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19 01:4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项目名称: 安徽省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编制单位: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证书编号: 022008

项目负责人:李保民 院 长 设计人员: 李保民 高级规划师

协编单位: 协编人员:

李家宁 城市规划师 徐从广 城市规划师 孙承君 城市规划师 马 明 城市规划师 肖铁桥 城市规划师 汤利华 高级工程师(水暖) 王晏平 高级工程师(电气) 凌 琪 高级工程师(环境工程) 薛小敬 助理规划师 张康叶 助理规划师 何 成 助理规划师 陈淑平 助理规划师

旌德县人民政府 旌德县建设委员会

张晓新 建 委 主 任 周 伟 建 委 副 主 任 俞晓健 建委规划办主任

说明书

第一章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概述

一、城市概况

(一)地理位置

旌德县地处黄山东北麓,位于安徽省东南部皖南山区,隶属安徽省宣城市,东邻宁国,南连绩溪,西毗黄山,北接泾县,地跨东径118°44′~118°15′,北纬30°29′~30°7′。县城旌阳镇是旌德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县境中部,至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南雄公路和旌宁公路的交汇于此。地形东西长,南北窄,地势起落较大,海拔180-220米,白沙、徽水二河自东南向西北穿城而过,汇于城北,山城南临接岫,西倚栖真,北障柳山,东望石凫,群密环绕,可谓:“四面皆山”、“双水中流”。

(二)自然条件

1、地质地貌

旌德全县地貌特征为东西向呈长方形,呈畚箕状向北开口。地势中部平缓,四面环山,东北低于西南。海拔高度自中部向东北和西南呈阶梯状上升,四面环山,中北部较低,海拔仅150米左右,最低处是三溪坑口,海拔120米,东北至海拔1031.8米的塘山头,西南至境内最高峰大鸣尖,海拔1295.6米,相对高差1175.6米。山脉走向与构造线一致,以北东----南西向殿市,向东和西北倾斜。属皖南北部山地丘陵、山间盆谷地貌,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和山间盆地四种类型。旌德县地震基本烈度6度以下,建筑物和其它工程构筑物不需设防。 2、气候条件

旌德县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中,季风明显。春季冷暖变化大,光照不足阴雨多;夏季温高湿度大,梅雨集中汛洪多;秋季常遇夹秋旱,天高云淡早晚凉;冬季多晴湿度小,雨雪常在“三、四九”。 3、气温、风 气温

旌德县根据20年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为15.5℃,最高年份16.5℃(1961年),最低年份14.8℃(1980年),一般年际变化值±0.3℃。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9℃,最热月(7月)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平均气温27.7℃,极端最低气温-15.2℃(1977年1月5日),极端最高气温40.3℃(1971年8月1日),平均初霜期在11月10日前后,平均终霜期在3月23日左右。全年无霜期最高为283天(1961年),最低为204天(1978年),平均为232天。 风律

旌德县属季风气候区。冬季受亚洲内陆冷高压控制,盛行偏北风;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偏南风;春秋季是季风转换季节,风向随季节而易,较为明显。全年除静风之外,有10个月都是偏北风频率较大。

春季风大,夏、秋季风小,年平均大风次数6次(7级——风速17m/s以上大风)。实测最大风速23m/s(1975年6月25日),历年平均风速为1.8m/s。

(三)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全县土地利用结构及现状如下:农用地面积1223187.5亩,其中耕地272273.0亩,园地20766.1亩,林地835835.5亩,其他农用地95312.9;建设用地44262.6亩,其中居民点工矿用地35104.4亩(建制镇用地3568.6亩,农村居民点用地26983.1亩,独立工矿用地4187.7亩,特殊用地365亩),交通运输用地6913亩,水利设施用地2245.2亩,未利用地88088.4亩。 2、水资源

旌德县地势复杂,河流山溪较多,源短流急,落差较大,水系呈格子状典型山溪河流特征。境内以石凫山为分水岭,分属青戈江和水阳江两大水系,境内河川以石凫山为分水岭,主峰以东归水阳江水系,以西归青戈江水系,统属长江流域。境内长江流域面积905.5㎞2,分有徽水、玉水、俞村河(又称环溪)、山坝河(又称姚溪)4个自然水系。白沙、徽水二河自东向西北穿城而过,汇于城北。 3、矿产资源

旌德县矿产资源较为丰富,金属矿有钼矿化点、钨矿化点、铅锌矿点、黄铁矿点,非金属矿主要为砩石矿,砩石矿在旌德县属主要矿产,分布于县城西北的南关凤形山、枣树岭,旌阳镇华丰村,版书乡的尖角里,旌阳镇的新桥等。

1

4、旅游资源

2001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江村后,旌德县旅游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2002年初县委、县政府确定了“两点一线”(县城——白地、江村两点一线的旅游黄金线)和“三块成片”(县城的文庙、三桥所翠、白沙湖景区为一块,蔡家桥仙人谷、朱旺村景区为一块,白地江村、祥云生态为一块)的旅游发展战略,旌德县旅游业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四)历史沿革

旌德之地,春秋战国时期先后隶属吴、越、楚国。秦属郸郡,汉隶泾县。三国时为孙吴所辖,属丹阳郡安吴县。晋太康二年(281)属宣城郡。隋开皇九年(589)安吴县并入泾县,唐武德三年(620)设宣州总管府,再建安吴县,旌德地属之,县治在今三溪古城村。武德八年安吴县再归泾县。天宝十一载(752)拆泾县西南14乡置太平县,旌德地遂属太平县。

宝应二年(763)二月,拆太平县东北境麻城等九乡之地置旌德,仍属宣州所辖,县名“旌德”。宋旌德县属江南路、江南东路宣州。乾道二年(1166)属江南东路宁国府至康熙六年(1667)仍属安徽布政使宁国府。

民国元年(1912)元月,废府留县,旌德县直属安徽省管辖。民国3年6月属安徽省芜湖道。民国21年10月成立行政督察区,旌德县属宣城首席县长所辖。同年10月成立行政督察区,旌德属安徽省第九行政督察直属皖南区署,民国29年8月改属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4月24日,旌德县解放,同年5月13日旌德县划属皖南行署徽州专区。1956年1月12日,随徽州专区并入芜湖专区。1959年1月,旌德、绩溪二县合并办公,3月22日,旌德并入绩溪县。1961年12月旌德回复县置。1971年3月29日徽州专区改徽州地区。1988年1月1日,旌德县划属宣城地区行政公署至今。

二、2001版城市总体规划评述

(一)2001版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

1、规划简介

规划期限为:近期2001年至2005年,远期2006年至2020年。

城市性质为:工贸旅游并举的山水城市,两山一湖风景区的旅游服务基地。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城市人口规模:近期(2005) 3.5万,远期(2020) 5.5万人。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近期:295.4ha,84.4M2/人,远期:492.7ha,89.6M2/人。 规划结构:规划城市功能布局在结合现状与自然地形的基础上,整个规划建设用地结构为“六区、一带、一中心”结构。

六区:城北贸易区,城北工业、仓储区,城东生活区,城南居住区,城西南综合区,城南工业区。

一带即:以白沙河、徽水河及其两岸腹地100—200M的滨河带,构筑城市文脉及人文风情景观空间。

一中心:即城市中心区,结合县政府、县委等行政办公机构,形成城市中心区。 2、实施情况

城市框架初步形成,城市发展方向基本按照总体规划实施。 城市规模比预测的要大,城市发展速度较快。

虽然城市的发展方向基本按照原总体规划实施,但由于开发区招商引资形式喜人,发展迅速,新桥园区已突破了原总规的界限。 3、总体比较

2001版总规的近期规划期限为2005年,预测近期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95平方公里;远期规划期限为2020年,预测远期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4.93平方公里。按此预测方式计算,2001版总规所预测的2007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大约为3.2平方公里。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至2007年,旌德城区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与2001版总规所预测的城市用地规模相当,但是工业用地的规模远远超过了预测,表明近年来旌德县城工业发展的形势喜人。 4、主要指标比较

1)公共设施用地

现状公共设施用地47.9公顷,已经接近上版总规近期规划的指标49.3公顷,这说明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情况与规划预测基本一致,公共设施的配套较为完善。

2)居住用地

现状居住用地111.4公顷,已经超过上版总规近期规划居住用地为106.4公顷。相比较而言,现状居住用地的开发比上版规划设定的目标较为超前。但是,通过观察居住用地内各个中

2

类的数据,可以发现三、四类居住用地所占比例较大。原因是随着城市外围基础设施的建设,许多城区边缘的村庄成为城市建成区的一部分。这些村庄多以低层、低密度农民住宅构成,人均占地量较大,是一种低档次的蔓延。因此从统计数字上,提高了居住用地绝对数量、相对比例和人均面积。但事实上,这些边缘村庄在城市继续扩张的情况下必然将面临较高成本的拆迁和改造,不利于城市进一步发展。所以不能简单从数量上判定现状居住用地已经满足需要。

3)工业用地

现状工业用地51.3公顷,已大大超过了上版总规近期规划的36.1公顷。旌德县近年来实施“工业强县”的战略,招商引资力度非常强,开发区建设的速度非常之快,对工业用地的需求也大大增加。

4)仓储用地

现状仓储用地的数量严重不足。 5)道路广场用地

现状道路广场用地41.4公顷,与上版总规近期预测用地41.6数值相当,道路的建设与城市建设的速度较为一致。

6)市政设施用地

现状市政设施用地3公顷,与上版总规所确定的近期指标7.1公顷相差较大。这表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7)绿地

现状绿地7.15公顷,与上版总规所确定的指标相比较水平较低。当然在现状公共绿地的统计中,对于自然的山体、水系、生态绿地等凡是未经建设作为城市公园或生产防护绿地的,均未计入城市建成区用地。

(二)2001版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评价

1、成就

通过6年的建设,2001年版总体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主要特征为旌德城区城市骨架开始展开,表现在如下几点:

在2001版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城市形态逐渐形成,特别是新桥工业园区和城东新区的发展尤为明显;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结合解放街改造形成的城北中心区已初具规模,众多大型公共服务设施都已入住城北区。 道路系统日渐完善,城市路网框架初步形成,江村大道西段已基本建设完成,城东路也已开工建设;

各种现代建筑物拔地而起,城市现代化形象初露端倪; 老城区综合整治以及城中村的改造初见成效。 2、问题

上版规划在编制和实施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近年来,随着城乡规划法、新的编制办法以及城市四线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行业规定和规范的出台对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用现在的眼光审视原总体规划势必在编制深度上有一些不足之处。

2)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现了局部地段与总体规划不符的现象,如开发区的快速发展等问题。

3)随着旌德县新一轮的快速城镇化浪潮的来临,原总体规划已逐渐不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

三、本次总体规划修编背景及动因

(一)国家―中部崛起‖政策的大力推进

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政策的逐步落实,大量的资金、技术和项目都可能进入中部,旌德县地处东部向中部过渡的区域,为旌德县自身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也给旌德县城的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提出了更高的前瞻性要求。

(二)长三角产业的梯度转移

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受到电力、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制约,经济增长方式朝着集约化、高技术、高附加值等方面转变,纺织服装业、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加工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等占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向外部扩散趋势明显。

3

(三)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

长三角经济圈是全国经济最发达、开放度最高、最具活力的地区,对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带动越来越大。从行政意义上讲,旌德属于安徽省,从规划区意义上讲,旌德属于中部地区,从经济区意义上讲旌德更是从属于长三角经济圈。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具备了率先东向发展的条件。在安徽省实施“东向发展”战略过程中,旌德县的发展空间更加开阔,新的政策和举措将引发经济发展的新活力,进一步促进旌德县与苏浙沪发达地区经济联系。

(四)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的需要

在上版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旌德县新桥工业园区已发展到1.2平方公里,已基本覆盖了2001版总体规划。2006年7月7日经安徽省人民政府以《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筹建安徽旌德经济开发区的批复》(皖政秘[2006]163号)文件,同意筹建安徽旌德经济开发区,面积为5平方公里左右。上版总体规划已无法满足5平方公里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的需要,修编城市总体规划为城市工业的发展及全县经济发展提供空间平台。

(五)重大基础设施——徐福高速及扬绩高速黄山区连接线的影响

旌德县区域位置较为优越,但是现状的对外交通条件较差。205国道、323省道、217省道为旌德县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道路等级相对较低,成为旌德县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的重大瓶颈。从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可以看到,徐福高速及扬绩高速黄山区连接线交汇于旌德县蔡家桥镇,两条高速公路的建设为旌德县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本次规划必须抢抓该机遇,为旌德县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六)总规修编的新要求

1、落实科学发展观与贯彻五个统筹,要求城市总体规划以科学的态度应对发展问题,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研究城市,突出特色选择科学的发展道路,落实区域统筹;综合考虑城乡发展,协调土地利用规划,打破城乡壁垒,合理配置空间资源,做到城乡统筹;充分认识城市发展条件,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统筹人与自然;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合理确定城市功能结构和产业布局,确定不同发展阶段的目标、速度、方式和标准,统筹社会经济。

2、以资源和环境保护为前提总体规划特别强调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发展前提,深入研究土地、水、能源、环境的发展条件,划定三区四线,落实空间管制内容。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3、从技术文件转变为公共政策城市总体规划不仅仅是规划的技术文件,还应该体现公共政策属性,符合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协调,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并进一步将强公众参与,符合法制化管理要求。

四、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 4、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5、建设部《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试行); 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7、《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8、《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9、《旌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5)》; 10、《旌德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 11、《旌德县旅游发展规划》

12、《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筹建安徽旌德经济开发区的批复》 13、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五、规划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五个统筹”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顺应中国城镇化战略,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立足旌德实际,统筹兼顾、全面规划,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加强区域社会经济研究,拓宽视野,立足更大的区域范围,确立城市发展的总体战略,制定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及发展目标,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和统一。

2、以前瞻性的眼光与观念,充分挖掘自然资源的优势,发挥地域资源和环境潜力,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空间构架。

4

3、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中保护和弘扬旌德县的历史文化特色,妥善处理好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

4、更科学、更合理地建设城市,以超前意识的发展规划为指导,注意保持城市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连续性,使这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为连续滚动更新的契机。

六、规划原则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五个统筹

统筹区域:在更大的区域中研究旌德,明确城市定位,突出特色,选择科学的发展道路。城乡统筹:在县域范围内综合考虑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安排各项社会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协调土地利用规划,合理配置空间资源,打破城乡壁垒。统筹人与自然:充分认识旌德城市发展条件,以资源环境(土地、水、能源、环境)的承载力作为城市发展前提,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创造优美人居环境。统筹社会经济: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科学确定各层次功能结构与产业布局,确定不同阶段城市发展目标、发展速度、发展方式和建设标准。

(二)坚持以资源和环境保护为前提

系统地分析城市发展的需求与供给,特别注重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将资源有效配置和环境和谐共生作为规划发展的前提。并通过对城市中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建成区的划定,确定城市空间配置的基本原则。

(三)坚持以人为本和公共利益保障

规划为人服务,城市成为人类各项活动重要空间载体,应特别体现对人的各项活动的终极关怀。在城市发展与建设中,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在处理各种关系时,应将公共利益作为规划的核心,公共利益的保障也是城市总体规划从技术文件到公共政策的转变的重要体现。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四)坚持以建设和谐社会为总目标

实现和谐社会的总目标实际上应体现在人类生存环境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城市经济与社会结构和谐共生,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各阶层人们生活和谐的环境之中,规划通过技术手段和公共政策手段,为实现这一最终目标而不懈努力。

七、规划重点

(一)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

(二)进一步优化城镇空间结构,加强产业布局和城镇布局的协调,合理安排生产力布局,提升县域城镇的整体竞争力。

(三)重新确定城市发展规模及城市性质,进一步开拓新的城区发展空间。

(四)依据城市新的发展目标,优化城市用地布局,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和交通网络。 (五)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六)突出城区景观风貌格局,建立山体、滨水、现代建筑和传统文化相协调的城市体系。

八、规划的工作方法和技术手段

(一)工作方法

以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出发点,以提高规划成果的实用性和适应性为目标;在深入细致的现状调查和分析研究基础上,重点分析区域与城市发展条件、城乡统筹发展、城市土地利用与开发、生态环境、交通系统、基础设施建设等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应用发展前景适宜性评价等技术手段和方法,强化规划的科学性和成果的可操作性。

(二)技术手段

1、强调公众参与的规划

加强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针对问题开展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专题问题研究;向各级领导、专家以及公众展开不同层面的规划咨询,借助各种力量参加前期研究,拓展规划思路。

5

2、重视基础状况和数据的调研分析

对旌德县县域以及城区内的各种现状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为规划工作奠定扎实的工作基础。

3、从外到内的战略指引

规划注重从宏观区域入手,确定城市的发展战略,进而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城市性质。城市内部空间发展与宏观城市发展战略相适应。 4、远近结合的阶段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为城市提供全面指导和综合协调的公共政策文件。城市建设发展是一个延续不断的过程。城市规划仅仅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应体现近期、远期、远景的全面结合和有机衔接。 5、全面衔接的城乡统筹

规划从宏观到微观层面的各个层面尝试考虑城乡统筹内容,目的是将城市发展放在更广大的地域范围内,协调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关系。同时对于集约有效地利用城市空间,合理配置资源,创造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修编的规划期限为2007—2030年,分为近期、远期两个阶段: (一)近期规划期限为2007—2015年; (二)远期规划期限为2016—2030年。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6

第二章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一、区域位置分析

(一)长江三角洲腹地

旌德县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腹地。长三角经济圈是全国经济最发达、开放度最高、最具活力的地区,对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带动越来越大。旌德县丰富的农副产品和其他原料正源源不断地运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并且随着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带动而飞速发展。

(二)皖江经济带的边缘

皖江经济带指的是包括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在内的安徽八个市组成的八百里临江经济带。目前,皖江地区已成为安徽全省增长最快、带动作用最强、对全省贡献最大的地区之一。皖江经济带并不是一个新的提法。20世纪90年代中央做出开发浦东的决策后,安徽也及时做出了以芜湖为突破口,开发皖江的决策。旌德县位于皖江经济带的边缘与芜湖、铜陵等地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旌德县的经济发展必将随着皖江经济带的发展而快速崛起。

(三)皖南旅游发展区的组成部分

省发改委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提出全省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是“一群三区”新构想。 江淮城市群:重点开发区,主体功能是区域创新。包括合肥市、六安市(不含金寨、霍山及舒城、霍邱的部分地区)、巢湖、淮南市区、蚌埠市区、滁州、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部分)、安庆(部分)等11个省辖市,形成以合肥为中心的“1+10”江淮城市群。

皖北区:主体功能是现代农业。包括淮北市、亳州市、阜阳市、宿州市和凤台县、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

皖南区:主体功能是旅游业。包括宣城市、黄山市和石台县、青阳县。

大别山区:主体功能是生态保护。包括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部分)、霍邱县(部分),岳西县、宿松县(部分)和太湖县(部分)。

旌德县即位于皖南旅游发展区,“一群三区”新构想的提出,为旌德县发展旅游产业及配套服务业提升县域经济创造了更好的平台。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四)“两山一湖”景区的重要门户

旌德县位于“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地区的边缘,是江苏、上海、浙江至两山一湖地区的重要门户。旌德县的江村历史文化保护具有浓郁的徽文化特色。祥云、长坑生态旅游资源和田园风光可以使旌德成为―两山一湖‖的服务基地,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首选基地。随着安徽省重点开发―两山一湖‖和宣城市积极融入苏浙沪经济圈战略的实施,旌德县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经济发展将迎来空前机遇,周边的绩溪、泾县、宁国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皖南旅游区将不断发展壮大,旌德县将和周边县市共同协作,合力开发,形成大旅游圈。

二、区域竞争力分析

(一)优势:

1、旌德县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腹地。

2、旌德县位于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景区范围内,是江苏、上海、浙江至两山一湖景区的重要门户。

3、旌德县位于皖江经济协作区和皖南经济协作区的结合地带,经济发展同时受到这两个经济协作区的辐射。

4、旌德县的经济经过几年的发展,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城乡面貌得到较大改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5、旌德县这几年的工业发展速度比较快,工业基础正在逐步形成。

(二)劣势

1、经济总量小

近年来旌德县域经济虽然不断增长,但与周边苏浙发达县市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2、科技实力落后

旌德县科技发展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与周边县市相比,劣势明显,尤其在农业产业化方面的技术力量明显薄弱。

7

3、交通闭塞

目前旌德县对外联系的道路只有205国道、323及217省道,无铁路及高速公路,无法融入外围快速交通体系。 4、地形复杂

属皖南北部山地丘陵、山间盆谷地貌,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和山间盆地四种类型,可用于建设的土地较为紧张。

(三)机遇

1、国家“中部崛起”政策的大力推进

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政策的逐步落实,大量的资金、技术和项目都可能进入中部,旌德县地处东部向中部过渡的区域,为旌德县自身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也给旌德县城的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提出了更高的前瞻性要求。

2、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实施

长三角经济圈是全国经济最发达、开放度最高、最具活力的地区,对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带动越来越大。从行政意义上讲,旌德属于安徽省,从地理区位意义上讲,旌德属于中部地区,从经济区意义上讲旌德又是长三角经济圈的范围。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具备了加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率先东向发展的条件。在安徽省实施―东向发展‖战略过程中,旌德县的发展空间更加开阔,新的政策和举措将引发经济发展的新活力,进一步促进旌德县与长三角经济联系。

3、长三角产业向外转移趋势明显

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受到电力、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制约,经济增长方式朝着集约化、高技术、高附加值等方面转变,纺织服装业、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加工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等占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向外部扩散趋势明显。而旌德在电力、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方面具有较好的承接优势,同时一些相关产业具备较好的基础,可以通过产业梯度转移,接轨长三角产业体系,推动自身经济发展。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四)挑战

1、长三角周边区域为融入长三角展开竞争

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给长三角周边产业转移带来了良好的机遇。然而,长三角周边区域纷纷提出要融入长三角,承接梯度转移,如芜湖、马鞍山、滁州、合肥、淮南、蚌埠、上饶、温岭等众多区域纷纷提出接轨长三角的发展思路。面对有限的发展机遇,各区域必将展开竞争。旌德县要想在―东向发展‖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需要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发展战略,避免与这些城市产生战略同构。

2、旌德县面临周边发达县市对生产要素的拦截和汲取

周边县市目前主导产业与旌德县当前的优势产业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整体经济结构比较趋同,其发展重点也是多偏向于工业。而周边县市当前正处于经济的快速增长阶段,对原材料、劳动力、电力、市场等生产要素汲取能力比较强。产业的相似性对旌德县相应的生产要素产生较大的引力,影响旌德县的经济发展。

3、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将影响旌德县部分产业发展

为避免宏观经济过热,国家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对高能耗、高污染等行业以及开发区、房地产等过热项目的投资将采取调控措施。旌德县的某些投资建设项目将会受到国家调控政策的制约,部分产业经济的发展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工业建设项目用地的严格限制,迫使旌德县必须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值。随着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实施,将对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的资源开发类产业造成压力。

8

(三)县域人口预测

综合增长率预测法

预测公式P=P0(1+r+r′)t 其中P:预测年总人口

P0:基年总人口(2007年底为15.02万人) r ——自然增长率 r′——机械增长率

t ——预测年份—基础年年份

根据安徽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要求,旌德县人口自然增长率近期控制在5‰以内,远期控制在3‰以内;近年来县域人口的机械增长率虽然为负值,由2004年的-4.6‰到2007年-1.6‰,但其幅度逐年减小,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要求及机械增长方面呈现的趋势以及旌德县自身未来发展需求,增长率取值分别预测如下:

2008~2015年,县域r取5‰,r′取7‰; 2016~2030年,县域r取3‰,r′取15‰。 由此可得到预测结果如下:

全县2015年总人口预测:

近期:P2015 =15.023(1+5‰+7‰)8

=16.52万人 全县2030年总人口预测:

远期:P2030 =16.523(1+3‰+15‰)15=21.59万人

三、县域城镇化水平预测

2007年底,旌德县城镇人口约为(3.46+1.31)=4.77万人,现状城镇化水平为32%,根据城镇化理论和周边城市的城镇化经验(当城市人口比重处于30~70%的水平时,城镇化进入加速阶段,年均上升0.7~3.0个百分点较常见),结合旌德县的实际,近期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取值为2个百分点,则到2015年的城镇化水平为48%,远期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取值为1个百分点,则到2030年的城镇化水平为63%。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四、城镇化动力机制

(一)城镇化机制

旌德县农村人口占近68%,剩余劳动力数量较多,形成了城镇化的主力大军。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以及国家现代化建设加快,尤其是长三角其他地区以及本县等大、中城市的建设,这股大军渐成洪流,蓄势待发,涌入城镇,寻求工作机会和现代化生活。另外旌德县工业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过剩的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摆脱出来,并利用手中的技术到城镇开办机电、建材、服务、家具、农具、农机修理等行业,同时政府或个人通过多种渠道在城镇办工厂、开商场,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工厂做工并成为城镇居民。随着本县进入工业化快速发展期,旌德经济开发区以及一些重点乡镇的工业集中区都将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吸引外来务工人员。工业化是城镇化的重要动因。利用旌德县优越的地理位置的优势,一方面拉动农副产品加工业、花卉苗木业和观光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接纳城镇工业的扩散、转移,和大城市大工业协作、配套生产产品,这也是加快旌德县城镇化的重要动因。同时旌德县位于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地区的边缘,是江苏、上海、浙江至两山一湖地区的重要门户。县域范围内的旅游资源亦较为丰富,所以发展旅游业的供、需条件都很好,以此牵动城镇商业、服务、交通等传统第三产业和房地产、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既壮大了城镇经济,又容纳了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所以发展旅游业,也是实现城镇化的重要动因。

(二)城镇化途径

1、加快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城市就业岗位,提高中心城市和重点城镇的集聚和吸纳能力,扩大城镇规模。

2、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强调轴向聚合,引导经济、人口适度集聚发展。

3、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行规模化经营,改革城镇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有效释放农村劳动力。

4、大力发展旅游、物流、商业服务等第三产业,创造各类城镇就业岗位。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加强小城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因此加速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利用城镇的集聚经济效应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仍是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

14

(三)城镇化对策

1、科学规划,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一方面,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县城和开发区;另一方面,把相当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消化在重点城镇上。这样,既缓解了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又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

2、多渠道筹措城镇建设资金,鼓励农民集资建城。

资金不足一直围绕着本县经济快速发展,也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进程。鉴此,可借鉴经济发达地区农民集资建城的成功经验,政策引导,全面推进城镇化发展。

3、适度超前发展交通和通讯业。

交通、通讯业发达水平,对促进城镇化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县域内公路断头路比较多,还没有完全形成网络,部分村镇道路质量比较差,农村电话普及率比较低,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要保证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发展,交通和通讯业必须超前发展。

4、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门路。

积极调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先发展重点行业。如交通运输、通讯、商饮、金融保险、文化娱乐、房地产、旅游等。

5、逐步扩大县城的发展规模,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建设体系。

五、县域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规划

(一)等级划分

根据目前各城镇的发展水平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战略构想,县域城镇在等级上规划为三级: 第一级:城区——县城

第二级:重点城镇——三溪镇、白地镇、庙首镇、蔡家桥镇、俞村乡。 第三级:一般城镇——兴隆乡、孙村乡、版书乡、云乐乡。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二)城镇体系规模

旌德县域城镇体系规模结构一览表

城镇 规 模 序 城镇 城 镇 人 类别 列 口 数(万城 镇 名 称 (万 人) 个数 人) 1 10 1 10 旌德县城 2 0.7-1 5 3.7 三溪镇、白地镇、庙首镇、蔡家桥镇、俞村乡 3 < 0.5 4 1.3 兴隆乡、孙村乡、版书乡、云乐乡 合 计 10 15

六、县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

根据目前各城镇的发展水平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战略构想,县域城镇在职能上规划为中心城、片区中心镇和一般镇三级。根据各城镇的资源状况,产业发展和在县域的地位,进一步明确其职能如下:

(一)县域中心城

旌阳镇是旌德县的中心城镇,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江苏、上海、浙江至两山一湖景区的重要门户。旌阳镇在规划中将成为工贸旅游并举的山水城市,“两山一湖”风景区的旅游服务基地。

(二)片区中心镇

1、三溪镇

旌德县西北部中心镇,205国道、081县道交汇该镇,交通优势较为明显,规划将其发展为以加工业为主的商贸型城镇。 2、蔡家桥镇

旌德县中部的中心城镇,205国道和217省道的交汇该镇,规划将其发展为以旅游服务和加

工工业为主的交通型及旅游服务型城镇。

15

3、庙首镇

旌德县西部中心城镇,全镇的农业经济主要以麻、茶、林三大特色主导产业为主,其中“天山真香”名茶产量达5.5吨。工业经济主要以本地资源加工为主,旅游业以祥云生态旅游为主,年接待能力在8000—10000人次。规划将其发展为工贸旅游型城镇。 4、俞村乡

俞村乡位于皖旌德县东部,东邻宁国市胡乐镇,南濒绩溪县板桥头乡,距皖赣线仅20公里,省道323线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以工业为主体,大力抓好效益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三)一般集镇

一般镇应根据各镇的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因地制宜逐步发展乡镇工业、农产品和资源加工及旅游业为城镇建设和农村的现代化服务。经济职能上主要以乡镇企业、商业集贸为主。这些一般乡镇的职能类型如下表:

乡镇名 职能特点 职能类型 兴隆乡 竹木制品加工 适宜居住的生态环境 宜居型 孙村乡 特色农产品加工 板材加工 生态农业 生态工业型 白地镇 综合型 生态农业 旅游观光业 综合型 版书乡 综合型 矿产开采 玻纤加工 综合型 云乐乡 综合型 特色农牧副产品加工 综合型

七、县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

旌德县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可用“一核、两轴、多极”来概括。

(一)一核

一核——以县城旌阳镇作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未来发展成为工贸旅游并举的山水城市,“两山一湖”风景区的旅游服务基地。

(二)两轴

以205国道南段、217省道、323省道组成县域范围内东西向的旅游及产业发展主轴线;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以205国道北段、217省道组成县域范围内南北向城镇发展次轴线。

(三)多极

做大做强三溪、蔡家桥、庙首、白地、俞村等五个重点乡镇功能,承担辅助中心功能,并带动周边乡镇、村庄发展。

八、县域中心村布局规划

(一)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工业向乡镇以上工业片区集中,促进村庄适度集聚和土地等资源节约利用,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集约配置,促进整合农业生产和生态空间,促进城市化加快推进。结合县域城镇体系以及现状各村发展条件分析,确定县域中心村布局,统筹安排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以便有效指导新农村建设。

(二)编制原则

1、协调发展原则,促进城乡统筹,实现协调发展。

2、节约土地原则,保护耕地,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3、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分类指导,体现地方特色。 4、保护生态原则,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传承文化原则,保护自然、人文遗产,延续乡土文化。

6、防灾抗灾原则,增强村庄抵御洪涝、地震、台风、滑坡等各种灾害的能力。 7、公众参与原则,村庄规划应充分听取广大村民意见,尊重村民生产生活习惯。

16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三)村庄布点

1、积极引导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人口在村庄集中居住,鼓励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农村人口进城、进镇居住,合理推进城镇化进程,体现集聚发展的要求。

2、有利于组织农业生产,与当地基础设施条件、农业机械化水平相适应,方便农民现代化(五)中心村具体布局

结合县域村庄布点规划,各乡镇中心村具体布局如下

1、旌阳镇(15个):北门居委会、南门居委会、河东居委会、瑞市居委会、浩庄村、上下碓(霞溪村)、板桥村、凫秀村、凫山村、华丰村、湾里、新桥居委会、新庄村、柳溪村、篁生产、生活的需求。

3、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地形地貌,合理布局。

(四)村庄类型划分

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环境、现有建设基础、村民的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在中心村布局规划中按照村庄建设方式,划分为改造扩建型、新建型和保护型三类。

通过村庄建设方式和布点的确定,鼓励和引导集体和个人的建设活动符合改造扩建型村庄、保护型、新建型村庄的建设规划,规划撒并的村庄原则上不再进行新的建设活动。

改造扩建型村庄

主要是指己有一定的建设规模,便于组织现代农业生产,具有较好的(或便于形成的)对外交通条件,具有一定的基础设施配套,并可以实施资源整合、更新改造,村庄周边用地能够满足改建扩建需求的村庄。

保护型村庄

主要是指对规划确定的重点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名人故里等人文景观和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需要特殊保护的村庄。

新建型村庄

主要是指把农民从行蓄洪区,易淹、易涝、易灾地区,易受山洪暴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侵袭地区,水、路不通的深山区迁移出来迁址新建;优化产业结构,集约用地,调整合并现状村庄或工程建设需要征地移民择址新建村庄,为农民提供新的集中居住地。新建村庄从选址上要立足于提高避灾能力,有利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嘉村。

2、庙首镇(4个):里仁村、练山村、新水村、祥云村。 3、三溪镇(5个) :霍家桥、双河、陈家、古城、高溪。 4、白地镇(5个) :江村、中下村、大川村、洪川村、高甲村。 5、蔡家桥镇(7个) :凡村、朱旺、芝林村、叶村、汤村、乔亭、东阳。 6、版书乡(5个) :刘家、南关、白沙、隐龙、里三都。 7、孙村乡(4个) :孙玉片、新建村、水北桥、桥下片。 8、兴隆乡(3个) :陈村片、光荣片、月村。

9、俞村乡(7个) :杨墅村、仕川村、芳岱村、桥埠村、凫阳村、合锦村、10、云乐乡(4个) :洪村、许村、沙岭和张村。 全县共计51个中心村。

大源村。17

第四章 县域产业布局规划

一、产业布局规划原则

(一) 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

根据各地区的资源情况、自然地理情况和经济发展情况,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优势条件,在全县范围内统一配置资源,实行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使各产业部分在地域分布上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促进整个地区协调发展。

(二) 市场导向,效益优先的原则

产业布局要从提高经济效益出发,以市场为导向,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道路。要发挥现有产业基础的作用,适当集中布局,达到经济规模,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程度。

(三) 可持续发展原则

产业发展都是以开发利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为物质前提的,因此,产业布局要有利于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注意消除“三废”污染,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产业发展思路与目标

规划提出产业发展的思路与目标为:以提升产业竞争力、调整经济结构和发展循环经济为

主线,以改革开放、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为主要目标,全面实施“强工、兴农、活旅”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努力实现富民强县。

三、县域经济区划

1、北部经济区

以三溪为中心,包括三溪、兴隆两乡镇,辐射泾县浙溪乡。发挥传统商贸优势,建设农副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产品交易市场,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

2、西部经济区

包括庙首、白地、孙村等乡镇。充分发挥工业基础较好、农副产品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独特的优势,发展旅游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石板加工业以及医药工业。

3、东部经济区

以县城为中心,包含旌阳、版书、俞村、云乐、蔡家桥等乡镇。充分发挥县城的积聚和辐射作用,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业、机电工业、建材工业、交通运输业、商贸及旅游服务业。

四、农业产业布局规划

旌德县地处亚热带北缘,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适宜农林牧副渔生产和综合经营。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蔬菜、茶叶、水果、苎麻、蚕桑等,畜牧业主要以黄牛、畜禽为主。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旌德县大力发展10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使全县农村经济迈上新台阶。

结合农业生产现状、资源优势,坚持市场导向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原则,确定农业产业的具体布局如下:

(一)粮油生产

水稻、油菜重点生产区域主要包括:三溪、兴隆、孙村、庙首、白地、俞村等乡镇,该区域的地势相对平缓,为全县粮油的主要产区。

(二)水产养殖

1、以旌阳镇、蔡家桥镇为主的特种水产品养殖区; 2、以俞村乡为主的常规水产品养殖区; 3、以三溪镇、蔡家桥镇为主的休闲渔业区;

(三)肉禽养殖

肉禽养殖主要位肉鸡、黄牛、生猪等,重点区域在蔡家桥、旌阳、俞村、版书4个乡镇。

18

(四)竹木种植

竹木种植的重点区域在云乐、白地、蔡家桥3个乡镇。

(五)茶叶、蚕桑

茶叶、蚕桑的主要种植区域在云乐、兴隆、俞村、孙村等4个乡镇。利用气候、土壤优势,禁止施用化学肥料和农药,确保茶叶的安全性,扩大无公害、绿色、有机茶规模。

(六)灵芝

扩大云乐乡的灵芝种植规模,扩大对灵芝的研发、生产各系列灵芝保健品。

五、工业布局规划

“十五”以来,旌德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为了切实把握“十一五”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牢固树立“工业强县”观念,大力营造浓厚的工业文化氛围,奋力推动旌德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一)加快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充分发挥开发区的集聚效应作用

2006年7月7日经安徽省人民政府以《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筹建安徽旌德经济开发区的批复》(皖政秘[2006]163号)文件,同意筹建5平方公里左右安徽旌德经济开发区。旌德县必须抓住之一契机,加快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为招商引资提供主要载体,为长三角区域内的产业梯度转移提供平台,充分发挥经济开发区的集聚效应作用及带动作用,使得经济开发区成为全县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二)发展乡镇工业集中区,加速经济发展

依托城镇建设规划,大力发展工业集中区建设,是加强城镇化战略之一。乡镇应运用灵活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结合本区域内具体情况和优势,有选择性引进项目和技术,不断促进工业集中区发展。

主要发展以下乡镇:

1、三溪化工工业集中区:以当地矿产(萤石)开发为依托,提供各项配套工程及配套企业发展的化工工业集中区。

2、俞村综合工业集中区:以小型工业企业为发展导向,为俞村及县域提供工业服务的综合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性工业集中区。

3、白地生态工业集中区:以竹木制品产业为导向、旅游商品生产为依托的生态型工业基地。 4、版书生态工业集中区:以玻纤建材加工业为依托,服务业为基础的发展带动型工业基地。 5、孙村工业集中区:以大理石板材加工为主,与县城开发区相配套的综合型工业基地。

六、第三产业布局规划

以旌德城区为中心,以乡镇为依托建立县域内完善的市场体系、交通体系,促进城乡商贸流通和运输业、服务业、旅游业的发展。县城要以现代营销方式、新科技推进商贸流通、交通运输和餐饮服务业等传统产业,建设县城各大物流及专业市场。积极发展社会服务业和旅游业。

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构筑“两点一线”(县城——白地、江村两点一线的旅游黄金线)和“三块成片”(县城的文庙、三桥所翠、白沙湖景区为一块,蔡家桥仙人谷、朱旺村景区为一块,白地江村、祥云生态为一块)的旅游发展框架。以旅游业带动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把旅游业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之一。

19

第五章 县域空间管制规划

一、空间管制原则

(一)市场调节为主,注重政府的宏观协调

主要通过市场规则来调节区域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在统一的市场规则下在县域范围内进行生产力的布局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避免对空间开发过多的强制性行政干预。在强调市场主导作用的同时,政府作为区域管治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对区域各利益主体的管治和协调作用。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市场规则的实施创造公平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清除市场规则实施的障碍;通过区域政策、产业政策,引导生产要素在区域空间上的配置,促进重点空间的优先成长,提升重点产业的发展水平;协调区域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政府公共投资,在符合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推进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

(二)公平竞争,整体利益优先的原则

在县域内各个区域主体之间既存在相互竞争关系,又存在一致的利益,当区域主体之间的利益和整个区域的整体利益之间出现矛盾时,应该强调区域整体利益优先。整体利益优先主要体现在:共同保护县域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合作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生态防护林以及跨区域的环境整治工程;共同推进大型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共建共享;共同开发和保护区域内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和水土资源,协调城镇边缘区的空间布局。

(三)统一开发,协调管理的原则

对于跨区域的重大建设项目,特别是涉及到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并有可能对相关地区产生影响的项目,应该组织不同的区域单位进行相互协商,以使各方面利益取得一致性。在行政协调的基础上,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协调也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二、空间管制分区

综合自然资源、工程地质条件、生态适宜性、文物保护等多方面因素,规划在旌德县域范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围内划分为适宜建设地区、限制建设地区和禁止建设地区。

(一)适宜建设地区

综合各种条件下适宜建设的地区,是城镇发展优先选择的地区,但仍需根据本地环境与资源禀赋条件,选择合理的开发模式、开发规模与强度。

(二)限制建设地区

自然资源条件与自净能力相对较好的生态保护区或生态敏感区,城镇建设用地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规模,避免与生态保护发生冲突。在进行详细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引导开发建设行为。

(三)禁止建设地区

为保护生态自然环境,满足公共安全等方面的需要,禁止安排城镇开发项目的地区。包括:生态保护区、地下矿产资源区、历史文物保护区。

(四)建设限制分区的划分原则

名 称 划分原则 水域生态敏感区、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地下水(饮用水)禁止建设地区 水源地重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矿产资源重点保护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河湖湿地、林网、城镇绿地控制范围等。 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次重点保护限制建设地区 区、地质环境不适宜区、山地生态敏感区、一般农田保护区、绿化隔离地区等 适宜建设地区 禁止建设地区、限制建设地区以外的地区

20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三、分区管制

考虑不同地域特征特有的资源禀赋条件、生态环境承载力和经济社会联系程度划定次区域。统筹发展引导分区的城镇发展、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有效地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实现集约发展。根据相对完整的自然地理界线划定次区域,这样能够系统的保护自然生态资源、提高环境质量及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发展引导分区内部城市规划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应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根据经济活动和城市建设的客观情况统筹安排。

县域空间进一步划分为:优先发展区域、引导发展区域、综合整治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五类空间。其中优先发展区域、引导发展区域、综合整治区域均为适宜建设地区。

空间分区的内涵、范围界定、基本特征和管制内容如下: 1、优先发展区域

内涵 范围界定 基本特征 管制内容 2合理诱导都市城区的产业布局2二、三产业是其经济活动的主调整,在此地区开拓高新产业。要类型,并与城区的功能演化整第三产业的发展要充分考虑为体相关。 都市服务,发挥自身独有优势。 都市空间的延主要集中在2城镇密度高,城镇间隔地带不2控制城镇盲目蔓延,合理确定伸地域,都市围绕城区建明显,与都市城区基本连片。 城镇增长边界,处理与都市外围功能一体化的设的周围地2都市外围多种集结、转换地带,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 有机组成部分 域 城镇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较为2维持高质量生态环境,积极采齐全。 用组团式布局结构,确保基本农2乡村特有景观,功能均不明显,田保护区不被侵占。 高度城镇化地区。 2开发强度:城镇建设用地占该区总用地70%以下。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引导发展区域

内涵 范围界定 基本特征 管制内容 2 合理诱导工业在此地2二、三产业是其经济区的适当集聚,发展第活动的主要类型。 三产业,开拓高新产业,2城镇人口密度高,城完善相应城镇功能。 镇间距离较近。 2 控制城镇沿交通干线以城镇建设为先导、城2城镇配套设施和服务的盲目蔓延。 镇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其他9个乡镇的建设功能较为完善,城镇地2 确保农田保护区不被区,包括部分农村建发展用地区域 域景观明显。 侵占。 设、生产用地等 2 对县域的基础设施加2通常沿交通干线延大投资力度,提高污水伸,与经济走廊相吻处理水平,严格控制城合。 镇污染物的排放量 2镇办工业有一定基2 开发强度:城镇建设础。 用地占该区总用地25%以下。

3、综合整治区域

内涵 范围界定 基本特征 管制内容 2实行新建与低层改造相结主要环境质量较差,主要集中在县城老2居住密度较高,卫生合,走多样化、立体化、集有污染,绿化率较低城区,和部分老工条件差 约化经营之路。 的地区 业地区 2交通不方便,建筑建降低居住密度和容积率 设乱,质量不高 2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21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4、限制开发区域

5、禁止开发区域

内涵 范围界定 基本特征 管制内容 不宜安排城镇开2以空间规划为核心协发项目的地区,确调各专项规划,预留交有进行建设必要2综合交通系统规划所列通通道用地、市政基础时,安排的城镇开的各高速公里、快速路通设施用地并加以严格控发项目应符合城区域内重大基础设施、道,县域重大市政规划基制 镇整体和全局发镇(村)发展备用地区 础设施用地。 2任何具有非农业性质展的要求,并应严2各类村镇发展备用空的开发建设活动均必须格控制项目的性间。 经过专项论证和规划土质、规模和开发强地行政主管部分依法定度 程序的审批同意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内 涵 范 围 界 定 基 本 特 征 发 展 策 略 2生态敏感区是县域环境质量的重要保证,需重点保护。 2对较大区域具有生态保2严格控制此区域的开护意义,是空间可持续发发强度,防止城镇建设展的基础环境支撑,一旦对此区土地的蚕食。 2开发建设用地占总用对县域生态环境全县范围水体生态保护受到人为破坏,将引发明地的1-2%,严格控制起决定性作用的区,区域范围内的景观显的负面效应。 建设用地无序进入。 大型生态要素和旅游区、风景名胜区。 2县域优质环境和优美景2实施河湖生态环境治生态实体以及地《旌德县矿产资源规观的背景。 理工程,要加强饮用水下矿产资源和历划》中规定的各类矿区 2县域重要的矿产资源保源的保护,饮用水体要史文物保护地区 各类历史文物保护区、护。 文保单位。 2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严格控制在三类水标准护。 内。 2通过专项规划划定并 进行严格“绿线”、“蓝线”、“紫线”管制。 2通过专项规划划定矿区范围并按规定进行严格的管制。

22

第六章 县域基础设施规划

一、县域综合交通规划

(一)现状概况

从整个县域在地理空间的位置来看,旌德县域地区处于“三县一区”交界处:东部与宁国市接壤;北部同泾县相连;西部与黄山区相连,与黄山风景旅游区有着紧密的联系;向南通往绩溪。

县域范围内有205国道、323省道、217省道与外界联系,现状无高速公路、铁路及水路。国省道境内里程共计86公里,县乡道109公里,公路分布以树状结构为主,网络化程度较低。

(二)规划原则

1、适度超前的原则

增加路网密度,提高公路技术等级,调整道路线型,建设网络型公路格局,将交通基础设施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状况。 2、合理布局的原则

在预测运输总量和适站量的基础上,结合总体规划,科学设置客货站场。 3、近远期结合的原则

近期以改造和提高等级为主,新建为辅。 4、环境保护的原则

建设道路的同时,保护县域内的生态环境,尽量减少交通对自然环境、文物古迹的干扰和破坏。

(三)规划布局

1、对外交通

规划提高205国道等级,将217省道城区段西迁,323省道城区段北移,减小过境交通对城区的干扰,最终形成以县城及蔡家桥为核心的发射状的对外交通网络。

抢抓徐福高速及扬绩高速黄山区连接线建设的契机,为旌德县融入外围快速交通打下基础,争取在县域范围内预留三个互通,分别为: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1)323省道与红瑞路平交处(土桥段)——旌德互通; 2)205国道孙村杨桥段——蔡家桥互通; 3)白地江村段——白地互通。 2、县域路网

规划将整个县域交通网络形成“两环、四横、三纵”的主骨架加上连接各村庄的县乡道路构成网络状的路网体系。

两环分别为:

1)西部大环:(庙首段)新水——里仁——王公坦——(兴隆段)鲤塘——陈村——留村——礼村——(三溪段)下门——姜元——205国道——217省道——(版书段)联合——模范——(孙村段)厚濡——水北——新水。

2)东部小环:217省道——新桥——华丰——凫山——华川——乔亭——汤村——朱旺——217省道。

四横即:

1)兴隆、三溪境内的081县道; 2)蔡家桥、云乐境内的云蔡路; 3)扬绩高速黄山区连接线; 4)旌阳、俞村境内的323省道。 三纵即:

1)081县道——205国道; 2)205国道; 3)217省道。

二、县域给排水规划

(一)给水工程规划

1、县城给水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城市供水工程的相对滞后,白沙水库230万立方米的库容以及DN300的城区供水主干管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供水需求。必须提倡节约用水,努力建立节水

23

型农业、节水型工业和节水型城市,控制需水量增长。现状城市污水处理严重滞后,水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剧。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规划将土桥行政村内的土桥水库扩建为小(一)水库,建设第二水厂,满足县城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 2、乡镇给水

现状旌德县下辖乡镇仅蔡家桥镇设有自来水厂,其他乡镇均为引山泉水或打井取水,水质及用水量很难得到保证。

至规划期末,各乡镇均配建自来水厂;主要水源地为:蔡家桥——大溪河,庙首、孙村——马家溪,三溪镇——龙山水库,兴隆乡——乔山口水库,云乐乡——清潭山水库。

(二)排水工程规划

为保护水资源,防治污染,必须对工业废水和医疗、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排放。规划建制镇以上要采用雨污分流制,并建设污水处理厂(站),同时完善污水管道收集、处理和排放系统,做到污水达标排放;非建制镇,要建立污废水排放系统,污废水采用氧化塘处理。

三、县域电力设施规划

(一)电力设施现状

现状全县仅有一座110kv变电所,位于县城旌阳镇,是旌德唯一的电源点(从绩溪的镇头3 1 4送到旌德变母线的电压很低,不能正常使用。),也是宣城市内唯一没有双电源供电的县公司。该变电站虽然设有两台主变,但任何一台主变检修,都将造成旌德县的大面积停限电。另外在蔡家桥镇、庙首镇、白地镇及俞村乡分别有35kv变电站一座。

随着旌德经济的快速发展,供电能力不足、供电可靠性差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旌德县经济发展的“瓶颈”。

(二)县域电网规划

旌德县2007年用电负荷为19496万千瓦时,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17.8%,2006年同期增幅为15.4%。现状年人均用电量为1298千瓦时/人 年。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1、电力负荷预测

1)根据《城市电力电力规划规范》,规划人均综合用电量指标,旌德县属于用电水平中等城市,规划其人均用电指标为3500千瓦时/人 年。根据人口规模预测,远期旌德县域人口规划为21.59万人。则远期旌德县域负荷为3500*21.59=75565万千瓦时。

2)根据现状县域负荷19496万千瓦时,近期负荷年平均增长率取12.5%,则2015年县域电力负荷约为47753万千瓦时;远期负荷年平均增长率取8%,则2030年县域电力负荷约为70165万千瓦时。

综合以上两种预测方法,取旌德县远期电力负荷约为85000KWH,即78200KVA。 2、规划措施

结合《安徽省宣城市电力专项规划(2008-2020)》,县域电力工程设施具体规划如下: 1、在蔡家桥镇新建一座220千伏旌德变电站,新建220kv线路两条(泾县220kv琴溪变电站——220kv旌德变电站线路、绩溪县220kv雄路变电站——220kv旌德变电站线路),需预留高压走廊控制宽度不小于10米。

2、在庙首镇和俞村乡分别新建一座110kv变电站,新建110kv线路6条(泾县110kv榔桥变电站——220kv旌德变电站输电线路、110kv俞村变电站——220kv旌德变电站输电线路、110kv陈旌线开断入220kv旌德变电站输电线路、110kv陈旌线开断入庙首变输电线路、110kv版书变电站——220kv旌德变电站输电线路、110kv开发区变电站——220kv旌德变电站输电线路),需预留高压走廊控制宽度不小于20米。

四、县域电信设施规划

规划在各乡镇建设电信局(所)及邮政局(代办点),根据距离远近适当布置交换站,并建设分布全县的环状光缆。结合现状基础设施,充分考虑到旌德县未来的发展,在符合国家相关规范的前提下对旌德县域范围内布置:电信局(所)10家、邮政局(代办点)9所。

广播电视:力争2010年之前实现“村村通”,抓好农网的巩固和发展,初步完成乡镇站的光缆传输及光缆联网,“十一五”末力争全县光缆联网。完成CATV城网改造,使之成为双向的750MHZ HFC网,为今后的交互式业务和多功能服务奠定基础,光系统的双向传输首先以集团用户和要害部门为主,积累经验,逐步推开,“十一五”末实现集团用户随时可通过本网互联。

24

五、县域防灾工程规划

(一)防洪工程规划

1、防洪现状

旌德县地处皖南山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降雨量为1395mm,降雨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县域内的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6—8月份是洪水的多发期,洪水汇流迅速,具有涨、落快和历时短等特点,众多乡镇每年在洪水的影响下,经济都会受到巨大损失。城区目前的防洪标准仅5—10年一遇。城区徽水河、白沙河河段长约7公里,已建防洪墙仅2.5公里,已建防洪墙绝大部分未达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2、防洪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防治结合,以防为主”方针,从本县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设施,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提高防洪排涝标准和能力,保护生产、生活和人民的安全。通过社会集资,财政投入多方筹集资金实施防洪、排水工程设施建设规划。 3、防洪规划

1) 城镇防洪标准按近期20年一遇、远期30-50年一遇建设。

2) 治理好徽水河、白沙河等,防洪标准近期20年一遇、远期30-50年一遇。 3) 对尚未脱险的大中小型水库,采取大坝灌浆和对溢洪道、防水涵加固处理等措施。

(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地质灾害防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减灾政策、技术手段、组织领导、宣传管理、防灾救灾及灾后重建等。根据旌德县地质灾害调查结果,旌德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突出重点、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依法从严管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织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通过宣传手段,使群众了解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在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段禁止从事容易诱发地质灾害的一切活动(如切坡建房、修路,不合理的开荒垦植等);建立健全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以及重点区段的灾害测预报体系等。最终通过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网络,达到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轻地质灾害给旌德县造成的经济损失,保障旌德县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1、工程建设需切坡时,应严格按国家现行边坡技术规范的技术要求进行;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2、在规划区内进行工程建设时候,切实做好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岩土工程勘查工作,依建筑物平面布置布设钻孔,查清单体构造物岩土体分布特征及其物理力学特性;

3、因地制宜,根据拟建单体构造物所处的局部微地貌特征,合理设计建筑物的长轴线方向、长度和基底标高,避免大面积的填方地基;

4、搞好区内山体的植被保护工作,避免森林砍伐、陡坡开荒、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 5、在地势低洼处进行建设时,合理设置完善的地表水排泄系统,包括下水道管网建设、集水设施及排水泵站等。

(三)抗震规划

1、地震区划

旌德县地处华北、扬子断块和秦岭大别断褶区三个大构造单元的接壤地带边缘,地址结构较为简单。旌德县属6度抗震设防区。 2、抗震规划

1)城市和村镇规划应当避开危险地段和活动断层。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按6度进行设防。

2)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根据安评结果,由地震部门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3)加强城镇生命线系统建设,提高城市整体抗震设防标准。交通、给排水、能源、通讯、医疗、消防等生命线系统的重要设施,须高于一般设施设计抗震设防标准。

4)加强避震疏散场地、疏散通道的规划建设。城镇规划须结合抗震的要求,规划开敞空间及道路。

(四)消防规划

1、城镇消防现状

旌德县现有城市消防大队一所,位于县西门北路,占地面积3266平方米,现有官兵17人。城区现有消防栓仅47个,部分消火栓损坏或无水,基本无消防池,县城多家单位五消防设施。下辖个乡镇均无消防站点。

25

2、城镇消防规划原则

以防为主,防消结合,以专职消防队伍为骨干,群众消防组织为基础。 3、消防设施规划 1)一般要求:

A、城市消防站布局要求在接警5min后,消防队可到达责任区边缘,消防站责任区面积宜为4-7k㎡。1.5-5万人的小城镇可设1处消防站,5万人以上的小城镇可设1-2处。地处城市边缘或外围的大中型企业,消防队接警后难以在5min内赶到,应设专用消防站。

B、消防站应位于责任区中心,设于交通便利的地点,如城市干道或十字路口附近;消防站应与医院、小学、幼托及人流集中的建筑保持50m以上的距离,以防相互干扰。消防站应确保自身的安全,与危险品或易燃易爆品的生产储运设施或单位保持200m以上间距,且位于这些设施的上风向或侧风向。

C、消防栓沿道路设置,靠近路口,间距应小于或等于120m。当路宽大于等于60m时,宜双侧设置消防栓。消防栓距距路边不应超过2m,距建筑墙体应大于500cm。在布置消防栓时还必须注意,由于多数城市水压不足,在扑灭城市火灾时,单单依靠消防栓是不行的,消防车必须能进入灭火区域,因此,不能以密设消防栓的方法来减低消防车通行的宽度要求。 2)规划布局

近期完善县城消防设施布局。按消防规划要求布置消火栓,规划消防通道。

远期规划在县城增设1所消防站,在各乡镇各建设1所消防站。各乡镇按消防规范布置其它消防设施。 4、消防供水规划

在进行城镇、居住区、企事业单位规划和建筑设计时,必须同时设计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用水可由市政给水管网、天然水源或消防水池供给,利用天然水源时,应确保枯水期最低水位时消防用水的可靠性,且应设置可靠的取水设施。 5、消防道路规划

城镇道路在明确功能、合理分类时,主次干道应能满足抢救物资和疏散的要求,其宽度应考虑干道两侧房屋火灾灾害倒塌后路面受到阻塞时,能保证消防车辆通行;各建设区的主要道路宽度及转弯半径均需满足消防车通行要求,尽端式道路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应设不小于15m315m的回车场地;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设不小于4m34m的消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防车通道。 6、消防通讯规划

根据规范要求,县火警总调度台设置不少于两对火警电话专线;一级消防重点保护单位至消防总调度台或责任区消防站应设有线或无线报警设备,县火警调度台与城区供水、供电、急救中心、交通、环保等部门之间应设有专线通讯。 7、森林消防规划

1)森林资源现状及规划

旌德县林地总面积60771.1公顷,有林地49346.5公顷,森林覆盖率55.53%,经济林面积1571.6公顷,竹林面积有4086.5公顷。

规划期末,全县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农业产业布局更趋合理,自然资源利用率大为提高,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9.5%,林木绿化率达到62.5%以上,森林对水土保持、净化大气、降低噪声、防洪抗旱、抗台风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2)森林防火规划原则

森林防火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林业主管部门对森林防火工作负重要责任,林区各单位要在县人民政府领导下,实行部门和单位领导负责制。

3)实施措施

A、建立林火预测预报系统

林火预测预报是森林防火灭火的基础,也是贯彻国家“预防为主,积极消灭”方针的前提。 B、林火监测与通讯系统

在加强地面了望和空中巡护的同时,应用一些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将林火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各级森林防火指挥机关。

C、充分开发,计划烧除

定期计划火烧,除减少可燃物积累,降低森林燃烧性,还可加速凋落物的分解,增加土壤养份,有利于林木的生长发育,从而对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D、营建生物防火林带

利用生物耐火性能的差异建立防火林带,可降低森林火险,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森林面积,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防火林带能有效地阻隔或抑制火的蔓延,为扑火争取时间,避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

26

E、保护阔叶树种,增加天然林中阔叶树种比

阔叶树大多抗火性较强。据研究,混交林中阔叶树所占比例达到4成以上,就很少有发生森林大火的危险性。对天然林带经营,要保护林中的阔叶树种。

F、通过培训扑火队员和改善扑火装备提高扑救林火能力

森林防火队员一定要具备与防扑森林火灾有关的相关知识,不但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还要经过专业训练,提高人员素质,使其具有科学的分析、判断、运筹、谋划的思维方法,以适应防扑森林火灾的需要。

G、建立县、乡应急扑火小分队

随着农村林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森林防火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农村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由以生产队为单位的集体经营变为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靠农民义务扑救山火已很难扑救成功。应在全县范围内成立以干部、职工、基干民兵为主的扑火应急小分队,配合专业森林消防队共同搞好预防任务。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七章 县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一、商贸市场设施建设规划

(一)现状概况

目前全县共有5个固定集贸市场和1个临时集贸市场,分别为白地农贸市场、庙首镇农贸市场、三溪农贸市场、俞村农贸市场、旌德北门中心市场、南门临时交易市场,其类别都是农贸市场。

(二)存在问题

1、总量少,便民性不够,每逢节假日,城区各市场是涨市状态;

2、起点低,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不适应;县城菜市场自产自购区域还局限在上世纪“肩挑手拎”方式,与周边经济发达省份的菜市场商场化形成强烈的反差,不利于城市面貌的改善;

3、乡镇农贸市场建设简易,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差;

4、市场设施不配套,如北门中心市场地处县城繁华地段,但是没有停车场地,是导致市场秩序混乱的重要原因;

5、缺少农副产品及专业批发市场。

(三)商贸市场规划

巩固现有的农贸市场、对现有简易钢架大棚结构进行改建。在城南、城东各设一个小型农贸市场,满足市民日常生活需求;在县城新桥园区及篁嘉园区各设一处物流市场;在庙首集镇建立一个山杂货交易市场,主要经营山杂、土特产品等;在蔡家桥建立一个竹木交易市场以及旅游特色产品交易市场,经营项目为竹木成品及半成品;在旌阳镇建立一个茶叶交易市场。

二、科技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一)规划指导思想

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增强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结合,把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充分

27

发挥各类人才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二)科技发展规划措施

1、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业科技管理运行机制。

2、引进一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急需的关键技术,在动植物品种改良、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现代集约化种养技术、农业生物病虫害防治、农产品保鲜储送、加工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

3、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市场意识和科技素质,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的整体科技水平。 4、在重点镇设立科技推广中心,在各乡镇设立科技服务站,发展壮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民办专业技术服务组织,全县每个乡镇都成立有专业技术协会服务组织。

5、围绕工业和乡镇企业结构升级,充分利用旌德科教优势,促进县域企业与省城及周边大中城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实行拿来主义,争取抢先使用科技新成果。

6、大力支持和放手发展科技民营企业,促进新科技的推广利用。

7、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程度,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政府上网”工程覆盖全县所有乡镇,社会公共服务、企业生产经营也要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努力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

(三)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1、教育事业现状概况

全县有普通高中1所,职业高中2所,初中10所(含私立学校2所),完全小学22所,教学点57个,聋人学校1所,幼儿园52所。在校生,普高2030人(38个班),职高1688人(32个班),初中3675人(79个班),小学6051人 (260个班),聋人学校13人,在园幼儿2414人。占地面积,普高92104平米(旌中),职高98896平米(二中、旌德职高),初中155511平米,九年一贯制学校17000平米(启航双语学校),小学22575 平米,幼儿园18410平米。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2、存在问题

1)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有待进一步落实,教育在总体上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育发展不均衡,办学条件需进一步改善。

2)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功能不强,教育内部缺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竞争机制,严重影响了教育管理效率。

3)各级各类教育结构优化及其协调发展尚需加强,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尚待进一步提高。 4)教师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3、教育发展规划

1)发展思路

优先发展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幼儿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努力构建高中阶段教育的立交桥。积极调整中小学布局,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管理质量,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2)总体目标

近期到2015年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系,远期到203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高标准、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彻底扫除青壮年文盲,3-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95%以上,“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大幅度提高,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比例达90%以上,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水平有很大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教育的人数有较大增加,未升入普通高等学校的普通高中毕业生接受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90%以上的乡镇建立一类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其中50%的乡镇建立乡镇成人职业教育中心。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5%。基本形成全县现代远程教育体系。

3)县域中小学布局

通过布局调整,农村初中和乡镇中心小学加大后勤设施建设,将规模小办学效益低的初中和村完小进行撤并,实行相对集中,发挥办学规模效益。具体布局如下:

A、乡镇学校布点:农村初中保留白地中学、庙首中学、三溪中学、蔡家桥中学、云乐中学、俞村中学。各乡镇政府所在地保留1所中心小学(旌阳镇中心小学是新桥中心小学),建1所中心

28

幼儿园;村完小保留蔡家桥镇乔亭小学、汤村小学,孙村乡孙村小学,旌阳镇希望小学;每个行政村原则上保留一个教学点和一个幼儿园(班)。

B、城区学校布点:旌德一中保留;旌德二中逐步实行普高、职高、初中教育分离,形成城区一所公办普高、一所公办职高、一所公办初中的发展格局,小学改造一小、保留二小。

三、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一)现状概况

县图书馆位于营坎路,占地面积近400平方米,在职职工8人。县影剧院建造于1979年,占地面积约150O平方米,为县城惟一集演出、放映、会议、庆典等大型活动的室内场所。县城内没有公益性游乐场所和文娱活动设施。

县城唯一的体育活动场所——胜利台灯光场所,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球场是老年大学的晨练点,晚上是城区居民文娱活动中心;每逢节假日,开展大型各种文体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将有更多的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根据县城目前发展趋势,胜利台灯光球场已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

(二)存在问题

1、现有的文化基础设施数量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分布不合理,而且有的文化设施已经不能发挥原有的作用,有的文化设施已破烂不堪,失去了原有的功能。

2、现有的文化设施陈旧老化,未能达标,难以发挥正常的功能。如图书馆、影剧院。 3、现有的文化设施档次不高,缺乏现代化气息。

(三)文化设施规划

1、 “十一五”期间,在城东新区新建集群众文化、图书、文博、影视、戏剧、艺术、科普、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

2、2030年全县所有乡镇建成综合性群众文化活动中心。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四)体育设施规划

规划在现有基础上,完善现有灯光球场,同时在旌德二中北部新建县级体育活动中心。重点城镇,根据各镇具体情况,近期规划建设单项体育场一座,远期各建设一座体育馆;其它城镇应建有单独的体育活动场所。机关单位、大型企事业单位、居住小区、大专院校、中小学校,均应按照有关规定,配足体育用地和设施。

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一)现状概况

全县医疗卫生设施相对齐全,但条件较差,目前全县县级二乙医院1所,开放病床145张。县级中医院1所,开放病床30张。全县乡镇卫生院10所。另有县疾控中心1个,县卫生防疫站1个,县妇幼保健所1个。

(二)存在问题

业务用房面积欠缺,布局不合理、功能不齐全。

(三)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1、制定和实施区域卫生规划

在控制总量、盘活存量、增加效率、提高质量指导思想下,制定和实施全县区域卫生规划,修编医疗机构设置规划。通过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对区域内新增卫生机构必须严格按规划原则设置,建立规范的各项审批制度;按照合理布局、方便群众、满足需求、资源共享、运行高效的原则,对功能相近、设置重复、效率低下的卫生机构进行调整,实现对总体卫生资源的优化组合,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县城现有各类医院逐步实现装备现代化,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在各中心镇设置综合性医院。同时用法律、行政、经济手段加强宏观管理,逐步实现卫生工作全行业管理。调整布局,完善功能。根据现有乡镇建制,设置9所非营利性乡镇卫生院,在各中心村设置卫生室。

29

2、加强预防保健工作,开展社区卫生服务

为适应疾病谱、死亡谱变化和医学模式的改变,加强预防保健工作,拓展卫生防病功能,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增强疾病防治应急能力。建立规范的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儿童系统管理,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院产儿科综合服务能力,努力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以乡镇为社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价廉、优质的卫生服务,开展社区居民疾病监测,建立人群健康档案,满足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

3、深化卫生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改革

进一步深化卫生机构人事、分配制度管理改革。乡镇卫生院人员上划后,由人事编制部门核定编制,实行以编定岗,推行竞争上岗,优胜劣汰,逐步推行全员聘用制,改革任用制度,在全县范围内公开选聘卫生院长,实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并乡镇卫生院人员在本系统财政供给性质相同的单位之间调动,由卫生局在编制内直接审核批准。通过这些措施,从制度上和体制上体现优胜劣汰的原则,形成公平合理的人才竞争机制,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广大农村卫生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的整体素质。在分配制度上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行以岗定酬,以业绩定酬,建立重贡献、重实绩的分配机制,增强卫生机构内部活力。

4、抓好人才培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注重学科带头人培养和重点学科建设,建立一批重点学科,推进继续医学和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农村全科医生,提高卫生技术人员整体素质,重视医疗质量管理,实行全程、全方位的医疗质量控制和管理。

5、健全卫生行政执法监督体系

依照政事分开和精简、高效、统一的原则,加大卫生行政执法监督,提高卫生执法监督水平,在加强卫生监督所建设的基础上,10个乡镇设立卫生监督站,完善卫生监督网络,建立起二级结构合理、运转协调、行为规范、执法有力的卫生监督体系,依法加强全行业管理。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6、推行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为健全卫生服务网络,改善农村卫生服务质量,在村级建立起具有安全、有效的卫生服务,推行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依据区域卫生规划,以乡镇为社区,以若干行政村或自然村为服务单元,建立卫生站,由乡镇卫生院统建统管。在试点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全县范围内全面推行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

7、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要形式的合作医疗制度

为建立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农民抗疾病风险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开展合作医疗大病统筹工作,按照自愿参加、民办公助、风险共担、互助共济的原则,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在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县范围内适时地逐步推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30

第八章 县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一、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

旌德县地处皖南山区腹地,人口密度低,森林覆盖率高,加之交通不便捷,工业尚欠发达,工业点源污染点少面小,农业面源污染相对较轻,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较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优良。但局部地区受自然因素影响,洪、旱灾害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局部地区受人为因素影响,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导致土地质量退化,生态环境恶化。

(一)生态环境现状

1、大气污染

近年来,旌德的大气污染物(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2000年以来,旌德县尚未出现明显酸雨现象。 2、水污染

旌德废水主要有麻纺废水、玻纤废水、石英加工废水、居民生活废水和第三产业废水。其中,麻纺废水通过生化污水综合处理厂综合处理;玻纤、石英加工废水通过沉淀过滤后外排;居民生活废水和第三产业废水大部分经过化粪池沉淀过滤后排入自然水体。 3、固体废弃物污染

旌德固体废气物主要有工业固废和生活垃圾。县域工业固废主要是玻纤废丝。近年来,随着工业和城镇的发展,旌德县工业废弃物和城镇生活废弃物排放量越来越大。 4、噪声污染

旌德县噪声污染源主要为公路交通噪声,此外,部分工矿企业、服务业和手工加工业的噪声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也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 5、地质灾害

旌德县地质灾害比较明显,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面积占全县面积的41.42%,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

(二)存在问题

1、生态产业链尚未形成,资源利用率不高;

2、城镇生活污水直接排放,造成水体污染,局部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较为突出; 3、农民科学意识比较淡薄,存在农业面源污染,同时局部地区水土流失还比较严重。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二、环境保护规划

环境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林业、水务、土地、矿产、环保等多个部门。

(一)城镇生态系统保护

注重小城镇集约型发展,依靠科技和人力,提高小城镇内涵,促进产业升级和功能开发。重点抓好城镇规划编制,所有城镇规划都必须单独设立环境保护规划篇章,立求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为建设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做出贡献。

加强城镇绿化建设。县城在搞好道路小区绿化的同时,重点建设公园和滨河游园。在加强河道治理工程建设的同时,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平方米,每个建制镇建成不小于3000平方米的公共绿地或小游园。

(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1)继续加强农田林网、万里绿色长廊、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使县域内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55.53%提高到60%,控制水土流失面积。

(2)继续加强县内堤岸综合整治,提高防洪能力。

(3)生态建设。建设生态示范村,实行病虫害综合防治,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促进农业生产中物质、能量合理转化。

(4)乡镇工业污染防治。结合小城镇建设,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推行清洁生产工艺,杜绝“十五小”企业。实行综合治理和总量控制。保护农村饮灌水源。

(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建设一个农作物秸秆气化工程。推行秸秆沼气化、生产饲料、腐熟还田等综合利用技术。

(三)县域生态经济分区

生态经济分区是反映自然和社会综合体生态经济学特征的基本地理单元,是对县域的生态、经济、技术因素在空间状态的分类,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31

1、分区原则

1)综合性原则

2)科学性与实用性相一致的原则 3)系统结构与功能相似性原则 4)行政区域完整性和地域连续性原则 5)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与活动方式一致性原则 6)可操作性原则 2、具体分区

1)东部生态林业与生态农业功能区

包括俞村、云乐两个乡。坚持以农为主,减少森林砍伐量,退耕还林,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改造中低产田及低产茶园,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强化茶业,活化林业。以茶林为本,大力发展无公害茶叶,形成绿色食品茶、竹类、高山蔬菜等特色生产基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科技力度,巩固并适当调整优化菌业、茶叶及各类土特产品的综合开发与加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强集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2)中部生态工业与生态农业功能区

包括旌阳、蔡家桥、版书三个乡镇。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抗洪能力;继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和布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养殖业,建立农—林—牧—水产养殖—加工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发展水产养殖业和水稻种植;重视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调整工业结构,大力改造传统产业,推广清洁生产技术,积极发展无污染工业、环保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优化工业布局,建立以主导产业为基础的产业园区;全面发展交通、商贸、金融、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加快城镇化进程。

3)西部生态旅游与生态农业功能区

包括三溪、兴隆、孙村、庙首、白地五个乡镇。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通过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措施,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水能源开发利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旱涝保收能力。依托自然资源,突出发展蚕桑等特色农业,建成绿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加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管理;加强交通、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通讯、中心村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

(四)水环境保护规划

1、水源地保护

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源应依法划定水源保护区,并依法严格保护。自来水厂专用取水点为中心1000米以内的水域及水系两岸50米范围内均属水源防护地带,取水点周围半径100米范围内为绝对保护区。

水源保护地范围内,不得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和航运含油废水,不得倾倒垃圾废渣物洗涤污物、不得从事放牧;沿岸不得堆放有害废渣、垃圾、不得设置有害化学物品的仓库和堆栈,不得设立装卸垃圾、粪便和有毒物品的码头;沿岸农田不得施用有持久性的或剧毒的农药。

绝对保护区范围内,不得停靠船只、游泳、挖河泥、捕捞和从事一切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并强行拆除水源绝对保护区范围内一切违章建筑。 2、河网综合整治

对河网塘河水质标准低于四级的在河水水位低于规定水位时即开始翻水,引清水冲灌塘河,同时开闸排污,加强人工调节,适时补充塘河水量,改善水质。

冬季枯水季节对城区河道进行疏浚、拓宽、浚深河道、清除河道污泥,拆除侵占河道的违章建筑,同时在适宜地带建内河排污控制闸,实现有控制的排水,以减少城区内河污水对塘河水源的扩散污染。内陆平原河网综合整治多用截污、清淤、驳坎、绿化等整治手段。 3、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综合治理 4、集中处理工业废水和城镇污水

沿河分布工厂产生的废水应处理达标后,才能排入河流。建雨污分流下水道,将生活污水排入相应的污水处理厂。凡新建居民住宅或建设项目生活区必须建化粪池,对生活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尽快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及建设。 5、控制工业废水排放量

1)逐步治理工业污染源

削减工业污染物的产生量,限期达标,加快治理老污染,制革、化工、食品、造纸等行业

32

的废水,必须先进行厂内处理,达标后排放或按污水处理厂二级要求进入污水管网。排污单位超标排放污染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或其委托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责令其限期治理,对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责令其关闭、停业或转产。

严格遵从第四次全国环保会议中发布的《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决定中规定需关闭转产企业,若逾期未关闭的要追究有关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及有关企业负责人的责任。

重视积极促进新能源和再生能源的发展,依靠技术进步,逐步实行清洁生产和污染全过程控制,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水污染治理技术,改革生产工艺,尽量减少废水和污染物排放量。

2)严格把关,坚决控制新污染

所有大、中、小型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要提高技术起点,采用能耗物耗水污染物产生量小的清洁生产工艺,严禁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设备和工艺。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必须依法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要把环境容量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依据。在建设项目审批和验收过程中,不符合环保标准和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批准建设。

3)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合理工业布局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物耗少、能耗少、运量少、占地少、污染少、技术密集程度高及附加值高”的原则调整工业结构,使城区从以往的外延发展转变为技术改造。

三、资源保护规划

(一)水土保持

调整山区产业结构,坚持以林为主、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合理利用土地

植树造林,经济林复垦,减少开山取石,破土施工,尽量搞好水土保持,植被破坏。 统一规划,积极开展教育,发动群众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二)森林保护

大力宣传《森林法》,禁止毁林开荒,杜绝乱砍乱伐,严禁在国家森林公园及风景区内砍树木。

结合水土保持,开展植树造林,实行封山育林。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改变农村燃料结构,发展山区小水电,节约用材。 加强森林火灾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三)土地资源保护

编制土地资源利用规划,保证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保持农业生产用地比例。 加强非农业建设用地的计划管理,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制定合理的城镇用地指标。 整治废弃土地,有计划地开垦宜农荒地,提高现有土地的利用率,杜绝耕地抛荒。

(四)矿产资源保护

统一规划,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严格执行有关保护制度,严禁破坏矿产资源。 划定开采矿产资源范围,严格查处无证开采、滥采乱挖等行为。

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矿产回采率、选矿加工回收率等,降低采矿损失率。

(五)水域保护

全面规划、综合开发利用各种水域,把水域的整治同区域规划、城乡规划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河流应保持一定流量,维持水体稀释自净能力,防止水质恶化。

生活饮用水源地、风景名胜区水体和其他具有特殊经济文化价值的水体,要划定保护区,保证其水质符合用途规定的水质标准。

保护养殖水面和城镇自然水体,禁止围湖造田和随意填埋城镇水体增加建设用地。

(六)风景旅游资源保护

编制风景名胜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物保护单位的总体规划和保护规划、划定保护范围,制定具体保护措施。

严禁在风景名胜区内采石、砍伐森林、猎捕野生动物以及其他破坏风景名胜区的行为。 保护风景名胜区水体,禁止向卢村水库等水体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保证水体符合风景区水质标准,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风景区水体并改变其性质

加强文物古迹保护和维修、防止水毁、火灾或虫蛀、蚁害。

33

第九章 县域旅游发展规划

一、旅游发展现状

2001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江村后,旌德县旅游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2002年初县委、县政府确定了“两点一线”(县城——白地、江村两点一线的旅游黄金线)和“三块成片”(县城的文庙、三桥所翠、白沙湖景区为一块,蔡家桥仙人谷、朱旺村景区为一块,白地江村、祥云生态为一块)的旅游发展战略,旌德县旅游业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旌德县现状旅游接待能力不强,三星级宾馆仅有梓山宾馆及新建的港德宾馆;旅游产品生产企业集中在徽墨、漆器、牙签等行业,实力有待加强;旅行社仅有旌德黄山旅行社一家,由于景区较少,宣传促销不够,以发团为主,地接较少;餐饮业的菜系以徽菜为主。

旅游从业人员共计千余人,但职业素质和文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功能区总体布局规划

结合旌德县旅游发展规划将旌德县旅游空间布局为四大旅游功能区、两条景观发展轴线、三大旅游接待服务中心。

(一)四大功能区

1、旌阳古镇文化体验旅游区

该区主要旅游景点:文庙、文昌塔、“三桥所翠”(淳源桥、架虹桥、黄济桥)、徽水河、白沙河滨水景观带、版书白沙湖、丁家山水库、仕川龙潭虎穴溶洞等。 2、蔡家桥乡村旅游与休闲娱乐旅游区

该区主要旅游景点:仙人谷、朱旺村古民居、九井十三桥、龙潭、长坑森林公园、孙村生态农业观光园等。

3、江村伟人故里与家文化旅游区

该区主要旅游景点:江村、江冬秀故居、江泽涵故居、周而复文学艺术研究馆、京马旅游保健中心等。

4、祥云生态观光与度假旅游区

该区主要旅游景点:祥云生态旅游区、祥云漂流、表灵塔、黄花岭自然保护区、马家溪森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林公园等。

(二)两条景观发展轴线

1、205国道“三溪——蔡家桥——孙村——庙首——白地”休闲、观光与度假轴线 2、217省道“旌阳——蔡家桥”人文观光与休闲娱乐轴线

(三)三大接待服务中心

1、旌阳镇:辐射全县 2、蔡家桥:辐射北部东部 3、江村:辐射西南部

三、基本旅游线路

(一)区际线路

1、宣城市内游线:宣城市——朗溪——广德——宁国——绩溪——旌德——泾县 2、“两山一湖”:旌德——太平湖——黄山——九华山

3、徽州文化圈游线:歙县——休宁——黟县——祁门——绩溪——旌德

(二)区内线路

1、蔡家桥(长坑、朱旺村、仙人谷)——孙村(孙村贞节牌坊、农业观光、马家溪)——祥云(漂流)——江村(江村、京马)。

2、蔡家桥(长坑、朱旺村、仙人谷)——旌阳(文庙、文昌塔、“三桥所翠”、滨河景观带、白沙湖等)——仕川(龙潭虎穴溶洞)。

3、旌阳——蔡家桥(长坑、朱旺村、仙人谷)——孙村(孙村贞节牌坊、农业观光、马家溪)——祥云(漂流)——江村(江村、京马)。

所有这些线路都是双向的,需要与其他市县和旅游区主要通道和旅游线路相连。整个旌德的旅游中,江村是最为重要的旅游区,全县旅游工作中心应该围绕江村展开。

34

四、旅游设施规划

(一)对外交通规划

充分发挥公路作为核心交通通道的功能,加强与宣城市和黄山风景区的公路建设。

(二)对内交通规划

1、网状化发展县内交通;

2、利用旅游客车无停靠站点限制的优势,最大限度满足旅游者上下车的需要,来实现旅游区点串联的最优配置;

3、在景点间的交通过程,应以舒适为主,不要以速度为主要选择目标;

4、对新开发的旅游项目必须优先考虑交通条件:交通线路的可达性、交通供应能力、交通舒适度等。

(三)旅游饭店规划

1、星级饭店

以旌德的旅游发展现状、资源吸引力强弱、游客数量、城市规模、不宜过度追求星级饭店数目、规模和等级。到规划期末,可适当增加2-3家星级饭店,饭店档次不宜超过三星级。 2、社会旅馆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清洁、规范的小型旅馆,满足各层次旅游者的需求。因该结合实际,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接待设施(如生态木屋、度假别墅),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协调,取材于当地。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35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十章 城市发展目标

一、城区当前发展的重点

(三)城市建设发展目标

高效率、高效益的城市运行系统。主要是:

A、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其中包括通畅便捷的内外交通网络,先进的通信设施,良好供针对城市现状和发展可能,旌德县城应当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建设: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资源;为市民提供充足且适宜的居住、休闲环境;重视环境污染的治理;提高城市效率,建设适当超前的道路系统、供水、供电、通讯设施;引导公共设施(如:文教设施、行政设施、科研设施等)的空间分布,以求对劳动力的再生产产生有益影响,促进城市经济水平、科技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二、城市发展总体目标

在规划期内,将旌德县城建成一个布局合理、功能明确、内外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山水城市。

(一)经济发展目标

1、建设以机械电子、轻纺、新型建材、医药化工等产业为主导的工业。

2、以开发区为依托,交通、信息为纽带,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商贸物流、旅游服务产业带。

3、加快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换代,形成合理的一、二、三产业结构。

(二)社会发展目标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统筹城乡发展成效显著。

2、建立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发展保险、信息咨询、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住宅建设、社会服务业等。

3、建立统一开放的城乡一体化市场体系和高效的信息传输、金融服务体系。

4、加大教育科技投入力度,形成完善的义务教育和人才培育、吸引机制,发展科技事业。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电、供水、供气条件等)。

B、区域政治中心功能高效、务实。 C、城市空间布局合理。

D、安全的城市空间,具备抵御各种灾害能力。

高质量的城市生活环境,主要是: A、保持独特的城市特色风貌。

B、人均居住用地面积达30平方米以上,住房成套率90%以上。C、良好的生态环境,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8平方米以上。

36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十一章 城市性质

一、城市性质论证分析

5、区域交通枢纽。 6、区域商贸集散地。

综上所述,旌德县城城市性质表述为:工贸旅游并举的山水城市,两山一湖风景区的旅游1、区位条件优越、利于发展

服务基地。

旌德县城对外联系十分便捷,北连黄山,南通屯溪。依据―安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宣城

地区城镇体系规划‖,将县城列为宣城地区二级中心城。旌德县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腹地,也位于皖江经济协作区和皖南经济协作区的结合地带 。

2、―两山一湖‖地区的重要门户

旌德县位于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地区的边缘,是江苏、上海、浙江至两山一湖地区的重要门户。旌德县的江村历史文化保护具有浓郁的徽文化特色。祥云、长坑生态旅游资源和田园风光可以使旌德成为―两山一湖‖的服务基地,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首选基地。随着安徽省重点开发―两山一湖‖和宣城市积极融入苏浙沪经济圈战略的实施,旌德县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经济发展将迎来空前机遇,周边的绩溪、泾县、宁国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皖南旅游区将不断发展壮大,旌德县将和周边县市共同协作,合力开发,形成大旅游圈。

3、工业生产初具规模,经济实力逐渐加强

县城工业门类比较齐全,整个工业以机电、玻纤、医药及纺织为主导。特别是近年来,旌德经济开发区新桥园区的快速发展,大大提升了全县的经济实力。

4、旌德县政府所在地,有较强的辐射能力

县城作为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在集中了全县主要的行政办公机构的同时,也形成了本县的文教、商服、金融、信息等产业的集聚中心。

二、城市性质的确定

通过以上分析,旌德县城主要职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旌德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县域中心城。

2、工业是县城经济的主体,并以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为主导产业。 3、两山一湖风景区服务基地。

4、旌德县自然风光较为优越,上下相望,形态各异的三桥锁翠,飞檐重阁、古朴壮观的文庙,五角八面、兀立高耸的文昌塔。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7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十二章 城市规模

近期2015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5.5平方公里;2015年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为99平方米/人。规划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0平方公里;2030年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为100平一、人口规模预测

方米/人。

(一)现状人口分析

2007年底,旌德县城常住人口约为3.46万人,非农人口1.91万人、农业人口1.23万人(新桥、篁嘉等村的近郊农业人口为0.23万人),暂住人口0.32万人(含新桥园区企业务工人员1000人,中学住校生及陪读人员2200人)。

(二)城区人口预测

旌德县城人口规模预测主要包含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个方面: 近期自然增长:P2015 =3.463(1+5‰)8=3.60万人

近期机械增长: 2001年至2007年由乡镇转移至城区的人口为(3.46-2.80)=0.66万人,年均转移约1000人,随着县城各项设施的逐步完善,转移速度还将逐渐增大,2008年至2015年之间乡镇向城区转移12000人。在县域人口规模预测中2008年至2015年,每年有7‰的机械增长率,至2015年全县外来人口为:( 15.023(1+7‰)8=)15.88-15.02=0.86万人,约有0.8万人分配在县城。

则至2015年底,县城人口规模约为5.6万人。

远期自然增长:P2030=5.63(1+3‰)10=5.86万人

远期机械增长: 2016年至2030年乡镇至城区年均转移取2000人,十五年为3.0万人。在县域人口规模预测中2016年至2030年,每年有15‰的机械增长率,至规划期末全县外来人口为:( 16.523(1+15‰)15=)20.65-16.52=4.13万人,约有1.5万人分配在县城。

则至2030年底,县城人口规模约为5.86+3.0+1.5=10.36万人。 综合上述考虑方法,至规划期末,县城常住人口为10万人。

二、用地规模预测

城区现状建成区用地规模为:3.1平方公里,现状人均89.6平方米。

依据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土地及空间资源对城市用地规模进行预测。规划预测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8

第十三章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一、用地空间选择

(一)地形地貌分析

旌德地处皖南山区,山峦起伏,丘谷相间,地形复杂,山多田少,素有“六分山,一分田,三分水面和庄园”之称。 县域地形四面环山,地势中部平缓,为东西向长方形,呈畚箕状向北开口,境内山高壑深,水流湍急。有中山、低山、丘陵和山间盆地四种地貌类型,系皖南山地丘陵和山间盆地地貌。

县城所在地更是群山环抱,西靠西山、南临梓山、东有云盘山、北依凤凰岭。徽水河、白沙河南北向穿越城区。受群山环抱的影响,汛期洪水汇流迅速,具有涨、落快和历时短等特点,城区的防洪是值得重点考虑的问题。

(二)建设用地适宜性分析

为协调城市建设与区域生态功能的关系,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引导各项建设,同时为在建设过程中减少工程量及降低建设成本,规划将现状建成区及周边区域划分为可建设用地及不可建设用地。

1、可建设用地

可建设用地是指现状地形条件较好,不需经过工程处理或稍加工程处理即可用于建设的用地,该区域主要位于现状建成区的周边及篁嘉行政村附近区域。

2、不可建设用地

不可建设用地是指城区内部及外围较大的山体如西山、梓山、兔儿山等以及河流两侧区域,这些区域同时也具有自然及人文价值。

从用地评价来看,旌德县城的可建设用地总量一般,约为12.4平方公里,但分布不够集中,进行建设基本都需要进行一定的工程处理。

(三)城市空间发展演变

在上个世纪,城区的发展基本是在城西路与两河之间的区域进行建设,城市建设用地的增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长速度缓慢,这与当时的经济发展速度有关。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居住环境、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有了新的要求,城市的发展跨过两条河,向河东片区增长;同时随着老城区内部工业的外迁及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城市工业用地的需求逐渐加大,城市继续向西北方向发展,建设了新桥工业园区。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老城区、城东区、新桥园区的三片格局。

(四)城市发展用地空间选择

根据用地发展条件的综合分析和评价,紧临现状建成区周边的可建设用地总量较少,且不够集中,考虑风向等环境要求不适宜发展工业用地。考虑城市未来整体发展动力,本次规划主要用地发展空间选择主要跳出兔儿山沿323省道的篁嘉行政村区域,适当完善城东区、城北区、及新桥园区。

二、空间发展战略

近十年来旌德城区空间快速扩张,城市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时至今日,空间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原总体规划的产业发展空间已难以满足当前的发展需要;城市行政中心选址的变迁对城市的发展方向及用地布局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重大基础设施——扬绩高速黄山区连接线的建设对整个城市的格局有着重大的影响。

(一)空间资源战略:东进北拓、西优南整

结合建设用地适宜性分析,随着扬绩高速黄山区连接线的建设,篁嘉方向必将成为城市空间的主导方向,城市的形态特征必将发生变化。

从旌德县城中心城区周边的空间资源的分布来看,城东区及城北区山水自然景观相互渗透,景观特色突出,对于安排城市生活功能及与自然生态景观结合较为紧密的休闲度假功能较为适宜。产业空间主要依托便捷的交通条件及丰富的用地条件,篁嘉片区为发展产业的最佳区域。

(二)空间形态战略:一核双星、组团布局

近年来旌德城区规模扩展较为迅速,为使城市空间增长的高效并且有序,一方面城市空间

39

不宜进行无序蔓延,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因盲目追求跨越式发展带来的动力不足。

因此,旌德的城市空间发展应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在目前的发展阶段应通过走紧凑集约化发展的途径,最大程度地利用既有的城市基础设施,减少开发的成本,达到高效利用空间的目的。规划形成“一核双星”的空间形态,“一核”即城市中心区,“双星”即新桥工业园区、篁嘉工业园区两颗经济新星。

(三)空间特色战略:群山环抱、双水穿城

旌德县城被群山环抱,西靠西山、南临梓山、东有云盘山、北依凤凰岭;徽水河、白沙河南北向穿越城区。因此形成了典型的皖南“山水城镇”的特色。严格控制、保护好山体现有的自然环境,加大两河的治理力度,分期、分段实施好滨河景观规划,完善群山环抱、双水穿城的城市空间特色。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40

第十四章 城市总体布局

一、城市规划区范围

(一)城市规划区范围

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进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划定原则:

1、满足城市发展需要。根据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和规模,确定城市近期、远期、远景发展的阶段性和完整性,利于规划布局、用地结构的形成。

2、便于确认和管理,尽量与行政区界线和地形、地貌等自然界线保持一致。

3、兼顾城市空间景观要求,对面向城区的山体、水体及其它景观要素予以控制、保护。 4、城市水源地、近郊蔬菜基地、风景区、历史古迹等应列入城市规划区。

5、考虑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的管理条件与能力,便于有效进行管理,保持适当的城郊比。 考虑上述划定原则,本次规划扩大了上一轮城市规划区的管辖范围。新的规划区范围包括了新增城市水源保护地、需要纳入城市规划管理的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区、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域以及重要城乡统筹涉及区域。其规划区范围划定为:

城区东部以杨村—姑堂庵—赤岩岭—梁山—南岸—汤家桥村民组一线为界;

城区南部以原旌桥乡、版书乡与县城的乡镇界为界,另将南部水源地白沙水库周边区域包括在内;

城区西部以郭家村民组—太子殿—落袍潭—虎形山—桐岭—跳仙桥一线为界;

城区北部以柳山—柳溪—黄家—姚家—青川—七都岗一线为界,并将水源地土桥水库周边区域包括在内。

本次规划修订的城市规划区面积约为54.8平方公里,为规划期末城市建设用地5.48倍。

(二)规划区用地评价

本次规划在进行野外勘踏、图上作业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评价法对城市周围进行了综合评价。 用地评价主要考虑:坡度、防洪、交通、位势四个因素。同时也对城市建设的人为影响对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自然环境条件带来的变化,一并加以考虑。在此基础上来鉴别各种用地,并归纳为三个等级,由此,得出I、II、III三个类别用地。

其中:

I类城市建设用地3.4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现状建成区及周边用地,该区域地势平坦或者较为平坦,基本不受洪水淹没,属较适合于进行建设的用地。

II类城市建设用地21.3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城区北部的新桥村、华丰村及东北部篁嘉村,另外还包括城区东南及西南河流两侧区域,该区域地势有一定起伏且部分地段易受到洪水淹没,是需进行一定的工程地质处理及设置防洪措施方可进行城市建设。

III类城市建设用地30.1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二类用地周边的西山、梓山、兔儿山及其他山体,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复杂,是不适合建设的用地。

二、城市空间基本格局

旌德县城被群山环抱,西靠西山、南临梓山、东有云盘山、北依凤凰岭;徽水河、白沙河南北向穿越城区,自然形成了中心城区、新桥片区、篁嘉片区三大组团。整个城区呈现出“群山环抱、一核双星、组团布局、秀水穿城、绿地锲入”的城市空间格局。

三、城市功能分区与控制

在“群山环抱、一核双星、组团布局、秀水穿城、绿地锲入” 的城市空间格局下,将三大组团划分为以下八个功能区。

(一)中心城区组团

结合徽水河、白沙河两河自然界限将中心城区组团划分为:城西综合区、城南居住区、城东新区三大功能区。

1、城西综合区

徽水河以西区域,该片区主要承担居住、行政办公、商贸、体育、教育等职能。具体发展措施为加强商贸等服务业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和文教体卫等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居住环境,保护现有文物古迹。

41

2、城南居住区

徽水河与白沙河之间区域,该片区主要承担居住、教育、休闲等功能。具体发展措施为以居住功能为主,完善旌德一中教育设施,打造滨河休闲功能。

3、城东新区

徽水河与白沙河以东区域,该片区主要承担居住、行政办公、商贸等职能。具体发展措施为以道路基础设施和县级行政办公中心的建设,促进城东新区的快速发展,打造高端居住社区。

(二)新桥组团

规划将新桥组团划分为:新桥工业区、配套服务区两个功能区。 1、新桥工业区

该功能区主要承担加工制造业等产业职能,具体发展措施为完善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发展农林产品深加工(华东最大的亚普竹业),机电制造(新华钢球 泰科铁塔 博阳轴承),新型建材(明兴玻纤)等产业。

2、配套服务区

该功能区主要承担与工业相配套的居住、商贸等职能,具体发展措施为以配套居住功能为主,建设片区级的商贸中心,完善私立起航小学。

(三)篁嘉组团

规划将篁嘉组团划分为篁嘉工业区、仓储物流区、综合服务区等三个功能区。 1、篁嘉工业区

该功能区主要承担产业职能,具体发展措施为以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场地平整为前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建材、机电、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

2、仓储物流区

该功能区主要承担仓储、物流功能,建立现代物流、商贸基地。 3、综合服务区

该功能区主要承担管理、居住功能,该功能区通过323省道与新桥及篁嘉工业园区均有便捷的联系,便于开发区管委会高效管理及形象塑造。

(四)土地使用强度控制

土地开发强度涉及到建筑容量和环境容量、交通负荷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通过合理的土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地开发强度控制,不但可以保证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还可以对投资引导、土地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合理的城市结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土地开发强度的控制通过居住人口容量、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等指标来控制。 1、控制原则

1)统一规划土地使用强度,形成主次分明的城市格局;

2)规划结合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采取分片开发的策略,不同片区与地段采取不同的土地使用强度。

2、主要土地使用强度指标

1)容积率及建筑密度控制

工业用地:基于节约使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的考虑,本规划区内所有的工业用地容积率不得小于0.8,建筑密度控制在40%-50%。

行政办公用地:行政办公用地的容积率不得高于5,建筑密度不得高于55%。 商贸金融用地:商贸金融用地的容积率不得高于5,建筑密度不得高于55%。

居住用地:居住用地容积率控制在0.8-2.4之间,与商业、工业等混合的居住用地,容积率可适当调整。

2)建筑高度控制

(1)景观大道两侧,重要道路交叉口周边,城市出入口,城市标志性场所,城市商业密集区:该类区域控制为多、高层建筑区域。

(2)滨水地带

徽水河、白沙河沿岸建筑应控制为多、低层。局部地段可适当设置高层建筑以丰富城市天际轮廓线,但应经充分论证。

(3)自然山体周边地区

自然山体周边地区严禁设置高层建筑,其高度设置应以不遮挡山体轮廓线为宜。 (4)城市公园周边地区

该地区周边建筑控制为多层或低层。 (5)文物古迹及历史保护地段周边地区

文物古迹及历史保护地段周边地区不宜修建高层建筑,高度应控制在多层及多层以下。

42

四、城市增长边界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根据城市发展可能涉及的其他用地而规定的,其目的是为了确保规划弹性,为城市未来的潜在发展提供合理的引导。本规划确定的城市远景空间范围为:

东:东至杨村、登高村、臧家及赤沿、高山村东南侧河流一线; 南:主要为徽水河、白沙河两侧可建设用地;

西:基本以改线的217省道为界,还包括其西侧地势相对平坦的区域; 北:包括陈家、坎下、沈家山及华丰村、湾里村等村庄。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十五章 城市建设用地布局规划

一、城市建设用地现状分析

(一)城区现状概况

旌德县城区现状建设用地3.1k㎡。现状城区主要分为老城区、城东区以及新桥园区,建设用地集中在城西路以及徽水河、白沙河两侧区域。在县城的西北部,城西路西边的地块也已经逐步得到开发,现在已是城区工业主要集中地。居住区主要集中在老城区以及城东新区。居住用地约占36.1%。工业用地集中在新桥园区,随着县政府近几年加大对工业发展的投资力度,工业用地在快速扩张,入驻企业的规模和投资强度也较大。公共设施明显不足,没有县级公园和城市广场,不能满足城区居民的需求。

(二)城区现状分析

1、居住用地

老城区住宅低层较多,室内通风、采光较差,空间利用率低,且房屋的内部结构布局也不合理。

老城区建筑容积率较低,土地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室外绿化、活动场地缺乏,特别对于一些居住集中的地段,其公共绿化及活动场地几乎为零。 住宅区的排水设施不健全,多为明沟排放,环境较差。 部分新建的小区物业管理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县城商业较发达,较大的商业金融业用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和平路、解放街、胜利路、南大街、城西路和河西北路等。

县城的行政办公及事业单位分布较散,主要分布在河东路、胜利路和城西路。 县城文化娱乐用地较少,主要有影剧院和广播电视站。 县城现状没有体育用地。

医疗卫生用地主要有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和县医疗保健所,但规模相对较小。

43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主要有县一中、县二中和两所小学,但现状规模和教育设施质量有待提高。

3、工业用地

县城工业用地主要集中在新桥工业园区,另外城区内还有部分,分布在河东路、河东北路和城西北路南段。

县城工业企业主要为纤维加工、机电制造、纺织加工、建材等。工业本身的结构层次较低,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属资源导向型,加工层次不高,技术水平有限,易受外界影响。 一些沿河的工业企业,对河流的污染严重。

城区内的工业用地都被居住用地所包围,对居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老城区内部分废弃的工业用地被荒废,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在工业用地周围基本无防护绿带。

4、道路交通

县城路网基本形成,主次道路系统分级明确,新建道路严格按照上版规划实施,交通组织较好,但也呈现以下不足之处:

县城的城西和城东的交通联系不足,有待加强。

国道323线从县城北部通过,对县城的北向发展带来阻碍。

老城区内道路因历史原因,道路较窄,交通比较拥挤,而且缺少必要的红绿灯设施,交通秩序混乱。

城区内静态交通设施缺乏,停车用地严重缺少,多数车辆停靠在路边,对原本拥挤的交通更添几分杂乱,严重影响了车辆的正常行驶。

5、绿地景观系统

城区绿地系统主要呈现沿道路和河流的线型形态,只有为数不多的点状绿地。 城区既有自然景观资源如梓山、西山、兔儿山、徽水河和白沙河等,又有历史人文景 观。

城区公共绿地严重不足,除少量小型的街头公园外,基本无供居民游憩的绿色空间。河流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两岸、公路沿线以及工业区与居民区、行政区等基本无防护绿带。城区绿化总体水平较低。

现状用地构成以及与2000年、2008年建设用地对比一览表如下:

2000年建设用地 2008年建设用地 用地人均人均代用地名称 面积(ha) 百分比 (㎡/面积(㎡/号 人) (ha) 百分比 人) R 居住用地 98.7 57.1% 36.4 111.4 36.1% 32.2 C 公共设施用地 28.5 16.4% 10.8 47.93 15.5% 13.9 C1 行政办公 7.7 4.4% 2.9 8.65 2.8% 2.5 其C2 商业金融 9.9 5.7% 3.7 25.69 8.3% 7.4 中 C3 文化娱乐 0.6 0.3% 0.2 0.37 0.1% 0.1 C5 医疗卫生 0.8 0.5% 0.3 1.3 0.4% 0.4 C6 教育科研 9.5 5.5% 3.7 11.44 3.7% 3.3 C7 文物古迹 0.48 0.2% 0.2 M 工业用地 18.6 10.7% 6.9 51.25 16.6% 14.8 W 仓储用地 3.5 2.0% 1.3 0.69 .0.2% 0.2 T 对外交通用地 7.5 4.3% 2.8 4.19 1.3% 1.2 S 道路广场用地 9.5 5.5% 3.5 41.36 13.4% 12.0 U 市政设施用地 5.6 3.2% 2.1 2.78 0.9% 0.8 D 特殊用地 0.5 0.3% 0.2 0.75 0.3% 0.2 G 绿化用地 0.5 0.3% 0.2 7.15 2.3% 2.1 其中 G1 公共绿地 0.5 0.3% 0.2 7.15 2.3% 2.1 E 水域及其他用地 41.5 13.4% 11.9 合计 172.9 100% 64.0 309.0 100% 89.3

二、规划用地布局及用地平衡

(一)规划用地布局原则

城市用地布局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结合旌德县城的实际情况,规划用地布局的原则如下:

1、支持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城市用地布局规划应当充分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城市空间发展的要求,要反映出城市的性质、职能和社会经济特征,反映人口与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

2、支持生态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用地的布局应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用地布局应处理好城市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关系。 3、有利于城市交通与城市用地的协调发展

44

不同的用地布局结构将会导致不同的交通模式,城市用地布局应当有利于减少交通需求,优化交通结构,发展公共交通,适应未来机动化的趋势。

4、强化城市用地的空间-时序配置

规划布局要同时考虑土地开发的空间安排和时序安排,以保持各阶段用地布局的相对完整与集中,以及对发展机会的适应性。

(二)用地平衡

规划用地平衡表如下:

1、远期2030年,规划人口10万人。 序用地代面积 号 用地性质 号 (公顷) 比例(%) 人均(m2/人) 1 居住用地 R 305 30.5 30.5 2 公共设施用地 C 131 13.1 13.1 行政办公用地 C1 20 2.0 2.0 商业金融业用地 C2 78 7.8 7.8 文化娱乐用地 C3 2 0.2 0.2 其中 体育用地 C4 3 0.3 0.3 医疗卫生用地 C5 1 0.1 0.1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C6 25 2.5 2.5 文物古迹用地 C7 0.5 0.05 0.05 3 工业用地 M 253 25.3 25.3 4 仓储用地 W 29 2.9 2.9 5 对外交通用地 T 64 6.4 6.4 6 道路广场用地 S 112 11.2 11.2 7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U 16 1.6 1.6 8 绿地 G 90 9.0 9.0 其中 公共绿地 G1 82 8.2 8.2 生产防护绿地 G2 8 0.8 0.8 9 特殊用地 D 1 0.1 0.1 9 总计 1001 100 100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2、近期2015年,规划人口5.6万人。

序用地代面积 号 用地性质 号 (公顷) 比例(%) 人均(m2/人) 1 居住用地 R 164.9 29.7 29.4 2 公共设施用地 C 87.7 15.8 15.6 行政办公用地 C1 16.6 3.0 3.0 商业金融业用地 C2 44.3 8.0 7.9 文化娱乐用地 C3 1.6 0.3 0.3 其中 体育用地 C4 3.0 0.5 0.5 医疗卫生用地 C5 1.0 0.2 0.2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C6 20.7 3.7 3.6 文物古迹用地 C7 0.5 0.1 0.1 3 工业用地 M 168.3 30.4 30.1 4 仓储用地 W 17.4 3.1 3.1 5 对外交通用地 T 38.7 7.0 6.9 6 道路广场用地 S 48.8 8.8 8.7 7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U 10.6 1.9 1.9 8 绿地 G 17.1 3.1 3.1 其中 公共绿地 G1 10.9 2.0 1.9 生产防护绿地 G2 6.2 1.1 1.2 9 特殊用地 D 1.0 0.2 0.2 9 总计 554.5 100 99.0

三、土地分级评定

1、将地价因素引入城市土地利用中,使城市建设用地的布局可以以城市地价水平及其变化为参照,通过级差地租的调节作用,从而达到:

1)城市建设用地结构的优化; 2)城市空间布局的合理化; 3)城市用地效率的提高。 2、评定因子选择 1)区位条件——A1

区位条件可直接生成级差地租,以各地块距城市空间距离为量化指标。 2)交通可达性——A2

交通便捷程度作为土地使用者的生产成本,评价时以地块交通性道路的分布情况和距对外

45

交通出入口的距离为依据。

3)自然条件——A3

地块的自然条件将影响土地开发时资金投放量的大小,评价时可直接使用用地自然条件评价的结果。

4)环境条件——A4

用地周围的环境情况将影响土地开发后的客观效果,评价时可参照用地周围的绿地分布情况及环境质量情况。

3、权重的确定

城区土地分级评定因子权重的确定根据“DELDH”法的打分结果,并参照省内有关城市的权重值情况,经修正后得到的即:

W1=0.2 W2=0.25 W3=0.4 W4=0.15 4、评定结果

评定面积大于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2.48 KM2,地块面积为0.04KM2,总评价地块312个,评定公式为:

Pj=∑n

WijAij i=1、2、3、4

i=1

j=1 j=1、2、3、4

根据得分情况,将评定用地划分为四级。具体结果详见图示。

依据评定结果,可以看出:旌德县城地价最高地段—— 一级土地为主城区内的老城组团及城东区的中心地区,以及与之联接的地段中心,规划此级用地宜为商贸金融用地和行政办公用地;二级土地为各片区的中心,宜作为商业及住宅开发、科研用地;三级土地为城市上风向的外围用地,宜作为居住、体育场、工业用地;四级土地为城市边缘用地,有过境交通等交通条件,宜为工业、仓储用地、滨河绿地。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46

四、居住用地

(一)规划原则

居住用地尽量成片完整布置,同时在布局上与工业用地或者第三产业用地相结合,使居住与就业岗位之间有便捷的联系。新建住宅尽量按照住宅小区的方式进行集中建设,根据居民生活不同层次的要求,分级配套各级公共服务设施,为城市居民创造优美、舒适、便捷的生活居住环境。

(二)居住建筑强度控制

城西综合区老城区组团的住宅建设主要以旧城改造为主;城东组团居住区、城南组团居住区、新桥配套服务区内居住区和篁嘉综合服务区内居住区主要以新居住区建设为主。该片区居住建筑以多层住宅为主,高层住宅为辅。

东部的居住区和南部片区集中力量进行大型居住区建设。同时针对居住区建设所涉及到的村庄,要做好拆迁、还建和村民安置工作。该区域居住建筑以多层住宅为主,在沿河区域可适当考虑部分低层住宅。

(三)住房建设规划

1、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和保障范围

按照租售并举的原则,健全和规范更加科学合理的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流转和管理机制。通过租赁型经济适用住房、存量住房和公有住房资源的整合,积极探索建立政策性租赁住房体系,用于引进人才、处于婚育阶段年轻人等人群的住房问题。

2、调控和引导各类商品住房建设规模

合理确定政策性商品住房的建设规模,根据对本地居民的收入水平、住房市场价格走势和住房需求状况的动态监测与评估,制定年度限套型、限房价普通商品住房建设计划,纳入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和土地供应年度计划,积极探索通过限套型、限房价的方式加大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调控商品住房供应结构和稳定住房价格;制定完善的管理标准和程序,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确保其它普通商品住房严格按照规定的套型结构比例进行建设;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政策,继续停止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供应,严格限制低密度、大套型住房土地供应,一类居住建筑原则上控制在住房总建设规模的10%以内。

3、稳定住房用地供应和调整用地供应结构

严格控制和合理确定增量用地规模,加大土地储备和一级开发力度,加强用地供需研究和市场运行动态监控,完善相关政策机制,确保住房用地二级市场稳定、有效、合理的供应;按照优先利用存量用地的原则,积极盘活存量用地,原则上存量用地占住房用地供应规模比例应达到40%以上;加大对闲置用地的处置力度,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居住用地主要用于安排中小套型住房建设;调整和优化住房用地供应结构,优先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的用地供应,规划期内供应量不低于居住用地供应总量的70%。

4、合理确定和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

按照总量和项目相结合的原则,分类型、分区域、分阶段确定住房套型结构比例要求,明确建设标准和制定严格的管理办法,确保规划期内,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建设,从总量上保证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积所占比重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单个住房建设项目要按照规划条件和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套型结构比例要求。

(四)居住用地布局

城南区、城西区和城东区的住宅建设在进行旧城改造的同时,增加新居住区规划建设,居住建筑以多层住宅为主,高层住宅为辅;新桥园区的住宅建设以新居住区建设为主,考虑到工业需成片发展以及城市主导风向的影响,居住用地布置在组团的东北部;篁嘉园区的居住用地的布置应少量,考虑到原有城区的吸引以及各项基础设施的服务范围,居住用地布置在靠近城东区附近。

规划2030年城区居住用地共305公顷,占总用地的30.5%,人均用地30.5平方米。

47

五、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一)行政办公设施

旌德县现有县级办公用地都集中在主城区片区的城西组团内,主要在城西路和胜利路两侧。随着县政府等一些办公用地搬迁至城东区组团北部,原有行政办公用地可置换为其他用地。由于政府搬迁涉及面较广,影响很大,所需资金也比较多,因此从城市整体的角度出发,应该对行政办公中心的用地及其周边地区的用地进行整体规划和有效的控制,有计划地进行土地的出让和开发建设。另外在篁嘉园区内安排一部分开发区行政办公用地。

行政办公用地20公顷,占总用地的2.0%,人均2.0平方米。

(二)商业设施

1、商业金融服务设施

1)现状概况

县城较大的商业零售网点集中分布在城西路、和平路、解放街、商业步行街、南大街、河东路和胜利路。同时其他道路两侧也分布一些商业建筑。

2)规划措施

规划按县级中心——片区级中心——组团级中心三级配套商业金融服务设施。

规划将县级商贸金融服务中心布局在城西区内,同时考虑到城东区的发展趋势以及县政府搬迁至城东区,规划将片区级商业中心布置在城东区

规划将组团级商贸金融服务中心分别布置在:

(1)城南区的商业金融服务中心设置于何山路与胜利路。

(2)新桥园区的商业金融服务设施设置在新桥大道和城西路交叉处。

2、市场用地

1)现状

城区2个市场,分别为乔亭路和河西北路交叉处,以及南门路处。 2)规划原则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商品市场体系的总方针。

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旌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2)反映优化市场布局、调整市场结构、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进流通现代化的主导思想。

(3)体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创新消费服务方式、改善产业服务功能、提高商业竞争力、服务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

3)规划目标

旌德城区商品交易市场应以调整布局、功能创新为发展思路,实行传统商品专业批发市场的升级,积极发展新型市场,塑造商品交易市场的新形象。本规划确定中心城区商品交易市场的重点是:专业市场、农副产品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与农贸市场)、其它类商品交易市场等。

旌德城区应根据本身产业优势与工业特点,积极鼓励与支持发展生产资料综合市场,重点发展工业消费品市场,调整、巩固与提高现有农产品市场。

旌德城区生产资料综合市场应设置在交通便利、工业优势集中地带,农贸市场(菜市场)可设置在居住区内或居民集中地,原则上以1000米为服务半径,目标顾客以当地居民为主。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主要设置在城郊结合部和乡镇交通主干道附近。

4)规划布局 规划5个农贸市场

(1) 完善位于乔亭路和河西北路交叉处的市场,河东路与胜利路交叉口新建一处农贸市场。

(2)在城东区北部布置一个专业批发市场。

(3)在篁嘉园区内布置一个物流市场,以满足篁嘉园区内企业要求。 3、商业金融业用地面积

规划2030年城区商业金融业用地共78公顷,占总用地的7.8%,人均用地7.8平方米。

(三)文化娱乐设施

旌德县现有的公共文化设施数量少、规模小、年代久、档次低,不能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缺少代表城市文化水准和档次的大型标志性文化设施。而且文化娱乐设施的发展不均衡,文化设施相对集中在老城区,分布不均匀。社区文化服务设施欠缺,居民日常文化娱乐极为不便。同时文化市场品位低,地域文化特色欠缺。

4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ix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