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教师招考心理学专业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3-10-02 07:0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普通心理学

一、需要动机

1、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源泉。 2、需要的分类: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生物性需要是指保存和维持有机体生命和延续种族的一些需要。包括进食需要、饮水需要、睡眠需要和觉醒的需要、性需要。

社会性需要是指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一些需要,包括成就需要、交往需要、权力需要。

? 成就需要是指个人对于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事,力求达成的欲望。 ? 交往需要时个人想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沟通信息的需要。(感觉剥夺实验) ? 权力需要时个体要在某些方面取得一定的支配地位的需要。

3、动机就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

? 动机的三种功能:(1)激发功能 (2)指向功能 (3)维持和调节功能 ? 动机的分类:A 根据动机的起源分为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B 根据动机的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时间分为长远、概括的动机和短暂、具 体的动机 C根据动机的原因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还可分为主导动机和次要动机

4、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

叶克斯——多德森定律:(1)动机和绩效的关系呈倒U型 (2)动机强度的合适度与任务的难度有关,还与能力强度有关。 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分为七个不同的层次(生理需

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 需要的层次越低、越基础,对人的影响也就越大。基本需要得以满足,更高

层次的需要才能出现。

? 马斯洛需要理论的要点:(1)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 (2)人类的需要时

1

一种似本能的需要,一种内在的潜能或固有趋势,在某种程度上由体质或遗传所决定,但需要社会环境来满足 (3)人类的需要可分为高级需要和低级需要 (4)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也称为匮乏性需要。高级需要也称为成长性需要 (5)自我实现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就是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 评价:(1)虽然用“似本能”代替“本能”的概念,但认为人类的基本需要

是由体质或遗传决定的,是与生俱来的,把人的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混同起来了。

(2)马斯洛十分重视人的潜能和价值,但他所讲的自我实现仅仅是个人的

自我实现。

(3)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高级和低级需要,有其合理性,但强调需要由

低级向高级发展,低级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就不会产生较高一级的需要,没有充分认识到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控制作用。

(4)在研究方法上,马斯洛突破了弗洛伊德用临床法局限于精神病人的研

究和行为主义者用实验法局限于动物的研究,采用现象学、描述法对有成就的人进行整体分析,这是一个进步,但在信效度上存在问题,是一个较大的局限性。 6、动机的驱力理论

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

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赫尔提出了驱力降低理论。他假定个体要生存,就要有需要,需要进而

产生驱力。驱力可以供给机体能量,使个体做出行为,需要得到满足,驱力下降,所以寻求驱力降低就成为个体行为的动机。

驱力理论与弗洛伊德的理论都强调紧张在动机中的作用以及消除紧张

作为一种强化物。但赫尔认为,人类行为主要不是由内部生物力量所驱动,而更多地是被从经验中建立起来的习惯,也就是一种刺激与反应之间习得的联系得以建立的。所以,赫尔强调经验、学习。他认为学习对于个体成功地适应环境是至关重要的。驱力为行为提供能量,而学习中建立的习惯决定着行为的方向。

2

驱力可来自内部刺激,也可来自外部刺激。驱力可以分为原始驱力和获

得驱力。原始驱力是由内部生物需要引发的驱力,不需要习得;而获得驱力是通过条件作用而获得的驱力,当中性刺激多次伴随强化物同时出现时,便获得了动机力量。

赫尔认为,驱力(D)、习惯强度(H)和抑制(I)共同决定了一个个

体的有效行为潜能(P),用公式表示:P=D*H-I 7、诱因理论

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外部刺激物,它具有激发个体朝向目标的作

用。诱因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复杂的事件和情境。诱因有积极诱因和消极诱因之分。积极诱因指有吸引力的刺激物;消极诱因指个体回避的刺激物。 诱因理论认为,诱因也是激发人行为的重要因素。该理论的主要提出者

是赫尔的学生斯彭斯。赫尔接受了诱因这一变量,在其公式中增加了诱因动机。 8、唤醒理论

人们的行为并不总是消除紧张,某些追求刺激和冒险的行为,无法用驱

力理论解释。

唤醒是指由外部刺激引起的,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一般来说,人们喜

欢中等程度的刺激,它带来最佳唤醒水平,刺激水平太高或太低,个体都会感到不舒服。

唤醒理论认为,个体对唤醒水平的偏好是个体行为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唤醒理论包括三个基本原理。第一,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第二,

简化原理,即重复刺激降低唤醒水平。第三,个人经验对偏好的影响。 二、感觉

1、感觉是个体对刺激作用于某种感受器所产生的体内外的初级经验或觉知。 (1)感觉是大脑的机能 (2)感觉是客观的,以客观的刺激作为对象,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介于生理现象与心理现象之间的一种现象 (3)感觉是对当前刺激的反应 (4)感觉是反应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2、感觉的作用:(1)提供内外环境信息的作用 (2)保证了有机体与环境间的信息平衡

3

(3)是认知的开端,也是一切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基础 3、感觉信息的神经加工机制:(1)对感受器的刺激过程 (2)传入神经的活动,把神经冲动传递到中枢 (3)大脑皮质的活动,从而产生感觉 4、感觉的种类:

? 根据感觉刺激是来自机体内部还是外部分为外部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接受

机体外的刺激,觉知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的刺激,觉知身体的位置、运动和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

? 根据刺激能量的性质,分为电磁能的和机械能的、化学能的和热能的 ? 临床上分为四类:特殊感觉(视、听、味、嗅和前庭等)、体表感觉(触压

觉、温觉、冷觉、痛觉)、深部感觉(肌肉、肌腱、关节等)、内脏感觉 5、感受性:指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1)感觉适应:指同一感受器在同一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2)感觉对比:指由于同时产生或前一刻产生的同类感觉的影响而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有两种:同时对比和即时对比。

(3)感觉相互作用:指在一定条件下,几种不同的感觉发生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4)联觉: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5)感觉的相互补偿:指由于某种感觉系统机能受损或丧失,其他感觉能力得到提高。

(6)敏感化:指专门从事某种特殊职业者由于长期使用某种感觉器官,使相应的感觉能力得到提高。

6、感觉阈限指在刺激情境下感觉经验产生与否的界限。

7、绝对阈限是指那种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物理刺激量。通常把有50%的次数被觉察到的那个刺激值规定为绝对阈限。 刺激强度和觉察概率之间的典型关系:

4

8、差别阈限是刚刚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异量,又称最小可觉差(Jnd)。 (1)韦伯定律:△R/R=K ,K是一个常数。在中等强度刺激范围内有效。 (2)费希纳定律:S=KlogR+C,S——感觉强度、R——刺激强度 该公式说明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感觉强度只按算术级数增加,仅适用于中等刺激强度范围。

8、感觉适应指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视觉适应是环境刺激由强(或弱)向弱(或强)过渡时,由于一系列相同的弱(或强)光刺激的持续作用,导致对后续的弱(或强)光刺激感受性的不断提高(降低)。可分为明适应和暗适应。

9、感觉后效指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

视觉后像指当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并不随之消失,刺激的痕迹在头脑中保留短暂时间的现象,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

10、让断续的刺激达到一定的频率,则后像可以使这些断续的刺激引起连续地感觉。 刚刚能引起连续感觉的最小频率,叫临界闪光融合频率,这时产生的心理效应就是闪光融合现象。

11、感觉对比是指不同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导致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为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

同时对比指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对比现象。 先后对比指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对比现象。 三、知觉

1、知觉是个体把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对象的心理过程。 ?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

映。

?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 知觉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 知觉是纯粹的心理现象 2、知觉的种类

? 根据知觉对象是否属于人,分为社会知觉和物体知觉

? 根据事物有空间、时间、运动的特性,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5

①首先看学生的关心度,即学生对本课讨论话题的关注程度和责任感 ②其次看学生的参与度,即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是否达到全员,是否摆脱了事不关己的旁观者角色,带着责任感或兴趣投入活动,并成为积极的行动者。 ③再次看学生的进取度,即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热情、思维的活跃、兴趣的浓厚、气氛的融洽、真情的坦露、交流的坦诚等都是评价当堂效果是否明显的指标。

心理咨询

1、心理咨询主要理论观点:见《心理咨询师》P406~416 2、心理咨询的常见形式

? 按性质分类:发展心理咨询和健康咨询 ? 按咨询的规模: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 ? 按治疗时程:短程、中程、长期咨询

? 按咨询方式:门诊心理咨询、电话心理咨询、互联网心理咨询 3、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 ? 资料的搜集

途径:(1)摄入性会谈与记录 (2)观察与记录 (3)访谈与记录 (4)心理测量、问卷调查 (5)实验室记录(心理、生理) ? 资料的分析

(1)排序——按出现时间,将所有资料排序

(2)筛选——按可能的因果关系,将那些与症状无关的资料剔除

(3)比较——将所有症状按时间排序,再按因果关系确定主症状和派生症状 (4)将与症状有关的资料进行分析,找出造成问题的主因和诱因 ? 综合评估 ? 诊断

? 鉴别诊断(防止误诊的措施)

(1)症状定性——按症状的表现确定其性质

(2)症状区分——将已定性的症状和在现象上与其相近、性质相类似的其他症状作细致的区别,并做出明确判断

46

(3)确定鉴别诊断的关键症状和特征 (4)按现行的症状诊断标准,进行鉴别诊断 ? 咨询方案的制定

(1)求助者的概况 (2)诊断和鉴别诊断

(3)与求助者协商制定咨询协议 (4)确定使用的咨询和治疗方法 (5)确定咨询的步骤和阶段 (6)确定阶段性咨询预期目标及评估方法 (7)确定最终预期目标机评估方法 (8)确定预后 (9)确定咨询意外和失败的对策及措施 (10)确定本方案允许意外修改的可能范围

4、心理咨询的常用方法与技术 看《心理咨询师——技能》 5、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的素养?

团体心理辅导

1、团体心理辅导(咨询)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

2、团体心理辅导的特点

(1)感染力强,影响力大。多向沟通、多个影响源、相互学习模仿、相互支持、集思广益。对每一个团体成员来说,都存在多个影响源。参加团体辅导最有价值的地方是,在团体中不论交流信息、解决问题、探索个人价值观,还是发现共同情感,同一团体的人都可以提供更多的观点和资源。每个团体成员不仅自己接受他人的帮助,同时学习模仿多个团体成员的适应行为,从多个角度洞察自己,也

47

可以成为帮助其他成员的力量。当多个成员聚集在一起时,他们会发现自己的困扰并不是独一无二的,许多人拥有类似的担忧、想法、情感和体验,这种体验对克服困扰非常有帮助。而且,在团体情境下,成员之间的互相支持、集思广益及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等,客观上减少了对领导者的依赖。

(2)效率高、省时省力。多个为共同目标而来的成员聚在一起作为团体进行活动,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可以满足人们对心理辅导不断增加的需要。团体辅导是一个领导者同时与多个成员的互动。不仅节省辅导的时间与人力,符合经济的原则,提高了辅导的效益,可以缓解心理辅导人员不足的矛盾。而且,人在团体中接受辅导还有间接学习的价值,成员们既有机会听到和自己类似的忧虑,也可以通过观看他人怎样解决个人的问题而受到启发,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 (3)辅导效果易巩固和迁移在充满安全、支持、信任的良好的团体气氛中,成员通过示范、模仿、训练等方法,参加者可以尝试某些新技巧和行为。如应聘面试、交朋友、沟通、自我表达等。练习这些相互作用和技巧将促进成员更有效地生活。如果在团体中能有所改变,这种改变会延伸到团体之外的现实生活中,容易迁移到他们日常生活中去。 (4)特别适用于发展性问题的群体 3、团体心理辅导的类型

? 根据团体活动的组织程度分:结构式团体和非结构式团体 ? 根据成员是否固定分:开放式团体和封闭式团体 ? 根据成员的身份特点:同质团体和异质团体

? 根据辅导的任务和内容:成长性团体、训练性团体、咨询与治疗团体和自

助性团体

4、团体领导者的角色特点

承担着策划者、引领者、支持者、信息提供者、陪伴着和评估者角色

5、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的特殊成员及应对 (1)沉默:寻找原因,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 (2)依赖:鼓励其思考,意识自己的角色

48

(3)攻击:分析原因,个别辅导和引导

(4)爱表现:采用技术手段限制,讲授人际交往技巧 (5)不投入:积极关注,营造氛围,调整认知 6、影响团体心理辅导效果的因素

(1)领导者与团体成员对目的的澄清;(2)团体目的与团体成员的相关性;(3)团体的大小;(4)每次会面时间的长度;(5)会面的效率;(6)会面场所的适宜性;(7)对领导者和成员而言一天中的时间段;(8)领导者的态度;(9)封闭还是开放性的团体;(10)成员是否自愿还是非自愿的;(11)成员的合作意愿水平;(12)成员们的承诺水平;(13)成员之间的信任水平;(14)成员们对领导者的态度;(15)领导者应对团体的经验和对此的准备

49

变态心理学

1、判别心理异常的基本指标

? 统计学指标:与常模偏离3个标准差以上才算心理异常。 ? 社会适应性和评价的指标 ? 以个人经验为指标

? 以客观检查结果为指标:(1)生理和组织的检查指标

(2)心理实验和心理测验的检查指标

确定心理正常和异常的指标: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2、智力障碍:又称智力缺陷,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 3、智力迟滞的等级:轻度——IQ在50~69;中度——IQ在35~49 重度——IQ在20~34;极重度——IQ在20以下 4、智力迟滞的诊断

(1)智力测验的方法 (2)社会适应能力的评定 5、进食问题

(1)厌食。幼儿的厌食常常是由于家长对儿童的进食过分关注和不适当的教养方式引起的。对不好好吃饭的厌食行为,可采用行为矫正的原理,清楚厌食行为,强化进食行为,即对正确的进食行为给以奖励和赞扬。

(2)少年的神经性厌食。常见于12~18岁的青少年,95%为女性。神经性厌食主要与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有关,也与性格有关。

治疗时须针对病因进行心理治疗,淡化求美意识,缓解病人对体重增加和形体改变的焦虑和恐惧。在认知省能改变人生追求,开阔心胸便可从每天追求苗条的厌食中解脱出来。也可使用系统脱敏法逐渐减弱对进食的敏感,逐渐减少对进食的恐惧,反而让其感到轻松愉快,食量便可逐渐增加。 (4) 神经性厌食

41

6、口吃

原因:口吃的发生直接与儿童说话时的情绪激动有关,当他们在紧张、焦虑、恐惧或愤怒时就可能发生口吃现象。还有的口吃来源于好奇和模仿。

矫治:(1)首先消除引起口吃的心理、社会原因,消除紧张焦虑情绪、减轻他们说话时的心理压力。 (2)如减少了环境中的紧张因素仍不能制止口吃,则可采用有步骤的言语矫正法、认知行为疗法进行训练。 7、遗尿症

原因:(1)遗传因素 (2)神经系统缺陷或躯体疾病

(3)心理社会因素:大部分的遗尿症是由于受惊吓、环境的突然改变、缺乏亲人照管、过度疲劳或不正确的教养习惯等心理社会因素造成的。此外,婴幼儿时期排尿训练不良也会造成遗尿现象。

预防与矫治:(1)排便训练

(2)心理治疗:解除心理压力,满足心理需要。

8、多动症

临床症状:(1)注意障碍 (2)活动过多

(3)情绪不稳,行为不良 (4)学习困难

成因:(1)生物学因素

(2)社会因素:家庭和环境的不良因素:①儿童自幼丧失父母或父母离异,或是在缺少关怀和温暖的环境下长大 ②家长和老师对儿童行为过于苛求,造成儿童神经过度紧张、情感压抑而出现行为异常 ③家庭的过分溺爱,对儿童的要求百依百顺,儿童娇生惯养,随心所欲,从而缺乏自制力的发展。 矫治:(1)药物治疗 (2)心理治疗:主要是使用行为矫正法,目的是修正不良行为,塑造正确行为 (3)家庭治疗 (4)学校的管理和教育 9、儿童学习障碍的诊断与教育措施

诊断:(1)临床上对学习障碍的诊断标准。在CCMD-3中,学习障碍是指“特定学校技能发育障碍 (2)量表法

教育政策:(1)学习障碍儿童属心理异常的特殊儿童,所谓“特殊儿童”在教育上指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对他们特殊的要求和对待。

(2)学习障碍的成因复杂多样,因此要把握内在差异,分析不同类型,对于不

42

同的障碍类型有“三种援助”的区别,一是躯体性援助,二是视觉性援助,三是听觉性援助。

(3)对同一类型的学习障碍儿童还需要考虑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发展课题,对学习障碍的儿童帮助有“过三关”:幼儿期的运动和通信能力关、学龄期的学习关、青年期的社交能力关。 (4)对学习障碍儿童的帮助,特别需要形象而具体

(5)对于学习障碍儿童补救性训练是个细致而长期的任务、应有系统化、结构化的训练程序,内容包括语言、运动、学力、社交以及许多认知和元认知策略等。 10、心理危机:指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应激,无法用通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

危机干预:指一短期的帮助过程,是对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的人,运用个人、社会和环境资源予以关怀和帮助的一种方式。 11、危机干预的技术

主要有支持性心理治疗、短程精神分析、认知治疗、行为疗法。国内多应用支持性心理治疗

对当事者采取支持性干预技术,主要是缓解危机时的紧张状态,开阔其意识范围,同时导入健康的认知成分,以使其有效地抵制消极成分,进而放弃轻生、攻击他人等危险念头,并进一步恢复心理功能。

原则:首先必须接受当事者的现状、难处和心态,并给予最大的同情、理解和安慰,让其有一个情绪释放或表达的机会,为此应耐心倾听他的叙述和无言哭泣,而不能任意干扰阻断,强行插话去发表议论或提出建议。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1、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具体目标:(1)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2)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43

(3)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2、学校心理健康的任务

(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2)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 (3)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尊重、理解和真诚同感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和自助相结合。 4、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主要内容:(1)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 (2)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3)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

(4)认识心理异常,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

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具体教育内容:(1)小学低年级:①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的乐趣 ②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2)小学中、高年级:①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

44

②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5、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要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

(2)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包括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 (3)个别咨询与辅导

(4)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活动之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

(5)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特点

(1)是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 (2)强调体验和感悟 (3)以互助、自助为机制

7、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

(1)认知法:讲授、阅读或讲故事、艺术欣赏、参观访问 (2)讨论法:专题讨论、脑力激荡、自由发言 (3)操作法:游戏、作业、心理测验、讲演、表演 (4)角色扮演法:剧情或小品表演 (5)行为改变法:示范学习、行为训练 8、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评价

(1)教学目标的达成——目标要清晰、具体 (2)教学内容的适切——内容要适宜、贴切

教学内容是要围绕教学目标而进行选择的。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意适应性、针对性、即时性和有效性。

(3)教学方法的实效——方法要适合、多样 (4)教学效果的显现——效果要明显、即时

45

有戈登模式和库宁模式。 19、师生关系的建立

(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社会心理学

1、印象:个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印象形成:指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

印象整饰(印象管理):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

2、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物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 3、图式是指一套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包括对所认知物体的知识、有关物体各种认知之间的关系及一些特殊的事例。 ? 个人图式指人们对某一特殊个体的认知结构。

? 自我图式指人们对自己所形成的认知结构,它与自我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 ? 团体图式指人们对某个特殊团体的认知结构,有时候也叫团体刻板印象。 ? 角色图式指人们对特殊角色所具有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

? 剧本是指人们对事件或事件系列顺序的图式,尤其指一段时间内系列有标准

过程的行为。

26

4、海德(Heider)的归因理论(1958年)

该理论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找出事件的原因。海德认为人有两种强烈的动机:一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二是对环境控制的需要。海德认为事件的原因无外乎两种:一是内因,如情绪、人格、能力等;二是外因,如压力、天气等。在归因的时候,人们经常使用两个原则:一是共变原则,指某个特定的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和某个特定结果相联系,该原因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出现,人们就可以把结果归因于该原因。二是排除原则,指如果内外因中某一方面的原因足以解释事件,人们就可以排除另一方面的归因。 5、维纳(Weiner)的归因理论(1972年)

该理论要说明的是归因的维度及归因对成功与失败行为的影响。维纳认为内因与外因的区分只是归因的维度之一,还有另一维度:稳定与不稳定的角度看待问题。该理论认为归因结果对个体以后成就行为的影响,把成功与失败归因于内部——外部或稳定——不稳定的原因会引起个体不同的情感与认知反应(自豪或羞耻)。

维纳于1982年提出了归因的第三个维度:可控制性,即事件的原因是个人

改进后的归因模型——以对考试成败的归因为例

可控制 内部 稳定 不稳定 稳定 外部 不稳定 来自他人的偶然帮助 一个人的运气 特定的努力 针对某事的暂时努力 老师的偏见 心境与情绪 考试难度 不可控制 特定的能力 6、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1967年)

凯利认为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于三个方面:行动者、刺激物以及环境背景。凯利指出,在归因的时候,人们要使用三种信息:一致性信息——其他人也如此吗?一贯性信息——这个人经常如此吗?独特性信息——是否此人只对这个刺激以这种方式反应,而不对其他刺激有同样的反应?凯利还提出归因过程会用到的另一个原则:折扣原则,特定原因产生特定结果的作用将会由于其他可能的原因而削弱。

27

7、罗特的归因控制点理论

罗特发现,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对某些人来说,个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个体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所以这种人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此类人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内部,称为内控者。控制点在个体的外部的,称为外控者。 由于内控者与外控者理解的控制点来源不同,内控者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面对可能的失败也不怀疑未来可能会有所改善,面对困难情境,能付出更大努力,加大工作投入。他们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符合社会期待的。而外控者看不到个人努力与行为结果的积极关系,面对失败与困难,往往推卸责任于外部原因,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企图寻求救援或是赌博式的碰运气。他们倾向于以无助、被动的方式面对生活,显然这种态度与行为方式是不可取的。 8、归因过程的偏差现象

(1)基本归因错误: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原因有二:一是人们总有一种对自己活动结果负责的信念;二是因为情境中的行为者比其他因素突出。基本归因错误有时表现为行动者与观察者之间的偏差。

(2)归因中的自利偏差:是一种动机性的偏差,指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就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努力等,而把自己的失败倾向于归因外部因素。 9、侵犯行为:指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

对“侵犯行为”的界定需要考虑三问题:(1)它是一种行为,而不是意图 (2)侵犯行为可能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亲社会行为 (3)侵犯行为必须伴有侵犯性情绪 10、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

(1)温度;(2)兴奋转移;(3)侵犯性线索;(4)去个体化行为;(5)饮酒 11、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

一个人在某种情境下是否表现侵犯行为取决于三方面因素:个体愤怒程度、个体表达愤怒的倾向、个体是否为了他人才表现侵犯行为(工具性侵犯) (1)利用惩罚减少侵犯行为 (2)降低挫折与学习抑制侵犯行为 (3)替代性攻击与宣泄 (4)示范性侵犯行为

28

(5)培养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巧

12、亲社会行为:指任何自发生性地帮助他人或者有意图地帮助他人的行为,可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 13、影响利他和助人行为的因素

? 情境因素:(1)他人的存在:原因——责任扩散、情境不明确、评价恐惧 (2)环境条件因素 (3)时间压力因素 ? 助人者的特点:(1)助人者的人格因素 (2)助人者的心情 (3)助人者的内疚感 (4)个人困扰与同情性关怀 (5)宗教信仰

? 求助者的特点:(1)是否受他人喜爱 (2)是否值得他人帮助 (3)性别的影响

14、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15、态度的心理成分及关系

(1)认知成分: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括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

(2)情感成分: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情感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行为成分。 (3)行为倾向成分:它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具有准备性质,行为倾向成分会影响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它不等于外显行为。 16、态度的心理功能

(1)效用功能 (2)知识功能 (3)自我保护功能 (4)价值表达功能 17、态度改变的理论——认知失调论(Festinger,1957)

认知失调是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当人们的态度与行为不一致,并且无法对自己的行为找出外部理由时,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

? 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1)改变态度 (2)增加认知:如果两个认知不

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 (3)改变认知的重要性 (4)减少选择感 (5)改变行为

29

? 支持认知失调理论的证据:(1)不充足理由与认知失调

(2)自由选择与认知失调 (3)努力与认知失调 (4)决策后失调 ? 对认知失调理论的批评:

(1) Bem的自我知觉理论:当人们的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时,人们首先会从外

部去找行为产生的原因,在没有这样的因素时,才把它归于态度之上。这一过程并不一定有认知失调的产生,而是由理性决定的。

(2) C.Steele的自我确认理论:从自我同一性的角度出发,认为人们有时候无

需在想法等方面保持一致,而是存在着一种动机,使其保持自我的一致性。当一个人做了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时,他会重新检查自己的自我概念,在保持自我一致性的条件下才改变态度或行为。 18、态度分阶段变化理论

1961年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变化过程的三阶段说。这三个阶段是:服从、同化和内化。现分述如下: (1)服从阶段

这是从表面上转变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的时期。这也是态度转变的第一阶段。一般说来,这时人们会表现出一些顺从的行为,但这仅仅是受迫被动的。这就比如刚进工厂的青工因为考虑到奖励和惩罚的利益关系,才在行为上表现出服从的样子。 (2)同化阶段

这一阶段表现为不是被迫而是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 并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的态度相接近。 同样可用上面的例子,青工在组织和同志们的教育和帮助下,真正意识到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的青年工人,应该自觉地遵守纪律,因而他会同其他职工一样,把遵守劳动纪律当作是一种信念和观点。显然,同化这一阶段已不同于服从阶段,它不是在外界压力下转变态度,而是自愿地进行的。 (3)内化阶段

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从而彻底地转变了自己的态度。在这一阶段中真正使一个人相信了新的观点和新的思想,从而把这些新的思想和观点纳入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个革

30

13、童年期儿童认知的发展 ? 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基本特点: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和发展,但仍然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

(1)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发展,但仍然带有很大的具体性。童年期的儿童的思维同时具有具体形象的成分和抽象概括的成分。

(2)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的过渡性,显示出思维结构从不完善向完善的过度。虽然其抽象逻辑思维水平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他们已经具有所有的思维形式。 (3)童年期的儿童思维在针对不同对象时,其思维的主要形式有很大差别,表现出思维的不平衡性。

(4)儿童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这个关键年龄约在小学四年级(约10~11岁) ? 元认知及其发展 (1)元记忆的发展

①元记忆知识的习得和发展 ②元记忆监控能力的发展 (2)元模仿的发展 (3)元注意的发展 (4)元学习的发展

14、童年期儿童的个性、社会性发展 15、少年期个体性的发育和成熟 16、少年期个体心理过程的发展 17、少年期个体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18、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 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1)青少年身体外形的变化,使他们产生了成

人感 (2)由于性的成熟,青少年对异性产生了好奇和兴趣 ? 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1)反抗性与依赖性

(2)闭锁性与开放性 (3)勇敢与怯懦 (4)高傲与自卑 (5)否定童年与眷恋童年 19、青少年的人际交往

? 同伴关系:(1)逐渐克服了团伙的交往方式 (2)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

大纲P87~92

21

(3)朋友关系在青少年生活中日益重要 ? 与成人的关系:(1)情感上的脱离 (2)行为上的脱离 (3)观点上的脱离 (4)父母榜样作用削弱 20、青少年的情绪特点:(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特点) ? 情绪表现的两极性:(1)强烈、狂暴性和温和、细腻共存

(2)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 (3)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 心境的变化:(1)烦恼突然增多 (2)孤独 (3)压抑 ? 反抗心理:原因:(1)自我意识突然高涨 (2)独立意识 (3)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过强

反抗表现:(1)态度强硬、举止粗暴(硬抵抗) (3)反抗的迁移性 (2)漠不关心、冷淡相对(软抵抗)

21、亲和动机:亲和动机是指需要与人亲近的内在动机。

22、关键期:指某一特定经验必须在个体发展的特定时间发生,某种反应必须在

这特定时间获得,否则发展就会产生持久性的问题,这种反应就很难获得。

教育心理学

1、职业倦怠:由美国心理学家弗登伯格于1974年首次提出,指工作强度过高并且无视个人需要所引起的疲惫不堪的状态。

? 教师职业倦怠是用来描述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

教师在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2、马勒诗的职业倦怠三维度:情绪衰竭、去人格化、低个人成就感 3、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

? 社会因素。社会各方面对教师的要求逐渐提高,工作压力、精神压力日益加

剧。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异常繁重,日平均工作时间远远长于其他一般职业。 对策:(1)给教师合理地角色期待,引导教师合理的定位

(2)国家切实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维护教师权 益,使教师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尊重。

(3)教育部门应该探索出有效的教师教育培训体系,将职前与职后培训有机

22

结合,提高教师智力与非智力能力,重视教师承受工作压力和自我缓解压力的训练。

? 组织因素。学校本身是个复杂的社会组织,学校的组织氛围会影响教师。同

时,学校对教学的评价机制是否科学也会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对策:(1)改善学校领导方式是缓解教师职业压力的有效途径。

(2)在教学管理方面,学校要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提倡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

(3)为教师提供深造及参与学校民主决策的机会,增强教师对学校的认同

感和自尊心,有效防止倦怠的发生。

? 个人因素。自尊是教师职业倦怠一个重要和起控制作用的因素。

对策:(1)认识到倦怠是源于自己所遇到的压力,提高自己的耐压能力,增加工作的内部动力。

(2)坚持对教育工作艺术性、创造性的探索,有意识地观察自己的工作环境,反省自己的失误、及时处理问题。

(3)了解自我,悦纳自我,培养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个性品质,多参与社会活动,与他人分享工作体验。 4、职业倦怠的一般特征

(1)对工作丧失热情,情绪烦躁,对前途感到无望,对周围的人、事漠不关心 (2)工作态度消极,对服务或接触对象越发没耐心 (3)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常迟到早退 5、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 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来的学习的影响。 逆向迁移: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正(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消极)影响。 6、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叶克斯——多德森定律

7、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8、陈述性知识: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主要用来描述一个事实或陈述一种观点,也称为描述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大纲P118 9、程序性知识: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它是

23

一种实践性知识,主要用于实际操作,也称为操作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或方法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P119

10、学习动机的激发:(1)坚持以内部动机为主,外部动机为辅;(2)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运用竞赛、考试与评比;(5)注意内外动机的相互补充,相辅相成;(6)注意个别差异;(7)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8)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11、促进迁移的条件

? 影响迁移的因素:(1)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2)对学习情境的理解

(3)定势 (4)原有认知结构

? 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的迁移,应注意:(1)确立明确、具体、现实的教学目标 (2)注意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的安排;(3)应具体分析所要教授的内容适合何种迁移,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注意启发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 (5)有意识地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帮助他们掌握概括化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6)通过反馈和归因控制等方式使学生形成关于学习和学校的积极态度。 12、学习策略

? 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 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 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管理、努力管理、其他人支持 13、监控策略:指在认知活动的实际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自己认知活动的结果和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

14、课堂管理:指教师为了有效利用时间、创造愉快和富有建设性地学习环境以及减少问题行为等,而采取的组织教学、设计学习环境、处理课堂行为等一系列的活动与措施。 15、课堂管理的阶段性

(1)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阶段的管理:这一阶段要直接教课堂规则和程序。 (2)小学中年级阶段的管理:这一阶段教师要花较多的时间监控和维持管理系统,而不是直接教授规则和程序。

24

(3)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的管理:这一阶段管理的关键是如何建设性地处理这些混乱(检验和否定权威),如何激励那些不再关心教师观点的学生以及对社会生活更感兴趣的学生。

(4)高中阶段的管理:主要任务是管理课程,使学生材料适合学生的兴趣能力、 帮助学生较多地管理自己的学习。 16、班杜拉学习理论

(1)注意过程。注意过程决定着在大量的榜样影响中选择什么作为观察的对象,并决定着从正在进行的榜样活动中抽取哪些信息。影响注意过程的因素主要有:第一,榜样行为的特性;第二,榜样的特征;第三,观察者的特点;

(2)保持过程。记住他们从榜样情境了解的行为,所观察的行为在记忆中以符号的形式表征。个体使用两种表征系统——表象和言语。

(3)动作再现过程。个体对榜样行为的再现过程可以划分为:反应的认知组织,反应的发起和监控,以及在信息反馈基础上的精练。

(4)动机过程。动机过程包括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17、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大纲P109 18、课堂管理的基本模式

? 行为主义取向: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他们在课堂中所表

现出来的不良行为,或者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或是因为没有学会正确行为。在课堂管理中,教师的责任是强化适宜的行为并根除不宜的行为。典型的行为主义取向的课堂管理模式有斯金纳模式和坎特模式。

? 人本主义取向:学生有自己的决策能力,他们可以对控制自己的行为负主要

责任。在课堂管理中,教师不应该要求学生百依百顺,而是应该关注学生的需要、情感和主动精神,向学生提供最好的机会去发掘归属感、成就感和积极的自我认同,以此来维持一种积极的课堂环境;出现问题行为时,教师应更多地运用沟通技能,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性质和后果,自己把问题解决。典型的人本主义取向的课堂管理模式有格拉塞模式和基诺特模式。 ? 教师效能取向:关注的是教师课堂管理技能的提高。持这一取向的研究者认

为,课堂管理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管理技能;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课堂管理技能可以达到改善课堂管理质量的效果,典型的教师效能取向的课堂管理模式

2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m5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