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小学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小学)

更新时间:2023-03-08 06: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太平小学

深化学校管理体制和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优化教育发展方式,提高教育内涵发展水平,创建区域教育发展新优势,增强教育发展的持续动力,实现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特制定学校深化管理体制和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和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巴中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推进教育率先发展,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为目标,以“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构建、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学校文化提升”为重点,优化教育发展方式,全面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全力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全力打造“幸福教育”,全力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二、改革目标

通过改革,构建科学民主的现代化学校管理制度,促进学校创新发展;构建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构建和谐高效的现代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自主发展;构建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学校文化,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

三、推进步骤与策略

(一)构建科学民主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学校严格按国家的课程计划开设课程,教师必须按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教学。各科教学应以学生为本,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要统筹兼顾,相互配合,发挥整体的教育功能。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推进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构建的具体措施:

按照“制定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学习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修改现代学校管理制度——通过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实施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步骤,积极先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整体划分为五个阶段: 1、学习酝酿阶段 (2016年3月—2016年4月)

学校班子成员、年级组长、班主任、教研组长、各科骨干教师组成学校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制定小组,交流制定“太平小学管理制度”。

2、会议通过阶段(2016年5月)

召开学校全体教职工大会,学习完善后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本着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集体的原则教职工大会表决通过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3、实施制度阶段(2016年9月——2016年12月)

将完善后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纳入实施阶段。对实施过程中的优秀教师多表扬、对于实施过程中起步较慢的教师多激励和帮助。管理制度与以人为本相结合,实施好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二)构建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以课程建设和评价为抓手,进一步开发和实施符合农村孩子、地域特点、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学生更好成长的课程。逐步实现夯实基础,深化拓展,主动探究课程实施模式。初步建立学校拓展型课程管理制度及课程评价标准。各学科根据校级科研课题方向,根据学科特点,撰写校本课程(课堂+假期)。在原有课程开发的基础上,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初具规模,深化现有课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充分体现时代的要求,有比较丰富的特色课程。

1、国家课程的校本实施

(1)国家教材二度开发,因材施教重组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不是简单地传递、灌输书本知识,而是结合具体教育情境批判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的过程,其间涉及教材内容的调整和加工,教材资源的整合和教师自主开发教学资源等。简而言之就是也就是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我校各学科教师在实施课程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对国家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地增、删、调整和加工,合理选用了教学资源,使之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特定的教学情境,它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这种“二度”开发,既包括对现有教材内容的直接使用,也包括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加工和改造,即对教材内容的选择、组织和重构。以教材为依托,站在学生立场、学科立场、课程论的立场来选择教学内容,体现教科书内容由静态向动态转化的过程。

(2)校本教材辅助教学,努力拓宽课程资源

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想形成自己的特色,那么就必须在“校本课程”上下功夫,而校本教材的开发则是校本课程实施的有力保证。在近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校各学科组教师都积极投入到校本教材的开发中。如语文学科组全体教师紧紧抓住了“阅读”这一语文教学的核心,在合理有效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参与的课题《阅读中外经典提高学生素质》这一课题研究工作开发了小学语文校本教材。教材应立足于课本,体现时代气息,很好地衔接了课内外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多途径地感受语文,感受生活,在课外阅读这个大花园中流连忘返、乐此不疲。各学科校本教材的开发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宽了课程的资源。

(3)渗透幸福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幸福素养。

加大教研、科研的力度,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开展幸福素养教育课堂实践活动,构建幸福素养教育课堂模式,通过活动,改进教和学的方式,

优化学科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理解幸福的思维、体验幸福的境界、创造幸福的能力、奉献幸福的风格”等幸福素养。

(4)整合各科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树立“综合发展教育观”,让教师学会跳出学科来审视自己的学科教学,促进学生在每个学习活动中都受到综合教育的可能。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整合各学科及课外教育资源,能够变单科教学内容为综合教学内容,能够将知识内容与生活内容融合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2、校本课程的特色开发

(1)结合我校德育现状,紧紧围绕我校校园文化中提出的“健康、习惯、诚信”等九大主题,组织教师学习《小学班主任工作校本教材》,用以指导班主任日常教育工作,探索学生养成教育的方法,提高学生文明素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幸福感和创造幸福的能力。

(2)传承传统文化,挖掘主题活动,丰富学生经历体验。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突破口,每月确定一个主题,开发具有儿童情趣和时代气息的主题活动,切实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并促进少年儿童在少先队组织中健康成长。

(3)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拓展学生活动渠道。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学校开发多种符合小学生身心成长的、符合学校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如体育盛会、艺术节、科技活动、读书活动等主题文化活动,以拓展学生的活动渠道,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增强学生的幸福体验。

具体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6年3月—2016年4月)

学校成立学校课程建设领导小组,成立学校课程评审委员会,对校内、外可用资源(区域特色和学校师资特点等)进行分析调查,拟定学校课程建设整体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召开相关部门启动会议。

2、实施第一阶段(2015年4月—5月)

组织进行研究、确定学校课程建设整体实施方案,梳理现有校本课程、确定开发的新课程,确立部分新课程科目并组织开始开发工作,进行相关人员动员和培训等工作,认定部分合格课程。

3、实施第二阶段(2016年5月—7月)

对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的具体开发和实施,课程校本化研究和开发成果的审定。

4、实施第三阶段(2016年9月—2016年10月)

对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进一步校本化实践,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开发成果的推广和实践,迎接上级部门对课程建设实施情况的检查、督导,校优秀课程报送等工作。

5、实施第四阶段(2016年11月—12月)

基础型课程校本化、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优化提高,评选示范课程,示范课程展示活动。

6、总结阶段(2017年1月—1月)

学校对学校课程建设和实施工作回顾总结,优秀成果评选、报送等工作。 (三)构建和谐高效的现代课堂

以“有效的教,促进高效的学”的理念为指导,通过“学习、实践、反思、交流、合作”的实践策略,提高教师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思能力的持续提升,努力探索常规教学条件下,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教学

方式和策略,使学生在有效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教师领悟高效课堂的内涵

通过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促使全体教师准确理解高效课堂的内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

具体措施:

(1)各教研组集中学习《巴中市整体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构建和谐高效的现代课堂的要求及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讨论、领会高效课堂内涵。(责任人:教研组长)

(2)集中开展高效课堂的业务专题培训。(责任人:刘兆林) (3)全体教师开展高效课堂的理论学习,每月写一千字的读书笔记和体会,开展教师读书笔记展评活动。(责任人:教研组长) 工作成效:

通过以上举措,使全体教师从思想上领悟高效课堂的内涵,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式,为构建高效课堂打好思想基础。

2、高度重视教学设计,提高教学准备的实效性。

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实效的教学准备环节,否则,谈不上有效的课堂教学,更谈不上高效的课堂教学。因此我们要抓好教学设计,提高教学准备的实效性。

具体措施:

(1)抓实集体备课。教研组首先做到“四到位”:时间到位,地点到位,内容到位,备课主讲人到位。其次完善集体备课常规:一人主备、教研组内讨论、集体修改,真正将集体备课制度落到实处。(责任人:教研组长)

(2)开展教材研读活动。各教研组组织学科教师通读所任学科教材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脉络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编者意图,把握课程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真正做到理解教材、吃透教材、活用教材。(责任人:教研组长)

(3)落实案例研究和叙事研究。全体教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对精品课进行分析,写出1-2篇高质量的案例分析,研究一位名师授课,写出一篇成长感悟。课后认真总结,写好课后反思或课例分析,并每月上交一篇“高效课堂”的叙事研究。学校五月份组织展览、交流、评比。(责任人:周彬生及教研组长)

(4)加强常规管理。教务处负责落实备课检查、指导、考核。各教研组要突出集体备课的作用,强化常规的检查落实,加大高效课堂的研讨,促进教师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的提高。(责任人:刘兆林及教研组长) 工作成效:通过以上举措,达到所有教师能够正确理解教材、合理并创造性使用教材,落实常规,实现课前准备的实效性。

3、切实抓好课堂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课堂是教师实现“高效课堂”的主阵地,也是关键环节。各教研组要根据新课程标准探究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结构特征和教学要求,研究出符合我校实际的课型模式或教学流程。

具体措施:

(1)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或教学流程。各教研组要组织教师选一位名师的课进行本学科常态课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并进行不断的实验验证,提炼升华,使之进一步完善,形成基本固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打造具有杨庄社区学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本学期每个教研组重点研究一种教学模式,进行反复

实践论证,提炼升华,期末拿出成熟的、精品教学范式。(责任人:教研组长) (2)开展高效课堂示范课活动。五月份开展骨干教师高效课堂引路课、示范课活动,各教研组确定二到三名骨干教师分学段上公开课,各教研组认真组织学科教师进行听评课活动,开展对高效课堂的研讨活动。(责任人:刘兆林)

(3)开展高效课堂达标课活动。四月份开展青年教师高效课堂达标活动,实现青年教师“一年站稳讲台,三年成为骨干”的培养目标,同时高效课堂达标将作为教师教学岗位竞聘的必备条件之一。(责任人:刘兆林) (4)开展高效课堂评比课活动。六月份各教研组开展组内教师同课异构高效课堂评比活动,同时推举二到三名教师参加学校六月份组织的高效课堂优质课竞赛活动,高效课堂优质课证书将作为我校教学能手评选和骨干教师评定的必备条件之一。(责任人:刘兆林)

(5)加强随堂观摩学习活动。本学期将加强随堂听课、全员性听课评课的组织工作,提倡教师相互听课,形成真正听课的良好风气,要求教师一学期听课必须达20节次以上。听课后要及时进行评课,认真分析一堂课的成功和不足之处,长短兼评,形成很好的评课氛围,同时学校领导将不定时进行推门听课,及时监控高效课堂的落实情况。(责任人刘兆林及教研组长) (6)积极搭建学习平台。学校努力为新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推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请教研员及有关教育专家对构建高效课堂进行指导,另一方面派教师外出学习,学习后必须上交体会,上汇报课。同时积极搭建平台,力争各教研组有一名教师在乡级以上教研活动中得到展示,塑造社区名师。(责任人:刘兆林)

(7)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各教研组在逐步形成各种课型的有效教学模式

或教学流程的同时,努力构建与高效课堂教学相配套的目标监控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完善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学校每月将统一组织进行月测,及时掌握教学质量,各教研组要认真做好质量分析。(责任人:周彬生) 工作成效:建立起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或教学流程)、评价标准和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全校教师牢固树立起追求高效课堂教学的理念,全校课堂教学水平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4、切实优化作业设计,提高训练检测的高效性。

在强化课内当堂训练、提高反馈矫正实效性的同时,要注重课后作业训练的高效性。既不能布置大量的重复性作业的现象,也不能让学生只是简单的抄写,进行书本知识的搬家。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创新作业批改方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师要明确作业的巩固和检查功能、深化和提高功能、体验和发展功能,精心地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作业,创新作业批改形式,起到促进学生不断改进和发展的作用。

主要措施:

(1)各教研组要完善常规作业设计要求和评价细则,加强对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教师布置和批改作业情况的检查,组织作业设计研讨专题活动。(责任人:教研组长)

(2)组织开展优秀作业设计案例评选、优秀班级作业展评、学生家长评教等措施,推进作业设计的优化,使教师形成自主设计高质量作业并及时批改评价的良好习惯。(责任人:刘兆林)

主要成效:使全体教师形成自主设计高质量作业并及时批改的良好习惯,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5、转变评价观念,提高教学评价的实效性。

在构建高效课堂的同时,教师要转变评价观念,要及时、适度、多元地评价学生,鼓励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价时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达到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主要措施:

(1)各教研组要组织学科教师开展发展性评价理论培训,学习先进经验,建立课堂激励机制,开展教学评价研究活动。(责任人:教研组长)

(2)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六月份学校将开展经验交流活动,逐步建立起符合高效课堂的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为构建高效课堂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保障。(责任人:刘兆林)

工作成效:转变教师的评价观念,构建与高效课堂相适应的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四)构建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学校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种区域性亚文化,特指在校园空间内师生共同创造及享受的各种文化形态,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创造生成的。校园文化建设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提升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具体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实施,发动宣传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考不深,必然会导致行动不力。因此,要进一步切实加强特色建设理论的学习宣传。要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思想讨论等多种形式和方法,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对特色建设的基本理论入耳入脑,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认识和自觉追求。通过学习认识到,提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l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