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某进出口公司为例的税务筹划方案探讨

更新时间:2023-08-20 08:44:01 阅读量: 高等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以某进出口公司为例的税务筹划方案探讨

中国石油锦西石化分公司王军

[摘要]本文以某进出口公司为例,结合该企业涉税业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改变业务流程和经营模式来完善税收筹划工作,从而为进出口企业的税务筹划开辟思路。

[关键词]税务筹划、业务流程、经营模式、抵税退税

税务筹划是企业财务活动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所具有的合法性、目的性等特征也使其和偷、逃、抗、骗税截然不同,成为维护国家利益和纳税人权益的重要经济杠杆和手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的必然选择。

一、税务筹划的涵义

税务筹划是指纳税人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根据政府的税收政策向导,通过对生产经营活动的事先筹划与安排,进行纳税方案的优化选择,以尽可能减轻税收负担,以达到减少或延缓税收支付,获得正当税收利益的行为。税务筹划的基本实质是节税,是在遵守税法的

前提下以减轻税收负担和实现涉税零风险为目的而进行的节税和税负转嫁活动。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主要方法有:免税、减税、税率差异、税负分割、扣除、抵免税、延期纳税、退税等。

二、以某进出口公司为例的税务筹划方案探讨

税务筹划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税务筹划运用要结合企业特点和行业特点,与企业特定的经济环境相协调。下面以某进出口公司为例,对税务筹划的应用方法进行案例剖析。

1.案例概要

某进出口公司主要出口石化产品,进口设备及原材料,业务类型包括:出口业务、进口及代理采购业务。其中,进口及代理采购业务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由国外进口设备,需要报关、商检,有的需要开信用证;二是从国内代理商处购买国外设备,然后再开发票卖出,属于买断经营;三是从国内采购设备,但是不垫付资金,属于代理采购。

2.需要解决的问题

(1)出口货物包装物的抵税问题

该进出口公司出口货物增值税适用免税且退税的税收政策,所以该公司出口商品为免税商品,出口货物的包装物不允许抵扣。

(2)出口货物的运费抵税问题

由于出口商品免税,出口货物的运费不允许抵扣,该公司的出口产品主要通过铁路和公路在国内运输。

(3)采购业务的类型确定

该公司有两种操作方式:买断经营或代理采购。两种操作方式的区别:买断经营需要该公司垫付资金,而代理采购则不用;开具发票流程不同,买断经营需要该公司开具发票,而代理采购则不需要;适用税种不同,买断经营适用增值税,税率17%;代理采购适用营业税,税率5%。

3.主要理论依据

该进出口公司涉及的主要税收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国税发

[2005]51 号《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试行)》以及国家有关出口货物具体退税率的有关文件。该公司出口产品适用13%的增值税出口退税比率,出口货物增值税适用免税且退

税的税收

优惠政策。由于出口商品已经免税,增值税的增值链条断裂,所以购进的出口商品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与出口商品有关的包装物和运费进项税不允许抵扣。该进出口公司的代理业务,如果采取代理模式,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交纳营业税,税率5%;如果采取买断模式,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交纳增值税,税率17%。

4.解决方案

根据以上所述,涉及增值税抵扣和退税问题和不同经营模式下适用的税种问题,这些问题决定着公司的税收负担。

(1)出口商品包装物及运费的税务筹划

由于与该进出口公司出口商品相关的包装物及运费不允许抵扣,因此要做费用化处理。经测算,该公司当年包装物及运费共做费用化处理210.2 万元, 这两项的费用化也减少了公司利润。解决方案是改变原有发票开具流程,以增加进项税抵税额度。发票开具流程见下图。

包装物、运费税务筹划的思路是设法让包装物的供应商和承担出口商品境内运输的运输公司分别将发票开具给产品制造商,制造商将货物价款、包装物和运费价款加总,然后整体开具发票给该进出口公司。对产品制造商来讲,由于把包装费、运费支出加到商品总额中,因此加大了货物发票的开具金额,但不会增加制造商的费用负担。当然,有一点不同的是:当运费和包装费发票开具给产品制造商时,由于运费发票税率是7%,其开具的货物销售发票的税率是17%,制造商将多负担10%的税负。根据该进出口公司当年的出口额测算, 制造商将多负担税款44.35 万元。解决办法是将该税款加到货物总金额中,然后再转嫁给进出口公司。假设该进出口公司与制造商经过协商, 决定按照44.35×1.17=51.89 万元为基准,将多负担的税款转给进出口公司。根据该进出口公司当年的出口额测算如下:货物总金额24500 万元,包装费总额1065 万元,运费总额443.5 万元,协商后供货商应转嫁的税费51.89万元,供货商开具销售发票总金额为24500+1065+443.5+51.89 =26060.39 万元,销项税26060.39×17%=4430.27 万元。而在原发票开具流程下,与出口相关的运费、包装费进项税是不允许抵扣的,只能全额费用化,原流程下开具发票金额24500 万元,销项税24500×17%=4165万元。在新的发票开具流程下,原不允许抵扣的210.2万元被记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出口商品)”明细项下,留待做出口退税处理。该公司出口退税率是13%,不允许退税的4%部分被记入成本210.2×4%=8.4 万元。因此, 该筹划方案为进出口公司减少成本费用210.2-8.4=201.8 万元,同时还多退增值税(4430.27-4165)×0.13/0.17=202.85 万元。

(2)采购业务的税务筹划

采购业务税务筹划的思路是尽可能多做代理模式, 少做买断模式。因为买断经营模式要交纳增值税,税率17%;而代理采购模式交纳营业税,税率5%。因此,采取代理模式可降低流转税负。根据该进出口公司当年的采购计划测算, 该公司全年代理采购设备总额14000 万元。其中,可以做成代理模式的金额12000 万元。在代理模式下,代理收入按采购设备总额的2.5%向设备最终购买方收取, 应交营业税及影子税为12000×2.5%×5.55%=16.65 万元。如果做成买断模式,则要缴纳增值税,假设加价率2.5%,则应交增值税及影子税为12000×2.5%×17%×1.11=56.61 万元。可见,代理模式比买断模式节税39.96 万元。

另外,对于无法直接做成代理模式的设备采购,可以采取下述办法:即可以采取平价销售或少量加价销售的方式,使增值税额最小化。然后进出口公司与设备最终购买方协商, 假设仍按设备总额的2.5%收取代理费,开具代理收入发票。这样,就把本应该交纳增值税的业务转化为营业税。当然,这种做法减少了设备购买方的增值税抵扣额度,这可以通过协商代理费收取比例来解决。该办法的节税效果计算如下: 因为增值税很少, 这里可以忽略不计; 应交营业税及影子税为2000×2.5%×5.55%=2.78 万元。如果不采取上面的办法,则要缴纳增值税,应交增值税及影子税为2000×2.5%×17%*1.11=9.44 万元。可见,通过税种转换

可以节税6.66 万元。这样,通过上述办法实现了税种转换,总共节税46.62 万元。

(3)税务筹划效果分析

总之, 上述税务筹划是借助业务流程和经营模式的改变来实现的,通过税收筹划实现该进出口公司出口退税额的增加,并较少公司费用支出,从而增加利润和现金流量;同时,通过增值税转为营业税的税种转换实现该公司流转税税负减少。根据该进出口公司当年的业务量测算,上述筹划总共减少费用支出201.8 万元,多退增值税出口退税202.85 万元,减少流转税及影子税税负46.62 万元。

三、结论

税务筹划的内容是多方面的,税务筹划的领域也十分广泛,具体的筹划方法不胜枚举。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法,分析某进出口公司存在的问题,探讨该公司涉税业务的解决方案,从而为进出口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开辟思路。

三、劳务报酬的税务筹划

新医改意见明确指出了,要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制度。因多点执业取得的劳务报酬,是医务人员劳动价值在绩效工资制度下的另一种经济体现。

(一)劳务报酬合理费用化税法规定劳务报酬所得扣除一定费用后,按20%的比例交纳个人所得税。医务人员在与其它执业医院签定劳务合同时,可约定先扣除执业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食宿费用等必须支出,再取得最终的净劳务报酬,以降低计税依据减少纳税。

(二)劳务报酬与绩效工资的相互转化比较工资薪金和劳务报酬所得,其计算个人所得税采用的方法和税率是不同的。医务人员取得的绩效工资,可根据需要适当变通为劳务报酬发放。

个人所得税税率,可发现当应税收入在20000 元以下时,工资薪金适用税率比劳务报酬适用税率低。在合法的情况下,医务人员可以通过签定长期雇佣合同的方式, 将劳务报酬转化为工薪所得更有利于节税。

[例4]赵医生09 年进修期间,每月从本医院取得基本工资扣除三险一金后为2500 元,7 月份应邀为某下级医院做手术,取得劳务报酬3000 元。7 月份劳务报酬应纳个人所得税440 元[(3000-800)×20%],工资应纳个人所得税25 元[(2500-2000)×10%-25],7 月份纳税合计465 元(440+25)。如果赵医生与下级医院签定雇佣合同,将劳务报酬转化为工薪, 则赵医生7 月应纳个人所得税为400 元[(2500+3000-2000)×15%-125],节税65 元。值得一提的是,公立医院利用各种税收政策和方法,对医务人员个人所得税进行税务筹划时,应注意深入挖掘信息来源,多渠道获取税收优惠政策,并注意与税务机关保持良好的沟通,以获得税务机关的认同。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税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年版。

[2]苗劼:《企业年终奖税务筹划》,《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 年03

期。

[3]王瑞、卢传发:刍议居民纳税义务人个人所得税筹划《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 年09 期。

参考文献:

[1]盖地.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税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

社.2007

[3]幸建华,王华.税务筹划在企业中的运用.中国水运(理论版).

2006.06

[4]孟繁祥.浅析企业税务策划方法.科技资讯.2009.0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l3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