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规划实施方案

更新时间:2023-04-21 06:5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规划背景与依据

一、规划背景

1、国家宏观发展政策的需要

(1)长期二元化的城乡对立局面日趋严重。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建设是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农村建设又落后于城市。这其中有客观的原因,更多的人为的因素造成的。户籍限制、城乡剪刀差、农业政策的缺失、对农村发展的漠视等等都导致了我国农村发展的严重滞后。据报道,目前我国城乡人均收入的比值已经扩大到3.22:1。当前我国农村、农民不容乐观的现状正显示了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城市整体实力的上升使得其能够有实力扶助农村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获得了持续、高速的发展,如今这股发展的热潮已经逐渐从沿海推向内地、从东部推向西部、从大城市推向小城镇。随着国家整体发展提高和城市经济增强,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内需成为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增长点,而且,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来看,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没有农民收入的提高,其战略目标的实现无疑就是“空中楼阁”。因此,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发展的必然,是城市后续发展的必须。在这个阶段,城市可以凭借自己的积累反哺乡村;工业也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反哺农业。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充分性和可行性。

(3)中央已经开始全力支持新农村的发展和建设。最近,连续三年以来的

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村和农民的发展问题,今年的“十一五”规划当中更是将新农村建设明确提出来,同时关于农村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农业税

收减免政策、国家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政策等)也将陆续出台 中央的支持不仅从现实利益上惠及了农民,更增加了乡村发展的信心。这一切都表明:新农村必将成为我国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 2、省农村工作发展的要求

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农村建设工作,在1992年1月省委通过了《中

共湖南省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并在全省设立了18个小康村示范点,有力的指导了全省小康建设工作。在党委和国家关于加强农村工作宏观发展政策的前提下,2004年省委、省政府确定了135个小康示范村,今年初,省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相继召开了一系列会议,省建设厅牵头编制村庄布点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制定并实施了《村庄布点规划设计导则》和《村庄整治建设规划设计导则》,全省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工程”。提出从全面小康示范村建设入手,推动我省农村全面小康建设。 3白米村发展的必要性

白米村至今尚未编制村庄规划,村民建房、公共设施等缺乏统一部署和有序的建设,不便于日常管理和生活,基于以上情况白米村需要制定一个总体发展规划,指导其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 二、规划依据

1、《村庄建设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国务院 2、建设部关于发布《村庄规划编制办法》(试行)的通知 3、《村镇规划标准》建设部

4、《湖南省村庄和集镇规划编制审批办法(试行)

5、《关于全面小康示范村村庄规划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湖南省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湖南省建设厅,湖南省国土资源厅 6、《湖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布局规划导则》 7、《湘潭市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规划导则》 8、湘潭县国民经济发展“十五计划”及纲要 9、河口镇社会经济发展:十五计划”及纲要 10、《白米村 “十一五”规划》 11、1/10000的白米村扫描地形图 三、规划原则

1、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 2、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

3、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的建设实施原则。 5、坚持阶段开发、适时推进的过程控制原则。 6、坚持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7、坚持规划的科学性与现实性原则。

8、坚持有效利用土地,合理安排生产与生活用地原则。 9、坚持重点突出、布局合理、结构清晰、功能完善原则; 10、坚持立足当地实际,突出白米村特色的原则。

11、坚持整体发展与重点建设相结合,近远期建设相协调的原则。

四、规划目标

本次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促进白米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缩小城乡差别,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使居住其中的村民们既能享受到与城市相媲美的各种完善的服务,同时又能拥有其独有的田园风光,于自然中享受生命的目标。

1经济发展目标:近期目标是建立优质主导产业和现代化农业,建立长效农民增收机制;远期目标是农村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地域经济结构和农产品优势产业群。

2社会发展目标:民主法制不断完善,社会事业不断提高。 3文化发展目标:加强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丰富农文化生活。 4环境发展目标:加强环境保护,培育村域生态环境。

5村落建设目标:近期目标主要是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卫生状况;远期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农村村落建设,完善和升级配套设施,控制乡村景观风貌。最终形成一个即有的完善基础设施和物质文明,又有清新的空气和自然风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五、规划年限

1、根据《村镇规划编制办法》以及白米村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确定本次规划期限分为:

近期:2007—2010年 远期:2011—2020年

2、规划范围

白米村村域范围,东临本镇太和村,西临中湾村,北临山湖村,南边是

美丽的涓江河畔和易俗河镇的河洲村隔河相望。总用地面积约200公顷。

第二章 现状条件分析

一、现状条件概况

1、区位条件

白米村行政隶属于湘潭县河口镇,东临本镇太和村,西临中湾村,北临山湖村,南边是美丽的涓江河畔,和易俗河镇的河洲村隔河相望,总用地面积约200公顷。该村南边有一条由三联经山湖至白米中湾的水泥硬化路,东边有一条长约3.2公里的卓江大堤,有良好的地理优势和发展条件。 2、自然及资源条件

(1)地形地貌:白米村地势较平坦,村内地势高低起伏山体较少,西部南部为涓水河畔,主要耕作用地分布在东部。村内水域面积较多,用于养鱼和种莲子。村内植被覆盖率不高。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动物以农村家禽、家畜等常见动物为主,区内无珍稀动植物。

(2)地质:村域内土壤主要为旱土和红沙壤土,土质肥沃,境内土地主要以平原为主,地下无矿产。

(3)水文情况:村内有较大的河流——涓水,灌溉蓄水比较方便,在村内有许多灌溉渠。

(4)气象条件:白米村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暖潮湿,四季分明,春夏多雨,暑热期长。气温因年际、月份和地域不同,寒暑变

化较大。年平均气温为18.6℃。月平均气温以7月最高,1月最低,最高温为40.1℃,最低温为-10.6℃,最大温差达50.7℃。湿度为82.43%。年

降雨量在1500毫升。

(5)资源条件:1)土地资源。村里基本农田、蔬菜基地和水域较多。对以后发展建设比较有利;2)水资源。村内水资源较多,全村水域面积达500亩。

(6)道路交通:白米村境内一条由三联经山湖至白米中湾的水泥硬化路经过该村,为主要过境道路;沿涓水河的河堤也是村内主干道。大部分村道是沙卵石路,用以通到户。

(7)出行方向:村级公路基本未通客车,主要交通工具为摩托车和自行车。村民日平均出行次数为1-2次,出行的目的为:外出打工或购物。 3、人口与经济

(1)人口与用地:全村现有17个村民小组,居住户数480多户,人口1761人;人均收入4600元。村域总面积3010亩,其中水塘有500多亩,耕地1960亩,宅基地176.1亩,无山林地。

(2)经济状况:白米村以水稻种植,蔬菜种植为主,蔬菜类主要种植大蒜、西红柿、香瓜、冬瓜等,村里的大蒜在市场上是有名的。村内有多个水泥厂,一个食品加工厂,一个纸巾厂,一个养殖场,一个孵化厂。村级总产值200万元。 4、建设情况

(1)该村山地比较少,但缺乏规划布局,建筑比较分散,居民建筑基本

为两层砖房,建筑质量较好。但房屋建筑的功能不合理,造型无特色,朝向不合理,且住宅周边环境较差,公共设施不太配套,这将是本次规划中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2)村内公共服务设施缺乏,村内没有集中的娱乐文化设施,缺少体育设施。

(3)村内主要道路基本没有硬化,交通不方便。 5、村庄现状用地总汇表 二、优势及主要问题

现状用地构成表(村域)

1、三农问题分析

(1)农民:该村农民人口1772人。目前的教育程度、个人素质和职业技

能比较低,这是制约当地持续发展的障碍。人均收入4000多元,在湘潭县还处于中等水平,同城市居民的收入还有一定差距。

(2)农业:受到湘潭市和河口镇镇经济发展的强力辐射,当地农业的发展已经基本摆脱传统的农业生产,但其发展潜力今后仍然有待深挖。目前其主要的农业发展方向是水稻生产,蔬菜种植。同时,养殖业也发展良好,有大片的水面,养鱼基地有多个,有的可以上市;还种植莲子。此外,村里独天得厚的地理环境,外河洲上有绿油油的青草,有利于人们饲养牛羊。村里养猪50—200头的有50户左右;养鸭1000只以上的有20户左右;养鸡1000只以上的也有十多户。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当地的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也有一定的支撑。

(3)农村:就目前而言,白米村居住沿塘沿路分布。道路交通、市政服务和社会服务设施(医疗、教育等)在内配套服务缺口比较大,而且也是制约当前该村发展的瓶颈。同时,它也是当地村民最急切盼望加以改善的环节。

2 本村发展形势分析 (1)优势

1) 邻近市区,可以充分接受湘潭市和湘潭县、河口镇镇辐射能量;经济基础比较好。

2) 本村的水塘较多,是不同于其他村子的一个特色。

3) 村有多个预制厂、一个食品加工厂、一个养殖厂、一个孵化厂,每年给村的财政收入注入活力。

4) 本村属于平原地区,但还有许多未开发好,建设用地较多。 (2)劣势

1)土地利用率较低,土地资源浪费,无集中绿地和公共服务设施。

2) 白米村尚未设置集中供水设施,村民仍采用地下水,雨、污排水属于自由式排放,直接由房屋周围排放至周围灌溉渠。

3)无垃圾收集站,农户垃圾无收集存放,塑料垃圾乱扔,对环境污染严重,无污水处理设施,生产废水随意排放,严重影响环境和水域。 4)工业废水肆意排放,影响涓水河的环境卫生。

5) 禽畜养殖不卫生,部分养殖房位置不当,严重污染下游水体和

公共卫生。农房部分为人畜未分离,厕所为旱厕,卫生条件差。

6)产业结构简单,无特色产业,科技含量不高,抗风险能力不强。 7) 村内院落空地较多,农房间闲置地较多,宅间杂草丛生。

(3)机会

国家宏观社会经济日趋上升的背景“十一五规划”当中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明确政策;政府对白米村的重视,白米村获得难得的发展契机。

第三章 村庄性质及规模

一、村庄性质

通过对白米村现状经济、社会条件的评价与分析,结合国家、省、市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发展趋势,本着尊重历史、研究现状、展望未来的原则,

确定烟塘村性质为:白米村依据地形和天然水体的优越条件,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为辅,凭借村域内的水塘改建的钓鱼基地大力发展休闲,服务等产业,集高效农业、渔业养殖,小型工业于一体的生态型的省级新型农村。 二、村庄规模。

村域发展的规模控制主要通过人口和建设用地两项指标来进行。 1、人口规模

村庄人口规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村庄人口的总数。村庄人口总数为村庄所辖地域规划范围内常住人口的总和。人口发展预测根据近几年白米村人口增长率,以及近几年白米村年龄构成情况,综合考虑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迁移两个方面以及各规划阶段的要求的预测。其发展预测应按下式计算:

Qnn = Q0(1+K)+P

式中Qn――总人口预测数(人);

Q0――总人口现状数(人);

K――规划期内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 P――规划期内人口的机械增长数(人); n――规划期限(年)。

估计到2020年白米村人口控制在1891人左右。 2、用地规模

为满足村庄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保证正常生产、生活活动和优美的生活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村镇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137-90),《湖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布局规划导则》,《湘潭市新农村建设

村庄布局规划导则》结合白米村的发展用地地形复杂因素等实际情况,规划确定规划期用地规模如下:

2020年,白米村村庄建设用地24.58公顷,人均用地140.9M2

第四章 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一、区域及环境概况

白米村全村总面积为200.77公顷,辖17个村民组,共有480户,人口1772人。

该村地形为平原地带,适宜种植水稻,园地及其它各类经济作物,发展渔业等养殖业。 二、产业结构

白米村产业结构以农产品种植为主,同时辅以养殖业。农产品种植主要以水稻生产为主,兼有蔬菜种植、茶园和渔业养殖业等。村中有多个水泥预制厂,一个食品加工厂,一个造纸厂,一家孵化厂,一家仙鹅屋场,工业产值172万元、农业产值135万元。

计划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培养种养产业群。一是蔬菜生产面积达到500亩,生产无公害芹菜 黄瓜和苦瓜等,进入超市销售。二是扶植牲猪养殖户10家,带动全村300户农户养猪。三是全面种植优质稻,使优质稻种植面积达到100%。 三、现状主要问题

1、公共服务设施:村内公共服务设施相对缺乏,教育设施不全,村部布

置不合理。

2、卫生环境问题:白米村工业比较多,废水、废气、废渣没有经过处理收集,直接向外排放,对周围环境破坏较严重,庭院中人畜混杂,卫生条件恶劣,容易引起疫情的发生,对农民的身体健康形成威胁。生活垃圾没有固

定堆放点,村集体也不负责填埋,垃圾到处可见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排水:大部分村庄明沟排水系统年久失修或堵塞,甚至根本不存在,部分道路进行了硬化但没有修排水沟。

、资源浪费:白米村属于平原地区,但是却没好好规划利用,起到经济效益作用,对土地资源造成浪费。村民建房随地而起,对土地浪费也比较严重。

5、道路交通问题:白米村村域内的几条主要道路都是沙石路,没有硬化,路面较差,这种“天晴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道路情况严重的制约和影响村经济的发展及村民的生活环境的改善。 1、自然条件优势:

白米村有很多天然的大水塘,可以进行养鱼,种莲子的养殖业. 2、生态环境优势:

白米村地势为平原丘陵地带,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地资源丰富,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有发展各种产业的空间。 3、领导对白米村的重视

白米村领导对白米的发展建设非常重视,在今年国庆期间,安排全村干部

3 4四、发展优势

去外地学习新农村规划,还邀请专家来村指导工作。 4、政策优势:

农村建设为当前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在良好经济环境和中国高速城镇化进程中面临较大的发展机遇。白米村在农村建设的大好环境下又成为湖南省全面小康示范村之一,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 五、经济发展定位与构思 1、 产业发展定位

依靠省市、县、乡镇相关政策及当前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结合白米村自身的资源环境优势和良好经济基础,以水稻种植为主导产业,辅以其渔业养殖和蔬菜种植业、小型工业,服务业的新型示范村。

2、发展构思

(1)烟塘村党支部依托本地资源,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走出一条既符合实际、又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道路,有效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集体经济日益雄厚。

(2)进一步部加大对村域基础设施的投入,对还没有同通硬化道路的组

进行道路硬化,争取水泥路到户,并在水泥路旁边配套边沟,改进排水系统。加强对电网的改造,保证三相供电网络覆盖率达到100%。

(3)扶持蔬菜产业,形成规模,提高效益。

(4)扶植花卉苗木合作社,引进优良苗,充分利用烟塘村与市区的市场优势。

(5)加大对人才的培养提高农民素质。组织培训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

通过多种渠道安置剩余劳动力。 3、发展任务与目标

白米村近期的经济发展任务:到2010年人均收入达6000元,重点是以龙头

企业带动结构调整,以结构调整促进龙头企业,通过产业化经营,发展民营经济,打造农业品牌,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具体措施: (1)、全面种植优质生态稻。早稻品种以香两优68、湘早籼31号为主,晚稻品种以湘晚籼11号、湘晚籼12号为主,规划发展800亩优质生态稻,并逐步实行生态防治.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养殖产业群。一是蔬菜生产面积达到500亩,生产无公害芹菜、黄瓜、苦瓜等,进入超市销售。二是扶植牲猪养殖户20家,带动全村300户农户养猪,年出栏牲猪2万头以上。

(3)、创造条件,加大对民营经济的引进,促进产业的转型,争取到2010年,工业产值达到村产业的一半,到2020年工业产值占到70%。

第五章 总体规划布局

一、现状布局概述 白米村现状建设用地以居住用地以及多个水泥预制厂、一个造纸厂、食品公司加工厂等几个工业用地为主,建设用地较为分散,尚未形成有序、合理的功能分区。

二、发展用地选择

根据国家对村庄发展土地利用政策和白米村的实际情况,采取集中与分散

相结合的模式选择建设用地。本次规划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中部形成全村的核心部位,居住区分布在周围相对集中,保证村民的耕作半径不大于800米。 三、规划结构与用地布局 1、规划结构

烟塘村的规划结构可以概括为“三点一带”式发展。

三点:即分别由自力组,白米滩,蜗喝坨三个组所在处为三个中心点,在这三个点进行重点建设,包括行政中心,商业中心,娱乐文化中心,休闲垂钓中心,形成该村的三个核心地带.

一带:即沿着河堤一带布置的居住用地,由于在这带的建筑,前面基本上都有水塘,这种天然的条件促使这带的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用地布局

(1) 中心组团的布局:

考虑到白米村测有三个中心点,故在一些基础设施的布置时,做到全面配套设施齐全,又在三个中心点均衡分布.

1) 自力组所在中心点:该中心点位于白米村的西部,有一条6米宽的对外水泥路从中间穿过,中心点的中心位置有两个大水塘,中间有水泥路分隔开,大水塘四周分布着村民的居住建筑,整个中心点被分割成三片一湖的局势,三片指的是刘家湾,阳家湾和罗家埂.根据白米村建设情况以及规划设想,在村民居住楼房方面,保留新房,拆除破旧的,危险的,布置位置不合理的楼房,再在刘家湾建设相应数量的二层村民居住楼房;在阳家湾和大水塘的交接处,新建一个农家乐,供外来的垂钓休闲者进餐休闲用,同时在水泥路旁边配套几处商业金融设施,方便村民和

休闲者购物;罗家埂一片,在水泥路旁边增设一个水禽市场,并在其旁边修建一个停车场.利用大水塘中间有一块大空地,建成一个供钓鱼者,休闲者,村民们活动,休闲的地方,同时也为村上每年举行的一些如钓鱼比赛等村级活动提供一个很好的场所由于大水塘的面积很大,除了在大水塘四周做好景观环境供垂钓休闲者休息垂掉外,还在大水塘中间修建了凉亭和走廊,不仅可以供休闲垂掉者可以在水塘中央休闲,还可以方便各个片区村民的出行,使几个村民组在交通方面的联系更加紧密.

2) 白米滩组所在中心点:该中心点是白米村的中心,也是整个村的行政中心,文化娱乐中心,经济建设中心,白米村的村部,卫生所,幼儿园都分布在该中心点上.把几个分隔开却又理的很近的几个小水塘合并后,规划成一个环境优美的湖,为该中心点的景观增添一笔,周围的绿化素材主要一当地的为主,以体现当地的特色.在景观环境方面,还增添了一些的建筑小品,小型广场,供村民,休闲者休息游玩.

3) 涡喝坨所在的中心点:该中心点的建设主要围绕几个大水塘,在维护好大水塘的环境卫生以外,还要以把大水塘建设成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新鲜,能极大吸引游客来垂掉休闲的场所,在中心点增添一些商业设施,方便游客的购物.

三个中心点在合理的位置布置相应的公厕,垃圾处理站等,力从各方面提高白米村的环境卫生,把白米村建设成一个较为完整和现代的新农村集镇. (2) 居住组团的布局:

1) 住宅建设总体引导和控制

白米村域内的村民住宅的改建主要以引导为主,适当控制一些住宅的分

布,考虑到现状的桐车屋场的住宅分布的零散,以及规划后的工业基地搬迁到其附近,所以将控制桐车屋场组的村民搬迁.住宅的形式主要有四种,以2-3层为主,住宅上下水、电力、电讯配套,户外设置绿色共享空间,降低建筑密度,确保住宅区有一个整洁、优美的居住环境。

2) 住宅布局

居民点的布置分布在白米村的三个中心点以及沿河堤一带,居住区相对

集中,又靠近农业生产区, 保证村民耕作半径不大于800米,居民点住宅以均以两层或三层独立式联排住宅为主,建筑密度控制在28%左右,容积率保持在0.6以内,同时配套商业服务点及垃圾收集点和公厕。

3、规划用地具体情况如下表:

用地构成表一(村庄建设用地)

用地构成表二(村域)

第六章 居住建筑用地规划

一、居住建筑用地现状

白米村居住建筑用地现状以分散式布局为主,居住建筑以独家独院为主,建筑层数主要为2-3层,建筑结构主要为砖混结构,建筑质量较好,全村的楼房普及率为90%。现状居住建筑布局基本以村民自发建设为主,缺乏统一有序的指导和建设。

二、居住建筑用地规划原则

1、总体上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思路选择居住建设用地;

2、合理选择居住建筑用地,保证有良好的卫生、交通、环境及建设条件; 3、合理组织居住与工业、种植、公共服务设施等用地的相互关系; 4、坚持规划高标准、高起点,并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和村民居住生活习惯,为居民创建环境优美、舒适安全、生活方便的居住环境。 三、居住建筑用地布局 1、规划居住用地指标

规划期(2020年),居住用地总面积为14.75公顷,占总建设用地59.89%人均居住用地面积为78.01平方米。

2、规划布局

居住用地的布置充分考虑原有村民聚居地的位置和居住与农业生产距离不能太远这一特点,根据现状比较分散的特点将白米村的居民点分散在现状房屋比较集中的地方,尽量使居住相对集中。

第七章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一、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白米村现状的基础设施很少,基本上没有相关的公共设施的配套。只有几家商店.一个卫生所.

二、公共设施规划原则与指标 1、规划原则

(1) 公共建筑用地布局以集中布置为主,分散为辅,以适用、便捷、美观、经济为基本原则;

(2)、公共建筑配套项目以《村镇规划》、《湘潭市新农村建设村庄布局规划导则》为标准配置,并根据白米村发展实际情况适当增加;

(3)、公共建筑用地布局考虑分期建设,远近结合与统筹结合。 2、指标

规划公共建筑总用地2.46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0.00% ,人均公共建筑用地13.01平方米。 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行政管理

规划村部位置定在白米滩,新建村部办公楼 ,改善办公环境,规划行政中心用地面积为1300平方米,在村部里新建图书室、资料室和农技培训中心。

2、教育机构

新建幼儿园一个,位置定于白米滩,村部附近,幼儿园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

3、医疗保健

在村域范围内有一个卫生所,现状位置在桐车屋场,本规划将卫生所迁到中心点,选址在白米滩北部,占地500平方米,选择在村部旁边,用于村民初级卫生保健、防疫及卫生知识宣传等,服务距离适中,道路可达性好。

4、商业设施

商业设施沿中心点中主干道路布置,占地1.36公顷。

第八章 工业建筑与仓储用地规划

一、工业与仓储用地现状

白米村现状的工业主要是造纸厂,水泥预制厂,蔬菜基地,养鱼基地,造纸厂布置在湘江边上,取水、交通比较方便。

现状无仓储用地。 二、工业与仓储用地布局原则 1、用地平坦,交通条件良好;

2、地块相对独立,不对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造成不利影响。 三、工业与仓储用地布局

规划工业用地是在现状基础上发展的,该地原有基础较好,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开发建设条件好,仓储用地靠近工业用地布置。工业用地面积为1.23公顷,占建设用地的5.00%。

第九章 道路交通规划

一、道路交通现状

白米村现状主要村级道路部分被硬化主干道路一般六米,部分为四米,道路系统比较完善 二、规划原则

建设与乡村发展相适应,布局合理,经济适用的道路网系统。合理组织村对外交通,并提供相应的停车场地。 三、道路系统规划 1、道路骨架

整个村域的道路为环状加自由式路网,对外交通主要为现状的水泥路,另

外的村级道路均为联系各个组团以及组团内部的村域内部交通。对外交通与地域内部交通相连形成连接整个村域的主干道路,能较好的解决整个村域的生产和生活交通问题。

道路规划均达到三个结合:(1)与生产生活结合,主干道路穿过主要组团和机耕道深入种植地;(2)与现状结合,尽量避免修建道路,主要采用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予以拓宽、取直、硬化;(3)与现状渠道结合,形成路渠结合的农村特有景观风貌。

2、道路等级

烟塘村道路主要分为村级主干道和村级次干道两级,道路断面分为三种形式,具体断面形式见下表。路面形式可不拘泥于水泥路面一种,灵活铺设砖石、砂石、卵石各种路面,以形成山村道路的独特景观。

道路横断面一览表

第十章 绿地景观环境规划

一、绿化规划原则

绿地系统规划以“突出田园风光”为目标,在规划中以保留和突出富有南方农村特色的高效农业景观。

居住组团绿化在设计时必须符合道路绿化、居住区绿化的规定。村庄道路和绿化隔离带结合,形成绿色交通走廊,并严格控制组团间的绿化隔离带。工

业组团中绿化采用零星绿化及绿化隔离带控制。绿化树木配置则遵循对比原则、本地化原则,高低搭配,点面结合形成一个立体绿化系统。 二、绿化控制

1、规划的公共绿地、生态防护绿地在村庄开发建设时不得侵占。 2、村域内所有道路均应按规划的道路断面配置行道树和绿化隔离设施。 3、介于现有特有自然水体条件,开发建设时应保证水体的展示空间,在相应的视线范围内应避免大体量的人工建、构筑物对水体的遮挡。

4、村庄内的建设应与周边的自然地形地貌有机结合,切实做好山塘、水渠、植被的利用和保护工作,避免大填大挖现象的出现。

第十一章 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一、给水工程规划: 1、给水工程规划原则:

(1) 满足村民生活用水、公建用水与工业用水等的要求; (2) 满足用户水量水压的前提下,经济合理地铺设管道。 2、给水规划

(1) 给水量:白米村规划人口为1891人,根据村庄给水用量的计算标准,取最高日综合用水量定额200升/人·日,由此可得出烟塘村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678.2吨/日。

(2) 给水方式:白米村现状用水方式为:集中供水。

(3) 给水管铺设:给水管线的铺设,除中心集镇为环状外主要以枝状铺设,

给水管径为DN300-DN500。管道沿道路埋设,覆土深度由外部荷载,给水管强度及管线交叉情况确定,一般街道为0.8m~1.0m,人行道下0.6m~0.8m,管道材质选用给水承压铸铁管道。在管网高点处设置自动排气阀,在最低点处设置排泥泄水阀。 二、排水工程规划:

1、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 2、雨水量:按暴雨强度公式计算.

q

2150 5 1 0 4lgP

t 13 275 0 6848

Q=ψ*q*F

其中:参数重现期P取1年,径流系数取0.5. 污水量:取给水量的80%计算,即543吨/日。

3、排水管渠布置:采用雨污分流制,沿道路两侧布置。根据分散和直捷的原则,密切结合地形,坚持近远衔接,保护环境、经济可行、管理方便的原则。雨水依地势就近排入山塘和溪流;污水的处理:白米村的污水主要既有生活污

水也有生产污水;各个居住组团以生活污水为主,生活污水含有大量有机物和

细菌,必须经过适当处理,才能排放,规划以生态处理为主,即化粪池和氧化塘处理;生产污水主要来自造纸厂,排出的废水严重影响村庄环境,必须经过

污水处理厂进行专业的处理,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灌溉渠。污水管道采用混凝土管或钢筋混凝土管,管径采用d500-d700。 三、电力规划:

1、用电量预测:白米村的总面积为200公顷, 主要的用电户为居民生活用电、公共建筑用电、工业用电以及一部分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耕地用电。根据规划区内不同的用地性质,进行负荷预测:采用按用地性质分类的综合用地指标预测,该区的用电负荷为4.07万KW,所取指标为居住用地300KW/ha ,公共设施用地400KW/ha,耕地135KW/ha,工业用地500KW/ha。

2、电源及线路铺设:电源从三湖村方向引入,在北边居住组团区新建变压房一间,再分线接入用户。 四、电信规划: 1、用户预测 :

预测指标: 固定电话普及率90% 移动电话普及率60%

依据该区人口规模,预测该区固定电话450户,移动电话1300部。 2、规划从集镇电信排管引入,分别在白米村集镇设一交接箱,再从交接箱接至用户。

五、燃气规划:

燃气管网结合村内干道,在入村北部设置燃气转换站,保证全村燃气的供应。 六、农田水利及环保规划 1、农田水利规划

(1) 电力提灌机埠建设。现状白米村2个抽水机埠,以提供全村范围内的农业灌溉用水,规划将更新设备加大排洪电机功率,以保证全村的农业种植和防灾。

(2) 沟渠改造。疏通死湖,完成灌溉水渠和渠系建筑配套完善。 (3) 利用自来水和渠道供水。实现全村水稻基地和蔬菜基地全部采用滴灌式浇水。

(4) 低洼低产田改造。将一些容易发生内涝的低洼田,改造成鱼塘。 2、环保环卫规划

(1) 严禁污染大气、水源的污染型工业入村生产;

(2) 加强道路与公路绿化带的建设,有效降低交通噪声污染;

(3) 对每家住户的厨房、厕所、牲口圈、院坝等进行改造。厨房改造,考虑用水泥加固和瓷砖贴面,既美观又干净;厕所改造当中,考虑也以卫生为主,尽量改汉厕为水厕,方便冲洗,避免气味扩散;牲口圈的改造拟用水泥砌筑,同时,作好排水措施,改善卫生状况,减少疫情的发生;院坝的改造,结合农业生产的需要,对于晒坝性质的拟用水泥进行硬化,便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堆放和晾晒粮食,对于休闲活动性质的考虑以带有色彩和图案的地砖进行铺地。

(4) 前屋后绿化、水坝、堰塘等改造计划。对于房前屋后整治主要是减少裸露地表,增加绿化,同时兼顾美观;水坝和堰塘整治主要是对在居民点内的

水坝和堰塘进行环境改造,净化发臭的水塘,对水坝进行加固和硬化,设立闸门。

(5) 强环境卫生管理,应成立专门的清洁维护结构,对公共场所进行保洁,

所有公建均在单体设计中考虑公厕设计。 七、综合防灾规划 1、消防规划

(1) 白米村靠近市区,在其的消防范围内,故需近期积极组建民间义务消防队,远期将组建湘潭县消防队,来应付紧急火灾扑救和救灾工作。

(2) 消防水源以村庄管网为主,地下水,池塘水、河水为辅的多水源的形式。

(3) 规划建筑周围的种植地为消防疏散场地。 2、防震规划

(1) 坚持以防为主,抗、防、避相结合的原则,最大限度的减轻地震灾害,以保证人们生活基本正常。

(2) 规划建筑周围的且远离水面的种植地为避震疏散场所,规划村庄内主要干道为人员疏散和物资运输的主要疏散救援通道。

(3) 新建建筑需按国家颁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和施工,主要道路、桥梁、医疗等城市生命线工程、行政机关等重要建筑按7度抗震设防。

第十二章 文化事业和新型农民培养规划

一、农村风貌控制

农村整体风貌意向和导控

整体风貌定位:主要定位于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风貌。

控制层面:建筑形式主要以提供的图集为参考;、材料基本上以传统材料,鼓励使用本地材料;体量小巧;色彩淡雅;立面形式鼓励采用具有地域特色的民居形式。

风貌控制和激励措施:对于采用鼓励的建筑形式考虑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按引导进行建设的民居考虑给予免费的技术指导。对于传统的和具有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的修缮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二、文化事业和新型农民培养规划 1、文化体育事业

现状白米村文艺活动比较匮乏。

规划以白米村文化活动室为基地,拟组建各类文艺宣传队、体育运动队,组织各类文艺、体育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增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培养村民的集体观念和荣誉感,增加村民生活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2、农村文化素质再教育

以村文化站为教育基地,定期开展文化讲座,使村民及时更新文化知识和思想观念;②同一些学校结成长期的合作关系,形成多种形式互相补充的文化教育形式;③有条件的情况积极组织村民到其他地方进行参观学习。 三、农村信息化建设

1、完善传统的信息传输方式,比如:邮递传输,以及电视、电话线路的铺设和相关信息接受终端设备的投资和建设等,保证日常基本信息的传输。 2、根据村里需求和村民的消费能力建设宽带网络,在从初装费和上网资费上给予适当照顾和优惠;同时,考虑到农民基本素质不高和对于网络使用知识

的匮乏,规划建议,适当时机组织专门的学习和培训计划。对于农村信息化,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和优惠。

第十三章 分期建设规划

烟塘村建设项目分期一览表

第十四章 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设

1、建立责任机制。本规划经批准后,由湘潭县级领导联系白米村,负责搞好小康建设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由湘潭县建设局负责监督,确定河口镇的

党委书记、乡镇长是示范村建设的牵头负责人,白米村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是直接责任人。本规划由河口镇镇政府和白米村村民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作为指导白米村建设技术性、规范性文件,应进一步加强领导、统一认识、维护本规划实施的严肃性。

2、白米村民委员会应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根据规划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做到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最终实现本规划提出的建设目标。

3、建立投入机制。运用市场机制整合社会资源,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社会多方支持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从经济上保障本规划实施。

4、建立帮扶机制,以项目推动建设。县直单位实行对口帮扶,整体联动,着力扶持白米村的特色经济发展和基地设施建设,在资金、信息、技术、物资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共同建好白米村。与此同时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借助项目得到有关部门在技术资金方面的支持:

(1)为扶持发展牲猪产业项目,请省畜牧局在牲猪品改项目上大力支持; (2)为支持白米村改水改厕及卫生所项目,请省卫生厅在相关项目中给予支持;

(3)为支持农村居民建房改造和给排水建设的项目,请省建设厅给予支持; (4)村级道路硬化、改造的项目,请省发改委和交通厅在村村通工程项目

中重点支持;

(5)渠系配套建设项目请省水利厅在洞庭湖治理工程项目中给予大力支持 (6)污水处理设施、垃圾收集点和中转站的建设项目,请省环保局给予大

力支持。

第十五章 中心点建设规划

一 规划设计范围及期限

1、规划范围

3、开放性

现代的农村,应该包括开放的内涵,该中心点一南面的清水塘为主要开敞空间,集中体现在空间、功能等模块的设计上,例如:户外空间,道路的通向,开放性的

白米村有三个示范点规划占地面积分别为8.75公顷,7.28公顷,13.62公顷。 文化活动和人际交往,公共建筑的对内对外服务性,私人家庭生活的对外接纳与稳2、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07---2010年。

私环境。

4、可持续性

从宏观上在设计中贯穿可持续发展原则,最大程度地保护和利用该地的生态环

二 总体构思

规划根据现状的地形、地貌特点,创造一个融农田、鱼塘、公建和住宅群为一体境,在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中,考虑近远期结合。 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农民新村。道路依据菜地、鱼塘农田和原有道路灵活布局该中心点采用以村级干道为主轴。房屋建筑群、道路、农田水面三者之间构成了点、线、面的有机联系。

1、合理性

理性原则体现在对功能区块的分析,路网的布置设计,对户型的精心调整,对造型时尚的分析和重新创作等诸多方面,对各项感性及理性指标综合进行量化的理解贯彻,由理性途径到达合理性目的。

2、生态性

对自然条件的关注成为在设计中情趣与感性表现的基础。本次规划特别注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及人、建筑与自然的相融,除保留了大量的农田、果园和水面外,大力实施拆墙透绿,见缝补绿,见空插绿,将所以围墙全部改为围栏,使外部自然要素透入建筑当中。

5、多样性

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贯穿多样性原则,体现住宅形式多样性;规划区功能多样化,包括围绕居住生活的娱乐、休闲、购物、教育等系列的功能;环境设计多样化,包括建筑、绿化、水域、农田、山体等。

三 中心点住宅规划

1、规划结合现有住宅和周围自然生态环境,规划建设新住宅,与原有住宅共同形成多个集中居住点,逐步引导居住建筑向集中布置。住宅朝向马路、农田、水域,环境较好。

2、规划对现有的农民住宅进行统一装修、改造,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变“脏、乱、差”现象,美化环境。在沿街商业建筑后面的旧宅旁边的空地上、水域旁边,开辟出多块绿地,满足邻里交往、文化休闲的要求。完善旧宅区内的基础设施,提高环境质量。

3、住宅主要采用行列式布局,适当加以错位和整体微弯,既有秩序,又打破行列式的呆板,形成较为丰富的层次和空间。农民住宅以独院住宅为主,一般为两层,沿大水塘设休闲娱乐中心。新建住宅建筑力求做到建筑合理、造型美观,设施齐全,环境优美。

四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从居民生活行为规律出发,结合现状,以水泥路为轴布置商业设施,全村的商业中心;结合中心绿地和鱼塘布置相应的文化娱乐设施,在水塘的周围建铺地,钓鱼台,花架,广场为村民休息交流提供场所,加强居民与自然的融合。宅间绿地和小品见缝插针,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布置,以适居为主,提升中心点的品位和内涵。 五 市政工程规划

强化配套设施,改善生活环境是本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规划对给排水 电力电讯、燃气、卫生等配套设施进行了统一规划。 1、给水系统规划

规划在本示范点引进自来水,给水管网布置形式采用环状与树状相结合的形式,循环供水,在出现维修情况时不至于断水,保证居民用水的安全可靠性,水源水质应符合现行饮用水卫生标准,管道在主要道路上一般沿道路两侧敷设,埋深不少于0.7米。 2、排水系统规划

现状污水大部分是自由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规划将铺设排污管道,集中排放。中心点的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结合道路建设敷设排水管。污水排放向南排出,减少对娱乐中心的水塘的污染,规划区内次管管径500-400mm,接户管管

径300mm。雨水排放原则上采用分散、就近重力流,充分利用河道及池塘作为雨水的泄放体。 3、电力规划

示范点设置三座变电站,电力线路沿主要道路进行架设,再依次入户,电压为220V/380V。规划近期沿路架空线,远期敷设电力电缆。规划在居民片区或居民集中的地方加设变压器增容,以保证村民用点的安全可靠性。并在主干道路两旁设照明路灯,其余道路路灯与电力杆同杆架设。 4、电讯规划

电讯线路均沿主要道路与电力线分道路两侧进行架设,再次入户。在电力交接箱旁设置电信电缆交接箱。规划有线电视线路沿道路布置并与电信杆同杆架设。 5、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规划在示范点中心地段布置休闲活动中心,在满足公共服务设施服务半径的前提下,力求方便居民的生活。

在休闲绿化广场、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设置指示牌,形成村内系统,沿街商业内合理分布广告牌,为示范点内的规范布置提供依据。在居住组团内,规划垃圾处理站,便于将生活垃圾集中在一起,定时及时清运,以保持组团的村容村貌,垃圾处理采用焚烧和填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村容整洁”的要求。

六 道路系统及竖向规划

1、道路网结合村级道路网及易俗河镇的道路网,将道路系统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级

为村级主干道路路幅宽6米,第二级为次干道路路幅宽4米,第三级为生产道路路幅

宽3.5米,宅前小路路幅宽为2.5米。

2、

方、满足道路排水的要求布置路网,道路纵坡控制在0.3%--4%之间。

3、根据地面排水的要求,建筑室内地坪标高应高出宅前道路标高0.2—0.3米。

七 综合经济技术指标

一、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中心点(1)

中心点(2)

中心点(3)

二、用地平衡表

中心点(1)

中心点(2)

(中心点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jh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