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经详解版-2

更新时间:2023-09-20 03:56:01 阅读量: 小学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2章 修行品/练习(Sadhana Pada)

减少遮蔽自性的粗染色(2.1-2.9)

【通过Kriya瑜伽减少染色】:第2章开始的几节经文,介绍了特定的方法以减少头脑障碍的粗染色(kleshas,烦恼),正是这些障碍遮蔽了真我。(此章其后的经文则对治头脑障碍的细染色)。

【Kriya瑜伽的三个练习】:减少粗染色的第一部分叫Kriya瑜伽,给人指明了三摩地(samadhi)的方向。Kriya瑜伽包括三部分(2.1-2.2):

1. 训练感官

2. 在教导下研究你自己(内省) 3. 放开染色(klishta)的思维印象

【减少染色】:五种染色(2.3)涉及到不觉知(灵性上的无知)(2.5),自我/我性(2.6),迷恋(2.7),排斥(2.8)和恐惧(2.9)。对治这些染色要经过四个阶段:活跃(active),隔离(separated),衰减(attenuated)和种子(seed,休眠)(2.4)。(染色的过程于经文1.5中第一次提及。)

【超越四种不觉知】:不觉知(无知,avidya)是导致其它染色的根本原因。它呈阶段性发展并消融(2.4),有四个类型(2.5):1)视短暂为永恒,2)视不纯为纯粹,3)视痛苦为愉快,4)视非我为真我。

2.1 Yoga in the form of action (kriya yoga) has three parts: 1) training and purifying the senses (tapas), 2) self-study in the context of teachings (svadhyaya), and 3) devotion and letting go into the creative source from which we emerged (ishvara pranidhana). (tapah svadhyaya ishvara-pranidhana kriya-yogah)

行瑜伽(kriya yoga)有三部分:1)训练并纯化感官(tapas),2)在教导下研究自已(内省,svadhyaya),以及3)献身于神(ishvara pranidhana)。

【结合三项练习】:这些原则我们都很熟悉,但视它们为一体则更加有益。他们作为一个练习会更容易记住,并成为日常生活的好伙伴。

【提醒自己进行kriya瑜伽】:你可以设定一句简洁的话,时常提醒自己,如“我要训练感官,探索内在,并放下执著。”然后瑜伽经中的其它练习,也可依此进行。要记住这只是消除思想染色的粗浅阶段,是为更精微的部分(2.10-2.11)做准备。

【Ishvara pranidhana】:此练习的重点在于,要在真诚、献身或虔诚的态度中去放下。人们很容易陷入有关神、古鲁(精神导师)、万物之源的争论。瑜伽则是宽泛、不分宗派的,让每个人自己去觉知这些真相。更重要的是放开、而不是执着于感官(tapas)的影像、欲望,不执著于内省中显现的个人特征。没有这一“放开/放下”的态度,其它两项练习将没

有(或少有)价值,你会得到知识,但得不到自由。

【Ishvara的意思】:在《奥义书》中,该词表示一种集体意识的状态。因此,神并非高高在上,位于日月星晨之外;神实则为一终极实相的状态。但由于缺乏直接体验,长久以来,宗教将神人格化,并赋予不同的名字和形象。当一个人扩展个人意识,到达“宇宙意识”的程度,即达到自我认知/自我实现,此人已认识到“万物一体”的最终原则,即,已认识到位于一切形式、名称之下的“全我”(universal self)。导师们通常绕过与神相关的概念,鼓励学生自己探求。

【现代kriya瑜伽】:虽然帕坦伽利只提到这三个基础练习是kriya瑜伽,但一些现代老师认为整个《瑜伽经》都是kriya瑜伽。而且通常包括呼吸练习,同时关注中脉(sushumna),并有其它身体练习。要注意这些不同的方法,以免被市面上花样繁多的瑜伽迷惑。这些辅助练习很有用,不管是作为kriya瑜伽的一部分,或者从调息练习(pranayama,2.49-2.53)、哈达瑜伽、亢达里尼瑜伽或谭崔中分离出来的单独练习。

2.2 That Yoga of action (kriya yoga) is practiced to bring about samadhi and to minimize the colored thought patterns (kleshas).

(samadhi bhavana arthah klesha tanu karanarthah cha)

练习行瑜伽(kriya yoga)可到达三摩地,并最小化(minimize)思想模式的染色(kleshas)。

【Kriya瑜伽的原因】:此节经文给出了练习kriya瑜伽的原因和背景: 1. Kriya瑜伽纯化头脑,减小粗染色(2.3, 2.4)。 2. Kriya瑜伽是初期旅程,能直接通向三摩地。

【看清这一系统过程】:当你刚进入平息头脑的粗(重)阶段,如第1章(1.30-1.32, 1.33-1.39)中的那些练习时,最好看清楚这些练习中的系统性。然后,粗染色(kleshas)通过kriya瑜伽减弱,也即此节经文所述。再然后,在这一基础上,进行更细(更精微)的“衰减”(2.10-2.11)阶段,以及打破业的连接(2.12-2.15)。(译注:“衰减”即2.4中四阶段之一)

此节经文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即,它给出了消除烦恼(kleshas)的方法。我们可能会遇到许多对klesha一词的解释、定义、讨论和争论,但从2.3节经文中很清楚地看出,它与迷恋和排斥一类的意识习惯(mental habits)有关。有人会说klesha的意义极其精微,然而,对于冥想新手来说它同样实用。再者,我们都知道一切问题来源于迷恋或排斥。

在此,经文指出了衰减(虽然还不是消除)头脑负面习惯的方法,即2.1节中的三项练习。当冥想学生在看似复杂的原则中挣扎时,这里却给出了包括这三项练习的简洁建议。最有用的就是:“训练感官、内省和献身于神”这三原则简单易懂,而且消除头脑混乱的效率非常高。

2.3 There are five kinds of coloring (kleshas): 1) forgetting, or ignorance about the true nature of things (avidya), 2) I-ness, individuality, or egoism (asmita), 3) attachment or addiction to mental impressions or objects (raga), 4) aversion to thought patterns or objects (dvesha), and 5) love of these as being life itself, as well as fear of their loss as being death.

(avidya asmita raga dvesha abhinivesha pancha klesha)

有五种染色(kleshas,烦恼):1)健忘,或对事物真性的不觉知(avidya,无知/无明),2)我性、个体性、或自我(asmita,I-ness/individuality/egoism),3)执著或迷恋意识印象/对象(raga),4)排斥思想模式或对象(dvesha),5)爱这些(以上)事物如性命,以为失去它们就是死亡。

【瑜伽中最重要的练习之一】:让自己觉察这五种染色(kleshas)是整个瑜伽科学最基础、最重要的练习之一。注意《瑜伽经》的第1章前四节经文定义了瑜伽,而1.5节介绍了思想模式的不同层次,它们要么是染色的(klishta),要么是未染色的(aklishta)。现在,此节经文中扩展了上述概念,描述了五种染色的性质。Kriya瑜伽对治粗(重)染色(2.1),而随后的经文则描述了对治更细微染色的过程(2.12-2.11, 2.12-2.25)。这一工作分阶段展开,先减少粗染色,然后才是细的。

【五种染色(kleshas):】每种染色都在后面的经文中描述:

Avidya(2.4, 2.5)=灵性上的愚昧、健忘、遮蔽、无知。 Asmita(2.6)=与“我性(I-ness)”相关 Raga(2.7)=迷恋,上瘾

Dvesha(2.8)=排斥或推开,憎恨

Abhinivesha(2.9)=拒绝失去,害怕个体死亡,欲望生存,执著生命

【染色的四个阶段】:五种染色的思想模式,都会处于四个阶段之一。这些在2.4节中描述。

【让思想流动】:觉察染色(kleshas)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静静坐着,有意识允许思想念头升起。这不是说要思考或焦虑。它是一种实验,其中你有意识地让一个形象到来。最好先在不重要的印象上进行实验。

例如,想象一个水果,并观察头脑中出现什么。一个苹果来到脑海中,如果你喜欢它,被它吸引,就说“迷恋”。也许不会太强,但你会注意到一些染色。你也许会想到梨,但会注意到有一点点“排斥”,因为你不喜欢梨。

【对染色的实验】:允许各种形象到来。我经常拿十几粒小石子,让人们挑自己喜欢的一个。然后再让他们挑一个不怎么被吸引的(有些人会说他们“不喜欢”某一个石子)。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显示迷恋和排斥的产生。最好先在染色较轻的想法上实验,因为其中的迷恋或排斥很少。

从无意识进入到脑海中的诸多对象上,都可以进行这一实验。也可以通过观察周围世界。观察你的注意力被某个事物/人吸引,或避开某个事物/人。

更难一点的是,观察你经过时毫无反应的事物。这些就是给头脑留下中性印象的例子。

【逐步觉察强染色】:通过这样的观察,很容易逐渐注意到更强的迷恋或排斥。当我们能够觉察染色的类型,我们就可以开始减弱染色,见下一节经文。

2.4 The root forgetting or ignorance of the nature of things (avidya) is the breeding ground for the other of the five colorings (kleshas), and each of these is in one of four states: 1) dormant or inactive, 2) attenuated or weakened, 3) interrupted or separated from temporarily, or 4) active and producing thoughts or actions to varying degrees. (avidya kshetram uttaresham prasupta tanu vicchinna udaranam)

健忘,或对事物真性的不觉知(avidya),是其它五种染色(kleshas)的温床,且每种染色都处于以下四种状态(阶段)之一:1)休眠或停滞,2)衰弱或衰减,3)阻隔或暂时隔离,4)活跃,并产生各种思想和行动。

【系统地减少染色】:这些染色(kleshas)为以下状态之一:1)活跃,2)暂时阻断,3)衰弱或衰减,4)休眠。我们需要觉察这些阶段,以便系统地减少染色。然后思想模式就不再成为深入冥想的障碍,这就是目标。

【染色的四个阶段】:第一步是观察某个思想模式的染色目前处于哪个阶段。这一自我觉察(self-awareness)的练习是一项冥想和日常生活中的好伙伴:

1. 活跃,唤起的(udaram):是头脑表层活跃的思想模式,或那些通过身体行为(通过行为工具,karmendriyas,包括移动、持握和讲话)展现自己的。这些思想和行为可以是轻微、极端或二者之间。但无论如何,它们是活跃的。

2. 阻隔的,隔离的,中断的(vicchinna):是由于一些距离或隔离,目前不太活跃的思想模式。在欲望对象不在面前的时候,我们常常体验到这一点。比如,诱惑或迷恋虽然存在,但不如事物在眼前时那么活跃(强烈)。就好像我们暂时忘了那个事物。它仍有染色,但未激活(但也不是真的衰减了)。

3. 衰减、衰弱(tanu):这一思想模式不但隔离,而且衰减了吗?有时候,我们以为某个习惯模式已经衰减,但其实没有。但我们没见到所执著的事物时,那一“隔离”看起来就像“衰减”,其实不然,不过是在那一刻,它没有显现而已。

这是改变头脑习惯当中最大的陷阱之一(译注:新手会误以为隔离就OK了)。首先,我们确实需要从“活跃状态”中拉开距离,以到达“隔离状态”,但随后着手减少思想的染色才是关键。

4. 休眠,潜在,种子(prasupta):是休眠或潜在状态的思想模式,就像没有发芽的种子,然而,仍会在合适的环境中生长。

思想模式会暂时处于休眠,就像在睡眠中,或当头脑注意力被转移时候。然而,当其它思绪、或一些视听感受到来,这一思想模式就带着它所有的染色,再次苏醒(激活)。

最终,染色思想的种子可在冥想之火中烧掉,而一颗烧掉的种子就不会再发芽。

【这些通向哪里?】通过瑜伽冥想,思想逐渐弱化,然后大部分处于休眠。随后,在深入冥想中,休眠的“种子”最终被烧掉,不再萌芽。于是,一个人便从过去的染色思想中解脱。

【示例】:一个例子能帮助理解这四个阶段。以四个吸烟者为例。而原则不仅适用于香烟,同样适用于人、观点、概念、信仰、思想或情感。这一原则也不仅适用于粗想(gross level thoughts),也适用于细想(subtlest of mental impressions精微意识印象)。

? A:从未抽烟,亦没有任何抽烟的欲望。当A看到香烟时,他能认出来。头脑中存在这

一记忆,但完全是中性的——它只是一个事物,或一种对事物的识别。它是未染色的,即aklishta。(香烟也可能会染色为“排斥”,如果他因别人抽烟而不快的话,但那是另一种情况。)

? B:抽烟多年,几年前戒烟。偶尔她还会说自己很想再抽一支,但由于健康原因并不真

的去抽。

她对香烟的深层印象仍是染色的,而且同时显现在无意识与有意识(清醒)状态下。有时,对香烟的印象并不活跃,比如在她睡着,或被其它事分散注意力的时候。不过在潜在层面,该印象仍俱有潜在的浓重染色。

? C:抽烟多年,几年前戒烟。他经常说:“噢,不,我不想抽烟;我连想都不会想它。”

与此同时他的手势和姿态则表示不同的意思。他可能有很重的“执著/迷恋”染色,但是显意识不允许它们现身。虽然与这一思想模式有所隔离,但染色并未真正衰减(虽然它会在人睡着或被其它事转移注意时变为潜在形式)。这种对染色的屏蔽阻隔并不是瑜伽的作法。

? D:抽烟多年,几年前戒烟。经过在“隔离(Vicchinna)”阶段的挣扎,她学会了在冥

想中与抽烟欲望同在,允许对香烟的迷恋升起,逐渐不涉入其中,静观它慢慢褪色。在这段时间,这一思想模式有时活跃、有时隔离、有时暂时休眠。不过,她看起来就像一个从不抽烟的人。不但在睡觉和注意力转移时、即便在真的看到香烟时,抽烟的欲望都已经退回种子形式、或已完全消失。

【注意每个思想所处的阶段】:我们要经常观察自己的思想,以一种温和、不评判的方式,注意思想模式所处的染色阶段。它可以变得很有趣,而不是一项艰苦工作。头脑相当喜欢天马行空、想东想西,或在自身之内、或通过感官,搜寻并对欲望对象做出反应。

有很多思维在头脑中通过,其中许多是染色的。这就是头脑工作的方式;它并非好或坏。通过注意染色思想,识别并了解它们的性质,我们能逐渐变成这一过程的观照,并从染色中解脱。然后在生活、冥想中,灵性领悟才更容易来到注意力的前台。

【关于染色的头脑训练】:关于衰减、减少染色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头脑认识到这些染色只能带来麻烦,别无它用(在经文2.33中描述)。

它意味着要训练头脑,让它知道“这是没有用的。”这一简单训练是衰减染色的起始(过程始于观察,然后进入衰减)。类似于教育小孩子;方法就是说这“有用”或“没用”。注意这并非“好”或“坏”的道德评判。更像是在路途中,是走左还是走右更有用的问题。

【我们通常卡在一个死循环中】:生活中,我们通常发现染色思想从“活跃”到“隔离”,然后再恢复“活跃”。就这样来回循环。它们要么活跃地产生各种问题,要么隔离一段距离,就像去度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lg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