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毅木讷

更新时间:2024-02-19 19:53: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论语导读上期末考试答案

1“一门三贤”指不包括()。(1.0 分)1.0 分?A、冉耕?B、冉求?C、冉雍?D、冉旭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2上孝养志,其次(),其次养体。(1.0 分)1.0 分?A、养乐?B、养色?C、养年

?D、养寿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3“人不知而不愠”达到的是以下哪种境界?()(1.0 分)1.0 分?A、不惑?B、而立?C、耳顺?D、知天命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4用之则行,(),惟我与尔有是夫。(1.0 分)1.0 分?A、弃之则狷?B、

舍之则藏?C、沦之则隐?D、舍之则退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5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1.0 分)1.0 分?A、人不堪其忧,回亦不改其乐?B、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C、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6“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中的“好”指的是()。(1.0 分)1.0 分

?A、好古?B、好学?C、好道?D、好恶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7子见南子,是在哪个国家?()(1.0 分)1.0 分?A、齐?B、鲁?C、卫?D、韩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8子曰:(),无以立。(1.0 分)1.0 分?A、不孝悌?B、不学诗?C、不学礼?D、不仁德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9儒家学说认为,有求皆苦,()。(1.0 分)1.0 分?A、有容乃大?B、无欲则刚?C、刚毅木讷

篇二:国学百日谈

国学百日谈

摘自北大国学手机杂志2006年12月26日开始

1. 佛陀教导弟子们说:行少欲者,心则坦然。一般人大概也是这样,心中少些贪求,就不会委屈诌媚,接人待物之间,自然行有余地。

2. 古人说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永垂不朽的是道德、功业和哲言。

3. 腹有诗书气自华。

4. 老子云: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满屋的金银财宝,却无法守藏;富贵而后骄横,则会自取灾祸。

5. 孔子曰:苟患失之,无所不至。人的尊严常在一念得失间沦没,总得有拒绝出卖的东西。

6.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人生在世,不算不行,算太多了也不行;站在地球上,就得跟大地学厚道。

7. 《大学》云: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价值的到错总是体现在人的感受方式中。让对恶的厌憎、对善的钦慕成为我们的生理反应。

8. 杜甫诗云: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9. 孔子说:以约失之者鲜夷。

10.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11. 孔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12. 荀子曰:知者自知,仁者自爱。

13. 荀子曰: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

14. 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夷。

15. 《礼记》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类以成其行。

16. 孔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17. 《礼记》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18. 《大学》云: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19. 老子云: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20.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21. 《孟子》曰: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22. 老子云: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23. 《礼记》: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24. 庄子曰: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5. 孔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而后凋也。

26.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27. 《论语》: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8. 《中庸》:致中和,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29. 孔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30. 清方苞注《论语》:气之温和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质之慈良者寿,言之简默者寿,故忍者寿。

31. 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32. 老子云:进道若退。

33. 《孟子》曰: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34.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人,在止于至善。

35. 《论语》:可与言而不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6. 孔子曰:观过,斯知人矣。失于人还是失与忍,有质的不同。

37. 《孟子》曰: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柔软的悲悯需经持久的守护,方能破壳而出,光润我们的生命。

38.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故登山向仁,观水获智。仁智在山水之间矣!

39. 大成若缺。没有一个人是百分百完美的,人的有限性注定了他的残缺,真实的残缺有时胜过虚假的完美。

40. 《论语》: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有仁德的人没有忧虑,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勇气的人不会危惧。

41. 《论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2. 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并非愚笨。如果没有信念,只做立即见效的事,那就太功利了。暂时不成,不代表以后不成,不代表于事无成,不代表于心无用。

43. 愚不可及是孔子称赞宁武子的话。政治清明的时候,他就聪明,政治昏乱的时候,他就装傻保全自己。他的聪明别人能学来,装傻别人可赶不上。

44. 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45. 《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一个人陶醉于音乐,与许多人一起陶醉于音乐,哪一个更快乐?当然是与人一起分享快乐更快乐。

46. 《孟子》曰: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此处的“缩”当读如“直”。气质性的刚毅,需以道义为内涵,方能浩然塞乎天地。

47. “思无邪”,这是孔子关于《诗经》的断语。诗教为生活赋形。纯至的情性亦需雅正的形式,才能远离鄙陋。引申到做事上,便是心无旁骛。

48.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外。《中庸》在此提点我们,不要总是生活在别处,要活在自己的当下。比如攀比,其实是在用别人的生活支配自己。

49. 《论语》: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50. 君子博取众善以辅其身。

51. 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在孔子看来,人幸福与否更多地取决于感受幸福的能力。幸福总是朴素的,一如粮食、空气和水。

52. 四十而不惑。孔圣人的这句话不知让多少四十岁左右的人困惑。其实生活到处充满着疑惑,四十岁的人应该知道不必事事都打破沙锅问到底。

53. 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致矣。

54. 虚室胜白,吉祥止止。在庄子看来,洁净的心灵中,会有光明朗照,这时吉祥的鸟儿就会落到生命的枝头。

55. 《中庸》: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爱人与弃人相去有多远?对于无力承诺的人,生命只是一次丢弃之旅。最终只会剩下荒芜,和承受荒芜的自我。

56. 孔子曰:君子不器。会说一些堂皇的话,会做一些表面文章,具有一些小技能,这样的人哪里值得沾沾自喜,他的内在修养到底又怎样呢?

57. 《孟子》曰:夫仁,天之尊爵也。仁是强力意志的最高绽现。真正能自作主宰的人,不会因诱惑和威势而移其心志。这是区别自由和奴役的真正分野。

58. 北宋吕大钧制乡约:得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

59. 《大学》云:诚于中,形于外。内在的涵养总会流露为外在的气质。德性充溢的人,外表也会日趋明朗和易。

60. 孔子:寝不言,食不语。吃了人家的饭,就少说风凉话;要想睡的好,话就改说的少。有时候,话说多了不一定好。

61. 宋,张载:民胞物与。老百姓是同胞,万物是伙伴。不要让现代的物质欲望破坏了和谐关系,本是同根生,相处宜平和。

62. 《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迁流变化的,只有智慧的力量,才能让人摆脱无谓而执着,找到追求真正的价值。

63. 孔子曰:刚毅木讷近仁。爱不实脆弱无力的同情,而是勇毅的担当、静默的付出。巧言令色的作秀气味,只有靠笃实厚重才能洗尽。

64. 《尚书》: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伊尹教导商王太甲的话:对别人不能求全责备,对自己要严格约束唯恐不够。

65. 舌柔长存,齿坚易折。这是老师教导老子的告诫。过于刚强总会让自己生活在冲突和周折中,柔弱才代表真正的智慧,给自己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66.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强调:孝在心敬。女郎初嫁时,口口称阿母,女郎抱儿归,口口称儿女。她的心漂移走了。

67. 孔子曰: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不要因为那个人说好听话就提拔他,不要因为你厌恶那个人就认为他说的话没有价值。

68.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的流转,就像滔滔不绝的流水,永不停息。人当及时勉励,岁月可不待人。

69. 《尚书》: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一个人可能犯许多错误,但等到错误明显的时候才去发现和纠正,那就晚了。

70. 巧言令色鲜亦仁。刚毅木讷近仁。对于我们身边能说会道、花言巧语之人,当留有警戒之心。

71.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粗俗与质直、懦弱与怜悯、俨然与注重,常因色泽的近似而难以分辨。在我秀故我在业已蔚为潮流的今天,怎样才算真我呢?

72. 《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其心。执着,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心最顽固的枷锁。放下执着,少些计较,就能让心的力量解放出来,自由地发挥它的效用。

73. 《老子西升经》说:我命在我,不属天地。这是道教对延长生命的信念。现在没人相信那些内外丹了,但是这个信念却是我们要继承的。

74. 《孟子》: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与生俱来的四种本性。

75. 庄子说:与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如果相濡以沫表现的是亲密无间的热爱,后者就是给对方空间、各适其适的冷爱。距离产生美,这对爱也适用。

76. 《尚书》:有其善,丧厥善;矜其能,丧厥功。一味张扬自己的善,就会失去善;一味夸耀自己的能,反而失去自己取得的成绩。

77. 《论语》: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生平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看见利益要想是否该得到,遇危险肯于付出生命,不忘记诺言,就是成人了。

78. 孔子曰:百姓足,孰与不足?做父母官的就要实行富民政策,要保证员工福利。群众的利益得到保障,领导的

篇三:上海高考满分作文一

上海高考满分作文一:亦坚亦柔,成就和谐

《老子》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便是所谓人心的奇妙之处,有坚如磐石处,亦有温柔如水时,二者周旋归一,共享方寸之地,方有一个和谐的自我,卓然而立。诚如毕淑敏所言,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人心,首先应该是一座坚固的堡垒。以道德准则为盾牌,以理想信念为防线的我们都是天赋使命的战士,应有勇气也有毅力捍卫生命中那些真正神圣的东西,像英国文豪托尔金在《魔戒》中诠释的那样,“相信这世界并非不可救药,而一定存在某种良善,值得我们奋战到底”。没有人能做到始终无畏不悔,那是只存在于神话之中的品质,而常人真正能做到的是,让对“自己的勇气有一天会消耗殆尽”的担忧战胜被“人世间的阴雨灰色帘罩”蒙蔽的恐惧。守护坚实稳固的初心,也即守护生命耿直不移的态度,这才能成全生命伟大力量的展现。

然而人心在某些方面应有的坚硬并不等同于一味的固执,冰冷刚硬到不可触碰也便更不应成为人生的常态,很多时候,我们也需要让心灵受到温存与爱意的滋养,由寸草不生的荒芜变为处处繁花的锦绣。是啊,在这个正在被冷漠的铁壁铜墙侵占的世界里,我们总以为百毒不侵刀枪不入的自我封闭就是坚强,可如果我们连呵护真诚、期许美好、拥抱爱情的能力都已失去,那么这种机械的行为构成的将不配被称为“人生”,甚至算不上好好地“活过”。我们既然没有理由封存扼杀美好,何不以最阳光的姿态享受心灵深处的柔软?故而,人心中那些必不可少的柔软的东西,与坚硬的组成部分一样,都是构成精彩人生的要素;故而,唯有那些亦坚亦柔的心灵,方能塑造成和成谐的自我。

我想,真正洞察了这一道理的人,一定会懂得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写下的“我心有猛虎在细嗅蔷薇”的温存,因为坚强与温柔是相互融合而非完全对立的存在;一定会明了歌手Hita在《天命风流》中唱出的“灵秀上眉头,浩气存胸口”的洒脱,因为心坚如石或豪情满怀的人依然需要情感的滋养;一定会欣赏词作者荀夜羽表达的“击鼓动远雷,琵琶脆涟漪”的和谐,因为勇气与温柔的契合才是生命最本真的构形。所以,要想造就一个和谐的自我,要想活出一世动人的精彩,最重要的,便是让这方寸之地,亦坚亦柔,亦刚亦让。心在方寸,所求为何?亦坚亦柔,成和成谐。如此,方能一路撷美好而行,方能一生尽光明磊落。

上海高考满分作文二:刚柔相济

人心是刚与柔的统一体,坚硬与柔软的并存使人既得以留有珍贵的棱角,保存鲜明的个性,坚持内心的准则,又得以体味世间的温情,维持人性的温度,感知世事的温暖。只有刚柔相济,均衡统一的健全人格才得以成就和谐的自我。

太过强硬的人往往过分在意自我意志的实现,过分恪守自我的准则。性格中不掺柔软的坚硬最终会如一堵围墙一般隔绝与他人的正常交流与交往,将冷漠与隔阂一并种在人心底。海瑞有“抬棺骂嘉靖”的凌然与强硬,却没有半点柔情留给自己的亲生女儿,恪守三纲五常的伦理,以致将拿了男家丁一块糕饼的女儿饿死。可见,过分的强硬即意味着不知变通的固执和不懂情感的麻木,最终会如双刃剑一般伤人伤己。

但内心太过柔软同样不好,因为过分的柔软会让人丧失正确的是非观。当好人与坏人,好事与坏事均被无差别的平等对待,泛滥的爱心与同情心就廉价到无意义,一味的妥协与退让只会促使大罪恶的滋生。

由此观之,过分的强硬与柔软都会导致人格缺憾的产生。真正和谐的自我,应当如稼轩一样,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铁血豪情,亦有“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的刻骨柔情;应当像龙应台一般,有与儿子安德烈互通书信的慈母情怀,又有愤而质疑“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的浩然正气。生而为人,我们既要对大是大非的恪守,又应有对小情小爱的珍视;既要坚守住自己的人生准则与态度,又应葆有对风花雪月作出灵敏感知的能力。梁晓声有言:“以敢憎而与可憎较量,以敢爱而捍卫可爱。以与可憎之较量而镇压可憎

之现象,以爱可爱而捍卫可爱在我们生活中的发扬光大。”善哉斯言!必要的强硬,才可守住所真爱的柔软;适当的柔软,方可凸显出真正的强硬。柔软与强硬虽泾渭分明,但并非南辕北辙,事实上,他们相傍相依。

愿我们皆能追求刚柔相济的健全人格,收获自我的和谐统一。

上海高考满分作文三:刚柔并济,造就和谐自我

人心有坚硬之处,成就性格的刚毅冷峻,人心亦有温柔之美,弥合凶悍锋芒。刚柔并济,是百炼钢与绕指柔的完美衔接,是人格的双重升华,是造就和谐自我的应有之义。

正如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在诗中写道:“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想,无论猛虎,是在需要勇敢的时候迎难而上,还是在蔷薇盛开的时候迷醉芬芳,都是我们造就和谐自我所需要的两种品质。于是,为了攀至人生的高峰,我们以坚硬之处示人,奋不顾身地逐鹿无边沙场,但也要为和谐的人生,释放出温暖与柔情,找到亦刚亦柔的最佳平衡点。

人心之坚硬,可以是对底线的坚守,对正义的执念,是外力无法摧折的刚劲。是李白挥毫写下“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铁血燕然,落笔成篇;是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铮铮誓言,回荡天际。那份骨子里的坚韧,早已使他们把刚毅不屈的追求奉为人生信条,时时恪守,刻刻遵循。

然而,坚硬并不意味着刻薄冷硬,并不意味着要始终凶狠如猛虎,任由寒光毕露的双眼,战栗世界的暖意。我们不愿再看到专制君主的暴戾恣睢,不愿再听到不古人心的日渐冷漠。只是希望,坚硬之余,人心中的柔软可以裹藏尖锐的棱角,温存人性的美好。

人心之柔软,可以是对凶顽的宽容,对世间的博爱,是任何时候无法被冰封的温暖。是特蕾莎修女给予流浪汉的拥抱,是南丁格尔提灯时的微笑,是《夜空中最亮的星》中所祈祷的“拥有一颗透明的心和会流泪的眼睛”。因为柔软,所以我们可以不甚苛求,尽享流年温润,因为柔软,所以我们可以在坚硬的壁垒下,重新拾得爱与感性的回归。

同样,所谓柔软,不是毫无原则地妥协退让,更不是甘愿被世事所欺却不加反抗。我们不愿看到,心的柔软之处在现实的狂风暴雨中流血受伤,更不愿意看到柔弱的心室被刚硬的外壳蹂躏的体无完肤。所以,只是希望,柔软之余,人心中的坚硬依旧可以承担起生命之重,依旧可以在疤痕遍布之后,不改初心。

心硬如钢便不可摧,刚毅冷峻,坚硬如斯,所向披靡,心软若柔则亦欣然,不失温柔,不畏凶顽,不曾软弱。亦刚亦柔,和谐人生,刚柔并济,两番精彩!

聪明的智慧

在许多人眼中,老实人似乎永远是吃亏人。因为他们往往不知道现实中一些道理,用时尚的说法,就是不懂所谓“潜规则”。对于这一点,我一直不以为然。因为我坚信,老实才是真聪明。

“山梁挡住了阳光,你用肩膀扛起乡亲的盼望。村庄在渐渐丰满,你的身体却慢慢柔弱。庄稼,总要把一切还给泥土。你贴工,贴钱,贴命,你还贴近百姓的心。”这是2014年央视给予段爱平——一个普通的女村支书的颁奖词。

村干部,本身就是一个需要付出的职业。可是段爱平,从1998年,段爱平嫁进了返底村。为了乡亲们,她借钱做起了焦炭生意,又出资建了一所小学,建了养老院;带领村民种药材,改造电网??一桩桩,好事不断。可是她自己贴了大量现金,尤其得了淋巴癌之后,仍然不改初衷,也没有离开自己的岗位。在现实中,人们完全可以说她太傻,太老实;其实是她,用自己的经历书写最好人生。如果聪明人,段爱平才是真的聪明人。

什么叫聪明,还是看一个人的境界。对于境界低的人来说,聪明不过为了自己的利益的算计功夫。对于志趣高尚的人,聪明是知道自己如何活着,那是一种生命的信仰和追求,一种对人世间,对国家,对乡村,对他人的热爱。这样的人,踏实地活着,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这样的人才可以真正算得上真聪明。对于像周永康、徐才厚等大大小小的贪官们,他们

可以说为自己的利益,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对于这样自然不足与论。而现实中我们,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弄清楚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做到真聪明,真老实。格桑德吉,一名西藏小学女教师,为了乡村孩子,丢弃拉萨的工作,主动到一个充满悬崖、泥石流工作。更是为了孩子们,不惜自己已经身孕,过冰河,溜铁索,把学生们平安送到家。20年来坚持每周出诊6天的百岁仁医胡佩兰,谈到自己感受,她说道,“医患关系搞不好是因为交流不够,医生只要对病人认真负责了,病人也自然会对医生极力配合,不管面对哪一个病人,都要把患者当成自己的第一个病人来对待。”

誓言无声,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崇仁厚德,高龄孤寡“五保”老人拾荒助学子-的刘盛兰;寸草春晖的绝症母亲为孩子留学费,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姚厚芝??是的,他们用自己的做人,演绎了一个对信念追求的精彩故事。他们老实,用行动证明了做人不可虚伪;他们聪明,用自己的执著告诉人们,爱、誓言的无穷力量,实际上表明了他们对生命的真正的理解。

老实,才是真聪明,我相信。

若老实与聪明兼具

当鱼与熊掌冲突时,可舍鱼取熊掌也;当生与义矛盾时,可舍生而取义也;然而当老实与聪明相并时,应兼而有之,因为两者兼有乃人生一大智慧。

老实是实诚、忠厚、专一,并不是傻里傻气成一根筋;聪明是机智、敏锐,而非偷奸耍滑。老实是一个人的做事原则,不可丢弃;聪明是一个人的做事方法,亦不可丢弃,唯有二者兼而有之,才是最佳的处世智慧。

老实与聪明兼有决定了一个人的品性,是人能够健康发展的前提。荀子曰:“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蚯蚓可谓老老实实,踏实专一,同时这种老实兼有聪明,因为它选择了最有效的方法,灵活出入于埃土和黄泉之间。它老实的做事原则加上它聪明的做事方法,成就了自己的可贵品性。

老实和聪明兼而有之,可以成就自己的事业。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无一不是兼有老实和聪明的人。楚汉相争,刘帮率先入关,老实地遵守怀王与諸将的约定,准备做关中王。不料项羽欲挥师入关,形势危急之下刘帮聪明地任用张良之谋,化险为夷,为他夺取天下保存了实力。为什么刘帮能够化险为夷,最终战胜强大的项羽呢?因为刘帮兼有老实和聪明,顺利时老实地步步为营,失利时聪明地化险为夷,最终使自己的事业走向成功。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懂得兼有老实和聪明的道理。他们要么把自己封闭在老实里,愚笨痴妄;要么拥有聪明而恃才放旷,妒贤忌能,甚至干一些违法乱纪的勾当。

愚公移山其精神固然可嘉,然而不是太过老实了吗?假如愚公直接走出大山,不是更有效果吗?荆轲不是太过老实了吗?假使荆轲能够等到自己的朋友一起驱车刺秦王,也许历史会重新书写吧?只拥有老实不懂得聪明不可以,同样只拥有聪明而不脚踏实地,韬光养晦,下场也是令人叹惋的。杨修死于聪明,传笑千古;周瑜妒贤忌能,吐血而亡;关羽自恃聪明,败走麦城;项羽师心自用,自刎乌江;周某违法乱纪,锒铛入狱??这些不都是聪明人吗?看来,不懂得老实和聪明兼而有之的道理,事业往往会遭受挫败,甚至身家性命不保。唯有二者兼而有之,才是真正拥有了大智慧。

总之,我们唯有兼有老实与聪明,才能处理好学习、工作和为人,才能肩负起推动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这一庄严而伟大的历史使命。果真如此,乃我辈之幸,国家民族之幸!

刚说

苏轼

孔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又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所好夫刚者,非好其刚也,好其仁也。所恶夫佞者,非恶其佞也,恶其不仁也。吾平生多难,常以身试之,凡免我于厄

者,皆平日可畏人也;挤我于险者,皆异时可喜人也。吾是以知刚者之必仁,佞者之必不仁也。

若孙君介夫讳立节者,真可谓刚者也。始吾弟子由为条例司属官,以议不合引去。王荆公谓君曰:“吾条例司当得开敏如子者。”君笑曰:“公言过矣,当求胜我者。若我辈人,则亦不肯为条例司矣。”公不答,径起入户,君亦趋出。君为镇江军书记,方新法之初,监司皆新进少年,不复以礼遇士大夫,而独敬惮君,曰:“是抗丞相不肯为条例司者。”

谢麟经制溪洞事宜,州守王奇与蛮战死,君为桂州节度判官,被旨鞠吏士之有罪者。麟因收大小使臣十二人付君并按,且尽斩之。君持不可。麟以语侵君。君曰:“狱当论情,吏当守法。逗挠不进,诸将罪也,既伏其辜矣,余人可尽戮乎!若必欲以非法斩人,则经制司自为之,我何与焉。”麟奏君抗拒,君亦奏麟侵狱事。刑部定如君言,十二人皆不死,或以迁官。吾以是益知刚者之必仁也。

方孔子时,可谓多君子,而曰“未见刚者”,以明其难得如此。而世乃曰“太刚则折”!士患不刚耳,长养成就,犹恐不足,当忧其太刚而惧之以折耶!折不折天也,非刚之罪。为此论者,鄙夫患失者也。

【译文】

孔子说:“刚强坚毅、朴实少言的人差不多是个仁爱的人。”孔子又说:“花言巧语、善于矫饰的人,他的仁爱之心大概没有了。”孔子喜欢那些刚强坚毅的人,并不是喜欢他们的刚强坚毅,而是喜欢他们身上的仁爱之心。孔子讨厌那些花言巧语的人,并不是讨厌花言巧语,讨厌他们没有仁爱之心。我这一生遭遇了许多磨难,往往能亲身体会这件事。凡是在我人生困厄的时候帮助我的,都是平时(刚强坚毅)令人敬畏的人;在我仕途艰险的时候排挤我的,都是以前(花言巧语)讨人喜欢的人。所以我知道刚毅的人一定有仁爱之心,而花言巧语的人一定没有仁爱之心。

像孙介夫(名立节)那样的人,真可以算是刚毅的人了。起初我的弟弟子由担任条例司的属官。因为与同僚评议朝政观点不同自请离开。王安石对孙介夫说:“我们条例司应该录用像你一样做事开明、敏捷的人啊。”孙介夫笑着说:“您说错了。一定要录用比我强的人。像我这样的人,也是不肯担任条例司属官的。”王安石不回答,直接走进门里,孙介夫也快步离开。孙介夫担任镇江军书记,正当新法刚刚开始实施,监司都是刚入仕的年轻人,不再对士大夫以礼相待,却唯独对孙介夫十分尊敬和忌惮,说:“这是那位拒绝丞相不愿意担任条例司属官的人。”

谢麟掌管溪洞等地的事务,桂州守官王奇与蛮敌作战阵亡,当时孙介夫担任桂州节度判官,按照皇帝的旨意去审问有罪的官吏与士兵。谢麟于是将抓捕了大小官吏十二人交给孙介夫审查,打算将他们全杀掉。孙介夫坚持不可以。谢麟用言词威胁孙介夫。孙介夫说:“审案应当按事实办理,官吏更应当奉公守法。军队驻留不前是几位将领的过错,他们已经认罪了,其他人(难道)可以全杀掉吗!如果一定要非法杀人,那么经制司您自己做吧,我怎么会参与这件事呢?”谢麟于是上奏说孙介夫抗拒上司的命令,孙介夫也上奏说谢麟侵权管理审案的事情。刑部最后按照孙介夫的奏章定案,十二个人都免去死刑,有人只是被判贬官。我因此更相信刚毅的人一定有仁爱之心。

孔子生活的年代,可以算是有许多有品德的人,可是孔子却说“没能见到刚毅的人”,这是为了说明这种人很难遇到。可是世人竟说“太刚毅的人容易被折损”!士人担忧的是不刚毅,通过长期修养来成就这种品德还担心不够,怎么担心自己太刚毅,害怕被折损呢!会不会被折损是天意,不是刚毅的过错。持这种观点的人是患得患失的浅陋小人啊。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k8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