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县第一实验学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纪实

更新时间:2024-03-24 09: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深化改革 创新管理 提升学校发展内涵

——利津县第一实验学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纪实

自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实验一校立足自身实际,努力做好结合文章,大力实施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深化科研兴校战略,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全面规范办学行为,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素质教育水平,把实践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一、推进课堂改革,努力构建和谐课堂

学校积极响应市县教育局构建“和谐课堂”的意见,在学习江苏洋思中学、南京东庐学校、聊城杜郎口中学、潍坊十中等名校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6—9年级推出“导学导练,自主互动”智慧和谐型课堂教学模式,3—5年级推出“快乐、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保证课改的顺利实施,学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深化导学案改革,加强小组建设。学校把教案改为导学案,导学案融预习指导、导学探究、拓展延伸和达标训练为一体,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压缩教师的讲解时间,极大地扩大了课堂容量。每个教学班按每组4—6人分组,同组异质,进行自学、互助和展示活动。市教科院领导对学校课堂教学进行调研,并给予高度评价。

1

2、开展课型研讨活动。为调动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学校积极开展课改标兵、教科研先进个人和“感动一校人物”评选活动。各教研组定期围绕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讲评课等四种课型进行研讨,学校编辑了四课型案例集锦,积累了课改成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了基础。

3、建构个性课堂。学校积极倡导个性课堂的建构,语文教学,把名著请进课堂;数学课,开展研究性学习;理化课,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历史课,学生把历史故事编成小品。政治课办起了模拟法庭。

二、深化有效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1、强力推行四项教研制度。一是两层面半日教研制度。即教研组每周半日主题教研活动和备课组每周半日集体备课活动。二是教师反思制度。学校努力倡导“课前、课中、课后三思”。要求教师每两周写出一篇教学案例或教学反思,纳入教学常规管理,增强了教师的反思意识。三是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学校印发了《给教师的建议》,要求每个教师首先对文本进行个体解读,做好圈点批注。在此基础上,分教研组(研讨学科教学艺术)和班主任(研讨班级管理和德育艺术)两个层面进行交流,学校定期组织读书论坛和读书经验交流会,引导教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四是实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制度。学校以县教育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年”活动为契机,加大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水平。

2、打造四个发展交流平台。一是三个层面的交流平台。备课

2

组内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主要是对新课型模式的实施和导学案的使用进行研讨;教研组每周一次的主题教研,对备课组研讨出现的问题进行会诊,提出解决方案;全校每月一次的教学论坛,学校确定主题,各年级部和教研组推选中心发言人,围绕主题和学科实践进行阐述,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二是三个层面的磨课平台。包括备课组内的研究课、教研组内的观摩课和全校范围内的示范课;同时,学校积极开展同课异构和先听后上活动。即同一备课组教师上同一课题,进行集体备课,确定好重点、难点及基本流程;先由一个教师执教,互相听课、评课后,再分别施教。三是专家引领平台。定期派出教师参加各种教学研讨会、优质课观摩等活动,帮助教师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引导教师定期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开阔了教师视野,转变了教育教学理念。四是成果展示平台。学校出版校刊《一校新教育》,已编发教师论文、案例、文选180多篇,积累研究成果,为教师交流搭建平台,激发教师主动成长的意识。

3、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学校以重大课题为龙头,建立了全方位的教育科研网络,共开发校本课题100多项,承担市级课题9项,省级课题4项,形成人人有课题、人人搞教研的良好氛围。学校被授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山东学术研究基地理事单位”。校长杨子让同志在全县校长论坛上作题为《创新活动,研训一体,聚焦课堂,提高实效》的典型发言。在市教育局组织的“校本与教师专业成长”校长论坛上,学校题为《用行动诠释理念》的校本研修工作经验得到推广。2007—2009年连续3

3

年,被山东省教师教育学会表彰为“教师继续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目前,学校有141名在职教职工,学历达标率100%。其中,省级教学能手、参加省骨干教师培训6人,市级师德标兵、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科研骨干、兼职教研员33人,县级师德标兵、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兼职教研员70人。

三、实施精细管理,提升管理效能

1、实行五层面管理制度。一是推行全员管理制度,每天有两名领导和一名教师全天候值班,将教师行为、学生纪律、校园卫生等各评价点落实到年级部,每月汇总后,评出一、二、三、四类级部,纳入教职工年度考核。二是根据职责分工,分别由三名副校长牵头,成立了教学行为、德育管理和师德师风三个督查组,对相关工作进行全面督查,不定期开展联合大检查活动。三是发挥责任处室的管理职能,如校团委设立“红领巾督查岗”,配合值班教师,对课间秩序、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检查,每天公布督查情况,每周评出先进班级,授予流动红旗,调动了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四是实施年级部自主管理,每个年级部每天由2人值班,负责督查所在年级的纪律、卫生、食宿及其晚自习情况。五是要求全体教职工每周至少查处学生个人违纪事件1件,政教处每周、月、学期、学年汇总并公布,教职工完成任务情况纳入年度考核,激发了教职工参与德育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学校管理工作不断向纵深和精细化方向发展。

2、加强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学校以抓“七个好”为重点(即把课上好、把话说好、把路走好、把操做好、把卫生

4

清理好、把课桌凳摆好、把校服红领巾穿戴好),以“感恩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和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学生评选活动为载体,通过《我要做合格的小公民》歌曲传唱、签订思想品德承诺书和主题征文等,加强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现代教育导报》和《东营日报》先后对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等进行相关报道。

四、培养艺术特长,张扬学生个性

1、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学校成立了书法、绘画、舞蹈、乐器等兴趣小组,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延伸和充实所学知识。学校定期组织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歌手大赛、歌咏比赛、文艺汇演、田径运动会、篮球比赛、队列队形及广播体操比赛、冬季越野比赛、跑操比赛、拔河比赛等活动,陶冶学生情操,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给学生提供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舞台。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张万湖、赵芳清到校视察时,对学校“感恩教育、中华诗文背诵和才艺比赛”三项活动及学校办学特色给予高度评价。

2、开展阳光健身活动。根据县大课间展示安排,学校对原来大课间活动做出调整,集体跑操十分钟后,各班学生在规定区域活动,如玩空竹、踢键子、跳绳、打太极拳等,还将小小运输员、齐头并进、旋转的帽子、穿越火线、奔跑的篮球等特色游戏引进校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竞技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全县中小学“阳光大课间”展评中,学校大课间活动得到县教育局领导的充分肯定。

5

扎实的工作,辛勤的耕耘,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结出了累累硕果。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学校”、 “全国优秀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 “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省依法治校示范学 校”、“省级绿色学校”、“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省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市教学示范学校”、“市规范化学校”、“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市十佳义务教育学校”、“市级文明单位”、“市级文明校园”、“市师德建设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连年被县教育局表彰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近日,有14名教师被吸收为市教育学会会员,3名教师被评为市教学能手。 4名老师分别获得省优质课评选一、二等奖;7名教师获市优质课或精品课评选二等奖;23名教师获县优质课评选一等奖或县优秀课。有28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有12篇论文获省级评选一等奖,有7篇论文获市级评选一、二等奖。

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以有效教研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完善管理体系,深化管理创新,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为创办“政府信任、社会肯定、学术认可、家长放心、学生满意”的学校而努力奋斗!

6

扎实的工作,辛勤的耕耘,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结出了累累硕果。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学校”、 “全国优秀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 “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省依法治校示范学 校”、“省级绿色学校”、“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省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市教学示范学校”、“市规范化学校”、“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市十佳义务教育学校”、“市级文明单位”、“市级文明校园”、“市师德建设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连年被县教育局表彰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近日,有14名教师被吸收为市教育学会会员,3名教师被评为市教学能手。 4名老师分别获得省优质课评选一、二等奖;7名教师获市优质课或精品课评选二等奖;23名教师获县优质课评选一等奖或县优秀课。有28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有12篇论文获省级评选一等奖,有7篇论文获市级评选一、二等奖。

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以有效教研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完善管理体系,深化管理创新,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为创办“政府信任、社会肯定、学术认可、家长放心、学生满意”的学校而努力奋斗!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h78.html

Top