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 历年真题

更新时间:2023-05-09 12:0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2012年10月中国文化概论代码:00321

1.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 ( )

A.规范性

B.调和性

C.稳定性

D.等级性

2.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瀚的(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3.宋代之所以把都城建在平原地区的开封,主要是为了就汴河的( )

A.水源

B.水运

C.水量

D.水利

4.青藏高原地区居住于黄河上游河、潢谷地的羌族人,在西汉时被称为 ( )

A.西夏

B.西戎

C.西狄

D.西羌

5.中国文化的源泉是( )

A.三代文化

B.先秦文化

C.秦汉文化

D.唐宋文化

6.陶器的烧制,直接带出的另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手工业是( )

A.铁器制造

B.锡器制造

C.青铜器制造

D.铝器制造

7.截止目前,认识夏文化的第一手资料是( )

A.半坡文化遗址

B.二里头文化遗址

C.赤山文化遗址

D.河姆渡文化遗址

8.我国商界信奉财神,传说财神是( )

A.赵公明

B.黄道婆

C.太上老君

D.鲁班

9.我国传统中医学的理论框架基本定型是在( )

A.商周

B.春秋战国

C.两汉

D.南北朝

10.对我国古代棉纺织业作出重大贡献的黄道婆是( )

A.宋代人

B.元代人

C.明代人

D.清代人

11.我国西式广告出现于( )

A.明代中后期

B.清代初期

C.清代中期

D.晚清时期

12.中国古代社会完整的宗法制出现在 ( )

A.夏代

B.商代

C.周代

D.秦代

13.隋唐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是( )

A.太师、太傅、太保

B.尚书、中书、门下

C.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D.太尉、太常、太仆

14.秦汉时期,郡县制全面取代 (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井田制

D.昭穆制

15.在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君王的首要职责是 ( )

A.树立权威

B.军事征伐

C.修养生息

D.沟通天神

16.春秋时期,最早推行什伍制的列国是 ( )

A.齐国

B.鲁国

C.晋国

D.秦国

17.荀子提出“天人之分”观点的文章是 ( )

A.《礼论》

B.《正论》

C.《天论》

D.《乐论》

18.下列观念中,造成中国文化中整体系统、辩证发展思维方式的观念是 ( )

A.中庸之道

B.天人合一

C.知行合一

D.重义轻利

19.下列有关“天人合一”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天人合一的观念起源于原始社会

B.“天人合一”的专有名称是由汉代董仲舒提出的

C.《荀子??礼论》提出了“天人之分”的观点

D.“合一”是指对立的双方有密切的联系

20.周代,人们四时祭祀祖先,秋祭叫 ( )

A.礿

B.禘

C.尝

D.蒸

21.著有《抱朴子》、《金匮药方》等书的著名道士是 ( )

A.寇谦之

B.丘处机

C.孙思邈

D.葛洪

22.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或不能直呼其名的文化事象称作 ( )

A.避讳

B.语音

C.语系

D.崇拜

23.实行“书同文”政策的朝代是 ( )

A.西周

B.秦代

C.西汉

D.唐代

24.春秋时代的共同语被称为 ( )

A.官话

B.天下语

C.国语

D.雅言

25.汉字艺术是一种由线条构成的 ( )

A.抽象艺术

B.形体艺术

C.形象艺术

D.动感艺术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中国文化属于 ( )

A.民族文化

B.国别文化

C.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

D.汉民族文化

E.东方文化

27.中国古代文明的成功是依靠 ( )

A.和平

B.联合

C.融合

D.谦让

E.战争

28.汉武帝在遣使通西南夷的过程中,先后派出的使者有 ( )

A.唐蒙

B.司马相如

C.班超

D.许慎

E.张骞

29.七巧板又称 ( )

A.七巧图

B.七巧积木

C.智慧板

D.万花板

E.鬼谷算

30.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有 ( )

A.整体思维

B.类比思维

C.抽象思维

D.辩证思维

E.形象思维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中国传统文化

32.法家

33.政绩观

34.察举制

35.“儒学复兴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古代林木滥砍乱伐的重要原因及严重后果。

37.简述分封制的特点和意义。

38.简述农业岁时历法的文化价值。

39.简述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种类。

40.传统语文教育包括哪几项主要内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

42.试析中国古代建筑的人文性。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2012年1月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化政策的是( )

A.税收政策 B.民族政策

C.宗教政策

D.语言文字政策

2.竺可桢先生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中,将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分为( )

A.一个大的时期 B.二个大的时期

C.三个大的时期

D.四个大的时期

3.古地理专家认为,与渭水、黄河、济水这条东西交通线相交的南北交通线共有( )

A.一条 B.二条 C.三条 D.四条

4.秦汉时期,为防止匈奴的进犯,在一些边关要塞处广种榆树,用来拦截敌人的骑兵,也同时起到了( ) A.练兵作用 B.实战作用 C.保护作用 D.绿化作用

5.考古发掘证明,建立在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是各地古代文化进一步( )

A.变异的结果 B.退化的结果

C.排斥的结果

D.汇聚融合的结果

6.周人重农,他们不仅把农耕当作简单的生产行为,而且赋予它某种( )

A.“政道”含义 B.“武道”含义

C.“文道”含义

D.“神道”含义

7.庄子哲学的宗旨重在个体精神解放,这种宗旨的最高表现是( )

A.“无为” B.“无不为”

C.“自在”

D.“逍遥”

8.在中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早在公元前四五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已出现了( )

A.畜牧业的萌芽 B.制陶业的萌芽

C.农耕业的萌芽

D.手工业的萌芽

9.忽思慧的《饮膳正要》,主要记录了( )

A.元代食谱 B.宋代食谱 C.清代食谱 D.明代食谱

10.我国药学理论的出现是在( )

A.先秦时期 B.西汉时期 C.东汉时期 D.三国时期

11.相传造纸术的发明者是蔡伦,他是( )

A.先秦时期人 B.西汉时期人

C.东汉时期人

D.三国时期人

12.三省六部制中,六部隶属于( )

A.三省 B.尚书省 C.中书省 D.门下省

13.下列关于制度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无组织的社会规范系统 B.它是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它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

D.它在文化体系中具有相对的不稳定性

14.分封制的瓦解开始于( )

A.西周时期 B.东周以后 C.战国时期 D.先秦时期

15.天子自称为“朕”开始于( )

A.轩辕黄帝 B.秦始皇赢政

C.汉高祖刘邦

D.汉武帝刘彻

16.中国古代思想家多曾思考过礼的起源问题。其中,认为礼的设立在于节制人的欲望,约束人的行为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17.在下列先秦典籍中,对辩证思维作了大量简明而深刻论述的是( )

A.《老子》 B.《管子》 C.《商君书》 D.《韩非子》

18.东晋葛洪所撰重要道教理论著作是( )

A.《老子五千文》 B.《太平洞极经》

C.《神农本草经集注》

D.《抱朴子·内篇》

19.人生在世,应该有所害怕,有所畏惧。提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周公

20.下列选项中,演化出汉赋的是( )

A.楚辞 B.大雅 C.小雅 D.周颂

21.尊崇自然作为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其哲学基础是( )

A.天人合一 B.知行合一 C.中庸之道 D.抽象思维

22.现代汉语主要有( )

A.六大方言 B.七大方言 C.八大方言 D.九大方言

23.在言语形式方面反对言辞华美的著名历史人物是( )

A.宋玉 B.王充 C.萧统 D.陆机

24.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中,将明清以来的中外文化第二次大交汇的历程分为( )

A.三个阶段 B.五个阶段 C.六个阶段 D.七个阶段

25.“五四”以后的20年代,主张“儒学复兴论”的代表人物是( )

A.贺麟和冯友兰 B.梁濑溟和熊十力

C.唐君毅和牟宗三

D.余英时和杜维明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司马迁将楚地一分为三,其分别叫做( )

A.东南楚 B.东楚

C.西南楚

D.南楚 E.西楚

27.著名的“丝绸之路”的作用有( )

A.物质交流 B.中外文化的沟通

C.佛教的东传

D.西域丝绸的输入 E.西域先进政治文明的输入28.科举考试造就了大批优秀文化人才,以下人物属中唐时期人才高峰期涌现的有( )

A.韩愈 B.柳宗元

C.白居易

D.刘禹锡 E.欧阳修

29.下列有关“天人合一”观念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A.“天人合一”观念起源于西周 B.“天人合一”的专有名称是由汉代董仲舒提出的C.荀子《天论》篇中提出了“天人交胜”的观点 D.“合一”是指对立的双方有着密切的联系E.“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的观点

30.先秦时期,对“名”、“实”问题提出自己看法的思想家有( )

A.孔子 B.墨子

C.庄子 D.尹文子 E.孟子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狭义文化

32.“塞北江南”

33.宗法制

34.《诗经》

35.禅宗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为什么说中国具有文化发展的广阔地理舞台?

37.简述中国古代礼与俗的区别。

38.简述“中庸之道”价值观。

39.简述汉语的特点。

40.简述秦始皇“书同文”的政策及其意义。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论春秋战国时代是文化观念的原创时代。

42.试述我国传统市商的经营之道。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2011年10月

1.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

A.文化思潮

B.文化传统

C.文化观念

D.文化现象

2.中国广大的东部地区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故其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 )

A.地质灾害等

B.沙尘暴灾害等

C.洪涝灾害等

D.风灾等

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气候进入( )

A.第一个温暖期

B.第二个温暖期

C.第三个温暖期

D.第四个温暖期

4.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其占主导倾向的追求是( )

A.和睦

B.团结

C.和平

D.统一

5.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打制石器的使用,当时还没有( )

A.原始采集业

B.原始捕捞业

C.原始狩猎业

D.农业

6.中国“家天下”的历史开始于( )

A.三皇时代

B.五帝时代

C.夏代

D.商代

7.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牧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 )

A.教师

B.官吏

C.说客

D.辩士

8.中国历史上,南方的水稻生产上升至高居粮食作物产量的全国第一位是在(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9.七巧板运用的原理是古算中的( )

A.出入相补原理

B.等差原理

C.中国剩余定理

D.秦王暗点兵

10.我国古代医学诊断技术“四诊”指望、闻、问和( )

A.查

B.验

C.测

D.切

11.我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是在( )

A.公元6世纪

B.公元8世纪

C.公元l2世纪

D.公元16世纪

12.中国古代,开创考选官员的制度,而且确立了儒家思想在选官制度中的支配地位的朝代是 ( )

A.周代

B.汉代

C.隋代

D.唐代

13.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使得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 )

A.选举政治

B.世袭政治

C.伦理政治

D.文官政治

l4.完整的宗法制度出现于( )

A.五帝时期

B.夏朝

C.周代

D.春秋时期

15.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 )

A.宗族祭祀与祖先崇拜

B.军事征伐与发展农业

C.祖先崇拜与发展农业

D.宗族祭祀与军事征伐

16.中国素称“礼义之邦”,把礼的重要作用说成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经典是( )

A.《左传》

B.《周礼》

C.《论语》

D.《孟子》

17.下列典籍中,运用类比思维最多的是( )

A.《周礼》

B.《庄子》

C.《周易》

D.《诗经》

l8.下列观念中,造成中国文化中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的观念是( )

A.知行合一

B.天人合一

C.重义轻利

D.文以载道

19.倡导道教于鹤鸣山(今四川崇庆境内),因入道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这位“天师”是( )

A.张道陵

B.张角

C.张鲁

D.张衡

20.唐代有一位诗人贬谪江州后,寄情山水诗酒之间,继而皈依佛教,以“香山居士”自许。这位诗人是( )

A.王维

B.柳宗元

C.杜牧

D.自居易

21.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不管是哪个历史时期,也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各个阶层所公认的最普遍的道德标准是(

A.仁

B.义

C.礼

D.智

22.中国境内的语言可归属于( )

A.三大语系

B.四大语系

C.五大语系

D.六大语系

2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碑刻经书的方式对经典语言文字进行规范的伟大工程是( )

A.白虎观会议

B.熹平石经

C.三体石经

D.五经文字

24.认为文化的发展须一方面接纳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的学者是( )

A.陈独秀

B.胡适

C.陈寅恪

D.钱穆

25.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除《三国演义》、《两游记》、《水浒传》之外,另外一部是( )

A.《金瓶梅》

B.《红楼梦》

C.《聊斋志异》

D.《牡丹亭》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中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 )

A.渔业的布局

B.盐业的兴办

C.水利的兴修

D.运河的开凿

E.土地的开垦

27.据《史记》记载,上古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包括( )

A.战争

B.宗教

C.农耕

D.渔猎

E.天灾

28.下列选项中属于诞生礼俗的有( )

A.求子礼俗

B.催生礼

C.洗三

D.满月礼

E.周岁礼

29.尊崇自然是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以下文学作品中属尊崇自然典范之作的有( )

A.陶渊明《归园田居》

B.柳宗元“永州八记”

C.范仲淹《岳阳楼记》

D.欧阳修《醉翁亭记》

E.苏轼《石钟山记》

30.中国历史上曾先后被汉语同化的语言有( )

A.北朝的鲜卑语

B.隋代的高丽语

C.唐代的西夏语

D.辽代的契丹语

E.近代的满族语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广义文化

32.地理环境

33.制度义化

34.楚辞

35.“中体西用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请以实例说明典范人物对特定地域文化特色的影响。

37.中闰传统礼俗规约的特点是什么?

38.简述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

39.简述建国后在语言文字规范方面所开展的工作。

40.简述科举取士制度对我国语言文字的负面影响。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

42.试述我国历代农书提出的主要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2011年1月

1.原始巫术、行业禁忌等等,都属于( )

A.文化现象

B.文化产品

C.文化事象

D.文化观念

2.在中国境内,地势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号称( )

A.“世界高原”

B.“世界屋脊”

C.“高原世界”

D.“屋脊世界”

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是( )

A.第一个寒冷期

B.第二个寒冷期

C.第三个寒冷期

D.第四个寒冷期

4.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 )

A.归宿

B.过程

C.发展

D.资源

5.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指的是从远古至先秦这一漫长时期中的( )

A.文化内涵

B.文化外延

C.文化经历

D.文化结果

6.《殷墟卜辞综述》的作者是( )

A.郭沫若

B.于省吾

C.陈梦家

D.徐中舒

7.西晋败亡的直接原因是( )

A.三藩之乱

B.永嘉之乱

C.八王之乱

D.五胡之乱

8.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文化农政思想的核心的是( )

A.天象观

B.勤农观

C.占验观

D.地利观

9.七巧板所流行的民族是( )

A.蒙古族

B.匈奴族

C.汉族

D.高车族

10.下列医学文献中,以医学理论为主的是( )

A.《素问》

B.《灵枢》

C.《难经》

D.《伤寒杂病论》

11.造纸术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的( )

A.张衡

B.毕昇

C.祖冲之

D.蔡伦

12.在中国古代社会,出现完整宗法制的朝代是( )

A.夏代

B.周代

C.商代

D.秦代

13.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发生重大变化,以三省六部制的分权形式解决集权体制内的权力分配问题是在( )

A.秦代

B.汉代

C.隋唐

D.明代

14.秦朝中央“三公”中负责监察事务的是( )

A.太宰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15.宗教信仰、思维模式、教育思想等方面属于( )

A.物质文化

B.制度文化

C.精神文化

D.生产生活文化

16.在下列先秦典籍中,对辩证思维作了大量简明而深刻论述的是()

A.《孙子》

B.《尚书》

C.《春秋》

D.《诗经》

17.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方面,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董仲舒,列为众德之首的是()

A.孝

B.仁

C.义

D.礼

18.关于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有集中反映的典籍是()

A.《论语》

B.《孟子》

C.《礼记·大学》

D.《荀子·劝学》

19.中国古代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是()

A.木结构

B.左右对称

C.讲究装饰

D.廊柱结构

20.“六经”中在战国时代就已失传的是()

A.《书》

B.《乐》

C.《礼》

D.《易》

21.下列语系中,不属于中国五大语系的是()

A.汉藏语系

B.蒙古语系

C.阿尔泰语系

D.南岛语系

22.利用语言进行趋吉避凶,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的()

A.禁忌

B.崇拜

C.恐惧

D.避讳

23.就文化交汇的典型性与影响的深远性而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最主要有()

A.两次

B.三次

C.四次

D.五次

24.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来华的年份是()

A.1482年

B.1582年

C.1682年

D.1782年

25.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佛家思想

D.杂家思想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构成有( )

A.江汉平原

B.成都平原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E.长江三角洲平原

27.隋朝大运河西以洛阳为中心,偏向东北一支和偏向东南一支的包括(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广济河

D.惠民河

E.金水河

28.两汉时期选官方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方法有( )

A.孝廉

B.征辟

C.考试

D.举人

E.察举

29.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的有( )

A.环境标志

B.等级标志

C.性别标志

D.年龄标志

E.体型标志

30.下列选项中,属精神文化的有( )

A.艺术

B.政治

C.道德

D.风俗习惯

E.宗教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文化事象

32.九流十家

33.血缘九族制

34.家天下

35.中庸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为什么说华北平原是中国文化的又一摇篮?

37.简述敬顺吴天的宗教现实功能。

38.交通行旅文化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39.简述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几种观点。

40.简述中国人的汉字观念。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两汉经学的历史、文化功能。

42.试述科举制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2010年10月

1.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 )

A.文化产品

B.文化内涵

C.文化现象

D.文化事象

2.南北朝时出现在历史记载中,到唐代变得相当强大,与唐代和平交流居多,且主要居住在今西藏地区的民族是(

A.羌

B.吐蕃

C.鲜卑

D.回纥

3.“书楚语,作楚声”一语说的是( )

A.中原文化

B.齐鲁文化

C.巴蜀文化

D.屈原文学

4.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的特点是( )

A.大地域上自然环境优越

B.大地域上社会环境优越

C.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

D.大地域上人口构成较松散

5.红山文化的神庙和祭祀遗址,实际上维系着附近相当大地区人群的( )

A.社会生活

B.精神生活

C.物质生活

D.家庭生活

6.夏作为我国第一代王朝,历时近( )

A.七百年

B.六百五十年

C.六百年

D.五百年

7.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 )

A.政治观念

B.经济观念

C.国家观念

D.文化观念

8.我国市商贸易有一定的发展,并已开始使用货币是在( )

A.夏朝时期

B.商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9.古算中的“韩信点兵”就是现代数学中的( )

A.一次同余式组解法

B.二次同余式组解法

C.三次同余式组解法

D.高次同余式组解法

10.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药学百科全书是( )

A.《神农本草经》

B.《伤寒杂病论》

C.《素问》

D.《本草纲目》

11.我国造纸术传到中东阿拉伯国家是在( )

A.公元2世纪

B.公元6世纪

C.公元8世纪

D.公元12世纪

12.在宗法制度之下,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 )

A.宗族

B.家庭

C.什伍里甲

D.个人

13.科举制建立与全面推行的时代是( )

A.明代

B.宋代

C.汉代

D.隋唐

14.《诗·小雅·北山》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主要表现的一项制度是( )

A.分封制

B.什伍里甲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九品中正制

15.在下列先秦典籍中,对辩证思维作了大量简明而深刻论述的是( )

A.《周易》

B.《管子》

C.《商君书》

D.《韩非子》

16.在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中,提出“知先行后”主张的思想家是( )

A.荀子

B.程颐

C.王阳明

D.王夫之

17.董仲舒说:“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这说明,他认为教育应( )

A.止于至善

B.学思结合

C.教学相长

D.德育和智育并重

18.“教学相长”作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命题,首先提出它的是( )

A.《礼记·大学》

B.《礼记·学记》

C.《荀子·劝学》

D.《论语·学而》

19.“中和之美”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审美原则,其哲学基础是( )

A.天人合一

B.知行合一

C.中庸之道

D.抽象思维

20.我国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坚持(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语文平等

C.说话平等

D.民族平等

21.“孜然”一语借用的是下列哪个民族的词汇?( )

A.蒙古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D.纳西族

22.下列人物中,提出“约定俗成”理论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23.有佛画圣手之称的唐代画家是( )

A.阎立本

B.李思训

C.吴道子

D.王维

24.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 )

A.15世纪初叶

B.15世纪末叶

C.16世纪初叶

D.16世纪末叶

25.最早提出“中体西用”一词的人是( )

A.张之洞

B.沈寿康

C.孙家鼐

D.冯桂芬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北宋时期的“通漕四渠”中有(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汴水

D.广济河

E.金水河

27.中国文化的源泉包括( )

A.夏、商、周文化

B.先秦文化

C.秦汉文化

D.汉唐文化

E.明清文化

28.下列各项中属于服饰构成要素的有( )

A.质(原料)

B.形(样式)

C.饰(佩带的饰物)

D.画(图案)

E.色(颜色)

29.以下关于“三省六部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体现分权

B.魏晋开始实行

C.六部隶属于尚书省

D.中书省负责执行

E.共同听命于皇帝

30.中国古代原始宗教中,对后来的社会有较大影响的有( )

A.上帝崇拜

B.鬼魂崇拜

C.太阳神崇拜

D.动物神崇拜

E.月亮崇拜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文化政策

32.“大一统”意识

33.血亲五服制

31.引经注律

35.祖先崇拜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

37.简述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

38.简述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的特征。

39.简述汉字的特点。

40.简述禅宗的传播。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成就。

42.试述人生礼俗的家族特征。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2010年1月

1.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其形成的潮流是( )

A.文化现象

B.文化政策

C.文化产品

D.文化思潮

2.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1400年—1900年是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即寒冷时期。著名学者竺可桢称这一时期为( )

A.“纪传时期”

B.“编年时期”

C.“方志时期”

D.“纪事本末时期”

3.中国存在区域性的文化分布是( )

A.相对的

B.必然的

C.显性的

D.隐性的

4.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一带经济作物大发展,粮食多仰仗两湖一带,故有( )

A.“湖广熟,天下足”之说

B.“广湖熟,天下足”之说

C.“天下足,广湖熟”之说

D.“熟广湖,天下足”之说

5.文化带动中华民族的最初凝聚发生在( )

A.三皇时代

B.五帝时代

C.夏代

D.商代

6.商朝的历史以盘庚迁殷为界,可分为( )

A.两期

B.三期

C.四期

D.五期

7.据《商君书》及《管子》记载,早期“法”的精义是( )

A.“尚公正”

B.“尚公德”

C.“尚公义”

D.“尚公益”

8.下列选项中属于南方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的是( )

A.栽培小麦

B.井渠双灌

C.栽培谷子

D.使用水车

9.古代天子与后妃乘坐一种富丽堂皇的大马车,被称作( )

A.栈车

B.轿车

C.路

D.轩

10.中国古代出现“四诊”诊断技术的朝代是( )

A.春秋

B.战国

C.秦代

D.汉代

1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 )

A.鲁班

B.蔡伦

C.毕昇

D.伏羲

12.下列选项中演变为宗法制度的是( )

A.母系家长制

B.父系家长制

C.禅让制

D.分封制

13.秦汉时期,直接任免郡县长官的是( )

A.吏部

B.户部

C.丞相

D.皇帝

14.中国制度文化中,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重大影响的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科举制

D.君主专制制度

15.曹魏时期建立的选官制度是( )

A.分封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是( )

A.郑国子产《刑书》

B.魏国李悝《法经》

C.《秦律》

D.汉《九章律》

17.下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辩证思维模式的是( )

A.“上下与天地同流”

B.“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C.“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D.“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18.提出“中庸”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最高价值原则的人是( )

A.周公

B.孟子

C.孔子

D.朱熹

19.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为( )

A.元始天尊

B.灵宝天尊

C.道德天尊

D.太上老君

20.据《周礼》记载,周朝贵族子弟8岁入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

A.五礼

B.六艺

C.五射

D.六书

21.儒家对教育所提出的最高目标是( )

A.在明明德

B.在亲民

C.在止于至善

D.平天下

22.朝鲜仿照汉字创造的文字是( )

A.假名

B.谚文

C.字喃

D.汉字

23.在言语形式方面主张言辞质朴的人是( )

A.老子

B.陆机

C.曹丕

D.葛洪

24.佛教在中国得到发展的阶段是( )

A.东汉魏晋阶段

B.东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明清时期

25.明清时期中国人民称西方为( )

A.欧洲

B.泰西

C.远西

D.西洋来源:考试大-自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包括( )

A.农具

B.壁画

C.筷子

D.煤炭

E.水电

27.古代开发利用自然的主要失误是( )

A.土地的过当开垦

B.森木资源的过量开采

C.海水晒盐的布局欠当

D.草场天然资源利用超量

E.山石的过分开掘

28.隋朝尚书省除了吏部、户部、礼部之外,还包括( )

A.民部

B.刑部

C.乐部

D.工部

E.兵部

29.在我国手工行业传说中,黄帝发明了( )

A.指南车

B.渔网

C.乐器

D.百鸟衣

E.七巧板

30.唐代的舞蹈可谓盛极一时,以下属唐代健舞的有( )

A.《胡腾》

B.《胡旋》

C.《柘枝》

D.《绿腰》

E.《兰陵王》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文化内涵

32.“三皇五帝”

33.勤农观

34.科举制

35.精神文化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

37.简述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

38.简述造纸术发明及传播的历史。

39.简述中国古代整体思维的特征。

40.简述中国人语言观念的内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论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k5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