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试题 - 数学(北京卷)(理)

更新时间:2023-12-06 03:0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0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 学(理)(北京卷)解析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5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2(1) 集合P?{x?Z0?x?3},M?{x?Rx?9},则PIM=

(A) {1,2} (B) {0,1,2} (C){x|0≤x<3} (D) {x|0≤x≤3} 1,B. 解析:

P??0,1,2?,

M???3,3?0,1,2?,因此P?M??

(2)在等比数列?an?中,a1?1,公比q?1.若am?a1a2a3a4a5,则m= (A)9 (B)10 (C)11 (D)12 2,C.

2341010a?aaaaa?q?q?q?q?q?aqm123451解析:,因

此有m?11

(3)一个长方体去掉一个小长方体,所得几何体的正(主)视图与侧(左)视图分别如右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为

3,C.

解析:很容易看出这是一个面向我们的左上角缺了一小块长方体的图形,不难选出答案。 (4)8名学生和2位第师站成一排合影,2位老师不相邻的排法种数为 (A)A8A9 (B)A8C9 (C) A8A7 (D)A8C7 4,A.

82828282第 1 页 共 19 页

8A8解析:基本的插空法解决的排列组合问题,将所有学生先排列,有种排法,然后将两位282AA98老师插入9个空中,共有种排法,因此一共有A9种排法。

(5)极坐标方程(?-1)(???)=0(??0)表示的图形是

(A)两个圆 (B)两条直线

(C)一个圆和一条射线 (D)一条直线和一条射线 5,C.

解析:原方程等价于??1或???,前者是半径为1的圆,后者是一条射线。

????????(6)若a,b是非零向量,“a⊥b”是“函数f(x)?(xa?b)?(xb?a)为一次函数”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B.

解析:如果同时有

f(x)?(xa?b)?(xb?a)?(a?b)x2?(b?a)x?a?b22,如a?b,则有a?b?0,

b?a,则函数恒为0,不是一次函数,因此不充分,而如果f(x)为一次函数,

则a?b?0,因此可得a?b,故该条件必要。

?x?y?11?0?x(7)设不等式组 ?3x?y?3?0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若指数函数y=a的图像上

?5x?3y?9?0?存在区域D上的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1,3] (B )[2,3] (C ) (1,2] (D )[ 3, ??] 7,A.

解析:这是一道略微灵活的线性规划问题,作出区域D的图象,联系指数函数y?a的图象,能够看出,当图象经过区域的边界点(2,9)时,a可以取到最大值3,而显然只要a大于1,图象必然经过区域内的点。

(8)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动点E、F在棱A1B1上,动点P,Q分别在棱AD,CD上,若EF=1,A,则四面体PEFQ的1E=x,DQ=y,DP=z(x,y,z大于零)体积 (A)与x,y,z都有关

x第 2 页 共 19 页

(B)与x有关,与y,z无关 (C)与y有关,与x,z无关 (D)与z有关,与x,y无关 8,D.

解析:这道题目延续了北京高考近年8,14,20的风格,即在变化中寻找不变,从图中可以1分析出,?EFQ的面积永远不变,为面A1B1CD面积的4,而当P点变化时,它到面A1B1CD的距离是变化的,因此会导致四面体体积的变化。

第II卷(共11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在复平面内,复数9,(-1,1).

2i2i(1?i)??i(1?i)??1?i1?i(1?i)(1?i)解析:

2i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 1?i(10)在△ABC中,若b = 1,c =3,?C?10, 1。

2?,则a = 。 33sinC1??sinB??b?2?1?B?,A??Bc2,因此366解析:,故a?b?1 (11)从某小学随机抽取100名同学,将他们的身高(单位:厘米)数据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由图中数据可知a= 。若要从身高在[ 120 , 130),[130 ,140) , [140 , 150]三组内的学生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18人参加一项活动,则从身高在[140 ,150]内的学生中选取的人数应为 。 11,0.030, 3

解析:由所有小矩形面积为1不难得到a?0.030,而三组身高区间的人数比为3:2:1,由分层抽样的原理不难得到140-150区间内的人数为3人。

(12)如图,?O的弦ED,CB的延长线交于点A。若BD?AE,AB=4, BC=2, AD=3,则DE

= ;CE= 。

第 3 页 共 19 页

12,5,27 解析:首先由割线定理不难知道AB?AC?AD?AE,于是AE?8,DE?5,又BD?AE,故

222BE为直径,因此?C?90?,由勾股定理可知CE?AE?AC?28,故CE?27

x2y2x2y2??1的焦点相同,那么双(13)已知双曲线2?2?1的离心率为2,焦点与椭圆

259ab曲线的焦点坐标为 ;渐近线方程为 。 13,??4,0?,y??3x

c?2,c?4?4,0??a解析:双曲线焦点即为椭圆焦点,不难算出为,又双曲线离心率为2,即,

by??x??3xa故a?2,b?23,渐近线为 (14)如图放置的边长为1的正方形PABC沿x轴滚动。

设顶点P(x,y)的轨迹方程是y?f(x),则f(x)的最小正周期为 ;y?f(x)在其两个相邻零点间的图像与x轴 所围区域的面积为 。

说明:“正方形PABC沿x轴滚动”包括沿x轴正方向和沿x轴负方向滚动。沿x轴正方向滚动指的是先以顶点A为中心顺时针旋转,当顶点B落在x轴上时,再以顶点B为中心顺时针旋转,如此继续。类似地,正方形PABC可以沿x轴负方向滚动。 14, 4,??1

解析:不难想象,从某一个顶点(比如A)落在x轴上的时候开始计算,到下一次A点落在

x轴上,这个过程中四个顶点依次落在了x轴上,而每两个顶点间距离为正方形的边长1,因此该函数的周期为4。下面考察P点的运动轨迹,不妨考察正方形向右滚动,P点从x轴

1上开始运动的时候,首先是围绕A点运动4个圆,该圆半径为1,然后以B点为中心,滚动到C点落地,其间是以BP为半径,旋转90°,然后以C为圆心,再旋转90°,这时候以CP为半径,因此最终构成图象如下:

第 4 页 共 19 页

P P P A B C P

因此不难算出这块的面积为??1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

明过程。

(15)(本小题共13分)

已知函数f(x)?2cos2x?sinx?4cosx。 (Ⅰ)求f()的值;

2?3(Ⅱ)求f(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5

(I)(2)

?2???39f()?2cos?sin2?4cos??1??2??.333344

f(x)?2(2cos2x?1)?(1?cos2x)?4cosx?3cos2x?4cosx?127?3(cosx?)2?,x?R33

因为

cosx???1,1?,所以当cosx??1时,f(x)取最大值6;当

cosx?23时,取

7最小值3。

?

第 5 页 共 19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jr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