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视域中的心理学研究

更新时间:2023-04-30 23: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15卷第3期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l.15No3 2009年6月J. CENT. SOUTH UNIV. (SOCIAL SCIENCE)Jun 2009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视域中的心理学研究

杨文登,丁道群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摘要: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是依据西方实践哲学传统,在当代语境下对马克思经典文本的重新解读。既往心理学对人的研究可以分为心理、行为、环境及交互作用四个维度。这些维度各执一端,没有从实践出发来考察人的本质,导致了心理学中人的形象支离破碎。当代的心理学研究应当借鉴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思维方式,将哲学的实践概念心理学化,站在实践的基础上来关照整个心理学研究,从而构筑心理学中人的全面形象,促进“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的建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实践;心理学;人的本质

中图分类号:B 84-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09)03?0315?0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心理学的结合曾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对整个心理学,尤其是对苏俄及中国心理学都产生过重大影响。进入21世纪后,时过境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心理学都呈现出新的进展。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已经由辩证唯物主义向实践哲学方向演变。心理学中原有的一些学派已经消亡,一些发展到了新的阶段,还有更多的新学派雨后春笋般涌现,呈现出更为丰富的样态,也展露出更为复杂的矛盾。在新时期里,从学理上考察两者的关联及发掘其对心理学研究可能的启示,应该是一件有益的工作。

一、作为实践哲学的马克思主义

哲学

实践哲学是近代西方哲学研究中体现出来的一种新的思潮,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再到海德格尔、伽达默尔,这一传统从未断裂。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就是依据西方实践哲学传统,在当代语境下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进行重新解读所呈现出来的一种理解方式。它以实践为基点进行思考,对人的本质、人的心理、环境(自然与社会)及其相互关联都提出了独到而精辟的理解。

1. 人的本质:实践中产生、演变与生成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深刻地批判了以往所有的哲学:旧唯物主义主要的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它把世界看成是脱离人而孤立存在的自动运行体系,把人看成被动接受外界所与、毫无主观能动性、本身就像机器或动物一样、严格受客体制约的客体中的一员。人与世界的其它客体没多大差别,不过是用了不同酵料的同一种“面粉团子”。与此同时,人的“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发展了,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1](54)旧唯心主义把人当作了万物的准则,客体仅仅是人认识的对象,甚至是人的意识的派生物。康德认为“理性为自然立法”,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都是客观精神的自我运演,它服从于精神独特的运行规律。人在他们眼中成了仿佛不受客体制约的、甚至是赋予客体规律的某种超验的东西。

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理解都有合理的一面,又都有失偏颇。马克思认为造成两者矛盾的根源是它们都忽视了人类的实践。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对象性活动,是主客体交互作用的桥梁,它把人类“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2](24),是“人的类的特性”[2](96)。一方面,实践是人通过物质手段同物质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人受到客体的制约,成为了客体的一员;另一方面,实践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受到主体理性、非理性等主观因素的制约,体现着人对客观世界的理想追求,使客体打上了主体能动性的烙印。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没有同时看到实践的这两个特征,各执一端并片面加以强调与放大,看不到主客体的统一性。马克思说:“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

收稿日期:2008?12?28

作者简介:杨文登(1979?),男,湖南双峰人,南京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专业2007级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理论心理学.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5卷316

是直接同一的”[3](96),“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4](67)。生产,也就是说实践,是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分界。有了实践,人的本质不再固定不变或只是机械地生成,而是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逐渐产生、发展、演化与形成。

2. 意识:实践中产生并指导实践

马克思认为对意识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必须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3](96)。只有从人的实践,而不是其它任何神秘的东西来阐明人类意识才是最佳的途径。①意识是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实践是思维最本质、最切近的基础。人通过实践改变自然界,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心理或意识。“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4](73) ②意识指导着实践。“使人行动起来的一切,都必然要经过他们的头脑”[5](245)。人的实践活动,不仅会引起自然界的物质性变化,而且会在自然物中渗透着自身一定的目的。“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己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己经观念地存在着。”[6](202)③实践是检验意识真理性的客观标准。“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4](73)意识是否是对的,在多大程度上是对的,不是由某种既有的理论体系来判断,而是要把它放到人类的实践中,反复考察、验证,最后由实践来进行裁定。最后,实践的产物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知识。马克思认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打开了的书本,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3](127)我们可通过实践有固化产物(如历史、文化等)来分析、回溯与理解人的意识。

3. 环境:实践的条件与对象

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是人赖以生存的前提,但它并不严格地决定着人的本质。马克思曾批评说:“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2](3)人通过实践从环境中摄取生活资料,受到环境的制约,同时又在实践中改变环境,使自然成为人化的自然,并在人与人之间结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①关于自然环境。自然界是而且也仅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它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无机的身体”,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但与此同时,自然界又是人创造出来的、人化了的自然界。“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3](178)。只有“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3](128)。

②关于社会环境。人时刻生活在社会之中,“人们的社会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2](29)。社会是人的社会,是人能成为人的必不可的部分。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60)意识的产生与发展也离不开社会,狼孩之所以更像动物而不像人的原因就在于其脱离了社会,所以马克思说:“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1](35)

这样,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在认识论上将世界三分,客观环境(自然与社会)、主观世界(意识或心理)以及连接两者的人类实践(行为)。在这种思维方式下,因为有了实践,客观环境与主观世界不再片面、孤立与静止,人、意识、环境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的本质在人与环境之间通过实践的不断交互而产生、演化与生成:意识在实践中产生,同时又指导着人类实践,通过实践把自身外化为物质的力量,使意识的内容转变为实体的物质;环境是人赖以生存的前提,人通过实践从自然界中攫取物质生活资料,又在实践过程中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把原本“自在”的世界变为“人化”的世界。人、意识、环境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形成了纷繁芜杂的相互关系,实践成了解开各种关系纽结的唯一由头。可以说,属人世界的一切对立与矛盾都根源于人的实践,同时这些对立与矛盾又最终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得到了统一。

二、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看

心理学的“人”

实践是了解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钥匙,是理解人的本质,理解人、意识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出发点。这一思维方式给当代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心理学研究的主题是人,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观点看来,这个“人”是同时受到主观世界、客观环境、自身行为及其交往作用影响的人。综观整个心理学史,会发现不同的心理学对人的本质有着不同理解,在研究过程中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强调一些因素而忽视另一些因素,用部分的研究来代替整体

第3期杨文登,丁道群: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视域中的心理学研究317

的研究,呈现出不同的研究视角或研究维度。以往绝大多数心理学体系与流派对“人”的研究,大致划分为四种维度:心理维度;行为维度;环境维度;交互作用维度。

1. 意识维度

意识维度的心理学体系与流派大都相信存在着客观与主观两重世界,主观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向客观切近,心理学要研究的正是人的主观的心理方面。这一维度是过去心理学研究的最重要方面。主要包括:①冯特的内容心理学与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感觉、知觉等低级的心理过程,任务是通过实验的内省将心理分析成元素,再去找寻元素之间复合的规律。②精神分析心理学。坚持研究人的主观心理,但认为人的心理并不只是可意识到的现象,意识只不过是冰山一角,主观的绝大部分是隐秘的、不加分析就不为人所知的潜意识,心理学应该关注的是人性深处这口“沸腾的大锅”。③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感知觉、记忆、思维等内在的认知过程,其方法是结合现代计算机技术,用计算机类比的方式来进行研究。④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对整体的“健康人”进行研究,关注的焦点主要是人的需要、动机、信仰、价值观等个性心理。⑤进化心理学。心理学要研究的是具体的、针对生存与繁衍中不同适应问题的“心理机制”。方法是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利用功能类比,通过考古学获得证据或某些神话、传说来对心理机制进行推测。它引入了历史的维度,从种系历史的“远因”角度来探讨人的主观方面。

2. 行为维度

行为维度的心理学认为主观的心理是不可捉摸,难以理解的,心理学不必也不应该借用任何心灵主义的术语,而可以直接通过纯客观的、可观察的行为来研究人。行为主义心理学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种。

①古典行为主义。其创始人华生声言:“‘意识’既非可界定的,又非一个有用的概念;它不过是远古‘灵魂’说法的另—种表达。”[7](3)心理学研究的主题不是心理而是行为,是刺激所引发的反应,主要是指肌肉的运动或腺体的分泌。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就是通过研究刺激与反应的联结(S-R)来预测与控制人类的行为。

②新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者认识到华生片面夸大了行为的客观性,因此开始在其体系内逐渐增加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赫尔以S→s→r→R公式取代了华生的S-R公式,通过刺激痕迹的积累过程来说明主体的能动性;托尔曼发明了S-O-R公式,企图用中介因素来给主观因素留下一定地盘;斯金纳引入操作性行为的概念,并在此概念中偷偷植入了行为的主体性(操作性行为是主体自发的行为),给予主体性更高的地位,在肯定人的能动性方面甚至比托尔曼走得更远。③新的新行为主义。班图拉不再像以往的行为主义者一样羞涩、半遮半掩地引入人的能动性,而是明目张胆地在行为主义构架内引入了认知因素,行为不再单独由环境决定,也不是单独由主体决定,行为、环境、主体三者之间是一个交互决定的过程。从古典行为主义到新的新行为主义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西方心理学对行为的主观性理解逐渐加深的过程。在这一系列理论中,人类的行为逐渐摆脱了客体的完全控制,主体因素逐渐渗入了行为的决策过程。行为由被动转向了主动,由消极转向了积极,由单纯转向了丰富。但是,由于其理论目标以及科学主义哲学背景,行为主义者心目中人依然不是它所应“是”的样子。

3. 环境维度

人的心理、行为都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广泛联系。前面提到的一些心理学流派与体系也关注环境,但都只把环境当作隐退在关注中心之后的背景,并没有直接地把研究焦点放在环境上。环境维度的心理学更加重视环境的作用,把环境从研究视野的后台搬到前台,专门研究不同的环境(包括气候、光照、气味等自然环境因素与文化、历史等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通过环境的研究来增进对人的理解。①强调自然环境,主要包括环境心理学、生态心理学。环境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与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生态心理学将生态学与心理学相结合,对生态环境给人们造成的影响(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引起的人的生理、心理失调和疾病,正常的生态环境对治愈人们生理、心理疾病所起到的促进作用)进行研究,企图通过唤醒人的“生态潜意识”、建立健康的“生态自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②强调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各种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流派。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反对知识是经验归纳的产物,认为知识是一种社会的建构,是置根于特定历史和文化的人们协商、对话的结果。知识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发明”的,而不是通过所谓的客观方法“发现”的。心理现象,包括意识、情绪、认知、动机、人格等并非实实在在地存在着,而只不过是一种社会文化的、语言的建构。多元文化论心理学认为传统的西方心理学是在白人的主流文化中产生的,存在着“民族中心主义的一元文化论”错误,因此对人行为的有意义的解释和适当的干预需要关注行为习得和表现的文化环境。后现代女性主义心理学认为性别不是一种内在的特质或特性,性别并不具有一个均匀的、整齐划一的本质,它是在社会文化中建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5卷318

的,是社会对适合于某种生理性别的活动而产生的一致意见。

4.交互维度

主张从交互维度来研究人的心理学不是从心理、行为或环境中任一维度来开始其研究的,它们认为三者都对人的研究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心理学要研究三者的关系及其交互作用。主要包括辩证心理学、交互作用行为心理学以及现象学心理学。①辩证心理学。其基本立场是拒绝任何认为不必参照某事物或系统的整体就可以充分理解该事物或系统的主张。它以辩证的眼光来分析机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认为人类不断地作用并改造世界,同时世界反过来也不断地改造人,平衡与稳定仅是暂时的,而矛盾与冲突构成了人的发展的根源,人永远处在自身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之中。

②交互作用行为主义心理学。它本身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一种发展,但它不满传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过分强调行为反应,而忽视产生反应的环境因素的重要性。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事件的交互作用场,是由刺激功能、反应功能、交互作用史、情境因素以及接触媒介这些因素构成的完整系统。③现象学心理学。心理不是万物的容器或外部环境的表征,心理只能存在于自身与环境的关系中,并靠这样的关系而存在。刺激不只是物理事件,同时也是人的意向性所指的对象,心理学要关注这一对象与人的关系及其对人的意义。

西方心理学体系从各个不同的维度来研究人,都相信自己拥有了真理。四种维度的心理学相互指摘、攻击,各自为政,互不往来。它们要么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把人当作自我导引的、决定环境的、超验的“魔鬼”或“天使”;要么强调客体对人本质的规定,把人当作被动地适应环境、严格受环境决定的“动物”或“机器”;要么从一个维度研究人的一个方面,要么把人的几个维度机械地拼凑起来。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的形象被简化、抽象,人的形象要么表现为极度膨胀了某一方面的畸形,要么表现为一幅机械、僵死的拼图。

四个维度的心理学之间存在巨大的分歧与争论,每一维度心理学的内部也未见统一。例如,同样是从心理维度来研究人,构造主义关心心理的结构,精神分析关注意识阈之下的潜意识,认知心理学重点研究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的内部过程,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需要、动机等个性心理,进化心理学关心种系通过遗传固定下来的心理机制。心理学存在分裂危机的论调绝非骇人听闻,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心理学的这一分裂局面呢?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观点看来,其最终根源就在于各种心理学并没有从人的实践出发来看待人的本质。心理维度只看到人的主观方面,企图探讨心理的内部过程,给予了人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但它忽视制约人进行实践的环境,或仅仅把环境简化成单向促进心理运行的情境变量,看不到心理通过实践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行为维度直接描述人的实践活动,但忽略实践社会的、文化的、历史的特性,把实践简约为人的生理行为或认知行为,片面强调自然环境对实践的决定作用,忽视作为主体的人对实践的制约作用。环境维度强调对人的环境的研究,单方面强调环境对人的实践活动的影响,但忽视人的实践对环境发生的反作用,不懂得环境首先已经是经过了人改造的环境。交互维度强调意识、环境的交互作用,强调它们的相互关系对人的本质生成的影响,但它只机械地强调了两者同等的重要性,既不能有效地说明两者为什么同等重要,也不能令人信服地回答两者是在什么基础上、怎样地结成了千丝万缕的相互关系。

导致四种维度心理学研究中人的形象破碎的原因都直指一个根源——忽视实践或对实践只作片面的理解。那么,该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并在心理学中构筑人的全面形象呢?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虽然为心理学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但它毕竟只是一种哲学观点,本身并不是心理学,也不能代替心理学。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对心理学最核心的启示有两个:第一,心理学应该改造其使用的行为概念。使行为真正成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的行为,而不是以往心理学中所使用的那样,只把人的行为当作一种个体的生理行为或认知行为。本文为了区别于以往心理学中的行为概念,主张引进哲学的实践概念,并将其含义心理学化。第二,应该把实践范畴当作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范畴。心理学在引入实践概念之后,不能把它仅仅当作一个普通的研究范畴,而要一切从实践出发来看待人、心理、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本质,把实践当作心理学研究的发端范畴与理论原点,当作建构心理学体系的最核心、最基本的研究范畴。在实践的基点上来看待心理学,就会看到一幅完全不同于西方心理学的新图景,就有可能全面地整合心理学中人的形象。

三、苏俄和我国心理学界引入实践

范畴的探索及其不足

在心理学中引入实践概念并非奇思妙想,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心理学研究相结合后合乎逻辑的延

第3期杨文登,丁道群: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视域中的心理学研究319

伸。苏俄与我国心理学界都曾作过大量的尝试,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

1. 苏俄心理学的活动理论及其缺陷

苏俄心理学中有着悠久的行为研究传统,如谢切洛夫提出行为反射的概念就比华生要早50之久。此后,历经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别赫捷列夫的肌肉反射、柯尔尼洛夫的反应,苏俄心理学对行为研究一直没有间断。再后来,在主动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下,经维果茨基提出、鲁宾斯坦进一步阐述、列昂节夫等最终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活动理论,成为了心理学中引进实践范畴的先声。

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集中地体现在1975年出版的《活动、意识、个性》一书中。该书中,列昂节夫认为传统心理学中“活动或者是按照唯心主义观点的框框予以解释,或者是按照自然科学的、一般唯物主义倾向的学派加以解释,把活动当作被动的主体对外部影响的回答,而这种回答是受其生来的组织和学习所制约的”[8](44)。传统心理学共同的缺陷就是把人的活动置于心理学研究对象之外,是“二项分析图式”的研究,即“对主体感受系统施加的作用→由该作用引起的回答(客观的和主观的)现象”[8](45)。由于排除了活动,心理学对于解释稍为复杂一点的心理事实就感到束手无策,而必须求救于一个“直接假定”——统觉、意向等这样一些神秘的力量(如托尔曼的“中间变量”,鲁宾斯坦的“外因通过内部条件而起作用”也属于此种努力)。列昂节夫认为用中介因素来替代外部刺激,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二项图式。因此他主张在二项图式的中间增加一个中间环节而成为一个“三项分析图式”,这一中间环节就是主体的活动及其相应的条件、目的和手段。

列昂节夫引入活动概念作为心理学的发端的基本范畴后,对活动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他认为活动是“以心理反映为中介的生活单位……。换句话说,活动不是反映,也不是反应的总和,而是具有自己的结构、自己的内部转变和转化、自己的发展的系统”[8](51)。

①活动的最大特性是对象性,它的对象具有二重性,一是客观独立存在的事物,二是主体对这些客观独立存在的事物属性的心理反应的产物。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作为整体的人的活动。活动也有内部活动与外部活动之分,内外活动密不可分,不能割裂。内部的心理领域是在外部活动中、通过外部活动而发生、形成的,外部活动则直接实现着和客观对象的实际接触,把主体置于客观世界之中,并把外在的客观世界转化为主观形式。③活动有着自己的结构。它由各种动作构成,动作是服从于一定目的的自觉的过程,而动作的实现除了有目的之外,还依赖于其实现的具体方式,这就是操作。因此,活动的结构包括:“第一,个别的(独特的)活动——以激发它们的动机为标准;第二,动作——服从于自觉的目的的过程;第三,操作它直接取决达到具体目的的条件。”[8](73?74)。活动、动作、操作和与其相应的需要—动机、目的、条件构成了活动共同结构的“单位”。④活动理论可以应用其它心理学问题的研究中。比如,意识是在活动中起源与生成,并且通过活动受到外部客观世界及人类社会的制约。人的个性也是在活动中形成,形成后的个性又通过活动反作用于外部的自然界及人类社会。

活动理论把活动这一范畴引入心理学,批判了唯心主义的意识心理学与机械唯物主义的行为心理学,是解决西方传统心理学危机的一次有益尝试。而且,活动概念的提出重视与高扬了人类行为的社会性、文化性与历史性,是人类关于行为研究的一次进步。但其缺陷也非常明显:①活动并未取得其应有的地位。它还是把活动当作一个二项分析图式中的一个中项,一个中介因素,不是一切从活动出发来审视人的心理、人的生理神经活动过程以及作为主体的人与外部的客观世界(包括与别的人或群体)的关系。②活动的内涵过于宽泛。活动理论把活动的概念无限扩大,不仅包含了人的外部的实践活动,还包括了内部的心理活动,实质上是混淆了心理与行为的界限。③一些具体的理论问题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关于活动的“内化”与“外化”问题,表面上坚持了彻底的唯物论立场,实际上犯了机械主义的错误。④缺乏足够的后续研究。苏俄老一辈心理学家去世后,苏俄心理学向主体心理学方向转变,更加强调作为主体的整体的人,而非人的活动,只有一些活动理论的重要原则渗透到了后续的研究中。

2. 我国心理学界关于实践与活动的争议及其存在的问题

1980年11月,在当时中国整个社会都在讨论实践标准的大环境下,潘菽组织与领导中国心理学会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在重庆举行了一次专门的学术会议,以“心理和实践的关系”为中心议题进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讨论与争鸣。会上及会后大家发表了众多意见,许多思想至今仍熠熠生辉。概括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实践与活动之间是否存在着质的差异以及心理学是否需要引进实践概念。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学者们明显地分成二派:一派认为心理学主要是研究活动,不需要引入实践概念;而另一派则认为实践优于活动,心理学应该引进这一概念以作为心理学的基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5卷320

本范畴。

主张继续沿用活动概念的学者认为活动本身就是心理学的基本范畴,引入实践概念是“画蛇添足”。一些学者认为活动包括生产活动,生育活动等外部活动以及心理活动与机体的生理活动等内部活动,而实践的内容过窄,只是活动的一种。因此“作为心理学活动的基础的应是人的全部外部活动和机体生理活动,心理学所要研究的就是心理活动如何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又如何反作用于这个基础的,这些活动如何相互作用的。活动应是心理学的发端范畴”[9]。另一些学者认为活动也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与实践没多大区别,心理学要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础上来看待活动理论,对活动的性质、动因、结构、过程、调节等进行探讨,而没必要再提实践一词[10, 11]。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要从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分析这些范畴,可以把两者放到运动、活动、实践三者的框架中来分析。运动是一个哲学概念,是事物普遍存在的形式,活动是有心理成分参与的人的活动,而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能动活动。因此心理学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实践,因为动物也有心理活动却没有实践活动”,“那些只能称之为一般运动、而不能称之为活动的现象”不在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内,它们是其它学科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所要研究的“主要是有心理因素参加的、人与动物所共有的‘活动’”[12]。

主张心理学应该引入实践概念的学者相对较多。一些学者认为“活动是一个中性的概念,主要的问题是缺乏方向性,尤其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方向性”,其概念过于广泛,不够确切,因此主张采用实践概念[13]。一些学者认为苏联的活动概念缺乏明确的规定性,“在使用过程中就不能不造成一定的混乱”,因此主张在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过程中,要“正确把握心理和实践的之间的辩证关系”[14]。还有一些学者通过正反两面的比较,批判了活动理论及其他学者的实践观,认为实践包括人类社会实践、个体实践和客观实践,“其内涵远较‘个人活动’为广”,实践能强调人类社会实践与个体实践、个体实践与别人对待他的客观实践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这些关系远非“‘个人活动’所能体现出来”[15]。

第二,关于实践的心理学含义。即使是主张把实践引入心理学来的学者之间,也并非铁板一块,他们在什么是实践,实践与心理的关系等问题上存在着较大分歧。一些学者认为在心理学中应采用广义的实践,实践是指“生活、实践”,并不限于“生产斗争”或“科学实验”,吃饭、洗澡也是实践,实践也不只是指任何个人的单独实践,还有“社会实践”的意思。心理与实践密不可分,是在实践中成长、生成,实践也对心理有指导作用[16]。一些学者认为“实践是在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体系中的个人活动或个人心理活动与机体活动的辩证统一体”。心理通过实践反映客观,“心理在实践中反映外部事物、反映自己的客观存在。”,同时心理还通过“由心理活动到机体活动的外化过程”调节实践[17]。一些学者认为所谓“生活、实践”就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人或人们倾向于使主观符合于客观、并见之于客观的具体行动”,心理与实践之间是“辩证统一关系,二者作为统一的整体,其各部分之间也形成具体的辩证统一关系”[15]。

通过讨论,中国心理学界就关于实践与心理学关系的问题实际上达成了一些共识。大家都意识到苏联的活动理论存在着一定缺陷,都认识到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对心理学来说,“实践不只是一个方法论问题。也是一个基本观点问题,是一个方向问题。”[14]。但是,中国心理学界这次讨论也存在一定缺陷:①对活动与实践的含义有众多不同理解。学者们各自按自己的方式理解“实践”与“活动”的概念,各说各话,不是在同一基础上讨论问题,因此这场讨论从一开始就失去了共同基础。

②很多学者并未清楚地意识到实践作为一个概念与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基本的观点是有区别的,在讨论中通常不加以区分地混淆起来。③对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解还停留在认识论范围内。学者们引用人们耳熟能详的哲学观点来进行论证。如反复引述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强调列宁的名言:主体和客体的“交错点=人的和人类历史的实践”

[18](467);引用毛泽东《实践论》中的观点,等等。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解是机械接受得多,批判继承得少。④讨论缺乏有深度的共识。学者们意识到实践对于心理学很重要,但到底怎样地重要,怎样在心理学中利用实践概念及贯彻实践观均缺乏远见。讨论过后,随着中国老一辈心理学家们的退休或逝世,心理学界更多地转向西方心理学寻求发展的动力,关于实践与心理学关系的问题已经少有相关的后续讨论。

3.心理学实践概念与结构之我见

苏俄与中国心理学都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心理学研究,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当时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还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还没有上升到“实践哲学”的高度。本文秉承这一思路,试图把实践概念从哲学引入心理学中,再站在实践的基点上来重新审视整个心理学,希望能为看待心理学、

第3期杨文登,丁道群: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视域中的心理学研究321

看待人性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如前所述,在心理学中真正提到实践概念、明确主张把实践概念引入心理学的历史最早只能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潘菽提出了广义的“生活、实践”的定义,认为实践“不仅包括毛泽东同志所讲的三大实践,而且也包括人们所有其它的生活实践,甚至象吃、喝等这样简单的生活实践。也就是说,是指人类的一切生活实践”。[19](187)这一定义突破了当时盛行的经典的“三大实践”说法,展现出中国心理学家独到的见解与巨大的理论勇气,在当时确乎难能可贵。但是,他们毕竟未能完全摆脱时代的影响,存在着众多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可以说,心理学中的实践概念还不明晰,有必要重新进行界定。

我们认为,心理学中的实践就是指人的创造性生成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在外延上讲,它是与人的一切与生命活动相关的行为,说话、吃饭、睡觉、削梨、数钱、养小孩等都是人的实践。心理学中的实践概念首先表现为人的行为,但又不是以往任何心理学家眼中的行为,而是以往行为概念合乎逻辑的延伸;它包含着主体心理的指导作用,也在其自身运动的过程中产生着人类心理,但是实践不包含心理;它以物理的、社会的环境为前提,受到环境的制约,但又在自身运动的过程中改造着环境。实践与心理、环境一起构成了心理学的三个核心的基本范畴,而实践则是心理与环境两者得以沟通、互动的基础,是全面了解人、构筑人的形象的发端范畴,是全部心理学体系的立足点与出发点。

实践首先表现为个体的行为,是以往心理学家所使用的行为概念的延伸。谢切诺夫、华生、巴甫洛夫、别赫捷列夫等把行为当作“反射”,看不到行为的社会文化制约性与人的心理对行为的指导作用,片面地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决定作用,把活生生的人的行为简化成了刺激作用下的肌肉运动或腺体分泌;麦独孤把行为当作“目的行为”,看到了行为的主观能动性,但他把行为看作由本能决定的行为,完全忽视外界环境的制约与影响;柯尔尼洛夫把行为当作“反应”,看到了主观因素与环境因素对行为的影响,但却对人的行为加以机械理解,犯了机械主义错误;托尔曼把行为当作某种认知因素中介的行为,看到了认识因素对行为的影响,给予了主体一定的能动性,但他忽视人的社会文化,行为仍然严格地受到环境的决定;斯金纳认为行为主要是“操作性行为”,这一概念把心理因素嵌入行为概念中,偷偷地引入了人的能动性,在行为主义体系内把人类行为的能动性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但斯金纳排斥对心理现象的研究,用操作强化取代了心理对行为的指导作用,这又明显存在问题;皮亚杰把人的行为当作主客体交互作用的“动作”,认为动作是主客体分化的基础,在动作的基础上通过同化与顺应形成了人类的认知图式,但皮亚杰只是在发生认识论的框架内界定人类的行为,社会文化的因素被排除在视野之外;维果茨基、鲁宾斯坦、列昂节夫研究了人的“活动”,强调了人类行为的社会、文化、历史的制约因素,同时也强调了心理与环境及生理因素对行为的影响,但是它的概念内涵却被无限放大,以至于把心理当作了人的“内部活动”,从而抹杀了行为与心理的界限。潘菽用“行动”来表示人的行为,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苏俄心理学的活动理论,但把行动与心理区分了开来。认为行动是“半主观半客观”的,是主观意向向客观的延伸,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19](188)。他单向强调了主观向客观的过渡,但没有明确指出行动也是客观向主观过渡的必不可少的过程。

上述心理学家对人类行为的界定经历了一个把行为当作对刺激所作的生理反应,向把行为当作真正的、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的活动过渡的过程,行为的意义不断丰富,越来越符合人类的现实生活。实践概念就是这一内在逻辑的合理延伸,它深深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不仅仅是本能的生理行为或符合逻辑的认知行为。它既包含了人心理的、生理的因素影响,同时也包含着自然界、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既有主观能动性,也有客观制约性,是具有特殊二重本性的个体性行为。

实践是行为概念的延伸,是人的创造性生成活动,是人的一切行为的总和。我们在以往心理学家关于行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心理与环境对行为影响的大小,可以将实践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反射行为、认知行为与社会文化历史行为(见下图)①。

反射行为主要指与人的生理机制相联系的行为,集中体现了人与动物的连续性。如谢切诺夫、华生、巴甫洛夫、别赫捷列夫等的反射概念以及斯金纳所说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5卷322

的应答性行为等,都属于此类。这种行为是人类最基本的保持生命的行为,往往不受人的思想意识所控制,在研究时往往可以还原到生理的,甚至是物理、化学的一些变化。

认知行为也可以叫做逻辑行为,主要指受人类认知因素指导的行为,体现着人相对动物的独特性。这一层次的行为主要受到人的认知因素的控制,是人类有一定目的的、事先设想好的程序行为。如麦独孤的认知目的行为、托尔曼的整体性行为、皮亚杰的动作概念、班图拉的观察学习行为、信息加工心理学所探讨的行为等,它们都受到主观认知因素的影响与控制,是排除了人的情绪情感、需要动机、价值观与世界观的行为。人类确有一部分行为是这种行为,如对自然科学的学习等。

社会文化历史行为主要是指受到人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影响的人类行为。大部分人类行为均属于此类,这是个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人而显示个体独特性的行为。这种行为更接近人的日常生活,既受到个人独特的物理、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个人已经形成的心理因素(包括认知与非认识因素)的影响。苏俄心理学中的活动概念以及生态心理学、社区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等研究的人的行为都具有明显的社会文化历史行为的特征。

反射行为、认知行为、社会文化历史行为三种行为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简单到复杂、消极向积极、被动向主动过渡的梯级结构,它们的内涵不断扩大,而外延则相对不断缩小。社会文化历史行为首先是认知行为,以认知行为为基础,存在着人的认知因素对人行为的影响与制约;人的认知行为又以反射行为为基础,所有的行为最终都必须通过人的生理的、物理的、化学的运动表现出来。三个层面行为的总和就是实践,都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缺一不可。把握了实践的这一层次结构,我们就可以了解以往大部分心理学的行为研究实际上都只涉及到实践的一个层面,而排斥了其它层面的研究。

四、小结

引入实践范畴是心理学研究思维的一次转换,对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对象、方法论、理论框架与呈现方式、真理的判定标准等的理解均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可以说,心理学引入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关照下开展一些不同的研究,可能为心理学走出四个维度互相分裂的困境、构筑人的全面形象提供一个新视角。中国拥有悠久的实践哲学传统[20],它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交相辉映,其实践观为心理学对人性的理解提供了一种核心的“灵魂性”的东西,也为建构“中国特色的心理学”提供了一条供选择的途径。同时,实践作为造成一切属人矛盾的源头与解决一切属人矛盾的钥匙,是理解心理学矛盾与危机的核心概念,将为当代心理学提供一个可能的整合基础。

总之,当代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一直在不断发展,不同视域的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有着自己不同的解读。当代心理学理论众多,层出不穷,各家各派都标新立异,追逐自己独特个性的张扬。要将两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起来绝不是件容易的事。本文只选择了实践角度作了一次初步的尝试,企图把哲学的实践概念心理学化,作为一个研究的基本范畴引入心理学中来。但在心理学引入实践范畴,才只是问题的开始。该怎样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与心理学结合起来,在心理学研究中真正贯彻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该怎样站在实践的基点上看待心理学,站在实践基点上又会看到怎样的一幅心理学图景;该怎样在实践的基础上建构一个新的心理学体系等一系列问题,都亟需具体而细致的研究考察。这将是一件长期而浩大的工程,有着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需要长期的、不懈的努力。

致谢:

本文从选题到成文, 多次得到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彭运石教授的启发及指点, 在此谨致诚挚的谢意!

注释:

①对实践结构的划分, 本文还参考了阿伦特在《人的条件》一书中

关于人的三种最基本的活动(劳动、工作与行动)的划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 北京: 人民出版

社, 1995.

[2]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M]. 北京: 人民出版

社, 1960.

[3]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M]. 北京: 人民出版

社, 1979.

[4]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 北京: 人民出版

社, 1995.

[5]马克思, 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第3期杨文登,丁道群: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视域中的心理学研究323

1995.

[6]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M]. 北京: 人民出版

社, 1972.

[7]华生. 行为主义[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8]列昂节夫. 活动、意识、个性[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0.

[9]朱青君. 从活动的分类谈活动应是心理学的基本范畴[J]. 心

理学探新, 1981, (2): 23?28.

[10]李铮. 心理学的实践观――关于心理与活动理论问题的探讨

[J]. 心理学报, 1981, (3): 249?256.

[11]李铮. 再谈实践与活动之争[J]. 心理学探新, 1981, (1): 15?18.

[12]汪青, 沈德灿. 试论心理与实践的历史发展观点[J]. 心理学

探新, 1981, (1): 24?30.

[13]潘菽. 关于实践问题和活动问题的发言(要点)[J]. 心理学探

新, 1981, (1): 6?10.

[14]李世棣. 心理学应该引进实践概念[J]. 心理学探新, 1981, (1):

10?15.

[15]洪宝林. 心理和生活、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J]. 心理学探新,

1981, (2): 7?23.

[16]潘菽. 中国心理学会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1980年学术会议开

幕词(提纲)[J]. 心理学探新, 1981, (1): 2?6.

[17]苏富忠. 试析心理与实践的关系[J]. 心理学探新, 1981, (1):

18?23.

[18]列宁. 列宁全集·55[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0.

[19]潘菽. 潘菽心理学文选[M]. 江苏: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7.

[20]张汝伦. 实践哲学: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特质[N]. 文汇报,

2004, (1): 07?25.

The psychological methodology implication of

Marxist practical philosophy

YANG Wendeng, DING Daoqun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China;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 China)

Abstract: The main topic of psychology is human being, but in Western psychology, the appearance of human being has always been imperfect or even is forgotten. Marxism’s practical philosophy has provided a new perspective to comprehend the nature of human beings in psychology. Based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mphasis on human being research, we can sort all the Western schools of psychology into four perspectives on human beings, namely, mental perspective, behavior perspective, environmental perspective, and interaction perspective. These researches on human beings only reflect one aspect or part of human being; they did not construct a full appearance of human being, which suggested the adoption of the notion of “practice” into psychology and understanding the mind, behavior, and environment and their interaction on the basis of practice, thus reaching the entirely new understanding on the appearance of human being.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ractice has provided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for psychology to avoid the trapped condition of western psychology, to promote the unity of Marxist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and to construct the “China-featured psychology”.

Key words: Marxist practical philosophy; practice; psychology; the nature of human beings

[编辑:颜关明]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k9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