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知识点

更新时间:2023-09-21 22:52:01 阅读量: 工程科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

外延式增长:主要由增长因素数量增加产生的增长。(粗放型) 内涵式增长:主要由资源的使用效率的提高而引起的增长。(集约型) 全要素生产率: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

贫困恶性循环:资本匮乏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包括供给和需求。在供给方面,经济不发达--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形成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的恶性循环;在需求方面,低收入--低消费--低投资引诱--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也形成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临界最小努力理论:发展中国家要打破低收入与贫困之间的恶性循环,根据其人口多且增长率高的特点,必须首先保证足够高的投资率以使国民收入的增长超过人口的增长从而使人均收入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这个投资率水平即“临界最小理论”,低于这个最小努力就难以使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摆脱贫穷落后的困境。

金融抑制:由于利率被压低或者通货膨胀率较高,或者两者都存在,导致了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略之差较小甚至为负。

金融深化:金融资产存量的品种、范围和规模的扩大,金融资产与物质资产之比上升。金融资产的积累将主要来自国内储蓄,从而减少了对财政收入和国际资本的依赖;金融市场的扩展和多样化将增强投资者之间的竞争,提高了资本的使用效率,优化了投资结构。 人口转变理论:随着经济发展和医疗生活条件的变化,世界发达国家人口的增长大体经历了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并存、死亡率下降但出生率仍维持较高水平、出生率与死亡率同时下降的三个阶段。

人力资本: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它是人类自身在经济活动中获得收益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指劳动力质量。 循环因果积累:工业的增长或城市的扩大是一个相关的过程,每一发展阶段都依赖于前一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力量在循环因果关系中相互作用。

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第一产业将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将增加。

霍夫曼系数:消费品工业净产值和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之比。结论:在工业化过程中,霍夫曼系数是不断下降的。 城市化: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长的过程,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

威廉姆森倒“U”形理论:一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水平与该国经济发展水平呈倒“U”形关系。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地区间的差异逐步扩大,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区域间不平等程度逐渐减少和收敛,大体上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形变化。

库兹涅茨倒“U”形假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差别变动的长期趋势是先扩大,再缩小,即长期变动轨迹呈倒“U”型。

制度:制度包括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正式约束使人们有意识地创造的一系列规则,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非正式约束主要是惯例或习惯。 交易费用:在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借助物品和劳务的让渡实现权利让渡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其中包括谈判、签订、监督执行和维护交易契约的费用。

产权:产权可以定义为在资源稀缺条件下,人们使用资源的权利,产权表现为人与物之间的某种归属关系。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与联系:

经济增长指更多的产出,而经济发展既包括更多的产出,同时也包括产品和分配所以来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经济发展包括增加投资而增加了产量,生产效率的提高,产出结构的改变,各部门间投入分布的改变,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工业份额上升和城市化,人口增长结构,消费结构等变化。增长是发展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增长是发展的前提。

2.经济增长的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个货架或社会经济增长的总体特征。经济增长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外延(粗放)型增长,二是内含(集约)型增长。主要由增长因素数量增加产生的增长,我们称之为外延(粗放)型增长;主要由资源使用效率提高而引起的增长,我们称之为内含(集约)型增长。

3.简述经济增长理论之内生增长理论

4.现代经济学资本分类及其特点

凡用于生产、扩大在生产或能提高生产效率的物质(包括这种物质的载体)都可称为资本。资本分为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用来生产其他产品(消费品和投资品)的物品。人力资本就是人类自身在经济活动中获得收益的能力。

5.什么是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发展经济学就是研究发展规律,发展模型及理论,经济发展要素和条件,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学科。

发展经济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发展经济学的形成阶段,1943年-1960年,主流是结构主义学派;第二阶段,20世纪60-70年代,激进主义者加入、新古典主义得势,结构主义仍然占据重要地位;第三阶段是发展经济学的危机与重建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主流新古典主义。

6.简述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

低下的生活水平(低下的人均收入水平、悬殊的收入差距、大范围的贫困、恶劣的卫生保健状况、低下的教育水平);低下的教育水平;人口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高水平的失业和低度就业;对农业生产的严重依赖;在国际关系中出于劣势地位;不发达的市场经济。

7.为什么会有贫穷?

8.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直接因素:资源及其使用效率。资源即生产要素,包括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

间接因素:技术(影响资源的使用效率)、制度(为经济活动提供秩序,影响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结构变迁(资源从低生产率向高生产率转移)。

9.画图简述马尔萨斯“人口陷阱理论”

在发展中国家,当人均收入增加后,由于生活条件改善,人口增长速度也必然随之提高,结果人均收入水平又会退回到原来的水平上。只有当投资规模足够达到超过人口增长的水

平,人均收入的增长才能超过人口增长率,在没有达到这一点之前,人均收入的增长都将被人口增长所抵消。在人均收入水平增长到与人口增长率相等的人均收入水平时,存在一个所谓“人口陷阱”,冲破陷阱的最好方法是大规模投资。图(略)。

10.人力资本形成的途径有哪些?人力资本的特点有哪些?

人力资本的形成通过投资实现的。(1)卫生保健设施和服务;(2)在职培训;(3)正规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4)非企业组织的成人在职教育;(5)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机会而进行的个人和家庭的迁移。

人力资本的特点: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在经济活动中获得收益的能力即劳动力质量。

11.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对于个人,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必需品,生产活动的对象或必需条件。对于国家,出口原材料能为本国发展提供资金,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为本国的工业发展提供必需的原材料。自然资源能够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分工和经济发展的特点。

12.技术进步的途径有哪些?什么是诱致性技术进步(变迁)?

技术进步的途径:(1)本国研究和开发;(2)技术引进;(3)“干中学”,生产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生产效率;(4)人力资本投资。

经济部门中,技术是利用特定的生产要素组合生产产品价值的决定因素,而资源禀赋的变化会诱发技术变迁。一种要素禀赋相对于另一种要素禀赋更为稀缺时,就会引起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这种变化会诱导出要素节约偏向的技术变迁。

13.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什么是刘易斯拐点?

14.农业对经济发展的四大贡献?

农业对经济发展的四大贡献:(1)产品贡献,农业为非农业部门提供食物和原材料;(2)市场贡献,农业是国内工业品的主要市场,农业出售给非农业部门粮食和其他农产品;(3)要素贡献,包括资本贡献,提供经济增长所需的资本,和劳动贡献,为工业部门提供劳动力;(4)外汇贡献,农产品的出口可以获得外汇。

15.概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结果。工业化本身要求资本、人口和劳动力等资源集中到一定程度,这种集中过程就表现为城市化。另一方面,城市化又推动了工业化。这是由城市化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决定的。城市的主要特征是集中,集中能产生聚集经济效益。

16.农村—城市人口流动的推拉理论。

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有经济因素,这里既有传统农业“推”的因素,也有城市相对较高工资“拉”的因素,当然也有城市“往回推”的因素。

17.托达罗人口迁移理论

人口流动基本上是一个经济现象。人口流动是人们对城乡预期的收入差距的反应而不是对实际的收入差距的反应。迁移者可以考虑城市、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各种就业机会,选择其

中能带来最大预期收益的迁移。劳动者比较在城市的与其收入和农村的现有收入,如果前者大于后者,他就可能选择迁移。

托达罗建议,政府应当把资金用于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和农村的生活环境,使农业劳动者实际收入水平提高,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18.试比较“先增长后分配”、“先分配后增长”和“边增长边分配”三种战略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利弊。

19.改革开放后中国收入分配变化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重分配方式并存格局的形成,我国居民收入的来源和性质呈现出多渠道、多元化的趋势。在居民收入中,既有生产性收入,又有非生产性收入;劳动收入中基友按劳分配的劳动收入,也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劳动收入。

20.库兹涅茨倒“U”形理论的含义及原因

库兹涅茨倒“U”形理论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差别变动的长期趋势是先扩大,再缩小,即长期变动轨迹呈倒“U”形。

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着收入不平等扩大的因素。其中一个因素是储蓄和积累少数高收入阶层的集中。另一个因素是经济发展中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引起的收入分配恶化。随着收入分配不平等加剧,还会出现一些抑制因素,使收入分配不平等趋势逐步缓和,这些因素包括法律和行政干预、人口变动因素和产业结构调整因素。在动态经济社会中,由于存在着上述因素,因此形成一直社会收入分配差别扩大的机制。

21.简述制度及其制度的功能。

制度包括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正式约束是人们有意识地创造的一系列规则。正式约束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非正式约束主要是惯例或习惯。政治规则规定政体的权力等级结构、基本决策结构和决策程序的特征;经济规则界定产权;契约是有关特定交易的协议;惯例或习惯是指人们在长期交往中形成,并通过教育和模仿,从一代人向下一代人传递的行为“定式”。

制度的功能,(1)制度能够降低交易成本;(2)制度能够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3)制度为人们提供关于行动的信息;(4)制度为个人选择提供激励机制;(5)能约束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6)减少外部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lu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