫌恶、愤怒、憎恨甚至痛心疾首。

案例1:台大教授颜元叔在《向建设中国的亿万同胞致敬》一文中开宗明义地说:“在中国,为中国的独立,为中国的近代史,为中国当前挣扎、奋斗与成就,我流不完的悲痛泪,流不完的兴奋泪,信不信,我为亚运183 块金牌,情不自禁的流泪——别无它因,只因为我们中国太需要成就,太需要出人头地的成就!??而40 年来的中国,虽说走了一些弯路,但是除非是汉奸、洋奴,鲜廉寡耻的‘烂香蕉’,才会说40 年大陆还在原地踏步,甚至倒退。”

案例2:我国原子弹事业奠基人之一彭桓武教授,在归国之际,答友人说“回家是不需要理的,不回国倒需要理。”

其次,爱国主义是一项政治原则。所谓政治原则,就是关系到国家利益的根本问题。当然,不同性质的国家有不同性质的政治原则。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来,热爱祖国,就是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是坚持正确的政治原则的重要体现;不爱国,甚至出卖祖国,那无疑是同国家的根本利益不相容的,是背离了正确的政治原则。我国宪法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又如,宪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公民有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这些法律规定,表明热爱祖国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履行的政治责任和法律义务。

最后, 爱国主义是一种法律规范。我国西周的刑法中就有关于邦谍罪的规

定。这主要是指通过法律的形式把个人和国家的关系固定下来,作为个人对国家应尽的义务。宪法的第二章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这些规定的执行是强制性的,对任何一个公民来说,都必须无条件地坚决遵守。与此同时,我国对个人危害祖国的行为,在法律上也有许多明确规定。 “勾结外国,阴谋危害祖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权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阴谋颠覆政府、分裂国家的,处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投敌叛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或率众投敌叛变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这些规定清楚地告诉我们,任何人都不得危害祖国,谁要是干出危害祖国的坏事,就一定要受到人民的惩罚。

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祖国是一个集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于一体的综合概念,至少包含三个要素:一是自然要素——国土;二是社会要素——人民或国民;三是政治要素——国家。爱故土、爱人民、爱国家是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祖国的河山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至高至尊的地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祖国的山山水水滋养哺育着她的子子孙孙。“禾苗离土即死,国家无土难存”,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只是自然风光,而且是主权、财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本载体。因此,每一个爱国者都会把“保我国土”、“爱我家乡”、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作为自己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反映的就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民族利益是整体的利益、长远的利益,这种利益高于民族内部之间的局部的、暂时的利益。爱自己的同胞与爱人民是一致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的意志决

定着祖国的命运和前途。对人民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的忠诚程度的试金石。爱自己的骨肉同胞,最主要的是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紧紧地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广义的文化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或许会背井离乡,或许会彼此隔绝,但对祖国灿烂文化和历史传统的认同总会把人们的心连在一起。爱民族的灿烂文化就应该认真学习和真正了解祖国的历史,深入理解祖国优良的历史传统。一个真诚的爱国者,必定是一个尊重和热爱祖国灿烂文化和历史传统的人。

辜鸿铭,人名,名汤生,是中国近现代为数稀少的一位博学汉学中国传统的同时,又精通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学者,号称“清末怪杰”。他精通英文、法文、德文、拉丁文、希腊文、马来文等9种语言,通晓文学、儒学、法学、工学与土木等文、理各科。创造性地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义》)等书,向西方人倡扬东方的文化和精神,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西方形成了“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的说法。

他作为东方文化的捍卫者,辜鸿铭的声誉也逐渐显赫起来。辜鸿铭在北京大学讲课时对学生们公开说:“我们为什么要学英文诗呢?那是因为要你们学好英文后,把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柔敦厚的诗教,去晓喻那些

蛮夷之邦。”

辜谈中国人的精神:中国人的精神第一个就是绅士性(gentle),绅士性并不是天性软弱,也不是脆弱屈服,而是没有强硬、苛刻、粗鲁和暴力。真正的中国人可能是粗卑的,但粗卑之中并没有粗野;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丑陋的,但他的丑陋却并不可怕;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庸俗的,但庸俗之中并没有侵略性;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愚蠢昧的,但愚昧之中却并没有荒唐;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狡黠的,但在他的狡黠之中却并没有邪恶。”从这一系列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人确实有很多缺点,但这些缺点中却又透露出几分可爱。

民国建立后,他在北大讲授英国文学,用偏激的行为方式--留辫子,穿旧服,为纳妾和缠足进行头头是道的辩解,来对抗整个社会弃绝中华传统的畸形走向。因此他在自己的国家被同胞和学生认为是怪人,但他任然要回到中国,因为,他确实感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一次,一个德语老师在课堂上大声的训斥中国的学生,其中许多侮辱性的话,辜在门外听见了,只见他辫子一甩,然后用非常标准的德语大声评论德意志民族的劣根性,说得相当透彻,使得那位德语老师半天也不说话,因为无话可说。

这个例子说明,中国有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中也存在不好的一面,而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真的能够认同于自身吗?能够像辜先生一样在世界面前堂堂正正的维护中国的自尊吗?我们可以批判我们自己文化中不好的一面,但在世人面前,在面对世界的时候,我们能做的就是自豪的维护。就像对自己的母亲,她可能有很多的不足,你甚至会烦她的很多行为,但你却只能包容她,你还是一样的爱着她,因为她就是你的母亲,这是没有

办法改变的。爱国也是同样的一种情感。这就像根叔说的:“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

(4)爱自己的国家

爱祖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祖国的大好河山,自己的骨肉同胞,民族的灿烂文化,是同具体的国家相联系的。我们每个人的发展都是同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爱祖国就要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就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贡献力量。

以色列在一千多年间他们曾丧失了自己的祖国。在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以色列人把蜂蜜涂在那些传统的书籍上,让那些还不识字的孩子们去舔,告诉孩子们自己民族的文化是甜的,民族的传统是甜的。这是一个坚忍不拔的民族。见贤思齐,值得我们参照反思。

(二)大学生为什么要爱国

讨论:是祖国需要我们来爱,还是我们需要爱祖国?

已故作家陆幼青说,“……有没有一个伟大的祖国去让你爱,对你可能就意义非常。就看看犹太人这几千年的历史吧,看看他们惶惶不可终日的奔走吧,直到今天,这种奔走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恐惧感,为什么?因为他们的祖国没有山一样的根基,能够屹立在地球之上。”

爱国之所以成为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或义务,是因为我们的身心血肉、成长发展,离不开祖国母亲。履行爱国的责任或义务,是对祖国母亲的报答。

1.爱祖国人才有归属感,才能幸福。

归属感就是感觉你自己属于某一个特定的组织、地域和群体。一个人如果在一个群体中感觉和谐、舒心、自在,自身能量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就是找到了归属感。家是我们最基本的归属需要。因为家人给予你最无私的爱。因为你的成功有家人与你分享,你的痛苦、失败有家人与你分担。人不能没有家人、不能没有亲情。在学校你属于某一个班级,在社会你属于某一个集体。你感觉到你自己属

于这个集体,它的存在与你息息相关。这样你就有归属感;否则,你就没有归属感。于一个公民来说,你也属于某一个国家。如果一个人没有祖国,那就只能像无根的浮萍一样,飘荡流浪……。又到哪里去寻找安全和舒心?因此,作为一个人,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需要有个祖国来让我们爱。这样,我们炽热的情感才有抒发之地,我们渊博的才学才有用武之地。

2.爱祖国是忠孝应有之义

人与国家也是一种天然的血缘关系。我们在这个国家里出生、成长,国家给了我们特定的种族遗传、生活基础、社会关系、价值观念、文化修养。我们的身躯、我们的精神是国家塑造的。国家民族的的个性已经深深地融化在你的血液里。国家的名誉、利益和我们的名誉、利益紧紧地连在一起。于是我们与祖国就既有了情感上的依存,又有了利益上的一致。这是我们爱国的天然的、血缘上的理由。人必须爱父母这叫孝;人又必须爱祖国这叫忠。忠孝二字是人类的基本道德,是人类对自己的母体——父母和祖国的回报,是天然的法则,属天理良心一级的最高的又是最起码的道德标准。

美国人也讲爱国主义。美国人崇尚肯尼迪的一句名言:“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先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他们富有很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总是自恃“我作为一个美国人是幸福的,是值得骄傲的”。他们不仅一贯对国民、包括对儿童灌输这种思想,还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强化。就拿国旗来说,每逢节日、庆典或集会,家家户户,包括汽车上都挂着国旗。2001年“9·11”事件后,国旗的销售量大幅度地增加。他们在很多产品,包括开心果、杏仁等小商品包装上都印有美国国旗的标志,连儿童的电子游戏,都有组合国旗的类似项目。爱祖国是每一个民族的共同的感情。(加入美国9.11纪念日图片)

(三)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爱国主义,总是具有不同的内涵。爱国主义的丰富性和生命力,正是通过它的历史性和具体性来表现的。

1、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各有不同

的具体内容。

例如,日寇入侵我国,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即使是一些占山为王的土匪,面对民族危亡,也参加打鬼子的战斗,“把鬼子赶出中国去”成为全民族的共同呼声。人的一生难免会犯一些错误,做一些错事,但唯独有一件是绝对不能干的,那就是卖国。犯错误可以改正,别人可以谅解甚至原谅你,但卖国永远得不到人民的谅解,将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如汪精卫。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为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把黑暗的旧中国改造成光明的新中国。

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献身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爱国主义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

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国家消亡后,爱国主义就会失去存在的条件和意义。 2、在阶级社会中,爱国主义具有阶级性。不同的阶级对待祖国的感情,既有一致的方面,也有差异的方面,甚至有对立的方面,这是阶级性的反映。

我们今天讲的爱国就是爱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今天,对于我们每一个平凡的公民来说,躬身劳作于自己的岗位,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是爱国的直接体现。爱国就是农民播种好每一分土地;爱国就是工人坚守自己的岗位,生产出合格的产品;爱国就是海关人员不让走私物品流进国内,冲击我们民族工业;爱国就是公务人员当好人民的公仆,绝不营私舞弊 ……。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中华民族历史上许许多多爱国志士,他们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生死不移的爱国之行,感人肺腑,流播四海,代代传颂。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以天下为己任,无论身居何位,都要心忧天下,关心国家的命运和民生的

苦乐,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把爱国的思想付诸实际的行动。

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人心所向,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4.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自由,但决不容忍外来的侵略和压迫。面对外来侵略,各族人民总是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奋起反抗。表现出同敌人血战到底,誓死不当亡国奴的英雄气概。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全体中华儿女,都应该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成员而感到无比自豪,都应该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都应该以自己的努力为中华民族发展史续写新的光辉篇章。

概括地说,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被元军俘虏后,拒不投降,慷慨就义,时年仅四十七岁,浩气丹心,永存史册。

链接案例:视频: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孙必干

2004年度人物评委会颁奖辞:他于花甲之年临危受命,远离故土只为续写使命传奇。为了达成和平,他游刃于战火之间,为了挽救生命,他斡旋在死亡边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2004年,这个老人不知疲倦的奔走,前方,是他必赴的使命;身后,是让他骄傲的祖国。

当一个人的精神真正为爱国主义精神所武装,就会具有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这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致力于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建立最广泛的爱国战线,集中整个民族的智慧来谋求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

(二)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链接案例: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我的中国心

国民党败退台湾造成两岸至今半个多世纪的分离,其间台湾人士对乡土的苦恋,在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诗中有强烈的表现。1962年元旦,国民党元老、爱国诗人于右任回顾半个世纪前的往事,不禁黯然神伤,加上身患疾病,自知在世之日不久,遂在日记中写下了对身后事的意见:“我百年以后,愿葬于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可以时时望大陆,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几天以后又写下了《望大陆》这首传诵海内外、使人怅然涕下的悲歌:

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苦。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 天之上,国有殇!

两年以后,于老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三)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爱国是无条件的。用智慧和勤劳,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这是当代爱国情操最重要的表现。

“人心齐,泰山移”。新的世纪,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华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重要保障,就是要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港澳台以及广大海外侨胞,激发起爱我中华、建我中华、强我中华的爱国热情。

(四)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伟大的人生目标往往产生于对祖国深沉的爱。一个人对祖国爱得越深,历史责任感就越强烈,人生目标就越明确,人生信念就越坚定。古往今来,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无一不是忠诚的爱国者。他们之所以能做出一番事业,使自己的人生有价值、有意义,根本原因在于对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有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讨论:爱国与大学生成才的关系是怎样的?

什么是人才?人才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国家对人才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和要求,在我国人才一向强调德、才、识、学四个基本要素。古人曾说:“君子之为学也,将以成身而备天下国家之用也”。人才的标准就是德才兼备。作为德的要求,首要的就是要有热爱祖国的道德品质。前述爱国主义是基本道德要求。不仅如此,热爱祖国也是共同的道德准则和人才素质要求。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为增长智慧走进来,为更好地为祖国和同胞服务走出去”。古今中外,所有的学校都是为培养能为祖国服务的人才而设立的。从实践来看,大凡作出一番成就的杰出人才,都是忠诚的爱国者。所以说,大学生要成长为有用之才,必须强调首先做一个坚定的爱国者。

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既承接着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着鲜活的时代精神,内涵更加丰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问题探索:有人认为,“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要点: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以后,爱国主义就与社会主义密不可分。因此,把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有机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本质要求。

首先,社会主义为爱国主义提供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近代中国,无数次以拯救中华为主题的爱国运动,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从实业救国科学救国到试图向西方学习走资本主义道路,都以失败而告终。其原因就在于这些行动缺乏正确的政治方向,只有把爱国主义引入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爱国主义所追求的富国强民的理想才得以实现。但是我们不会忘记,中国是以怎样的境况迈入20世纪的?当1900年元旦来临的时候,北京的大街小巷布满了八国联军,而他们并不是来拜年的;毛泽东同志最清楚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的惨痛史,1963年曾经写道,我国从19世纪40年代起,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共计105年时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国家都侵略过我国,都打过我们,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才结束了国家一盘散沙,四分五裂,任人宰割的局面,才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正是由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才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

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使我们在严峻复杂的国际斗争中砥柱中流,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所以说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基本内容、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两者都把维护国家的独立、统一和强盛作为自己的基本内容和根本目标;

其次,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它总是同国家的具体国家制度联系在一起。邓小平指出:“在今天,我们讲爱国就是要爱社会主义祖国”。对于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不能反对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至于对每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应当有更高的要求。

其三,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已成为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之中。爱国主义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和充分的群众基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爱国主义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有力的政治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爱国主义精神,而爱国主义只有融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因此,新时期爱国主义的要求,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对每一个我国公民来讲,爱国主义就必须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领导,这是根本立场和态度;(2)对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来讲,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拥护祖国统一,不损害社会主义祖国的利益,这是根本立场和态度;(3)对每一个中华儿女来讲,不管生活在祖国大陆还是在海外,拥护祖国统一是共同的要求。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应当具有的民族气节。

可是,有人把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诬蔑为“狂热的民族主义”、“狭隘的民族主

义”,将中国人说成是一群暴民。把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统一说成是“爱国主义的异化”,断言“如果没有近代西方殖民征服人类,特别是东方民族所有优秀的自然才能将永远沉睡,得不到发展”,“殖民化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化进程”,等等。如此攻击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美化殖民主义,反映了他们背叛中华民族利益、依附国际垄断资产阶级的立场。这是我们必须坚决予以反对的。

刚才所说的“狂热的民族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都是非理性的民族主义。 非理性的民族主义主要有以下四种:

1、大民族主义(民族沙文主义)。自视本民族优于其他民族,对其他民族歧视、压迫。

如法西斯主义。

2、狭隘民族主义。孤立、保守、排外。

如武汉大学校园中种了樱花树没有人主张要砍掉。

3、民族极端主义。与相关民族视同水火,斗争、恐怖活动。 如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矛盾。

4、民族分裂主义。从多民族国家中把自己分离出来,建立自己的国家。 如苏联、南斯拉夫的解体。

我们所提倡的爱国主义,绝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是对自己民族的一种盲目的肯定、有强烈排他性的情感和心理,在一定条件下会成为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工具。而我国当代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的统一,使爱国主义传统得到升华,适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反映时代发展的趋向,这是狭隘民族主义根本不可比拟的。

比如:斯大林、希特勒,三本五十六无一不是爱国者,但是这些抱着为国家为民族肝脑涂地的人,往往留给历史和民众的,却是无尽的劫难和百年都难以消除的恶果。这些人,要么觉得自己是上帝派来的宪兵,要么觉得自己是\阶级先锋队\、民族精英,为了建设\理想国\,殚精竭虑,日理万机。

(二)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维护祖国统一、反对祖国分裂是中华儿女爱国情怀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及民族感情的认同。只要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就能够求维护祖国统一之同、存意识形态之异。

二、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着重讲授) (一)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为了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获得更多更好的机遇和条件,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但是,在今天和未来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国家是民族整体利益代表者的地位不会改变。 1.经济全球化对爱国主义教育带来的挑战

(1)全球化直接威胁各民族国家的经济安全,同时也弱化了国民的国家安全意识。

(2)全球化对各民族国家的主权会有所削弱。

(3)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在对各民族国家进行文化渗透。 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

(1)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整体利益的代表者。 第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 第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民族国家仍然是国际社会最强大的行为主体。 第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然是促进经济全球化正常发展最具实力的制约力量。

(2)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非经济利益一体化,各民族国家仍然有自己的经济利益,仍需保护民族工业和品牌,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经济全球化难以导致政治一体化,爱国主义仍是当代维系民族国家政治合法性的重要保障。在全球化条件下,

一方面,西方强势国家倚仗其经济实力推行强权政治,企图动摇他们作为民族国家主权象征的政府权威。

另一方面,面对国人的政治淡漠和对政府信心的丧失,如何以一种思想或理论来汇聚人心、重建政治合法性,成为中国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能发挥这种作用的,只有爱国主义。

◆经济全球化难以导致文化一体化。文化的民族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文化的发展需弘扬爱国主义。

(3)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全球化条件下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处理。

既要热爱自己的国家,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既不盲目排外,又不盲目崇洋,以塑造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的良好形象。 3.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如何弘扬爱国主义? (1)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加速提高中国的综合实力 (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积极应对挑战和风险

(3)以全球视野和开放意识来建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体系

思考:某些发达国家的政要和学者大肆宣称“民族国家的时代已经过去”。爱国主义过时了吗?

不能笼统说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民族国家的时代就完全过去了。发达国家之所以对超越民族国家界限感兴趣,是因为这一界限对它们的跨国公司来说,更像资本积累的消极界限,除非它们面临更强大的发达国家的欺压。至于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对民族国家界限不能忘情,乃是因为这一界限是它们发展的有力屏障和积极推动者。因为一个具有坚定的民族国家意识,独立自主地推动经济发展的

强势政府是第三世界国家摆脱依附地位的先决条件。既然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要占到全世界人口的4/5,并且它们迟早都要走上现代化的道路,都要借助民族国家充当其发展的有力屏障,那么,西方学者预言“民族国家时代已经过去”的论断,未免言之过早。

当前世界经济结构在某些环节上,存在着全球化对民族国家传统思维和行为模式的冲击。但在更多环节上,甚至可以说在总体上,怡然是民族国家的观念和意识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模式。这是因为国家之间的利益差异和队里并没有因为全球化而消失。且不说美国的霸权主义日益激发,加深着伊拉克,古巴和南联盟等发展中国家的领导者和人民的民族国家意识,就是在发达国家内部,美国与欧洲联盟各国之间的种种利益差异与矛盾,也时刻刺激着欧洲国家人民对美国的不满情绪,从而不时发出“经济爱国主义”的呼声。

目前我们所处的时代仍是全球化趋势与民族国家爱观念并存的时代。只要民主国家的界限和利益依旧存在,那么对民族国家的观念和意识以及立足于其上的伦理价值取向—爱国主义就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说,作为工业发达国家的法国尚且提倡“经济爱国主义”我们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面对强手如林的险恶国际环境,就更不能不讲爱国主义了。

附录:首先,经济爱国主义都是国家的政治计策,与经济不能说毫无关系,但是基本上关系不大,这在西方世界中都是公认的。韩国为什么能够迅速成长?日本为什么能够迅速发展?不知道的大家怎么认为,据我看来如果没有经济爱国主义,这两个邻居很可能像现在的南美某国一样。

我国的经济形式还不允许我们把自己当成上帝那样无偏袒的来看待所有交易,我们不该在这时候当经济的道德卫士,那样做无非是作给人看的,有什么用呢?说句不好听的那叫愚蠢。自己家里的东西多的卖不出去还鼓励家里人掏钱买别人的产品,这是什么逻辑?淘空自己富了别人么?

如果有人说这是站在更高的全人类的角度看待问题,那么好,中国占世界人

口的1/5,如果说要提高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经济爱国主义”,正所谓: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我们是最应该推崇经济爱国主义理论的国家,因中国就是世界,不说别的单从人口数字上看没人能否认这一点。

一个国家的经济主要靠三方面推动,出口、投资和国内消费,在出口和投资都难以获得长足进步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考虑国内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我们是以国家为一个单位,那么国家的收入大多是从税收得来,税收则从企业的盈利得来。哪家跨国公司也不会傻到把利润大头放在中国国内,而是以各种方法将利润外移,贡献了自己国家的税收。所以增加本国企业利润就会成就国家税收增长。当国家提倡购买国货的时候,我们自己的企业自然会获得更多的收入,那么相应的利润也会提高,国家的税收也会随之提高。这一点韩国日本都知道,怎么就中国不知道呢?如果有1/10的国人在购买商品的时候选择相对国产化比较高的产品,那么对中国经济的增长绝对会有很大的帮助。

现在很多人崇拜西方的经济学理论,当然其中有很多确为现世的真理值得推崇,但是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某些观点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因为中国向来就不是某个国家,而只能是用中国来定义她,因为她庞大的规模,因为她的特殊文化背景。我们不能简单的拿来了之,而更应该是拿来+改良,这样才能适合我们这个特殊的国体,适合我们这个特殊的经济体。

“经济爱国主义”并非新名词,每当经济不景气或有外国公司企图吞并本国重要企业时,法国政府便挥动“经济爱国主义”的大旗,动用国家力量保护这些企业不倒闭或不被外资收购。但法国舆论认为,上述案例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里,经济保护主义的做法已越来越难以奏效。

资料: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

所谓“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消除和化解潜在风险,抗拒外来冲击,以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确保国家主权不受分割的一种经济状态。”在一国国家安全战略中,经济安全应居于核心和基础地位。

中国经济安全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这是因为,经济安全与对外开放程度成正比,与市场经济发展程度成正比,与贸易、投资的对外依存程度成正比。所以,经济安全问题是中国不能不重视的战略问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成长中的大国来说,经济安全问题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紧迫性。

就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来说,我们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这是因为我们尚没有全方位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尤其是资本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在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之所以避免了重大冲击,除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得力外,资本与金融市场的防范功能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粮食、石油、钢铁、水资源和稀有金属等关键性资源的供给,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民族冲突甚至战争的起因。譬如,矿产资源相对不足和保证程度的不断下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进入21世纪,我国的矿产资源形势依然将十分严峻。在我国已探明的45种重要矿产中,到2010年可以满足需求的只有21种,到2020年则仅剩6种。除煤之外,大多数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大宗矿产,均不能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世界矿产资源供需形势总体上供大于求,但矿产资源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因而,保证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战略物资与能源供应,已成为我国经济安全中关键性课题。

经济全球化目前对我国经济安全方面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某些既有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与规则导致我国与发达国家经贸往来的不平等;二是与发达国家在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造成我国在竞争中的不利地位;三是面临国际范围的人才流动趋势,我国优秀人才大量流失的局面难以遏止;四是面临跨国公司全球扩张战略的严峻挑战。

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必然面临行业风险问题、国有企业风险问题、市场开放成首都文体等。事实上,在加入WTO以后,我国已经有一些行业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其中,汽车制造业、化学医药、石油加工及石油化工制造业受冲击最大。此外,我国还将遇到诸如政策法规及监管不力问题、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缓问题等危及社会稳定的严峻问题。

保障经济安全的任务之艰巨性,是与一个国家的开放度成正比的。这也是开放型国家应当始终加以关注的问题。总之,鉴于目前整个世界正处于深刻的历史变动之中,各种矛盾和斗争错综复杂,压力和挑战无所不在,必须强调经济安全问题。充分考虑到各种现实情况,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方面,我们要学会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在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良好机遇和有利条件的同时,对我国的经济安全乃至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军事安全等也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科技甚至军事等方面的优势,竭力输出他们的政治观、价值观、文化观和生活方式,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把发展中国家纳入西方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环顾全球,从美国意欲领导世界到欧盟分庭抗礼,从星球大战到导弹防御体系,从“9·11”事件到阿富汗战争,从巴以冲突到朝核危机,从“SARS”病毒到“禽流感”疫情,从油价上涨到天然气之争,从金融风暴到华尔街股市,……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交织、相会影响,新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维护本国、本民族的利益。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以积极而理性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促进国家更快更好地发展。要正确处理热爱祖国与关爱世界、为祖国服务与尽国际义务、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的情况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其主要依据有两点: 1、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的情况下,国家仍然是本民族整体利益的最

具权威的代表者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的情况下,民族国家的形式并没有过时。我们所处的时代仍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与民族国家并存的时代。只要国家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只有继续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才能使每个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世界获得共同发展。在今天的世界,哪个民族削弱了国家的地位和能力,哪个民族就将面临毁灭性的生存危机。这已被当代世界历史所证明。国家是维护本民族权益、抗衡大国控制和掠夺的最具实力的权威力量。这种抗衡大国控制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权威力量,是任何其他组织所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的。

2、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的情况下,国外敌对势力妄图西化和分化我国的战略并未改变

这告诉我们,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的情况下,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为世界和平、正义与发展做出贡献,我们必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努力使中国强大起来。为此,必须加速提高中国的国力;必须积极应对挑战和风险;必须坚决反对政治、文化一体化;要以宽广的眼界看待世界。

(二)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在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的问题上,需要着重树立这样一些观念。

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无论你是生活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无论你的政治立场和宗教信仰如何,也无论你在何种所有制企业中工作,作为中华儿女,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来报效祖国。应当说,经济全球化趋势为个人报效祖国消除了许多障碍或阻隔,开辟了更多的渠道和更大的空间。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理应为全人类服务。无论是自然科学家还是社会科学家与祖国都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和情感。科学的无国界性,无损于科学家与自己的祖国命运攸关的亲

缘联系;科学的无国界性,不等于科学运用的无国界性。钱学森是功勋卓越的科学家,又是心系祖国母亲的赤子。新中国成立后,他抛弃国外优越的生活与工作条件,历尽千难万险,回归祖国的怀抱,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钱学森被评为“两弹一星”的功臣,受到国家的表彰。在荣誉面前,他是这样说的:“说是表彰我对中国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论方面所做的一切工作。我想这里面‘中国’两个字是最重要的。”1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集中体现为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都对国家的繁荣富强担负着重大的责任。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一些人极力鼓吹政治一体化和文化一体化。这是别有用心的。各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应由本国人民自主选择。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能以一个或几个国家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为蓝图来描绘世界的色彩。用一种文化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来衡量多样性的世界,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不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一个国家要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发展机遇,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就必须坚决维护自己的主权和尊严,按照自己的国情来选择自己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同时还要充分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

链接案例:我只有一个中国

1995年7月12日,第26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赛颁奖仪式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市举行。中国少女毛蔚的名字传遍了堪培拉,她以总分90分的高分荣获了一等奖第二名,成为国际物理奥林匹克赛开赛26届以来的第一位获得金牌的女生。人们济济一堂,以一睹这位中国少女的风采,然而,颁奖台上却没有中国学生。五名获奖学生集体退场,以此抗议颁奖大会上悬挂台湾当局的所谓国旗。

讨论:如何评价毛蔚等五名中国学生集体退出颁奖现场的做法?

点评:事后,毛蔚这样对记者说:“中国学生当然知道祖国高于一切,我不要太多的光环,我只是普通的千千万万个中国少女的一分子,我一直认为我很平常,当然,当时我们集体退场,确实有一种不同寻常的悲壮感,英雄感。我们抗议在颁奖仪式上出现台湾当局的所谓国旗,我们没有参加颁奖仪式,当然是很遗憾的

事情,人生这样的机会也许永远不会再来。并且当时我们都认为奖牌和证书都拿不到手了。可我们在心里喊的另一句话是:我们绝不在分裂祖国的旗帜下去接受个人的荣誉,失去祖国的尊严。我第一次这么强烈意识到,作为一个中国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思考:如何看待和分析大学生中的出国现象? 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所谓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民族精神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共同价值基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政治原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动力源泉。爱国不是只体现在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中,不是只体现在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中,也不是只体现在革命战争年代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感人事迹中,更重要的是,爱国主义的精神始终贯穿在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当中,与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我国民族精神的其他内容才有赖以依附的坚固基石,从而不至流于空泛。

2、团结统一。是爱国主义的直接体现,也是当代中国人、中华各民族儿女的共同心愿。由于历史的原因,今天的中国仍然有着完成国家统一大业的重任。

3、爱好和平。这不仅表现在中华民族各兄弟民族之间以和为贵、携手共进等方面,而且表现在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休戚与共上。

4、勤劳勇敢。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道德精神。《左传》曰: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的重要精神动力。

5、自强不息。具体体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刚毅品质,体现为“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为“因时而变”、“因时而制”、“与时偕行”、“与日俱新”等与时俱进的精神。

(二)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更要大力弘扬和培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新的水平。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是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在现当代历史中震撼人心的新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富于时代精神的新内涵,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倍加珍惜。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反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需要,反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阶段的火热生活为源泉,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道德,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和道德,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不断丰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使民族精神得到大力弘扬和培育。

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什么是时代精神?

我们所强调的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思考1:为什么弘扬爱国主义必须弘扬时代精神?

(1)爱国主义是时代精神的历史基础,时代精神是爱国主义的当代发展。爱国主义为时代精神提供了基础和源泉,而时代精神则通过解决时代性课题推动历史前进,并发展爱国主义传统。解决时代课题要靠时代精神。

(2)爱国主义是时代精神的本质,时代精神是爱国主义的具体化。爱国主义具体表现为不同历史条件下的时代精神。今天,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爱国主义只有通过弘扬时代精神才能实现。

思考2: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两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要把弘扬时代精神与弘扬民族精神有机统一起来,既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一)时代精神的内涵

1、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时代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得、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的核心就是改革创新。

所谓改革创新不是简单地改变现状,而是解放思想、破旧立新、兴利除弊、与时俱进地不间断地改造客观世界和超越主观世界的过程。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能够发挥引领中华民族不断超越、走向未来的巨大作用。

2、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要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通过改革不断完善自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辉煌成就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进的成功之路。只有通过改革创新,才能解决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不坚持改

革创新,不仅不能取得新的成就,而且已经取得了的成就也难以保持,更谈不上继续推进我们的事业。

3、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国际学术界把这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此外,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

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4、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经验、深入分析中国发展阶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一战略思想,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目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不断推进改革创新。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推进社会建设需要改革创新。加强社会建设,必然要求对社会事业、社会体制机制、社会结构以及社会

管理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创新,这样才能寻求到有效治理现代社会的机制、结构和管理方式,才能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冲突与合作、变化与稳定的相互关系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办法。当前,应积极推动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改革创新。只有通过改革创新才能够建立起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长效机制,形成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和机制,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的基本要求:

1、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1)大力推进理论创新。通过理论创新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2)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制度创新是其他一切创新的重要保障。

(3)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有效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特别是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

(4)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我国的文化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

人才是第一资源,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都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基础。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就要努力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营造良好的

社会氛围。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和舆论环境。鼓励社会通过良好的竞争机制来选拔人才,在事业中凝聚人才,在生活中关心人才,推动我国优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有一个质的飞跃,把人才强国的战略落到实处。

(5)努力塑造创新型人格。大学生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努力打好创新的思想根底和知识功底,培养创造性的心理、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锻炼和培养创造性能力,努力塑造创新型人格,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

2、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一大瓶颈就是模仿能力有余,而创新能力不足。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弘扬改革创新精神,都在向当代大学生传递一个重要信息: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一个人要成才,要对社会做出重大贡献,必须立足于改革创新,树立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学生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要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紧密结合起来。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从广阔的社会实践舞台中提炼研究题目,在了解社会的基础上提出真知灼见。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最重要的是要始终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中,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坚持从推动国家发展和创造人民幸福生活的需要出发,不断在为祖国和人民的奉献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课堂活动:找差距——评价自己爱国情操的状况

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

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内核,行为是体现。

爱国情感是人们对祖国的一种直接感受和情绪体验。 爱国思想是人们对祖国的理性认识。

爱国行为是指人们身体力行、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

只有做到爱国的情感、思想、行为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者。爱国主义不仅代表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更体现为现实的义务和责任,要做到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增强国防观念,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脚踏实地,做忠诚的爱国者。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为什么做忠诚的爱国者首先要自觉地维护国家利益?什么是国家利益? 八十年代末,邓小平就提出:“必须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处理国家关系不”要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划线,而是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处理问题。”江泽民曾指出,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关注和维护国家的发展利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调,要从政治高度和国家利益全局思考和处理问题。

所谓国家利益,就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综合。国家利益的内涵十分丰富,国家安全是国家利益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要求和保障。国家利益表现为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独立发展的不可侵犯性,对本国资源的充分利用,平等参与国际事务,对外交往和合作,等等。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中的最高准则。国家利益具有一定次序性,其中国家安全是国家利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利益的前提下,强调国家的经济利益,把它作为新时期主要的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衰,反映了绝大多数民众的共同需求,具有最大的普遍性和最广泛的代表性,

它必然要优先于国内其他个人利益和集团利益。

所以,做忠诚的爱国者就要清晰地认识到国家利益的内涵、意义和价值。 那么,怎样维护国家利益呢?要坚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要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近代中国历史告诉我们:(1)国家主权和安全是极为重要的。邓小平说:“中国人民珍惜同各国人民的友谊和合作,同样珍惜来之不易的独立主权。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2)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3)国家利益不同程度上体现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因此,我们一定要自己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1)保家卫国(2)同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3)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承担起自己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二)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经济利益是新时期主要的国家利益。从世界范围看,在当今世界200多个国家中能实现发展的国家只有四分之一左右。我们在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而欣喜的同时,也要注意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要具有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信心,都要维护中国人民的文明形象和文明风范。

(三)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就是相信依靠本民族的力量能够迎接挑战、战胜困难,使自己的祖国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是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进步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强大精神动力。

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首先要自觉维护祖国的荣誉和尊严。邓小平曾告诫我们:“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真正的爱国者,必定会把维护国家的尊严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总是不惜一切代价去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尊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

害祖国为耻”,将祖国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自觉地维护祖国的利益,敢于同一切损害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行为做斗争。

当代,航天员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等,运动员刘翔、姚明等,国际影星成龙等,他们的努力、他们的行为、他们的情感都与祖国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也用自己的拼搏和成就,为祖国赢得了一份份荣誉和尊严。

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不是一种先天遗传的,而是民族文化熏陶的结果,是社会教育和个人实践的结果。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就要通过学习,熟悉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掌握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精髓,全面了解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所走过的道路,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还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只要实际地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人民的勤劳、文化的丰富、历史的悠久,以及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这种感受会扎根于我们的灵魂深处,牢固确立做最忠诚的爱国者的价值取向。

二、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解决民族问题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特别强调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对于维护和巩固祖国的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利益和权利,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国5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6.7%。视角分析:西藏

自元朝始,我国对西藏行使管辖权已有700多年历史。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平定西藏叛乱;2001年中央人民政府向西藏自治区赠送民族团结宝鼎;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中央人民政府对西藏的发展高度重视,倾心关怀。胡锦涛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工作,必须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主题。西藏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边境线长4000多公里,是国家安全的天然屏障和国家利益的保障,也是维护民族团结中反分裂斗争的前沿。达赖关于西藏宗教、文化等方面的言论完全是他制造的欺世谎言。达赖在欧洲议会演讲时胡说什么西藏“人民遭受武力压迫,灾难重重”,

“这个拥有独特文化和特征的民族将面临灭顶之灾”等等,这完全是他制造的欺世谎言。达赖去国四十多年,从未再踏足西藏,对西藏的真实情况根本不了解。

一九五九年达赖武装叛乱失败后逃亡国外,在西藏广大人民的强烈要求下,西藏实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极端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并于一九六五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中国五个省级的民族自治区之一。昔日达赖统治下的广大农奴和奴隶成了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在中央政府和全国各地的扶助下,西藏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族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得到极大的发展,宗教信仰自由和人民的各项基本权利与自由得到充分保障。目前,西藏自治区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都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全区局势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西藏真正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历史和事实都是不容歪曲的。四十年来,西藏的文化、宗教、种族不是达赖所说的什么\面临灭顶之灾\,而是得到极大的弘扬和发展。西藏在短短的四十年间完成了人类需要几个世纪才能实现的社会和经济变革,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各项社会事业和人权状况改善得最好的地区之一。

关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问题的正确认识:第一,使中华民族大家庭和睦,始终是人心所向。第二,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第三,中华民族实现国家统一的决心和信心,是不可动摇的。第四,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促进民族团结、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栋梁之材。

三、增强国防观念

热爱祖国的第一位任务是关心和保卫祖国的国防安全。军事领域的竞争实质上也是人才的竞争。国家和军队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为国防安全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青春年华,更何况选择国防生是自愿的。军队是一座革命的大熔炉,大学生参军是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的重要途径之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只有经受住了生活中的困难和艰辛,才能无悔于青春,无悔于自己的选择。

在当今时代,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国家的安全、统一和发展,需要建立强大、

巩固的国防。增强国防观念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一)增强国防观念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国防是国家为抵御外来侵略与颠覆,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国防的性质和功能受到具体历史条件和国家制度性质的制约。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我国的国防建设完全是为了自卫的需要,丝毫没有扩张和侵略的性质。

国防观念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国防建设的目的、内容、途径和重要性等问题的认识,它主要包括国防忧患意识、国防目标意识、国防价值意识、国防责任意识、国防法制意识和国防献身意识等。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

你知道美国国防开支情况及十条诫令吗 传统安全威胁:军事威胁

美国2006财政年度国防开支总额是4450亿美元;2007财政年度国防开支预算5129亿美元,没有兑现每年削减100亿美元的承诺。

美国军费开支占全球军费开支的份额由36%上升至47% ——超过了排名在他之后的32个国家的军费开支总和; ——也超过了所有发展中国家军费开支总和。

非传统安全威胁:除军事威胁以外的对人类整体生存、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生态环境;信息安全;资源安全;恐怖主义;武器扩散;跨国犯罪;海盗;洗钱。

(二)增强国防观念的重要意义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增强国防观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爱国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国防观念的重要思想基础。爱国就要热爱祖国、建设祖国、保卫祖国。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

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国防观念,心系国家的安危,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就能够挺身而出,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

2、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我国安全形势总体是好的,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我国在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征程中,还会遭遇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考验。我们在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为捍卫国家的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我国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广大高校学生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也是国防建设的后备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自觉关心国防、了解国防、热爱国防,积极履行国防义务,努力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3、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国防素质,也是每个大学生都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大学生通过接受国防和军事方面的教育训练,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不仅有助于强健体魄,磨练意志,也有助于养成讲道德、守纪律的良好风尚,在思想、知识、技能和体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从而而有力地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成为既能建设祖国、又能保卫祖国的栋梁之材。

(三)大学生增强国防观念的基本途径和要求

大学生增强国防观念,需要做的事情很多,贯穿于日常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增强国防观念的基本途径概括起来主要有:学习国防知识,提高国防意识和素质;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参与国防教育活动,增进对国防的感性认识;关注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强化忧患意识。

四、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振兴中华,从我做起”,这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学生所喊出的响亮的口号。这个口号鼓舞着无数青年学子投身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应当继续坚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努力

做到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

报国之志是爱国之情、忧国之心的深化和内化,又是自觉地增建国之才和践爱国之行的动力。爱国不分先后,爱国也不在于做大事还是做小事。一个人尽己所能,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就可以无愧于爱国者的称号。所以,报国之志也是一颗平常心,就像在母亲面前尽一份孝心。若每一个公民都能自觉做到这一点,国家就必定会兴旺强盛起来。

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人们报效祖国的方式往往是不同的。

吉鸿昌是以慷慨赴死表明自己的爱国决心,邓稼先是以默默献身于国防建设来实现自己的报国志愿,陈嘉庚则是以倾囊兴办教育的方式体现自己的爱国情感,焦裕禄以一心为民的实际行动表现自己的报效国家。

在国际体育比赛中,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之时,运动员流下了欢欣的热泪,这就是爱国主义情感的由衷表现。

久别归来的海外华侨,当踏上故土时激动不已,这是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真情流露;有成就的海外学子,宁可抛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和丰厚的待遇,抱着“我的事业在祖国”的坚定信念,回国服务;

在那洪水肆虐的日子里,抗洪军民严防死守,风雨同舟,用世界15亿华人的血脉之情筑起了一道坚固的民族长城,这些都是爱国情感的表现。

诗作赏析:仰望星空(温家宝)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全诗平白质朴而又意味深长,诗中所透露的对真理、正义、自由、博爱的思考,对国家民族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怀,令人动容,发人深省。

同学们不论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报效祖国,都要努力学习,掌握报效祖国的本

领。只有把自己的真才实学同报效国家的志向结合起来,并且始终如一地身体力行,才能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实现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的人生追求。

案例讨论:

谁爱国?谁不爱国?怎样才能理智的爱国

2003年中国掀起了中日关系的大讨论。发表“对日关系新思维”的马立诚,“中日接近于外交革命”的时殷弘等被一些情绪激昂的网上青年称作汉奸,卖国贼。但一些支持,同情马立诚和时殷弘的人也直接或间接地将那些情绪激昂的网上青年称为爱国贼和害国者。同时,2008年4月15日,主持人白岩松在网上发表了一篇小文章《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对抵制家乐福的倡议提出了自己的异议。白岩松认为,家乐福里的职工大多是中国人,抵制家乐福像是一种“内讧”。 白岩松在文章里说:“5月1日我肯定不去家乐福,然而却不是因为抵制,而是要去三亚为圣火到来做准备。” “去不去家乐福是个人的事,即使许多人因为抵制而没去家乐福,相信那一天,家乐福也会人不少。因为对于个人来说,日子也不应受政治的干扰;更何况,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这等于太给别人面子。” 白岩松认为:“奥运火炬并不是北京的,它属于世界也属于全人类,有人捣乱,它捣的也是全世界的乱,我们完全可以更平静更从容一些。当看到身边有些人很委屈很‘生死’的时候,我总是劝他们说:你一生气,人家就真的实现目的;而如果你不生气,并继续执著地做好自己该干的事,继续在奥运火炬传递中点燃激情传递梦想,那么捣乱者就会被人们以小丑的方式留在记忆深处。我们的平静与大气,给他们一个这样进入历史的机会吧!” 却激起了网络上的一片骂声。对于这场无意中卷入的争论,事后的白岩松态度平和。他说:我关心的不是抵制本身,而是如何跳出事件,进而去思考我们该如何提升我们的民主素养,这才是真正要紧的。”“我没觉得有什么压力,相反,如果我没有讲出自己的观点,那才是有压力的。”

他甚至觉得这是件好事。事件告一段落后,媒体开始反思了。这是一堂宝贵的民

主课

贺延光,中国青年报图片总监,56岁

抵制事件最初闹起来的几天,贺延光是颇不以为意的。可是,4月14日上午,接连收到的三条抵制家乐福的短信,让他坐不住了。“我很担心这样的情绪表达。我怕会出大事。”他觉得有必要做点什么。于是他坐下来一气呵成,写下了那篇博客,“我不赞同抵制家乐福”。“我这个年龄的人,大都做过愤青……我们曾经热血沸腾,曾经忠贞不二,结果是乱了国家,也险些葬送了自己。”他写道。两个星期后,他坐在咖啡室里,细细回顾这件事情。“我预备着会有不同意见,但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的谩骂。”

他仔细看了几乎每一条回帖。他很在意上面都写了些什么。谩骂,谩骂,说理,谩骂……他其实很想看到真正有分量的反对意见,可惜的是,即使间或有那么一个,也是被淹没在一大堆口水中的。有朋友打电话来安抚,他报以哈哈大笑。“我是当过‘反革命’、蹲过大牢的人,几个人的骂对我算什么?”他指的是1976年的天安门事件,他因为参加广场追悼活动被逮捕收监。

他没有感觉到压力。工作还是一如既往。只是,他有些担心自己年幼的孩子,因为一些人在回帖时杀气腾腾。他其实不太愿意理会那些只懂得一味抵制的人。“这些人要搞抵制,但连一些最基本的求证工作都不愿意做。家乐福大股东到底有没有资助藏独组织?法国政府究竟有无计划补贴家乐福让它搞促销应对抵制?根本没有人管这些事的真伪。”

他真正忧心的,还是那些谩骂者中不乏年轻人在。“我为他们担忧。那么多信息渠道,四通八达,你为什么不去做鉴别,不去分析。年轻人怎么会成这样,不会分析,不讲道理,只会歇斯底里?”这位共和国同龄人,一下子穿透历史,道出了他所理解的根源所在:我们的周围,充斥着暴力文化,暴力的语言,暴力的行为。而其根子,就在于“文化大革命”的遗祸。“我们对‘文革’的反思和检讨,还太少,太浅。‘文革’的土壤还在。”

“参加这次抵制的人,我也能理解。大家应该有出气的地方。但今天是家乐福,明天,板砖拍向谁可就难说了。重要的是消解大家的各种气愤,不能等到事情闹大,再来讲理智。我记得,‘9?11’以后,古巴的卡斯特罗,虽然当了美国几十年的宿敌,还是站出来谴责恐怖分子的野蛮行径。而我们自己,那几天,不少人幸灾乐祸。这哪里是大国的心态。看看古巴,重读一下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或者能帮我们找到距离。”

什么是高层次的爱国,什么是理性的爱国?举个简单的例子,外族入侵的时候,岳飞可以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可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这都是高层次的爱国,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来抵抗匈奴的入侵这就是理性的爱国(我不侵犯你,你也别来招惹我)。我们当然不能把古代现代化,但我们应该知道,每个人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就是最好的爱国,这就是最理性的爱国。

爱国不需要理由,但理智表达爱国情感是一种对民族负责的态度,表面的激进并非就是最好的一种, 我们更需要做的是打造好我国高层次的经济实力,争取更多的民生福祉,提高国民整体素质,让中国在国际上真正成为一个强大而又备受尊重的国家。对此,大家都需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一份力。 讨论二: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爱国? 插入图片:陈波青春热血谱新歌:抗震救灾 抗震救灾中的80后和90后:

这就是我们的“80后”。

“80后”青年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给了社会一个强大的视觉和心理冲击。

“我们是能担当的一代,是值得信赖的一代”,因为身体原因未能如愿赴灾区救援的青年志愿者潘涛用一种坚定的语气回答了记者对他的提问。其实,通过这次抗震救灾,“80后”彻底颠覆了社会累积起来的对他们的一些看法。

“当初去我们那里报名的“80后”甚至“90后”很多,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一个小伙子,头发起码染了5种颜色,左耳还带来个大耳环,白白嫩嫩的皮肤,我当时连想都没想就回绝了他”,共青团绵阳市委书记廖雪梅在当时组织青年志愿者队伍时不止一次的拒绝过类似相貌的“嬉皮士”。但是,他们的软磨硬泡和强烈的救灾愿望,让廖雪梅妥协了,他们的表现也最终让廖雪梅深深的感动。

“他们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得非常成熟、理性。很多小伙子组织能力特别强,任劳任怨。当时,从他们嘴里听到的最多的一个字就是‘好!’,甭管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回答始终就是一个字:‘好!’”

马晓燕说,抗震救灾前期,根本无暇顾及到志愿者的吃住,很多人都是吃自己带来的压缩饼干,渴了就自己去买水,晚上睡马路,睡田里。 这就是我们的青年!

“80后”的生活一帆风顺,总让人觉得他们扛不住大风大浪,经不起大灾大难。然而,在抗震救灾中,他们却突然长大了,成熟了。

安徽的一个志愿者,大二的学生,马晓燕嘴里的“眼镜”,在去北川搬运尸体的时候,一边搬一边发抖,马晓燕便劝他可以做其他的搬运物资等志愿工作,他却很倔,“我大老远跑来,就是为了来一线救人!”。

地震发生后,我们单位要组织一批记者深入灾区一线采访,青年们都摩拳擦掌,临行前,很多平时在大家眼里的“铁公鸡”不动声色的塞给前往一线记者一笔

钱,嘱咐一定要亲手交给需要的灾区群众。这个时候,他们把体内隐藏的青春热情和激情无声的传达给了灾区。

12日晚马晓燕接受完采访后,我们在京西宾馆会议室门口跟她道别,中国青年报的记者问她身上的衣服是新买的吗,马晓燕说地震发生后他们除了身上的衣服,一切都压在了废墟下,身上穿的是来北京前团组织给置办的。最后她浅浅的笑了,“不管多难,我们一定会重建家园的!”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 这就是我们的青春!

一些人认为,\后\战士从小娇生惯养,自理能力弱,吃苦精神差。在这次玉树抗震救灾中,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和繁重的抗震救灾任务,\后\战士表现到底怎么样?武警青海总队3名\后\战士交出一份答卷。得知部队要去玉树抗震救灾,1991年8月出生的一支队九中队苗族战士覃盼,第一个向中队长请缨。从西宁出发不久,他就出现高原反应,发高烧、呕吐不止。支队长安大钧命令他立即下车到海南支队卫生队打针,但他含泪向支队长讲述,家乡贵州毕节也遭受了多年罕见的旱灾,他希望能通过玉树的抗震救灾来回报党和政府对他家乡人民的关爱。达到灾区后第一天,他就搜救出了2名生还者。四支队工化中队战士樊旭涛,1991年10月出生。部队从格尔木出发前,母亲就给他打来电话:\涛儿,你在家没干过一天重活,玉树海拔那么高,抗震救灾那么累,我和你爸担心死了。不行给你领导说说……\请爸妈放心,我们'90'后的年轻人,没有像你们想象得那样娇气,接受一次磨练才能成熟一步\。16日下午3时30分,在玉树州结古镇巴曲路搜救被埋物资时,只见樊旭涛全身是土,脸上三处被划破,左手还贴着创可贴,但仍很卖力地挖掘。指导员让他人替换一下,

但小樊坚决不同意。在3个多小时的挖掘中,他搜救出了1个保险柜和价值25万元的物品。 17日下午5时,在玉树支队院内医疗救援队的帐篷里,一名战士头扎绷带躺在行军床上正在打点滴,看上去精神不是很好。这名叫施晔的战士,1991年11月出生,14日下午6时50分,在帮助灾民搬运救灾物资时头部被砸伤,鲜血直流。到支队卫生队简单包扎后,他不顾战友的劝告,又投入了紧张的抗震救灾之中。后因伤势较重,出现头晕脑胀,才被强行送到支队卫生队治疗。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md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