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更新时间:2023-10-06 19: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隐性课程资源开

发与利用

覃日

摘 要: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对教师充分利用 、挖掘课程资源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 ,应该建立融合开放 、发展的课程观 ,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传统意义上的“理论灌输式”的教育已经无法完全适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道德教育工作的需要,因此其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显得十分必要了。本文是从“初中思想品德课隐性课程资源”的内涵界定入手,探讨其特点以及开发的必要性和途径。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一、 初中思想品德课隐性课程资源的内涵与特点 (一)初中思想品德隐性课程资源的内涵

顾名思义,初中思想品德隐性课程资源是相对于以思想品德理论课为主要形式的显性资源而言的,它不是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而是以不被人注意的形式存在于校园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初中学生日常生活之中。主要包括:一是物质层面的隐性资源,如校园、教室的物理环境 ,这是一些客观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和反映了教育者的价值取向、兴趣爱好,对学生品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属于一种相对稳定的、静态的隐性教育资源。二是互动层面的隐性资源,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家庭互动等。三是文化层面的隐性资源,具体体现在学校的历史传统、办学理念、校风、校训、师德师风及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这种精神和文化层面的隐性教育资源,对初中学生的精神生活、思想风貌具有深刻的影响。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隐性课程资源的特征

初中思想品德课隐性课程资源具有显性教育资源所不具有的特点,不仅具有显性教育同等的意义,而且还甚至达到其无法达到的效果。初中思想品德课隐性课程资源具有四个特征:

1、暗示性。这是隐性教育资源的最本质的特征。隐性课程资源不直接公开地施教于学生,而是以隐蔽的方式,在暗示中把有关道德、审美、知识等的经验

1

渗透到具体的人、事、物以及活动过程之中,并传授给学生。

2、多样性。隐性教育资源的内容是包罗万象的,涉及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学校的外在硬件环境,内在的精神文明建设,而且还包括初中学生有机会参加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它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既存在于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于学生日常生活中,既存在于校内,也存在于校外,可以说,隐性教育资源存在于受教育者生活的每一角落。

3、渗透性。貌似零散、游离的思想品德教育隐性资源会伴随初中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愉悦、激奋、悲痛、愤怒等情感体验,悄悄流于初中学生的心田,在初中学生内心深处悄无声息地积淀下来,并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它克服了传统显性教育的单调、枯燥 ,使通常严肃的教育过程在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中进行。

4、长期性、间接性。显性资源是通过课堂形式向学生正面灌输思想道德知识的,学生是直接通过对知识的掌握去接受教育的。而隐性资源的开发利用恰恰相反,没有教师对学生自上而下的灌输,没有面对面的教与学,少了一份严肃,多了一份快乐。它所传递的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通过其他非课堂的形式,如教师的言行举止、师德师风、校风校貌、校园文化活动等影响学生,通过学生自身的感悟来掌握道德规范,进而在实际生活中指导自己的行为。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必要性 1、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充分利用 、挖掘课程资源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 ,应建立融合 、开放 、发展的课程观,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 同时,课程标准突出了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而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常常是隐性的。所以思想品德的课程资源有些是外显的,有些是隐性的。隐性课程资源一般是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产生影响,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如民主 、自由、宽容的课堂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在认知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学生在互动中提出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等开发隐性课程资源对于转变思想品德课程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

2、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2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对象是初中生 ,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尤其是在学习心理方面,初中生的观察、记忆、逻辑思维等能力进一步发展,他们能够在观察中注意到事物的细微处,能够较长时间地专注干一件事物,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的能力和抽象地表达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敏感,与成人相比较少有保守性,他们喜欢进行奇特的幻想,在许多方面都都有创新的见解。因此 ,他们更易于接受思想品德隐性课程教育的内容与方式 。

3、有利于取得持久的效果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 ,就是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思想品德隐性课程教育是经过相应加工后内隐着社会主导价值取向,它的教育是无意识的 、隐蔽的 、不易被察觉的。一方面 ,初中学生身处的环境——校园 ,校园氛围在一定时期来说 ,是相对稳定的 、持久的;另一 方面 ,初中学生在隐性教育的“熏陶”下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将会成为相对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 ,伴随一生。因此 ,初中思想品德隐性课程教育可以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持久性——根深蒂固的效果 。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 1、开发利用教师自身资源

《学记》中写到:亲其师,信其道,它一语道破了教师自身在构建高效课堂中的重要性。可以想象,如果一个教师能忠诚教育事业,具有乐于献身教育的“蜡烛”精神、“人梯”精神和诲人不倦的敬业态度,那么他所起到的教育影响是课堂授课所无法企及的。这就决定了教师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思想品德教育隐性资源。开发隐性课程资源,就必须重视教师自身的资源,包括教师的兴趣爱好 、价值取向、世界观 、情感态度 、阅历、性格等。教师的这些资源 ,也许连自己也没有觉察到,但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当然 ,这些资源能否在课堂上被

3

充分地挖掘出来 ,需要教师做到四个方面:一是用强有力的自信激活学生的自信心;二是用热情投人的工作态度感染学生 ;三是用渊博的学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四是以爱心召唤学生的宽容心。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校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隐性因素。“亲其师 ,信其道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和关键,是推动教育教学活动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和谐课堂氛围的直接体现。只有让学生感到自己的老师是一个实实在在与自己平等的人,是一个自己可以信任的朋友,才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才能形成教育过程中良好的人际交往互动。

3、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思想品德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管理模式,把思想品德课从“引人入睡”变为“引人人胜”。民主的管理理念是隐性课程资源生成的“营养液” 和谐的课堂氛围表现为师生以诚相见、情感交融,在课堂上听不到呵斥声,学生体验到的是民主、尊重、信任与关爱,得到的是激励、鼓舞、感化和指导。比如可以在教学中设置时政快讯 、自由论坛 、课本剧情再现等活动。在自由论坛活动中,学生可以就某个社会热点问题畅所欲言,或辩论 、或演说,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在课本剧情再现活动中 ,由学生担任记者 、主持人 、嘉宾,编演案例,如讲解《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时,扮演顾客和老板让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既强化了基础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建设良好课堂环境

环境可以育人早已是不争的事实,教室里放几盆绿色植物会给人以清新舒适之感;角落里放一张班级的“全家福”,会让学生感到班级的凝聚力,产生归属感;墙壁上画龙点睛的几幅字画,会引起学生美的体验和遐思。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往往会产生积极向上的美好愿望,并随之产生实现这种愿望的内在动力。

总的来说,隐性课程资源无处不在,但要发现和利用好它需要教师确立对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不断去发现和挖掘。同时也要注重与显性课程资源相结

4

合,以实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正春.浅谈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教育学文摘,2012,(5).

[2] 杨哲,董湘娥.开发思想品德课隐性课程资源的四大策略.教学经纬,2011,(1).

[3]王坦.现代教育改革引论[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4]陈宗杰.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8

[5] 李凌凌.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OL]. http://wenku.http://www.wodefanwen.com//,2011.12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h7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