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 外力作用与岩石圈

更新时间:2024-04-28 01: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外力作用与岩石圈物质循环;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桌状山是顶平似桌面、四周被陡崖围限的方形山体。大瓦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地处横断山东侧,海拔3 222 m,为世界第二桌状山。大瓦山是地形倒臵形成的向斜山,山体分两层,下部是构成山体基底的石灰岩,上部是层层堆叠的玄武岩。读图完成1~2题。

1.大瓦山桌状地貌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

A.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地壳抬升→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B.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地壳抬升→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C.地壳抬升→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D.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2.大瓦山形成过程中,假若玄武岩层和石灰岩层的上下位置颠倒一下,则地表呈现的地貌最可能是( )

A.平顶的桌状山 C.沉积层深厚的盆地

B.起伏和缓的丘陵 D.林立的峰林、峰丛

解析:1.A 2.D 第1题,石灰岩位于下部,玄武岩位于上部,说明先有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的过程,后有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的过程,据此可判断A正确。第2题,若位臵颠倒,则上部为石灰岩层。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横断山东侧,地势较高的石灰岩层在流水溶蚀、侵蚀作用下,会形成峰林、峰丛等喀斯特地貌。

如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按河谷发育阶段由先到后的顺序,正确的排列是( )

A.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B.②③④① D.④②①③

4.阶段④表现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地壳上升 C.变质作用

B.断裂下沉 D.流水沉积

解析:3.C 4.D 第3题,河谷在不同发育阶段所受到的外力作用不同,在河谷发育初期以下切侵蚀为主,河谷呈“V”型;随着河谷的发育,河流的侧蚀作用越来越强,河谷展宽。结合图示可以判断出③阶段河谷最窄,河流侵蚀以下切为主,故其发育最早,随着河流侧蚀作用加强,逐渐发育为①②④阶段。第4题,河谷发育到④阶段时,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减弱,泥沙在河流凸岸沉积,河谷变宽,该阶段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流水沉积。

(2018·安徽淮南二模)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能较客观地反映海平面的升降状况。沙坝是由波浪携带泥沙堆积而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沙坝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潟湖常有潮汐通道与大海相连。如图为全新世(11 700年前至今)形成的美国东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模式图,图中a、b为三角洲。据此完成5~7题。

5.图中a、b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风力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 B.河流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 C.风力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 D.河流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

6.全新世该地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过程中,海平面相对于陆地( ) A.呈上升趋势 C.呈下降趋势

B.基本稳定 D.反复升降

7.若此后海平面显著下降,则图中( ) A.沙坝向陆地方向推移 C.沙坝向海洋方向推移

B.潟湖的盐度逐渐降低 D.潟湖受侵蚀水深增大

解析:5.D 6.A 7.B 第5题,图示a位于陆地河流入海处,则该三角洲应是河流泥沙堆积而成;b位于潮汐通道处且三角洲由外海向潟湖发展,则应是外海涨潮时海浪堆积而

成。第6题,图示岩层沉积物由下向上依次为:沼泽沉积、潟湖沉积、沙坝沉积和浅海沉积,说明该处由沼泽逐渐演变为浅海,则海平面不断上升。第7题,海平面显著下降,则通过涨潮进入潟湖的海水会逐渐减少,同时陆地水体进入潟湖后,潟湖水体不断流入外海,必然使潟湖水体盐度降低。

图Ⅰ为某区域示意图,图Ⅱ反映图Ⅰ中的P地河谷剖面,图Ⅲ反映图Ⅰ中的湖泊水位变化情况。读图回答8~9题。

8.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河流流向及湖泊类型分别为( ) A.自北向南 淡水湖 C.自南向北 冰碛湖

B.自南向北 构造湖 D.自北向南 咸水湖

9.R城的海滨浴场游客云集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湖泊蓄水范围为a ②湖泊蓄水范围为b ③S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④S城受盛行西风影响

A.①② C.①④

B.③④ D.②③

解析:8.D 9.C 第8题,根据图中的等高线的弯曲状态,可推知河流的流向为自北向南;湖泊深居内陆,河流对湖泊有增盐作用,所以湖泊为咸水湖。第9题,根据P地河谷剖面图可知,该河流东岸侵蚀严重,结合河流流向可知,该河流位于南半球,其东岸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侵蚀严重,所以R城为地中海气候。若R城的海滨浴场游客云集,则此时为南半球夏季,R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少,湖泊蓄水范围小,结合图Ⅲ可知,湖泊蓄水范围应为a;S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C正确。

(2018·河南八市重点中学模拟)“千湖沙漠”国家公园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沙丘从海岸一直向内陆延伸50 km,洁白的新月形沙丘链镶嵌着上千个晶莹剔透、水位季节变化明显的湖泊。读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千湖沙漠”中沙丘的形成原因,其解释可信的是( )

A.沿岸地区寒流的减湿作用导致气候干旱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炎热干旱天气 C.雨林大量被砍伐,信风长期吹蚀裸露地表 D.河流挟带到河口的泥沙被海风吹向陆地 11.图中新月形沙丘( ) A.缓坡大致朝向东方 C.陡坡风力大于缓坡

B.1~4月移动速度快 D.缓坡降水多于陡坡

解析:10.D 11.A 第10题,“千湖沙漠”国家公园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沿岸洋流为暖流,A错;赤道附近不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B错;只受信风吹蚀,没有沙源则不会形成沙丘,C错;“沙丘从海岸一直向内陆延伸50 km”说明沙源来自海岸线附近,由此推断,沙丘是河流挟带到河口的泥沙被海风吹向陆地形成的,D对。选D。第11题,沙丘缓坡是迎风坡,陡坡是背风坡,该地冬季受东南信风带控制,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所以沙丘缓坡大致朝东,冬季移动速度快,夏季移动速度慢,A对、B错;迎风坡风力大于背风坡,C错;该地降水时主要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信风控制时为少雨季节,并且沙丘相对高度小,坡向对降水影响小,所以陡缓两坡降水几乎没有差异,D错。选A。

二、综合题(共56分)

12.某地理课题组为完成“喀斯特地貌发育机制的研究”采取了以下设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28分)

设想:植被、坡度对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课题组根据植被覆盖率、坡度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相关数据画出了如下坐标图。

(1)在上图补充坡度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关系曲线。(4分) (2)试分析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与植被覆盖率关系曲线的形成理由。(8分) (3)南方喀斯特地貌区降水量大,但地表易缺水,分析其原因。(6分)

(4)该类地貌在我国典型分布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区地形地貌特征的成因是什么?(10分)

解析:第(1)题,坡度越陡,水的存留时间越短,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越低,二者成反比关系,据此画图。第(2)题,结合植被地上部分对流水的阻挡及地下根系对石灰岩溶蚀进行分析。第(3)题,根据喀斯特地貌特点对地表水影响进行说明。第(4)题,石灰岩在云贵高原地区因地壳抬升,后经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

答案:(1)画图。

(2)植被覆盖率高,减少了地表径流,加快了下渗,从而促进了地下岩溶地貌的发育,同时植被根系排放的酸性物质也有利于石灰岩的溶蚀。

(3)南方喀斯特地貌区地下多溶洞,促使地表水下渗、下漏,造成地表缺水。 (4)云贵高原 沉积岩或石灰岩,经历地壳抬升,隆起为高原,后受流水侵蚀(溶蚀)作用而形成。

1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8分)

(1)根据材料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描述宁夏平原的成因。(8分)

(2)说明图中AB所在地区与CD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的特点及原因。(12分)

(3)分析图中从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变化的一般特点及成因(成因可从AB、CD两地段各自对应的不同流水作用来说明)。(8分)

解析:第(1)题,宁夏平原是由断层下陷和流水沉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第(2)题,河流沿线由于受到的外力作用不同,导致地形变化不同,等高线表现的变化方向也就不同。第(3)题,河流泥沙的沉淀都是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小的后沉积。

答案:(1)从地质构造上来说,两侧地块相对抬升,宁夏平原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构造;再经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而成。

(2)AB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上游方向(高处)凸出。原因:上游段主要受侵蚀作用影响。 CD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下游方向(低处)凸出。原因:下游段主要以河流堆积作用为主。

(3)沉积物颗粒依次变小。原因:当流水携带大量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的降低,泥沙逐渐沉积。一般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谢谢欣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k9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