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测量监理的工作要点与方法分解

更新时间:2023-12-26 12:5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测量工作内容及测量监理目标

1 、测量工作内容

地铁工程测量是一项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尤其是工程施工安全影响很大的专业性技术强的工作,它贯穿于整个工程的全过程。在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中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地面控制测量、地上地下联系测量、地下控制测量、贯通测量、施工放样测量、施工过程中的变形监测及竣工测量等。

2 、测量监理目标

⑴确保全线建、构筑物、设备、管线安装按设计要求准确就位,在线路上不产生由于施工控制测量、放样测量的误差而引起修改线路设计从而降低行车运营标准的质量问题。

⑵ 质量指标:

在任何贯通面上,地下测量控制网的贯通中误差,横向不超过±50mm,竖向不超过±25mm。

隧道衬砌不侵入建筑限界,设备不侵入设备限界。

建(构)筑物,设备、管线的形位误差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和设计文件及地铁指挥部下发的相关文件。

⑶ 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杜绝重大测量质量事故的发生,各施工单位确保不因测量工作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

鉴于以上工作特点,为确保工程的顺利施工并达到业主的预期目的,确保以上监理目标的顺利实现,为此测量监理工作中应采取以下质量控制措施:

A. 加强测量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保证测量过程的质量。测量工作前,必须编制总的施工测量和监控测量方案及各专项测量方案,报监理公司测量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合格后上报第三方监控测量单位及业主测量主管部门审批。必须制定完整可行的工序管理流程,明确各工序的质量责任,保证工序产品质量,上道工序产品不合格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强化作业现场管理,在关键工序点,重点工序设置必要的质量控制点,实施现场检查。作业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好质量记录。

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测量-复核-检测三级管理制度,即工程队先做施工测

量,项目部测量组复核测量数据,合格后现场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如误差超限要求返工重测。

B. 树立规范意识,测量工作要规范化、标准化。 C. 建立完善的施工测量交接制度。

业主交付的测量成果(桩、点和资料),施工单位使用前必须进行复查,并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控制点遭到人为破坏。复测成果报测量专业监理工程师复核、复测,监理复测合格后,报业主委托的第三方测量监测机构审核。

D .监理部由测量高级工程师主管测量监理工作,测量中重大事情的处理,必须由主管到场,并同时报第三方监测单位及业主测量主管工程师,并对处理意见签字认可后方能执行。

E .配备足够的仪器设备,各种仪器设备的精度必须满足地铁测量规范的要求,所使用的仪器必须有有效的检验合格证书。

F.参加业主定期召开的施工测量技术会议,结合现场情况进行技术总结和交流;经常开展测量先进经验、先进方法的推广活动,使测量生产不断发展,测量质量不断提高。

二、监理程序

测量监理过程中,将按以下监理程序对整个土建工程实施全过程监理。

测量监理程序流程图

进入下一道工序 否 施工单位对成果进行修测、补充与完善 否 工程师审查是否合格 是 成果上报业主委托 的第三方测量队复测 施工单位对方案进行修改与完善 否 工程师是 否批准 是 施工单位按批准的 测量方案实施 批准 是 报第三方测量 队审批 施工单位编制测量方案报工程师审核 成果经自检后 报工程师审核 是否合格 是 三、施工准备阶段的测量监理的重点内容及方法

测量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单位质保体系的完善程度,在施工准备阶段,测量监理的重点是对各施工单位的质保体系、测量多级复核制度的落实情况、测量技术人员、设备、施测方案的设计等方面进行重点监控,以确保监理总目标的实现。

监理方法:

审核施工单位测量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组织机构是否完善; 审核施工单位测量技术负责人的技术资格条件是否具备;

审核施工单位拟投入的测量仪器及设备是否满足本工程的精度需要; 审核施工单位投入本工程的测量仪器及设备的检定情况;

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测量技术方案是否达到了工程要求,并报业主审定与备案。

四、地上控制测量监理的重点内容及方法

地面控制测量工作主要包括复测业主移交的GPS控制点、精密导线点、精密水准点,布设为满足工程需要而加密的施工控制网,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定线测量及专项调查与测绘。

工程开工前,业主应向相关施工单位和驻地监理工程师提供首级控制网点,各方签署交接桩文件纪要。施工单位接桩后,必须对首级控制网进行复测和对桩点进行保护,复测情况及保护措施报告须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并于接桩后15天内上报给业主审定。

地面首级控制网检测无误后,施工单位应根据检测的控制点再进行施工专用控制网的布设,以保证施工测量及隧道贯通测量的顺利进行,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分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平面控制网的加密

业主移交提供的首级控制点的密度与数量并不一定能满足施工的需要,为了施工的便利,施工单位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布设施工加密控制网,以满足施工放样、隧道贯通测量等测量工作的需要。

施工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及技术要求应根据设计文件及测量规范确定,一般应按照精密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执行,精密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见下表所示:

平均 边长 (m) 350 导线总长度 (km) 3~4 每边测距中误差 (mm) ±4 测距相对中误差 1/60000 测角中误差 (”) ±2.5 测回数 Ⅰ级全 站仪 Ⅱ级全 站仪 6 方位角闭合差 (”) 全长相对闭合差 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mm) ±8 4 5n 1/35000 注:n为导线的角度个数; 全站仪的分级标准见下表: 级 别 Ⅰ Ⅱ Ⅲ 测角中误差(”) ±1 ±2 ±6 测距中误差(mm) 1+1×10-6D 3+2×10-6D 5+5×10D -6注:表中D是测距的边长,以km为单位。

导线应沿线路方向布设,并应采用附合导线或多个结点的导线网形式。附合导线的边数宜少于12个,相邻边的短边不宜小于长边的1/3,个别边的边长不应小于100m。导线点的位置应选在施工变形影响范围以外的地方。

精密导线测距边在进行严密平差前应根据规范要求进行高程归化和高斯投影改化,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严密平差,并按规定进行精度评定。

2、施工高程控制网的加密

在对业主提供的首级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核的同时,施工单位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沿线路走向布设施工专用高程控制网。施工专用高程控制网应布设成附合路线、闭合路线或结点网,高程控制点必须布设在沉降影响区域以外且能长久保存的地方。

施工专用高程控制网应采用城市一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其路线高程闭合差应在±4L mm(L为线路长度,以km计)之内,并采用严密平差法进行平差。

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控制网进行复测。 监理方法:

参与业主主持的对施工单位进行交接控制点的工作,并签署交接桩文件纪要。

审核施工单位的首级控制点复测方案、作业过程及复测成果,检查施工单位对控制点的保护措施。

审查施工单位的加密控制测量方案,跟踪施工单位的测量过程,检测控制点的测量数据,检查加密点的成果资料,并报业主审定与复测。

审查施工单位的线路地面定线测量方案,复核与抽检线路中线点的数据及放样精度。

审查施工单位对线路沿线的专项调查与测绘作业方案,抽检地下管线、重要建筑物的调查情况。

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地面测量成果资料,并报业主审定与复测。

五、联系测量监理的重点内容及方法

隧道区间,联系测量的主要内容有地面趋近导线测量、趋近水准测量、竖井定向及高程传递测量、地下趋近导线测量及地下趋近水准测量等工作。

1、趋近导线及趋近水准测量

地面趋近导线及趋近水准应附合在高等级控制点上。近井点应与GPS点或高等级控制点通视,并应使定向具有最有利施工。

趋近导线应参照如前所述的精密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并进行严密平差,地面趋近导线全长不应超过350m,近井点的点位中误差应小于±10mm,相邻两导线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应小于±8mm。

趋近水准应参照城市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其近井水准附合或闭合路线的闭合差应小于±4L mm(L为线路长度,以km计)。

2、定向测量

定向测量的方法主要有:铅垂仪、陀螺经纬仪联合定向法;联系三角形定向法;导线定向法及钻孔定向法。

⑴铅垂仪、陀螺经纬仪联合定向法

A. 采用此法进行定向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应采用Ⅱ级以上全站仪,其标称精度不应低于2”,3mm+2×10-6D; 陀螺经纬仪一次定向精度应小于20”; 铅垂仪投点中误差应在±3mm以内;

全站仪测定铅垂仪纵轴坐标的中误差应在±3mm以内;

从地面近井点通过竖井定向,传递到地下近井点的坐标相对地面近井点的允许误差应±10mm以内。

B. 铅垂仪投点时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铅垂仪的支承台(架)与观测台应严格分离,互不影响作业;

铅垂仪的基座或旋转纵轴应与棱镜旋转纵轴同轴,其偏心误差应小于0.2mm;

全站仪独立三测回测定铅垂仪的纵轴坐标互差应小于3mm。

C. 陀螺经纬仪定向方法应采用手动逆转点法、中天法等,也可采用半自动或全自动定向方法,定向时符合下列规定:

独立三测回零位较差不应大于0.2格;当绝对零位偏移大于0.5格时,应进行零位校正,观测中零位读数大于0.2格时应进行零位改正;

测前、测后各三测回测定的陀螺经纬仪两常数平均值较差不应大于15”; 三测回间的陀螺方位角较差不应大于25”;

两条定向边陀螺方位角之差的角值与全站仪实测角较差应小于10”; 每次独立三测回测定的陀螺方便角平均值较差应小于12”。 独立三次定向陀螺方位角平均值中误差应小于8”。 ⑵联系三角形定向法

每次联系三角形定向均应独立进行三次,取三次的平均值作为一次定向成果。

A.井上、井下联系三角形应满足下列要求: 两悬吊钢丝间距不应小于5m;

联系三角形应尽量布设成伸展形状,角度d及e应接近于零,在任何情况下其定向角d都应小于1°;

b/a的数值应大约等于1.5;

付递方向时应选择经过小角e的路线。

B.系三角形边长测量应采用检定过的钢尺,读数时应估读至0.1mm,每次应独立进行测量三测回,每测回往返三次读数,各测回较差在地面上应小0.5mm,在井下应小于1mm。地上与井下测量同一边的较差应小于2mm。

C.角度观测应采用Ⅱ级以上全站仪或DJ2级光学经纬仪,用全圆测回法观测六测回,测角中误差应控制在±2.5”以内。

D.各测回测定的地下起始边方位角较差不应大于12”,方位角平均值中误差应控制在8”以内。

⑶导线定向法

从地面向地下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进行定向,其垂直角应小于30°。 导线定向时应采用具有双轴补偿功能的全站仪。当采用光学经纬仪进行定向时,应严格检查仪器横轴的倾斜误差,当横轴倾斜误差较大时,必须进行横轴倾斜改正,导线定向的距离必须进行对向观测。

导线定向测量应按照如前所述的精密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作业,定向边中误差应控制在±8”以内。

3、高程传递测量

传递高程的测量方法有:悬垂钢尺法;水准测量法;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法。将地面上的高程传递到地下去时,必须先对地面上的近井水准点进行稳定性检查,确认其高程数据无误时,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

⑴悬垂钢尺法

悬垂钢尺法传递高程,就是将检定过的钢尺一端悬挂在架子上,其零端放入竖井中,并在该端挂一重锤(一般为10kg),一台水准仪安置在地面上,另一台水准仪安置于隧道中,两台水准仪同时进行观测,再经过计算,则可将地面上的高程数据传递至井下近井水准点。

传递高程时,每次应独立观测三测回,每测回应变换仪器高度,三测回所测得的地上、地下水准点的高差较差应小3mm。

⑵水准测量法及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法

当明挖施工或暗挖施工通过斜井进行高程传递测量时,可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或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其测量精度与地下施工控制水准测量相同。

监理方法:

审查施工单位的联系测量施测方案,审核施工单位的测量方法、测量仪器精度及预测误差是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并报业主审定与备案;

旁站联系测量的全过程,审查施工单位是否按批准的测量方案进行施测,施测时的操作方法是否规范;

抽检测站点数据,并与施工单位的原始数据进行比较,以此为依据对施工单位的测量成果做出评价;

检查施工单位联系测量的计算方法及成果是否达到了设计及规范要求; 联系测量成果上报第三方及业主审定与复测。

六、地下施工控制测量的监理重点内容及方法

1 、地下施工控制导线测量

当隧道掘进100~150m时,应布设地下施工控制导线。

地下施工控制导线点应布设在隧道的两侧墙壁上,采用强制对中标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直线隧道应每100m左右布设一点,曲线隧道应每60m左右布设一点,以竖井定向建立的基线边为坐标和方位角起算依据。

地下施工控制导线测量应采用Ⅱ级以上全站仪进行测量,左、右角各测二测回,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较差应小于4″,边长往返观测各二测回,往返观测平均值较差应小于4mm。

施工控制导线最远点点位横向中误差应在±25mm以内。

每次延伸施工控制导线测量前,应对已有的施工控制导线点进行检测,选择稳定的施工控制导线点进行施工控制导线延伸测量。

地下施工控制导线在隧道贯通前最少应测量三次,重复测量的坐标值与原测量的坐标值较差应小于30×d/D(mm)。

2 、地下施工高程控制测量

地下施工高程控制测量应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施测,并应从地下趋近水准点开始起算。

监理方法:

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地下控制测量方案,审核方案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否能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并报第三方和业主审定与备案;

旁站施工单位控制测量的全过程,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按批准的测量方案进行施测;

复测地下控制点的数据,并以此为依据对施工单位的地下控制测量成果做

出评价;

检查施工单位的测量成果是否达到了设计及规范的要求; 地下控制测量成果报第三方和业主审定与复测。

七、贯通测量的监理重点及方法

在地铁结构施工中,由于地面控制测量、联系测量、地下控制测量及细部放样的误差的影响,使得两个相向施工的贯通面、单向施工的贯通面与预留面的施工中线不能理想衔接,从而产生错开现象—贯通误差。贯通误差反映在平面位置上包括横向贯通误差及纵向贯通误差,反映在高程上为高程贯通误差。结构贯通后及时进行平面及高程贯通误差测量工作,以检验测量工作是否满足精度要求,结构是否按设计要求准确就位。

明挖法施工隧道施工一般采用中线进行定位,对明挖法施工隧道施工部位或不同工法结构衔接部位处平面贯通误差测量采用由测量的两个相向方向分别向贯通面延伸中线并定出临时点贯通点A、B的间距确定,由贯通面两侧最近的中线点(或导线点)向贯通面放设中线A、B,则A、B点间距离即为横向贯通误差,贯通面两侧推算的A、B里程差即为纵向贯通误差。分标段施工的地段不同标段之间的结构贯通误差测量工作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坐标法或中线法测定。

1、贯通误差的调整

①、精密导线测量用坐标平差调整中线;高程误差,由分别引进的高程平均值作为调整后的高程;

②、高程及贯通误差,应在未衬砌的100米段进行调整。

<1>、隧道内两相向施工中线在贯通面上的极限误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隧道中线极限贯通误差 类别 横向 高程 两相向开挖洞口间长度(m) <3000 3000~6000 >6000 不限 两端施工中线在贯通面上的极限误差(mm) ±150 ±200 ±300 ±70 <2>、由洞外设置洞口投点桩时,测量误差和洞内支导线放样测量误差引起的贯通面产生的中误差不大于下表的规定。

贯通中误差 两开挖洞口间长度(m) 测量部位 <3000 3000~6000 贯通中误差(mm) 洞外 洞内 全部隧道 监理方法:

审查施工单位的贯通测量施测方案,审核施工单位的测量方法、测量仪器精度及预测误差是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并报业主审定与备案;

旁站贯通测量的全过程,审查施工单位是否按批准的测量方案进行施测,施测时的操作方法是否规范;

抽检测站点数据,并与施工单位的原始数据进行比较,以此为依据对施工单位的测量成果做出评价;

检查施工单位贯通测量的计算方法及成果是否达到了设计及规范要求; 贯通测量成果上报第三方及业主审定与复测。

45 60 75 60 80 100 90 120 150 25 25 25 高程中误>6000 差(mm)

八、中线测量调整的监理重点及方法

在中线检测完成后应进行中线调整测量,由于土建施工单位中线放样有可能存在偏差,造成其所放样的中线点不一定位于设计位置,中线调整的目的就是根据中线检测结果将中线点位归化于设计位置,使中线点之间的夹角、边长与设计值的互差在允许范围内,线路中线线形圆顺,为断面测量、铺轨基标测设奠定基础

线路中线调整测量是利用检测结果,对线路中线控制点进行归化,使线路中线几何关系满足设计要求。中线点与设计值之差应满足下列要求: ? a.直线段:实测水平角值与180o之差不应大于8″;

? b.曲线段:实测水平角值与设计值之差应根据曲线段线路中线点的间距大小区别对待,当曲线中线点间距小于60m时,其角值之差不应大于20″;当曲线中线点间距大于60m时,其角值之差不应大于8~15″。 归化改正后的线路中线点检测满足要求后,应做好标志并标识清楚。同时编制线

路调整测量成果图,如图4-21。

为保证线路中线点归化改正的正确性,归化改正后的各中线点还应重新检测,检测时应使用不低于I级全站仪测量。水平角的左、右角各观测一测回,左、右角之和与360o较差应小于6″;导线边长测量往返测各一测回,往返测平均值较差应小于4mm。

测量数据用严密平差进行处理,平差后各相邻点间纵横向中误差不得超过下述限值。

(1) 直线:纵向小于±10mm,横向小于±5mm。

(2) 曲线:纵向小于±5mm,曲线段小于60m时横向小于±3mm,大于60m时横向小于±5mm。

监理方法:

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中线调整测量方案,审核方案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否能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并报第三方和业主审定与备案;

旁站施工单位测量的过程,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按批准的测量方案进行施测; 复测地下线路中线部分点的数据;

检查施工单位的测量成果是否达到了设计及规范的要求; 测量成果报第三方和业主审定与复测。

九、断面测量的监理重点及方法

地铁隧道断面形式较多,有直拱、矩形、圆形、马蹄形等,根据不同断面形式及行车限界,在断面上选择与行车密切相关的位置或设计提出的指定位置,测定其与线路中线的距离。横断面测量以隧道内控制点或中线点为依据,直线段每隔6m、曲线段包括曲线要素在内每隔5m测设一个横断面。横断面测量采用全站仪三维坐标法、断面仪法等方法进行测量。

结构横断面测量可采用不低于Ⅲ级全站仪或断面仪等测量设备进行测量。横断面里程中误差应为±50mm,断面点与线路中线法距的测量中误差应为±10mm,断面点高程的测量中误差应为±20mm。底板纵断面高程点可使用不低于DS3级水准仪测量,里程中误差应为±50mm,高程测量中误差应为±10mm。

监理方法:

审查施工单位的断面测量施测方案,审核施工单位的测量方法、测量仪器精度及预测误差是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并报业主审定与备案;

旁站测量的过程,审查施工单位是否按批准的测量方案进行施测,施测时的操作方法是否规范;

抽检复测断面测量数据,并与施工单位的原始数据进行比较; 检查施工单位断面测量的成果是否达到了设计及规范要求; 断面测量成果上报第三方及业主审定与复测。

十、监控量测的监理要点及方法

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有:工程沿线变形区地面建筑物、道路以及地下建筑物、地下管线设施等的变形测量、深基坑及隧道的变形监测。变形监测信息管理程序如图8-1所示:

1、深基坑的变形监测内容

深基坑的变形内容应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确定,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地下管线、地下设施、地面道路和建筑物的沉降及位移;

围护桩地下桩体的侧向位移(桩体测斜)、围护桩顶的沉降及水平位移; 围护桩、水平支撑的应力变化; 基坑外侧的土体侧向位移(土体测斜); 坑外地下土层的分层沉降; 基坑内、外的地下水位监测; 地下土体中的土压力与孔隙水压力; 基坑内坑底回弹监测。 2、隧道掘进施工的变形监测 隧道掘进施工时的变形内容应 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确定,一般 包括以下内容:隧道经过处的地 表沉降监测;隧道影响区内的建 筑物的沉降、位移、开裂监测; 地下管线及设施的沉降监测;

隧道的水平收敛监测;隧道的拱顶沉降;隧道的围岩压力;钢筋内力监测;遂底隆起监测 监测方法:

沉降观测一般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

否 施工监测 是否报警 是 风险管理 加强监测 否 监测成果 监理单位 驻地监理 建设单位、第三方测量单位 行观测。沉降观测的基准点应埋设于施工影响及变形范围之外。

位移监测一般采用极坐标法,监测前应布设独立的变形监测网,网的精度应按国家二等平面控制网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工作基点应位于变形影响范围之外,并能长久保存。也可以采用小角法测量。

地下水位、分层沉降的观测,首次必须测取水位管管口和分层沉降管管口的标高,从而可测得地下水位和地下各土层的初始标高。在施工过程中,可按需要的周期和频率,测得地下水位和地下各土层标高的每次变化量和累计变化量。地下水位和分层沉降的报警值,应由设计人员根据地质水文条件来确定。

测斜管的管口必须每次用经纬仪测取位移量,再用测斜仪测取地下土体的侧向位移量,再与管口位移量比较即可得出地下土体的绝对位移量。位移方向一般应取直接的或经换算过的垂直基坑边方向的的分量。应力、水压力、土压力的变量的报警值同样由设计人员确定。

隧道的收敛观测采用收敛计测量。

监测数据必须填写在为该项目专门设计的表格上,所有监测的内容都须写明:初始值、本次变化量、累计变化量。工程结束后,应对监测数据,尤其是对报警值的出现,进行分析,绘制曲线图,并编写工作报告。因此,记录好工程施工中的重大事件是监测人员必不可少的工作。

监理方法:

A.审核并批准施工单位提交的变形监测专题技术方案并第三方及报业主审定与备案;

B.审查其变形网的布设方案,变形观测点的布设位置,布设是否及时,变形观测作业的技术要求,变形观测的精度、频率是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C.抽查施工单位的测量数据,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监测资料及数据分析结论;

D.重要建筑物变形观测旁站;

E.对敏感建、构筑物观测点进行实地复测。

F.分析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及时对比第三方监测数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lz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