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历史文化丛书之《澄州往事》
更新时间:2023-11-12 05:1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辽宁海城历史文化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海城历史文化丛书】
澄州往事
海城,位于辽宁省南部,辽河下游之左岸,辽东半岛之北端。南临营口,北靠鞍山、辽阳,东邻岫岩,西与大洼、台安隔河相望。地处东经122°18'~123°08',北纬40°29'~41°11'之间。东西长80公里,南北宽44公里。全境总面积2732.1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1131417人。
海城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9.6℃,年无霜期为158天,年平均降水量为701.2毫米。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如歌如画。
境内东部为山区,与千山同为一脉。这里山峦叠翠,千峰竞秀,既有唐帽山扼东西江河之孔道,又有唐王山当南北海陆之要冲,故古有“辽左重地”之称,素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此间所蕴藏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现已查明的有铁、硫化铁、铅、锌、铜、铀、铌、沙金、滑石、菱镁、石灰石、石墨、石棉、云母、玉石、大理石、萤石、硼石、长石、硅石、铝矾土、矽藻土等20余种。其中,滑石、菱镁的储量分别在5亿吨和20亿吨以上,均居全国之首,并以其品位之优储量之丰而蜚声中外。而万顷山坡之上,挂红披绿,林果郁香,则更为东部山区平添几分诱人景象。
境内中部有平原,放眼望去,旷野坦荡,百里丰疆。这里盛产玉米、高梁、水稻、大豆及烟麻等多种农产品,粮食总产量已达到60余万吨,为辽宁省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
境内西部称沿河,此间诸流汇集,水域宽广,既有太子河、浑河、大辽河,纵境南北;又有海城河、五道河、三通河、杨柳河、八里河连接东西,其河流总流程达656公里,为这里的水稻栽培、水产养殖提供了丰富的水利资源,尽显出一派江南水乡之神韵。
境内铁路、公路网络交错。有长大铁路、沈大高速公路穿境南北;还有海沟铁路、京丹高速公路横贯东西;更有环城公路、镇村公路相连相接,已经凸显出了其作为辽南交通枢纽的重要位置。
海城的历史古老而久远。在这古老而久远的历史中,无处不显现着中华文化与文明发展的轨迹。从小孤山仙人洞遗址中,我们可以探寻到3~8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祖先繁衍生息的信息;从析木石棚的巨石文化中,我们可以窥见到远在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与生产方式的进步与发展;而自秦汉以来,这里已先后置有辽隧、新昌、望平、花山、析木、永丰、仙乡、安市、岩渊、耀州、临溟、澄州、铜州、海州、牛庄、海城等16个州(卫)县。
走进海城古老而久远的历史,亦如走进中华文化与文明发展的历史隧道。
一、远古灵光
古之海城,唐属青州北域;虞属营州北域;至夏,禹复九州,省幽、并、营三州,本境复属青州;至夏商仍唐制,属青州北域;至周,武王克商,封箕子于朝鲜,本境属朝鲜。
1、 孤山仙人洞——寻访八万年前的海城小孤山人
1
追寻海城远古文明的足迹,首先应该去寻访海城小孤山人。
小孤山遗址,亦称仙人洞遗址,为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遗址位于海城市东南45公里处的海城市孤山镇境内。遗址为一天然洞穴,因其地处小孤山村故名为小孤山遗址;又因其洞俗称仙人洞,亦名为仙人洞遗址。洞东南为青云山,西北为翠云山,对面即为小孤山。一条长长的清清的海城河从洞前缓缓流过。 据《岫岩县志》载:“在城西北七区蟒沟村之南山,与海界小孤山堡,隔河相对。山之西麓有洞曰仙人洞,洞有二:稍南者,洞口较闳敞,横瓦石墙。洞外有药王庙,洞内黑暗无底,土人有欲穷其境者,数人结队,笼烛而入。初进颇宽阔,掉背游行,绰有余地。但见石乳所结,万象罗目。再进则稍隘,越此又复宽阔。约行数里抵一河,水流汹涌,人莫敢渡。惟见对岸石门有光射入,洞内时有恶风鼓荡,如振雷霆,人皆相戒,不敢复入。每闻风声必有蝙蝠往来口洞,其大倍常。庙祝时一见之。其北有洞,差小,内供佛像,前有池,足供庙祝之饮。洞上横嵌一石,题曰‘玊洞’。”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人们只知道曾经有人在这个小小洞穴中生活过,而且只知道那些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一定离我们很久远很久远,早已久远得成了我们后人心中的仙和神。于是,人们每逢遇病遇灾遇难遇困之时,便去洞前跪拜祈祷,久而久之,洞前便有了“药王庙”和“四亲宫”,自此洞前香火更盛。据数年前发现的《重修四亲宫碑》记载,此宫仅于清乾隆四十三年、乾隆四十四年、嘉庆十五年和咸丰十五年,便先后重修了四次。然而,无论香火如何鼎盛,人们都无法从那缭绕的香烟中觅见到仙与神的一丝真容。直到1975年的那场地震。
正是发生于1975年2月4日海城、营口地区的那场7.4级地震,在给孤山人造成巨大灾难的同时,也将仙人洞旁的一块巨石震落,从而让一个已经隐藏在巨石之下上万年的洞穴裸露了出来。
于是,一支地质考察队率先走进了这个洞穴。于是,当一块古生物的化石,当一块石器和陶器的残片不经意间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我们才惊异地发现,原来我们心中的那些仙和神,其实正是我们一直在苦苦寻找的祖先:我们小孤山人的祖先,我们海城人的祖先,我们人类的祖先。
1980年,鞍山市文物普查队对仙人洞遗址进行初次考察,在洞内捡拾到了古生物化石、打制石器、骨器、陶片等物。
翌年10月25日,辽宁省博物馆、鞍山市文物站、海城县文化局共同组成“仙人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队,对遗址进行了16天的试掘。
试掘测定,在海城河右岸,并列着三个由断层面构成的三角山端,洞位于中间的三角山端的坡角,是一个形态保存完好的洞穴。洞宽5.8米,洞深19米,洞后与落水洞相连。洞室面积约90平方米。洞顶有两个穹窿,最高的一个高出洞内堆积物顶面4.8米。洞内堆积最厚处在6米以上。堆积物顶面由洞口向洞内,由东壁向西壁倾斜。洞口处堆积物顶面高出洞前海城河河床(海拔150米)6.4米。洞的底板东高西低,由洞后部向洞口微倾,比后部两侧底板高出1.71米。
试掘中,在洞内靠东壁开3个4平方米探方,掘出古生物化石19种,出土石器300余件,并发现灰坑和炭屑。
1983年,辽宁省博物馆采纳贾兰坡教授的建议,组织省、市、县及中国科学院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的考古工作者,对遗址进行正式发掘。
发掘自6月13日开始,历时48天,对350立方米堆积物(约占洞内堆积物的70%)进行筛检。在更新世地层中发现了人类单个牙齿5颗,幼小股骨残片1段;石制品约1万件;骨角制品6件;穿孔兽牙等装饰品7件;大批动物化石和一些灰烬。在全新世地层中发现了一些人和动物的骨骼、陶片、磨制石器、古钱币等遗物。
2
两次出土的遗物大致可分为四类。
一是动物化石。在出土的大量动物化石中,除少量鱼的脊椎骨、鳖的腹甲、蚌壳碎片和鸟的肢骨外,主要是哺乳类动物的牙齿、头骨、下颌骨、肢骨等,计有7目14科28属38种之多。包括有:翼手目之鼠耳蝠;兔形目之鼠兔;啮齿目之灰仓鼠、变异仓鼠、黑鼠、上头四鼠、方氏鼢鼠;食肉目之沙狐、狼、豺、南鼬、狗獾、水獭、中华貉、中华猫、虎、猞猁、洞熊、棕熊、斑鬣狗、猎豹;长鼻目之猛犸象;奇蹄目之野马、三门马、披毛犀、梅氐犀;偶蹄目之青羊、普氐羚羊、粗角羚羊、野牛、水牛、北京香麝、斑鹿、加拿大马鹿、河套大角鹿、东北麅、麂、野猪。
二是石制品。其出土的数量巨大,有近万件之多。除少数制品采用闪长岩石、石英岩和玉石制作外,其余制品几乎全部采用脉石英石或岩块做原料。而这些原料在洞前的河床中即可找到。这些石制品主要包括:有用锤击和砸击的方法打制而成的石核和石片;有用脉石英石、闪长岩石打制成的单刃、双刃、圆刃、姆指盖状和吻状等刮削器;有用脉石英石、石英岩打制成的各种尖状器;有用交互法打制成的钻具;有用错向打击法打制成的雕刻器;有用交互法打制成的砍斫器;有用交互法打制成的石手斧;还有用一般脉石英砾石打制成的多面体石球。
在这些发现的石器中,有一件石器尤为引人注目,那是一件用岫岩玉(矿物学上称为“透闪粒岩”)做原料的石制品。正是这件石器的发现,彻底颠覆了以往考古学界对“玉石文化”不过几千年的历史认知,从而将人类利用岫岩玉的历史一下子提高到了距今3万~2万年,这无疑给“玉石文化”涂抹上了一层极其绚丽的色彩。
三是骨角制品。有鱼叉一件。鱼叉是选用偶蹄类炮骨制成的双排倒钩鱼叉,这是在国内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中的首次发现。有标枪头一件。标枪选用动物肢骨制成,整个器身都经过细致的研磨。有骨针三件。其中有两枚骨针用象牙门齿作原料,这类遗物在国内同类型遗址中十分罕见。还有装饰品,其中包括四件钻孔牙齿和一件穿孔蚌壳。
根据同位素年代测定,小孤山遗址的晚更新世堆积第一层的年龄约为距今8万年,第二层的年龄从距今5.6万年~3万年,第三层的年龄距今3万年~2万年,第四层的年龄从距今1.7万年左右。由此表明,小孤山旧石器文化是一个以旧石器中期为主并延续至旧石器晚期的文化。
面对着这众多的遗物,一幅幅古人类生活的画面便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远古的小孤山,气候温润,四季分明。这里山林繁茂,水草丰盈,早已是各种动物的乐园和天堂。
早在8~1万年前,一群远古的人类来到这里,他们发现了河岸的那个山洞,并在那里居住了下来。
为了与各种凶猛的野兽争夺生存的空间,他们学会了制作武器,于是便从洞前的河里取来各种各样的石块,敲击和打磨出了各种石刀和石斧,由此他们学会了狩猎;此时,他们也已经学会了用火,已经学会了如何将猎物烤熟以后再去食用;于是,此时的他们也学会了利用废弃的动物骨骼制作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工具,他们的手里终于又有了骨制的鱼叉和骨针;于是他们又学会了用鱼叉去捕鱼,用骨针去缝制衣服;当他们的身上终于穿起了由兽皮或者鱼皮或者是树皮缝制的衣服后,他们的心灵深处终于萌生出了美的意识和美的追求,于是他们的脖子上、手上或者腰上,终于有了如项链、手链或者是腰带挂件之类的装饰物,他们已经开始极其强烈地渴望将自己身上的美展示给自己的同类,尤其是同类中的异性;正是这种美的渴望与追求,激发了他们更大的创造潜力,终于有一天,他们学会了制作陶器,在他们的洞穴中终于又有了他们自已制造的陶罐、陶釜和陶碗;有了这些,那些猎物不仅可以用来烤着吃,而且终于可以用来煮着吃了??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都是在一个又一个周而复始地日出和日落中完
3
成的。他们似乎从来也没有感觉到他们的生活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当然也更无从感觉到这种变化对于人类发展的历史究竟意味着什么。因为这种变化的过程实在过于漫长而遥远。以至漫长而遥远到几万年乃至几十万年。以至漫长而遥远到连他们自己也早已不知道他们这些人类究竟是从哪里来,他们是怎样让自己的脚步走进了人类的晚更新世时代。而且他们也都不知道自己的名字。但他们却是我们真真切切的祖先,是在我们的心中早已升华为仙和神的祖先。
小孤山仙人洞遗址和小孤山人,正是海城历史与文化的源头。
2、神秘的厝石“杯文”——海城再现远古文化遗存
海城城内有山,山上多有奇石,因其石酷似天外来石,此山因此得名厝石山。清光绪三十二年,邑宰管凤和,见此山天然形胜,遂辟为公园。
《海城县志》载:公园系就原有形势,缭以短垣,门西向。内有矮屋五楹,为藏花室。阶前花木纷繁,游人过此,辄小伫观玩。东上有斜径,回曲如羊肠;山半有亭,颜曰“思错”,取“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义也。甲辰冬,省视学萧鸿钧过此,见百卉凋零,孤松独秀,题联云:“劫后图画惺众眼,岁寒松柏见天心。”循径北行东转,东过雁齿桥,直达峰巅,有文昌阁,高出重霄。登其上,则四围山水,俱在目中。阁外有管公题联云:“先天下忧,后天下乐;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又林格陈宗岱题联云:“二十里山明水秀,图画天然,游目足骋怀,何必览蓬岛烟霞,西湖风月;五千年城古人非,沧桑世变,及时且行乐,此处即河阳花木,北海琴樽。”阁前多巨石,奇形诡状,错落天然。中有狭径崎岖,履蹬而下,至西南隅,坡忽坦,约四、五方丈,甃以砖,平如砥,中建字纸炉,高约三丈许,尖削如塔形,插空矗立。西北十数武,有方亭曰“歌风”,俯瞰市廛栉比鳞次,南满停车场,碧树红墙,历历如绘。亭前,禹箴孙绍宗题联云:“蹊径新开,快春秋游览;园亭小筑,供桑梓讴呤。”亭内,立清张文藻联云:“即景生情,想古时台池鸟兽;与人同乐,喜此地城郭山林。”外有辑五韩瑞昌联云:“随意筑亭台,供朝野名流,畅谈风月;天然好山水,趁春秋佳日,游赏烟霞。”亭西有台曰“梯云”,下临悬崖可怖。东北有小潭,贮水无多,四时不涸。迤北径旁,有明诸生王之召墓志铭,大金天命癸亥年云版,皆古物也。东边临孔庙,嬉游之地,与庄严宫墙相对峙,为我邑公园所仅见。癸亥冬,张朗阶辅相以县志毕役,游此园有感,撰联云:“出疏松怪石间,宫墙瞻仰千秋在;登方亭高阁上,山水苍茫一局收。”斯园虽小,实具大观。于嚣尘市井中移步换形,别开幽境,他处公园所未有也。
厝石山自辟公园至今,已百年余。百余年间,人们除于此休闲取乐,怡情养性之外,从未有人将此山此景与人类的远古文明发生过任何联想。及至2013年12月6日的《北方晨报》上刊出《厝石山公园厝石群现古老天文图》文章,人们才猛然发现,这些奇形诡状的天外来石上,竟然隐藏着一个那样惊天的秘密。
这个惊天的秘密是由一个叫罗庆文的海城人发现的。他说,他是一个对天文和地质有着浓厚兴趣的人。于是,厝石山上的那些奇形诡状的巨石便成了他的钟爱,一有空闲,便会去那些巨石间徜徉。突然有一天,徜徉中的他不经意间发现了隐藏在一块巨石上的点坑,他发现那些点坑绝非天然,而极似人工所为。这让他大为震惊,于是他开始了真正的考察,居然发现,在与这块巨石相邻的6块巨石上,竟都隐藏着一些相似的点坑。在这7块长约4米,宽约2米的石头上,不规则地布满了2000多个2至20厘米的点坑。而当他将这些点坑连起来看时,竟惊奇地发现,那极像一副古老的天文图案。
这一发现立刻惊动了鞍山市辽山文化学会的工作人员,他们随即赶到现场,并认证这些符号皆属古天文图案,其中包含了北斗星座、北极星座和一些小型星座共十二幅天文图案。这些图案叙述了太阳、月亮、天文、宇宙树和“厝石”的非凡来历。根据这些图案的类型规
4
律初步认定其年代应属旧石器时期,这类点坑符号群国内外学界统称为“杯文”。
据该学会张骏伟先生介绍,“杯文”文化是一种世界性文化现象,其发生时代甚至可以古老到190万年前非洲的奥杜威文化时期。而厝石山公园发现的这种符号群,在我国河南具茨山、江苏连云港、辽东半岛、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都有批量分布。中科院等单位曾在河南召开过的国际研讨会上反复宣布具茨山的这种符号群属黄帝文化,并以此认定具茨山这个地方应是中华文明、黄帝文化的中心。
史载,黄帝族的姬姓部落和炎帝的姜姓部落原来都在我国西部地区的陕西境内。后由于人口的长期衍殖,氏族部落的不断增生,原来居住的地域已容纳不下,于是两个部落都开始了迁移活动。黄帝氏族迁移路线偏北,他们经过今陕西北部,渡过黄河,到达今山西南部一带,后继续往东北方向迁移,其中一支较大的部族到达了今河北北部。而炎帝氏族的迁移路线偏南,他们顺渭水东下,再顺黄河南岸向东,到达今河南的西南部。由此,黄帝和炎帝两个氏族部落的人便遍布黄河南北,形成两股较强大的势力。
司马迁说过,“自初生民以来”,人们就是“仰则观象于天,俯则法类于地。”张衡说,“日者,阳精之宗;月者,阴精之宗;五星,五行之精。众星列布,体生于地,精成于天,列君错峙,各有所属。在野像物,在朝像官,在人像事。”
由此,我们可否做这样一个大胆的猜想:厝石山符号群与具茨山符号群应属同一文化源流,具茨山文化因炎帝部族迁移所致;厝石山文化因黄帝部族迁移所致。而厝石山符号群叙述的不仅是天象,也不仅是关于“厝石”的非凡来历,或者其叙述的本就是黄帝氏族的迁徙经历!更或者,其叙述的竟是仙人洞小孤山文化与黄帝文化的伟大邂逅与融合!
总之,厝石山离小孤山实在太近了,而离着东行而来的黄帝氏族也不算太远。
这或许会是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但无论如何,我们已经知道,从仙人洞走出来的小孤山人,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3、析木石棚——一个美丽的传说与猜想
如果说小孤山仙人洞遗址向我们展示的是海城境内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文明的丰厚遗存,那么析木石棚则向我们进一步展示了新石器时代古人类文明的辉煌。 石棚文化和小孤山仙人洞文化一样,也是海城境内所特有的古人类遗址文化。迄今为止,海城境内发现的石棚共有4处,其中,两处位于析木镇姑嫂石村,另两处位于牌楼镇北牌楼村。现只有姑嫂石村的姑石棚保存完好,其余3处均已被毁。
析木石棚,亦称姑嫂石石棚,位于海城市东南34公里的姑嫂石村。 姑嫂石村山上有石棚一座,当地人称之为姑石。整个石棚系由6块花岗岩石板对榫而成,为一块石板铺地,四块石板围壁,上面履盖一块大石板。大石板称盖板石,或称顶棚,长6米,宽5.1米,厚约0.5米,重约40~50吨,棚高约2.7米。石板均经打磨,壁面光洁。内壁有人工磨凿的石窝数十个。石棚周围曾出土夹砂绳纹红陶片、灰陶片、细泥磨光薄胎红陶片等文物。
根据石棚的建筑形式及出土文物的特点,有关专家初步认定为新石器时代巨石文化遗址,距今约4000~3500年。因其用石板支盖而成,状似小屋,故称石棚。而《三国志》中则因石棚很像帝王的冠冕,故亦称其为“冠石”。
姑嫂石村山下亦曾有石棚一座,当地人称之为嫂石。此石棚结构与山上石棚相同,只规模略小于山上之石棚,且坍塌已久。1952年,因此地修路所需,该石棚被炸掉。
牌楼石棚位于海城市东南16公里的牌楼镇北牌楼村小学校南面山岗上,两座石棚相距约有6米,均于1958年被炸毁,现仅残存有棚盖和支石各一块。棚盖石呈椭圆形,长3.5米,厚0.59米;支石长1.85米,宽1米,厚0.45米。
5
其实,关于石棚的性质、用途,学术界一直说法不一。有主祭祀说者,有主墓葬说者,亦有主两者兼而有之说者。于是有人对石棚的内涵进行了如下的界定:
石棚,是中国境内以整块巨石作为顶石的一类墓葬和相关祭祀设施的统称,主要流行于青铜时代,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东北地区东南部、山东半岛东端以及浙江南部的沿海地区。与之类似的遗迹在朝鲜半岛、日本的九州地区也有发现,被统称之为“支石墓”。从功能上看,石棚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与祭祀相关,可称之为石棚;另一类为墓群,可称之为石棚墓葬。依据墓室所处位置及结构的不同,石棚墓葬又可分为两种类型:墓室高出地表者可称之为石棚墓,墓室建于地下者可称之为盖石墓。
若以此说分类,析木石棚应属于祭祀一类的石棚。其产生的背景应与古代人类对大自然的崇拜与原始宗教活动有关。或正由于石制生产工具的产生,使人类从动物中分离出来,并从而使人类产生了对自然石物的崇拜。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现已发现的多处与析木石棚相似的祭祀类石棚,大多是两座或三座相邻一地,并且都与民间故事与传说相关联。如石棚山、榆树房、仰山村石棚便相邻很近,传说为三位神女为登天所建。其中在石棚山上建石棚的神女心地纯洁善良,一夜便将石棚建好,飞升天界。而榆树房和仰山村的两位神女,则因心地不够纯洁善良,最终未能建成石棚,而含恨化作了一种小鸟。
姑嫂石村的两座石棚之所以被名为姑石与嫂石,也缘于一个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此村曾住有兄妹二人,因父母双亡,二人遂以采药治病为生。后兄娶妻,妻懒且贪。适逢村中瘟疫流行,为救村人,姑拉嫂同去山中采药,嫂不得已而随之。至山中,有仙人对姑曰:石缝中有仙药灵芝,可渡人,有立地成仙之功;可医患,有起死回生之力。姑告嫂,鼓其合力取之救人。嫂弗信,哂之。姑乃自去以钁掘之;钁损,继而以手代钁;遂有血滴于石上,石开,灵芝见于前。姑欲急奉之于村人,嫂欲独吞之;夺抢之中,嫂将姑推下山涧,嫂亦失足跌入深渊。兄见姑嫂久不归,与村人寻之,经仙人指点,至山涧,得之,乃分置于两石棚之上。兄遂依仙人言,先以灵芝救村人,后以灵芝授姑嫂。姑醒,于石棚之上乘仙鹤而去;嫂醒,于石棚之前化咕咕鸟绕树而鸣。
两座石棚就这样为这里的人们演绎出了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美丽的神话。
于是,我们有了这样的猜想:当人类有了善恶贵贱之分后,人类对于人们死后的祭祀态度便也因此发生了区别:当善行之人,高贵之人死去之后,人们便将其送至山上的姑石棚祭祀,以祈祝其灵魂早升天堂;而当不善之人,卑贱之人死去之后,人们便将其送至山下的嫂石棚祭祀,以祈求其灵魂于地狱之中少受磨难,早脱苦海。
但传说终究是传说,神话终究是神话,猜想也终究是猜想,一切都是古人留给后人的一个谜。
然而,两座石棚所真正承载的不仅仅只是一个传说,一个神话,而且还有一个谜,一个彰显着人类智慧的谜,一个炫耀着历史辉煌的谜。因为时至今日,人们一直在为石棚的建造方法而困惑着。在人类的生产力还极为低下的原始时期,我们祖先究竟采用了怎样的方法,将这些巨石开采出来,磨凿出来,又是怎样把这些巨石运到高山上,最后又是怎样将它们完美地组合起来,让它们如一件天然的艺术品一样,傲然地屹立于高山之上,几千年而不倒!而且更让人不解的是,在我们的祖先建造了这样的巨石墓葬建筑之后,埃及人也随之建造了他们的巨石墓葬建筑――金字塔。如果真的要为人类的巨石文化溯源的话,它的源头究竟应该在哪里呢?人类文明的历史中,真的存在着心源文化或者神源文化吗?这不能不算一个谜。
石棚在让人们一直守望了它几千年的同时,也让人们一直为它困惑了几千年。 把一个谜永远地留给后人,这或许正是我们祖先当时造棚的初衷? 能有一个谜永远地悬在我们心中,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6
海城的石棚文化应该是小孤山仙人洞文化的延续,是小孤山人走出洞穴文明,向着新的人类文明迈进的标志。
然而,从小孤山到姑嫂石不过10公里,我们的祖先却一代一代,一步一步地足足走了几千年乃至几万年。
至今,那遥远的足音仍在我们的耳边回响。
那足音终于引领我们走进了另外一段又一段遥远但却已全新的历史。
二、秦汉遗韵
海城有建置的历史应自秦始。《史记》载:秦伐燕,燕王喜走保辽东(辽东之名始此)。始皇既灭燕,遣蒙恬击走东胡,以其地为辽东、辽西二郡,以辽水为界。本境属辽东郡,并于本境置辽隧县(今海城市西四镇马圈子)。
考《汉书》:汉初属燕王卢绾,后绾亡入匈奴,地为卫满所略,满自王朝鲜,至孙右渠叛汉,武帝遣汤仆、荀彘讨灭之,置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本境属玄菟。昭帝并为乐浪、玄菟二郡,本境改属乐浪。及东汉置属国都尉,以封沃沮。汉末公孙度据之,分辽东为辽西、中辽二郡,本境属中辽郡。
1、析木古城——千年的荣光与辉煌
当我们祖先踏着他们坚实的脚步向我们走来的时候,析木——这个海城最早置县之地便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探看海城的历史,首先应该去探看析木的历史。因为这里既是作为海城河源头的孤山河、接文河、岔沟河的三河汇集之处,又是海城古人类文明与古代文明的交汇之点。 析木城是海城最早的置县之地,公元前206年的西汉初年,“汉承秦制”,于此置辽东郡,并置辽队(隧)、新昌、安市等18县,18县中之新昌县,置于现鞍山市南5公里,杨柳河北岸的旧堡村;辽队县置于现海城市西四镇马圈子;而安市县,即置于析木,并于公元前202年在此建安市县城。《鞍山市文物志》载:“安市县遗址,位于海城市东南25公里析木城,西距高句丽安市城约7.5公里??安市县城,土筑,方形,周围东西约322米,南北364米。城基宽约8米,残高约1米。城外有护城河,城内高城外低。现在城墙仍可辨认,西南角保存尚好。城内西北角,有金代建的铁塔寺,今铁塔尚存。”“城内出土遗物。在西南角地下发现一处西汉半两钱窑藏,约15公斤,2800余枚。同时出土的还有泥质灰陶片、绳纹砖、外施规整细绳纹、内施网格纹胎质较薄板瓦。在城中心,出土骨锥、石磨盘、冶铁渣和陶器残片,从残片辨认多数属于汉代的瓮、盘、罐、豆、瓶等陶器,其中也夹有辽代的白瓷片。在城东南一农民菜窖处也发现了很多汉代陶器残片。”“在城南鸡冠山有汉墓群。” 冶铁渣和陶器残片的发现,表明那时的析木城中已经有了冶铁业和制陶业。而“半两钱”窖藏的发现,则不仅表明当时的析木城已经有了较为活跃的商品交易与流通,而且更为西汉初期因钱币私铸引发的社会经济动荡提供了坚实的佐证。
五代后梁末帝贞明二年,即公元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宝机灭渤海国,建立辽国,而置析木县,为铜州所在地,隶东京辽阳府。公元928年,辽迁原渤海国属铜州之民(黑龙江省宁安县南哈巴岭一带)来析木城,置铜州广利军,设铜州广利军刺史一员,辖析木县。金收国元年,即公元111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金国,仍于此置析木县,设县令一员,县丞一员,县主将一员。隶澄州府。公元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定国号为元之后,于1297年,即元至元17年初,将澄州所属的临溟、析木二县俱废。自唐宝应元年,即公元762年起,至元17年,即公元1297年止,析木城共有535年置县的历史。而自汉起,则其置县的
7
历史早已有千年之久。
由此可知,早在秦汉之时,析木城便已成为中央政府的重要置县之所,为重要的屯兵用兵之地和重要的商业文化交流之地。 据《海城县志》载:“远在汉朝时期,大文学家管宁、邴原、王烈等投辽东平州牧公孙度曾隐居海城,其轶闻迄今为人们所传颂。“
这里所说的海城,确切的说应该就是当时的安市县,即后之析木城。
而管宁等来海之时,已是大汉王朝气数将近,中原大地已经战乱四起之时。而此时作为安市县的析木城,早已作为大汉王朝的置县之地,陪伴着那个王朝在这里安然而平静地走过了四百年。
析木城,就这样以自己的眼光去见证了一个王朝的兴衰。 而那时的海城,尚无城。
2、割席断义话管宁
北去海城25公里,原新台子镇有村名为“管公屯”,乃因当年管宁居此而得名。 管宁,字幼安,北海郡朱虚人(今山东临朐),生于公元158年,卒于公元241年。其远祖为春秋时齐国贤相管仲。《三国志·管宁》言:“管宁年十六丧父,中表愍其孤贫,咸共赠赗,悉辞不受,称财以送终。长八尺,美须眉。与平原华歆、同县邴原相友,俱游学于异国,并敬善陈仲弓。”因三人皆出色,时人遂将其三人比为一条龙,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
相传东汉光和元年(公元183年),平原人华歆慕管宁之名,千里来访,二人一见如故,成为好友,终日耕读于一处。一日,二人于园中锄菜之时,竟锄出了黄金。管宁见黄金视如瓦砾,信手弃于一旁;然华歆见黄金,则心有所动,不忍弃之。又一日,二人正于屋中读书之时,有达官显贵乘华车经过,场面甚为热闹,路人皆往观之。然管宁对此置若罔闻,仍一如既往专心读书;而华歆终难禁诱惑,面露羡色之余,遂跑出门外观看。及华歆归来,便见管宁已持刀将二人共坐之席割断,并告华歆:“子非吾友也”。“锄园得金”、“割席断义”自此传为佳话。
东汉末年,自黄巾起义,董卓乱政为始,天下诸侯相戬,民不聊生。管宁为避战乱,遂与同乡邴原、平原人王烈同往辽东,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度。
时公孙度见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亦思成就大事,正广揽人才。闻三人来投,甚喜。遂亲自出迎,为之安置馆舍,赏赐钱财,并求教治国平天下之策。然交谈之中,管宁出语皆儒家经典,道德仁义,绝口不及世事,令公孙度半天不得要领。不久,管宁毅然辞别公孙度,来至此地隐居。管宁于此因崖结庐,凿丘为室,开荒种田,中原避难者闻之,亦多来居之,未及一年,此地即成邑镇。
管宁于此亦多有佳话流传。管宁所居近井,来汲水者或男女错杂,或为争水而吵,管宁甚忧。于是,管宁买来多具水桶,每日早早汲满水置于井旁以待。汲水者见之,甚为感动,从此相互谦让,汲者有序,再无争吵。管宁一邻里有耕牛,时常放于田里,毁坏别人和管宁的粮田,人们多有怨恨。一日,其牛又在管宁田地里啃吃庄稼,管宁见之,遂将牛牵至树荫凉处拴好,并割草打水相饲。牛主见状心中大愧,从此再不纵牛伤邻。
管宁于此地言传身教,讲诗书,陈俎豆,饰威仪,明礼让,遂致人人守礼谦恭,户户和睦相处之风渐行。由是民乐其德。
管宁避乱辽东之间,公孙度、其子公孙康及曹操,均曾致书管宁欲封其为官,管宁皆辞而不受。有其于辽东所写的《辞辟别驾文》为证:
州民管,诞燕雀之贱栖朝桐之华。夫别驾者,明使君之羽翼,显化之鹰扬,宜得英儒,
8
非诞暗昧所可私者。
此文虽仅数言,已足表管宁其志矣。
公元220年,魏文帝继位。223年(黄初四年),经司徒华歆推荐,魏文帝曹丕下诏召管宁还。此时管宁见辽东已隐大乱之患,遂借应诏之名,离开辽东,举家乘船返乡。临行之时,将公孙度父子积年所赠礼物一并归还,以示清白。至此,管宁于此地已整整居住了37年。
归乡后,管宁并未奉诏入朝为官,乃于一山坡上建起一座小楼,整日闭门读书,勤奋著述。文帝诏封他为太中大夫,他托病不受。魏明帝曹睿即位,太尉华歆欲让其位给管宁。明帝遂下诏,言其“耽怀道德,服膺六艺。清虚足以侔古,廉白可以当世”,欲授为光禄勋,但管宁上书委婉陈情,说自己德、功、才皆不行,不能担负“栋梁之任”,又加年老身弱,恳求允其还乡。明帝无奈,只好让其归返田庐。
241年(正始二年),侍中孙邕、中书侍郎王基等人向齐王曹芳再推荐管宁,齐王遂下诏,以“安车蒲轮,束帛加玺”的礼节前往聘之,及至,管宁病故,时年八十四岁。
《三国志》著者陈寿评管宁曰:管宁渊雅高尚,确然不拔;宁以衰乱之时,世多妄变氏族者,违圣人之制,非礼命姓之意,故著《氏姓论》以原本世系,文多不载。每所居姻亲、知旧、邻里有困穷者,家储虽不盈担石,必分以赡救之。与人子言,教以孝;与人弟言,训以悌;言及人臣,诲以忠。貌甚恭,言甚顺,观其行,邈然若不可及,即之熙熙然,甚柔而温,因其事而导之于善,是以渐之者无不化焉。宁之亡,天下知与不知,闻之无不嗟叹。醇德之所感若此,不亦至乎!
诗人杜甫在《严中丞杜驾见过》中亦赞管宁道:“川著东西瞻使节,地分南北任流萍。扁舟不独如张翰,白帽还应似管宁。”
与管宁同于此地避乱的王烈、邴原也各有佳话流传。 王烈,字彦方,平原人(今山东平原)。年少之时,曾就师于陈寔门下,并以其品德高尚而著称于乡里。乡里有盗牛者被主人抓住,盗者认罪之余,一再恳求:自己甘受任何处罚,只求此事不让王彦方知道。王烈听后即遣人前往看望,并以布匹相送。有人问其原由,王烈言:盗牛者怕我闻其过,我已知其有羞耻之心。既有羞耻之心,其过必能改之。事过不久,有一老者遗剑于路上,一行路人见后,遂于剑旁守候,以待遗剑人来寻。直至傍晚,遗剑老者方回来寻剑。待老者问及守剑人之名,方知其原为盗牛之人。由是,王烈贤名益甚,乡里但有争诉曲直之事,多寻王烈以断是非。而争讼之人因感王烈平素所教,常于半途之中,或于望见王烈屋舍之时,便已觉惭愧,遂彼此相让而回。足见王烈盛德感化之深,已远胜刑罚之力。
王烈一直于此地避乱,至公元219年病故,时年七十八岁。
邴原,字根矩,少与管宁同里,俱以操尚著称。为避黄巾之乱,与管宁同避辽东。时有同郡刘政颇具勇略雄气,公孙度畏而欲杀之,乃尽收捕其家,而刘政得脱。公孙度即告诸县:“敢有藏政者与同罪。”窘急之下,刘政往投邴原,邴原乃将刘政藏于家中月余。后邴原知东莱太史慈欲归乡,遂将刘政托付于太史慈。后又说服公孙度将所捕刘政家人释放,并资助其全家皆得回归故里。邴原居此一年,一年中归原居者数百家,教授之声不绝。然邴原性刚直,事必求公正,凡遇不正之事则必究之,由是公孙度以下皆感不安。见此,管宁曰:“潜龙以不见成德,言非其时,皆招祸之道。”遂将邴原秘密送回故里。邴原走后数日,公孙度方知邴原已离去,乃叹曰:“邴原所谓云中白鹤,非鹑鷃之网所能罗矣!”
管宁、邴原、王烈避乱于此,为此地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精神文化财富。继承好这份财富,并使之不断发扬光大,理应是世代海城人永远的责任和义务。
管宁、邴原、王烈,其魂相去并不远矣!
9
三、隋唐传说
汉后,魏遣司马懿灭公孙渊,置东夷校尉,分辽东、昌黎、玄菟、带方、乐浪五郡,置平州。此地属平州,至晋亦属平州。至南北朝及隋没入高句丽。
1、营城子遗址与唐王东征的安市城之战
那个曾经随着风光的大汉王朝一起风光了四百年的安市县,终于随着那个王朝的消亡而消亡了。但一个安市城即在离它不远处的一个山谷里悄然生成,又不经意间,便将这块土地长久的与战争和战场联系到了一起,由此为我们演绎出了一段段更加让人惊叹与感怀的历史与传说。
安市城遗址,即为现海城市八里镇境内的营城子遗址。
其实,此地自没入高句丽之后,便从未离开过历朝历代统治者的视野。 隋朝的两位帝王都发动过对高句丽的征战。 隋文帝开皇十七年(597年),高句丽王汤闻陈国已为隋所亡,大惧,遂整治兵马,屯积粮草,以为拒守之策。文帝闻之大怒,乃赐玺书于汤,责其“虽称藩附,诚节未尽”。且曰:“王谓辽水之广,何如长江?高丽之人,多少陈国?朕若不含育,责王前愆,命一将军,何待多力!殷勤晓示,许王自新耳。”汤得书,甚惶恐,将要奉表陈谢时,病卒。其子元继位,乃奉表谢恩,并请封王,文帝许之。
然而,转年之后,元即帅靺鞨之众万余进犯辽西。文帝闻之大怒,遂以汉王谅、王世积同为行军元帅,率水陆军三十万伐高丽。但其出临渝关之军却遇水灾,而至粮运不畅,军中乏粮,加之疾病流行,进兵受阻。而其欲渡海取平壤城之水军,则途中遭风,船多飘没。此次征高丽未战而损兵十之八九。但此次出征仍对高丽王元以极大震慑,自称“辽东粪土臣元”,遣使上表谢罪。于是,文帝罢兵。
隋炀帝大业六年(610年),即下诏征高句丽。并于大业七年督造战船五百艘,戎车五万黍以备征战之用。大业八年,炀帝下诏左十二军出辽东、玄菟、沃沮、乐浪等道,右十二军出黏蝉、侯城、带方、襄平等道,计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人,号二百万,亲征高句丽。出师之盛状,近古未有。
隋左军进至辽水,遭高句丽军顽强阻击,隋兵不得登岸,死者甚众。炀帝遂命造浮桥而进,与高丽大战,高丽兵大败,死者万计。隋军乘胜进围辽东城,即汉之襄平城。高丽军据城固守,炀帝命诸军攻城之时,又严令诸将:高丽若降,即宜抚纳,不得纵兵。由此,待城将陷之时,城中高丽军便立刻请降,隋军遂不敢趁机攻城,只能快马驰奏。待奏报批至回来,城内早又重新做好御敌准备,遂再次出兵拒战。如此再三,城久攻不下。左军的征战因此受阻。
而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则帅江、淮水军舳舻数百里,渡海进至坝水。于距平壤六十里处与高丽军相遇,大败高丽。来护儿欲乘胜取城,遭到副总管周法尚阻止。但来护儿不听,率简精甲四万直逼城下。此时高丽军早已于城内设下伏兵。见来护儿兵至,遂派兵与其交战,诈败而逃。来护儿遂挥军入城,纵兵俘掠,队伍大乱。而城中伏兵趁乱杀之,来护儿大败,生还者不过数千人。
随后,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等在平壤等地与高丽军的战斗中,也为高丽军的诈降之计所败。至是年九月,度辽作战的三十万五千隋军,最后还至辽东城者唯二千七百人。炀帝不得已引军还朝。
来年,炀帝再发兵伐高丽,结果又遭败绩。
10
高丽人为炫耀对隋的胜利与战功,遂将隋军阵亡的尸骨筑成了一座“京观”。寒风吹来,当《京观》上的薄土被吹去,立刻便露出了下面的森森白骨。白骨的上空回荡的便是那几十万将士忠魂的嘶喊与呼唤!
伴着一座“京观”的垒起,伴着一个帝王的倒行逆施,一个王朝的宫殿转瞬间便轰然倒塌。
但一个新的王朝却并没有因此而丢失那个关于“京观”的记忆。
唐太宗李世民在开创出他的贞观之治盛世伟业之后,最先拾起的一个记忆,便是那个关于《京观》的记忆。于是,他说了这样一段话:“辽东旧中国之有,自魏涉周,置之度外。隋氏出师者四,丧律而还,杀中国良善不可胜数。??朕长夜思之辍寝。将为中国复子弟之仇!??”
说这话时,他尚未意识到,他已就此与安市城结缘,与海城结缘。他在等待机会。 贞观五年(公元631年),李世民称帝不久,即遣广州司马长孙师入高丽,毁掉了这个《京观》,将中国将士尸骨一一收殓安葬。
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高丽东部大人泉盖苏文弑其王武,自为莫离支,即兵部尚书,专权拔扈,恶行昭著。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春,正月,盖苏文将兵击新罗,太宗遣司农垂相里玄奖持赐高丽书至平壤,令使勿攻新罗,盖苏文竟不从。
唐太宗李世民闻之,曰:“盖苏文弑其君,贼其大臣,残虐其民,今又违我诏命,侵暴邻国,不可以不讨。”遂于同年秋,七月,乃率军亲征辽东。
史上著名的安市城之战将就此拉开帷幕。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六月十一日,唐太宗率军从白岩出发,向安市城挺进。二十日抵达城下,立即发兵攻城。盖苏文即遣高丽北部绝奴部褥萨高延寿和南部灌奴部褥萨高惠贞统高丽、靺鞨之众十五万援救安市。在此之前,唐军已攻下高丽八座城池。只要攻下安市城,唐军就可以挥军直取平壤。
安市城依山而建,易守难攻。唐太宗为诱敌深入,诏令左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将突厥千余人挑战。刚一接触,唐军即假作不敌,向后撤退。高丽兵众以为唐军不堪一击,竞相追击,直进至安市城东 8 里的六山(位于今辽宁海城东南),依山结阵,绵亘 40 余里。
唐太宗与长孙无忌等率数百骑登上高岗,观察地形.对可以伏兵及出入之所,均了如指掌。这时,江夏王李道宗认为高丽倾全国兵力援救安市,都城平壤守备必然空虚,因此请拨给精兵五千,直取平壤。但唐太宗未允。
当晚,唐太宗作了如下部署:令李勣将步骑一万五千在西岭布阵,引诱敌军出击;令长孙无忌率牛进达等精兵一万一千以为奇兵,伏于山北狭谷之中,待发起攻击时,从敌后冲出。自己亲率步骑四千,挟带鼓角,收卷旗帜,登上北山。并下令诸军,以鼓角之声为号,一齐出击。又命有司在朝堂之侧设置受降帐帏,胸有成竹地说:“明日午时,纳降虏于此矣!”是夜,也许老天也不忍明天高丽军所面临的命运,因此降下流星坠入高延寿的营地,可是高延寿竟然毫无所觉。
六月二十二日,高延寿发现李勣在对面布阵,遂整顿军士,列阵前来迎战。唐太宗登上北山后,看见狭谷中尘土飞杨,知是长孙无忌率部已进入指定地点,当即命令鼓角齐鸣。于是,唐军诸路兵马鼓噪而进。高延寿不防自己居然被包围,大为惊慌,连忙分兵抵御,但就在这时风云变幻,河山变色,阴云密布,无数雷电自空中劈下,一员白袍唐将伴随着雷电跃马而出,手持长戟,腰鞬张弓,大呼先入,所向无前,高丽军尽披靡却走。李勣以长矛结阵,正面推进,长孙无忌在其后进行突袭,太宗身先士卒,率四千骑兵自北山疾驰而下,突击高丽军的侧翼,三面合围之下高丽军大溃,唐军斩首两万级。
高延寿败退至山上,收集残兵,依山自固。唐太宗率唐军将高丽军余众团团包围。长孙
11
无忌部又拆除了所有桥梁,断其归路。高延寿和高惠贞等在走投无路之际,只得率其部三万六千八百人请降,并躬身膝行。进入军门,拜伏请命。唐太宗挑选褥萨以下酋长三千五百人,授之军职,迁居内地,坑杀靺鞨兵三千三百,其余兵士全部释放,使还平壤。这些获释兵士皆举手顿地,欢呼雀跃。唐军获马五万匹,牛五万头,明光铠万领,其他军用器械不计其数。经此大败,高丽举国震惊,后黄城(今辽宁沈阳南)和银城(今辽宁铁岭南)守军全都自拔逃遁,数百里内无复人烟。
七月五日,唐太宗将军营移至安市城东,与李勣等商议攻城方略。安市城此时的城主叫杨万春,其人骁勇,手下的兵马精良,城池地形也极为险要。当年莫离支作乱的时候,杨万春不服莫离支的篡权,于是莫离支派遣大军进攻安市城但是却失败,只好默认杨万春在安市城的统治权。唐太宗知道安市城是个难啃的骨头,而且杨万春打定了主意死守城池,决不与唐军正面野战,唐军要硬攻下安市城难度很高,于是提议舍安市而西攻建安。此时张亮率领的水军也在围攻建安城,两军夹攻则“建安得,则安市在吾腹中”;但李勣却认为若西攻建安,则距唐军的粮饷基地辽东城过分遥远,如果高丽断我归路,情势必定危机,故坚持“先攻安市”。最后.唐太宗本着用人不疑的方针,同意了李勣的计划。
八月十日,唐太宗又将军营移于安市城南,切断了安市与建安两城之间的联系。然后下令李勣攻城。李勣等拥高延寿等高丽降众营于安市城下,招降城中将士。但城中坚守不动,且每次看见太宗旌旗麾盖,必乘城鼓噪,以弓矢相拒。太宗大怒,李勣乘机请求克城之日,男子尽诛。此话传入城中,守军益愤,人皆死战,故久攻不克。此时,高丽降将高延寿献策:应释放高丽降将与妻子团聚,以动安市守军之心;然后移兵进攻乌骨城(今辽宁凤城以南),该城守军弱少,可朝至夕克。最后麾军南下,平壤可唾手而得。群臣诸将亦建言应与张亮所率水军会师,并力攻拔乌骨,“渡鸭禄水,直取平壤,在此举矣。”唐太宗正欲采纳这一建言,却遭长孙无忌极力谏止。他认为如移兵乌骨,则建安、新城的高丽守军必“跟吾后”,我军则有腹背受敌之忧。因此,他主张先破安市,再取建安,然后长驱而进,“此万全之策”。唐太宗遂打消了移兵乌骨的念头。
当日午后,安市城中传出猪、鸡鸣叫之声,唐太宗知高丽守军欲夜袭唐营,遂严兵设备。果然,高丽数百人于夜半缒城而下,唐太宗亲自驰至城下,麾军急击,高丽军死者数十人,余者只能退回城中。第二天,唐太宗又令江夏王道宗督众在安市城南修筑土山,以逼城内。城内守军亦增高其城,与唐军相拒。双方兵士又分番交战,每天都要六七回合。唐军兵士用冲车炮石,摧毁楼堞,城中守军即用木栅塞堵被打出的缺口。李道宗在修筑土山时,足部受伤,唐太宗亲自为其针灸。因此,筑山昼夜不息,先后历时六十多天,用工五十多万,山顶距城仅有数丈,下临城中。道宗派果毅傅伏爱将兵屯土山之顶备敌。由于山顶过高,根基不固,屯兵过多,土山塌倒,压坏了城墙一角。这时正值伏爱擅离职守,高丽守军数百人从城缺处杀出,占据了土山,“堑而守之”。如此一个绝佳的攻克安市城的机会被如此浪费,还反被对方转为自己的防御屏障,太宗怎不大怒?于是将傅伏爱斩首示众,令诸将率兵夺回土山。但接连三天进攻,均未奏效。道宗赤脚行至旗下请罪,太宗以其破盖牟和辽东之功,特予赦而不罪。此时,安市城不懈的防守终于将唐军拖入了九月,辽东地区寒霜早降;草枯水冻,加之军粮将尽,士马难以久留,太宗遂于九月十九日,下诏班师,太宗征高丽之战至此结束。
回师前,太宗皇帝十分欣赏安市城城主的顽强,特赐百匹绸缎以为嘉奖。城主杨万里亦登城拜谢,遥送唐军班师。
在回去的路上,太宗皇帝始终穿着他那件已经满身是洞的征袍,坚持着不肯换下。 唐军在这次东征中,共攻拔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等十城,迁徙辽、盖、岩三州户口七万人入山海关内。共歼敌四万,降其大将二人,裨将及官人酋帅子弟三千五百,兵士十万人,并给程粮放还本土。又获牛马各五万以及大量的粮食。唐军自身损失近两千,战马死者十之七八。
12
此后数年,唐太宗李世民一直没有放弃过对东征高丽的谋划,然至死未能如愿。安市城一别,成了他对这块土地的最后一别。
然而,他留下的每一个足迹都无法与这块土地告别;他留下的那些美丽的传说却无法与这块土地告别。
那每一个足迹和那些美丽的传说早已在这块土地上生根。
2、唐情唐韵三学寺
唐太宗李世民对高句丽的那场近乎于惊天地泣鬼神的安市城攻守之战,虽以唐王的失败而告终,虽然唐王已带着他对安市城的眷恋与遗憾,早已离我们远去,但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却就此留下了深深的唐文化与唐王文化的烙印。对于后来的海城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学寺应是这笔文化财富中的最大的亮点。 三学寺位于海城市西南,南距海城河约1公里。
“三学”为佛教术语,即一学用戒止恶修善;二学用定息虑澄心;三学用慧破惑证道;三者关系互不可分,故名“三学”。
据民国13年(1924年)出版的《海城县志》载:“城内西南隅,原有三学寺,系千年古刹,中有唐、明两代碑。相传唐尉迟恭监修。今唐碑已毁,明碑存。” 据民国26年(1937年)出版的《海城县志》载:“县城内西南隅,旧有前代古刹曰三学寺,(见<全辽志>),相传建自唐时,不知确否。清道光间庙已颓败,有高僧明思者自千山来苦心募化,重修大殿三楹,前殿三楹,后楼三楹,山门三楹及东西两廊,钟鼓二楼。工竣后,明思归寂,其徒兆悟等复守数十年,至光绪二十四年,其徒孙思观与其徒修宽将庙售与外人,得价还俗。千山高僧兆如亦明思之法嗣,愤思观等擅卖祖庙,控之北京,僧录司行文到邑,不计私卖国土,经邑宰钱宗昌交涉收回。自此庙归官有。三十一年,知县管凤和用其地设立师范学堂。民国十九年学校迁移城外,又将校址售与法院,设立分厅及检察分厅。” 解放后,三学寺一度曾改做为商业仓库,后改为海城县图书馆。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寺之建筑被震损。震后国家拨款进行了修复。1982年,寺之中殿在一次电火引发的事故中被烧毁。
改革开放之后,三学寺重归僧人,僧俗弟子乃发心重修中殿,及钟鼓二楼。
三学寺的整个建筑由前殿、中殿、后楼、山门、东西配庑、禅堂、围墙等组成,占地约5700平方米。
前殿、中殿均为歇山式建筑,系砖木结构。后楼二层为藏经楼,系硬山式建筑。整个建筑布局协调、巍峨壮观,木雕工艺精美,色调明快;五脊六兽,二龙戏珠等砖雕艺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因三学寺已经过数次重修重建,其前殿已为明代建筑,其他均已为清代建筑。
虽然如此,今天送入我们耳鼓的钟声和鼓声,仍依旧荡漾着绵长而久远的盛唐的余音。而那块早已被毁的唐碑,依稀正立在我们耳畔,为我们细细地讲述着这古刹所曾经历的辉煌与沧桑,正所谓岁月悠悠,面虽已非而魂自犹存。 除三学寺外,与唐王东征相关的文化在海城多有流传,已抅成此地独具特色的唐王文化。 唐王东征一年有余,与唐王东征有关的故事与传说也因此得以流传开来,从而形成了海城特有的唐王文化。
唐王东征时的众多历史名人故事不仅于百姓口中广为传颂,《海城县志》中亦多有记述。如李勣、李道宗、薛仁贵、张亮、程名振、庞同善等。
唐王东征时的遗物在海城也多有发现。据民国13年(公元1924年)版《海城县志》载:
13
“城北四十里,管饭寺村中,有巨锅一,约盛米一石二斗,相传系唐太宗征东时军用之锅。”当然,管饭寺之名也因此而得。
而海城的很多地名传说则多与唐王东征的历史有关,与早已被神化了的唐王有关。
3、唐王的神话与传说
【海城的由来与传说】
海城之城始建于高句丽时期,为土城,至元而废。
海城建城初,亦为大唐纪元初开之时。其城始曰:卑沙城。
人们说海城本是一座海中之城,实因海退城显始有其城。这一传说便与唐王东征有关。传说唐王东征遇海受阻,乃派薛仁贵去东海龙王处借地屯兵,并言明三更借五更还。龙王允诺,至三更时,海退,唐王眼前便现出城池一座,唐王喜,即把兵屯于城中。并传各鼓楼,不准打五更。此城因此而得留,遂将此城名之为海城。意为此城乃退海之地。 借地之说自然只是一则美丽的神话,然而此地自此不打五更之鼓五更之梆却是习惯,不知确跟此传说有关否?
海城亦有“三江越虎城”别名,相传乃唐王东征遇海受阻,为退海,薛仁贵“跃马三江”堵住海眼,逼海退,而得海城。唐王喜,乃以“三江越虎城”而名此城。这是唐王东征给海城留下的又一个美丽的神话。
其实,无论海城也好,三江越虎城也好,终归只是一个神话与传说。人们创作这个神话与传说的目的,或许只是想借此表达一下人们期许国家统一,民族富强的愿望而已。
【析木城与思母城的传说】
关于析木之名也有源于唐王东征之说。一曰传说唐太宗李世民曾大败盖苏文于斯,想起自己的母亲,遂于此遥拜,以寄思念之情,后人遂将此城改名为“思母城”。二曰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至安市城,因道路泥泞,大军不得进,遂命军士砍树拆桥铺路,故以此得名柝木城,后因柝字误传,而成今之析木城。
唐王思母之说已不可考,而柝木之说确乎留着历史的印迹。《资治通鉴》载:“乙酉,至辽东。丙戌,渡辽水。辽泽泥潦,车马不通,命长孙无忌将万人,剪草填道,水深处以车为梁,上自系薪于马鞘以助役。”
虽然析木本意或取之水与木的汇集之地,本与唐王东征的史实无关,但此二传说却得以在民间流传至今,已足见出唐王文化影响之深远。
【爬头街的传说】
海城市城南原有街,名为爬头街。相传此街名亦源于唐王东征之事。传说唐薛仁贵曾寄于张世贵帐下,张屡将薛仁贵战功记于其妻弟何宗显名下,向唐王邀功,唐王亦奖赏有加。某一日,唐王于大战之中陷于淤泥河内,万分危急之中,一白袍小将力拔唐王出淤泥河。唐王问其名,不得,乃割其战袍一角藏之。战后,唐王欲寻小将奖赏之。张世贵遂将何宗显引见于唐王。唐王疑何伪,遂用力抱何,何于唐王腋下惨叫而亡,唐王大怒,命人寻真正白袍小将。薛仁贵至,唐王大喜、封赏。张世贵因欺君,被责一百鞭,鞭后,张爬出营地,至街头而死。后人遂将此街取名为爬头街。
【唐王山与亮甲山的传说】
海城西南有两座小山,一曰唐王山,一曰亮甲山,皆因唐王的传说而得名。
14
相传唐王东征前,唐王山下曾住着一位老人,老人有个菜园,老人终年以种菜为生。这年老人在菜园里种了很多茄子,但很多茄秧都没有结果,只有一株秧上结了一个特别大的茄子。老人不忍心摘下去卖,一来二去茄子已红了大半。
这时有一南方人从此经过,看见了那个茄子,便和老人商量,愿出银五十两买下这个茄子。并与老人约定:看好这个茄子,待到霜降前两天,他亲自来摘。说完,留下押金便走了。
此后,老人便日夜地看守着这个茄子。眼看离约定的日子越来越近,老人唯恐那个南方人来偷茄子,便在霜降前四天把茄子摘下来拿到屋里藏了起来。第二天,那个南方人来了,一看茄子已经摘下了,深叹了一口气,转身便要走。老人急问原由,南方人说:此山中藏有宝物,若将此茄子于山前一晃,山即可裂开,然后用此茄子将裂缝支住,即可进去取宝。可惜这茄子没长成,恐难顶住裂缝,将人夹在里面。说完,南方人便走了。
老人对此将信将疑,见南方人走后,立刻拿起茄子到山前一摇,山果然裂开,但见有无数金马驹于其间乱跑。老人立刻用茄子支住裂缝,赶紧跳下去想抓金马驹,但却一个也抓不住。眼看茄子被压得越来越弯,老人再不敢多想,急忙往回跑。跑时发现了一缸谷子,便伸手抓了一把。老人刚跑出来,山便合上了。
来年开春,老人将这把谷子种到地里。说来也怪,第二天,种到地里的谷子便熟了。老人这才知道,他抓回的谷子竟是一把宝谷。
不久,唐王东征的大军来到山下,却因军中无粮而无法进兵。老人闻听后,立刻带上他的宝谷去见唐王,对唐王说:“此是宝谷,今日种,明日熟。”唐王信之,即令三军种谷。果然,三军粮足。
人们说,此山中之宝谷原为唐王东征所备,故将此山名为唐王山。
人们说,只是因为唐王当初曾于此山驻兵,并于此指挥了对高丽的安市城之战,此山因此得名。
无论是神话还是传说,唐王与唐王山的情缘却是永远无法分割了。 而与此山不远处的晾甲山,相传亦与唐王有缘。
相传唐王东征时,有一日大军行至山下,由于正值盛夏,加之征战劳累,大军早已人困马乏,唐王的铠甲也早已被汗水湿透。唐王于是令三军休息于山下,自己则来到一处山坡上,将湿透的铠甲脱下晾在山坡上,然后一头倒下呼呼大睡。结果醒来一看,那副铠甲早已让山上的蚂蚱啃吃得只剩下了一堆用来包甲的金片。唐王顿时怒火中烧,遂号令三军,将此山烧成了一座光秃秃的山。从此,这座秃山便有了自己的名字:晾甲山。
据说海城腾鳌镇金甲台村,其村名也与唐王东征的传说有关。
相传唐王东征时,大军曾于此地安营扎寨。此村西面有一高台,大军扎营后,有一大将来至高台之上,将身上汗湿的“金甲”脱下来晾在高台上,随后依甲而眠。一觉醒来,已东方发白。穿上晾干的金甲顿觉神清气爽,劲力倍增,连称此村为宝村,此台为宝台。但问此村此台何名,村人皆言无名。大将随口说道:我既于此晾晒过金甲,此地就叫金甲台吧。金甲台由此得名。
其实,那个晾晒金甲的大将或许也是唐王,后来的人们或许只是因为有了唐王晾甲山晾甲的传说,已不好再将金甲台的晾甲美谈附会于唐王,故以唐王的大将取而代之,也未可知。
【甘泉大庙的传说】
甘泉镇有村名甘泉铺,村中有大庙,曰慈化寺,相传为唐王所建。
传说唐王东征之时,这里曾有一座小庙,是一座小小的土地祠堂。一日,唐王率领他的东征大军来到此地,早已是人困马乏,无力再往前行。于是唐王传令就地饮马,埋锅造饭。
15
及至此时,军士们才发现,此地竟无一口井,根本无水饮马,无水做饭。这可急坏了唐王,于是他走到土地祠前,用手敲着供桌说:“土地,土地,人马东征到这里,没水喝,煮干米,渴坏了人马了不的!快献水,供军需,救我人马渡渴饥,日后为你修庙宇!”说完,命兵士在土地庙四周摆下了五十八口大缸。
是夜,大雾弥漫。待第二天晨起,士兵们发现,头一天摆下的五十八口大缸里都已装满了清清洌洌的甘泉水。大军立刻取水饮马,埋锅造饭,顿时精神倍增,士气大振。甘泉铺亦由此而得名。
不久,唐王率军回师,再经过此地,即传令拨银修庙。大庙修了几十里,光烧香的和尚就有三百六十位。但修来修去却忘了修庙门,直到唐王的大军到了唐王山,才想起庙门没修,唐王遂令军士在唐王山上修了一个庙门。故后人有俏皮话说:甘泉铺大庙——没门儿。
此庙后人名为慈化寺,至今香火鼎盛。
【三岔河上的传说】
海城是辽河、浑河、太子河三大河流的汇集之地,而三河汇聚之处则名称三岔河。提起三岔河,也有关于唐王的传说。
相传三岔河原只一河,名辽水。当年唐王东征大军行至辽水西,正值三伏盛夏,河水暴涨,大军无桥无船无法渡河,唐王与元帅尉迟敬德、督军王君可急忙商议对策,皆无良策可用。当地人言,须待大雪封河三军可过。然军情紧急,大军如何等得起!唐王闻此甚急。
元帅尉迟敬德见唐王急,自己心中更急。但苦于无计可施,只能于帐中借酒浇愁。酒酣之时,心生幻念:一夜间三伏天已变为三九天,大河瞬间结冰,三军天亮即可渡河!幻念一出,立刻拍案令一士卒即刻去河边打探,看河水是否已冻。士卒一听,心中暗笑:三伏之时,河水如何得冻?然军令难违,只得去河边一看,回来后禀报:河水没冻。尉迟敬德闻报大怒:“怎么没冻?尔违命乎?”即命左右将士卒推出帐外斩首,众人大惊。尉迟敬德乃再命一士卒去河边打探。士卒再不敢敷衍,立刻跑去河边察看,回来后禀报:“河水果真未冻。”尉迟敬德更为暴怒,遂命将此士卒亦推出斩首,乃再命一士卒往探。士卒知元帅醉,多辩无益,此时但保性命为要。遂于账外稍转片刻回报:“河水已冻!”尉迟敬德闻报大喜,立刻传令人马过河。
号令一出,三军皆茫然。然待大军行至河边,竟果见河上已结出青虚之冰,恍如桥,足可渡军马。于是尉迟敬德率先,唐王居中,王君可断后,三军依次踏冰渡河。
眼看大军皆已过河,然王君可心中却总有狐疑:三伏之期,何来冰冻?及至临上岸时竟回头一望,只见河中浮满螃蟹,俨如青虚之冰,三军实乃踏蟹而过。
然仅此一望,满河螃蟹瞬间隐去,王君可坠入河中,人马皆被河水卷走,唯其大刀横于河中,将河水分成三股。
至此,辽河之外又多了一条浑河和一条太子河。而此地也有了三岔河。而河中的螃蟹因唐王人马踩踏之故,其盖之上也就此留下了马蹄印迹。此蟹也因此得名“马蹄蟹”。
早已被神化的唐王,就这样为海城人留下了众多美丽的神话与传说,并最终成为一种历史与文化财富深深地植根于这片土地,久久地滋润着这一片土地。
唐王东征虽以失败告终,但却向世人展示了大唐王朝维护国家统一的意志与决心。而安市城之战虽以失败告终,却进一步确定了海城在未来历史进程中始终作为东北重要的战略要地的位置,并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后的一千多年中,在许多重大的历史变革和历史事件中,我们都可以寻找到她的踪影。
归去来兮,大唐之魂! 归去来兮,唐王之魂!
16
四、辽金风情
唐太宗李世民伐高丽后,于此置盖、辽二州;唐高宗李治平高丽,置都护府,九州四十二县,后又置安东都护府以统之。睿宗时,封渤海部长大祚荣为渤海国王,此境归属于渤海国。辽灭渤海国后,置海州南海军,统临溟一县、耀、嫔二州,隶东京,圣宗时改置海州,以临溟县为州治。金天德三年,改为澄州南海军,隶东京,统临溟、析木二县,州治临溟。
1、金塔、银塔、铁塔与辽金文化
自辽、金始,海城先后成为辽、金的州治所在地,已开始逐步显现出其作为地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理优势。此间,不仅经济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建筑和文化艺术也得到了极大的繁荣,并出现了金塔、银塔、铁塔那样的建筑奇观。
金塔,因塔有金顶而得此名,座落在海城市东南约22.5公里析木镇羊角村西山坡上。该塔八角十三级,密檐实心砖结构,高31.5米。基座系两层须弥座,每面长4.1米。下层雕乐舞人物,有的弹箜簇、琵琶,有的吹笛、箫,还有的击鼓,男女舞姿优美自然,动作和谐,衣带飘拂,皆栩栩如生。上层每面中央雕半身海狮,性情凶猛,势若吼哮。各角配列金刚力土像,肌肉隆起,造型生动。基座与第一级塔身之间雕复瓣莲花。塔身八角为仿木砖砌圆柱,柱顶有砖雕斗拱,每面有辅间斗拱一垛。塔身每面佛龛雕有座佛一尊,两旁立有胁侍,上有四重宝帘与飞天。佛像姿容端庄,飞天轻盈活泼。塔的全部雕刻或以庄严肃穆取胜,或以生动流利见长,造型优美,形象逼真,显示出了极高的艺术表现力。 金塔为辽代建筑,是研究辽代建筑与雕刻艺术的极好的实物资料。
塔前原有大禅宝林寺,又称金塔寺。该寺曾于明万历三十九年重修。寺为三层大殿,均为硬山式建筑。殿内塑有佛像,并有僧数人。“文化大革命”中该寺被毁,金塔也受到严重破坏,刹杆、宝珠、相轮都已不存,塔顶、塔檐、浮雕画面也已残缺不全。唯有塔仍屹立于山腰之中,坐看河水长流,四季变迁。
银塔,因塔身为白色而得此名,座落于海城市东30公里处的接文镇塔子沟村后山东坡上。该塔为六角九级密檐实心砖筑结构,高约20余米,塔基须弥座每面长2.8米,周有仿木砖砌围栏,栏板雕有卍形花纹及鹭鹚、虎、荷叶、水草等图案。塔座与塔身之间雕有莲瓣图案。第一级塔身六角有砖砌仿木形柱,上有柱头和补间四辅作斗拱。塔身有拱龛,每面龛内有座佛一尊,两旁有胁侍,上有宝盖与飞天。塔檐用砖叠砌,上复实心半圆瓦垅及虎头瓦当。每面檐均嵌有砖雕兽头,塔顶砌莲瓣宝瓶。
银塔为金代建筑,是研究金代建筑艺术的宝贵实物资料。
塔下原有妙德寺,又称银塔寺。寺有大殿两层,坐北向南,均为硬山式建筑,殿内塑有佛像。大门左右有钟楼和鼓楼。寺内存有明代嘉靖、万历及清代雍正、道光等年代的碑刻数甬。
因“文化大革命”,寺庙无存,碑亦被毁。
今银塔之下,建有接文敬老院,院中所住老人已皆成守塔之人。
铁塔,座落于海城市东南22.5公里处析木镇析木村内。为六角七级密檐实心砖结构,塔高约10米,塔基直径2.5米。塔身各面均雕有立佛像一尊,上有宝盖。六角为方柱,柱头有斗拱,每面有辅间斗拱。塔檐收度较大,下有类似莲花砖雕相衬托。 铁塔亦为辽代末期建筑。塔后原建有铁塔寺一座,已于早年被毁。
金、银、铁三塔的建造,不仅是辽金时期海城经济发展的重要见证,也是当时海城文化艺术发展的杰出表现。
17
而三塔之中,尤以金塔的艺术价值更为珍贵。 金塔应建于辽代的鼎盛时期。
辽(916~1125年)在建国之前,是居住在潢河(今内蒙古昭乌达盟之西拉伦河)和土河(辽河上源之老哈河)一带的契丹人,与奚人同为鲜卑之异种。公元4世纪时,仍是一个逐水而居的畜牧民族,7世纪初,其酋长曾依附于唐朝,此后由于和中原的频繁交往接触,使其社会得到迅速发展。唐末,其首领耶律阿保机(辽太祖872~926年)时,已进入奴隶社会。阿保机于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被推为首领,是为契丹太祖元年,至916年正式建国,建都于契丹故地,后称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波罗城)。阿保机随之以武力征讨各地,公元926年灭渤海,东北全境遂为其所有,并以其地为东丹国,以太子图欲为东丹王主之。之后迁都辽阳,改东都辽阳为南京。自此至太宗耶律德光时,又得后晋燕云16州,于会同十年(947年)侵入开封灭后晋,改国号为大辽,旋立后汉而北返。当此之时,其版图“东至于海、西至金山,暨于流沙,北至胪胸河(蒙古克鲁伦河),南至白沟(河北容城县东),幅员万里。”此时,其社会性质也已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制度社会。神册五年(920年)制契丹大字,天显元年(926年)制契丹小字,国威之盛一时无双。至公元1004年(辽圣宗统和十二年,宋真宗景德元年)与宋朝结澶渊之盟以后,双方有了一段相对安定的时间。由于和宋朝的频繁交往,一切文物制度更加中原化,由此,国势开始由盛而衰,终于天祚帝之保大五年(1125年)为继起之金人所灭。
海城金塔的一个十分突出的建筑特点是,此塔的建筑极具唐代风格,尤其是塔上的力士、图案、兽和建筑方式都与唐代的建筑极其相似。究其原因,唐末五代,中原战乱不断,民不得安。而相比之下,此时契丹人统治的辽国却相对的平静、安全,社会、经济已开始步入相对稳定的鼎盛时期。于是,饱受战乱之苦的中原汉族工匠纷纷迁徙到辽国谋生,同时也将唐代风格的建筑工艺带到了辽国。由此,我们足可以相信,海城的金塔既建于辽的鼎盛时期,又出于自唐而来的汉族工匠之手,其具有唐代建筑风格的鲜明特点便不足为奇了。
战争具有极大的破坏力,这足以让一个国家和一个王朝走向毁灭;然而,在文化面前,它的力量又常常显得那么弱小。一个工匠便可以让一个国家、一个王朝臣服于他的脚下。
一座塔的风格,展示的恰恰是一个民族的傲骨和一种文化的力量。
2、耶律厮不澄州称帝
如果说三塔胜迹是辽金时代留给海城人的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是辽金时期佛教文化活跃繁荣的重要标志,那么,若将三塔的建造与耶律厮不曾于澄州称帝的史实相联系,其中银塔的建造或许与此事件有关,也未可知。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一史实理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这一事件发生于金灭辽数十年之后。
11世纪中叶,作为辽朝属部的完颜女真族部落,开始用铁制造农具和兵器,力量日益强大,邻近部落纷纷归附,遂渐形成了以完颜部为核心的部落联盟。但随着辽统治者对女真人的压迫日甚,辽与女真贵族的矛盾也日益激化。1114年,继任女真部节度使的阿骨打毅然决定对辽用兵,发动了对辽边城的攻击,并于1115年建国,国号为金,建元“收国”。1121年,大举伐辽,辽五京皆不守,辽天祚帝遁入夹山。天会三年(1125年)正月,辽天祚帝被金将完颜娄俘虏,八月,金太宗降封天祚帝为滨海王,辽朝至此灭亡。
金灭辽后,散居在辽东各地的契丹人,一直不停地与金朝统治者作斗争,以图亡金复辽。以千户耶律留哥为首的契丹人起义军,先后转战隆安(今吉林农安县)、韩州(今吉林榆树县)等地,不断取得胜利,起义军很快发展到十余万人。并于1213年3月建立自己的政权,定国号为辽,建元“天统”,推留哥为王,耶律厮不为郡王,坡沙、僧家奴、耶律的、
18
李家奴等为丞相、元帅、尚书、统古与。金廷为之震动,在派军镇压不能奏效情况下,转而采取招降政策,于至宁元年(1213年)五月,“诏谕咸平路契丹之啸聚者”。翌年,又遣使臣青狗前往诱降。青狗诱以重禄,契丹军不从,青狗见契丹军已势不可遏,反降于契丹军。金宣宗闻讯震怒,于同年夏秋之际,遣辽东宣抚使蒲鲜万奴率四十万大军攻击留哥之南。留哥迎战于归仁县(今吉林怀德县)北河上,金军大败,蒲鲜万奴收散卒奔东京(今辽阳市)。金安东(即咸平,今开原)同知阿怜见势不妙,以咸平降于契丹军。不久,金左副元帅移刺都又率大军十万,攻留哥之北,契丹军北上拒战,移刺都亦败。契丹军乘胜攻破东京,声势大振,有户籍六十万。
契丹军进入东京后,耶律厮不等劝留哥称帝,以摆脱蒙古的控制。留哥则曰:“向者与按陈那衍会盟,愿附蒙古,削平疆宁。倘若食前言而自立为帝,是违天也,违天不祥。”但部下坚请,留哥计穷,乃称疾不出。于贞祐三年(1215年)十一月,潜与其子携金币九十车,金银牌五百,至按坦孛都罕胪朐行宫,觐见成吉思汗,投靠了元朝。成吉思汗令留哥仍袭辽王称号为元帅,令居广宁(今辽宁北镇县)。
元帝随派使者三百人去辽东。耶律厮不杀死使者,在澄州(今海城)起义,自立为帝。建国号辽,年号天威,以乞奴为丞相,青狗为元帅,鸦儿为行元帅,在澄州与元军对峙。此时契丹军虽处境艰难,但若能团结一致,亦非绝无希望。然而仅相峙月余,便发生了兄弟阋墙之事:元帅青狗叛归于金,耶律厮不为部下所杀,丞相乞奴监国。此后,其内部再次发生分裂,乞奴与行元帅鸦儿乃分屯开州(今凤城)、保州(今朝鲜义州与新义州之间),被金盖州守将众家奴击败。而此时,耶律留哥又引蒙古兵数千骑来攻,契丹军九万余人被迫在乞奴与鸦儿率领下,转入高丽境内。进入高丽后,契丹军内又接连发生内战,金山杀乞奴,自称国王,改元天德。翌年(1217年),统古与杀金山而代其位,后喊舍又杀统古与自立。几经倾压,契丹军元气尽丧,辗转流徙,到处受挫。定兴二年(1218年)九月,退保江东城(今朝鲜大同江东)。十二月,成吉思汗遣元帅哈真及扎刺率兵一万与东夏元帅完颜子渊兵二万围江东城。时值隆冬,天气严寒,矢尽粮绝,孤立无援,契丹义军陷入绝境。定兴三年(1219年)正月,喊舍自缢而死,城陷,契丹军战士、妇女五万余人被俘,遂被迁往契丹故地——西楼临潢。辽东契丹族反金抗蒙斗争至此结束。一个短命的契丹新王朝也就此寿终。
或许正是由于耶律厮不曾于此称帝的原因,为根除隐患,金随之于此再造银塔一座以镇之。
这只能是一种猜想。然虽为猜想,却也并非空穴来风,因为此地民间早有流传,此地久蕴帝王之气,若不予遏制,则必有帝王出于此,故辽金恐出逆乱,遂于此地建三塔以镇之。
但无论猜想也好,无论传说也罢,一个称帝的史实,一缕宝塔的灵光,还是让这座古城再彰显出其战略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的风采,披着这身风采,这座古城将再度走进一个新的历史辉煌。
3、关于两个金代廉吏的传说
民国的《海城县志》里,收录和颂扬了两个地方官的事迹,一颂其廉政,一颂其勤政。 伯特德哩布,原为奚人五王族。金灭辽国后,与其父一起于太宗天会初归附大金,因屡立战功,被授与滨州(今海城市)刺史。德哩布在任时,为人仁孝恭谨,为政公正清廉,从不贪吝财物。并常言:自己所得俸禄已足以养活自己,衣食之外何需更多积蓄。后因其官声清廉,曾数次调任崇义军节度使。但逢调任,随行的不过只有行李一车,奴婢数人而已。由此而入百姓口碑,佳颂至今。
移喇温,金天德年间,莅任澄州南海军,到任之时,正逢此地秋水泛滥成灾,大水已暴涨至城下,澄州城随时有被洪水淹没的危险,城中百姓无不惊恐万状,不知所措。温见此
19
情状,立刻督促衙役民工展开围城堵水大战,每见险情,必不惧生死,亲临指挥。同僚下属见状,皆拼命阻拦。然温俱不受阻,对同僚属下言:正因为政者之不为,方至今日洪水泛滥成灾,实为吾辈地方官之罪,此时理应以死谢罪于百姓,虽死而无恨。不久水退,城中百姓无恙。第二年,这里竟又发生旱灾煌灾,百姓叫苦不迭。温急百姓之急,为祈雨灭蝗,刺指血滴于酒中,祷而酹之。果然,其诚感天,顷刻间,久旱大地雨甘露足,更有群鸦飞来啄尽地里蝗虫,旱蝗之灾顿除。其美谈自此千古流传。
清官情结,千百年来一直是百姓心中最为尊崇的一种文化情结。人们对于清官的尊崇与期待,从某种意义上表达了人们对于政治生活社会生活最基本的诉求。而人们对于清官的界定标准又是如此之低:只要你为官不贪,只要你肯用心为百姓做事,哪怕你做的事只有那么一件两件,只要百姓见到了你的真诚,百姓便会将顶清官的帽子毫不吝惜地送给你,让你守着一个清官的美名,笑卧千年。
我们真的希望,我们的这部需要一直写下去的地方性史书上,能不断地写上一位又一位新名字,而这些新名字一定要是能让百姓铭记永远,能让历史铭记永远的名字。
五、明清焕彩
明、清时期是海城政治、经济、文化得到极大繁荣与发展的时期。 明于此置海州卫。《明史》载:太祖以故海州,临溟县地置海州卫,隶辽东都指挥使司。 清置海城县。《盛京通志》载:清顺治元年春,裁诸卫。十年,以辽阳为府,置辽阳、海城二县。县境属辽阳府。十四年,改辽阳为州,设奉天府于沈阳。县境属奉天府。
这一时期,由于海城的归属关系相对比较平稳,加之清康乾之治的影响,都不同程度地促进海城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1、三岔关前话边墙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了他的大明王朝。朱元璋称帝后,又经过二十年征战,统一了全国。疆域最广时,北达乌第河,东北达日本海,西达哈密,包括西藏在内的西南及东南南海诸岛尽在版图之内。朱元璋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对前朝的制度革故鼎新,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加强了中央集权,在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社会经济在洪武年间就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为明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海城,由于其在历史上的战略地位,一直受到历朝历代统治者的关注,明朝的统治者也不例外。明洪武四年(1371年)设辽东都指挥使司(治辽阳路)置辽都卫,本境属辽都卫。是年,元朝将领纳哈出进入牛庄,烧掉仓粮十万余石,陷没军士五千余人。令朝廷震怒。为加强此地防卫,遂于明洪武九年(1376年)十月,于此置海州卫,于牛庄置辽海卫,统隶辽东都指挥使司。并于同年修筑海州城。此后,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由辽东都指挥使司及守臣再度修治海州城。
为了防御退守北方的蒙古势力的袭扰,明朝初年,在修筑居庸关、山海关等处长城的同时,开始随城墙建起一整套防御工事。其中以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绵延万里之线上的九边最为著名。九边亦称九镇,初设有辽东、大同、宣府、廷绥四镇,继设有宁夏、甘肃、蓟州三镇。另外太原、固原以近边,亦称二镇,合称九边,均派重兵驻守。
辽东边墙自明正统二年(1437年)开始修筑,旋修旋圮,旋圮旋修,惨淡经营,不遗余力,至明万历末年方止,整整修了近百年。
辽东边墙,西起山海关下之吾名口,东至鸭绿江之治沿台,走向略成“M”字形,环东北地区之西、北、东三面,全长一千余公里。各段分别以土、石、砖、木等构筑,墙外或掘
20
正在阅读:
海城历史文化丛书之《澄州往事》11-12
德育叙事 -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新模式09-10
VOL指标09-05
工程承包合同(营改增)(DOC)06-21
土山河小学大走访工作方案01-01
在什么的日子里作文02-04
县民政局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规划范文04-23
我们的班主任作文600字06-29
工程测量选择题05-27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海城
- 历史文化
- 丛书
- 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